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词写在纸上的格式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写在纸上的格式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写在纸上的格式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写在纸上的格式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从弟重器诗来索纸走笔次韵以纸二十幅与之
祁顺〔明代〕
楼高五凤欲凌云,妙手脩来不露痕。十样鸾笺愿相助,老兄头白眼眵昏。
中山纸用山谷奉答茂衡赠纸长句韵
贵徵〔清代〕
海苔生海凝豨肪,潜然阴火浮幽光。海人捣治成侧理,肌肤莹薄欺硬黄。
今年敕使特持赠,茂先不敢书瑰章。*山一藏祛卢语,脉望浸淫断章句。
山僧索我赫蹄书,白氎朱绳象驮去。小窗*静写《法华》,定胜摩醯供花雨。
嗟乎我用此纸不负纸,可识三乘结聚处。此纸永在阎浮提,好将文字证初祖。
元白拿舟相访出纸求书因书此以归其纸
李之仪〔宋代〕
小篷不卸远相寻,顿喜忘年得断金。便觉雨华随脱麈,更能操笔问来禽。
投怀方寄朱弦直,掺袂还惊白发深。独幸南游慰真赏,他年会见好丛林。
彭琦初用坡翁纸帐韵惠建昌纸衾次韵一首为谢 其一
刘诜〔元代〕
雪绵揉碎密萦连,清卧梅花性更便。茸暖何须蛮客帐,座寒但少广文毡。
窗升红日那知晓,梦压白云疑*天。但恐少陵茅屋漏,雨宵沾破不成眠。
彭琦初用坡翁纸帐韵惠建昌纸衾次韵一首为谢 其二
刘诜〔元代〕
旴溪水暖楮藤连,练作云衾与老便。补幅全胜羊续布,裹身疑是邓侯毡。
温欺枲絮娱霜夜,洁与梅花共雪天。要识故人淘莹意,可贪一暖但高眠。
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李清照〔宋代〕
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龚自珍〔清代〕
偶检丛纸中,得花瓣一包,纸背细书辛幼安“更能消几番风雨”一阕,乃是京师悯忠寺海棠花,戊辰暮春所戏为也,泫然得句。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书乐天纸
元稹〔唐代〕
金銮殿里书残纸,乞与荆州元判司。
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纸帐
叶绍翁〔宋代〕
五色流苏不用垂,楮衾木枕更相宜。
高眠但许留禅客,低唱应难着侍儿。
白似雪窗微霁后,暖於酒力半醺时。
蒲团静学观身法,岁晚工夫要自知。
李肱所遗画松诗书两纸得四十韵
李商隐〔唐代〕
万草已凉露,开图披古松。青山遍沧海,此树生何峰。
孤根邈无倚,直立撑鸿濛。端如君子身,挺若壮士胸。
樛枝势夭矫,忽欲蟠拏空。又如惊螭走,默与奔云逢。
孙枝擢细叶,旖旎狐裘茸。邹颠蓐发软,丽姬眉黛浓。
视久眩目睛,倏忽变辉容。竦削正稠直,婀娜旋敷峰。
又如洞房冷,翠被张穹笼。亦若暨罗女,*旦妆颜容。
细疑袭气母,猛若争神功。燕雀固寂寂,雾露常冲冲。
香兰愧伤暮,碧竹惭空中。可集呈瑞凤,堪藏行雨龙。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增广贤文·上集》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岑参《逢入京使》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纵使文章惊海内,纸上苍生而已。——龚自珍《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红楼梦·第一回》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张可久《殿前欢·客中》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高翥《清明日对酒》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杜甫《江村》
命若穷,掘得黄金化作铜;命若富,拾着白纸变成布。——《初刻拍案惊奇·卷一》
读书为身上之用,而人以为纸上之用。——《格言联璧·悖凶类》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李商隐《寄令狐郎中》
阅透人情知纸厚,踏穿世路觉山*。
乌丝阑纸娇红篆,历历春星。——纳兰性德《红窗月·燕归花谢》
墙上画马不能骑,纸上画饼不充饥。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饮中八仙歌》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纸上清名,万古难磨。——周浩《折桂令·题录鬼簿》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奔走江湖,命如纸薄。
不孝漫烧千束纸,亏心空熬万炉香。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如梦如烟,枝上花开又十年!——龚自珍《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辛弃疾《清*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陈亚《生查子·药名闺情》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曹雪芹《咏菊》
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李方膺《题画梅》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王安石《读史》
石马立当道,纸鸢鸣半空。——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
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龚自珍《减字木兰花·偶检丛纸中》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陶渊明《责子》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七律二首·送瘟神》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写得家书空满纸。——陆游《渔家傲·寄仲高》
湿红笺纸回纹字。——晏几道《虞美人·湿红笺纸回纹字》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李清照《孤雁儿·藤床纸帐朝眠起》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苏轼《寒食雨二首》
鹭窥芦箔水,鸟啄纸钱风。——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一纸乡书来万里。——苏轼《蝶恋花·京口得乡书》
清泪尽,纸灰起。——纳兰性德《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秀才人情纸半张。——《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上邪古诗词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译文及注释
「翻译」
上天呀!我渴望与你相知相惜,长存此心永不褪减。除非巍巍群山消逝不见,除非滔滔江水干涸枯竭。除非凛凛寒冬雷声翻滚,除非炎炎酷暑白雪纷飞,除非天地相交聚合连接,直到这样的事情全都发生时,我才敢将对你的情意抛弃决绝!
「注释」
①上邪(yé)!:天啊!。上,指天。邪,语气助词,表示感叹。
②相知:相爱。
③命:古与“令”字通,使。衰(cuī):衰减、断绝。这两句是说,我愿与你相爱,让我们的爱情永不衰绝。
④陵(líng):山峰、山头。
⑤震震:形容雷声。
⑥雨(yù)雪:降雪。雨,名词活用作动词。
⑦天地合:天与地合二为一。
⑧乃敢:才敢,“敢”字是委婉的用语。
「赏析」
《上邪》为《铙歌十八曲》之一,属乐府《鼓吹曲辞》。
《上邪》是一首民间情歌,是一首感情强烈,气势奔放的爱情诗。诗中女子为了表达她对情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她指天发誓,指地为证,要永远和情人相亲相爱。
《汉魏六朝诗歌鉴赏辞典》认为当与《有所思》合为一篇。《有所思》是考虑决裂,《上邪》则是打定主意后做出更坚定的誓言。《乐府诗鉴赏辞典》认为两者相互独立。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上邪”犹言“天哪”,“相知”即相亲相爱。此句说:“天哪!我要和君相爱,让我们的感情永久不破裂,不衰减。”为了证实她的矢志不褕,她接连举五种自然界的不可能出现的变异,“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意思是:要想背叛我们的誓言,除非出现山*了,江水干了,冬日里雷雨阵阵,夏天里大雪纷纷,天与地合而为一!。女主人公充分发挥她的想象力,一件比一件想得离奇,一桩比一桩令人难以思议。到“天地合”时,她的想象已经失去控制,漫无边际地想到人类赖以生存的一切环境都不复存在了。这种缺乏理智、夸张怪诞的奇想,是这位痴情女子表示爱情的特殊形式。而这些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都被抒情女主人公当作“与君绝”的条件,无异于说“与君绝”是绝对不可能的。结果呢?只有自己和“君”永远地相爱下去。
全诗写情不加点缀铺排。“上邪”三句,笔势突兀,气势不凡,指天发誓,直吐真言,既见情之炽烈,又透出压抑已久的郁愤。“长命无绝衰”五字,铿锵有力,于坚定之中充满忠贞之意。一个“欲”字,把不堪礼教束缚,追求幸福生活的反抗女性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此三句虽未进行形象刻画,但一个情真志坚,忠贞刚烈的女子形象已清晰地站在读者面前。
清代王先谦说:“五者皆必无之事,则我之不能绝君明矣。”这古今中外无与伦比的`表达爱情的方式,可以说是绝唱之作。诗中女主人公以誓言的形式剖白内心,以不可能实现的自然现象反证自己对爱情的忠贞,确实具有一种强烈的主观色彩。诗短情长,撼人心魄。正如胡应麟所说:“上邪言情,短章中神品!”
清代张玉谷《古诗赏析》卷五评此诗说:“首三,正说,意言已尽,后五,反面竭力申说。如此,然后敢绝,是终不可绝也。迭用五事,两就地维说,两就天时说,直说到天地混合,一气赶落,不见堆垛,局奇笔横。”可谓句句在理。
从艺术上看,《上邪》的抒情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其间的爱情*犹如岩浆喷发不可遏制,气势雄放,激情逼人。读《上邪》,仿佛可以透过明快的诗句,倾听到女子急促的呼吸之声。《上邪》是一首用热血乃至生命铸就的爱情篇章,其语言句式短长错杂,随情而布。音节短促缓急,字句跌宕起伏。
《上邪》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敦煌曲子词申的《菩萨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明显地受到它的启发:“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桔。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不仅对坚贞专一的爱情幸福的追求是如出一辙的,并且连续用多种不可能来说明一种不可能的艺术构思也是完全相同的。
古代的诗人寥若晨星,古代的绝句古诗如汪洋大海。这些经典,永久流传,启迪我们的前先之路。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推荐这些经典的古诗绝句。
(一)总论
情与景关系: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就会激起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一般是情与景配合。“情景陪衬”或“情景交融”。在*与西洋的诗歌中,都可找到诗人成功地处理情与景配合或交融的例子。下面两首词都是情与景配合得很成功的。
渔家傲·秋思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当时范仲淹被派经略延安,镇守边陲,防御西夏。这首词是他切身的体会。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塞下,具体的地方是孤城。人物是将军和征夫。他们离家万里,在塞外看到雁南飞,听到悲哀的笳声和羌管,自然想家,但功未成,不能回去。饮浊酒,愁不能寐。词中所写的悲凉凄怆的景象,充分配合当时的人的心情,情景交融,使读者体会到这些在边疆卫戍的人的情怀。
题金陵图 (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金陵就是南京。六朝是吴、晋、宋、齐、梁、陈(公元317—5*)。这六个朝代都建都南京,都时间短暂。六朝以奢侈豪华著名。到唐朝时,六朝已经过去,其豪华已衰败,因此唐朝诗人到南京吊古,总是为六朝哀伤感慨。诗人看到江雨霏霏,江草丛生,眼前一片荒凉衰败的景象,想到六代豪华已似梦幻一样过去,十分伤感。但是当他来到台城,看见春光明媚,柳絮飞舞,烟笼十里,他想到自然界的景色依旧这样美好,而人事全非,往日的荣华—去不复返,另有一番哀伤。因此这首简短的诗,兼用情景陪衬(哀景写哀情)与情景反衬(乐景衬哀情)这两种手法来写。这样二者并用,加强了诗的感染力和效果,是很成功的作品。
(二)抒情手法分类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以第一人称“我”为抒情主体,直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叫直抒胸臆。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中心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者在叙事描写的基础上,以火山喷发般的激情,大声疾呼,抒发了自己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再如陆游《示儿》一诗:“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开头两句,以议论开篇,表达诗人至死不忘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间接抒情——诗人借助多种艺术技巧,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情景交融、借景衬情、托物言志。
如李白的《赠汪伦》和刘禹锡的《竹枝词》,都是在叙事的基础上采用间接的抒情方式。所不同的是:前者用“桃花潭水深千尺”来比喻“汪伦送我情”,后者巧用谐音双关“道是无晴却有晴”,将恋人之间若明若暗的爱情表现得真切动人。
1、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藉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情感。如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形象,极为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对顽强的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如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无限离愁别恨。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
最典型的如《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依依杨柳,美好春色留人沉醉,却是黯然离别之际;霏霏雨雪,冰天坼地的寒冷,竟是征夫回乡之时!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如唐代谢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
2、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
如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的名篇《爱莲说》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荷花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保持高尚节操的人生追求。
如清代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借梅议政,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达了作者对清朝封建统治者摧残人才的愤恨之情和迫切要求改良的愿望。
如骆宾王的《在狱咏蝉》就是通过刻画餐风饮露的秋蝉的形象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
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
托物言志,是诗人要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
看看下面几句诗,看看他们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借景抒情)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托物言志)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借景抒情)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郑思肖《画菊》(托物言志)
比较以上四首诗说说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有何区别?
A、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B、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情绪。
是不是觉得古诗词中的抒情方式非常经典,非常有意蕴?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古诗词中借雨抒情的句子,请您阅读。
宋中送族侄式颜
高适〔唐代〕
大夫击东胡,胡尘不敢起。
胡人山下哭,胡马海边死。
部曲尽公侯,舆台亦朱紫。
当时有勋业,末路遭谗毁。
转旆燕赵间,剖符括苍里。
弟兄莫相见,亲族远枌梓。
不改青云心,仍招布衣士。
*生怀感激,本欲候知己。
去矣难重陈,飘然自兹始。
游梁且未遇,适越今何以。
乡山西北愁,竹箭东南美。
峥嵘缙云外,苍莽几千里。
旅雁悲啾啾,朝昏孰云已。
登临多瘴疠,动息在风水。
虽有贤主人,终为客行子。
我携一尊酒,满酌聊劝尔。
劝尔惟一言,家声勿沦滓。
杨凝式行书
黄庭坚〔宋代〕
俗书只识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谁知洛阳杨风子,下笔便到乌丝阑。
又送族侄式颜
高适〔唐代〕
惜君才未遇,爱君才若此。世上五百年,吾家一千里。
俱游帝城下,忽在梁园里。我今行山东,离忧不能已。
送刘式洛中觐省
贾岛〔唐代〕
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台。同宿别离恨,共看星月回。
野莺临苑语,河棹历江来。便寄相思札,缄封花下开。
赠高式颜
杜甫〔唐代〕
昔别是何处,相逢皆老夫。故人还寂寞,削迹共艰虞。
自失论文友,空知卖酒垆。*生飞动意,见尔不能无。
答对元式诗
蔡邕〔两汉〕
伊余有行。爰戾兹邦。先进博学。同类率从。济济羣彦。如云如龙。君子博文。贻我德音。辞之集矣。穆如清风。
青玉案·式之约社园看桃花
夏孙桐〔清代〕
看花伴侣今存几。又佳约、春游始。池上小桃浑解事。
含烟如笑,弄晴如醉,不放春光逝。
洛阳剩得名园记。世外桃源漫相拟。珍重落花时节未。
半阑残照,一湾流水,消息东风里。
赠陈式尹之建安
林光〔明代〕
翠云曾卧榄山春,三十年能几度亲。说选未闻天上语,相逢俱似梦中人。
官居佐贰时虽晚,邑有先儒俗必淳。点检*生辛苦事,可无恩雨洒疲民。
送戴式之归天台歌
严羽〔宋代〕
吾闻天台华顶连石桥,石桥巉绝横烟霄。下有沧溟万折之波涛,上有赤城千丈之霞标。峰悬蹬断杳莫测,中有石屏古仙客。吟窥混沌愁天公,醉饮扶桑泣龙伯。适来何事游人间?飘飖八极寻名山。三花树下一相见,笑我萧飒风沙颜。手持玉杯酌我酒,付我新诗五百首。共结天边汗漫游,重论方外云霞友。海内诗名今数谁?群贤杂沓争相推。胸襟浩荡气萧爽,豁如洞庭笠泽月。寒空万里云开时。人生聚散何超忽,愁折瑶华赠君别。君骑白鹿归仙山,我亦扁舟向吴越。明日凭高一望君,江花满眼愁氛氲。天长地阔不可见,空有相思寄海云。
报纸参考文献格式
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研究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期刊论文参考文献的格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报告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①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 姓,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Gordon.;
②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English Weekly。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D]。出版地:保存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 1983:1-7。
研究报告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 1997:9-10。
条例
【格式】[序号]颁布单位。条例名称。发布日期
【举例】[2]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Z]。1991—06—05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格式代号
根据参考资料类型可分为:
纸质文献类型:专著[M],会议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杂志[G]
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拓展:其他文体的参考文献格式
(1)期刊
[序号] 主要作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 袁庆龙,候文义.Ni-P 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2)专著
[序号] 著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2]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31.
(3)论文集
[序号] 著者.文献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3] 孙品一.高校学报编辑工作现代化特征[C].*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科技编辑学论文集(2).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10-22.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
如:[4] 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
(5)报告
[序号] 作者.文献题名[R].报告地:报告会主办单位,年份.
例如:[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的LBB 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1997.
(6)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发布日期.
例如:[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P].*专利:881056078,1983-08-12.
(7)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 标准代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如:[7] GB/T 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S].北京:*标准出版社,1996.
1、酒精本有毒,不喝不舒服。
2、喝酒不喝白,感情上不来。
3、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
4、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5、只要感情到了位,不喝也会陶醉。
6、东风吹,战鼓雷,今天喝酒谁怕谁!
7、天上无云地下旱,刚才那杯不能算。
8、市场经济不轻松,快将美酒喝一盅。
9、商品经济大流通,开放搞活喝两盅。
10、感情铁不铁?铁!那就不怕胃出血!
11、会喝一两的喝二两,这样朋友够豪爽!
12、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
13、危难之处显身手,兄弟替哥喝杯酒。
14、市场经济搞竞争,快将美酒喝一盅。
15、会喝一斤的喝一桶,回头提拔当副总!
16、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
17、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大口喝。
18、半斤不当酒,一斤扶墙走,斤半墙走我不走。
19、会喝一桶的喝一缸,酒厂厂长让你当!
20、啥话也别说,最亲是大哥。——与年长者饮
21、感情浅,哪怕喝大碗;感情深,哪怕舔一舔。
22、危难之处显身手,妹妹(兄弟)替哥喝杯酒。
23、女有貌,朗有才,杯对杯,一起来——与女士饮。
24、一条大河波浪宽,端起这杯咱就干。——自饮一杯。
2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连干三杯酒,你说苦不苦?
26、百川到东海,何时再干杯,现在不喝酒,将来徒伤悲。
27、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与新老朋友共干一杯
28、市场经济搞竞争,快将美酒喝一盅。——用于业务宴请
29、朝辞白帝彩云间,半斤八两只等闲。——好酒量,喝一杯。
30、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得喝倒。——用于本单位自家人饮酒。
31、路见不*一声吼,你不喝酒谁喝酒?——令打酒官司的人喝一杯
32、心儿颤,手儿抖,我给领导端个酒,领导喝了俺高兴,领导不喝俺不走。
3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不夸门前桃李多,只笛清风满乾坤。
34、国家领导民众选,人民公仆为人民,在此给您端杯酒,祝愿领导永安康。
35、美酒倒进白瓷杯,酒到面前你莫推,酒虽不好人情酿,远来的朋友饮一杯。
36、感情铁不铁?铁!那就不怕胃出血!感情深不深?深!那就不怕打吊针!
37、领导来到金狮麟,做看祥鱼条龙门,喝上几杯富禄酒,*安财富落满身。
38、女士劝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到杯酒,领导不喝嫌我丑。
39、“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领导喝杯美酒,祝你在政绩上有跨上有跨世纪的一笔。
40、感谢各位领导来到金狮麟,为我们增辉添彩,在这祝各位领导的事业*步青云,步步高升。
41、领导跟你喝酒,是给你脸,不管领导要你喝多少,自己先干为敬,记着啊,双手,杯子要低。
42、酒桌上虽然“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但喝酒的时候决不能把这句话挂在嘴上。
43、一两二两不是酒,三两四两漱漱口,五两六两才是酒,七两八两扶墙走,九两十两墙走人不走。
44、先生:醉翁之意不在酒。小姐:酒之意不在翁。小姐:不在一棵树上吊死。先生:不让一人吊死树。
45、**小酒天天醉,喝坏了党风喝伤了胃,喝得老婆不让睡,老婆告到了纪检委。纪委说,该喝不喝也不对。
46、地方发展靠**,政策还要领导给,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记得在每一个新的开始鼓励自己!世界上没有奇迹,奇迹都是努力的人的谦辞罢了,只有努力才是硬道理。你可以不登山,但是心中要存在一座山,只有这样才能使你往上爬,让你有一个向前奋斗的目标。
1、壮志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
2、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陶渊明《赠白马王彪》
5、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6、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钱鹤滩《明日歌》
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
8、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10、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浪淘沙》
1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3、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将进酒》
15、安得广厦千万间,大疪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6、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17、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1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9、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0、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荡》
21、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佚名《金缕衣》
2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2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24、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上李邕》
25、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26、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袁枚《苔》
2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3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31、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汪洙《勤学》
3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3、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孟郊《劝学》
3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
35、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3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7、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38、不为外撼,不为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吕坤《*语·应务》
3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
40、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折荷有赠_李白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折荷有赠
唐代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译文
划船到江中去荡漾秋天的江水,更喜爱这荷花的鲜艳。
拨弄那荷叶上为水珠,滚动着却总不成圆。
美好的佳人藏在彩云里,要想赠给她鲜花,又远在天际。
苦苦相思而相见无期,惆怅遥望在凄凉的秋风里。
注释
涉:本义是步行渡水,这里有泛舟游历之意。玩:赏玩、欣赏。秋水:秋天的江湖水,雨水。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红蕖(qú):荷花盛开的样子。蕖:芙蕖,荷花的别名。
弄:有把玩、欣赏之意。
荡漾:水波微动。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佳人:美女。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远天:遥远的天宇,说明空间距离之远。
相似:彼此想念。后多指男女相悦而无法接*所引起的想念。汉苏武《留别妻》诗:“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无因:没有门径,没有办法。
凉风:秋风。《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李白《秋思》诗:“芜然蕙草暮,飒尔凉风吹。”
鉴赏
这首诗与李白的《拟古十二首》其十一很相似。《拟古十二首》其十一曰:“涉江弄秋水,爱此荷花鲜。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佳期彩云重,欲赠隔远天。相思无由见,怅望凉风前。”除六字不同外,余皆相同。这或许是由于传抄之误的缘故。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芙蕖即荷花,所以《拟古》中又作“爱此荷花鲜”。秋高气爽,秋水浩淼,首先就给人以清新、凉爽及高雅、纯洁之感。此时江上弄舟,领略一番江水秋色,已是够惬意的了,然而最引人入胜、最逗人喜爱的,还是那婷婷玉立的鲜红的荷花。从字面上看,这是通过写景而点明了时间地点。但从诗歌意象的沉积所蕴含的内容看,这已不是单纯描景,而是暗含了这位女子如花似玉的体貌及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涉江”一词,最早见于《楚辞·九章》,那是屈原借以抒发愤世忧国之情并表现其纯洁高雅、坚贞自守的品格。这里虽无愤世忧国之意,但借以表现女子纯洁高雅,坚守贞操的品格和向往专一的爱情,也是未尝不可的。梁元帝《赋得涉江采芙蓉》诗云:“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孔德昭同上题诗云:“朝来采摘倦,讵得久盘桓。”辛德源《芙蓉》诗亦云:“涉江良自远,托意在无穷。”就都是借以表现女子对专一爱情的渴望与向往。当然,这一点还需结合下句的“爱此红蕖鲜”理解。梁吴均《拟古四首》其三《采莲曲》云:“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荷花鲜”,就已完全象征着年轻貌美的女子及其纯洁坚贞的品性。可见李白《拟古》中作“爱此荷花鲜”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可以说,李白的这首诗,与上引吴均诗有着极为密切的内在联系。从整首诗的布局来看,首二句还只是兴起,但它在感情的抒发与意境的创造上,已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圆大的绿荷之上,滚动着颗颗晶莹的水珠,仔细把玩之中,才突然发现荡漾中的水珠并不是圆的。这只是字面上的理解,实际上,这两句诗巧妙地暗寓了这位女子细微的内心活动。这里,既受到梁元帝“叶卷珠难溜,花舒红易倾”的启发,同时与南朝民歌《西洲曲》中“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运用了南朝民歌中常用的叶音与双关的艺术手法,“荷”谐音合,“攀荷”即有希望匹合成双之意。“不成圆”的“圆”,又双关为团圆之圆。那么由“攀荷”到“不成圆”,已非简单的动作与物象描写,而是重在刻画这位女子由对专一爱情的渴望而感发的焦虑与苦闷的心态。诗歌由开始轻松愉快的赏秋玩荷,到感物而发后的焦虑苦闷,这在意脉上是一次转折,在情感上是一次跌宕。因而,下面便很自然地过渡到直抒对“佳人”的思念之情:“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佳人彩云里”,可以说是受到《西洲曲》“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的启发。然而在李白的.诗中,“彩云”,却带有一种虚无飘渺、行踪不定的意象,如其《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就有相似之处。“欲赠隔远天”,则更明显是受到了《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又《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及吴均“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等诗的影响,借以表现对远方情人无限思念而又无可奈何的强烈情感。末二句是进一步抒发相思之苦与惆怅无奈的悲哀情思。“怅望凉风前”,不仅有外貌的描写、心理的刻划,而且与首句“涉江玩秋水”遥相呼应,并与整首诗的情感、气氛相统一,这就使得诗歌意境自然浑成,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白的这首诗所受前人的影响是不小的,把它归入“拟古”之组诗,亦不无道理。但是,在完整、统一的意境创造上,这首诗却不为前人所囿,具有独自的风格特征。其一,诗歌虽然始终并没有对女主人公作正面的描写,但从诗歌意象及意脉中可以看出,这位女主人公除具有年轻貌美的特征外,对专一爱情的追求与向往是执着的,其内心情感是细腻而又复杂的。其二,在诗歌意脉的变化上,由赏秋玩荷经情因物牵到相思苦闷的过程,过渡自然巧妙,毫无人工的痕迹。诗歌紧紧围绕“攀荷”这一短暂的细节,把女主人公由“爱此红蕖鲜”到“相思无因见”的整个内心的细微变化,揭示得一览无余。这与前人相比,就显得更为凝炼、更为集中。全诗运用委婉含蓄的艺术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根据安旗《李白全集编年注释》,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年),当时李白二十九岁,与许氏夫人居安陆(今属湖北)。
古诗词写在纸上的格式
宣纸上的古诗格式
写在纸上的古诗格式76格
古诗在书法纸上的格式
在古诗纸上写古诗的格式
古诗在书法纸上的格式圆格
稿纸上的古诗格式图片
古诗写在米字格纸上的格式
在书写纸上写古诗的格式
古诗写在书法纸上的格式
古诗在文稿纸上的格式
诗抄写在古诗纸上的格式
竖版书法纸上写古诗的格式
古诗在书法纸上的书写格式
古诗在书法纸上的硬笔格式
古诗在稿纸上的书写格式图片
方格纸上写清明古诗的格式
书写作品纸上写古诗的格式五言
写古诗词的格式方格纸
古诗词纸上的雪
练古诗纸的格式
信纸上的古诗词
硬笔书法纸写古诗词的格式
古诗纸书写的格式
抄古诗的纸的格式图片
宣纸写古诗的格式
古诗词的格式
宣纸四尺六开上写古诗的格式
钢凯纸写古诗的格式
书写古诗格式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