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

关于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k+) 语录(82) 说说(27) 名言(47) 诗词(868) 祝福(1) 心语(1)

  •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

  • 国学知识竞赛试题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国学知识竞赛试题,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著名的“变脸”绝活属于哪个剧种?(川剧)

      2、唐宋散文八大家分别是谁?(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3、春节为“年”,普天同庆,传说中远古时代的“年”指的是什么?(一种凶恶的野兽)

      4、闻名世界的秦始皇兵马俑是用什么做的?(用泥土雕塑烧制而成的)

      5、《楚辞》主要收集了我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谁的作品?(屈原)

      6、战国时代发现了磁石的指极性,制作出了最早的指南工具。被叫做什么?(司南)

      7、孔子认为“为仁之本”是什么?(孝悌)

      8、《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有许多名篇佳句传唱千古。“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下句是什么?(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9、按照古人的礼仪,一般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自己儿子什么?(犬子)

      10、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叫什么?(《说文解字》)

      11、我国第一部词典是什么?《尔雅》

      12、古代所称“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古稀之年”是指多少岁?(七十岁)

      13、古代刑罚名目繁多,其中将脚砍掉的刑罚叫刖,割去膝盖骨的刑罚叫什么?(膑)

      14、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周公被尊称为什么?(元圣)

      15、“红娘”是哪部作品中的人物?(《西厢记》)

      16、“身无彩凤双飞翼”的下一句是什么?(心有灵犀一点通)

      17、“文房四宝”是指什么?(笔、墨、纸、砚)

      18、十二生肖中哪一个是虚构的?(龙)

      19、“初唐四杰”指的是哪四位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0、古代诗人多重“苦吟”,唐代与此有关的“推敲”的典故出自哪位大诗人?(贾岛)

      21、*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有一本著名的词话作品传世,这部作品是什么?(《人间词话》)

      22、我国的六大古都之一,历史上曾被称为东都,以盛产牡丹出名,孔子曾问礼于此。这说的是哪座城市?(洛阳)

      23、我们常用“社稷”来指代国家,其中“社”字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土地之神)

      24、为什么好色的人被称为“登徒子”?(宋玉曾写赋批登徒子好色)

      25、“东窗事发”一词最早与谁有关?(秦桧和岳飞)

      26、古代人称的“大虫”是指什么动物?(虎)

      27、“一丝不挂”最初是什么意思?(外事外物一丝一毫不萦于心)

      28、“六十而耳顺”,“耳顺”是什么意思?(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

      29、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飞将”指的是谁?(李广)

      30、《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李时珍)

      31、孔子是哪国人?(春秋末年鲁国人)

      32、科举制开始于隋代,殿试是由武则天首先设立的,第一甲前三名分别叫做什么?(状元、榜眼、探花)

      33、*古代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国语》,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断代史是哪部作品?(《汉书》)

      34、目前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品是什么?(*的《金刚经》)

      35、*土生土长的宗教是哪个宗教?(道教)

      36、*古代四大灵兽是指什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3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的“愤”和“悱”各是什么意思?(愤:想弄明白而弄不明白。悱:想说而说不出来)

      38、古人把一年分成多少个节气?()

      39、古人把男子举行**礼的年龄叫做弱冠之年,把女子举行**礼的年龄叫做什么?(及笄之年)

      40、唐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下一句是什么?(道是无晴还有晴)

      41、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下句是什么?(不可居无竹)

      42、《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古代的哪一部作品?(《诗经》)

      4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泰山)

      4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部作品?(《长歌行》)

      45、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出自哪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46、“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是描写谁的诗句?(诸葛亮)

      47、孔子名是什么?字是什么?(丘,仲尼)

      48、*最早的文言志怪小说是什么?(《*》)

      49、“业精于勤,荒于嬉”是我国哪位古人提出来的?(韩愈)

    [阅读全文]...

2021-12-05 14:28:53
  • 国学知识pdf

  • 知识
  • 国学知识pdf

      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美文的概念已经不限定于某种文体,或某类内容。网络文化是一种开放、自由的文化,给美文的概念也赋予了更多的开放自由的元素,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国学知识大全,欢迎大家分享。  

      一、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二、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史”,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11.“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12.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3.《聊斋志异》是我国第一部优秀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聊斋”是他的书屋名,“志”是记叙,“异”是奇怪的事情。

      14.书法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fǔ)

      15.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主要流派及代表:

      儒家:孔子 孟子

      法家:韩非子

      道家:庄子、列子

      墨家:墨子

      16.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7.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

      18.唐宗:唐太宗李世民 宋祖:宋太祖赵匡胤 秦皇:秦始皇嬴政 汉武:汉武帝刘彻

      19.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陶潜),他“不为五斗米折腰”。

      20.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葛朗台、夏洛克、泼溜希金、阿巴贡。

      21.*吝啬鬼的典型:严监生。

    [阅读全文]...

2022-07-06 00:35:19
  • 国学知识及答案

  • 知识
  • 国学知识及答案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对国学知识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为了让您在对国学知识时更加了解,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知识,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

      A、 月亮 B、姻缘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来的喜事是: (C)

      A、新婚 B、搬家 C、妻子生了个男孩 D、考试通过

      “弄璋、弄瓦”典出《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璋是好的玉石;瓦是纺车上的零件。男孩弄璋、女孩弄瓦,实为重男轻女的说法。“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

      A、苏州 B、房屋 C、酒 D、庄稼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A)

      A、 左手在外 B、右手在外

      表示扬善隐恶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

      A、 忠耿正直 B、刚愎自用

      红色脸 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黑色脸 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 “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

      白色脸 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蓝色脸 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紫色脸 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

      金色脸 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

      A、浑水摸鱼 B、反戈一击 C、笑里藏刀 D、反客为主

      孙子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 “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A)

      A、胡适之 B、周作人 C、郁达夫 D、唐三藏

      应该说这是个讲究词性但不太注重*仄的经典无情对,较为全面的回答有:

      晁补之(宋代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

      祖冲之(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家)

      胡适之(现代著名学者、作家)

      这三个都可以作为下联。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B)

      A、中秋节 B、元宵节 C、端午节 D、 七夕节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B)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一仞等于周尺八尺或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万仞是虚指重量单位,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各国就有自己的计量单位,*古代的重量单位,钧:三十斤是一钧;十圭重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重一斤。长度: 1里=15引,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 1分=10厘, (1米=3尺)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C)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D)

      A、隔岸观火

      B、 暗度陈仓

      C、 背水一战

      D、破釜沉舟

      背水一战多指韩信,暗渡陈仓指刘邦。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C)

    [阅读全文]...

2022-03-29 08:34:23
  • 国学知识讲座感想

  • 国学知识讲座感想

      “国学”是指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与学术,是无数代人智慧与汗水的结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以下是小编整理分享的国学知识讲座感想,欢迎阅读!

      在当今这个日益浮躁的社会中,我们深入开展“学国学、思先贤、树正气、杨美德”讲座活动是非常及时、非常有必要的。

      听过昨天下午听《国学》讲座使我们的心灵有所启迪,有所收益、也就是说要对比一下我们是如何做人的,如何交友的,我们的心地是不是够善良,我们有哪些君子行为,又有哪些小人之举,我们对待学*的态度怎么样我们要用心去听、认真品味,才能够荡涤内心深处的污垢、净化我们的心灵,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做一个实实在在的好人。

      人的一生是从学*开始的,在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部分。


      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智慧可以改变命运。

      因此,经常学*新知识,温**老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到愉悦的事情,我们要养成时时学*,终生学*的理念。

      学问从学*中来,能力从实践中来。

      人生困顿,皆因不学无术,其实学*和实践就构成了人生的两大主题。

      孔子的一生是不断进取的一生,修炼的境界越高越注意个人修养与学*能力的培养。

      从求学、立身、明德的思想境界不断提升不难看出孔子也非生来熟知的圣人,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在学*中提高,良好道德的养成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从自我约束到随心所欲不逾规,思想和言行的高度统一,已经达到了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此所谓“慎独”就是一个人独处时候也能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也使我们懂得了伟大来自于*凡的道理。

      国学很简单,就像迈开自己的腿一样方便,但一步一步就可以行千里。

      学问虽简单,确贵在坚持,要有信心,确信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我国历史悠久,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传世名篇,国学是我们*人特有的国粹,它承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

      今后我们要多加学*,让“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的人生轻松而洒脱。

      作为*人,我们应该以此为傲,也希望大家能继承并发扬*传统国学文化,使其在历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化精髓,亘古历今,经典名句滋润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炎黄子孙在经典的摇篮里孕育,华夏儿女在名句的吟诵中成长。

      在慢慢的历史长河中,国学作为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像一根坚韧的纽带,将形形色色的中华文明之珠串连在一起,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

      通过昨天下午听吕老师两个小时的国学讲座,我对国学有了比较深刻的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

      《国学》是我们*人特有的文化,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

      我真的觉得我们这一代现在已经迷失了,应该好好学*国学经典并将其传承下去。

      通过学*《国学》可以让我们学会感恩,懂得尊敬师长,孝敬父母,懂得待人接物。

      《弟子规》是*传统道德观的浓缩,讲的是:孝,悌,谨,信。

      有一句话是: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就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诗》,《书》等经典。”学*国学可以让我们明白许多人生道理,如对自己的父母应该以感恩的心去对待;对有困难的人应该从乐于助人的心去对待,对犯错的人应该以宽容的心去对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它在教我们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做一个有礼貌的人。

      可以说,国学知识里面对人生道理仿佛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个指南针,在你看不清前方时,为你拨开眼前的迷雾,为你指出正确的方向。

      孔子的《论语》里对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确,只学*而不思考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只思考而不学*就会疑惑而不能肯定。

      它教人学*要动脑子,不要一味的去搞题海战术,要学会思考和总结。

      只有再努力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自己的学*成绩才能更上一层楼。

      如果仅仅思考而不学*,那就像种庄稼想不劳而获一样。

      我把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着自己,工作也要讲究方法,不要一股劲走到头才发现那是个死胡同,要经常反思自己的工作从反思中提升自己,也要始终相信只有亲身付出,才会有回报,天上不会掉馅饼。

      学*《论语》不仅教会了我如何学*和工作,还教会了我如何做人。

      所以,我坚信,只要大家能够理解《论语》的真谛,你的人生一定不会遗憾。

      我们当代年轻人通过学*和阅读国学经典,在扩大我们阅读量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的塑造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健康成长,让我们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使之发扬光大。

      自我来到钟英小学之后,学校提倡的国学立校,时时刻刻都非常重视国学的培养,把国学贯穿于整个学生的学*生活当中,在学校掀起了阵阵的国学风,在学校国学事迹随处可见,在学校工作*一年的时间里,我已觉得认识了国学,可是通过金改*教授的国学专题讲座之后我又有了新的体会。

      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张下,让我们国人收获了太多曾经想都不敢想的物质财富,却迷失了很多五千年沉淀下来的传统文化,甚至有的人已经忘本,把*人的“德”已经远抛脑后,只是盲目的追求时髦和物质,把自己真正的灵魂忘却,然而在这样的社会风气下,越来越多的不知何为德,何为孝。

      当代的教育只是对人的智力与技能方面的开发加大重视,然而对于人的德育与做人做事方面却不管不顾。

      其实德行的教育才应该放在人生教育的首位,一个再有才能的人,如果没有德行,也会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不会得到幸福的人生。

      *的传统文化其实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东西,对于做人,对于成才,都非常有益。

      中华民族“文明之邦”“礼仪之邦”的称号,不是现代人争来的,而是*古人用自身的高素质文明换来的,这一点,获得了全世界人民的交口称赞,也是世界对我们这个民族的第一印象。

      但可悲的是,有些*人正在败坏这一称号,许多西方国家对*人的印象是低素质,没教养!这是何其可悲的事。

      伴随着经济水*的提升,我们的道德水*却在下降——见义勇为少了,看热闹的多了。

      失信现象比比皆是,人与人之间人为地罩起了一道心灵阻隔的“安全屏障”。

      现在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独生子女,即使父母不惯着,也往往自己惯自己,再加上不良的社会环境影响,几乎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别人都围着自己转;要求于人甚多,要求于己甚少;无宽容心,不饶恕人;精神空虚,没有支柱;行为随意,任意妄为;不讲公德,满身痞子气等等。

      这些方面,几乎每位老师都有感触,常常摇头叹息,牢骚满腹。

      这样的学生,无疑给我们的教学工作增添了很大的难处。

      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加强国学教育应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历史使命和重要形式。

      因此我们学校要用国学来立校,开设了国学教育科目,通过国学故事和国学的经典来感化孩子,让孩子把*的传统美德继续发扬下去,让他们学会做人的道理,学会用“德”的眼观去看待一切事物,从小用“德”去净化他们的心灵。

      古为今用,是我们学*国学的目的,是让我们了解了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丰富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

      总之,国学教育在学校德育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通过具体的活动形式来进行,而是要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

    [阅读全文]...

2022-02-16 15:54:29
  • 中学生国学知识大全

  • 知识,中学生,智慧
  • 中学生国学知识大全

      当前,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的宠爱,家长的疏忽,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使现在许多孩子养成了不良的行为*惯: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心里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我行我素,不顾他人感觉;自私狭隘》......而在《弟子规》、《论语》、《孟子》、《道德经》等先贤的著述中的大多经典恰恰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关于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国学知识,你知道吗?为帮助同学们深入学*国学知识,下面为大家带来中学生国学知识,快来看看吧。

      中学生国学知识1

      1.李白,字太白,世称“诗仙”“千古一诗人”。杜甫,字子美,世称“诗圣”(“诗史”)。韩愈的诗“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杜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

      2.宋词一般分为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代表词人是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代表词人是李清照、柳永等。

      3.王国维认为在特定时期代表文学最高成就的是:楚辞、汉赋、六代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4.清、蒲松龄的自勉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中有两个典故:项羽破釜沉舟,勾践卧薪尝胆。蒲松龄代表作《聊斋志异》。

      5.诗仙李白,诗圣(诗史)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鬼李贺,诗囚孟郊和贾岛,诗豪刘禹锡。

      6.至圣:孔子(圣人);亚圣:孟子;书圣:王羲之(晋);画圣:吴道子(唐);诗仙:李白(唐)诗圣:杜甫(唐);词圣:苏轼;文圣:欧阳修;茶圣:陆羽(唐);药圣:李时珍;医圣:张仲景(东汉);草圣:张旭(唐);药王:孙思邈(唐);田园诗人:陶渊明(晋);诗歌之父:屈原(战国);历史之父:司马迁(西汉)

      7.古诗名句中点字成金的事例: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

      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中“闹”字

      贾岛“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敲”字,即推敲典故的来历。

      8.《诗经》*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305首,古称“诗三百”。由风、雅、颂三部分组成。

      《楚辞》*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也是我国古代第二部诗歌总集。由西汉刘向收集而成。主要有伟大的爱国诗人、*第一个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宋玉等人作品。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等。端午节吃粽子,就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9.《汉书》*第一部断代史史书。

      《论语》是*第一部语录体著作。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编辑而成,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司马迁《史记》*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史界誉为“实录、信史”巨著。

      孙武《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说文解字》*第一部字典。

      鲁迅《狂人日记》*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代表作有《阿Q正传》,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郭沫若《女神》*第一部新诗集。

      10.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

      俄国--克里姆林宫;*--故宫

      11.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12.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将“四书”、“五经”合称为《四书五经》,是古代儒家经典,成为*历代读书人的必读书。“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3.《唐诗三百首》编著蘅塘退士,清代人,原名孙洙,与夫人徐兰英一起编选,共选入310首诗。民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14.春秋战国时期,文化“百家争鸣”。代表人物有: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道家的老子和庄子,法家的韩非子。

      15.我国**歌名《义勇军进行曲》,作词田汉,作曲聂耳。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而立(三十)不惑(四十)知天命(五十)花甲(六十)古稀(七十)耄耋(八 九十)期颐(一百)

      17.“唐宋八大家”指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的说法缘自明代茅坤编定的一本书《唐宋八大家文钞》。

      18.三国时期“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三父子。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

      北宋时期“三苏”指苏洵、苏轼和苏辙三父子。

      三班:汉朝史学家、政治家班固、班超、班昭兄妹。其中班昭是我国第一位女史学家。

      书法史上“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19.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流传于世仅八十回,后四十回由高鄂补写。《红楼梦》,堪称*最伟大的文学作品。

      20.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

      中学生国学知识2

      1.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知北游》

      2.“凡人心险于山川,难于知天。”《庄子·杂篇·列御寇》

      3.“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外篇·达生》

      4.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庄子·让王》

      5.“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不拘一世之利以为己私分,不以王天下为已处显。显则明。万物一府,死生同状。”《庄子·外篇·天地》

      6.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知北游》

      7.夫相收之与相弃亦远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山木》

      8.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也。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庄子·人间世》

      9.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盗跖》

      10.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庄子·田子方》

      11.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送賷。吾葬具岂不备邪?《庄子·列御寇》

      12.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庄子·列御寇》

    [阅读全文]...

2022-07-21 06:38:36
  • 国学经典知识大全集

  • 经典,知识
  • 国学经典知识大全集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它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国学经典知识大全集,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生必背国学常识汇总【1】

      35个经典成语故事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3、一饭千金(韩信)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释义: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4、东山再起(谢安)

      出自《晋书·谢安传》:“隐居会稽东山,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危为安。”

      释义:指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

      5、纸上谈兵(赵括)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释义: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6、负荆请罪(廉颇)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释义: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7、卧薪尝胆(勾践)

      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释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

      8、三顾茅庐(刘备)

      出自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释义: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9、孺子可教(张良)

      出自《史记·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释义:指年轻人可培养。

      10、四面楚歌(项羽)

      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11、投笔从戎(班超)

      出自《后汉书·班超传》:“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释义:扔掉笔去参军。指文人从军。

      12、暴殄天物(商王)

      出自《尚书·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释义: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13、暗渡陈仓(韩信)

      出自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栈道守把。俺往陈仓古道抄截,杀他个措手不及也。”

      释义:比喻用一种假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14、怒发冲冠(蔺相如)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释义: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15、手不释卷(吕蒙)

      出自《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释义: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16、墨守成规(墨子)

      出自明·黄宗羲《钱退山诗文序》:“如钟嵘之《诗品》,辨体明宗,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

    [阅读全文]...

2022-07-05 22:10:14
  • 望洞庭的古诗赏析知识点

  • 望洞庭的古诗赏析知识点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望洞庭的古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洞庭》

      作者: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洞庭:湖名,在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和谐。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山水翠:也作山水色。山:指洞庭湖中的君山。

      白银盘:形容*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白银:一作白云。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意思:洞庭湖的湖光秋月相互辉映,湖面*静好像铜镜没有打磨。远望洞庭湖的君山和湖水,好似白银盘中托着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和,湖面风*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简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于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任太子校书,迁淮南记室参军,**节度使杜佑幕府,深得杜佑的信任与器重。杜佑入朝为相,刘禹锡亦迁监察御史。贞元末年,加入以太子侍读王叔文为首的“二王八司马”政治集团。唐顺宗即位后,刘禹锡参与“永贞革新”。革新失败后,屡遭贬谪。会昌二年(842年),迁太子宾客,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一,追赠户部尚书,葬于荥阳。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著有《刘梦得文集》《刘宾客集》。

    [阅读全文]...

2022-04-04 08:35:58
  •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

  • 知识,古诗文
  • 古诗词知识竞赛题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词知识竞赛题,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1)悲伤(2)伤悲(3)忧伤

      2、晏殊的《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

      (1)似曾相识鸟归来(2)似曾相识雁归来(3)似曾相识燕归来

      3、《七步诗》的作者是()。

      (1)曹植(2)曹丕(3)曹操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1)阴山(2)边关(3)燕山

      5、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晓看红湿处”的下句是()。

      (1)花重绵阳城(2)花重锦州城(3)花重锦官城

      6、“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出自叶绍翁的()。

      (1)《游园不值》(2)《春望》(3)《春夜喜雨》

      7、“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的诗句。

      (1)王勃(2)李白(3)白居易

      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是文天祥的诗句。

      (1)汉青(2)汗青(3)汗清

      9、“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坐”的意思是()。

      (1)因为(2)坐下(3)座位

      10、杜牧的《江南春》中“南朝四百八十寺”的下句是()。

      (1)多少楼台烟波中(2)多少楼台风雨中(3)多少楼台烟雨中

      1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的诗句。

      (1)王维(2)王之涣(3)王勃

      12、《天净沙·秋思》是一首小令,作者是元代的()。

      (1)张养浩(2)马致远(3)元好问

      13、“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出自()。

      (1)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2)王昌龄《出塞》

      (3)杜牧《江南春》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的是()。

      (1)春色(2)梨花(3)雪景

      1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的《无题》。

      (1)李贺(2)李清照(3)李商隐

      16、“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登高》(3)《蜀相》

      1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的词句。

      (1)岳飞(2)辛弃疾(3)陆游

      18、龚自珍《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句中,“红”是指()。

      (1)红色(2)花(3)树叶

      19、“海上生明月,()共此时”是张九龄的名句。

      (1)天地(2)天下(3)天涯

      20、“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的《别董大》。

      (1)高适(2)岑参(3)王昌龄

      21、“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君”是指()。

      (1)李延年(2)李龟年(3)崔九

      22、“别时容易见时难”“相见时难别亦难”分别是()的诗句。

      (1)李煜、柳永(2)柳永、李清照(3)李煜、李商隐

      23、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24、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25、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26、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阅读全文]...

2021-12-05 23:04:01
  • 历史国学知识竞赛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 历史,考试
  • 历史国学知识竞赛选择题题库及答案

      国学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探究学*,以下是百分网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历史国学知识竞赛选择题题库及答案,希望大家喜欢。更多精彩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考试网!

      1.“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答案:B

      2.《齐民要术》是关于:

      A君主如何统治国家的著作 B农业生产和农事活动的著作

      答案:B

      3.《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A 、玄奘 B、鉴真

      答案:A

      4.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A、青铜器 B、药材 C 、墓碑 D 、竹筒

      答案:B

      5下列哪个成语典故说的是吕不讳的故事?

      A、一字千金 B、一诺千金 C、一饭千金 D、一掷千金

      答案:A

      6.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

      A、颐和园 B 、圆明园

      答案;A

      7.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A、 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开无盛世

      答案:D

      8.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A、大都 B、中都 C 、上都 D 、南京

      答案C

      9.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

      A 、儒家 B、法家 C 、道家 D、名家

      答案:C

      10.“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A、赤眉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绿林起义D、黄巾起义

      答案:B

      11.河姆渡遗址位于: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答案:B

      12.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

      A、秦始皇 B、武则天

      答案:B

      13.*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A、扁鹊 B、华佗C、孙思邈 D、李时珍

      答案:C

      14.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A、八条 B、十二条

      答案:A

      15.都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

      A、都江堰 B 、秦始皇陵

      答案:A

      16.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

      A 、有关 B、 无关

      答案:A

      17.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

    [阅读全文]...

2022-02-19 14:51:51
  • 小学语文古诗知识点文库

  • 小学语文古诗知识点文库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古诗知识点文库,欢迎阅读与收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

      【原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注解】

      1、登高:阴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民间有登高避邪的*俗。

      2、茱萸:一种植物,传说重阳节扎茱萸袋,登高饮菊花酒,可避灾。

      【译文】独自流落他乡,长做异地之客,每逢佳节良辰,越发思念眷亲。遥想今日重阳,兄弟又在登高,他们佩带茱萸,发觉少我一人。

      【赏析】

      写游子思乡怀亲。诗人一开头便紧急切题,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怀念自己。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人之心。

      【夜书所见(作者:叶绍翁)】

      【原文】

      萧萧①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⑥客情②。

      知有儿童挑③促织④,夜深篱落⑤一灯明。

      【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动:打动。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捉。

      ⑤促织:俗称蟋蟀,在其他地方又名蛐蛐。

      ⑥篱落:篱笆。

      【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使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因为他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鉴赏】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望天门山(作者:李白)】

      【原文】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江*,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赏析】

      该诗为725年(开元十三年)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李白无比热爱祖国的壮丽山河,一生遍游名山大川,留下了许多不朽的杰作。该诗描写诗人舟行江中溯流而上,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天门山为今安徽省芜湖市的东梁山与和县的西梁山的总称。《江南通志》记云:“两山石状晓岩,东西相向,横夹大江,对峙如门。俗呼梁山曰西梁山,呼博望山曰东梁山,总谓之天门山。”

      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后两句描绘出从*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

      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由于末句在叙事中饱含诗人的激情,这首诗便在描绘出天门山雄伟景色的同时突出了诗人的自我形象。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作者:苏轼)】

    [阅读全文]...

2022-06-25 19:17:32
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 - 句子
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 - 语录
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 - 说说
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 - 名言
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 - 诗词
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 - 祝福
关于国学知识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