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宿的古诗

关于有宿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有宿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有宿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有宿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 语录(1) 说说(5k+) 名言(472) 诗词(36) 祝福(1k+) 心语(51)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译文

      篱笆稀稀落落,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男,汉族。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杰出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

      注释

      ①篱:篱笆。

      ②疏疏:稀疏。

      ③径:小路。

      ④阴:树叶茂盛浓密而形成的树荫。

      ⑤急走:奔跑。

      赏析一

      这首诗是描写农村早春风光的.,诗人把景物与人物融为一体描绘,别有情趣。

      第一句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篱落”是有宽度的,用“疏疏”指出它的状态,显见其中有间隔,才能看见篱笆外面的山道。“一径深”,表明山道只有一条,并且很长很长,延伸向远方。宽广的篱落与窄小的一径相对照,稀稀疏疏与绵绵长长相对照,互相映衬,突出了农村清新与宁静。

      第二句也是纯景物的静态描写。路旁,树枝上的桃花、李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没有长得茂密,展示出农村自然、朴素的风貌。

      第三句是人物动态描写。“急走”与“追”相结合,儿童们那种双手扑扑打打,两脚跌跌撞撞追蝶的兴奋、欢快场面就历历在目了,反映了儿童们的天真活泼。

      第四句,菜花是黄的,又是繁茂的一片,一只小小的蝴蝶,飞入这黄色的海洋里,自然是无处寻了。读者可以想象,这时儿童们东张西望,四处搜寻的焦急状态,以及搜寻不着的失望情绪等等,更表现出儿童们的天真和稚气。

      本诗通过对春末夏初季节交替时景色的描写,体现了万物勃发的生命力。全诗所摄取的景物极为*淡,所描绘人物的活动也极为*常,但由于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动静相间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早春风光。

      鉴赏二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天真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的春意盎然的美图。

    [阅读全文]...

2022-04-26 04:41:16
  • 春宿左省古诗

  • 春宿左省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宿左省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年代】:唐

      【作者】:杜甫——《春宿左省》

      【内容】: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作者:

      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一生坎坷。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被后世诗家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

      注释:

      掖垣:因中书省和门下省在宫墙的两边,象人的两掖,故名。

      啾啾:鸟鸣声。

      九霄:指九重,指天子居处,即金銮殿。

      玉珂:饰之以玉的马玲。

      封事:臣下上书奏事,防有泄漏,用袋缄封,故称。

      数问夜如何:意谓多次询问旁人,现在是什么时候?

      赏析:

      这是杜甫在担任左拾遗翌年写的诗,本诗写他自暮至夜、由夜达旦值勤时的沉思。表现其鞠躬尽瘁、忧国忧民的品质。但作为诗来说没有多少特色。

      春宿左省

      唐代·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唐代五言律诗《春宿左省》译文

      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投宿的鸟儿,一群群鸣叫着飞过。

      星临宫中,千门万户似乎在闪烁,靠*天廷,所得的'月光应该更多。

      夜不敢寝,听到宫门开启的钥锁,晚风飒飒,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

      明晨上朝,还有重要的大事要做,心里不安,多次地探问夜漏几何?

      唐代五言律诗《春宿左省》注释

      花隐掖(yè)垣(yuán)暮,啾(jiū)啾栖(qī)鸟过。掖垣:门下省和中书省位于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kē)。金钥:即金锁。指开宫门的锁钥声。珂:马铃。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封事: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封,因此得名。

    [阅读全文]...

2022-07-21 20:17:08
  • 古诗春宿左省全解

  •   《春宿左省》

      【唐】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注释】

      ①掖垣:朝廷的门下省与中书省。因中书省和门下省在宫墙的两边,象人的两掖,故名。

      ②啾啾:鸟声。

      ③栖鸟:投巢的鸟儿。

      ④九霄:九重天,此代指皇宫。

      ⑤多:指得月光多。

      ⑥明朝:明晨。

      ⑦封事:奏章。

      ⑧数:屡次。

      ⑨听金钥:指听宫门的锁钥声。

      ⑩玉珂:马上的玉铃。

      【译文】

      朦胧花影伴着宫禁黄昏,啾啾归鸟飞过高墙树荫。星空灿烂,宫中万户千门流光闪烁;清辉遍照,高入云霄的楼殿月色最明。夜不成眠,静听午门的锁钥声响;风吹檐铃,似听到上朝的马铃声。心中想着明晨要上的奏章,几次起身询问夜已有多深?

      【赏析】

      诗作于左拾遗任上,记叙了诗人诚敬值宿,夜不敢寐的情景,反映了这时诗人忧谗畏讥的感慨,字里行间也流露诗人的忠爱之情。诗开头两联写景,后两联写情。自暮至夜,再自夜至晓,自晓至明,结构严谨而又灵活,叙述详明而有变化,章法严谨,情景交融,含蓄细腻。

      本诗通篇写上朝前夜的不安和焦盼的心情,但作为诗来说没有多少特色。

    [春宿左省全解]

    [阅读全文]...

2022-05-18 07:40:15
  • 夜宿山寺古诗(夜宿山寺这首诗的全解)

  • 唐代: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

    山上寺院好似有百丈之高,站在上边仿佛都能摘下星辰。

    不敢高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注释

    宿:住,过夜。

    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危:高。

    百尺:虚指,不是实数,这里形容楼很高。

    星辰:天上的星星统称。

    语:说话。

    恐:唯恐,害怕。

    惊:惊动。

    这是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诗的内容记录了李白夜游寺庙的有趣经历。全诗没有一个生僻字,从头到尾用“夸张”的手法,形象而又逼真地写出了山寺之奇高,星夜之奇妙。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两句是写山寺之高。第一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了出来。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两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读者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诗人站在楼顶就可以用手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儿都不敢大声说话,唯恐惊动了天上的仙人。

    此诗语言自然朴素,却形象逼真。全诗无一生僻字,却字字惊人,堪称“*字见奇”的绝世佳作。诗人借助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惊天人,这些仿佛是童稚的想法,被诗人信手拈来,用入诗中,让人顿感情趣盎然,有返璞归真之妙。

    李白的诗风豪放雄健,想象极其丰富,语言自然婉转,音律富于变化而又和谐统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此诗寥寥数笔,就酣畅淋漓地表现出了人在高处的愉悦、豪放、可爱、率直。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阅读全文]...

2022-03-05 01:00:21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

  •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稀疏疏。

      4、径:小路。

      5、深:深远。

      6.树头:树枝头上。

      7.未:没有。

      8、阴:树叶茂盛浓密。

      9、急走:奔跑。

      10.黄蝶:电影的美丽的蝴蝶。

      11.寻:找

      译文:

      阳春三月,已是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之时,我——杨万里怎么抵制得了春的诱惑!沐着春风踏着春光欣然前往乡村。当最后一抹晚霞落山时,终于来到了山村。哦,累了,就在这家“新市徐公店”住下吧!第二天凌晨,阵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户:呵!好清新的乡村空气!好迷人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远远**那金灿灿的油菜花。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悠闲地漫起步来。曾经兴旺一时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菜园里那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迎着阳光拂着春风,好不热闹!我蹲下身信手搂过一束金灿灿的油菜花,清幽淡雅的香味扑鼻而来,仔细一瞧,电影的花瓣中还带有一丝淡白,透出一沫浅绿,片片花瓣薄得有几分透明,透几许晶莹。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像强磁力的吸铁石把我的目光吸了过去。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顽童正在捕蝶。这时,有一只蝴蝶落在了菜花上,一个小女孩蹑手蹑脚地走*它,闪电般地抓住了它。那个女孩拿着蝴蝶在同伴面前炫耀着,由于兴奋过度,她的手一松,机灵的蝴蝶哧溜飞走了。等女孩反映过来,蝴蝶早已飞入菜花丛找不到了。小女孩并没有灰心,又开始抓起蝴蝶,而那些蝴蝶悠闲地飞着,时而在她眼前晃过,时而在她头上盘旋,时而落在枝头,时而叮住草叶……好像故意在逗她。眼看小姑娘就要得手了,那黄蝶却“呼”地一声飞入了菜花丛中,她弯下身子在花丛中仔细寻找着蝴蝶,她找啊,找啊,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扑蝶图。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本诗作者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诗人住宿在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新市镇,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客店的时候,看到一片盛开*鲜花的油菜田野。那里跑着高兴的儿童。他们在追扑电影的蝴蝶。电影蝴蝶飞进*的油菜花中,孩子们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的祖国山河。

    [阅读全文]...

2021-12-09 18:22:31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的赏析

  •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的赏析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古诗的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宿新市徐公店原文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痛饮大醉。留住新市徐公店。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稀疏疏。

      4.径:小路。

      5.深:深远。

      6.树头:树枝头上。

      7.未:没有。

      8.阴:树叶茂盛浓密。

      9.急走:奔跑。

      10.黄蝶:电影的美丽的蝴蝶。

      11.寻:找

      译文

      阳春三月,已是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之时,我——杨万里怎么抵制得了春的诱惑!沐着春风踏着春光欣然前往乡村。当最后一抹晚霞落山时,终于来到了山村。哦,累了,就在这家“新市徐公店”住下吧!第二天凌晨,阵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户:呵!好清新的乡村空气!

      好迷人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远远**那金灿灿的油菜花。

      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悠闲地漫起步来。曾经兴旺一时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

      菜园里那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迎着阳光拂着春风,好不热闹!我蹲下身信手搂过一束金灿灿的油菜花,清幽淡雅的香味扑鼻而来,仔细一瞧,电影的花瓣中还带有一丝淡白,透出一沫浅绿,片片花瓣薄得有几分透明,透几许晶莹。

      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像强磁力的吸铁石把我的目光吸了过去。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顽童正在捕蝶。这时,有一只蝴蝶落在了菜花上,一个小女孩蹑手蹑脚地走*它,闪电般地抓住了它。那个女孩拿着蝴蝶在同伴面前炫耀着,由于兴奋过度,她的手一松,机灵的蝴蝶哧溜飞走了。等女孩反映过来,蝴蝶早已飞入菜花丛找不到了。

      小女孩并没有灰心,又开始抓起蝴蝶,而那些蝴蝶悠闲地飞着,时而在她眼前晃过,时而在她头上盘旋,时而落在枝头,时而叮住草叶……好像故意在逗她。眼看小姑娘就要得手了,那黄蝶却“呼”地一声飞入了菜花丛中,她弯下身子在花丛中仔细寻找着蝴蝶,她找啊,找啊,怎么也弄不清蝴蝶藏在哪里了。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和可爱的儿童,头两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快乐,天真的背景。这儿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扑蝶图。

      成阴:篱笆和小路,点明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和结句中的“菜花”都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后两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急走”、“追”是快速奔跑追逐的意思。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而“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读者留下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易自然,形象鲜明。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描写自然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本诗作者一生写诗两万多首,其中有大量的写景诗。他的诗清新风趣,构思巧妙,语言通俗,自成一家,在当时与陆游等人齐名。本诗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七言绝句。诗题暗示了诗歌内容为诗人在徐公店住宿时所看到的景象。

      诗人住宿在位于浙江省德清县的新市镇,一个姓徐的人家开设的客店的时候,看到一片盛开电影鲜花的油菜田野。那里跑着高兴的儿童。他们在追扑*的蝴蝶。*蝴蝶飞进*的油菜花中,孩子们分不清哪是蝴蝶,哪是黄花,再也找不到蝴蝶了。诗人用简捷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了大好的祖国山河。

    [阅读全文]...

2022-01-15 07:07:02
  • 古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赏析

  • 石头
  • 古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赏析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除夜宿石头驿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注释:

      ⑴《全唐诗》题下注曰:"一作石桥馆"。

      ⑵支离:即分散。《全唐诗》校:"一作羁离"。

      ⑶愁颜与衰鬓:《全唐诗》校:"一作衰颜与愁鬓"。

      ⑷又:《全唐诗》校:"一作去"。

      译文:

      在这寂寞的旅店中有谁来看望慰问,只有一盏冷清的孤灯与人相伴相亲。

      今夜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夜晚,我还在万里之外作客飘零未能回转家门。

      回首前尘竟是一事无成,令人感到悲凉伤心;孤独的我只有苦笑与酸辛。

      愁苦使我容颜变老,白发爬满双鬓,在一片叹息声中又迎来了一个新春。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诗人晚年任抚州(今属江西)刺史时期。这时他正寄寓石头驿(在今江西新建县赣江西岸),可能要取道长江东归故乡金坛(今属江苏)。

      《除夜宿石头驿》是一首五律。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这两句是说,诗人飘泊在外,客中寂寞,又值除夕之夜,独自滞留在他乡逆旅,于是引发出无穷的感慨和凄凉——今夜除夜,一年将尽,此时家人团聚,欢度新年,唯独我孤寂一人,仍在万里之外滞留,心情十分难堪。两句诗把悠远的时间性和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具一种百感苍茫的情思,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概括力,具深沉的形象感染力。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下面是*现代作家、文学翻译家、学者施蛰存先生对此诗的赏析。

      诗人作诗,如果是思想感情的自然发泄,总是先有诗,然后有题目,题目是全诗内容的概括。这首诗的题目是"除夜宿石头驿",可知诗的内容主要是"除夜"和"夜宿"。夜宿的地点是"石头驿",可知是在旅途中夜宿。

      第一联"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就写明了一个孤独的旅客夜宿在旅馆中。接着用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

      第三联就转到这个"人",独宿在旅馆中,又是在大年夜,他的思想感情怎样呢?"寥落悲前事"是说过去的一切事情,也就是种种生话遭遇,都是非常寂寞,非常失意,只会引起悲感。"支离笑此身"是说现在这个漂泊天涯的躯体,又如此之支离可笑。上句回想过去,没有得意事可供现在愉快地回忆;下句是自怜,现在已没有壮健的躯体能忍受流浪的生活。

      第四句紧紧地承接上句。"愁颜与衰鬓"就是"此身"的"支离"形状。这样一个既忧愁,又衰老的旅客,独宿在旅馆里,明日又将逢到春天,真不知今后的命运如何。"明日又逢春"这一句,有两个意义:第一,它的作用是点明题目,结束全诗。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写的是明日,意义却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个"又"字,有点出人意外。仔细玩味其意义,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基础是对于"逢春"并没有多大乐观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这一句底下,作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让读者去体会。这就是所谓"馀味"。

      宋代诗人姜夔在他的《白石道人诗说》中曾谈到诗语以有含蓄为贵,他说:

      诗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山谷尤谨于此,清庙之瑟,一唱三叹,远矣哉。后之学诗者,可不务乎?若句中无馀字,篇中无长语,非善之善者也,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善之善者也。

      可知最好的诗,必须做到句有馀味,编有馀意,总起来说,就是不可把话说尽,要留有让读者思考的'馀地。作诗者固然要达到这样一种艺术高度,读诗者也需要具备一种探索馀味、馀意的高度欣赏力。

      这首诗,一向被认为是唐人五律中的著名作品。其所以著名,完全是由于颔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历代以来,到年三十还住宿在旅馆里的人,总会感伤地朗诵这两句,以为诗人已代他形象地说出了寥落支离的情绪。因此,这两句诗成为唐诗中的名句。但是,这两句诗并不是戴叔伦的创作成果,而是他"偷"得来的。早在二百年前,梁武帝萧衍有一首《冬歌》:

      一年漏将尽,万里人未归。

      君志固有在,妾躯乃无依。

      王维《送丘为下第归江东》诗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这就是戴叔伦的"赃"证。梁武帝写的是一个妇女在除夕怀念她出门在外的丈夫。戴叔伦改了一个字,换了两句的结构,强调了"夜"和"人",放在他这首诗中,就成为警句。

      名家点评:

      明人唐汝询评云:"幼公去石头不远,而曰万里未归,诗人多诬,不虚哉。"(《唐诗解》)

      清人沈德潜评曰:"应是万里归来,宿于石头驿,未及到家也。不然,石城与金坛相距几何,而云万里乎?"(《唐诗别裁》)

      吴汝伦:"此诗真所谓情景交融者,其意态兀傲处不减杜公。首尾浩然,一气舒卷,亦大家魄力。"(《唐宋诗要》)

      吴山民批此诗:"翻古却健。"(《唐诗正声评醳》)

      吴昌祺批此诗:"句警则不免于诞,犹胜‘舍弟江南没’二句也。"(《删订唐诗解》)

      徐竹心评此诗:"全诗写情切挚,寄慨深远,一意连绵,凄恻动人,自非一般无病**者可比。"

    [阅读全文]...

2021-12-17 10:55:05
  • 诗名含有宿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宿字的诗词

  • 宿临江驿(一作宿江上,一作宿溪中驿)

    张籍〔唐代〕

    楚驿南渡口,夜深来客稀。月明见潮上,江静觉鸥飞。

    旅宿今已远,此行殊未归。离家久无信,又听捣寒衣。

    宿蓝溪对月(一作宿蓝桥题月)

    白居易〔唐代〕

    昨夜凤池头,今夜蓝溪口。明月本无心,行人自回首。

    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清影不宜昏,聊将茶代酒。

    宿武阳即事(一作宿武阳川)

    孟浩然〔唐代〕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就枕灭明烛,扣舷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馀。

    宿开元寺楼(一作宿开元寺西楼闻歌感赋)

    许浑〔唐代〕

    谁家歌袅袅,孤枕在西楼。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帱。

    月移珠殿晓,风递玉筝秋。日出应移棹,三湘万里愁。

    宿天柱观(一作宿灵洞观)

    灵一〔唐代〕

    石室初投宿,仙翁喜暂容。花源隔水见,洞府过山逢。

    泉涌阶前地,云生户外峰。中宵自入定,非是欲降龙。

    宿严维宅简章八元(一作宿严秘书宅)

    清江〔唐代〕

    佳期曾不远,甲第即南邻。惠爱偏相及,经过岂厌频。

    秋寒林叶动,夕霁月华新。莫话羁栖事,*原是主人。

    宿甄山南溪昼公院(一作宿杼山昼公禅堂)

    **〔唐代〕

    从作两河客,别离经半年。却来峰顶宿,知废甄南禅。

    馀雾沉斜月,孤灯照落泉。何当闲事尽,相伴老溪边。

    宿邯郸馆寄马磁州(一作宿邯郸寄磁州友人)

    张籍〔唐代〕

    孤客到空馆,夜寒愁卧迟。虽沽主人酒,不似在家时。

    几宿得欢笑,如今成别离。明朝行更远,回望隔山陂。

    宿无可上人房(一作宿翠微寺)

    马戴〔唐代〕

    稀逢息心侣,细话远山期。河汉秋深夜,杉梧露滴时。

    风传林磬响,月掩草堂迟。坐卧禅心在,浮生皆不知。

    南坛斋宿简同宿韩推府驭民

    张弼〔明代〕

    鸢飞鱼跃眼中情,莫把微言入杳冥。若说槐黄催举子,文章只合问西厅。

    [阅读全文]...

2022-07-07 15:23:15
  • 宿新市徐公店 古诗 超越的句子

  • 语录
  • 1、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2、生命是一种语言,它为我们转达了某种真理;如果以另一种方式学*它,我们将不能生存。

    3、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

    4、不管你了不了解这个世界,这个世界都不会让着你。

    5、生命中的挑战并不是要让你陷于停顿,而是要帮助你发现自我。

    6、受思深处宜先退,得意浓时便可休。

    7、莫向不幸屈服,应该更大胆、更积极地向不幸挑战!

    8、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9、当面怕你的人,背后一定恨你。

    10、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

    11、要想壮志凌云,就须脚踏实地。

    12、感激每一个新的挑战,因为它会锻造你的意志和品格。

    13、受苦是考验,是磨炼,是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

    14、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15、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16、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需要由患难来促成的。要使火药发火就需要压力。

    17、战胜与超越自我,回归自身天然本性,达到摒弃囿围于自我中的癖症境界,当是做人的惟一当务之急。

    18、切莫垂头丧气,即使失去了一切,你还握有未来。

    1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年轻是一种资源,但不努力就浪费了。

    21、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这样我们会生不如死。

    22、任何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无法可想的事是没有的。

    23、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

    24、目标既定,在学*和实践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都不灰心丧气,不轻易改变自己决定的目标,而努力不懈地去学*和奋斗,如此才会有所成就,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25、只有在苦难中,才能认识自我。

    26、不计波折多,但望结局好。

    27、志之难也,不再胜人,在自胜。

    28、只是通往死亡的一次旅行。

    29、人生的小小不幸,可以帮助我们渡过重大的不幸。

    30、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

    31、生命象一粒种籽,藏在生活的深处,在黑土层和人类胶泥的混合物中,在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他们的残骸。一个伟大的人生,任务就在于把生命从泥土中分离开。这样的生育需要整整一辈子。

    32、很少见到有人专心致志地去完成一件美好而正当的事。我们通常见到的,不是畏首畏尾的学究,就是急于求成的莽汉。

    33、二十岁的人,意志支配一切;三十岁时,机智支配一切;三十岁时,机智支配一切;四十岁时,判断支配一切。

    34、当你超越再超越之后,那美好的明天与希望,绚丽的彩虹就会等待着人,拥塞着你,包容着你,使你真正成为大千世界的尘世中人,一个心灵圣者。

    35、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36、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

    37、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38、对你有帮助的东西,并不都是唾手可得的。

    39、此刻打盹你将做梦,而此刻学*你将圆梦!

    40、不要贪多,做精做透很重要,碰到一个强大的对手或者榜样的时候,你应该做的不是去挑战它,而是去弥补它。

    41、当世界给草籽重压时,它总会用自己的方法破土而出。

    42、在别人藐视的事中获得成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为它证明不但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别人。

    43、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

    44、要成功,你必须接受遇到的所有挑战,不能只接受你喜欢的那些。

    45、想象困难做出的反应,不是逃避或绕开它们,而是面对它们,同它们打交道,以一种进取的和明智的方式同它们奋斗。

    46、一次挑战就是向自己和他人证明你能力的一次机会。

    47、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48、在人生的道路上,谁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就看你能不能战胜它。战胜了,你就是英雄,就是生活的强者。

    49、穷不一定思变,应该是思富思变。

    50、跟着理智走,要有勇气;跟着感觉走,就要有倾其所有的决心。

    51、人生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万念俱灰,另一个是踌躇满志。

    [阅读全文]...

2022-01-19 01:30:06
  • 宿新市徐公店的故事(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

  • 故事
  •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南宋大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脍炙人口。尤其是最后两句,颇具生活乐趣,画面感十足,可谓千古名句。

    而诗人经过的“新市”,到底是指哪个地方,历来众说纷纭。直至*年来,专家多方考据,才有了确切答案——其位于湖南省攸县。

    2019年,中国小学部编教材将此诗中的地名新市,注释为湖南攸县北。争论不止的局面终于盖棺定论。

    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杨万里授赣州司户参军。三年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

    杨万里由赣州赴任零陵途中,正好经过攸县。南宋时期攸县新市是一个繁华所在,驿道濒临于攸水中游河畔,水陆货运相当方便,生意人多聚集于此,南宋初于此新建集市,得名新市。

    发源于江西莲花的六市乡攸水,与杨万里的老家吉水仅数十公里之遥。吉水与攸县新市仅仅相隔200余公里,一衣带水。

    据吉水湴塘杨氏族谱记载,杨万里在攸县新市还有亲属,族叔杨承祖,系杨存裔孙,宋初迁徙湖南攸县,为攸县杨氏支祖。杨万里有《送奔医时亭往攸县省觐》一诗,诗曰“雪恰来时子恰行,白云飞边双眼明。阿母几年不相见,阿兄唤渠来作伴。探囊半粒黄金丹,湘南小儿开病颜。江西两奔留不住,并被湘南夺将去。”足见杨万里住在吉水老家时,与攸县亲属往来密切。

    当年仲春时节,杨万里来到新市,夜宿在徐公店(应是徐姓老板开的宾馆),清早起床,但见户外疏篱曲径,新绿将阴;在一片菜花地里,蝴蝶翩跹,童稚嬉戏,这一幕恰好印在杨万里的脑海中,他用凝练的诗句,白描下了这一画面,于是就有了这千古名篇。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孝宗初,知奉新县,历大常博士、大学侍读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主张抗金。工诗,与尤袤、范成大、陆游齐名,称南宋四大家。初学江西派,后学王安石及晚唐诗,终自成一家,擅长“活法”,时称“诚斋体”。一生作诗二万余首。亦能文。有《诚斋集》。

    [阅读全文]...

2022-04-03 18:35:39
有宿的古诗 - 句子
有宿的古诗 - 语录
有宿的古诗 - 说说
有宿的古诗 - 名言
有宿的古诗 - 诗词
有宿的古诗 - 祝福
有宿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