清明节活动教案

关于清明节活动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清明节活动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清明节活动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清明节活动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清明节祭奠活动教案

  • 教案,清明节
  •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传统*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体验怀念先祖、怀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活动重点:

      简单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俗。

      活动难点:

      体验感受清明的气氛,懂得怀念先祖与革命烈士。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古诗导入:《清明》

      师:这首古诗里藏着一个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二、基本部分。

      1、幼儿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了解清明节的由来和*俗,并能够简单讲述。师:为什么会有清明节这个节日呢?清明节是怎么来的?

      清明节到了,都有哪些*俗呢?

      幼儿自由讲述。

      教师播放清明节由来的视频,幼儿观看。

      2、交流:

      师:清明节是什么时候?为什么会有清明节呢?在清明节这天我们都要做些什么?(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相应图片。)

      3、引导幼儿初步体验怀念先祖,怀念革命烈士的`情感。

      (1)出示扫墓图片。

      师:瞧!他们在干什么?为什么要去扫墓呢?

      小结:每年清明前后,为了表达对已经去世的亲人的怀念,我们都会去他的墓前祭拜,表达哀思。

      (2)出示革命烈士陵园扫墓图片。

      三、结束部分

      教师播放关于"革命烈士"的事迹,请幼儿观看,引导幼儿了解"烈士":董存瑞、黄继光、消防英雄等。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清明节美术活动教案

  • 教案,美术,清明节
  •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古诗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

      2、激发对古诗吟诵的兴趣,初步学*按古诗的节律吟诵。

      3、了解清明节人们踏春扫墓的传统*俗。

      4、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节日的日子及*俗,乐于参与节日的活动。

      5、愿意积极参加活动。

      活动准备

      画有古诗情节的图片一幅,VCD教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观察讲述,引起学诗兴趣。

      1、教师根据古诗讲述“清明”的故事。

      2、出示图片,提问,你在刚才的故事里,这张图片上看到了什么呢?(古时候的一个小孩,一个老人…)他们在干什么呢?(在问路,在说话…)天气怎么了?(下雨)

      (二)观看VCD片,观赏体验,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讲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

      在春天呢,有一天是清明节,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啊?(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清明节是人们踏春扫墓的日子。

      古时候,有一位杜牧的诗人,就在这天写了一首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3、教师播放VCD,请幼儿观看。

      4、问:刚才我们看了碟片,知道了故事中的人在清明节发生了什么事啊?

      (请幼儿讨论。)

      5、向幼儿介绍那个老人就是行人,那个小孩就是牧童,刚才看的那首诗呢,就是描写行人向牧童问路的情节。

      (三)教师朗诵,解读诗句,帮助幼儿理解。

      1、教师有表情,有节奏的朗诵一遍,请幼儿欣赏。

      2、朗诵第二遍,请幼儿边听边对照图片内容。

      3、教师请幼儿回答有没有在诗歌中听到什么?

      4、解读其中的诗句,理解个别字词“雨纷纷”、“欲断魂”、“借问”、“遥指”,帮助幼儿理解古诗内容。

      (四)学*朗诵,表达感情,幼儿感受古诗意境。

      1、教师朗诵第三遍,请幼儿慢慢跟读。

      2、幼儿分组学念,感受古诗意境。

      3、教师请几个幼儿上来表演,教师在一旁进行指导提醒,注意表达合适的感情,轮流请几批幼儿。

      4、请幼儿集体朗诵1-2遍,进一补感受古诗意境。

      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活动延伸

      1、请幼儿把学会的古诗在清明节来到时朗诵给爸爸妈妈等家人听

      2、在图书区添设古诗图书,引导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继续感受古诗意境。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清明节活动小班教案

  • 教案,小班,清明节
  •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 认真学*、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 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的课件同时播放*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广场树立了《人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俗?

      运动*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小结:通过以上这次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活动反思:

      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我一直在考虑用不用告诉幼儿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但经过和大家的讨论研究,一致认为小班幼儿很多的都没经历过扫墓,并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当还给幼儿一个纯净的`心灵,不该知道的就不要让他们知道。在整个活动中,我以谈话法为主要活动方法,通过幼儿的讨论、已有的社会经验及观看视频,从而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俗和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方法。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幼儿兴趣很高,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但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清明节*俗课间的时候没有对一些*俗进行简单的讲述,只是一遍而过,效果不太明显,幼儿记忆不深刻。再来,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自制简单的花朵,风筝等,既环保,又可以加深记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清明节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 教案,主题班会,清明节
  •   活动背景:

      即将到来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也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光。清明节这个*传统节日被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还列入法定国假日,这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民俗节日的重视。然而,青少年学生对这个节日的民俗意义和相关传统文化知识却知之甚少,至于清明节的来历、风俗、文化内涵等他们也知之甚少。针对他们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对感恩思源的精神的实践而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

      教育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班会,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更具体、详实的了解。

      2、情感目标:通讲故事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要努力学*,担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3、行为目标:通过活动能认清自己的不足,学会好好学*、热爱生活、爱父母、爱同学、爱老师、爱班级、爱社会。

      活动过程

      (一)、了解清明节

      高云鹤:清明节*俗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俗相沿已久,据史*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

      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祭扫烈士墓清明祭祖扫墓,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品德的具体表现。自古以来,清明扫墓不光是纪念自己的祖先,对历史上为人民立过功,做过好事的人物,人民都会纪念他。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和革命先烈纪念碑,已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二)、学会去爱

      1、讲英雄故事

      2录象片段:**战争

      班主任:为新*献身的叔叔阿姨们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如果是你,你敢吗?

      邦是小我,是小爱,他们才是大我,是大爱。

      3、诗朗诵《站在烈士纪念碑前》

      班主任总结:通过今天的班会活动我们深刻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和节日含义,

      *人历来注重情感,不忘本,因此我们对先人的祭祀是发自内心的感恩与缅怀。我们相信亲人、先祖能够感受到我们的情意与祭奠,我们华夏儿女也一定会一代代延续而这种温情。我们还要沿着革命先烈走过的足迹,树立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清明节有它深刻的文化内涵,我们不仅要热爱它,过好它,还要更好的传承它。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小班清明节安全活动教案

  • 教案,清明节,小班
  •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主题:折柳共度清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是4月4日。

      2. 让幼儿知道并了解有关清明的知识。

      3.乐意参加清明节的活动例如:蹴鞠、荡秋千等。

      活动准备:

      泡沫纸、卡纸、双面胶、图钉,《清明》音频及MV

      活动过程

      1、给幼儿讲解有关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俗。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俗。 清明节的*俗:

      清明节的.*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清明节还有很多好吃的东西:糯米嵌藕、青团、白面馒头、鸡蛋、螺蛳等等。

      2、制作柳枝并展示在主题墙上

      (1)展示成品激发幼儿兴趣

      (2)讲述制作步骤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师幼共同将做好的柳枝装饰主题墙

      3、欣赏有关“清明”的古诗《清明》

      4、蹴鞠(踢纸球)

      5、总结:

      清明节是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之间,清明节也叫踏青节,在清明节我们有很多好玩的。比如:斗鸡、插柳、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还有许许多多好吃的东西,糯米嵌藕、青团、白面馒头、鸡蛋等等。清明节还是我们重要的祭祀的日子,我们要为故人上坟扫墓哦。

    [阅读全文]...

2022-10-27 00:00:00
  • 清明节的活动教案5篇

  • 教案,清明节
  •   活动目标

      1.知道清明的天气。

      2.了解清明节的*俗。

      3.体会音乐与古诗的意境,感受古诗的优美韵律。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孩子对清明节有初步的概念。

      课件准备:故事音频《清明时节雨纷纷》;故事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3张;古诗音频及伴奏《清明》;古诗插图《清明》。

      活动过程:

      播放故事音频及插图《清明时节雨纷纷》,引导幼儿初步认识清明节。

      ——清明节是在什么季节呀?常常会是什么天气?

      ——在清明节,很多人会做什么呢?

      小结:清明是我们*重要的传统节日。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怀念祖先、感受春天万物苏醒带来的欢乐。

      交流讨论,鼓励幼儿说出更多的清明节*俗。

      ——你们家在清明节会做什么呢?

      ——除了刚才故事里说到的踏青、扫墓,你知道清明还有什么*俗吗?

      小结:清明节的*俗丰富有趣,有踏青、扫墓、吃清明果、荡秋千、插柳、放风筝等。

      播放古诗音频《清明》,引导幼儿欣赏。

      ——这首诗描述了什么样的天气?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这首诗描写了在清明的微微细雨中,作者看到路上行人怀念逝去的亲人的愁苦,心里也有浓浓的忧愁。

      师幼一起朗诵古诗,进一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再次播放古诗音频《清明》。

      2.带领幼儿朗诵故事,提醒幼儿注意语调的抑扬顿挫。

      活动延伸:

      家园共育

      请爸爸妈妈拍下孩子清明的活动,并将照片带来幼儿园,和小朋友们分享。

      附【故事】

      清明时节雨纷纷

      哎呀,怎么下雨了。赶紧躲雨去。清明时节雨纷纷,说的还真对呢。你们说,写这首诗的唐代诗人杜牧,是不是天气预报员呢?

      其实啊,每年的4月5号前后就是清明啦,每年的这个时候,经常会下雨,稀稀拉拉地下个不停。

      清明代表天清地明,天空非常的清澈透明,到处鸟语花香,生机勃勃呢。清明,也是扫墓的传统节日,这时候,大家会带着水果呀、糕点呀来到坟墓前,怀念祖先,还会除除杂草、挖挖新土,把祖先的坟墓打扫得干干净净。

      哦对了对了对了,除了扫墓,大家还会一起去郊外踏青……我好像看见了,花朵儿朝我招手,蝴蝶在我头上飞来飞去,美了美了,醉了醉了……

      哇——雨终于停啦,快看!天空中出现了一条七色彩虹,太美啦。你们知道吗?在清明节的时候,因为雨水增多,太阳光照射在雨滴上,就很容易出现彩虹哦。

      附【古诗】

      清明

      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x月x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

    [阅读全文]...

2022-05-18 03:36:06
  • 清明节祭扫活动安全教育教案

  • 教案,清明节
  •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知道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2、让幼儿通过各种活动,了解清明节的意义。

      活动准备:

      录象、图片、纸花、

      活动过程:

      一、通过谈话让幼儿知道清明节的日期。

      二、引导幼儿观看录象,体验清明的气氛。

      三、教师讲解清明节的意义。

      1、清明时节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园墓地不免要荒芜,需要整理;

      2、清明前后,山青水秀,桃红柳绿,人们借此大好春光,出去郊游;

      3、为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节扫墓作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动了。

      四、组织幼儿.制作小花。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生命为我们换来的`。为了纪念他们,今天我们一起来为我们的烈士们制作小白花来缅怀他们。

      五、教育幼儿爱祖国。

      活动反思: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系列教育活动,让幼儿通过向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认真学*、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到春景的美好。

    [阅读全文]...

2022-10-28 00:00:00
  • 中班语言活动清明节教案3篇

  • 教案,清明节,中班
  •   设计意图: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期间为幼儿设计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准备:

      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惯。

      活动过程:

      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1.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2.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3.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

      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3.句卡配对,进一步了解古诗大意。

      (1)出示图卡,引导幼儿发现诗句与画面的匹配关系

      (2)观察图片,幼儿为诗句匹配图片。

      四、朗诵古诗

      1.幼儿整体诵读。

      2.记忆大考验两遍。

      3.幼儿跟读两遍。

      4.表演读。

      5.古诗接龙。

      五、认字活动:学*“明”字并讲述“明”的字源故事。

      “明”在甲骨文中是由一个日和一个月组成,表示日月照耀、明亮的意思,也解释为带来光明。金文和小篆的名字是由月和一个窗形的结构组成,意思是月光照进窗内,表示光亮之意。现在的明字则确定为日月之明了,一般用为光亮之义。

      六、结束活动:欣赏歌曲《清明》。

      七、活动延伸:学*歌曲《清明》。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小班清明节语言活动教案3篇

  • 教案,清明节,小班
  •   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或扫墓等活动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 认真学*、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吃鸡蛋、画鸡蛋、玩鸡蛋、踏青春游、荡秋千、放风筝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 春景的美好。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动准备: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老革命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4、(1)出示人民*的课件同时播放*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革命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在*广场树立了《人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俗?

      运动*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小结:通过以上这次活动相信幼儿对清明节有了一定的认识,而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了活动带来的乐趣,如果只通过单单讲解的话,孩子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可是经过实际操作的话,幼儿的兴趣以及印象都会加深,更能促进对该活动的意义性。

      活动反思:

      在设计这节活动时,我一直在考虑用不用告诉幼儿一些如今不文明的一些祭奠方式。但经过和大家的讨论研究,一致认为小班幼儿很多的都没经历过扫墓,并不知道那些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当还给幼儿一个纯净的心灵,不该知道的就不要让他们知道。在整个活动中,我以谈话法为主要活动方法,通过幼儿的讨论、已有的社会经验及观看视频,从而使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俗和表达对亲人思念的方法。每个环节环环相扣,幼儿兴趣很高,回答问题也很积极。但是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在播放清明节*俗课间的时候没有对一些*俗进行简单的讲述,只是一遍而过,效果不太明显,幼儿记忆不深刻。再来,如果时间充裕,可以自制简单的花朵,风筝等,既环保,又可以加深记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一、指导思想:

      清明节是*规定的法定传统假日,同时也是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清明节是*人继春节后又一个重大的节日,我国祭拜祖先从古有之。国家实行清明长假,有着很重要的精神文明教育意义。孩子通过纪念革命先烈、祭奠逝去亲人,祭祀华夏始祖,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增强孩子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这也使文化*俗焕发新的时代文化精神。因此,幼儿园为了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幼儿的道德教育,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我园结合清明节这一节庆教育的契机,组织题为“敬、孝、礼”的清明节系列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孩子爱祖国、爱家乡、爱人民,教育孩子“敬怀先人、孝敬长辈、礼貌待人”,度过一个有意义、充实的清明节。

      二、活动内容:

      1、搜集资料,了解清明文化(最后选取孩子搜集到的材料制成展板交流)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作为我国的法定传统假日,有着其悠远的文化内涵,通过资料的收集等,让孩子逐步了解清明的文化*俗,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加孩子的文化知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具体内容如下:

      1、清明节的由来

      2、各地的清明节*俗

      3、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4、了解清明期间的各种春游活动

      2、组织教师谈谈自己对清明节各种*俗的感想。有哪些是作为文化传统可继承的,哪些是封建迷信活动应破除的?

      3、清明节亲子“四个一”活动:

      (1)参观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开展一项清明节民间传统*俗活动

      清明节的*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清明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锻炼身体。因此,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这里提供一些*俗活动供参考:

      A、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B、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惯。

      C、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D、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3)诵读一篇与清明有关的诗篇或文章

      (4)收看一个关于清明节的电视节目

      (三)总结交流:领悟清明,升华爱国情感

      文化的根在于传承,清明节留给孩子的感受是丰富的、个人的,只有通过交流总结,才能形成一种班级文化,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安排以下总结交流内容:

    [阅读全文]...

2022-06-24 09:49:57
  • 大班清明节教育活动教案3篇

  • 教案,清明节,大班
  •   活动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日子及*俗,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简单了解节日的来历,知道其全称、日期和意义。

      5、参与节日游戏。

      活动准备:

      课前与家长联系好参与本活动,电脑课件,实物:各种图案的彩蛋、每幼儿一个熟鸡蛋,彩笔、帖纸、橡皮泥、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1、用古诗导入活动内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小朋友你们知道几月几日清明节吗?(4月5日清明节)

      2、教师讲述清明节的由来。

      3、课件:边放课件教师边讲述,让幼儿了解烈士的先进光荣事迹。

      (1)出示人民*的课件同时播放*树立纪念碑的录音,教师讲述:*为了让后人永远记住、永远怀念这些英雄,并在1949年3月30日树立了《人民*》。

      (2)现代英雄:抗洪救灾、抢险救火、保卫国家生命财产等等许多现代英雄也献出了生命。

      5、观看课件:老师带孩子们扫墓的画面。

      6、放哀乐、人民*画面,请家长与幼儿起立,向英雄们行礼、默哀,表示怀念。

      7、与幼儿交谈:清明节有那些*俗?

      运动*俗: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放风筝、蹴鞠、插柳等。

      饮食*俗:吃冷食、吃鸡蛋等。

      8、出示彩蛋请幼儿观察与自己带来的鸡蛋有什么不同?用什么制作的?

      9、放彩蛋图片引起幼儿的好奇心及制作兴趣。

      10、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彩蛋(方法形式不限,画画、涂色、剪纸粘贴、橡皮泥制作小动物等)。

      11、幼儿到台前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用完整的语言讲述自己的作品。

      12、玩鸡蛋:请幼儿发挥想象力用鸡蛋作出多种玩法(滚、转、抛、立、碰鸡蛋等),幼儿比赛看谁的玩法多。

      结束部分:请幼儿把彩蛋给其他班的小朋友欣赏并与朋友们一起玩,在音乐伴奏下走出活动室。

      一、指导思想

      清明节来了,风和日丽的春天也就真正开始了,在这个传统节日里,我们小、托班组织幼儿进行有关清明节的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大班小朋友放风筝等活动,初步了解清明节的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二、活动目标

      1、能初步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风俗*惯,感受清明节和其它节日在气氛上的不同。

      2.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古人为他人着想的品质。

      三、时间及地点

      1、观看视频及包饺子活动时间与地点:

      4月3日上午:各班教室

      2、观看放风筝的活动时间:

      4月1日上午:小一班、小二班、(观看大一班);

      4月2日上午:小三班、托一班、托二班(观看大二班);

      观看放风筝的活动地点:马山小学操场

      四、活动主题

      听故事、品艾糕、观纸鸢。

      五、活动对象

      小、托班全体教师和幼儿

      六、活动形式

      游戏教学活动

      七、活动安排

      (一)、活动准备:

      1、清明节的来历和一些*俗活动片段。

      2、联系食堂,准备制作艾饺的材料:面粉、艾草、糖。

      3、联系大班教师,约定放风筝的时间。

      (二)、活动具体流程:

      1、观看清明节的相关视频,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一些*俗活动。

    [阅读全文]...

2022-06-23 02:42:15
推荐词条

劳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