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金燕的古诗

关于描写金燕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描写金燕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描写金燕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描写金燕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2)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615) 诗词(76) 祝福(1k+) 心语(60)

  • 燕昭王陈子昂原文及翻译(燕昭王黄金台的古诗)

  •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前言】

    《燕昭王》,是陈子昂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所作。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注释】

    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

    黄金台:位于碣石坂附*。相传燕昭王于此台置于金以招贤纳士而得名。

    燕昭王.即燕昭氏(前311一前279在位),是古代有名的贤明君上,善于纳士。

    【翻译】

    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赏析】

    《燕昭王》是一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宫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起伏不*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呢?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

    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宜“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屑一顾的地位,从而更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如此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已矣”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元年(697),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

    这篇览古之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读来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应麟《诗薮》说:“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陈子昂的这类诗歌,有“独开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

    [阅读全文]...

2022-07-14 17:58:35
  • 金燕西为何负了冷清秋

  • 优美,诗歌
  • 导语:《金粉世家》细思极恐之处:金燕西和冷清秋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可是金燕西为何负了冷清秋?冷清秋的家境贫寒,她怕遭到金燕西家族的反对,因此始终没有公开他俩的关系。此事被出身显贵的金燕西原女友白秀珠(刘亦菲饰)得知,她不依不饶,闹得金公馆鸡犬不宁,天翻地覆。青年诗人欧阳于坚(李乐饰)喜欢上了冷清秋,并对冷清秋百般关心和体贴,在诗文创作上给了她很大的启迪,

    金燕西为何负了冷清秋

    当花瓣离开花朵,暗香残留。随着《人民的名义》热播,“国产优质剧”被大众提起,掀起了一股回忆杀,纷纷回忆起当年的电视剧有多良心,从《大明王朝》《大唐情史》《永不瞑目》《伪装者》再到即将播放的《欢乐颂》,每部优秀的电视剧都足以承载着观众一段感想,留给了我们足够讨论的剧情。今天我们要说的这部电视剧就是《金粉世家》,小编记得看这部电视剧的时候还是小学,其实冷清秋和金燕西的感情要从现实的角度去看,小孩子似乎对很多地方都不懂,比如说金燕西之前那么爱冷清秋,为什么后来那么冷淡呢?但这并不妨碍小编对这部电视剧的热衷,跟小伙伴也是聊得很嗨,那时候一票女生都不喜欢白秀珠,都在惋惜着冷清秋和金燕西的爱情。

    时过境迁,有了一些经历之后重温《金粉世家》,才明白金燕西和冷清秋,他们二人的悲剧是开篇就注定的,二人从家世到性格,只能是悲剧的走向。

    外表相配的二人

    一、官二代和*民才女

    老生常谈的四个字:门当户对,不是说你家有钱我家有钱,我们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而是说,只有我们的家境对等的时候,我们的三观、我们的眼界、我们处理问题的态度才会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一致。金燕西是*的第七个儿子,身世显赫自然不用多说,冷清秋呢?书香门第,可不管她读了多少书,她都是金燕西用钱追到的。电视剧用了大量篇幅去讲金燕西如何追求冷清秋,送衣服送鞋子送珍珠送钱……从家里追到学校里,官二代追求女孩子的用心良苦,但凡是一个*凡女子都觉得是真情爱意吧,但这爱情是真的爱情吗,不过是凌驾在虚荣之上的接受。

    有个段子,说有一个家庭小康的女孩子到美帝留学。同校一个富二代看上她的小家碧玉,就追她。追到了,可他玩心不改,她就老闹分手。二代还是挺喜欢这个女孩子的,就很苦恼。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她乖一点呢?他的好友就给他出主意,说你给她买奢侈品啊。买多了,她就离不开你了,就不闹了。二代果然给她买了很多奢侈品,很多都是当季的。奢侈品真的是好啊。女孩子爱美,越用越爱,可是自己买不起,只能靠二代,这时候二代再出去玩,她就真的不闹了。

    老司机:金燕西

    二、性格决定命运

    饰演金燕西的陈坤长得太帅,让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金燕西本人就是那种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他不喜欢看书,不想学*,反倒是对听戏、打牌兴趣浓厚。他也试图想要改变自己的人生,一次是他父亲去世,他烦恼的很,前途没了,学业未成,眼看着又要分家了,自己也不知道何去何从,于是,让金荣给他找书房的钥匙,他要进去读书!结果是金荣找钥匙误了些时间,他等不及,出去鬼混了。在金燕西身上,这类事情有很多,他一开始不喜欢骄横跋扈的白秀珠,可后来金家倒台,白家得势,他希望白秀珠能够带他去国外,所以委下身段,当牛做马,如果金燕西能够忍耐下去,或许他的结局会不一样,可事实却是他和白秀珠闹翻了。为什么?因为金燕西骨子里就是自负高傲、能伸不能屈的少爷脾气。

    冷清秋也是如此,她骨子里也是高傲的,所以她绝对不会承认自己和金燕西是因为金钱在一起的,电视剧中,金燕西和冷清秋结婚之后,我们就很少看到冷清秋笑,她觉得金燕西变得很快,但是金燕西一直没变,他一直就是花心肠子见异思迁的人。冷清秋的高傲衍生出另一个词:矫情,也可以是作。不停地和金燕西闹别扭,不能融入到金家人里去,让所有人看出她不高兴。

    矫情的冷清秋

    金燕西和冷清秋,他们的故事里每一个步骤都似乎是必然的,再重新来过一次也不会有任何变化,冷清秋没理由不嫁给那样的金燕西,金燕西没理由不逐渐对冷清秋生腻,也没理由去过节制的生活。如果冷清秋是一个只喜欢钱的女人该多好,至少这样,她会十分开心自己的归宿并乐在其中,或许,她不该在期望虚荣的同时,还想得到一份始终如一的爱情。

    金燕西为何负了冷清秋

    张恨水在《金粉世家o自序》中写道:"人生宇宙间,岂非一玄妙不可捉摸之悲剧乎?"对于世间芸芸众生来说,于宇宙间生存是悲剧或喜剧不能一概而论。喜剧者,各有各的幸福由头;悲剧者,各有各的悲伤祸首。 冷清秋,玉雪聪明,清新可人,最后却落得个不辞而别、黯然隐居。这样的结局自有种种原因。俗套一点说,种种原因之中自有主次之分。在我看来,冷清秋的逼人才气当是主要原因。 冷清秋才气逼人。张恨水在《金粉世家o楔子》中首先说了:冷清秋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把他的职业和姓名用了十四个字概括--"文章直至饥臣朔,斧钺终难屈董狐"。

    用张恨水的话说就是才纳古今,他描写时亦不吝溢美之词:"不是在词章一道下过一番苦工夫的人,决不能措之裕如。到了这时,不由得我不十二分佩服。"金燕西对冷清秋的才气自有领略,其他人*素虽然听说,但是一直未曾得见,直到读了冷清秋在西楼失火、自己不辞而别后给金燕西的信后才有领略,觉得她文笔不错。金凤举说:"一个十几岁的女子,有这样的文字,前途实在未可限量。" 正是一个让人十二分佩服、让人觉得前途无量的冷清秋,一年间却先登明珠之位后遭弃妇之遇。前后差别之大令人咋舌。抚卷而思,也正是她那让人十二分佩服的才气导致了这令人咋舌之变。

    看过《金粉世家》这本书的人都知道,金燕西喜欢冷清秋主要是因为她清新可人。因为她的清新可人,金燕西才颇费心机以得此窈窕淑女。在爱情面前,人们总是感性盖过理性,所以什么门第之见人们可以统统不顾,什么思想差异人们可以统统不虑。冲动成就了爱情的浪漫,也埋下了婚姻不幸的种子。金燕西娶冷清秋有三重原因:其一,冷清秋朴实;其二,冷清秋温和,不会干涉他的行动;其三,冷清秋有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般的自然美。三重原因中一点也没提到冷清秋的才气,看来金燕西对她的喜欢与她的才气无关。

    但是在冷清秋的思想中,自己敢于上嫁给*的公子,主要的不是因为她的容貌等外在的条件(她知道真要是以容貌而论的话,较她漂亮的人当不在少数),而是因为她的才气。他的四姐道之、五姐敏之、六姐润之之所以力促冷清秋与金燕西的婚姻主要就是因为冷的才气和知书达理。对于金燕西的父亲来说,他同意这门亲事,更是因为读了道之拿给他一本冷清秋的诗集后觉得冷清秋很有才气,甚至觉得金燕西配不上冷清秋。

    因为这种才气,冷清秋上嫁了金燕西。读书多的人,尤其是有几分才气的人,大抵会很有自己的思想,无论学问还是生活。冷清秋也是如此。金燕西整天无所事事,忙于交际。这是冷清秋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她很想按照自己的思想去改变金燕西,希望金燕西顾家,希望金燕西多读书谋个正当的职业,希望她们这个小家庭在金家这个大家庭里有立足之地,不为他人耻笑。她在处理婆媳之间、妯娌之间的关系上还是相当成功的,除了和燕西三嫂天然敌意之外。因此,她还是颇受婆婆青睐,颇受燕西姐姐喜欢,颇受燕西嫂子尊重。

    但是,她却无法改变金燕西,或者说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她头脑里的想法对一向自由惯了的金燕西来说,都是束缚。除非金燕西自觉约束自己,主动改变自己,否则他人对于他来说,只是外在的因素,即使说有影响,也起不到决定作用。毕竟一个人性格的形成决非一朝之功。改变也决非一夕之事。 两个人在对于生活的理解上表现出的思想差异因为越来越多的婚后琐事而凸显。日复一日,才气逼人的冷清秋发现无法改变金燕西后,采取了鸵鸟政策--既然改变不了金燕西,那就躲开金燕西,所以自己搬到了西楼独住。 迁居西楼独住是冷清秋的一招棋,也是最后的一招。她这样做,根本上还是期望让金燕西意识到一些什么并作出一些改变。一旦发现此招还是无用,冷清秋的灰心情绪就日重,直到最后绝望。恰巧有那么一场大火,冷清秋趁乱离开了金燕西,离开了金家。 这一切不能不说主要因为冷清秋的才气使然。

    假设一下:如果冷清秋是个全无才气的女子,顺从于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象佩芳、慧厂和玉芬一样打着小算盘,对于这腐败的生活方式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也就可以守着这婚姻了。当然,如果冷清秋真是这样的一个女子,那么就不会有春游之时的巧遇了,故事也得重写了。也许,作者这样安排正是为了说明些许的新势力还不足以撼动旧势力的根基。虽然新势力失败了,但是已经有了打破旧生活的意识和尝试。

    金燕西为何负了冷清秋

    为什么电视剧金粉世家金燕西与冷清秋最后越走越远?

    又回顾了一遍,电视剧里金燕西为了冷清秋的努力那么多那么热情,被拒绝后落寞的神情,被接纳后的欣喜,爱很真实,为什么金燕西婚后就变了呢?并没有什么矛盾啊

    电视剧较原著改了一些,单论电视剧,我觉得可能有以下原因:

    一、金燕西对冷清秋的一见钟情钟的是相貌与气质,而不是性格。

    1. 新鲜感也在作怪。

    燕西见惯了白秀珠那样的富家小姐,邱小姐那样的俗粉脂艳,头一回见到冷清秋这样的出水芙蓉,他心动了。

    2. 清秋的性格其实并不招燕西喜欢,更不适合嫁往金家。

    清秋单纯、直率,做事不会拐着弯来,她不知道该如何应付那些贪财龌龊的人性,她也不屑于学*如何应付,采取的态度往往很强硬。未出嫁时甚至连自己的舅舅都对付不来,入了更复杂的金家,结局就可想而知了。

    更可悲的是,燕西婚前似乎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怎么把清秋追到手,他甚至没来得及了解清秋是个什么样的人,所以婚后只要别人一挑拨,他马上就会怀疑清秋,而清秋又不屑于解释。

    清秋冷淡却又不失刚强的性格,与金家的价值观有矛盾,与燕西的价值观也有矛盾。比如清秋坚持出去教书这一段,燕西虽然支持她,但只是因为燕西对她的喜爱,而不是燕西也觉得这样做是应该。换句话说,两个人从没有战友般的革命情谊,只有靠喜欢与吸引维持着的关系,而这往往是最脆弱、最不经打击的。

    二、金燕西婚前对冷清秋追的执着,并不全是因为爱她。

    1. 相遇的时间、地点、气氛,太容易让人产生爱的错觉了。

    冷清秋那晚就像是仙女下凡一样突然出现在他的世界里,后踏破铁鞋,终于在蓦然回首时又见佳人。

    从金燕西的成长环境看,他从小到大应该都是有求必应,冷清秋也许是他遇到的第一个难题,这也加深了他对清秋的占有欲。

    当然,并不是说燕西不爱清秋,只是他对清秋的爱没有他自己想象的那么深。

    2. 白秀珠的娇蛮任性反衬了冷清秋的温婉可人。

    秀珠即便在燕西还没表白的情况下,依旧以燕西女朋友身份自居,处处干涉燕西生活。这种情况下,燕西看中了恬淡的清秋,觉得她怎么都好。

    这一点感觉保留了原著里部分思想,拿过来参考一下:

    要结为百年的伴侣,主持家事,又是朴实些的好。若是我把那个女孩子娶了回来,我想她的爱情,一定是纯一的,人也是很温和的,决不象交际场中的女子,不但不能干涉她的行动,她还要干涉你的行动啦。

    燕西对清秋的爱,从一开始就有利己成分。他想享受人家性格中的孤冷给他自己带来的自由,却不知道他其实应付不来这种清高。

    3. 清秋对燕西欲拒还迎的态度,夸大了燕西的爱情泡沫。

    不是说清秋是个有心计的女子,我觉得电视剧里的她很单纯。她确实不满纨绔子弟*气,同时对燕西又不能说不动心,毕竟燕西为她也付出了不少心血。一开始清秋陷在这种矛盾里,给燕西的感觉就是若即若离,更加深了这种追求的乐趣。

    但两个人一旦结了婚,这份朦胧感就消逝了。

    4. 欧阳的出现,让燕西更坚定了追求清秋的信念。

    欧阳这个角色似乎是电视剧里加的,但无疑他的出现刺激了燕西的求胜欲。

    就是说燕西婚前对清秋的追求,有太多其他的因素渗入,他对清秋爱的没有那么深。

    5. 当时追求自由恋爱的风气,也促使了燕西相信他对清秋的追求是极端正确的。

    总之,燕西婚前对清秋的追求,确实是狂热而炽烈的,但这并不能说明他对清秋的爱就是深沉而伟大的。那时他有时间、有闲钱,追求清秋似乎成了他的一份事业。一旦到手之后,所有追求带来的刺激都会慢慢消散。

    [阅读全文]...

2022-03-05 23:54:33
  • 燕昭王黄金台的古诗 燕昭王陈子昂原文及翻译

  • 《燕昭王》作者是唐代文学家陈子昂。其诗文如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前言】

    《燕昭王》,是陈子昂随武攸宜东征契丹时所作。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注释】

    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亲师事之。

    黄金台:位于碣石坂附*。相传燕昭王于此台置于金以招贤纳士而得名。

    燕昭王.即燕昭氏(前311一前279在位),是古代有名的贤明君上,善于纳士。

    【翻译】

    从南面登上碣石宫,望向远处的黄金台。丘陵上已满是乔木,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宏图霸业今已不再,我也只好骑马归营。

    【赏析】

    《燕昭王》是一首怀古诗借古讽今,感情深沉,词句朴质,有较强的感人力量。当时作者身居边地,登临碣石山顶,极目远眺,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吊古抒情,表达了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痛苦心情,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强烈的进取精神。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碣石馆,即碣石宫。燕昭王时,梁人邹衍入燕,昭王筑碣石宫亲师事之。“黄金台“也是燕昭王所筑。昭王置金于台上,在此延请天下奇士。未几,召来了乐毅等贤豪之士,昭王亲为推毂,国势骤盛。以后,乐毅麾军伐齐,连克齐城七十余座,使齐几乎灭亡。诗人写两处古迹,集中地表现了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主风度。从“登”和“望”两个动作中,可知诗人对古人何等向往!当然,这里并不是单纯地发思古之幽情,诗人如此强烈地推崇古人,是因为深深地感到现今世路的坎坷,其中有着深沉的自我感慨。

    次二句:“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抒发了世事沧桑的感喟。诗人遥望黄金台,只见起伏不*的丘陵上长满了乔木,当年置金的台已不见,燕昭王到哪里去了呢?这表面上全是实景描写,但却寄托着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为什么乐毅事魏,未见奇功,在燕国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呢?道理很简单,是因为燕昭王知人善任。

    因此,这两句明谓不见“昭王”,实是诗人以乐毅自比而发的牢骚,也是感慨自己生不逢时,英雄无用武之地。作品虽为武攸宜“轻无将略”而发,但诗中却将其置于不屑一顾的地位,从而更显示了诗人的豪气雄风。作品最后以吊古伤今作结:“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诗人作此诗的前一年,契丹攻陷营州,并威胁檀州诸郡,而朝廷派来征战的将领却如此昏庸,这怎么不叫人为国运而担忧?因而诗人只好感慨“霸图”难再,国事日非了。同时,面对危局,诗人的安邦经世之策又不被纳用,反遭武攸宜的压抑,更使人感到前路茫茫。“已矣”二字,感慨至深。这“驱马归来”,表面是写览古归营,实际上也暗示了归隐之意。神功元年(697),唐结束了对契丹的战争,此后不久,诗人也就解官归里了。

    这篇览古之诗,一无藻饰词语,颇富英豪被抑之气,读来令人喟然生慨。杜甫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胡应麟《诗薮》说:“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陈子昂的这类诗歌,有“独开古雅”之功,有“始高蹈”的特殊地位。

    [阅读全文]...

2021-12-30 08:50:49
  • 有关燕子的古诗

  • 燕子
  • 有关燕子的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燕子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燕子的`古诗

      《春来燕》

      唐·杜荀鹤

      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

      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

      《燕》

      唐·郑谷

      年去年来来去忙,春寒烟暝渡潇湘。

      低飞绿岸和梅雨,乱入红楼拣杏梁。

      闲几砚中窥水浅,落花径里得泥香。

      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

      《燕》

      唐·李中

      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

      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

      《春燕》

      唐·刘兼

      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

      大厦已成须庆贺,高门频入莫憎嫌。

      花间舞蝶和香趁,江畔春泥带雨衔。

      栖息数年情已厚,营巢争肯傍他檐。

      《晚燕》

      唐·白居易

      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

      去社日已*,衔泥意如何。

      不悟时节晚,徒施工用多。

      人间事亦尔,不独燕营巢。

      《赋得檐燕》

      唐·皇甫冉

      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

      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新燕》

      唐·成彦雄

      才离海岛宿江滨,应梦笙歌作*邻。

      减省雕梁并头语,画堂中有未归人。

      《燕来》

      唐·韦庄

      去岁辞巢别*邻,今来空讶草堂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

      《燕子》

      唐·秦韬玉

      不知大厦许栖无,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几回抛却绣工夫。

      《咏燕》

      唐·张九龄

      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祗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轩日几回。

    [阅读全文]...

2022-03-03 04:47:18
  • 描写燕子的古诗

  • 燕子,文学
  • 描写燕子的古诗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收藏过自己喜欢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燕子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咏燕》张鷟

      变石身犹重,

      衔泥力尚微。

      从来赴甲第,

      两起一双飞。

      2、《燕》李中

      豪家五色泥香,

      衔得营巢太忙。

      喧觉佳人昼梦,

      双双犹在雕梁。

      3、《归燕》杜牧

      画堂歌舞喧喧地,

      社去社来人不看。

      长是江楼使君伴,

      黄昏犹待倚栏干。

      4、《村舍燕》杜牧

      汉宫一百四十五,

      多下珠帘闭琐窗。

      何处营巢夏将半,

      茅檐烟里语双双。

      5、《燕子楼》王凤娴

      燕子楼头燕子回,

      何年鹤去见归来。

      相思怨结东风泪,

      洒向残花已剩灰。

      6、《新燕》成彦雄

      才离海岛宿江滨,

      应梦笙歌作*邻。

      减省雕梁并头语,

      画堂中有未归人。

      7、《春来燕》杜荀鹤

      我屋汝嫌低不住,

      雕梁画阁也知宽。

      大须稳择安巢处,

      莫道巢成却不安。

      8、《燕来》韦庄

      去岁辞巢别*邻,

      今来空讶草堂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

      不是村中旧主人。

      9、《燕子》秦韬玉

      不知大厦许栖无,

      频已衔泥到座隅。

      曾与佳人并头语,

      几回抛却绣工夫。

      10、《秋燕》司空图

      从扑香尘拂面飞,

      怜渠只为解相依。

      经冬好*深炉暖,

    [阅读全文]...

2022-04-30 03:29:05
  • 燕子的古诗大全(描写春天燕子的诗句古诗)

  • 燕子,春天
  •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每到春暖花开的时节,燕子便由南方归来。燕子飞时,诗意如烟。燕子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养儿育女,因此为古代文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比喻爱情美好,或借以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所寄托之情感颇为丰富隽永。

    ​春思

    隋-王谊

    山映帘栊水映窗,浣纱人在苎萝江。

    年年三月梨花雨,门掩东风燕子双。

    水槛遣心-其一

    唐-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绝句

    宋-王雱

    一双燕子语帘前,病客无憀尽日眠。

    开遍杏花人不到,满庭春雨绿如烟。

    午睡

    宋-张九成

    深杏小桃暄午昼,游丝飞絮搅长空。

    觉来一枕轩窗静,燕子双双西又东。

    春日晚望

    宋-孟大武

    屋角风微烟雾霏,柳丝无力杏花肥。

    朦胧数点斜阳裹,应是呢喃燕子归。

    山居

    宋-徐玑

    柳竹藏花坞,茅茨接草池。

    开门惊燕子,汲水得鱼儿。

    地僻春独静,人闲日自迟。

    山禽啼忽住,飞起又相随。

    生查子

    宋-辛弃疾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

    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即事

    元-黄溍

    南陌东阡草色齐,愔愔门巷客来稀。

    受风燕子轻相逐,著雨杨花湿更飞。

    绿树无言春又尽,红尘如雾手频挥。

    浮生莽莽吾何计,独立看云竟落晖。

    春景

    清-李学温

    竹亭春草绿,小雨引花香。

    燕子来何处,衔泥镇日忙。

    沙溪

    *代-邱汝滨

    白鹭眠沙燕子斜,瓜牛庐外正桃花。

    欲知天地无*,春在孤城野老家。

    [阅读全文]...

2022-04-09 08:42:37
  • 关于燕子的古诗词

  • 燕子,阅读,文学
  • 关于燕子的古诗词

      燕子是雀形目燕科的一属。古时候人们把它叫做亥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燕子的古诗词,欢迎来参考!

      1、燕子归来依旧忙。——谢克家《忆君王》

      2、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宴殊《破阵子》

      3、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陈与义《雨》

      4、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薛道衡《昔昔盐》

      5、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二首》

      6、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

      7、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欧阳修《采桑子》

      8、已过燕子穿帘後,又见鱼上市时。——陆游《春日》

      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宴殊《破阵子》

      10、燕子初来语更新,一声声报内家春。——王珪《宫词》

      11、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韦应物《长安遇冯著》

      12、新绿阴中燕子飞,数家烟火自相依。——陆游《初夏》

      13、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晏几道《谒金门》

      14、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杜甫《即事》

      15、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欧阳修《临江仙》

      16、飞来燕子寻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邵雍《梅花诗》

      17、燕子楼空春色晚,将军一去音容远。——秦观《调笑令》

      18、鸟啼芳树丫,燕衔黄柳花。——张可久《凭栏人暮春即事》

      19、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

      20、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21、月儿初上鹅黄柳,燕子先归翡翠楼。——周德清《喜春来》

      22、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杜甫《燕子来舟中作》

      23、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张炎《高阳台》

      24、燕子犹知社後归。君行无定期。——刘克庄《长相思·朝有时》

      25、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26、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李好古《谒金门·怀故居》

      27、去年燕子天涯。今年燕子谁家。——张炎《清*乐·采芳人杳》

      28、磁石上飞,云母来水,土龙致雨,燕雁代飞。——刘安《淮南子》

      29、天也妒,未得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元好问《摸鱼儿·雁丘词》

      30、花开望远行,玉减伤春事,东风草堂飞燕子。——张可久《清江引》

      31、尘生燕子空楼,抛残弦索床头。——纳兰性德《清*乐·凄凄切切》

      32、燕子几曾归去。只在翠岩深处。——辛弃疾《如梦令·燕子几曾归去》

      33、春色岂相访,众雏还识机。故巢傥未毁,会傍主人飞。——杜甫《归燕》

      34、变石身犹重,衔泥力尚微。从来赴甲第,两起一双飞。——张鷟《咏燕》

      35、旅食惊双燕,衔泥入此堂。应同避燥湿,且复过炎凉。——杜甫《双燕》

      36、海燕何微眇,乘春亦暂来。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张九龄《咏燕》

      37、莺莺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丰丰韵韵。——乔吉《天净沙·即事》

      38、春色遍芳菲,闲檐双燕归。还同旧侣至,来绕故巢飞。——武元衡《归燕》

      39、百鸟乳雏毕,秋燕独蹉跎。去社日已*,衔泥意如何。——白居易《晚燕》

      4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宴殊《浣溪沙》

      41、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夔《点绛唇》

      42、酴醿架上蜂儿闹,杨柳行间燕子轻。——范成大《鹧鸪天·嫩绿重重看得成》

      43、羽翼势虽微,云霄亦可期。飞翻自有路,鸿鹄莫相嗤。——李建勋《归燕词》

      44、衔泥燕,声喽喽,尾涎涎。秋去何所归,春来复相见。——韦应物《燕衔泥》

      45、豪家五色泥香,衔得营巢太忙。喧觉佳人昼梦,双双犹在雕梁。——李中《燕》

      46、卷幕参差燕,常衔浊水泥。为黏珠履迹,未等画梁齐。——顾况《空梁落燕泥》

      47、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皇甫冉《赋得檐燕》

      48、碧草缦如线,去来双飞燕。长门未有春,先入班姬殿。——李益《赋得早燕送别》

      49、三叠曲,四愁诗。心事少人知。西风未老燕迟归。巢冷半干泥。——仇远《燕归来》

    [阅读全文]...

2022-07-06 14:26:34
  • 《迎燕》古诗译文及赏析

  • 《迎燕》古诗译文及赏析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迎燕》古诗译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的诗意:天上飘着细细的春雨,燕子的小翅膀被淋得湿漉漉的,嘴上衔着的用来筑巢的泥土还带着落花的芳香。

      出自葛天民《迎燕》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

      诗意

      在*已咫尺的阳春三月里,有这么一户的普通老百姓家里。

      为了迎接新一年里燕子的归来,不放下破旧的帘子把房屋遮蔽起来。

      一场春雨后燕子的翅膀上沾着丝丝的雨滴,土地里散发出一股淡淡的泥巴香味里面还混杂着雨滴砸落的花瓣。

      燕巢早已铸修好了连小燕子都长大了。一人家一燕家两户家庭相伴着又度过了一个美丽的年华。

      赏析:

      这是一篇以动物为题材的五言律诗,写的是春燕与诗人之间一种令人感动的亲*、和谐的`关系与情趣。

      燕子秋去春来,筑巢于檐下,生儿育女。首联写燕子的这种*性:“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八寸为咫,言距离很*。阳春三月已*,可爱的燕子总是在这个时候飞进千万个寻常百姓的家中。诗句借鉴刘禹锡的《乌衣巷》:“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点化非常自然。燕子从不嫌贫爱富、趋炎附势,越是老屋旧檐越是栖息的好地方。无论飞到哪里过冬,每年春天燕子都能再飞回来,而且能找到自己的家。等到秋天小燕子长大了,全家又会飞走。人们从来不知道燕子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到哪里去,然而却是老百姓的好伙伴。善良人家总是能善待燕子,民间也视其为吉祥物。

      “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眼见阳春三月到了,燕子也该来了,诗人为了迎接燕子,挂在门上的旧帘子不再放下,好让燕子飞进家门。燕子筑巢的地方一般是在屋外的房檐下,这样可以自由去来。然而,诗人家的燕子却是将泥巢筑于室内的,表明了主人对燕子的“溺爱”。记得儿时,我家堂屋内就有燕子筑窝,每天早上,外婆起床开门放燕子外出觅食,时进时出,晚上主人睡觉燕子也按时息憩。有时候出远门,燕子就进不了家门了,于是老外婆就在房门的上方凿一个小洞,以此方便燕子进出。朝飞暮宿、秋去春回,岁岁如此,天天依旧。诗人特别选取等候燕子春天归来时的情形来加以描写,燕子的“新”和门帘的“旧”,互为反衬,让带着新春气息的燕子与诗人一成不变、清贫孤寂的生活形成对照,值得玩味。一个“迎”字,刻画出诗人内心的企盼,以及对燕子的思念、喜爱。燕子未至,情却先到了,读来饶有情味。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新燕终于来了!天上下着细细的春雨,燕子的小翅膀湿漉漉的,嘴上衔的筑巢用的泥土也带着落花的芬芳。如果说写微雨沾湿燕子的翅膀,是诗人经过对燕子的细致观察得来的,那么泥土带着落花香,则是诗人因欣喜和爱怜产生的神奇的想像,然而却又想像得非常的妥帖而巧妙。这样写,既刻画出燕子的可爱,也表达了诗人对燕子的怜惜、爱护、爱赏,感情丰富而浓厚,具有感染力。

      “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可爱的燕子已经成为诗人生活的一部分。每天,诗人都会留心观察燕子,看着燕子将去年的旧巢修葺好,然后生下小燕子,把乳燕抚养大。我们似乎也听到了燕子啾啾的鸣叫声,看到小巢内伸着小脑袋等候着妈妈归来的候食的雏燕。总之,燕子给诗人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让他不再孤寂,让他时时有希望有企盼,充充实实,快快活活。因而,燕子的来去自如、自由自在,正是诗人隐居生活的反映。当然,守着燕子打发余生,也反映了隐居生活清寂的一面,难怪有人会从中读出岁月流逝,年华苦度的酸楚,甚至是凄凉。然而,我读出的却是慈悲、悲悯、恬澹、惬意、满足,对自然的爱、对生灵的爱、对人世的爱,读出的是一种生活趣味和人生态度。试想,要是有一年燕子不来了,对于隐居的诗人而言,没有燕子的生活又该是怎样的一种况味呢?

    [阅读全文]...

2022-04-06 01:01:54
  • 描写燕子的诗句 关于燕子的古诗大全

  • 燕子,优美
  • 在大自然中,生存着许多不同的动物,人类根据它们的特性来为它们赋予了特别的寓意,例如燕子象征爱情、乌鸦象征着厄运、白鹤则是寓意着长寿。燕子出双入对的样子,在古人的眼中常常是夫妻恩爱、美好的象征。

    1、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2、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

    3、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4、罗幔轻寒,燕子双飞去。

    5、新绿阴中燕子飞,数家烟火自相依。

    6、燕子分泥蜂酿蜜,迟迟艳风日。

    7、燕子归来依旧忙。

    8、燕子初来语更新,一声声报内家春。

    9、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10、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11、冥冥花正开,飏飏燕新乳。

    12、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13、黄莺过水翻回去,燕子衔泥湿不妨。

    14、已过燕子穿帘後,又见鱼上市时。

    15、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阅读全文]...

2021-11-28 00:54:57
描写金燕的古诗 - 句子
描写金燕的古诗 - 语录
描写金燕的古诗 - 说说
描写金燕的古诗 - 名言
描写金燕的古诗 - 诗词
描写金燕的古诗 - 祝福
描写金燕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