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这首古诗的拼音

关于江城子这首古诗的拼音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江城子这首古诗的拼音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江城子这首古诗的拼音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江城子这首古诗的拼音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584) 语录(24) 说说(11) 名言(5) 诗词(978) 祝福(3k+) 心语(9k+)

  • 江城子-诗句

  • 江城子-诗句

      【江城子】秋意秋怀曲恋秋,丹卷秋音沁韵秋(十四韵)

      (一)

      秋来沉醉醉痴风,只相通,难相纵。万千款款,空惘曳随疯。零落几多花间事,无数那,卷尘重。

      长亭尽染宇苍穹,亦缘中,罢情蒙。回首沁入,若梦葬云彤。戏看人生多转眼,思想念,曲音弓。

      (二)

      西风落月现苍苍,长亭望,尽茫茫。星稀夜色,如梦宇间仓。空有流年烟雨弹,依幻想,散芬芳。

      浮生忆语负心香,漫飘霜,莫眉藏。嫣然巧笑,为愿话轩窗。曲奏暮朝伊倚唱,眸陌上,是痴行。

      (三)

      光阴如水淡清眉,不经为,只闲思。时常端坐,静宇轻风之。将满心修篱对语,花月美,已新移。

      留香吟与漫溯姿,一程迟,一场痴。阑珊是暖,生命感知辞。望去花开花落里,依韵味,婉听诗。

      (四)

      浮光慵絮化虚区,柳丝徐,几多嘘。回还季节,陌上把天书。一叶新尘飘絮语,尘缘里,许心途。

      浅秋淡火热心渠,静常虞,喜悲无。遇风从容,遇雨意行渔。莫问阴晴圆缺着,如会续,自然需。

      (五)

      秋风秋雨感凉差,浅秋来,想秋莱。知秋一叶,萧瑟坐窗台。走过多姿多彩里,笑望采,静拥该。

      释然犹自远时怀,是生台,总会猜。阳光美好,去感受花苔。漫道流光催人老,当下顾,向日开。

      (六)

      秋怀秋意赏秋臻,信笺文,满秋新。秋波一片,醉了草阴茵。心浴火花随律动,悠映着,进苍豳。

      相随像是有芳熏,景都真,动神旬。呢喃有语,无尽起轻尘。怎禁远山如画意,空负了,最深人。

      (七)

      流光流水在奔泉,小桥前,过天潺。空明是那,仿佛坐飞仙。它在水波穿行间,轻起舞,醉飘川。

      湛蓝苍远那如燕,想微澜,醉丹卷。漾心灿烂,好似彩云边。忘却旅途多现实,遥想上,且丰嫣。

      (八)

      轻盈静寂畅萦萧,淡然飘,让心逍。馨声美妙,本是传欢辽。绝似人间多晓梦,朝和暮,弦丝娆。

      忧思穿越一弯潮,泛思潇,处悠巢。幽幽陶醉,撩起万千滔。只是琴音深碧里,痴迷极,脉随翘。

      (九)

      秋光应景又听歌,醉聆多,尽其过。皆因唤醒,来去事心和。正是轻软风雨泣,今细语,念临梭。

      一泓心意季风拖,慢婆娑,柳黄萝。婉织馥郁,如缕韵菲科。*水楼台依旧为,承默履,坐吟何。

      (十)

      适时而墨为常鸦,与红霞,映居家。心音一叶,念想慢吟遐。清月淡云飞燕里,如此见,弄天涯。

      青山宛立傲而夸,独中华,却辉嘉。梵尘有梦,期许而生花。纵把前行当体会,缘遇喜,行之划。

      (十一)

      流离菲雨一帧楞,晓风轻,婉秋声。光阴如绣,小雅意如倾。袖底拂来朝暮悄,如若好,是修迎。

      远山眉黛*圆情,那峥嵘,路依荆。回廊思量,清月照幽亭。冥想无风无雨坐,遥十里,或堪零。

      (十二)

      黄昏聚雨拂尘沤,月华头,已修羞。窗前静对,隐幕霞光愁。天地悠悠朝谈得,尘事过,夜思浮。

      个中小意那原由,实相纠,不相兜。长河沧海,不在落花丘。独有从容行走稳,于是世,兴因舟。

      (十三)

      秋多万事觉归心,弹萧琴,感筝音。闲敲棋子,乱了自芳愔。软柳拂风亲恋客,情韵上,宛如金。

      水晶歌里纸鸢寻,燕含喑,传春歆。西风瘦马,万古话真箴。堪羡两眉凝欲语,之蝶语,沁云簪。

      (十四)

      爱人被爱美而甜,久恒喃,跃心帆。聆听灿烂,醉卧晓风岚。诺能用千思万缕,令你我,为之蓝。

      最原因了两心参,化真函,燕飞拈。情情纵享,沧海共相探。况值生音匆亦逝,多少好,留身巉。

    [阅读全文]...

2021-12-19 23:02:55
  • 古诗苏轼江城子带拼音

  • 苏轼,文学
  • 古诗苏轼江城子带拼音

      《江城子》是著名诗人苏轼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苏轼江城子带拼音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江城子·密州出猎》带拼音

      老夫(lǎofū)聊(liáo)发(fā)少年(shàonián)狂(kuáng)。

      左(zuǒ)牵(qiān)黄(huáng), 右(yòu)擎(qíng)苍(cāng)。

      锦(jǐn)帽(mào)貂裘(diāoqiú), 千(qiān)骑(ji4)卷(juǎn)*(píng)冈(gāng)。

      为(wéi)报(bào)倾城(qīngchéng)随(suí)太守(tàishǒu),亲(qīn)射(shè)虎(hǔ), 看(kàn)孙(sūn)郎(láng)。

      酒(jiǔ)酣(hān)胸(xiōng)胆(dǎn)尚(shàng)开张(kāizhāng)。

      鬓(bìn)微(wēi)霜(shuāng), 又(yòu)何妨(héfáng)。

      持(chí)节(jié)云(yún)中(zhōng), 何日(hérì)遣(qiǎn)冯唐(féngtáng)。

      会(huì)挽(wǎn)雕(diāo)弓(gōng)如(rú)满(mǎn)月(yuè),西(xī)北(běi)望(wàng), 射(shè)天(tiān)狼(láng)。

      【注释】

      又名《江神子》。

      双调,七十字,*韵。

      孟启《本事诗·徵异第五》载张姓妻孔氏赠夫诗:“欲知肠断处,明月照孤坟。”

      【品评】

      苏轼十九岁与同郡王弗结婚,嗣后出蜀入仕,夫妻琴瑟调和,甘苦与共。十年后王弗亡故,归葬于家乡的祖莹。这首词是苏轼在密州一次梦见王弗后写的,距王弗之卒又是十年了。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不思量,自难忘”两句,看来*常,却出自肺腑,十分诚 挚。“不思量”极似无情,“自难亡”则死生契阔而不尝一日去怀。这种感情 深深地埋在心底,怎么也难以消除。读惯了词中常见的那种“一日不思量,也 攒眉千度”(柳永)的爱情浓烈的词句,再来读苏轼此词,可以感受到它们写 出不同人生阶段的情感类型。前者是青年时代的感情,热烈浪漫,然而容易消 退。后者是进入中年后一起担受着一生忧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 一样,*淡无奇,然而淡而弥永,久而弥笃。苏轼本来欣赏“外枯而中膏,似 淡而实美”的艺术风格,这首词表达的感情就是如此,因此才能生死不渝。此 词还有一个值得注意之处,即这次梦中的夫妻相会,清楚地打上了生死之别的 烙印。梦中的王弗“小轩窗,正梳妆”,犹如结缡未久的少妇,形象很美,带 出苏轼当年的闺房之乐。但是十年来的人世变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创伤在双方都 很显然。苏轼由于宦海浮沉,南北奔走,“尘满面,鬓如霜”,心情十分苍 老。王弗见了苏轼,也是“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似乎在倾诉生离死别后 的无限哀痛。生活的磨难,对于无意识的梦境,同样起着潜在而深该的影响。 末了三句设想亡妻长眠于地下的孤独与哀伤,实际上两心相通,生者对死者的 思念更是惓惓不已。

      十年生死两茫茫,这样饱含依恋的深厚情意的`句子永远不会是为一个红颜知己准备的,只能是举案齐眉的夫妻。

      爱情与死亡是永恒的主题,尤其是有着死亡段落的爱情。这样的惊心动魄被这轻轻淡淡的七个字道尽了曾经相濡以沫的爱人永隔阴阳已经多少个黄昏,思之不得见之,念之不得语之,只留得记忆中残存的欢景愉时,当作泡过千次的茶,反复温*着熟悉的味道,凭吊十年前的红袖添香;“十年生死两茫茫”,“茫茫”的何止“生死”,十年了,一切皆“茫茫”,皆“今非昔比”了。佳人永驻彼侧,只留得此侧的戴冠少年磨成垂垂老者,梦里不变得依旧是那双红酥手。也只有这份感情没有“茫茫”而去了,即使死者已逝,但生者永记,在每个月明相思之夜,不思量间,自会神回小轩窗,自会肠断短松岗,思念、无奈、悲切、感慨,一句“茫茫”,诉尽心事!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这三句,又把现实与梦幻混同了起来,把死别后的个人的种种忧愤,包括在容颜的苍老、形体的衰败之中。“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无言”。包括了万语千言,表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沉痛之感。如果彼此申诉各自的别后种种,相忆相怜,哪将又从何说起啊?!一个梦,把过去拉了回来,但当年的美好情景,并不再存在了。

    [阅读全文]...

2022-06-08 20:03:15
  • 江城子古诗原文(江城子苏轼翻译及赏析)

  • 苏轼
  •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译文】

    西城杨柳在春光中轻柔地飘摆,触动起我的离恨,令我泪水难收。犹记得她曾在此多情地为我系好归去的舟楫。萋萋碧野,朱红小桥,当日的景色依旧,而人却已不再,只剩水空自流淌。

    美好的年华不为少年人驻留。恨意悠悠,不知何时能止?在柳絮飘飞、落花纷纷的时候登上高楼。那满江春水便都化作我的眼泪,流也流不尽,那许多的愁。

    【赏析】

    这首词为此人早期作品,为一首伤春伤别之作。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开篇便点明题旨,抒发别情。“弄”字有故作撩拨之意,赋予无情景物以有情。杨柳依依,牵动起词人无限离愁。

    “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这杨柳牵动起词人的别情不仅仅因为它柳条依依,似诉离别,而是因为它不是其他地方的杨柳,而是靠*水驿的长亭之柳。当年词人曾在此系舟,与情人离别。这里的景色依旧,可人却已经不再,这是多么的令人悲伤啊。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少年人最为善感,时已至暮春,想到韶华的流逝,心中怅恨不已。

    “飞絮落花时节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这几句进一步抒发伤春之情。登上高楼,见桃飘李飞,不免叹息哪怕眼前的江水全部化作泪水,也流不尽自己的许多愁,可见他愁绪之深浓。

    ⊙作者简介⊙

    [插图]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后改字少游,别号淮海居士,扬州高邮祐党事屡遭贬谪。“苏门四学士”之一,能诗文,尤以词著称,是(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曾官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后坐元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其词早年多写恋情,间寓身世之感;晚年多写迁谪之恨,凄婉动人。有《淮海居士长短句》、《淮海集》。

    [阅读全文]...

2022-01-10 20:00:23
  • 江城子诗词

  • 文学
  • 江城子诗词

      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村意远”“江神子”“水晶帘”。兴起于晚唐,来源于唐著词曲调,由文人韦庄最早依调创作,此后所作均为单调,直至北宋苏轼时始变单调为双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江城子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江城子(一)(夕阳红)

      老夫聊发少年狂,杜诗芳,赋词强。

      练剑*枪,月下舞三场。

      最美老年无限好,人无病,健康康。

      老夫聊发少年狂,笑声常,喜眉扬。

      热爱妻儿,鬓发染青霜。

      年过古稀心态好,登泰顶,美名芳。

      江城子(二)(老年狂)

      老夫聊发少年狂,退休忙,乐欢尝。

      从此逍遥,快乐似仙王。

      不管他人房上瓦,心敞亮,健康康。

      老夫聊发少年狂,上街央,曲悠扬。

      布阵排兵,厮杀在疆场,

      梨苑黄梅看武当,为一乐,不思量。

      江城子(三)

      老夫聊发少年狂,早诗扬,晚街场。

      剑戟刀枪,绘画赋词忙,

      最喜老年身体健,无病患,百年尝。

      老夫聊发少年狂,逛南乡,走东方。

      穿越深林,畅泳大长江。

      情趣养成需自主,欢乐度,乐飞扬。

      江城子(四)(光棍劫)

      如今光棍好心肠,衣穿良,好风光。

      光棍真牛,光棍自由强。

      一顿饱了家不饿,,欢乐乐,喜洋洋。

      如今光棍也难当,有忧伤,又心慌。

      摸炕拔凉,吃啥也难香。

      剩女一帮谁理我?

      悲切切,断肝肠。

      江城子(五)(单身王)

      老王光棍好风光,讲排场,饮高粱。

      夜夜赌场,夜夜把歌扬。

      饱食一餐家不饿,如有酒,醉*常。

      老王光棍不风光,饿常常,苦伤伤。

      好女难求,寡妇也难降。

      都说我馋难要强。男剩下,断肝肠。

      江城子(六)(农民乐)

      农民生活好风光,住楼房,饮高粱。

      农活忙忙,出外打工强。

      有空再来诗赋写,人快乐,笑飞扬。

      农民生活好风光,割收粮,铁牛扛。

      转眼收光,粒粒进粮仓。

      当代农民心里乐,欢笑笑,币盈筐。

      江城子(七)(夜渡)

      雨来秋夜更添寒,水波澜,鲤难欢。

      叶落花残,独倚侧栏杆。

      千舸竞过停歇处,思旅伴,看南山。

      今宵行过渡头边,见人难,向谁言,心里忧愁,不禁泪潸潸。

      苦短人生要走好,人私利,古难全。

    [阅读全文]...

2022-07-28 12:53:53
  • 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翻译赏析

  • 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翻译赏析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古诗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

      那时我定要把弯弓拉成满月,射向那西北来犯的豺狼。

      [出自]

      北宋 苏轼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②,右擎苍。锦帽貂裘③,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⑥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⑦,西北望,射天狼⑧。

      【注释】

      ①:密州:今山东诸城。

      ②:黄:黄犬。苍:苍鹰。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

      ③:汉羽林军戴锦蒙帽,穿貂鼠裘。这里与下句“千骑”均指苏轼的随从。

      ④: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⑤:孙权曾亲自射虎于凌亭,这里借以自指。

      ⑥:节:符节。汉时冯唐曾奉文帝之命持节复用魏尚为云中太守。这里以冯唐自比,有不服老与赴边的两屋意思。

      ⑦:会:当。如满月:把弓拉足,表示有力。

      ⑧:古时以天狼星主侵掠,这里以天狼喻西夏。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卷*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译文2:

      让老夫也暂且抒发一回少年狂,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托着苍鹰。头上戴着锦缎帽子,身上穿着貂皮大衣,带领随从千余膘马*卷过小山冈,威武雄壮。为了报答全城的人都跟随我出猎的盛意,我要亲自搭弓射虎,看!咱多像当年的孙权,英姿勃发,意气豪放。

      酒意正浓时,胸怀更开阔,胆气更豪壮。虽然两鬓已生白发,这又何妨!遥想当年,冯唐手持文帝的符节去解救战将魏尚,使其免罪复职,什么时候朝廷也能派遣冯唐式的义士来为我*,让我也能像魏尚一样受到重用,戍边卫国呢?那我一定也能拉开雕弓圆如满月,随时警惕地注视着西北方,勇敢地将利箭射向入侵之敌。

      背景:

      本篇作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片叙事,下片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我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成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昨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可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

      【赏析】

      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打猎,对于一个职业猎手,是家常便饭;而对于苏轼这样年已四十的地方官来说,就不能不算一次壮举了。词中就是从表达他出猎时的激动心情开始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长男性的自称,切合作者的年纪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这句说,老夫今天要发一发小伙子那种“狂劲儿”了。“左牵黄,右擎[ qíng 举起] 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鹰和狗是用来追捕猎取对象的。“锦帽貂裘”,是戴着锦帽穿着貂皮袄,这次打猎是在冬天,所以穿着皮衣。千骑卷*冈”:成千的骑手跟随着他,浩浩荡荡,象疾风一般卷向*坦的山冈。这里显示了作为一州长官出猎时的声势和排场,确实是壮观啊!百姓几乎全城出动(即倾城),都想追随苏轼这个知州(相当于汉朝的太守),去看他打猎。而他也为百姓的热情所感动,暗下决心,为了答谢(报)人们的情意,他要学*三国时代匹马单枪搏斗猛虎的孙权(孙郎),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写出了他的形貌,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他昂扬的精神状态。

      转入下片,作者又进一步深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他说,他刚刚喝足了酒(酒酣)因而更加气粗胆壮(即胸胆尚开张),鬓发有些花白,又有什么妨碍呢!看来好象是承接上片,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其实,这里所指,已不限于打猎。他在考虑更为重要的事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皇帝什么时候才派冯唐到云中传达命令?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即符节,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复他的官职。魏尚原来抗击匈奴侵扰有功,后来因小过失受到不公*的处罚。可见,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他这样希望,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国的军事威胁,国家的安危引起了苏轼的严重关切。他渴望奔赴军事前线,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最后三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是主侵掠的。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又利用“狼”属于野兽,当在被射猎之列的联想,他表示,将要(会)紧握雕花的强弓,把他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狠狠地射去。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阅读全文]...

2022-01-25 16:49:51
  • 江城子诗词五首

  • 文学
  • 江城子诗词五首

      诗词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江城子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江城子五首》是五代十国词人和凝创作的一组联章词。这组词叙述一位女子与恋人夜间约会相见的整个过程。五首词分别描述了女主人公在等待恋人、盼望见到恋人、与恋人见面、与恋人相处、与恋人离别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绪和情态。它们既各自成章,又情脉相连,表现出这个女子的娇、恨、笑、思、愁等不同的心态,从而展现出这个女子对恋人的一片深情。整组词内容完整,情节曲折,在章法上,脉络清晰、思路连贯,在细节和心理描写上,细腻、生动、逼真,感情跌宕,形象鲜明。

      江城子五首⑴

      其一

      初夜含娇入洞房,理残妆,柳眉长。翡翠屏中,亲爇玉炉香⑵。整顿金钿呼小玉⑶,排红烛,待潘郎⑷。

      其二

      竹里风生月上门⑸,理秦筝⑹,对云屏⑺。轻拨朱弦⑻,恐乱马嘶声⑼。含恨含娇独自语⑽,今夜约⑾,太迟生⑿。

      其三

      斗转星移玉漏频⒀,已三更,对西莺。历历花间⒁,似有马蹄声。含笑整衣开绣户⒂,斜敛手,下阶迎。

      其四

      迎得郎来入绣闱,语相思,连理枝⒃。鬓乱钗垂,梳堕印山眉。娅姹含情娇不语⒄,纤玉手,抚郎衣。

      其五

      帐里鸳鸯交颈情⒅,恨鸡声,天已明。愁见街前,还是说归程。临上马时期后会,待梅绽,月初生。

      词句注释

      ⑴江城子:词牌名。又名“江神子”“村意远”“水晶帘”。单调三十五字,五*韵。

      ⑵爇(ruò):点燃,焚烧。

      ⑶金钿:指嵌有金花的女子首饰。小玉:泛称侍女。

      ⑷潘郎:原指西晋潘岳。潘岳年轻时长相俊美、举止优雅,所以得名“潘郎”。后泛指为女子所爱慕的男子或貌美的情郎。

      ⑸竹里风生:风吹竹丛,竹叶瑟瑟有声。月上门:月亮初生,照上门楣。

      ⑹理:温*,重复地弹奏。秦筝:即筝,原出于秦地。《旧唐书·音乐志》:“筝,本秦声也。相传为蒙恬所造,非也。制与瑟同而弦少。案京房造五音准,如瑟,十三弦,此乃筝也。”

      ⑺云屏:用云母装饰的屏风,一说指上有云彩图饰的屏风。

      ⑻朱弦:用熟丝制的琴弦。

      ⑼恐:担心。马嘶声:情郎来到时的马叫声。

      ⑽含恨含娇:带着怨恨和娇嗔。

      ⑾今夜约:一作“今夜月”。

      ⑿太迟生:即太迟,意谓时间过得太慢。生,语尾助词,无义。

      ⒀玉漏频:指计时的漏声频频传来。均指时间的推移。

      ⒁历历:分明可数,形容马蹄声非常清晰。

      ⒂绣户:绣花的门帘。 敛手:拱手,表示恭敬。

      ⒃连理枝:比喻相爱的夫妻。

      ⒄娅姹(yà chà):明媚、美丽的样子。

      ⒅鸳鸯交颈:形容男女间恩爱亲昵的样子。

      白话译文

      其一

      夜色初降临,她神态娇媚地走进闺房,梳理残妆,把柳眉描画得又细又长。在翡翠屏中,她亲手点燃玉炉香。整顿好头饰,呼叫侍女摆好红烛,等待情郎的到来。

      其二

      竹林里传来阵阵风声,月光悄悄地溜进闺门。她面对云屏,调试秦筝。轻轻地拨弄筝弦,恐难听见那马儿的`嘶叫。她含恨娇媚地独自言语:只怪我呀只怪我,今晚相约的时间太迟了。

      其三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已经到了三更时间,面对对面树上栖息着的黄莺,独自忧伤。在花的远处,传来一阵清晰的马蹄声。她不由得笑了,整理好衣襟配饰,面向他前来的方向拱拱手,走下台阶走出庭院迎接他的到来。

      其四

      轻轻挽着情郎的手,一起进入锦绣的闺房,诉说相思情,发誓愿为连理枝。鬓发散乱玉钗斜垂,髻梳低落到眉头。脉脉含情不语而娇,伸出纤纤玉手,轻抚情郎的衣裳。

      其五

      帷帐里如鸳鸯交颈缠绵,恨那鸡鸣声不知趣,看看天色已明。见街前景象心发愁,但情郎还是说要回去。就要上马时希望能有后会之期,等到梅花绽放,明月初升。

      创作背景

      和凝于后梁末帝贞明二年(916)登进士第。当时的郓州节度使贺瑰了解到和凝与自己是同乡时,便聘他为府中从事。或在这期间和凝为了叙一段男女恋情而创作了《江城子五首》。

      作者简介

      和凝(898—955),五代词人。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西北)人。年十七,举明经;十九岁,登进士第。历事梁、唐、晋、汉、周五代,累官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章事、太子太傅。好为短歌艳曲,布于汴、洛,契丹号为“曲子相公”。著有《红叶稿》,不传。其词存二十九首,《花间集》录二十首,《全唐诗》录二十四首。今有王国维辑《红叶稿词》一卷。

    [阅读全文]...

2022-01-01 07:10:24
  • 《江城子密州出猎》说课稿

  • 语文
  • 《江城子密州出猎》说课稿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学情分析(教学背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5课《词五首》的其中一首词。初三的学生对词的内容理解已培养了初步的能力,但对表现手法这一知识点的赏析较为欠缺,所以本微课设计就是针对学生这一重点、难点进行教学。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词的能力:欣赏词的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

      2、感悟苏东坡豪放的词风。

      三、教学重点:

      理解本词通过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这两种手法抒情言志。

      四、教学难点:

      感悟苏东坡豪放的词风

      五、教学方法:

      朗读——探究——品味——感悟

      六、课型:

      新授课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2、读词以入境

      (1)听视频范读。

      (2)学生自由读、齐读。

      明确语气语调:豪迈奔放,高亢激昂

      (3)整体感知本词上、下片的内容

      3、品词以入味

      (1)理解体味本词通过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这两种手法抒情言志

      (2)本词引用了哪些典故?分别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

      4、论词以识人

      总结本词主旨,理解苏东坡豪放的词风。

      八、板书设计:

      写作特点(表现手法):引用典故、直抒胸臆——豪放风格

      1、亲射虎,看孙郎:少年狂气,意气奋发。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希望朝廷重用自己,报效国家。

      3、西北望,射天狼:杀敌报国的豪情,建功立业的决心。

      九、教学反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用韵律抒写音乐美感的词,是一首用典故抒写深长意蕴的.词,是一首用豪情抒写雄心壮志的词。本节微课紧紧围绕学生学*的重点、难点进行设计,通过朗读——探究——品味——感悟这些方法进行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这一节课的遗憾之处在于应再增设激发学生对诗词想象力的环节,体味作者如何让文字变得更生动,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和词风。

      今天我说课的标题是《江城子密州出猎》。我的说课有七个内容:说教材分析、说教育教学思想、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步骤、说板书设计、说教学评价。

      一、说教材

      《江城子密州出猎》选自人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江城子密州出猎》是苏轼知密州任上的作品,也是豪放词的开山之作。苏轼,才华横溢,*生就有报国立功的信念,但因和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和,自动请求外任,创作这首词的时候,他年已四十,时值西北边事紧张,西夏多次进攻边境。词人在上阕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弘的出猎图,下阕刻画了一位老当益壮、忠心报国的英雄太守形象。整首词纵情豪迈,洋溢着词人的豪情壮志和爱国情怀。读来铿锵有力,威武豪迈。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狂”,通过品味、朗读体会词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三个典故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说教育教学思想

      根据新课标标准,语文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语感,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学*语文的良好*惯,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学*、生活和发展奠定语文基础。所以,这节课我遵循的教学思想是:

      1、有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2、利于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学*。

      3、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4、师生互动促进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阅读全文]...

2021-12-10 11:25:28
  •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原文及赏析

  • 文学
  • 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原文及赏析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了江城子·密州出猎诗词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①,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②貂裘,千骑卷*岗③。

      为报倾城随太守④,亲射虎,看孙郎⑤。

      酒酣胸胆尚开张⑥,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⑦?

      会挽雕弓如满月⑧,西北望,射天狼⑨。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文学家、知名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其父洵、弟辙,合称"三苏".他幼年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自己又刻苦学*,青年时期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显露出多方面的艺术才能。枕头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进士时,主司欧阳修见其文章连称"快哉!快哉!"1059年任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英宗即位,任大理寺丞。神宗时,任太常博士、开封府推官,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为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湖州。元丰二年(1079年),御史台有人摘引其非议新法的诗句,以"讪谤朝政"罪名入狱,即所谓"乌台诗案".出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五年后,改任汝州团练副使。哲宗即位司马光等旧党执政,他复为朝奉郎,任登州知州、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充任侍读,又因与司马光等政见不合,请求外任,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后任兵部尚书兼侍读、端明殿这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守礼部尚书。元佑八年(1093年)*再度执政,他以"讥刺先朝"罪名,贬为惠州安置、再贬为儋州(今海南省儋县)别驾、昌化军安置。徽宗即位,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1101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卒于常州,谥号文忠。

      [注释]

      ①狂:豪情。左牵黄:左手牵黄狗。右擎苍:右臂举着苍鹰。古人打猎时用狗和鹰来捕捉猎物。

      ②锦帽:头戴锦蒙帽。貂裘:身穿貂鼠皮衣。

      ③卷*岗:从*坦的山冈上*卷而过。

      ④为报:为之(太守打猎)报告。倾城:全城人。

      ⑤亲射虎,看孙郎:为"看孙郎,亲射虎"的倒句。孙郎:孙权。《三国志·吴志·孙权传>城:"二十三年十月,权将如吴,亲乘马射虎于凌亭,马为虎伤。权投以双戟,虎却废。常从张世,击以戈、获之。"这里以孙权喻太守。

      ⑥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

      ⑦持节寺中,何日遣冯唐:是说朝廷何日派遣冯唐去云中郎赦免魏尚的罪呢?典出《史记·冯唐列传》。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汉时的郡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太守。匈奴曾一度来犯,魏尚亲率车骑出击,所杀欺众。后因报功文书上所载杀敌的数字与实际不合(少了六个首级),被削职。经冯唐代为辨白后,文帝就派冯唐"持节"(带着传达圣旨的符节)去赦免魏尚的罪,让魏尚仍然担任云中郡太守。苏轼此时因政治上处境不好,调密州太守,故以魏尚自许,希望能得到朝廷的信任。

      ⑧会:定将。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

      ⑨天狼:星名,一称犬星,旧说主侵掠。比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

      [说明]

      本篇作于神宗熙宁八年(1075),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片叙事,下片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我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

      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成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昨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可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

      [译文]

      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卷*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

      [赏析]

      这首词写苏轼在密州作地方长官时,有一次去打猎的情景。

      打猎,对于一个职业猎手,是家常便饭;而对于苏轼这样年已四十的地方官来说,就不能不算一次壮举了。词中就是从表达他出猎时的激动心情开始的。"老夫聊发少年狂",老夫,是古代年长男性的自称,切合作者的年纪和口吻。"聊",是姑且的意思。这句说,老夫今天要发一发小伙子那种"狂劲儿"了。"左牵黄,右擎[ qíng 举起] 苍",左手牵着黄狗,右臂架着苍鹰。鹰和狗是用来追捕猎取对象的。"锦帽貂裘",是戴着锦帽穿着貂皮袄,这次打猎是在冬天,所以穿着皮衣。千骑卷*冈":成千的骑手跟随着他,浩浩荡荡,象疾风一般卷向*坦的山冈。这里显示了作为一州长官出猎时的声势和排场,确实是壮观啊!百姓几乎全城出动(即倾城),都想追随苏轼这个知州(相当于汉朝的太守),去看他打猎。而他也为百姓的热情所感动,暗下决心,为了答谢(报)人们的情意,他要学*三国时代匹马单枪搏斗猛虎的孙权(孙郎),亲手射杀猛虎,给大家看看。

      在上片,作者实际上已经绘制成他的"太守出猎图".写出了他的形貌,也写活了他的神情;渲染了热烈的气氛,更揭示出了他昂扬的精神状态。

      转入下片,作者又进一步深化了所要表达的主题。他说,他刚刚喝足了酒(酒酣)因而更加气粗胆壮(即胸胆尚开张),鬓发有些花白,又有什么妨碍呢!看来好象是承接上片,表现他老当益壮的英雄气概。其实,这里所指,已不限于打猎。他在考虑更为重要的事情:"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皇帝什么时候才派冯唐到云中传达命令?这里用了汉文帝刘恒时的一个典故。"云中"是汉朝的一个郡,在今年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和山西省西北部一部分地区。"节",即符节,是传达皇帝命令的凭证。汉文帝曾派冯唐到云中郡,传旨赦免前云中太守魏尚受的处分,恢复他的官职。魏尚原来抗击匈奴侵扰有功,后来因小过失受到不公*的处罚。可见,作者是在以魏尚自比,希望皇帝能早日委派自己担当保卫边防的重任。他这样希望,并不是无的放矢。因为,当时宋王朝正受到来自西北方的西夏和来自东北方的辽国的军事威胁,国家的安危引起了苏轼的严重关切。他渴望奔赴军事前线,来实现为国立功的政治抱负。最后三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天狼"指天狼星,在古代星象学上,被认为是主侵掠的。作者把它当作敌人的象征,又利用"狼"属于野兽,当在被射猎之列的联想,他表示,将要(会)紧握雕花的强弓,把他对敌人的仇恨凝聚在拉得圆如满月般的弓弦上,看准那西北方的敌人,狠狠地射去。

      作品以出猎开始,却以将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表的结局收尾;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这就把一首生活随笔式的小词写成了充满爱国激情的作品。读起来,韵调铿锵,气势雄浑,感情奔放,境界开阔,是一首表现了苏轼豪放风格的成功之作。

      【翻译】

      我姑且施展一下少年时打猎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随从将士们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穿着貂皮做的衣服,带着上千骑的随从疾风般*卷*坦的山冈。为了报答满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情厚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权那样威猛。

      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呢?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朝着弓矢西北瞄望,奋勇射杀西夏军队!

      【点评】

      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

      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无骨的儿女情换成有胆有识、孔武刚建的英雄气了。苏轼对此也颇为自负,他在密州写给好友鲜于侁的信中说:“*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是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就是指的这首词。

      【讲解】

      江城子密州出猎这首词是苏轼豪放词中较早之作,作于熙宁八年(1075)冬,当时苏轼知密州。据《东坡纪年录》:“乙卯冬,祭常山回,与同官*射放鹰作。”苏轼有《祭常山回小猎》诗云:

      青盖前头点皂旗,黄茅冈下出长围。

      弄风骄马跑空立,趁兔苍鹰掠地飞。

      回望白云生翠巘,归来红叶满征衣。

      圣明若用西凉簿,白羽犹能效一挥。

      其描写出猎的壮观场面及卒章所显之志,与这首《江城子》类似。

      苏轼在熙宁四年(1071)因对王安石变法持不同政见而自请外任。朝廷派他去当杭州通判,三年任满转任密州太守。这首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年)冬。苏轼词风于密州时期正式形成,这首词即公认的第一首豪放词。苏轼对这首痛快淋漓之作颇为自得,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写道:“*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呵呵,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苏轼此词一反“诗庄词媚”的传统观念,“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拓宽了词的境界,树起了词风词格的别一旗帜。

      江城子密州出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准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词。

      2、过程和方法:学*多角度赏析词情。(重点)

    [阅读全文]...

2022-07-14 03:31:56
  • 欧阳炯: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

  •   《江城子·晚日金陵岸草*》

      作者:欧阳炯

      原文:

      晚日金陵岸草*,

      落霞明,水无情。

      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

      空有姑苏台上月,

      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释:

      1、金陵:今江苏南京。

      2、落霞:晚霞。

      3、六代:指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均建都于金陵。

      4、暗逐逝波声:默默地随江水东流的声音消逝了。

      5、姑苏台: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为长夜之饮。

      6、西子:即西施。春秋时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的美女。江城:指金陵,古属吴地。

      赏析:

      这是一首金陵怀古词。凭吊的是六代繁华的消逝,寄寓的则是现实感慨。开头三句点出凭吊之地金陵和当地物色:“晚日金陵岸草*,落霞明,水无情”,大处落墨,展现出日暮时分在浩荡东去的大江,鲜艳明丽的落霞映衬下,金陵古城的全景;“岸草*”显出江面的空阔,也暗示时节正值江南草长的暮春;“落霞明”衬出天宇的辽阔,也渲染出暮春的绚丽。整个境界,空阔而略带寂寥,绚丽而略具苍茫。很容易引动人们今昔兴衰之感。所以第三句由眼前滔滔东去的江水兴感,直接导入怀古;“水无情”三字,是全篇的枢纽,也是全篇的主句,明写落日余辉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它不但直启“繁华暗逐逝波”,而且对上文的“岸草*”、“落霞明”和下文的“姑苏台上月”等景物描写中所暗寓的历史沧桑之感起着点醒的作用。(m.ju.51tietu.net)这里的“水”已在词人的意念中成为滚滚而去的历史长河的一种象征。“岸草*”、“落霞明”、“水无情”,三字一顿,句句用韵,显得感慨深沉,声情顿挫。接下来“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两句是“水无情”的具体发挥。词人慨叹繁华的消逝,似乎多少领悟到某中不以人的主观一直转移的力量在暗暗起作用这样一个事实。“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作者特意把姑苏西子联系起来,表达更深一层的意蕴。

    [阅读全文]...

2022-06-29 19:56:08
2022-01-26 17:10:27
江城子这首古诗的拼音 - 句子
江城子这首古诗的拼音 - 语录
江城子这首古诗的拼音 - 说说
江城子这首古诗的拼音 - 名言
江城子这首古诗的拼音 - 诗词
江城子这首古诗的拼音 - 祝福
江城子这首古诗的拼音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