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汉乐府的古诗画

关于江南汉乐府的古诗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江南汉乐府的古诗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江南汉乐府的古诗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江南汉乐府的古诗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66) 语录(21) 说说(16) 名言(811) 诗词(939) 祝福(67k+) 心语(123)

  • 江南汉乐府古诗翻译(古诗江南汉乐府)

  • 江南
  •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

    “江南可采莲”,“可”在这里是适宜、正好的意思。为什么说江南适宜采莲,是采莲的好地方呢?你看啊,江南不仅仅是到处都生长着莲。而且目之所及, “莲叶何田田”。到处是圆润碧绿、劲秀挺拔的莲叶呀!何田田是对莲叶的极度赞美——多么圆润的莲叶啊、多么挺秀的莲叶啊……

    前面说“可采莲”,这里却只写莲叶如何如何,是为什么呢?莲叶茂密,莲花自然繁盛,不是吗?所以由莲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莲花盛开的景象,应该是何其的美。这正如清朝的张玉榖[gǔ]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无比秀丽的景色,表明莲子一定会是大丰收,你说,江南怎么能不是采莲的好地方呢?

    莲子丰收,最高兴的当属种莲人、采莲人。一片艳阳天,他们划着船采摘水上的莲蓬,此时,吸引他们的不只是一个个饱满可人的莲蓬,还有那水中的情景——“鱼戏莲叶间”。这里,一个“戏”字让诗由静转动,这句诗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接下来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写尽了鱼儿的情态与快乐,这不也正是对采莲人的描摹吗?

    这几句既是写鱼,也是写人。莲子丰收,采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就像鱼儿在水中游动,有“老人”,有孩子,有姑娘,有小伙,他们一边熟练地划着船,一边高兴地采着莲,一幅令人向往的江南采莲图,就这样浮现在我们眼前。东、西、南、北都有采莲人的身影,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该是十分愉快的,所以有的哼起小调,有的尽情高唱,有的互相泼水嬉戏、继而划船追逐……这又是一幅多么欢快的江南采莲图。

    品读全诗全诗,好在于这一个“戏”字,它是这首诗的眼睛,是这首诗的生命,是这首诗的灵魂。

    这首诗共有七句,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表明诗的主旨;后四句展示具体场景(采莲)。而第三句在全诗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自然相连,自然转承。反复诵读全诗不知不觉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慢慢吟哦全诗,不觉感叹江南景美,人更美!读着诗句,我们眼前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欢快祥和的景象,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呢?

    [阅读全文]...

2022-05-01 19:11:41
  • 江南汉乐府古诗翻译(汉乐府江南解读)

  • 江南
  • 家里的娃上小学了,开始要跟着教科书背诵古诗了,能跟着他没事背一背,讲点其中的故事和趣事,对我也是一大乐事。以此为契机,遂决定开始继续整理点诗文讲古。

    先从这首汉乐府《江南》开始:

    这首汉乐府江南,文句很简单,也很容易背。因为最后五句是叠句,总是会不自觉地念诵得很快,以致于我们常以为这是一首很欢快甚而有点无聊的民歌,其实并不是这样的。

    汉乐府,是汉武帝时期成立的用于采集民间歌谣、文人诗,并进行配乐、演奏、编舞的机构。在古代尤其是两千多年前的汉代,官府没办法做很深入的调查,就会派人去采集老百姓传唱的歌曲,以此来掌握老百姓的心思和动向。一来为官方的政策如何更适合于治国提供参考,二来还可以丰富官方文化和治国思想。

    这是一首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的民歌,江南指长江以南,在汉代出现的江南这一词,一般是指楚地也就是洞庭湖一带的江南和吴越地区也就是太湖一带的江南。这些地方都有长江流过注入的大湖,是有名的水乡,老百姓经常以采莲子和捕鱼为生。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江南的开发程度还比较低,土地很多,人比较少,这种采莲捕鱼的生活并不像江南水乡的景色那样,充满惬意美好,而是充满艰辛的。

    在两千多年前,江南地区主要是种植水稻,水稻的种植技术和产量都还比较落后,稻田的开垦和耕作也比较不容易,所需要付出的劳动也比较多,所以耕种之余要靠采莲捕鱼补充食物。根据历史记载,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吴越江南地区的人们还经常需要靠采食莲子充饥。只是时代发展,如今我们并不需要靠莲子充饥,而莲子反而成为了一种受人重视的好食材。

    采莲是个辛苦活,在水上划着船,穿行于满是莲叶的水面上(莲叶何田田),仔细寻找着已经成熟的莲子,找到了就拨开水面的莲叶,去把整个莲蓬给摘下。拨开的时候,会看到莲叶下的水中鱼儿游动。虽然辛苦,但是有所收获的欣喜总是充满心间,看着鱼儿游动也会觉得它们实在嬉戏游玩(鱼戏莲叶间)。就这样,拨开莲叶见到鱼儿嬉戏,在水上采着莲子哼着歌,从东采到西,从南采到北。这是个漫长而充实的劳动过程。

    [阅读全文]...

2022-04-28 14:44:55
  • 汉乐府江南古诗(江南古诗的意思翻译)

  • 江南
  •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江南水上可以采莲,莲叶多么茂盛,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鱼在莲叶的东边游戏,鱼在莲叶的西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南边游戏,鱼在莲叶的北边游戏。

    赏析:水光潋滟的河、水之上,层层叠叠的荷叶或懒懒地贴浮水面,或伸展腰肢挺立身姿,一眼望去,恍若绿绿的田地,这是非常典型的江南独有的景象。

    水和莲组成的画面,还仅仅是自然的物的世界,只有加入了人,这个世界才是主客交融的世界,才灵动起来,才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在水和莲之间,人的加入,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这个动态就是:采莲。采莲,人与莲之间发生了交接;而采莲也不可能是仅仅攀折一处的莲心、莲藕,得移动,人在船上,船穿行荷叶之间,于是人与水也发生了交接。莲、水、人,三者的交互,是采莲所包含的基本关系。古代的诗赋写到采莲,笔端无不徘徊在这三者之间。本篇乐府,当然也不例外。不过,它的特别之处在于人竟不是那么突出,仅仅在首句“采莲”一词中有显现;呈现动态的真正主角,乃是“鱼”:鱼在莲叶之间穿梭游戏,或东或西,或南或北。这种仅仅有方位的变化,却显得颇为重沓的表现,当然很可能是因为音乐的原因,我们都知道,音乐旋律的重复回旋,是很常见甚至是很必要的表现手法,但从诗句看似简单、稚拙的重复,可以窥见采莲人观看游鱼时的关注和投入,这是不是也表现了采莲人悠然自在的心境?

    注释:乐府,秦时已有设置,汉武帝时重建,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乐府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阅读全文]...

2022-07-08 12:57:40
  • 江南汉乐府这首诗的解释(唐诗江南汉乐府赏析)

  • 江南,解释
  •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赏析

    “江南可采莲”,“可”在这里是适宜、正好的意思。为什么说江南适宜采莲,是采莲的好地方呢?你看啊,江南不仅仅是到处都生长着莲。而且目之所及, “莲叶何田田”。到处是圆润碧绿、劲秀挺拔的莲叶呀!何田田是对莲叶的极度赞美——多么圆润的莲叶啊、多么挺秀的莲叶啊……

    前面说“可采莲”,这里却只写莲叶如何如何,是为什么呢?莲叶茂密,莲花自然繁盛,不是吗?所以由莲叶我们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莲花盛开的景象,应该是何其的美。这正如清朝的张玉榖[gǔ]说:“不说花,偏说叶;叶尚可爱,花不待言矣。”无比秀丽的景色,表明莲子一定会是大丰收,你说,江南怎么能不是采莲的好地方呢?

    莲子丰收,最高兴的当属种莲人、采莲人。一片艳阳天,他们划着船采摘水上的莲蓬,此时,吸引他们的不只是一个个饱满可人的莲蓬,还有那水中的情景——“鱼戏莲叶间”。这里,一个“戏”字让诗由静转动,这句诗写鱼在莲叶中间游来游去,宛如在游戏一般。接下来的“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写尽了鱼儿的情态与快乐,这不也正是对采莲人的描摹吗?

    这几句既是写鱼,也是写人。莲子丰收,采莲人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就像鱼儿在水中游动,有“老人”,有孩子,有姑娘,有小伙,他们一边熟练地划着船,一边高兴地采着莲,一幅令人向往的江南采莲图,就这样浮现在我们眼前。东、西、南、北都有采莲人的身影,此时此刻他们的心情该是十分愉快的,所以有的哼起小调,有的尽情高唱,有的互相泼水嬉戏、继而划船追逐……这又是一幅多么欢快的江南采莲图。

    品读全诗全诗,好在于这一个“戏”字,它是这首诗的眼睛,是这首诗的生命,是这首诗的灵魂。

    这首诗共有七句,可分为两个部分:前三句表明诗的主旨;后四句展示具体场景(采莲)。而第三句在全诗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上下自然相连,自然转承。反复诵读全诗不知不觉间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慢慢吟哦全诗,不觉感叹江南景美,人更美!读着诗句,我们眼前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欢快祥和的景象,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呢?

    [阅读全文]...

2022-04-12 03:51:28
  • 汉乐府的江南诗句意思 汉乐府江南赏析

  • 江南
  •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乐府是秦汉时期官方设置的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期曾经大规模的扩建乐府。并且从全国各地收集民间诗歌,将其配乐演唱,有许多歌,辞,一直流传到了今天。人们把这些歌,辞,也称作乐府。后来乐府也就成为一种诗歌体裁的名称。

    这首诗节选自《汉乐府.相和歌辞》是一首一人唱,多人和的歌。诗的后面五句每句只改变了一个字,正表明了这种唱和特点,而且这种反复回环的吟唱,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表现力。诗中描绘了江南荷花的丰茂盛美,以及鱼儿在荷叶间自由自在嬉戏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采莲人正在快乐地嬉戏。整首诗简明欢快,充满江南风情。

    [阅读全文]...

2022-04-16 08:37:24
  • 长歌行汉乐府的古诗诗意

  • 诗意,文学
  • 长歌行汉乐府的古诗诗意

      《长歌行》是一首*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长歌行汉乐府古诗诗意。欢迎阅读及参考!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

      (1)长歌行:汉乐府曲题。这首选自《乐府诗集》卷三十,属相和歌辞中的*调曲。

      (2)葵:“葵”作为蔬菜名,指*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诗经·豳风·七月》:“七月亨葵及菽。”李时珍《本草纲目》说“葵菜古人种为常食,今之种者颇鲜。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其最小者名鸭脚葵。其实大如指顶,皮薄而扁,实内子轻虚如榆荚仁。”此诗“青青园中葵”即指此。

      (3)朝露:清晨的露水。晞: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

      (4)”阳春“句:阳是温和。阳春是露水和阳光都充足的时候,露水和阳光都是植物所需要的,都是大自然的恩惠,即所谓的”德泽“。布:布施,给予。德泽:恩惠。

      (5)秋节:秋季。

      (6)焜黄:形容草木凋落枯黄的样子。华(huā):同“花”。衰:一说读“cuī”,因为古时候没有“shuāi”这个音;一说读shuāi,根据语文出版社出版的《古代汉语》,除了普通话的规范发音之外,任何其他的朗读法都是不可取的。

      (7)百川:大河流。

      (8)少壮:年轻力壮,指青少年时代。

      (9)老大:指年老了,老年。徒:白白地。

      译文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诗意

      中心思想:这首诗是触景生情之作,表达了诗人劝导世人要珍惜人生,不要虚度光阴之情。

      赏析

      本诗的前六句,揭示出春荣秋枯这个自然规律。这六句诗,主要写自然界植物花草的荣枯变化,以托物起兴的方法,为过度到珍惜时光作铺垫。

      七、八句用生动巧妙的比喻,来揭示时光就像流水一样不会倒转,人老了就不会再年轻这一客观规律,从而突出人应珍惜宝贵时光这一中心意思。比喻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使诗句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最后两句则进一步指出,一个人要有所作为,有所发明创造,就应该从青年起努力学*,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否则便会虚度岁月,一事无成而空自悲叹!这两句诗是古代诗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人生格言,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仍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全诗看起来*淡,都是些当时年间的口头用语,但仔细体味,就会觉得意味深长,乃是在*浅的语句中寄寓着不*凡的内容,词浅意深,淡而多味。读过之后,很受启发。

      简评:

      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生命是场幻觉,一切均如梦如露亦如电,你需要判断的仅仅在于,这次经历是否是“美好”的。当我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便问自己,你感觉它是美好的吗?

      如果是,那就去做吧。

    [阅读全文]...

2021-11-24 20:08:42
  • 《汉乐府江南》原文和译文

  • 江南,古诗文
  • 《汉乐府江南》原文和译文

      《汉乐府·江南》是汉代汉乐府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汉乐府江南》原文和译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原文】

      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翻译】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一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一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一着青年男一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一女之间的欢一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阅读全文]...

2022-05-15 11:00:29
  • 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意思(长歌行汉乐府古诗意思简短)

  •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解译:

    菜园里生长着郁郁葱葱的葵花,叶上的晨露待阳光一照就干了。温暧的春天向大地布满恩泽,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我时常当心瑟瑟的秋天来到,便要红花凋谢,绿叶枯萎了。

    百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何日才能重向西流呢?要是在青春年少时不奋发努力,那么,等到年老时只能后悔而悲哀了。

    《长歌行》是一首汉乐府民歌,这首诗不同于汉代其他的文人哀叹人生的短促,鼓吹及时行乐,它是一首唱反调的诗,是一首难能可贵的佳作。

    “长歌”适宜表达深沉的感情,这首诗娓娓道来,有描述,有抒情,有叹惋,也有劝勉,因而全诗含蕴细腻,余味无穷。既继承了“歌以咏志”的传统,又极富形式上的美感,便于读者反复吟诵。

    [阅读全文]...

2022-07-13 14:12:31
  • 汉乐府诗集大全

  •   1、《猛虎行》  魏晋·陆机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  整驾肃时命,杖策将远寻。  饥食猛虎窟,寒栖野雀林。  日归功未建,时往岁载阴。  崇云临岸骇,鸣条随风吟。  静言幽谷底,长啸高山岑。  急弦无懦响,亮节难为音。  人生诚未易,曷云开此衿?  眷我耿介怀,俯仰愧古今。

      2、《猛虎行》  唐代·李白  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3、《对酒行》  唐代·李白  松子栖金华,安期入蓬海。  此人古之仙,羽化竟何在。  浮生速流电,倏忽变光彩。  天地无凋换,容颜有迁改。  对酒不肯饮,含情欲谁待。

      4、《短歌行》  魏晋·陆机  置酒高堂,悲歌临觞。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  时无重至,华不再阳。  苹以春晖,兰以秋芳。  来日苦短,去日苦长。  今我不乐,蟋蟀在房。  乐以会兴,悲以别章。  岂曰无感,忧为子忘。  我酒既旨,我肴既臧。  短歌可咏,长夜无荒。

      5、《短歌行》  唐代·李白  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  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吾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  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6、《燕歌行》  唐代·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7、《古从军行》  唐代·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8、《从军行》  唐代·李白  从军玉门道,逐虏金微山。  笛奏梅花曲,刀开明月环。  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愿斩单于首,长驱静铁关。

      9、《鞠歌行》  唐代·李白  玉不自言如桃李,鱼目笑之卞和耻。  楚国青蝇何太多,连城白璧遭谗毁。  荆山长号泣血人,忠臣死为刖足鬼。  听曲知宁戚,夷吾因小妻。  秦穆五羊皮,买死百里奚。  洗拂青云上,当时贱如泥。  朝歌鼓刀叟,虎变磻溪中。  一举钓*,遂荒营丘东。  *生渭水曲,谁识此老翁。  奈何今之人,双目送飞鸿。

      10、《吁嗟篇》  魏晋·曹植  吁嗟此转蓬,居世何独然。  长去本根逝,夙夜无休闲。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  卒遇回风起,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忽然下沉渊。  惊飙接我出,故归彼中田。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忽亡而复存。  飘飘周八泽,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  糜灭岂不痛,愿与株荄连。

      11、《蜀道难》  唐代·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12、《白头吟》  两汉·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13、《代白头吟》  南北朝·鲍照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何惭宿昔意,猜恨坐相仍。  人情贱恩旧,世义逐衰兴。毫发一为瑕,丘山不可胜。  食苗实硕鼠,点白信苍蝇。凫鹄远成美,薪刍前见凌。  申黜褒女进,班去赵姬升。周王日沦惑,汉帝益嗟称。  心赏犹难恃,貌恭岂易凭。古来共如此,非君独抚膺。

      14、《代悲白头翁/白头吟/有所思》  唐代·刘希夷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悲。

      15、《白头吟》  唐代·李白  锦水东北流,波荡双鸳鸯。  雄巢汉宫树,雌弄秦草芳。  宁同万死碎绮翼,不忍云间两分张。  此时阿娇正娇妒,独坐长门愁日暮。  但愿君恩顾妾深,岂惜黄金买词赋。  相如作赋得黄金,丈夫好新多异心。  一朝将聘茂陵女,文君因赠白头吟。  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  兔丝固无情,随风任倾倒。  谁使女萝枝,而来强萦抱。  两草犹一心,人心不如草。  莫卷龙须*,从他生网丝。  且留琥珀枕,或有梦来时。  覆水再收岂满杯,弃妾已去难重回。  古来得意不相负,只今惟见青陵台。

      16、《梁甫吟》  魏晋·陆机  玉衡固已骖,羲和若飞凌。  四运循环转,寒暑自相承。  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  招摇东北指,大火西南升。  悲风无绝响,玄云互相仍。  丰水凭川结,零露弥天凝。  年命特相逝,庆云鲜克乘。  履信多愆期,思顺焉足凭。  慷慨临川响,非此孰为兴。  哀吟梁甫颠,慷慨独抚膺。

      17、《东武吟》  唐代·李白  好古笑流俗,素闻贤达风。  方希佐明主,长揖辞成功。  白日在高天,回光烛微躬。  恭承凤凰诏,欻起云萝中。  清切紫霄迥,优游丹禁通。  君王赐颜色,声价凌烟虹。  乘舆拥翠盖,扈从金城东。  宝马丽绝景,锦衣入新丰。  依岩望松雪,对酒鸣丝桐。  因学扬子云,献赋甘泉宫。  天书美片善,清芬播无穷。  归来入咸阳,谈笑皆王公。  一朝去金马,飘落成飞蓬。  宾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  才力犹可倚,不惭世上雄。  闲作东武吟,曲尽情未终。  书此谢知己,吾寻黄绮翁。

      18、《子夜吴歌》  唐代·李白  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  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  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  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  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冬歌  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  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  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

      19、《丁督护歌》  唐代·李白  云阳上征去,*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唱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20、《春江花月夜春歌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阅读全文]...

2022-04-26 06:52:51
江南汉乐府的古诗画 - 句子
江南汉乐府的古诗画 - 语录
江南汉乐府的古诗画 - 说说
江南汉乐府的古诗画 - 名言
江南汉乐府的古诗画 - 诗词
江南汉乐府的古诗画 - 祝福
江南汉乐府的古诗画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