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明创新的古诗

关于表明创新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表明创新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表明创新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表明创新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73) 语录(73) 说说(34) 名言(57) 诗词(749) 祝福(6) 心语(1k+)

  • 表明决心的励志古诗句

  • 励志,决心
  • 表明决心的励志古诗句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诗句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什么样的诗句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表明决心的励志古诗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祖咏《望蓟门》

      2、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5、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6、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8、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九首(选一)》

      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曲》

      11、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

      12、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李颀《古从军行》

      13、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六首(选一)》

      14、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杜甫《前出塞九首(选一)》

      15、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16、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二首)》

      17、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18、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人怨》

      19、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安。——《逢入京使岑参》

      2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李白《关山月》

    [阅读全文]...

2022-07-28 03:10:07
  • 关于创新的名言古句鲁迅(关于创新的名言古诗)21句

  • 名言,创新,鲁迅
  • 1.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

    2.创新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于点滴的智慧积累。

    3.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4.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巴甫罗夫

    5.科学研究基于同一法则,即一切事物的产生取决于自然规律,这也适用于人们的行动。

    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7.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8.改进无处不在,创新赢得未来。

    9.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明】归有光

    10.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郭沫若

    11.如果试图改变一些东西,首先应该接受许多东西。

    1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3.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柏格森

    14.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

    15.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王安石

    16.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17.一切完美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

    18.

      “穷则思变”,古人告知我们,要想改变现状就得思考变通。这则古训,用在今日在适合不过,创新是为生存的根本。

    19.不在创新中涅槃,就在保守中灭亡。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准备没有最全只有更全。

    20.企业需要创新才能与时俱进,单位需要创新才能发展进步。

    21.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

    [阅读全文]...

2022-02-02 13:01:46
  • 形容创新的诗句名言(关于创新的古诗词句)

  • 创新,名言
  • 1. 为敢闯敢试的人“开绿灯”,为埋头苦干的人“兜住底”。

    2. 激发“用贤无敌是长城”的用人气象,收获“春潮拍岸千帆进”的事业局面。

    3.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犹在,铁杵磨针、滴水穿石的韧劲依然。

    4. 高擎理想的旗帜,才能坚定前行的脚步;燃旺信念的火炬,才能永葆奋斗的激情。

    5. 越是改革任务艰巨越要迎难而上,越是转型任务繁重越要激情满怀。

    6. 精神永远不会断流,只要赓续传承;精神也永远不会干枯,只要万流入海。

    7. 准确认识XX经济的大逻辑,清晰把握时代发展的大方向。

    8. 常做“政治体检”,常扫“思想灰尘”,常听“逆耳之言”。

    9. 人人肩上都有“使使劲能挑动”的担子,个个头上都有“跳起来摸得着”的目标。

    10. 沟通是一座桥梁,帮人渡过一条河;交流是一把钥匙,帮人解开一把锁。

    11. 新时代的万千气象,激荡着每一个梦想;新时代的蓬勃朝气,激励着每一种奋斗。

    12. 击鼓催征,这是进军的动员令;奋楫扬帆,这是前行的集结号。

    13. 脚不能达到的地方,眼睛可以达到;眼睛不能到的地方,精神可以飞到。

    14. 来不得急功*利、急于求成,来不得虎头蛇尾、一曝十寒。

    15. “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信念,需要“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锐意进取;“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奋斗,需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笃定前行。

    16. 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涓涓细流汇成江河向着大海涌流;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唯有奋斗方能留下深深的印记。

    17.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18.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坚定信仰。

    19. 练就XX人的钢筋铁骨,铸牢理想信念的铜墙铁壁。

    20. 检验改革发展的“硬标准”,考验作风优良的“试金石”。

    21. 既有形象说明,又有事实根据;既有理论总结,又有实践指导。

    22. 一鼓作气的干劲、咬定青山的执着、闯关夺隘的气魄。

    23. 既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格局,亦有“功成必定有我”的进取心。

    24. 还有一道道山梁必须翻越,还有一个个险滩必须闯过。

    25. 雷厉风行,体现的是果敢坚决;久久为功,体现的是沉稳坚韧。

    26. 思想就是旗帜,旗帜指引方向;核心就是灵魂,核心就是力量。

    27. 奋进新时代,需要掌舵者;阔步新征程,呼唤领路人。

    28. 大国的扬帆远航,离不开掌舵者;民族的复兴征程,呼唤领路人。

    29. 破译“战争密码”、掌握“克敌密钥”、引导“制胜洪流”。

    30. 纠风之难,难在防止反弹回潮;反腐之难,难在去除病根病灶。

    31. 保持“乱花纷飞不迷眼”的理智和清醒,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力和韧劲。

    32. 决胜就是冲锋号,来不得半点犹豫或懈怠;决胜就是总动员,容不得一人偷懒或掉队。

    33. 进一步,长风破浪会有时;顿一步,一篙松劲退千寻。

    34. 求真务实,是*人的精神品质;真抓实干,是干事创业的不二法门。

    35. *静的湖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优秀的干部。

    36. 没有辛勤耕耘,哪有一招制敌;没有汗水挥洒,哪有无往不胜。

    37. 盯住做事不撒手,磨出真本事;一干到底不放手,干出真成绩。

    38. 最大气磅礴的书写,是用脚步在大地上书写;最震撼人心的文章,是句句有民意、字字见世情。

    39. 弦歌不辍,乐调才会优美;箭在弦上,遇敌才能制胜。

    40. 善打“整体战”,能出“组合拳”,会奏“交响乐”。

    41. 校准思想之标、调整行为之舵、绷紧作风之弦。

    42. 扛起事业发展的“千钧担”,当好解决问题的“主攻手”。

    43. 不唯身份论人才、不唯学历评人才、不唯职称用人才。

    44. 脓包不挑破,就会养痈遗患;讳疾而忌医,难免病入膏肓。

    45. 见兔顾犬、亡羊补牢,是为下策;积谷防饥、曲突徙薪,方为上策。

    46. 热烈的交流,碰撞出思想火花;深入的讨论,凝聚成高度共识。

    47. 年初有计划,工作有方向;做事没计划,盲人骑瞎马。

    48. 岁月长河,历史足记不容磨灭;时代变迁,英雄精神熠熠发光。

    [阅读全文]...

2022-07-08 12:40:39
  • 表明男生的暗恋诗句

  • 男生,暗恋
  • 表明男生的暗恋诗句

      有谁不曾为那暗恋而痛苦?我们总以为那份痴情很重,很重,是世上最重的.重量。有一天,暮然回首,我们才发现,它一直都是很轻,很轻的。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2.谁怜旅愁荏苒。——张炎《解连环·孤雁》

      3.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张祜《题金陵渡》

      4.才道莫伤神,青衫湿一痕。——纳兰性德《菩萨蛮·新寒中酒敲窗雨》

      5.无作牛山悲,恻怆泪沾臆。——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6.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李益《上汝州郡楼》

      7.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凭谁诉。——曹组《卜算子·兰》

      8.残睡觉来人又晚,难忘,便是无情也断肠(晏几道《南乡子》)

      9.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10.离肠宛转,瘦觉妆痕浅(元好问《清*乐》)

      11.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12.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13.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14.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15.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张炎《解连环》)

      16.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杜甫《野望》

      17.从今不复梦成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王国维《虞美人》)

      18.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9.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李璟《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20.几时极。——韩元吉《霜天晓角·题采石蛾眉亭》

      21.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张惠言《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22.歌声未尽处,先泪零。——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23.絮影苹香,春在无人处。——周晋《点绛唇·访牟存叟南漪钓隐》

      24.解听开元曲。——蒋捷《贺新郎·梦冷黄金屋》

      25.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曹组《蓦山溪·梅》

      26.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

      27.王母欢阑琼宴罢,仙人泪满金盘侧。——文天祥《满江红·代王夫人作》

      28.无情明月,有情归梦,回到幽闺(刘基《眼儿媚》)

      29.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林漠漠烟如织》

      30.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31.玉惨花愁出凤城,莲花楼下柳青青。——聂胜琼《鹧鸪天·别情》

      32.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33.望征路愁迷,离绪难整。——陆叡《瑞鹤仙·梅》

      34.早知恁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柳永《定风波》)

      35.玉轮碾*芳草,半面恼红妆(陈子龙《诉衷情》)

      36.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

      37.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郑思肖《二砺》

      38.肌玉暗消衣带缓,泪珠斜透花钿侧。——文天祥《满江红·和王夫人满江红韵》

      39.寒禽与衰草,处处伴愁颜。——司空曙《贼*后送人北归》

      40.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周邦彦《满庭芳》)

      41.心儿小,难着许多愁。——吴淑姬《小重山·春愁》

      42.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43.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王禹偁《点绛唇·感兴》

      44.使君怜小阮,应念倚门愁。——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谒王使君叔》

      45.玉皇开碧落,银界失黄昏。——毛滂《临江仙·都城元夕》

      46.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47.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48.草绿裙腰山染黛,闲恨闲愁侬不解。——文廷式《天仙子·草绿裙腰山染黛》

      49.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太*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阅读全文]...

2022-05-11 00:56:59
  • 关于创新的诗句名言(关于创新的名言古句)

  • 创新,名言
  •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1、天下之治,有因有革,期于趋时适治而已。 ——《宋史·卷三三四·徐禧传》

    意译:治理天下的办法,有继承有变革,但都是为了能符合时代需要,达到治理的目的。

    2、革弊,须从源头理会。

    ——[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意译:变革弊端,要从源头开始。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先秦]《商君书·更法》

    意译:治理国家不要拘泥于一种办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意译:喻指旧事物必然灭亡,新事物不断成长。

    5、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

    意译:句意谓人世间各种事情不断地变化,古往今来形成了历史。

    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先秦]《周易·乾·文言》

    意译:每天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7、正统不必常相继。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答郭长官书》

    意译:正统的东西也没有死守不变的必要。

    8、事异则备变。

    ——[先秦]《韩非子·五蠹》

    意译:政事不一样了,原来的举措也要随之变化。

    9、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秦]《吕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意译:放弃先王已制定好的`制度,学*先王如何去制定制度。

    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先秦]《周易·系辞下》

    意译: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变化了就能通达,通达之后才会长久。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发展到衰落的过程,只有寻求变化才能继续发展。

    11、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陈纪》

    意译:老的陈旧的事物不尽早去掉,它的影响就会涉及到新的美好的事物。

    12、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意译:任何人在无路可走时都想改变现状。这是人之常情。

    [阅读全文]...

2022-01-27 16:08:20
  • 形容创新的诗句名言(关于创新的名言古句和诗词)

  • 创新,名言
  • 2、革弊,须从源头理会。

    ——[宋]朱熹《朱子语类辑略》

    意译:变革弊端,要从源头开始。

    3、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先秦]《商君书·更法》

    意译:治理国家不要拘泥于一种办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唐]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意译:喻指旧事物必然灭亡,新事物不断成长。

    5、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

    意译:句意谓人世间各种事情不断地变化,古往今来形成了历史。

    6、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先秦]《周易·乾·文言》

    意译:每天谨慎做事,自强不息,和日月一起运转,永不停止。

    7、正统不必常相继。

    ——[宋]司马光《司马温公集·答郭长官书》

    意译:正统的东西也没有死守不变的必要。

    8、事异则备变。

    ——[先秦]《韩非子·五蠹》

    意译:政事不一样了,原来的举措也要随之变化。

    9、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先秦]《吕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意译:放弃先王已制定好的`制度,学*先王如何去制定制度。

    10、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先秦]《周易·系辞下》

    意译:到了尽头就要发生变化,变化了就能通达,通达之后才会长久。指的是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发展到衰落的过程,只有寻求变化才能继续发展。

    11、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陈纪》

    意译:老的陈旧的事物不尽早去掉,它的影响就会涉及到新的美好的事物。

    12、凡人之情,穷则思变。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

    意译:任何人在无路可走时都想改变现状。这是人之常情。

    [阅读全文]...

2022-01-26 21:18:20
  • 制度创新

  • 制度创新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人们运用到制度的场合不断增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制度创新,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制度创新包括哪些

      制度创新是指引入新的制度安排,如组织的结构、组织运行规范等。大的如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小的如具体企业的组织形态、运行机制。

      *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作为市场微观基础的企业组织要适应这一巨大的变革,必须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运作的各种规章制度及运作方式,也就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前,我国企业制度创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出资人制度。

      变国有企业为国家投资企业,经过资产评估或清产核资,量化对企业投资的总量,国家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从委托、授权转变为运营和投资。政资分离后,那些代表国家专营国有资产的部门、控股公司、资产运营公司承担出资人的有限责任。

      2、建立法人财产权制度。

      企业总资产一方面来自出资人,一方面来自债权人,企业具有对总资产所表现出来的如资金、物资、人力、设备、物业等多种资源形态的优化、处置、组合权力,以其达到资产增值和扩充的目的。

      3、所有者权益制度。

      国有出资人对投资企业,已经组织起集团的母公司对控股子公司,充分建立起所有者权益制度,它表现为对经营者选择的控制、对投资回报的控制、对重大经营决策的控制。

      4、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科学地规范和健全企业的治理结构,实现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各司其职、相互制约是企业领导体制的重大变革。

      5、企业的配套制度。

      主要指与制度创新的配套展开相关的基本制度。如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财务制度、投资管理制度等。

      企业制度创新是一个多层次的体系,需要各不同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形成“合力”才能完成。

      制度创新,就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要不断对企业制度进行变革,因而通常也可以称之为企业制度再造。企业制度创新对企业来讲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企业本身就是一种生产要素的组合体,企业对各生产要素的组合,实际上就是依靠企业制度而组合起来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不少人在谈到企业的定义的时候,往往都认为企业就是一个将各种生产要素按一定制度而组合起来的经营主体。由此可见,企业制度对于企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而经济发展的环境条件与制度有直接的相关性。制度(包括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规范人们行为的系列准则,它的基本功能是在一定的框架下鼓励人们积极地、放心地去干什么,约束人们不能去干什么。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制度也有优劣之分,那些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系列行为准则属于好的制度,否则就是属于坏的制度。好的经济制度能够减少人们从事经济活动所处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强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降低交易成本,保护产权,促进生产性活动。不利于经济发展的系列环境条件,往往是与坏的制度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更直接地说,是由坏的制度直接造成的。例如,坑、蒙、拐、骗的市场交易环境,要么是相关制度不健全造成的,要么是制度执行不力导致的,更有可能是坏的制度激励的结果。因此,优化经济发展的环境,首先得优化制度,从一定程度上,两者是等价的,优化了制度也就等于是优化了环境。

      能够起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无外乎来源于三条途径:一是相关制度的继承,即对历史上形成的有利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制度安排让其进一步发扬光大;二是制度移植,将别的国家或地区形成的相关制度安排移植进来;三是制度创新,就是制度发明。从维系市场经济发展的系列制度来说,能够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制度,主要是创新了的制度。这主要是因为,各国、各地区在不同的阶段经济发展所处的经济条件和人文社会环境不同,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制度的安排需要在创新中继承;对于外来的制度安排,也要在改造的基础上借鉴,而不是简单地全盘照抄照搬。

      那么,如何通过制度规范和制度创新来优化相关的经济发展环境呢?

      第一,规范政策制定和实施程序,优化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策是决定和影响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政策对经济发展的阻碍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现有的政策与经济发展相抵触,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二是*政策朝令夕改,缺乏基本的稳定性;三是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在各个环节被曲解或任意塞进人为意志;四是激励经济发展的政策难以制定和落实;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制度创新,规范政策的制定程序、强化政策的实施程序、监督政策的落实程序。

      第二,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经济发展的服务环境由多方面的内容构成。首先是管理服务,它是由*提供的,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取决于行政管理体制的制度安排;其次是商业性服务,它是由以赢利为目的的企业性组织提供的.;第三是社会服务,它是由社会非*性、非商业性的公益性组织提供的,取决于社会公益性组织的发展状况。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发展所面对的服务环境。服务环境的优劣关键在于管理服务的水*。优化管理服务,就必须切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通过管理制度创新,转变*职能,促进*和行政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的改善,提高办事效率和办事水*。

      第三,强化立法、执法、守法的制度体系,优化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各种法律是属于正规制度安排的主体部分,是经济发展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只有通过立法、执法、守法的系列制度创新,才能够营造出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在营造法制环境过程中,立法是前提,执法是关键,守法是保证。这三个环节都需要系列的相关制度创新来实现。

      第四,推进市场制度创新,优化公*竞争的市场交易环境。市场经济的最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公*竞争。维护这一原则,保障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作保证。因此,需要通过系列制度创新,建立健全相关制度体系。

      第五,促进非正式制度变迁,优化经济发展的人文社会环境。在新制度经济学中,*惯、传统、道德、意识形态等属于非正式制度,在规范和调节人们行为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然,作为行为规范,既可以促进经济发展,也可能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如何根除非正式制度体系中阻碍经济发展的部分,推进适宜于经济发展的非正式制度发育发展,是经济改革面对的重要课题。只有通过相关的制度建设,不断开拓现代文化的发展途径,以诚实守信为美德,加强道德体系建设,才能营造出诚实、守信、和谐的人文社会环境。

      总之,加强以上相关制度体系建设、推进制度变革,就会营造经济发展环境的良好境况和有利条件,这是不可不做的事情。

      摘要:基于教师发展阶段理论,提出教师教育制度创新宏观策略,并论述这些策略实践转化机制问题。教师教育既不是教师成长的开始,也不是教师成长的结束,因此要精选将来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对教师教育制度进行全面创新,以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师发展;教师成长;教育制度创新

      本文从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两方面论述教师发展体制创新问题。

      一、教师职前教育制度创新

      针对我国目前教师职前教育现状,教师职前教育制度创新主要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由师范院校培养教师到综合大学培养教师:教师培养场所拓展

      目前我国中小学任课教师大部分来自师范院校,而研究表明,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与综合大学毕业的教师相比,其专业水*上并无优势,甚至处于较低水*。这就使得师范院校的办学水*受到质疑。师范教育要摆脱专业水*低这一困境,师范院校在加强学生教育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因为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进行知识传承,如果不精通所教授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前沿信息,教育科学的种种理论知识就难以在实际教学中发挥作用。

      一流的教师需要通过高水*的大学培养,这就要求人们改变培养教师仅仅是师范院校任务的传统观念,充分利用综合大学的资源和优势,扩大教师培养的场所,使教师不仅仅是“师范生”,同时也是一流大学的毕业生。这样不仅可以扩大教师来源,也可以提高教师的综合水*。我国目前的许多综合院校已经设立了教育科学学院这样的教育研究机构,但这些学院往往注重教育理论的研究,而没有发挥好培养教师的职能。这说明人们已经认识到综合大学不能在教育领域袖手旁观,但具体操作还需要理论研究及国家政策上的肯定。

      (二)通过职业因子分析遴选生源:招生制度急需变革

      对于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理论界多有论述。但很少从教师的源头──学生这一角度思考教师素质问题。教师作为一种专业人才,在生源上就应该要求具备从事教师职业的最基本因素。国外的能倾理论研究为教师职业因子分析和职业筛选提供了有效依据。

      能倾研究取向认为,能倾(能力倾向)归根结底是指适于从事某种职务的潜能──现实或潜在地拥有有效履行某种职务的能力和特性。根据国外的研究,能倾可以分为四个不同层次:并无履行该职务的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技能、性格性能倾;社会适应性能倾,即个体是否拥有人人都能接受作教师的社会标准;生活信念和使命感。这种研究取向是一个更加客观现实的框架,如果将各部分细化可以作为指导我们选拔教师的标准。

      根据能倾理论,对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学生应进行能倾测试,使之具备履行教师职务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这就要求对招生制度进行改革,改变传统以分数为惟一依据的招生办法,对每个学生进入教师领域前进行多方面检测,这对于保证教师队伍的质量意义重大,并且,这种遴选也有利于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三)变学年学分制为学分制:扩大非师范专业学生选择教师职业的机会

      目前,在我国师范院校中,与师范专业同时并存的还有大量非师范专业。非师范专业开设的本意是增加生源,扩大就业途径,提高师范院校的竞争力。但由于专业之间没有互通,非师范专业的毕业生即使想当教师,由于没有学*相应的教育课程,也难以与师范生竞争。这在师范院校内部造成了师范与非师范专业的鸿沟。为扩大非师范专业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机会,学校应该为之提供教育课程。

      这一目的可以通过学分制实现。目前我国大多数高等师范院校实行学年学分制,在课程设置上规定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部分内容,学生必须在规定的四年内学完教学计划中所有内容,且成绩合格准予毕业。学生对于自己所学课程具有很少的选择权,不仅院系、年级之间不能互选课程,在本学年本专业内部,也只有少量的选修课可自主选择,并且,选修课的开课质量较低。在学制上学生也无权向学校申请延长或提前毕业,只能按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制年限学*。这种制度不仅限制了非师范专业学生进入教育领域,实际上也极大抑制了所有学生学*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这与培养创新型教师的宗旨大相径庭。所以,要变学年学分制为学分制,扩大非师范专业学生选择教师职业机会。

      (四)由单科教师向多科综合型教师转变:适应课程改革需要

      当今社会要求人才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具有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代课程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都极为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目标综合课程、研究性课程等进入中小学课堂并成为中小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师范学校面对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没有做出积极的回应。师范院校设置的院系是以学科为分水岭,不同院系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以至出现这样的情境,我们要求学校开设综合课程时,却找不出一个能教综合课程的教师。师范院校应把培养目标定位于适应中小学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培养适应现代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教师。为适应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师范院校要打破原有的院系设置体系,去除专业划分过细的弊病,实现相关学科和院系的联合和统整。这是使教师走出只能教单一学科,缺少必要的综合知识这一困境的一个重要途径。

      作为定位于培养中小学师资的师范院校应做好中小学教师需求分析,适时对院系和学科专业做出调整。以理科为例,各师范院校可以先打通各院系的基础课,然后在这一基础上探讨一个院系的学生完成两个院系以上课程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当然这要与学术性区分开来,不把某门课程开得过深,使许多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选择其他课程。在教材编写上,要精选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课的比例,使教育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效结合,在实践中培养师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是回应中小学课程改革,培养研究型、创新型教师的重要途径。

      二、教师职后教育制度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教师职后教育没有受到应有重视、现行教师职后教育存在诸多问题,难以达到教师培训的预期目的,也没有真正反映教师职后教育规律,急需进行必要调整,教师职后教育制度需要创新。

      (一)走出学历与知识本位培养的误区:凸现校本培训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师培训是一种以学历补偿和学历提升为主的“学本”培训模式。在有相当数量教师学历未达标,教师培训的主要任务是对未达标教师进行学历补偿教育的情况下,这种模式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但随着我国师范教育和教师继续教育的发展,教师培训的主要任务开始由学历补偿向“实践能力”补偿和学历提高转变,并逐渐转向侧重教师教学实践水*的提高。这时传统的“学本”培训局限和弊端便逐渐暴露出来,单一的学本培训模式难以适应当前多元的教师培训需要,特别是难以完成提高教师教学实践水*的任务。这就要求产生一种与教学实践密切联系,能有效提高教师教学水*的教师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是一种典型的侧重教师实践水*和教学质量提高的教师培训模式。它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工程方案》指出,“完善和加强国家—省—市(地)—县—乡—校各级培训机构建设。”这就以文件的形式承认了中小学校作为教师培训机构的地位。这也说明国家把校本培训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师培训形式确定下来。相比之下,我国关于校本培训的理论探讨,特别是微观理论的探讨却显贫乏。我国校本培训的实践发展和校本培训的理论现状都要求我们对校本培训进行理论研究,以推动校本培训实践的发展和填补理论上的空白。关于校本培训实施应注意以下问题:

      (1)校本培训是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的规划、领导和指导下进行的。不能庸俗化地理解为完全把培训权交给中小学校。

    [阅读全文]...

2022-01-14 06:25:07
  • 创新精神的古文名言_创新精神名言警句

  • 名言,古文,创新
  •   去旧迎新,创新精神对社会的发展很重要,下面小编为你带来创新精神的古文名言的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创新的古代名人名言(精选篇)

      1、创新人才的基本要件――负“职责”肯领悟,勤“动手”不怕错,守“纪律”重团结――――郭台铭

      2、此刻的一切完美事物,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穆勒

      3、保守是舒服的产物。——高尔基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正因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5、《数字化生存》:渐进思想是创新的最大敌人。――――尼古拉?尼葛洛庞帝

      6、对新的对象务必创出全新的概念。——柏格森

      7、每一天创新一点点,是在走向领先。每一天多做一点点,是在走向丰收。每一天进步一点点,是在走向成功。----邹金宏

      8、凡能独立工作的人,必须能对自我的工作开辟1条新的路线。——吴有训

      9、为了产生创新思想,你务必具备:()必要的知识;()不怕失误不怕犯错误的态度;()专心致志和深邃的洞察力。出自:〖斯威尼〗美国管理学家出自:《致未来的总裁们》第29页----斯威尼

      10、诗歌的灵魂在于创新,即创造出使人意想不到的,惊叹不已和赏心悦目的东西----塞?约翰逊

      1)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举成名。——司马迁

      2) 去留无意,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幽窗小记》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5)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6)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7)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9)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10)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

      11) 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三国演义》

      12)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

      13)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5) 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6)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7)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

      1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19) 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乎?——《论语》

      20) 人人好公,则天下太*;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刘鹗

      1)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2)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 我自是年少,韶华倾负。

      4) 你要记得,那年那月,垂柳紫陌洛城东。

      5) 苍茫大地一剑尽挽破,何处繁华笙歌落。

      6) 寄君一曲,不问曲终人聚散。

      7) 谁将烟焚散,散了纵横的牵绊;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

      8) 清风湿润,茶烟轻扬。重温旧梦,故人已去。

      9) 染火枫林,琼壶歌月,长歌倚楼。岁岁年年,花前月下,一尊芳酒。水落红莲,唯闻玉磬,但此情依旧。

      10) 玉竹曾记凤凰游,人不见,水空流。

      11) 君子忧道不忧贫。——孔丘

      12)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4) 他微笑着,在岁月的流失中毁掉自己。

      15) 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16) 红尘嚣,浮华一世转瞬空。

      17) 我不是我,你转身一走苏州里的不是我。

      18) 几段唏嘘几世悲欢,可笑我命由我不由天。

      19) 经流年,梦回曲水边,看烟花绽出月圆。

      20) 人生在世,恍若白驹过膝,忽然而已。然,我长活一世,却能记住你说的每一话。

    [阅读全文]...

2022-06-25 22:28:07
  • 关于生命的诗句(表明生命意义的诗句)

  • 生命,意义
  • 相较于史书,文学作品以更为生动的方式,表现着每个时代的面貌;而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又不可避免地打上各个时代的烙印。汉朝大一统的帝国统治下,产生了华彩万千的汉大赋;唐朝政治、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下,产生气象万千的盛唐诗;宋室南渡之后,词人墨客的作品,无不带有家国之悲。

    我们从文学作品里,不仅能够清晰地看到文人所处时代的风情,更能切身体会作者当时所怀的情感。这大概是文学最大的魅力,通过一首诗,一首词,跨越时空的人,共一片情。李白的风流飘逸,苏东坡的豁达,李后主的悲凉、无奈……在一片片流淌千年的翰墨香里,撷一片相同的相思,悲同一片老去的春光。

    《古诗十九首》,出自于汉代文人之手,却没有留下作者的具体姓名。收录于《文选》卷二十九,代表了当时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创作者有很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明白晓畅的语言,却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心中最深的感情。钟崂在《诗品》中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古诗十九首》,只有十九首,没有具体创作年代,没有留下诗人姓名,却始终在中国文学史和诗歌史上占有一*之地,不是没有原因的。作品无论是从内容上,艺术魅力上,诗人以景抒情的方式上,还是从诗歌五言的形式上,都给后世的文人诗,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刘勰:“观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

    《毛诗序》有言:“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文学作品往往是文人内心情感的一种宣泄,东汉末年,朝廷控制不了地方,各地的地方豪强拥有自己的财力、人力,形成自己的力量,成为后来的诸侯,如刘备、曹操。而具体到每个小地方,又都有自己的地方领导,形成各自的地方势力,比如荆州的刘表,北海的孔融等。

    当时天下大乱,于普通百姓来说,就是过今天没明天;对于有野心的人来说,就是募集财物,聚一帮人,然后进行兼并战争,形成自己的热力圈;而对于诸多文人来说,就是投靠一个明主,然后给明主出谋划策。这样就产生了宦游子弟,他们为了建功立业,为了步入仕途,就自己去找明主。

    然而游宦并不太容易成功,毕竟不是每个读书人都有卧龙凤雏的名声在外。大多数士子东奔西走,也找不到可以供职的地方。就算万幸之中找到了可以供职的地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更强大的势力所吞并了。

    因此,当时这些宦游的文人生存条件并不好,大多数的他们既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成功入仕,还要面临随时到来的危险。于是在这种挫败和飘零里,他们需要在其它方面寻求慰藉,来保持心态的*衡。

    这些文人开始用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情志,表达自己的洒脱和不在意,比如《驱车上东门》里写道:“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坦率地表达出,诗人要用美酒华有来消遣人生。

    《古诗十九首》不仅写了离家在外的游的思乡之情,还细腻地描写了留守在家的思妇的相思之情。思妇莫不盼着远行的人早早归来,有人一片痴情守候,对远方捎回的书信,她回时时置于怀里;也有思妇觉得游子可能不会再回来,只能安慰自己:努力加餐饭;而有的思妇似乎难以经受寂寞,感叹“空床难独守”。

    无论是游子从立功扬名到美酒华服的转变,还是思妇守候时的埋怨,都在礼教和残酷现实间徘徊。在社会大动乱的背景下,无论是外出求前程的游子,还是守在家里的妇人,都要面对沉重的现实。

    史铁生:

    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那意义本非与生俱来,生理的人无缘与之相遇。那意义由精神所提出,也由精神去实现,那便是神性对人性的要求。

    在朝不保夕的生存条件下,在对理想执着的追求中,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游子开始思考生命的真谛,开始啊问关于生的哲思,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

    1. 生命的短暂和世界的永恒。比如《回车驾言迈》里写道:“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以金石的永恒,反衬人生的短暂。由物及人,作者的情感从金石的长久,来写人生的有限,让读者产生人生苦短的感叹。

    2. 将人的感情和青春相联系。《行行重行行》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女主人公因为游子长年在外不归,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让她感觉芳华早逝,产生青春迟暮之感。

    3. 得乐且乐,化忧为乐。生命的尽头,都是死亡,因此“生年不满百,常怀知岁忧”,在生命终止之前,我们都要面对无休止的烦恼,每天都要面对忧愁。既然活着就意味着无限的忧愁,又何不及时行乐呢。《生年不满百》:“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诗人从精神层面看透人生和烦恼之间的关系,提出要及时行乐。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多数都是羁旅途中的游子,他们的生活大多漂泊不定,不仅生活条件艰苦,风餐露宿是常态。而且要谋得职位,还要看尽世人脸色。他们的所有经历,都在诗中有所体现。

    东汉的物质条件还相对比较落后,加之当时的战乱时局,对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三餐不继,宿于荒郊野外,都是常事。

    因此《古诗十九首》的作品或明确表明了季节,或通过不同的物象显示了当时的季节。与此同时,诗人还通过不同的气象和不同季节的风物,来寄托自己的愁思:在“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的时节,却伴着“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的寂寞;在“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的时节,却有着“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的忧伤。

    《古诗十九首》的诗人,想象力比较发散,往往将自己置于多维的空间方位里,让读者的思绪也跟着诗人变化,产生微妙的感觉。比如“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在空间上既给人天地的纵向方位感,又有远行的横向方位感;比如“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让人产生一种相望不相亲,咫尺天涯的感觉。

    漂泊在外的游子,不仅在日常的生活中,经常需要别人帮助,会遇到形形*的人。在求职的过程中,更是会遇到各种踩低爬高的人,会看遍世态炎凉。

    在大多数的意境里,诗人总会将自己置于失意之人的立场上,比如《西北有高楼》里:“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诗人听到有人唱歌,自命为歌者的知音,慨叹知音难遇。

    《古诗十九首》是对当时文人生活状况的真实写照,是抒情诗的典范。诗人在现实中遇到的物象,如春草、芙蓉、秋风,或眼的明月,听到的虫鸣,都能引发诗人无尽的思绪和悲悯。由自然的风物,转入抒情。

    无论是《古诗十九首》的艺形式,还是其抒情的内容,借景抒情的创作手法,都让许多古代作家自觉学*。它表达的乡思、乡愁和相思情感,同样让无数现代人产生感情共鸣。

    [阅读全文]...

2022-01-08 11:27:34
表明创新的古诗 - 句子
表明创新的古诗 - 语录
表明创新的古诗 - 说说
表明创新的古诗 - 名言
表明创新的古诗 - 诗词
表明创新的古诗 - 祝福
表明创新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