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雪古诗描绘的是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江雪古诗描绘的是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江雪古诗描绘的是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江雪古诗描绘的是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绘长江的古诗句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杜牧《旅宿》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杜甫《为农》
万人凿盘石,无由达江浒。——李白《丁督护歌》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李白《折荷有赠》
江水漾西风,江花脱晚红。——王安石《江上》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温庭筠《送人东游》
汀洲采白苹,日落江南春。——柳恽《江南曲》
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李白《清溪行》
水驿江程去路长。——陆游《南乡子·归梦寄吴樯》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高启《寻胡隐君》
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杜甫《曲江二首》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江村独归处,寂寞养残生。——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韦庄《古离别》
只恐江南春意减,此心元不为梅花。——刘因《观梅有感》
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刘长卿《喜李翰自越至》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杜甫《水槛遣心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王勃《江亭夜月送别二首》
江左占形胜,最数占徐州。——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杜甫《曲江对雨》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张籍《春别曲》
夜暗归云绕柁牙,江涵星影鹭眠沙。——姜夔《姑苏怀古》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虞集《听雨》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一》
国事如今谁倚仗,衣带一江而已。——文及翁《贺新郎·西湖》
正是客心孤迥处,谁家红袖凭江楼?。——杜牧《南陵道中》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文天祥《扬子江》
梦觉春衾,江南依旧远。——晏几道《清商怨·庭花香信尚浅》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李白《行路难·其三》
江南春尽离肠断,苹满汀洲人未归。——寇准《江南春·波渺渺》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贺铸《惜余春·急雨收春》
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李攀龙《送明卿之江西》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晏几道《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
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
江皋楼观前朝寺,秋色入秦淮。——徐再思《人月圆·甘露怀古》
酒徒一一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陆游《鹊桥仙·华灯纵博》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三》
老子*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曲。——黄庭坚《念奴娇·断虹霁雨》
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
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二》
江左沈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阳人。——宋之问《途中寒食题黄梅临江驿寄崔融》
描绘大雪节气的古诗词
大雪节气时万物藏冬,人也不例外。但总有人不甘寂寞,所以想出了踏雪寻梅,围炉夜话,这样看着风雅的事情来,而且这样的活动经久不衰。原谅小编是个粗人不能理解这样的雅趣,大雪天的不在家带待着净往外跑风寒怎么办,不冷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绘大雪节气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1、《雪诗》 张孜
长安大雪天, 鸟雀难相觅。
其中豪贵家, 捣椒泥四壁。
到处爇红炉, 周回下罗幂。
暖手调金丝, 蘸甲斟琼液。
醉唱玉尘飞, 困融香汁滴。
岂知饥寒人, 手脚生皴劈。
2、《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3、《对雪》 高骈
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歧。
描绘大雪节气的古诗词 唯美的冬雪古诗词欣赏
4、《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6、《大雪》 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7、《阁夜》杜甫
描绘大雪节气的古诗词 唯美的冬雪古诗词欣赏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8、《夷门雪赠主人》孟郊
夷门贫士空吟雪,夷门豪士皆饮酒。
酒声欢闲入雪销,雪声激切悲枯朽。
悲欢不同归去来,万里春风动江柳。
《稚子弄冰》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9、《大德歌·冬景》关汉卿
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10、《人月圆·雪中游虎丘》张可久
梅花浑似真真面,留我倚阑杆。雪晴天气,松腰玉瘦,泉眼冰寒。兴亡遗恨,一丘黄土,千古青山。老僧同醉,残碑休打,宝剑羞看。
描绘长江的诗句古诗
莫道江南恶,须道江南好。——揭傒斯《秋雁》
大江一浩荡,离悲足几重。——阴铿《晚出新亭》
为君将入江南去。——张先《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寒向江南暖,饥向江南饱。——揭傒斯《秋雁》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屈大均《秣陵》
晚霁江天好,分明愁*。——宋之问《始安秋日》
朱阑将粉堞,江水映悠悠。——王维《送康太守》
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王维《杂诗三首》
歌起处,斜日半江红。——王世贞《忆江南·歌起处》
江干远树浮,天末孤烟起。——范云《之零陵郡次新亭》
不须横管吹江郭,最惜空枝冷夕曛。——律然《落梅》
瑶草寒不死,移植沧江滨。——李白《送郄昂谪巴中》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孟浩然《登鹿门山怀古》
穴去茅山*,江连巫峡长。——阴铿《渡青草湖》
春晚出山城,落日行江岸。——毛滂《生查子·富阳道中》
何处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总关情。——虞集《院中独坐》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
雪晴江上麦千车。——苏轼《浣溪沙·万顷风涛不记苏》
蜀江春色浓如雾。——陈凤仪《一络索·送蜀守蒋龙图》
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谢灵运《入彭蠡湖口》
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隔江风雨晴影空,五月深山护微雪。——林景熙《冬青花》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孟浩然《彭蠡湖中望庐山》
带我离愁江外去。——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
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周密《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王昌龄《采莲曲二首》
江陵旧事,何曾再问杨琼。——周邦彦《绮寮怨·上马人扶残醉》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关汉卿《大德歌·冬景》
要新诗准备,庐江山色。——辛弃疾《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
沉吟久,怕落红如海,流入春江。——陈维崧《沁园春·咏菜花》
疲马山中愁日晚,孤舟江上畏春寒。——张谓《杜侍御送贡物戏赠》
江势鲸奔,山形虎踞,天险非人设。——吴渊《念奴娇·我来牛渚》
江北江南几度秋,梦里朱颜换。——周紫芝《卜算子·*上送王彦猷》
好风休簸战旗红,早送鲥鱼如雪过江东。——陈维崧《虞美人·无聊》
江山如画,云涛烟浪,翻输范蠡扁舟。——柳永《双声子·晚天萧索》
江南三月听莺天,买酒莫论钱。——吴锡麒《少年游·江南三月听莺天》
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昔叹当年无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陈亮《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刘辰翁《永遇乐·璧月初晴》
龙争虎战分中土,人无主,桃叶江南渡。——孙光宪《河传·柳拖金缕》
汉上繁华,江南上物,尚遗宣政风流。——徐君宝妻《满庭芳·汉上繁华》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欧阳修《少年游·栏干十二独凭春》
青枫江上孤舟客,不听猿啼亦断肠。——何景明《竹枝词·十二峰头秋草荒》
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曹雪芹《咏红梅花得“梅”字》
江海联翩翼,长鸣谁复闻。——陈子昂《咏主人壁上画鹤寄乔主簿崔着作》
*江波暖鸳鸯语,两两钓船归极浦。——毛文锡《应天长·*江波暖鸳鸯语》
湘山晴色远微微,尽日江头独醉归。——袁宏道《感事·湘山晴色远微微》
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袁去华《剑器*·夜来雨》
相逢祗有梦魂间,可奈梦随春漏短,不到江南。——韩疁《浪淘沙·莫上玉楼看》
凭栏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周邦彦《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古诗《江雪》含义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江雪》含义,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诗词歌的成就也很高。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词,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千山:虚指所有的山。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万径:虚指所有的路。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5.蓑笠(suōlì):蓑衣,斗笠。
【译文】
千里的山上鸟都没有,
万里的道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
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的老翁,
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此诗词的艺术构思很讲究,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鸟绝人灭之阒寂对比老翁垂钓之生趣;画面之安谧冷寂衬托人物心绪之涌动。孤处独立的老翁实际是心情意绪的写照。
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是:座座山峰,看不见飞鸟的形影,条条小路,也都没有人们的足迹。整个大地覆盖着茫茫白雪,一个穿着蓑衣、戴着笠帽的老渔翁,乘着一叶孤舟,在寒江上独自垂钓。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寒江独钓图啊!这幅画面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大家知道,在艺术作品中,绝不会有“纯粹”的风景诗词或风景画。在它们里面总是要或多或少地反映作者的感情和现实内容的。事实上,风景诗词中的极品,尽管通篇花鸟,满纸烟霞,但必然是字字看来皆是景,声声细味总是情。这首诗词,也不例外。只要我们了解柳宗元的一生经历,就可以看出这一点
【翻译】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孤:孤零零。舟:小船。蓑:蓑衣。笠:斗笠。这两行的意思是:(在)孤零零的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在大雪覆盖的寒冷江面上独自垂钓。
【赏析】
柳宗元这首五言绝句自来受人推崇,后世许多山水画家也都就此取材造境。这首诗词好在哪里?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细细体味:
首先,它创造了峻洁清冷的艺术境界。单就诗词的字面来看,“孤舟蓑笠翁”一句似乎是作者描绘的重心,占据了画面的主体地位。这位渔翁身披蓑笠独自坐在小舟上垂纶长钓。“孤”与“独”二字已经显示出他的远离尘世,甚至揭示出他清高脱俗、兀傲不群的个性特征。作者所要表现的主题于此已然透出,但是作者还嫌意兴不足,又为渔翁精心创造了一个广袤无垠、万籁俱寂的艺术背景:远处峰峦耸立,万径纵横,然而山无鸟飞,径无人踪。往日沸腾喧闹,处处生机盎然的自然界因何这般死寂呢?一场大雪纷纷扬扬,覆盖了千山,遮蔽了万径。鸟不飞,人不行。冰雪送来的寒冷制造了一个白皑皑,冷清清的世界。这幅背景强有力地衬托着渔翁孤独单薄的身影。此时此刻,他的.心境该是多么幽冷孤寒呀!这里,作者采用烘托渲染的手法,极力描绘渔翁垂钓时候的气候和景物,淡笔轻涂,只数语便点染出峻洁清冷的抒情气氛。其笔触所到,连亘天地,高及峰巅,下及江水,咫尺之幅,涵盖万里。沈德潜评论说“清峭已绝”。顾?则说“绝唱,雪景如在目前”。二人所指,大略都是就这首诗词的境界创造来说的。
其次,形象地反映了作者贬谪永州以后不甘届从而又倍感孤独的心理状态。晚于柳宗元的郑谷曾作《雪中偶题》:“乱飘僧舍茶烟湿,密洒歌楼酒力微。江上晚来堪画处,渔人披得一蓑归。”是诗词亦写江雪中的渔翁,但造语*常,更乏境界,作者并没有把自己的主观意识与鲜明的个性熔铸进去,所以苏轼批评他是“村学中语”,而称赞柳宗元末尾两句,说是“人性有隔也哉?殆天所赋,不可及也已”!苏轼所谓“人性”,即指的情感熔铸。“人性有隔”的对立面便是“人性无隔”,做到“人性无隔”,亦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最高境界了。我们知道,柳宗元在“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斥,始终保持着一种顽强不届的精神状态。他的“永州八记”,专写穷山僻壤之景,借题立意,寄托遥深,凡一草一木,均坦示出他极为孤苦寂寞的心情。他的兀傲脱俗的个性也得以充分展现。这首诗词中的渔翁形象,身处孤寒之界而我行我素,足履渺无人烟之境而处之泰然。其风标,其气骨,其守贞不渝的心态,不是很令人钦慕吗?和柳宗元约略同时的张志和作《渔歌子》说:“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氏造境选择春暖花开之际,画面美而幽,流露了“烟波钓徒”的怡然恬淡之性,闲适自在之情。柳宗元与张志和不同,他本是个坚持正义的政治家,立脚于充满矛盾斗争的土壤之上,所以。.他遣境专取深冬寒凉之际,人的心情也不是只有纵情山水的一面,他还写出了严正清苦,凛然不可犯的一面,个性尤为突出。
最后,这首诗词的结构安排至为精巧。诗词题是“江雪”。但是作者入笔并不点题,他先写千山万径之静谧凄寂。栖鸟不飞,行人绝迹。然后笔锋一转,推出正在孤舟之中垂纶而钓的蓑翁形象。一直到结尾才著“寒江雪”三字,正面破题。读至结处,倒头再读全篇。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油然生出。苍茫天宇,皑皑大地,其悠远的景界非常吸引人。
江雪古诗的意思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江雪古诗的意思,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原文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创作背景
《江雪》这首诗作于柳宗元谪居永州期间(805—815)。唐顺宗永贞元年(805),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发动的永贞革新运动,推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维护国家统一的政治措施。但由于*势力的联合反对,改革很快失败,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流放十年,实际上过着被管制、软禁的“拘囚”生活。险恶的环境压迫,并没有把他压垮。在政治上不利,他就把人生的价值和理想志趣,通过诗歌来加以展现。这首诗便是其中一首代表作。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将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并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和“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诗人却将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和一个“灭”字,这就将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将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将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将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并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并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将“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将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将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然而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将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是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和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人,世称“柳河东”。贞元九年(793)进士,授集贤殿正字,调蓝田尉,拜监察御史。因参加王叔文集团,“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司马。十年后迁为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病死任上。柳宗元与韩愈共倡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诗与韦应物并称“韦柳”。有《柳河东集》。
描绘秋的古诗
1、《摊破浣溪沙》
五代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2、《秋芸有春绿》
宋范成大
秋芸有春绿,疏篱照孤芳。
清霜早晚至,何草能不黄?
宁当念衰落,政尔事容光。
及时且自好,来日殊未量。
3、《河西送李十七》
唐高适
边城多远别,此去莫徒然。
问礼知才子,登科及少年。
出门看落日,驱马向秋天。
高价人争重,行当早着鞭。
4、《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5、《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6、《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江雪》古诗的意思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一首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雪景图。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江雪》古诗的意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与斗笠 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赏析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将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作者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作者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作者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作者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作者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作者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与“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可是,作者却将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与一个“灭”字,这就将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作者却恰好不这样处理。这好像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将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作者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将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
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将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将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将“江”与“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将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将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作者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将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与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这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绝迹。
3、鸟飞绝:天空中一只鸟也没有。
4、径:小路。
5、踪:踪迹。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蓑笠(suōl):蓑衣,斗笠。
赏析: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东永济县)人。杰出的思想家、散文家。诗歌的成就也很高。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
一、古诗原文
作者:柳宗元
千 山 鸟 飞 绝 ,
万 径 人 踪 灭 。
孤 舟 蓑 笠 翁 ,
独 钓 寒 江 雪 。
二、作者背景
柳宗元(773-819),唐代诗人。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参加永贞变法,失败后屡被流放,最终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后世又称“柳柳州”。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也写得很好,古诗和韦应物齐名,世称“韦柳”。
三、古诗鉴赏
1、注词释义:
绝:绝灭,消失。
径:小路。
踪:指脚印。
孤舟:孤单的一条小船。
蓑笠:用草编成的雨衣和帽子。
2、古诗今译:
江 雪
柳宗元
qiānshānniǎofēijué 千山鸟飞绝,
wànjìngrénzōngmiè 万径人踪灭。
gūzhōusuōlìwēng 孤舟蓑笠翁,
dúdiàohánjiāngxuě 独钓寒江雪。
作者背景
柳宗元(773-819),唐代诗人。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参加永贞变法,失败后屡被流放,最终在柳州刺史任上去世,后世又称“柳柳州”。他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也写得很好,古诗和韦应物齐名,世称“韦柳”。
注词释义
绝:绝灭,消失。
径:小路。
踪:指脚印。
孤舟:孤单的一条小船。
蓑笠:用草编成的雨衣和帽子。
古诗今译
千山寂静鸟儿都飞走不见了,万条小路上已经人迹杳渺。小船上渔翁穿戴蓑衣斗笠,独自一人冒寒在江上垂钓。
名句赏析——“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诗人只用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位渔翁独自垂钓。也许他什么也钓不到。诗人要告诉我们的是,孤独和严酷的环境算不了什么,人只要有信念,有毅力,再恶劣的环境也不能把我们摧垮。诗里的渔翁实际就是诗人自己的写照,孤独而坚强,虽然屡遭流放,屡遭打击,但他一直不屈不挠,保持镇定自若的态度,坚持自己的理想。其中的深意,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描绘立冬的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描绘立冬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宋代陆文圭《立冬》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解读: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立冬景象,红叶已随风,虚实之笔,最后两句带出诗人内心感受,衰懒愧无功。
宋代紫金霜《立冬》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黄杨倔强尤一色, 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拟约三九吟梅雪, 还借自家小火炉。
解读:前四句是立冬时景,五六句为励志读书之言,最后两句更是约吟梅雪,这首诗应介绍给小朋友们好好吟读。
明代王稚登《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解读:诗人是敏感的,无须看黄历,单靠寒意体会就知道今日立冬了,而禅灯孤冷,更添悲凉。
宋代仇远《立冬即事二首》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解读:冬日思春,更闻梅香,寒风细雨并未带来坏心情。仇远写了两首立冬诗,另一首为“凄风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绵。”
宋代陆游《今年立冬後菊方盛开小饮》
胡床移就菊花畦,饮具酸寒手自携。 野实似丹仍似漆,村醪如蜜复如齑。
传芳那解烹羊脚,破戒犹惭擘蟹脐。 一醉又驱黄犊出,冬晴正要饱耕犁。
解读:陆游也有随心所欲的诗作,酒后忘了此时冬天了。他还有另一首《立冬日作》也是写立冬的,“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宋代释文珦《立冬日野外行吟》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解读:诗僧的诗自带禅意,松门常留,夜半来敲又何妨。
宋代苏辙《立冬闻雷》
阳淫不收敛,半岁苦常燠。 禾黍饲蝗螟,粳稻委*陆。
民饥强扶耒,秋晚麦当宿。 闵然候一雨,霜落水泉缩。
荟蔚山朝隮,滂沱雨翻渎。 经旬势益暴,方冬岁愈蹙。
半夜发春雷,中天转车毂。 老夫睡不寐,稚子起惊哭。
*明视中庭,松菊半摧秃。 潜发枯草萌,乱起蛰虫伏。
薪槱不出市,晨炊午未熟。 首种不入土,春饷难满腹。
书生信古语,洪范有遗牍。 时无中垒君,此意谁当告。
解读:立冬以后,蛰虫已伏,是为冬眠,待得来年惊蛰一声春雷,才是春耕开始,但今年农作物歉收,饥民又如何过冬?这声春雷,何时得闻?
宋代朱翌《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
黄菊一何好,持觞惟尔从。名应称晚秀,色岂为人容。
正似花重九,休论月孟冬。霜威占清晓,直欲犯其锋。
解读:农历十月十四日立冬是比较少见的,想来这一年重阳节菊花尚未极盛,诗人在立冬日赏菊,当是别样心情。
宋代范成大《立冬夜舟中作》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解读:冬夜渔火孤清,寒雨中千叠浪影,要看清楚峨眉山,还得待天明。
明代刘基《立冬日作》
忽见桃花出小红,因惊十月起温风。 岁功不得归颛顼,冬令何堪付祝融。
未有星辰能好雨,转添云气漫成虹。 虾蟆蛱蝶偏如意,旦夕蜚鸣白露丛。
解读:刘伯温所写的这个立冬很是奇怪,居然桃花开,虾蟆蛱蝶到处跑,事有反常必为妖,诗人应是借此暗喻,读者自解。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九月二十六日雪予未之见北人云大都是时亦无》【宋】方回
立冬犹十日,衣亦未装绵。半夜风翻屋,侵晨雪满船。
非时良可怪,吾老最堪怜。通袖藏酸指,凭栏耸冻肩。
夏天的绿树生长最茂盛,夏天的荷花开得最鲜艳。夏天去游泳最适宜,夏天吃冰淇淋最舒心。我们应该热烈地欢呼夏天,尽情地享受夏天。
《首夏》
唐·鲍溶
昨日青春去,晚峰尚含妍。
虽留有馀态,脉脉防忧煎。
幽人惜时节,对此感流年。
《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
唐·杜牧
侯家大道傍,蝉噪树苍苍。
开锁洞门远,卷帘官舍凉。
栏围红药盛,架引绿萝长。
永日一欹枕,故山云水乡。
《夏日登鹤岩偶成》
唐·戴叔伦
天风吹我上层冈,露洒长松六月凉。
愿借老僧双白鹤,碧云深处共翱翔。
《夏日游晖上人房》
唐·陈子昂
山水开精舍,琴歌列梵筵。
人疑白楼赏,地似竹林禅。
对户池光乱,交轩岩翠连。
色空今已寂,乘月弄澄泉。
《三月晦日偶题》
宋·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孟夏》
唐·贾弇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时田园杂兴》(其一)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初夏》
江雪古诗描绘的是
江雪的古诗绘画
描绘大雪的古诗
描绘雪景的古诗
描绘雪的诗句
描绘雪的句子
描述江雪的古诗
描绘嬉雪较短的古诗
描绘雪村的古诗句
描绘江南山的古诗
古诗江雪描写的是
描绘长江的诗句
描绘大雪的诗词
描绘雪景的诗句
古诗暮江吟描绘的画面
描绘江苏的经典古诗
描绘雪景的唯美古诗
描绘风雪的古诗词
描绘我国珠江的古诗
江雪的古诗江雪的古诗
古诗中描绘雪的诗句
古诗的江雪
描绘雪景的句子
描绘长江的古诗词
描绘冬季雪景的古诗
是江雪的古诗
描绘江南的句子
江雪古诗的
描写雪的诗句古诗江雪
描绘长江风光的古诗
古人生孩子的古诗
关于邓通的古诗
介绍三峡的古诗
描写春天田园生活的古诗
29字的古诗不加标点
带有朝字的古诗全诗
古时候关于古诗闹出的笑话
描写边塞古诗的词语
易读错的古诗词
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
古诗妆的拼音
古诗词形容广州冬天的美
说人出众的古诗
浑开头的古诗
形容新年好的古诗
关于最美家庭的古诗
理解古诗词的意义
初一册语文改背的古诗
关于宋朝的爱情古诗
形容人豁达的古诗
有冠字的古诗词
古代诗人杜甫的古诗
古诗二首的村居的写话咋写
古诗端午节李白写的
十首描写委婉的古诗词
背古诗的时候应该听哪首歌
张旭的古诗四帖属于
音字打头的古诗
形容春天的村庄的古诗
有关春节主题的古诗
青麦苗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