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和镜字的古诗

关于海和镜字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海和镜字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海和镜字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海和镜字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 语录(1) 说说(1) 名言(562) 诗词(80) 祝福(1k+) 心语(52)

  • 诗名含有镜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镜字的诗词

  • 镜中览怀(一作览镜书怀)

    徐夤〔唐代〕

    晨起梳头忽自悲,镜中亲见数茎丝。

    从今休说龙泉剑,世上恩雠报已迟。

    镜听词(古之镜听,犹今之瓢卦也)

    李廓〔唐代〕

    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掩尽明月光。昔时长著照容色,

    今夜潜将听消息。门前地黑人来稀,无人错道朝夕归。

    更深弱体冷如铁,绣带菱花怀里热。铜片铜片如有灵,

    愿照得见行人千里形。

    镜中别业二首(一作镜湖西岛闲居)

    方干〔唐代〕

    寒山压镜心,此处是家林。梁燕窥春醉,岩猿学夜吟。

    云连*地起,月向白波沈。犹自闻钟角,栖身可在深。

    世人如不容,吾自纵天慵。落叶凭风扫,香粳倩水舂。

    花期连郭雾,雪夜隔湖钟。身外无能事,头宜白此峰。

    镜岩歌为镜方彭及予赋

    刘崧〔元代〕

    君不见南山山前一片石,崭然壁立当流泉。皎如千年青铜镜,挂在万仞高崖巅。

    泉流日冲激,烟云相荡摩。鱼龙过之不敢睨,如有神物严撝呵。

    夜深月明从东来,但见五色灿烂寒光开。扫空婆娑黑云影,照见海上金银台。

    我从武姥来,却望嵩华去。道逢老篯铿,盛说岩中趣。

    东风拂涧桃花飞,爱此山水含清辉。放歌谁和碧玉调,起舞更揽青萝衣。

    我怜老仙极清越,颜色如童发如雪。便从石上引芳尊,夜夜岩前醉明月。

    新雁过妆楼 张山荷尝得薛镜于吴市。背錾思娟小印,索书娟镜楼榜,媵之以词

    朱祖谋〔清代〕

    粉蠹金奁,闲情事、绿窗影出娟娟。舞鸾斜倚,亲见小字连环。

    越缕披香笼袖角,弁峰添黛晕眉弯。惯温存、夜来茜色,销与华年。

    春风盈盈满箧,伴上帘绀玉,浅照低鬟。赋情多丽,空怅翠竹寒天。

    熏炉半温绣户,问妆靥、何时相向圆。寻芳约,料小菱春影,不隔蓬山。

    数日前梦一僧出二镜求诗僧以镜置日中其影甚

    苏轼〔宋代〕

    君家有二镜,光景如湛卢。或长如芭蕉,或圆如芙蕖。飞电着子壁,明月入我庐。月下合三壁,日月跳明珠。问子是非我,我是非文殊。

    无题·八岁偷照镜

    李商隐〔唐代〕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照镜见白发

    张九龄〔唐代〕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风入松·危楼古镜影犹寒

    张炎〔宋代〕

    危楼古镜影犹寒。倒景忽相看。桃花不识东西晋,想如今、也梦邯郸。缥缈神仙海上,飘零图画人间。

    宝光丹气共回环。水弱小舟闲。秋风难老三珠树,尚依依、脆管清弹。说与霓裳莫舞,银桥不到深山。

    览镜书怀

    李白〔唐代〕

    得道无古今,失道还衰老。

    [阅读全文]...

2021-12-20 20:40:06
  • 含有镜字的古诗词 带镜字的诗词名句

  • 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王国维《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惠能《菩提偈》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朱弦断,明镜缺,朝露晞,芳时歇,白头吟,伤离别,努力加餐勿念妾,锦水汤汤,与君长诀!——卓文君《诀别书》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人见利而不见害,鱼见食而不见钩。——《镜花缘·第九十二回》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墨子·18章 非攻(中)》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戴叔伦《兰溪棹歌》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有长青之草。——《镜花缘·第一回》

    何尝见明镜疲于屡照,清流惮于惠风。——《世说新语·言语》

    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李白《别储邕之剡中》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宁可湿衣,不可乱步——《镜花缘·第二十回》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张籍《酬朱庆馀》

    学问无大小,能者为尊。——《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尽人事以听天命。——《镜花缘·第六回》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杜牧《长安秋望》

    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李白《长相思三首》

    目失镜,则无以正须眉;身失道,则无以知迷惑。——《韩非子·观行》

    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围炉夜话·第五二则》

    摇镜,则不得为明;摇衡,则不得为正,法之谓也。——《韩非子·饰邪》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宝镜磨清,只照一室;心镜磨清,可照*。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张九龄《照镜见白发》

    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惠能《菩提偈》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崔涂《春夕》

    小溪清水*如镜,一叶飞来浪细生。——徐玑《秋行》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李商隐《无题二首》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卷二·论任贤》

    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镜花缘·第十二回》

    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以镜自照见形容,以心自照见吉凶。——《格言联璧·惠吉类》

    镜水夜来秋月,如雪。——温庭筠《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 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

    湖清霜镜晓,涛白雪山来。——李白《送友人寻越中山水》

    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辛弃疾《送湖南部曲》

    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惠能《菩提偈》

    [阅读全文]...

2022-06-22 03:36:08
  • 照镜见白发古诗(照镜见白发古诗教案)

  • 《照镜见白发》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人先感怀身世,抒发了自己的凌云壮志,又感慨了自己一事无成,时光飞逝,透露出诗人为美好时光白白流逝而深感惋惜之情。全诗寥寥二十字,用语明畅、笔势飞动,感情沉郁凝霞。

    照镜见白发⑴

    宿昔青云志⑵,蹉跎白发年⑶。

    谁知明镜里⑷,形影自相怜⑸。

    词句注释

    ⑴照镜见白发:照镜子时看到自己白头发多了,人老了。含义是自照,反思,回忆的意思。

    ⑵宿昔:宿是怀有,昔是以前(是指任宰相期间)。青云志:凌云壮志,志向远大。

    ⑶蹉跎:蹉跎岁月,这是指作者被罢免宰相贬出京城做了荆州长史这个闲官之后无事可做,时光流逝而无所作为,虚度年华。白发年:白头发的年纪,形容自己老了。

    ⑷谁知:谁知道。这是自言自语。明镜里:镜子里照到的作者。

    ⑸形影:形体和影子。自相怜:自己的形体和影子互相同情,怜悯。意思是孤独。

    白话译文

    以前做宰相时,报效国家,日理万机,志向远大。

    现在做了长史,无事可做,蹉跎岁月,虚度华年。

    谁知道照镜子时,才看到自己头发白了,老了。

    我深深感到孤独,只是自己的形体与影子相怜。

    创作背景

    诗人为政贤明,刚正不阿。由于他的努力,唐王朝更稳步地趋于繁盛。可是后来玄宗怠于政事,奸相李林甫极力排挤,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张九龄被罢相,次年贬为荆州长史。从此朝政日非,“开元之治”也就结束了。这首五绝正是“曲江罢相后,慨功业不遂而作也”(唐汝洵《唐诗解》)

    文学赏析

    李贺诗云:“少年心事当拏云”。大凡人们年轻时的宏图大愿,在历经坎坷漫长的人生岁月之后,往往成为空瓤的神话,不堪回首。《照镜见白发》抒发的是人到暮年、壮志未酬的无限感叹。笔致清浅如流,朴实无华。诗题“照镜见白发”极简练地勾画出抒情主人公对镜伤怀的典型情境。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两句诗超越人生种种具体形态的风云际遇,以“关山度符飞”式的大写意笔法,摹写出人们普遍的心未了、年已老的情感范型。自古以来.哪一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都怀抱创业建功的凌云壮志,那些无以计数的炽热梦幻都曾将繁花似锦的未来预付给了少年之心。然而,时光茌苒,岁月蹉跎,弹指间已是青春不再,老之将至。芸芸众生中有多少人得以遂*生志愿!早年率尔自许的人生理想,更多的则如残英飘坠,无以收拾,只赢得萧萧然白发丛生。诗中并不明言,也无须拘泥于究竟是何原因致使青云之志跌入寂寥空虚。从萌生“青云志”的“宿昔”蹉跎逶迤而至“白发年”,本该有许多具体的生活内容。但所有这些,在诗人高度慨括的笔下急遽掠过。诗行大幅度地腾跳.更显出事业未竞,蓦然间两鬓已秋的惊惶与叹喟。

    “谁知明镜里,形影白相怜。’’‘‘谁知”,未必不是一种出人意外的口吻。也许是少壮时对自我的期望悬得过高,与如今碌碌无为抑或未达目标的现实反差太大,于是“临晚镜,伤流景”,发为遗憾、悲凉,无可奈何之浩叹;同时、意外的口吻亦表达了辛酸的自嘲自讽。主人公羞于重温往昔的壮怀激烈,揽镜自怜,无从躲避,嗒然若失,凝然镜前,备受自尊心折磨。

    壮志难酬是人生普遍的缺憾。张九龄虽贵为天子股肱,是初唐名相,但屡遭奸臣李林甫等排挤,宏图未展.常感惆怅失落。此诗或许是以嗟叹自怜的方式提出了一方人生明鉴:凡欲成就青云之志者,必得时时自醒奋进,蹉跎延宥将贻白发之恨。全诗寥寥二十字,用语明畅、笔势飞动,感情沉郁凝霞。

    [阅读全文]...

2022-01-24 14:31:46
  • 描写海湾的古诗

  • 文学
  • 描写海湾的古诗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海湾的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首)

      珠江浩荡下南沙,虎门风清月丽华。

      灯明霓亮航轮大,水口汪洋闪浪花。

      海上丝绸千古路,狂风骇浪闯天涯。

      广府十三行贸易,通商非亚美英加。

      (第二首)

      独立海湾愁绪生,乌云天际似山横。

      欲来风雨千村暗,渐去夕阳一线明。

      风吹船*归心重,浪涌笛鸣别意轻。

      水阔沙洲知冷暖,潮来耳际觉涛声。

      (第三首)

      回南潮湿重,晓野漫烟浮。

      车恍霓虹逛,船疑雾海游。

      一城楼宇隐,千里景光收。

      何唤东风起,苍茫任赏鸥。

      (第四首)

      长桥双岸架,通崭一衢连。

      渔棹翻波浪,飞车逐梦圆。

      朝评罗岭竹,暮醉巽寮舷。

      数百迢遙路,来回只半天!

      (第五首)

      暮霁微风抚,涛声走岸滩。

      霓桥横浪迥,素影动花残。

      步迈三湾惬,心融半径欢。

      明禅抛俗事,悟了在云端。

      (第六首)

      夜潮随入梦,儿又痛南游。

      天上一声雁,人间尽属秋。

      抱萱风里影,隔壤月边丘。

      枕湿千行泪,如何向北流。

      (第七首)

      严冬退却草初萌,喜沐东风万岭青。

      布谷声中蜂蝶舞,桃花水里雁鸭鸣。

      千家碌碌忙三季,万物生生赶一程。

      春去秋来堪几度,莫嘘骚客咒残英。

      (第八首)

      白云吹碧九春寰,翠野铺绒牛卧闲。

      久浸红尘花发厌,偶漂素魄浪推蛮。

      唳鸥无意玄机授,幽梦噙香沧海攀。

      此去龙宫鲸座借,乘风共汝隐三山。

      (第九首)

      巽寮海湾凤池岛,烟云蓬莱踏浪高。

      万顷碧波天际吻,蔚蓝苍穹白云飘。

      涛弹琴声风奏曲,欢腾雀跃玩捕鱼。

      银色沙滩蜿蜒转,凭栏远眺心旷怡。

      (第十首)

      吾心惬意徐匀步,海浪银花帮数数。

      远棹连霞影共欢,高筝扯线风来悟。

      余生有福踏涛声,此刻无愁融夕暮。

    [阅读全文]...

2021-12-07 22:11:44
  • 海棠苏轼的古诗

  • 苏轼
  • 海棠苏轼的古诗

      苏轼,苏轼,有人说你的文章似行云流水,是天地奇观,我说你的诗文是开在你心上的璀璨烟花,每一次绽放都惊天动地,留下恒久的惊叹与怀想。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海棠苏轼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更烧高烛照红妆。

      思想感情

      苏轼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

      翻译

      袅袅的东风吹动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气融在朦胧的雾里,而月亮已经移过了院中的回廊。由于只是害怕在这深夜时分,花儿就会睡去,因此燃着高高的蜡烛,不肯错过欣赏这海棠盛开的时机。

      赏析

      这首诗开头两句,并不拘限于正面描写。首句“东风袅袅”形容春风的吹拂之态,化用了《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袅袅兮秋风”之句。着一“泛”字,活写出春意的暖融,这为海棠的盛开造势。次句侧写海棠,“香雾空蒙”写海棠阵阵幽香在氤氲的雾气中弥漫开来,沁人心脾。“月转廊”,月亮已转过回廊那边去了,照不到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无寐,从中还可读出一层隐喻:处江湖之僻远,不遇君王恩宠。这两句把读者带入一个空濛迷幻的境界,十分美丽,然而略显幽寂。

      后两句,苏轼由花及人,生发奇想,深切巧妙地表达了爱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这一句写得痴绝,是全诗的关键句。此句转折一笔,写赏花者的心态。当月华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时,苏轼顿生满心怜意:海棠如此芳华灿烂,不忍心让她独自栖身于昏昧幽暗之中。一个“恐”写出了苏轼不堪孤独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担忧、惊怯之情,也暗藏了苏轼欲与花共度良宵的执著。一个“只”字极化了爱花人的痴情,此刻他满心里只有这花儿璀璨的笑靥,其余的种种不快都可暂且一笔勾销了:这是一种“忘我”、“无我”的超然境界。

      最后一句更进一层,将爱花的感情提升到一个极点。“故”照应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为的意思,表达了苏轼对海棠的情有独钟。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记载:唐明皇登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此句运用唐玄宗以杨贵妃醉貌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转而以花喻人,点化入咏,浑然无迹。

      “烧高烛”遥承上文的“月转廊”,这是一处精彩的对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于这怒放的海棠的明艳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给她一方展现姿色的舞台。于是苏轼用高烧的红烛,为她驱除这长夜的黑暗。此处隐约可见苏轼的侠义与厚道。“照红妆”呼应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极写海棠的娇艳妩媚。“烧”“照”两字表面上都写苏轼对花的喜爱与呵护,其实也不禁流露出些许贬居生活的郁郁寡欢。他想在“玩物”(赏花)中获得对痛苦的超脱,哪怕这只是片刻的超脱也好。虽然花儿盛开了,就向衰败迈进了一步,尽管高蹈的精神之花毕竟远离了现实的土壤,但他想过这种我行我素、自得其乐的生活的积极心态,没有谁可以阻挠。

      全诗语言浅*而情意深永。写这首诗时,苏轼虽已过不惑之年,但这首诗却没有给人以颓唐、萎靡的感觉,从“东风”“崇光”“香雾”“高烛”“红妆”这些明丽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触到苏轼的达观、潇洒的胸襟。

    [阅读全文]...

2022-06-04 01:44:57
  • 海棠古诗词

  • 海棠古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海棠古诗词,欢迎阅读与收藏。

      中考古诗词试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1.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新晴

      宋.刘攽(bān)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偷开门户又翻书”一句中,“偷”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偷”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南风的顽皮可爱,表达了诗人的欣喜、欢悦之情。

      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1)一、二两句写出了“海棠树”怎样的特点?

      (2)“借花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做赏析。

      【答案】(1)枝叶繁茂,新叶脆嫩;含苞未放(2)将春风中不轻易开放的海棠与争相绽放的桃李做对比,说明了做人不要轻浮,不要炫耀,而要注重蕴积,保持沉稳。

      (一)古诗欣赏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

      23.请将首联所展现的画面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

      24. 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念奴娇·宜雨亭咏千叶海棠

      绿云影里,把明霞织就,千重文绣。紫腻红娇扶不起,好是未开时候。半怯春寒,半宜晴色,养得胭脂透。小亭人静,嫩莺啼破清昼。

      犹记携手芳阴,一枝斜戴,娇艳双波秀。小语轻怜花总见,争得似花长久。醉浅休归,夜深同睡,明月还相守。免教春去,断肠空叹诗瘦。

      翻译

      峦叠翠的绿叶影里,遍地的千叶海棠宛如灿烂的锦绣明霞。紫腻红娇的花儿仿佛永远也扶不起的娇弱美人般惹人怜爱。所谓好花看到半开时,此时正是最美好的观赏时节。娇巧的花朵因春寒而没有完全绽放,却被温柔的春光滋养白里透红,仿佛白净的美人涂抹了胭脂红一般。小亭分外寂静,没有人声,可这春日的宁静又被那幼小的黄莺一声婉啭的啼鸣打破。

      还记得当初与心爱的人儿携手游于花丛中的情景,我不时为她撷取一枝美艳的海棠簪于鬓发,风韵在她的神采之间流荡。我们每一个软语温存的细节都没有逃过花儿的眼睛,然而冬去春来,花儿在不断地辗转开放,我们那软语相怜的情景却再也没有出现过。浅斟低酌,现在只是微微有些醉意,怎么能够就此归去呢?夜深之时我还要与花同眠,即使到了明日我也还要在这里与花儿相守。要不然等春归去之后,又到哪里去寻找诗料呢?恐怕到时即使是愁肠寸断,也写不出什么诗篇来。

      注释

      念奴娇:念奴娇,词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大江东去”“湘月”,得名于唐代天宝年间的一个名叫念奴的歌伎。该调双调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句四仄韵。

      宜雨亭:亭名,在张鎡的南湖别墅里。

      千叶海棠:海棠的一个品种。

      千叶:指重迭的.花瓣。

      绿云:喻指海棠枝叶的茂密。

      明霞:形容海棠花的鲜艳美丽。

      文绣:绣有花纹图案的丝织品。形容花叶色彩之美。

      紫腻红娇:指深浅不同的海棠花。

      扶不起:这里用拟人手法,写出海棠娇嫩之态。

      好是:正好在于。

      胭脂透:指花蕾尖红透。

      芳阴:花丛中。

      双波:指双目含情。

      小语:细语。

      争得:怎得。

      相守:相伴。

    [阅读全文]...

2022-01-18 06:50:16
  • 赞美大海的古诗句

  • 赞美,大海
  • 赞美大海的古诗句

      大海是生命的母体;海水是生命的'洗礼玉液;而面向大海,沐浴海风,感受滚滚红尘间千种风情乃人生一大乐事。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洋舟中望月作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长歌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韩愈《精卫填海》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鹊楼》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乐府诗《长歌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韩愈《精卫填海》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洋舟中望月作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洋遇雨》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煮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煮就汝轮征。柳永《煮海歌》

    [阅读全文]...

2022-02-19 07:43:37
  • 描写大海的古诗大全(描写大海美丽的古诗)

  • 大海,美丽
  •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甜豆粥说文史

    昨天甜豆粥写了星辰,提起星辰,自然少不了大海,大航海时代刚刚开始来临的时候,许多狂热的航海爱好者一股脑地登上了启航的船只,期待站在船上就能够感受到一望无际的大海,但是大海与风捉摸不定的就像是爱人的脾气,有时晴空万里波光粼粼,却突然会经历一场暴风雨,又转瞬暴雨转晴,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以前看一些名人传记的时候看到一句话讲述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人类爬上了高山并不是征服了它,而是应该感谢它能够允许你攀登,想必在海的最中央漂流过的人也都有过这个感觉吧,今天甜豆粥邀请你一起来读以前的诗人们关于坐船游历湖泊大海的诗,一起感受这份海天一线的震撼。

    甜豆粥从小生长在缺少水资源的地方,在上大学之前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大海,所以脑子里总是想当然地害怕,但是早在距今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我们聪明勇敢的祖先就已经能够利用火与石斧“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了;春秋战国时期,木制帆船逐步诞生,此时就已经能够进行较大规模的海上运输了;同时水上战争也拉开了序幕。

    东汉末年一代枭雄曹操在《观沧海》中写:“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在战乱纷争中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统一中国北方,所以曹操的雄图大志与前瞻思维在这首诗中充分地显现出来。

    此时曹操带领着大军在碣石边上稍作休整,将整个沧海尽收眼底,海水波涛汹涌,中央的石头高高矗立,周边植物丰茂,随着一阵一阵的秋风吹起,海面开始不太*静;太阳和月亮的升降交替似乎都从海中而来,银汉灿烂仿佛也是出自大海的怀抱,能够在这里写诗以表明自己的志向,真是美好无比啊。

    全诗看起来都在写曹操眼中所看到的美景,实际上已经如此开阔,每个字都在表达诗人的气势,诗人的目光由远及*,先写远处的一望无尽,再写*处的海岛与树木,再*一点,便写到了自己的想象。日月星辰似乎都成了大海的陪衬,而诗人也正是在表明:希望我也能有如此胸怀,将天下都揽入我的胸中。

    历史伟人的寿命是有尽头的,再大的胸怀都终将消逝于时间,但是大海的寿命没有尽头,只要有水就永远会存在并繁荣发展,时代变迁,从隋唐五代到宋元时期,中国的航海业全面繁荣、海上丝绸之路已经远达红海与东非之滨。

    唐朝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直是写海面的千古名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旅途在青山之外,行船在绿水之上写下这首诗。

    江面*静的就像是一面镜子,此时竟觉得*之间的距离都变得宽阔起来,渐渐地起风了,将高高悬起的风帆吹得一直往前,海面尽头的太阳趁着海中央的残夜还没消退完就升了起来,江边的春天趁着内陆还是去年冬天的气氛就已经悄悄地赶来,不知道寄往家里的书信什么时候才能够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能够捎去我的思念。

    诗人虽然在海上思念家乡,但是整首诗的气氛却不悲凉凄惨,颈联的写景功不可没,这种1开阔之感与船迅速前进的动感让所有读诗的人心情都能够变得放松,而颔联一个“生”字、一个“入”字,两个相反的方向写的全是新旧交替带来的欣欣向荣的希望感,所以整首诗虽是写悲情之事,人读完后却是带着喜悦的情绪离开。

    明朝朱元璋早期在水战中吃过亏,所以后代都格外重视海军培养,永乐年间的航海家郑和率领远洋船队,先后七次下西洋,遍访亚非各国,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不知道激励了多少人的探索勇气。

    到清朝封建主义逐渐保守与僵化,使得中国航海由盛转衰。晚清洋务运动中于1865年创设江南制造局以发展民族造船业,于1873年成立轮船招商局以发展民族航运业,于1909年在高等实业学堂设立船政科以培养民族高级航海专门人才,但也以为时已晚回天乏术了。

    明清的发展就像是大海的扩大与缩小,能够流通才能够获得永恒存在,为人处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也正是能够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听取新的建议,才能够一直保证“问渠那得清如许”啊。

    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您的感受

    [阅读全文]...

2022-03-18 20:44:21
  • 关于海洋的诗句古诗(关于海洋的古诗简短)

  • 海洋
  • 海还是安安静静的,像睡着了一样,没有风,也没有浪,海水已经凝固了,像一块厚厚的玻璃,*躺在那儿,一动也不动。

    下面我们来看看诗句精选,中国古代诗歌中关于描写大海的古诗。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鹊楼》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乐府《长歌行》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钱起《送僧归日本》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

    ——李梦阳《泰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古》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

    ——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

    ——韩愈《精卫填海》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微信:小学名校学*资料

    ——宋之问《灵隐寺 》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

    ——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洋舟中望月作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

    ——陈子澜《恩波桥诗》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梁启超《太*洋遇雨》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阅读全文]...

2022-05-14 15:05:56
海和镜字的古诗 - 句子
海和镜字的古诗 - 语录
海和镜字的古诗 - 说说
海和镜字的古诗 - 名言
海和镜字的古诗 - 诗词
海和镜字的古诗 - 祝福
海和镜字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