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太和殿有关的古诗

关于与太和殿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与太和殿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与太和殿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与太和殿有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5) 语录(2) 说说(1) 名言(496) 诗词(16) 祝福(1k+) 心语(66)

  • 太和殿介绍

  •   在日常的学*、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太和殿介绍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故宫的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市,是明清古代宫殿建筑,也是最高的重檐庑殿顶建筑,同时也是东方三大殿之一。

      太和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最开始的时候,太和殿是仿制的南京故宫奉天殿建造的,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当时就叫奉天殿。

      到了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然后又于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为此刻的名字——太和殿。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太和殿的地面都是用金砖铺造的,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

      很多人可能认为太和殿的作用主要是用来上朝的,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太和殿的主要作用,是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如皇帝登基即位、册立皇后等。也就是说,太和殿是一个用来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常的时候使用次数很少。

      太和殿是AAAAA景点,不需要门票,和故宫景区门票通用。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今名。自建成后屡遭焚毁,又多次重建,今日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35.05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

      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台,称为丹陛,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龟、鹤为长寿的象征。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下为高8.13m的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明清两朝24个皇帝都在太和殿举行盛大典礼,如皇帝登极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理解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五十四年(17*)始,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古代建筑之首。

      太和殿如同一座山,所有的部位都在傲视着底下的东西。它旁边的建筑卑微地下拜,如同黄琉璃瓦的大洋,而它,则像*原上的巨峰。

      “危楼高百尺”,走到太和殿前,你连仰望都不行,于是只有下拜,这是以前的皇帝希望看到的。澄黄的琉璃瓦如同千万把利剑,刺着下面的人。

      血红的墙、青绿的斗拱,无不暗示你:这是皇家之地!看着它仿佛很*,走起来又很远。登上汉白玉石阶,忽然感觉:人卑微得吓人。雕出的玉龙眼睛努出很多,身体给云雾挡了大半。

      登上大殿,斗拱繁复:“五步一斗,十步一拱;廊腰缦回,椽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皇家爱用大红大紫,绿得吓人。斗、柱、梁、扇、拱。“钩心斗角”。

      如此豪华的装饰,皇帝自然也如此。自然有歌台暖响,自然有舞殿冷袖;自然了,负栋之柱,多于饿死的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怨恨的人民;钉头磷磷,多于内忧与外患。洋人赶走皇帝,皇帝签了好几个条约才能回来。但一回来,管弦呕哑,又多于人们的言语。自然,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自然“戍卒叫,函谷举”。武昌起义,“大清国”,亡!之后,一直到1949年,故宫长满荒草,各色旗子不停变幻。

      新*以后,故宫干净、大气,整修一新。我想:太和殿可以站起来了!

      今天我们一起去游太和殿。

      进了太和门,我们就看到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它建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都有汉白玉栏杆,大电四角和望柱下面有1000多个圆雕鳌头,你们可别以为这是装饰,他们可是大店的排水管道,每到下雨,雨水便从鳌头排出来,千龙吐水,非常壮观。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长65米,宽33米,高28米,面积2380多*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它的长宽比例是9:5,象征皇帝九五至尊,大殿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屋顶是金黄色的琉璃瓦,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走进殿内,中心是大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台上放着金漆雕龙宝座,就是我们所说的龙椅,再向上龙椅正上方中央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盘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大白圆珠龙头宝珠正对下面龙椅相传合理合法,得到皇位的人才能安然坐在龙椅上,否则就会掉下来砸他的头,虽然是传说,却吓住了某些人,窃国大盗衰世凯复辟称帝时就没敢做在龙珠下。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呵,元旦都在这里接受朝贺,美缝大理皇帝端坐在宝座上,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文武百官分列左右大殿,乐声悠扬,一派壮观的景象。

      因为故宫浓缩着五千年的辉煌和古老的文化,所以他早就是我心中的游览胜地,今年暑假我终于美梦成真。

      到了北京我和爸爸妈妈就乘车来到了*,穿过*,过了午门举世闻名的太和殿就映入眼帘,太和殿气势磅礴、金碧辉煌,五颜六色的琉璃瓦如一条条长龙排列的十分整齐。弯弯的房角都刻成了怪兽,四个向上翘起的屋檐把太和殿显得雄伟壮观,走向太和殿七十二个大红柱雕龙画凤显示了封建王权的建筑风格。金灿灿的房顶体现出*古代皇帝的威严与地位。这座大殿远望虽然庄严、肃穆,但漂亮的外观又使人感到异常的单调和沉重,我的心情徒然暗淡。不知为什么我仿佛觉得有一群傀儡似地太监恭敬的站立在两旁,香炉里香烟袅袅上升,皇帝在殿内居高而坐。故宫这座这座象征古代王权的建筑,一砖一瓦都侵透着“家天下”的意味。遥想当年君王面南而坐,群臣面北而跪,其威风远非白金汉宫可以比拟的。

      下午,我们除了前门,我站在*回望太和光芒,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井然有序的布局、这样的庄严肃穆,不能不令人惊叹,希望这次故宫之旅能成为我永恒的记忆。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殿高35. 05米,面积2377*方米,共55间,72根大柱,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是故宫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太和殿也是*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是典型的古典建筑。

      太和殿的内部及外部构造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在这里,除了奇异的雕梁画栋、独特的设计布局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稀世珍宝外,她的坚固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自太和殿建成以来,遭遇过多次大地震,她依然像一位坚强的巨人傲然屹立,丝毫不受影响。

      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内有许多雄伟的建筑,如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等等,而其中最雄伟的要数太和殿了。

      太和殿明初时称奉天殿,嘉靖年改称皇极殿,清朝顺治二年改成太和殿。这个宫殿作为宫廷举行重要典礼的场所,在建造规模、装饰等级上都是*古建筑之首。太和殿几经重修,现在为康熙三十四年行制。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跨过太和殿的那道门槛首先应入眼帘的是那个金色的宝座。这宝座的座底雕双龙戏珠纹,并以海水江崖相衬。宝座椅圈由十三条龙盘绕在六根立柱上构成,椅背正中有一条龙,它勇武刚毅的面目为皇帝的专属御座增添了唯我独尊的气息。

      太和殿前面设有铜鹤铜龟。龟鹤作为长寿动物之首,在这里寓意着江山永固。此外,铜鹤铜龟也是香炉,它们背上有活盖,可以放入点燃的松柏枝等香料,袅袅的香气就从龟鹤的口中飘出。

      太和殿宝座后面是由金丝楠木制成上饰金漆云龙纹的七扇屏风。屏风不仅有实用功能,还是最高权力的象征,它以高大的身躯和金碧辉煌的色调烘托出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太和殿宝座上方有*历史上级别最高结构最复杂的藻井,藻井下部是方井,方井上置斗拱承重,藻井的中部为八角井,用多道抹角枋构成三角和菱形。在顶心,明镜下雕有口中悬珠的蟠龙,为整个大殿增添了威严壮观的气势。

      故宫太和殿,它不仅凝聚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建造技术,更体现了我国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

    [阅读全文]...

2022-07-28 13:53:44
  • 诗名含有殿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殿字的诗词

  • 梁殿一殿章招饮雨花洞即事

    陈恭尹〔清代〕

    五峰处处有名区,最是君家似画图。已割山光来屋里,不妨楼外即城隅。

    香垂峭壁千花细,石透盘根老树孤。两世过从今几度,快听春鸟劝提壶。

    过梁殿一殿章山园三首 其一

    陈恭尹〔清代〕

    百寻藤蔓老龙形,千岁松根下有苓。峭壁尚粘霜叶赤,一峰分入几楼青。

    过梁殿一殿章山园三首 其二

    陈恭尹〔清代〕

    怪石参差筑作台,冰纹疏密上阶苔。请君亭畔时删竹,城外山光要入来。

    过梁殿一殿章山园三首 其三

    陈恭尹〔清代〕

    五峰相望水回环,翠色林香杳霭间。怪得过君皆大醉,主人家住是中山。

    登凭虚山殿在永明殿之南岩洞甚奇

    严嵩〔明代〕

    峰殿郁岧峣,登临*九霄。曙烟笼阙迥,残月带城遥。

    翔凤金为阁,飞虹玉作桥。乘舆罢游幸,花色为谁饶。

    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百官共睹…即事

    王维〔唐代〕

    欲笑周文歌宴镐,遥轻汉武乐横汾。岂知玉殿生三秀,

    讵有铜池出五云。陌上尧樽倾北斗,楼前舜乐动南薰。

    共欢天意同人意,万岁千秋奉圣君。

    元日蒙召五臣于文华殿赐谕赐酒馔于殿西厢沾醉而出恭述四绝 其四

    严嵩〔明代〕

    圣主履端膺万福,起居先遣*臣知。正朝云物偏佳胜,试笔先裁祝圣诗。

    赐游小山并金海泛舟至广寒殿诗八首 其一 清虚殿

    严嵩〔明代〕

    皇宫西畔閟层丘,别有天门洞壑幽。玉树金亭云雾里,年年此地奉宸游。

    赐游小山并金海泛舟至广寒殿诗八首 其七 广寒殿

    严嵩〔明代〕

    嵯峨台殿倚层巅,古木长云上界连。太液无风开玉镜,时时飞翠落晴渊。

    元日蒙召五臣于文华殿赐谕赐酒馔于殿西厢沾醉而出恭述四绝 其一

    严嵩〔明代〕

    元日首颁元圣谕,宝函擎出殿中开。承恩特赐宜年酒,拜舞瞻天却举杯。

    [阅读全文]...

2022-05-19 05:24:20
  • 含有殿字的古诗词 带殿字的诗词名句

  •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功名半纸,风雪千山。——张可久《殿前欢·客中》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李煜《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白居易《长恨歌》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李商隐《隋宫》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愿此生终老温柔,白云不羡仙乡。——《长生殿·第二出·定情》

    泪湿罗巾梦不成,夜深前殿按歌声。——白居易《后宫词》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奉帚*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王昌龄《长信怨》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秋河。——顾况《宫词五首·其二》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千步虹桥,参差雁齿,直趋水殿。——柳永《破阵乐·露花倒影》

    水殿风来暗香满。——苏轼《洞仙歌·冰肌玉骨》

    万国笙歌醉太*,倚天楼殿月分明。——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辛弃疾《木兰花慢·中秋饮酒》

    露湿晴花春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阳。——李益《宫怨》

    *,十年不上野鸥猜。——张可久《殿前欢·次酸斋韵》

    置酒高殿上,亲友从我游。——曹植《箜篌引 / 野田黄雀行》

    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王昌龄《西宫秋怨》

    风动荷花水殿香,姑苏台上宴吴王。——李白《口号吴王美人半醉》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白居易《长恨歌》

    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辛弃疾《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

    云心无我,云我无心。——卫立中《殿前欢·碧云深》

    酸斋笑我,我笑酸斋。——张可久《殿前欢·次酸斋韵》

    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中秋*上和王路钤》

    斟酌姮娥,九秋宫殿冷。——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唐毅夫《殿前欢·大都西山》

    杏花疏影,杨柳新晴。——贯云石《殿前欢·隔帘听》

    无事不登三宝殿——《警世通言·卷二十八》

    望长安,前程渺渺鬓斑斑。——张可久《殿前欢·客中》

    奉帚*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

    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张说《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

    纵明月相思千里隔。梦咫尺。勤书尺。——贺铸《琴调相思引·送范殿监赴黄岗》

    吴洲如见月,千里幸相思。——朱彝尊《桂殿秋·思往事》

    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夏竦《喜迁莺·霞散绮》

    天淡云冰,列长空数行新雁。——《长生殿·第二十四出·惊变》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白居易《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阅读全文]...

2022-07-27 19:46:34
  • 故宫太和殿导游词

  • 故宫太和殿导游词(精选6篇)

      在导游带领游客游览太和殿时需要准备好相关的导游词,那么都有哪些好的导游词呢?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故宫太和殿导游词(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您。

      故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殿高35。05米,面积2377*方米,共55间,72根大柱,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是故宫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宫中最高大的建筑。太和殿也是*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是典型的古典建筑。

      太和殿的内部及外部构造是中华民族古老智慧的结晶,在这里,除了奇异的雕梁画栋、独特的设计布局以及令人目不暇接的稀世珍宝外,她的坚固程度也令人叹为观止。自太和殿建成以来,遭遇过多次大地震,她依然像一位坚强的巨人傲然屹立,丝毫不受影响。

      太和殿前有宽阔的*台,俗称月台。月台上陈设日晷、嘉量各一,铜龟、铜鹤各一对,铜鼎18座。日晷是古代的计时器,嘉量是古代的标准量器,二者都是皇权的象征。殿前的双龙戏珠御路石,其珠为吉祥如意珠,双龙之中,一个代表天帝,另一个代表帝王;殿下有三层汉白玉石雕基座,周围环以栏杆。栏杆下安有排水用的石雕龙头,每逢雨季,可呈现千龙吐水的奇观。

      殿内更是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室内外梁枋上饰以级别最高的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七十二根罕见楠木大柱支撑整个大殿。太和殿的明间设九龙金漆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端、仙鹤和香亭。

      太和殿不愧是故宫第一殿,更是中华民族的珍宝。

      故宫太和殿位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故宫南北中轴线的显要位置,是故宫外廷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也是故宫中最大的宫殿,民间俗称“金銮殿”。

      我是你们大家的小导游,我姓吴,名晓宇。今天就由我来带着大家游览远*闻名的北京故宫。

      故宫始建于1406年,1420年基本竣工,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故宫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面积为723633*方米。相传故宫一共有9999间房,实际据1973年专家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这位小朋友你知道环绕故宫的围墙有多长吗?对了!是3400米。围墙外还有52米宽的护城河环绕,形成一个森严壁垒的城堡。从*后面的端门进入后,走过午门、太和门,就来到了有名的太和殿。太和殿是“东方三大殿”之一,是*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称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名太和殿。建成后屡遭焚毁,多次重建,今殿为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重建后的形制。

      接下来自由活动15分钟,注意不要乱刻乱画,还不要随地吐痰和扔垃圾。之后我们去保和殿。

      女士们、先生们,前面的大殿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故宫内最大宫殿。建筑面积2377*方米,重檐庑殿顶,是殿宇中最高等级,为外朝三大殿中最大的一座。太和殿建在三层重叠的“工”字型须弥座上,由汉白玉雕成,离地8余米,下层台阶21级,中,上层各9级。

      太和殿始建于公元1406年,经历了三次火灾和一次兵燹的毁坏,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清朝建的。四个屋檐上各有一排动物,原来是钉子,用来固定瓦片用的,后来换成了神话传说中的动物,据说可以辟邪,而且数量越多,表明建筑越重要。太和殿上有9个,9是阳之极数,依次为7、5、3、1,*民百姓家是不允许有这种装饰的。

      明清两朝曾有24个皇帝在此登基,宣布即位诏书。元旦、冬至、皇帝生日、册立皇后、颁布法令、政令、派将出征、金殿传胪以及赐安等等,皇帝都要在这里举行仪式,接受文武百官朝贺。

      这个广场是太和殿广场,面积达3万*方米。整个广场无一草一木,空旷宁静,给人以森严肃穆的感觉。正中为御路,左右地面铺的砖横七竖八,共15层,以防有人挖地道进入皇宫。周围有一些大缸,是做什么用的呢?在故宫里一共有308个大缸,是用来储水防炎的,缸下可烧炭加温,防止冬天缸水结冰。为什么要建这么大的广场呢·那是是为了让人们感觉到太和殿的雄伟壮观。站在下面向前望去:蓝天之下,黄瓦生辉。层层石台,如同白云,加上香烟缭绕,整个太和殿好像天上仙境一样。举行大典时,殿内的珐琅仙鹤盘上点上蜡烛,香亭、香炉烧檀香,露台上的铜炉、龟、鹤燃松柏枝,殿前两侧香烟缭绕,全场鸦雀无声。皇帝登上宝座时,鼓乐齐鸣,文武大臣按吕级跪伏在太和殿广场,仰望着云中楼阁山呼万岁,以显示皇帝无上权威与尊严。

    尊敬的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我是故宫欢乐旅行社的导游,姓刘,叫刘雨辰,大家喜欢怎么叫我都行。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可以让大家加深对故宫这座世界遗产的印象,并快乐地度过这次故宫之行。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故宫的概况。故宫占地面积72万*方米,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大家知道故宫里有多少房屋吗?是980间。还有大小院落90多座,共计8704间。故宫有很多景点,现在我们先去参观太和殿。

      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宏伟的太和殿。这是故宫中最高最大的建筑,我们知道太和殿的面积是多少吗?是2377*方米。它通高30.05米,面阔11间,进深5间。在太和殿的屋顶正脊上还有一个高3.36米的大吻,殿内还有72根大柱。

      殿外也有很多陈设。大家跟我看,这是我国古代的计时器,目前在乾清宫也有一个。

      关于太和殿还有一些有趣的故事。在1908年12月,四岁的溥仪在太和殿登基,他的父亲跪在宝座下,扶着他,可是溥仪却哭喊着说:“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他的父亲只好说:“别哭了别哭了,快完了。”典礼结束以后,文武百官窃窃私语说这不是个好兆头。大家猜猜结果怎样?果不其然,三年以后,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胜利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的封建帝制。

      好了,现在可以在太和殿自由活动,时间是20分钟,活动完在此集合。为了保护文化遗产,请做到以下几点:

      1、可自选地点拍照,但不要乱图乱抹。

      2、保持景点卫生,不乱扔垃圾。

      3、请勿走出太和殿范围之外,以防走散。

      祝大家自由活动愉快!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00㎡,高26.92m,连同台基通高28m,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其上为重檐庑殿顶,屋脊两端安有高3.40m、重约4300kɡ的大吻。檐角安放10个走兽,数量之多为现存古建筑中所仅见。太和殿的装饰十分豪华。檐下施以密集的斗栱,室内外梁枋上饰以和玺彩画。门窗上部嵌成菱花格纹,下部浮雕云龙图案,接榫处安有镌刻龙纹的鎏金铜叶。殿内金砖铺地,明间设宝座,宝座两侧排列6根直径1.00m的沥粉贴金云龙图案的巨柱,所贴金箔采用深浅两种颜色,使图案突出鲜明。宝座前两侧有四对陈设:宝象、甪(音录)端、仙鹤和香亭。宝象象征国家的安定和*的巩固;甪端是传说中的吉祥动物;仙鹤象征长寿;香亭寓意江山稳固。宝座上方天花正中安置形若伞盖向上隆起的藻井。藻井正中雕有蟠卧的巨龙,龙头下探,口衔宝珠。

      殿内金色的九龙宝座和屏风安置在高约2米的金色台基之上,并置于六根盘龙金柱之间,以突出帝王唯我独尊之地位。九龙宝座用楠木雕龙、髹金而成,“须弥座”式,为皇帝的御座。九条龙,昂首矫躯,大有跃然腾空之势,极为精美生动。

      一对宝象,用铜胎珐琅镶嵌宝石制成。象征着有高大威严,稳如泰山之势。据神话传说,宝象能通四夷之语,身驮宝瓶,内盛五谷或吉祥之物,可带来农业丰收和社会太*。所以含有五谷丰登,吉庆有余,或太*景象之意。

      轩辕镜装设于殿顶天花板的中部,是个饰有蟠龙”藻文”的井形建筑,称为藻井。在藻井“明镜”部位中央,有一浮雕蟠龙,口衔一球(铜胎中空,外涂水银),此球即为轩辕镜。据传说,它是由*远古时代的轩辕氏黄帝制造的,为*最早的镜子(实为清室所制)。悬球与藻井中的蟠龙联系一起,构成“游龙戏珠”的美妙形式。轩辕镜悬挂于帝王御座的上方,以表明*的历代皇帝都是轩辕氏的后裔子孙,是黄帝的正统继承人。

      地上所铺称为金砖,其实是殿内所铺方砖,共计4718块,产自苏州等到地。据说此砖成坯,需烧制八个月,更难的要用各种柴草烧炼136天,再用桐油浸泡百日方可成品。产品需“敲之有声,断之无孔”才可采用。此砖表面淡黑、油润、不涩不滑,具有坚固耐磨、越磨真越亮等特点。

      关于这个金漆宝座还有一段曲折的历史。1915年,*复辟帝制,要在太和殿举行登基大典。他不希望自己的“*王朝”像满清末代王朝那样败落,不想承袭已颠覆的清王朝的旧制,于是,他将太和殿整修了一番,并用一把特地赶制的颇具西洋特色的高背大椅替换了金銮宝座。这个西洋大椅椅背很高,座面却很矮。据说是因为*腿短,却又要显示帝王气派,才如此设计。但无论材料还是工艺,它显然都无法同金銮宝座相提并论,并且和金碧辉煌的太和殿极不相称。特别是那个椅背因年久渐渐破裂后,人们发现里面竟然塞着稻草。

      时隔多年,根据文物原状陈列的历史性原则,1947年,故宫做出决定:撤下*的“龙椅”,换回原来的金銮宝座。但是,由于*当年将金銮宝座移出后随意置放在一间库房内,许多年过去了,当时谁都不知道金銮宝座置身何处。直到1959年,朱家溍先生从一张1900年的老照片上看到了太和殿内景的陈设原状,朱先生以照片为依据,按图索骥,最终在一处存放破旧家具和木料的`库房中发现了这个举世珍宝。故宫博物院的专家们通力合作,用了934天,终于将其修葺一新,使其重回我们的视野。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紫禁城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明永乐十八年建成,是*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大殿。初名为奉天殿,明嘉靖四十一年改称皇极殿。清顺治二年改为太和殿。今天所见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重建后的形制。

      太和殿顶与众多宫殿顶上的装饰不同,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殿顶的正脊和垂脊上的装饰,不仅使用了黄彩琉璃瓦制作的装饰物,而且殿顶的垂脊兽是唯一十样俱全的。“金銮殿”正脊上的装饰物,名叫“鸱吻”,是用13块中空的黄彩琉璃瓦件拼成的,它是传说中“龙生九子”中的一位“龙子”,传说是由于这一龙子能喷浪成雨,所以将它装饰在屋顶的正脊两端,取镇火之意。

      除殿顶上的一条正脊外,在两层重檐上,各有四条垂脊,每一条垂脊上均有仙人和形象各异的走兽装饰;八条垂脊上,共有88个仙人走兽的装饰。但每条垂脊上的装饰物都是一样的。宫殿垂脊兽的装饰,是有严格等级区别的,只有“金銮殿”顶上垂脊兽十样俱全。“中和殿”及“保和殿”则只有九样,其他宫殿的垂脊上虽然也有走兽,但是都要按级别递减。

      太和殿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等级最高的建筑物,建筑规制之高,装饰手法之精,堪列*古代建筑之首。它金壁辉煌,殿宇庄严,也的确担当得起人们对它的景仰与向往。那恢宏的气势与伟大的建筑结构,充分显示了帝王的尊严与建造者的聪明才智。

    [阅读全文]...

2022-07-10 16:13:01
  • 《太和殿》的阅读答案

  • 阅读
  • 《太和殿》的阅读答案

      在各领域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阅读答案可以给我们提供解题指导和解题思路。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可以有效帮助到我们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太和殿》的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

      ①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②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③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④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⑤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

      太和殿后面是中和殿。这是一个亭子形方殿,殿顶把四道垂脊攒在一起,正中安放着一个大圆金宝顶,轮廓非常优美。举行大典,皇帝先在这里休息。

      中和殿后面是保和殿。雍正后,这里是举行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地方。

      (一)

      1.选文第一段主要引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二段说明了太和殿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第三段为什么要强调在中轴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第四段的层次怎么划分?其结构方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介绍了太和殿哪些方面的情况?说明顺序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解说的重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概括出这几个选段的'说明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说明太和殿的高大、宽敞、面积大,雄伟壮丽。

      2.建筑精美,彩画绚丽。

      3.强调突出皇权这个核心。

      4.①‖②③④⑤总分式

      5.外观、内部设施、位置和公用。从建筑格局到性质作用的逻辑顺序。(由外到内,总分相结合)

      6.因为它是前朝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

      7.介绍了三大殿的建筑设施和性质作用。

      (二)

      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一段主要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文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方式是描写。

      B.第一段文字突出对色彩的描写,显示太和殿的辉煌壮丽;第二段文字突出对龙的描写,显示帝王的威严。

      C.“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中的“的”字可以删去,因为这样表达得更精确,更符合实际情况。

      D.这三段文字的说明对象是太和殿,依次介绍了太和殿的外观、内貌、用处。

      2.说明文在介绍建筑物时一般采用空间顺序,选文第二段在介绍大殿时也采用了这种说明顺序,请用具体的语言进行阐述。(2分)

      参考答案:

      1.C(2分)

      2.先说正中位置,再依次介绍背后和两旁,最后介绍上方。在介绍上方时也是先中间后四周。(2分)

    [阅读全文]...

2021-12-02 16:16:39
  • 关于太阳的古诗推荐

  • 太阳
  • 关于太阳的古诗推荐

      渐渐地东边露出了一片红霞,接着红霞的范围越来越大,越来越红。我目不转睛地盯住这片红霞,慢慢地太阳一纵一纵地露出了它的头,半圆、扁圆,紧接着整个太阳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它是红得那么鲜艳,一点也不刺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太阳的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太阳的古诗:花影

      年代:【宋】 作者:【苏轼】 体裁:【七绝】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关于太阳的古诗:东郎山

      年代:【唐】 作者:【曹邺】 体裁:【七绝】

      东郎屹立向东方,翘首朝朝候太阳.

      一片丹心存万古,谁云坐处是遐荒?

      关于太阳的古诗:为顾彦先作诗

      年代:【魏晋】 作者:【陆机】

      肃肃素秋节.湛湛浓露凝.

      太阳夙夜降.少阴忽已升.

      关于太阳的古诗:已亥杂诗

      年代:【清】 作者:【龚自珍】

      半生中外小回翔,樗丑翻成恋太阳.

      挥手唐朝八司马,头衔老署退锋郎

      关于太阳的古诗:秋日杂兴

      年代:【宋】 作者:【范成大】

      即事亦足乐,何必桃李尘!

      苍筠如苍玉,乡是涧壑姿.

      朅来西窗下,死生付污泥.

      虫缘有病叶,土瘦无新枝.

      太阳岂我偏,檐影为蔽亏.

      昔如松柏独,今作蒲柳衰.

      暮夜风雨急,岁晏谁与归?

    [阅读全文]...

2022-07-22 00:51:48
  • 描写太阳的古诗句集锦

  • 太阳
  • 描写太阳的古诗句集锦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太阳的古诗句集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隐《日日》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3、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黄庭坚《窗日》

      4、惊*白日光,惭非青云器。——白居易《初授拾遗》

      5、日光斜照集灵台,红树花迎晓露开。——张祜《集灵台二首》

      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7、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李商隐《乐游原》

      8、柘袍临池侍三千,红妆照日光流渊。——苏轼《书韩干牧马图》

      9、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1、暮春三月巫峡长,??行云浮日光。——杜甫《即事》

      1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3、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李贺《南园十三首》

      14、为忧?鸟至,只恐日光斜。——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15、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陆游《山中得长句戏呈周辅并简朱县丞》

      16、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7、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18、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9、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刘禹锡《咏红柿子》

      20、戈船破浪飞,铁骑射日光。——陆游《江上对酒作》

      21、*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22、杲杲冬日光,明暖真可爱。——白居易《自在》

      23、旁映白日光,缥缈轻霞容。——常建《第三峰》

      24、浮云翳日光。悲风动地起。——曹植《杂诗》

      25、浅溪受日光炯碎,野林参天阴翳长。——王安石《寄*甫弟衢州道中》

      26、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李白《望庐山瀑布》

      27、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白居易《早春即事》

      28、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韩愈《李花二首》

      29、沐日光华还浴月,我欲乘桴。——纳兰性德《浪淘沙望海》

      30、低昂黄金杯,照耀初日光。——苏轼《黄葵》

      31、波弄日光翻上栋。窗含烟景直浮空。——唐寅《题碧藻轩》

      3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3、阴阴日光淡,黯黯秋气蓄。——苏轼《李茂贞园》

      34、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

      35、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杜甫《寄赞上人》

      36、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隐《春光》

      37、白马湖*秋日光,紫菱如锦彩鸾翔。——刘禹锡《相和歌辞·采菱行》

      1、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2、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李颀《送陈章甫》

      3、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泛》

      4、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5、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7、霜日明霄水蘸空。——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8、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

      9、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10、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沁园春·雪》

      1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12、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诗》

    [阅读全文]...

2022-06-24 22:36:05
  • 有关太阳的诗句古诗 赞美太阳的诗词

  • 太阳,赞美
  • 有关太阳的诗句古诗

    1、春恨最关情,日过阑干曲。——晏几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2、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李白《谢公亭·盖谢脁范云之所游》

    3、日射人间五色芝,鸳鸯宫瓦碧参差。——元好问《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

    4、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萧纲《采莲曲》

    5、胡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6、指点牡丹初绽朵,日高犹自凭朱栏,含嚬不语恨春残。——韦庄《浣溪沙·清晓妆成寒食天》

    7、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李颀《望秦川》

    8、枕障薰炉隔绣帷,二年终日苦相思,杏花明月始应知。——*《浣溪沙·枕障薰炉隔绣帷》

    9、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白居易《早冬》

    10、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杜甫《九日五首·其一》

    11、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常建《塞下曲四首·其一》

    12、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杜甫《江汉》

    13、青楼旧日,高歌取醉,唤出玉人梳洗。——吴文英《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14、寄语酿花风日好,绿窗来与上琴弦。——纳兰性德《赤枣子·寄语酿花风日好》

    15、日暮*沙秋草乱,一双白鸟避人飞。——袁宏道《感事·湘山晴色远微微》

    16、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阑干慵倚。——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17、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韩翃《寒食》

    18、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19、落日望寒涛,公门闭清昼。——李益《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20、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孟浩然《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21、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

    22、晨起开门雪满山,雪睛云淡日光寒。——郑燮《山中雪后》

    23、东风吹柳日初长,雨余芳草斜阳。——秦观《画堂春·春情》

    24、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25、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李颀《古从军行》

    26、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27、从风回绮袖,映日转花钿。——王暕《咏舞诗》

    28、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李颀《送陈章甫》

    29、日出雾露馀,青松如膏沐。——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30、一叶落,数声角,断羁魂,明日试看衣袂有啼痕。——顾彩《相见欢·秋风吹到江村》

    31、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萨都剌《上京即事》

    3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孟浩然《宿建德江》

    33、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王昌龄《长信怨》

    34、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35、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鱼玄机《赠邻女》

    36、窗雨阻佳期,尽日颙然坐。——孙光宪《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37、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沈理自隔,何所慰吾诚?——张九龄《感遇·幽人归独卧》

    38、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苏轼《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39、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张籍《节妇吟·寄东*李司空师道》

    40、落日水熔金,天淡暮烟凝碧。——廖世美《好事*·夕景》

    41、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2、怅望倚危栏,红日无言西下。——张昪《离亭燕·一带江山如画》

    43、云日相晖映,空水共澄鲜。——谢灵运《登江中孤屿》

    44、微身奉日月,飘若萤之光。——李白《秦女卷衣》

    45、不惜罗襟揾眉黛,日高梳洗,看著花阴移改。——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46、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王维《送别》

    47、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陶渊明《酬刘柴桑》

    48、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元稹《菊花》

    49、清风无闲时,潇洒终日夕。——李白《南轩松》

    50、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李白《白马篇》

    [阅读全文]...

2022-04-14 16:42:07
  • 关于太阳的古诗词句

  • 太阳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王维《归嵩山作》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程颢《秋日》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佚名《行行重行行》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李贺《将进酒》

    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

    半竿落日,两行新雁,一叶扁舟。——贺铸《眼儿媚·萧萧江上荻花秋》

    举头红日*,回首白云低。——寇准《咏华山》

    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杨万里《初秋行圃》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杜甫《秋兴八首》

    红日淡,绿烟晴。流莺三两声。——晏几道《更漏子·柳丝长》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佚名《陌上桑》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疏。——杜甫《江汉》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郑谷《鹧鸪》

    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白朴《天净沙·春》

    [阅读全文]...

2022-06-28 04:31:44
  • 关于描写太阳的诗句古诗有哪些

  • 太阳
  •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3、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4、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黄庭坚《窗日》

    5、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

    6、九十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李商隐《春光》

    7、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8、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10、竹里缲丝挑网车,青蝉独噪日光斜。——《南园十三首》李贺

    11、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日日》李商隐

    1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望庐山瀑布》李白

    1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汉·乐府诗》

    14、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王维《汉江临眺》

    15、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送邢桂州》

    16、重冈北面起,竟日阳光留。——杜甫《寄赞上人》

    17、叹息西窗过隙驹,微阳初至日光舒。——《窗日》黄庭坚

    18、为忧鵩鸟至,只恐日光斜。——《和春深二十首》白居易

    19、日光赤色照未好,明月暂入都交加。——《李花二首》韩愈

    20、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2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宋·范仲淹

    22、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23、波弄日光翻上栋。窗含烟景直浮空。——《题碧藻轩》唐寅

    2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登鹳雀楼》王之涣

    2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

    26、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汉乐府·陌上桑》

    2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唐·王维

    [阅读全文]...

2022-06-28 04:31:07
与太和殿有关的古诗 - 句子
与太和殿有关的古诗 - 语录
与太和殿有关的古诗 - 说说
与太和殿有关的古诗 - 名言
与太和殿有关的古诗 - 诗词
与太和殿有关的古诗 - 祝福
与太和殿有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