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渔歌子古诗中的秋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渔歌子古诗中的秋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渔歌子古诗中的秋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渔歌子古诗中的秋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渔歌子古诗鉴赏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渔歌子古诗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 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 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 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 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背景】
唐代宗大历七年(772)九月,颜真卿任湖州刺史,次年到任。张志和驾舟往谒,时值暮春,桃花水涨,鳜鱼水美,他们即兴唱和,张志和首唱,作词五首,这首词是其中之一。这首词于宪宗时一度散失,长庆三年(823),李德裕访得之,著录于其《玄真子渔歌记》文中,始流传至今。
【鉴赏】
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前辈风流略尽,念之慨然。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周旋。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叶梦得《岩下放言》)
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地起风波也。
《渔歌子》,又名《渔父》《渔父乐》《渔夫辞》,原唐教坊曲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入“黄钟宫”。原为单调廿七字,四*韵。中间三言两句,例用对偶。后来此调多用为双调。“子”即“曲”,《渔歌子》即《渔歌曲》。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
渔歌子·浪花有意千重雪
【五代】李煜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诗歌不长,短短27个字,勾勒出了渔父的舒适的令人羡慕的生活。不知道曾为一国之君的李煜在位时是否也曾羡慕过渔父的悠闲自得的生活!
渔父·一棹春风一叶舟
【五代】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盈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在春风中摇起一叶小舟,春江垂钓。远处的小岛上开满了春花,身边则是满满的一坛美酒,四个一字连冠下来,一气呵成,不仅不觉重复,反而*添了悠然轻快的气氛,可见作者对这种生活的满足:在这样的万顷波中垂钓,真可称得上自由二字。
渔歌子·钓得鳊鱼环卖钱
【明】刘基
钓得鳊鱼环卖钱,瓷瓯引满看青天。
芳树下,夕阳边,睡觉芦花雪满船。
得鱼举酒看天,渔翁疏放兀傲之态可掬,这也是诗人自己心态的写照。刘基早年对社会黑暗的不满,晚年对统治者高压的畏惧,使他看透官场的污浊,希望早日得解脱,过着无拘无束的自由生活。
渔歌子·荻花秋
【五代】李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
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此词上片写景,词中描绘出一幅潇湘秋月,小艇垂纶欲归图。下片写人情,词中生动地描写了主人公自在自乐的隐居生活。这首词写景*淡,不事雕琢,明白如话。
渔歌子·柳如眉
【五代】魏承班
柳如眉,云似发,鲛绡雾縠笼香雪。
梦魂惊,钟漏歇,窗外晓莺残月。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
少年郎,容易别,一去音书断绝。
这首词写少妇闺情。上片描写女主人公的容貌,以及她梦醒后的所见所闻;下片女主人公追叙与少年郎分别时依恋的情状,抒写离愁别恨。
渔歌子·柳垂丝
【五代】李珣
柳垂丝,花满树,莺啼楚岸春天暮。
棹轻舟,出深浦,缓唱渔郎归去。
罢垂纶,还酌醑,孤村遥指云遮处。
下长汀,临深渡,惊起一行沙鹭。
这首《渔歌子》乃记游之作,有景致,有情趣,令人神往。暮春天气,楚江*,垂柳轻拂,袅娜多姿,一树树鲜花,姹紫艳红,芳香四溢,沁人肺腑,更有莺歌燕舞,生机盎然,好一派明媚春光。
渔歌子·楚山青
【五代】李珣
楚山青,湘水绿,春风澹荡看不足。
草芊芊,花簇簇,渔艇棹歌相续。
信浮沉,无管束,钓回乘月归湾曲。
酒盈尊,云满屋,不见人间荣辱。
这首词写处士的生涯与心怀。全词淡淡写景,缓缓抒情,风骨俊逸潇洒,态度旷达超拔,语言清新流利,文笔洒脱豪放,无不洋溢着一种“清胜”之美。
渔歌子·泛流萤
【五代】孙光宪
渔歌子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简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
《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作者写了五首《渔歌子》,这是第一首。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剌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
[关于渔歌子的简析]
渔歌子古诗翻译及赏析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是唐代诗人张志和的一首词。这首词开头两句写垂钓的地方和季节。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渔歌子古诗翻译及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赏析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后世影响
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前辈风流略尽,念之慨然。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周旋。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叶梦得《岩下放言》)
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地起风波也。(摘自《白香词谱笺》)
张志和的五首《渔歌子》
(其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其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
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其三)
霅溪湾里钓渔翁,舴艋为家西复东。
江上雪,浦边风,笑著荷衣不叹穷。
(其四)
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枫叶落,荻花乾, 醉宿渔舟不觉寒。
(其五)
青草湖中月正圆,巴陵渔父棹歌连。
钓车子,橛头船,乐在风波不用仙。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
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着,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而饱满。
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
披着绿色的蓑衣,
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他被美丽的春景迷住了,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1、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韵,以张氏此调最为着名。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2、西塞山:浙江湖州。
3、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4、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5、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6、箬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7、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8、不须:不一定要。
赏析:
张志和的词保存下来的只有《渔歌子》(原题叫《渔父》)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西塞山在今浙江省吴兴县境内的西苕溪上,从前叫道士矶,是一座突出在河边的大石岩。西苕溪北通太湖,南邻莫干山,风景很优美。张志和这首词描绘春汛期的景物,反映了太湖流域水乡的可爱。
白鹭就是*常人们叫做鹭鸶的那种水鸟。远远望去,它的外形有点象白鹤,腿和脖子特别长,便于在水中寻找食物。“西塞山前白鹭飞”,它们在西塞山前,展翅飞翔,使这个鱼米之乡更显得生趣洋溢了。“桃花流水”就是桃花水。南方每年二三月间,桃花盛开,天气暖和,雨水比冬天多,下几场春雨,河水就会上涨,于是逆水而上的鱼群便多起来了。作者没有简单地说春汛到来,而是用“桃花流水鳜鱼肥”来描写,这就更能勾起读者的想象,使人们似乎看见了*盛开的、红艳艳的桃花;河水陡涨时,江南特有的鳜鱼不时跃出水面,多肥大呀。“鳜鱼”是一种味道特别鲜美的淡水鱼,嘴大鳞细,颜色呈黄褐色。春汛来了,渔夫当然不会闲着,他们也忙碌开了。“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写的都是他们。“箬笠”就是用竹丝和青色箬竹叶编成的斗笠。“蓑衣”是用植物的茎叶或皮制成的雨衣。如果以龙须草(蓑草)为原料,它就是绿色的。“归”,回家。“不须归”,是说也不须回家了。作者在词里虽然只是概括地叙述了渔夫捕鱼的生活,但是,读者通过自己的想象,完全可以体会到词的言外之意。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读者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嵯峨天皇的《渔歌子》五首及其臣僚的奉和之作七首,即以此词为蓝本改制而成。
苏子瞻极爱此词,患声不可歌,乃稍损益,寄《浣溪纱》曰:“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蔽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黄鲁直闻而继作。江湖间谓山连亘入水为矶,太*州有矶曰新妇,池州有浦曰女儿。鲁直好奇,偶以名对而未有所付。适作此词,乃云:“新妇矶头眉黛愁,女儿浦口眼波秋。惊鱼错认月沉钩。青箬笠前无限事,绿蓑衣底一时休。斜风细雨转船头。”子瞻闻而戏曰:“才出新妇矶,便入女儿浦,志和得无一浪子渔父耶!”人皆传以为笑。前辈风流略尽,念之慨然。小楼谷隐,要不可无方外之士时相周旋。余非鲁公,固不能致志和,然亦安得一似之者而与游也。
山谷(黄庭坚)晚年亦悔前作之未工,因表弟李如篪言《渔父词》,以《鹧鸪天》歌之甚协律,恨语少声多耳。因以宪宗遗像求玄真子文章,及玄真之兄松龄劝归之意,足前后数句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尚觅玄真子,何处如今更有诗?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人间欲避风波险,一日风波十二时。”东坡笑曰:鲁直乃欲*地起风波也。
张志和《渔歌子》阅读训练及赏析
语文是一个多义词,通常作为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的简称,其本义为“语言文字”。语文课一般被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志和《渔歌子》阅读训练及赏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①此词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日本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张氏《渔歌子》词共五首,分咏西塞山、钓台、松江、雪溪、青草湖,泛言江湖渔钓之乐。苏轼有《浣溪沙》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徐俯有《鹧鸪天》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朝廷若觅元真子,晴在长江理钓丝。”
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②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③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④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⑤箬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⑥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译文】
西塞山前有白鹭在飞,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更是肥美。江中的小舟中,有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中垂钓。而他久久不愿离去,是因为这里的美景太吸引人了。
【阅读训练及答案】
(1)全诗呈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色彩,是一幅用诗写的山水画。
(白 红 青 绿)
(2)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______的生活情趣。
(悠闲自在)
(3)诗歌在呈现鲜明的山光水色时,转化着视角,先描写远的______的,再描写*的,_____的。
(高、低)
4、《渔歌子》的体裁不是诗,而是词。
5、这首词前三句写景,时间在_____季,地点是在_____。作者写景时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写,如鹭的颜色是________,桃花的颜色________。箬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_____和________,给人秀丽、清新之感。
6、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______的生活情趣。
7、把诗歌改写成一篇120字左右的散文。
8、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答案
4、词
5、春西塞山前 白 红 青 绿
6、悠闲 自在
7、要注意这些景和物:从容自适的渔父、江南二月的桃花、春江流水、迷蒙的'烟雨、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红桃,等等。
8、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
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精选古诗中的秋天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古诗中的秋天,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3、秋丛饶舍似陶家,遍饶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赠刘景文》)
5、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6、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
2、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3、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李白《长相思·其一》
4、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云山行处合,风雨兴中秋。——高适《送魏八》
6、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李白《忆秦娥·箫声咽》
7、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李煜《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8、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赵翼《野步》
9、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10、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11、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严维《丹阳送韦参军》
12、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1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14、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
16、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17、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18、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19、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王昌龄《塞下曲四首》
20、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方岳《水调歌头·*山堂用东坡韵》
21、砧杵敲残深巷月,井梧摇落故园秋。——陆游《秋思》
22、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2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4、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25、看蓬门秋草,年年破巷,疏窗细雨,夜夜孤灯。——郑板桥《沁园春·恨》
26、满载一船秋色,*铺十里湖光。——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27、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
2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9、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30、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31、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刘彻《秋风辞》
32、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唐寅《菊花》
33、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李煜《长相思·一重山》
3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夜泊枫江》
35、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微风吹过夏以末,不知不觉又中秋。晚霞迟迟未散尽,星辰明月已当空。
中秋月圆,清辉如雪,在四下无人的夜,兀自欣赏这遗世独立的美。
月亮在慢慢变圆,好事也会越来越*。
30个干净且治愈的中秋诗句,最适合在今天发朋友圈!
1.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司空图《中秋》
2.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3.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
4.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纳兰性德《琵琶仙·中秋》
5.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王守仁《中秋》
6.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苏轼《阳关曲》
7.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8.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9.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10.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11.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1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3.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14.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5.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16.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17.红叶流光,苹花两鬓,心事成秋水。——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8.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辛弃疾《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20.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苏轼《念奴娇·中秋》
21.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苏轼《西江月》
22.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辛弃疾《一剪梅·中秋元月》
23.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佚名《中秋玩月》
24.不惟人间惜此月,天亦有意于中秋。——苏舜钦《中秋夜吴江亭上对月怀前宰张子野及寄君谟蔡大》
25.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26.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7.*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李朴《中秋》
28.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晁补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29.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张养浩《折桂令·中秋》
30.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苏轼《念奴娇·中秋》
1、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2、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王之涣《送别》
3、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4、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6、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7、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罗隐《黄河》
8、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9、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10、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11、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怨》
12、自笑堂堂汉使,得似洋洋河水,依旧只流东。——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13、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王维《杂诗三首》
14、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5、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16、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17、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18、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9、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20、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崔颢《行经华阴》
21、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临流欲奚为。——李白《公无渡河》
22、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23、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24、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词》
25、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26、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27、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李白《公无渡河》
28、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29、酒旗戏鼓甚处市。——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30、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3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32、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范云《渡黄河》
33、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next88)。——李白《太原早秋》
34、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李白《战城南》
35、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岑参《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
36、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
37、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38、北风临大海,坚冰临河面。——孟郊《求友》
39、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许浑《汴河亭》
40、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李颀《送陈章甫》
41、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42、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43、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方岳《水调歌头·*山堂用东坡韵》
44、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高適《夜别韦司士》
4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46、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47、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48、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49、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50、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渔歌子古诗中的秋
渔歌子古诗中的词语
渔歌子一诗中描写的是
渔歌子的古诗是
渔歌子古诗中的色彩
渔歌子古诗中的对词
渔歌子古诗中的浪花
渔歌子的诗句
古诗渔歌子的诗
渔歌子古诗的画
古诗渔歌子的画
渔歌子诗句
渔歌子名句
古诗中的渔歌子是牌名词吗
渔歌子古诗中的二首诗意
古诗《渔歌子》的画
渔歌子古诗谁的诗
渔歌子古诗的图片
渔歌子的古诗五首
古诗渔歌子的配图
渔歌子古诗中的几句话
古诗渔歌子的拼音
古诗画的配图渔歌子
渔歌子的古诗图片
《渔歌子》的古诗配画
有关古诗渔歌子的词
渔歌子古诗的意义
渔歌子古诗100图的画
江南渔歌子的古诗
古诗的渔歌子故事
用真像仿写句子
描写冰凌的句子
一针见血的句子
劝学重点句子
媳妇是用来宠的句子
摇摆不定的心情句子
河中石兽重点句子翻译
赞美绿叶的句子
爱情抵不过现实的句子
鼓励妈妈坚强的句子
形容朋友缘分的句子
形容想离婚的句子
**的荤话句子
对上海的描述的句子
关于感情选择的句子
不相见的句子
情绪低落的句子失望
照样子将句子写具体
利益熏心的句子
形容豹子的句子
幽默评论照片的句子
把人当动物来写的句子
逗比表白的句子
形容不想在一起的句子
表达集体温暖的句子
不在相信一个人的句子
自己的生日伤感的句子
形容东西好吃搞笑句子
结婚一周年朴实句子
雨点落在地上补充句子
三国演义赏析句子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