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关于黄河的古诗有那些首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于黄河的古诗有那些首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于黄河的古诗有那些首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于黄河的古诗有那些首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张炎 〔宋代〕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须信*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张炎(1248一-?),字叔夏,号玉田,晚号乐笑翁,原籍天水,家于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宋亡,流落江南以终。其词清疏空灵,多凄凉萧瑟之音。所作《词源》是一部重要的论词专著。
张炎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曾北游大都(今北京市)。同行者有他的朋友沈尧道、曾子敬。此词即为途中渡古黄河时作,表现了古黄河雄壮而又苍凉的景象,描绘出一幅秋夜渡河的美丽图画,并借以抒写国家兴亡之情怀。意境壮阔,情感深沉。
词的开头三句,从写渡河入手,并就往事回钩两笔,写出了:
扬舲万里,笑当年底事,中分南北。
“舲”,为有窗的小船。屈原《九章。涉江》云:“乘舱船予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扬舲”,即扬帆驶船之意。“万里”二字,写黄河之水源远流长。
“当年”,指靖康元年(1126),宋钦宗在金人要挟下,答应划黄河为界的事。次年,徽、钦二帝被掳,北宋宣告灭亡。从此,统一的中国,南北分裂,故云:“中分南北”。
诗人在黄河中乘着小船,一苇孤航,万里横渡,即景感怀,回想起一百多年前以黄河为界的往事,这原是由于宋朝的无能所造成的可耻历史,给人们留下的是痛苦的记忆。
可是,诗人却明知故问,写出“底(何)事”二字,暗含讥讽之意,故而前面着一“笑”字,把满含讥笑和恨怒不*的情感吐了出来。
这有如柳宗元所说的:“嬉笑之怒,甚乎裂眦;长歌之哀,过乎痛哭。”
张孝祥的《六州歌头》也曾写到这件“当年事”,说是“殆天数,非人力”,“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极写亡国之痛。而张炎则是以比较隐曲的手法抒发历史的遗恨。这固然由于感情状态不同,也由于所处时代不同。在元朝的统治下,是不能坦露强烈的民族意识的。
张炎生在南宋末期,三十二岁时,宋朝灭亡。在此之前,南北限隔,他没有机会北渡黄河,故而再折一笔,遥接首句,写下了:
须信*生无梦到,却向而今游历。
原先以为*生连作梦也无缘到达的黄河,而今却身临其境,游览其中,当然是一件快意的事。
前面以其“中分南北”而衔恨,这里以“而今游历”表述喜出望外,都是围绕黄河来写。接下去,顺理成章,即写黄河游历所见,衔接紧凑而自然。
老柳官河,斜阳古道,风定波犹直。
一二两句写黄河岸边景色。关塞河防,老柳萧索,斜阳欲暮,残照古道,画面疏阔,意境苍凉。
第三句写黄河波浪之景。虽在风定之时,依然浊流滚滚,波浪滔滔。一个“直”字,极写巨浪如山,汹涌腾起之状,辞似简拙而笔力挺拔。
从章法来说,此句乃是下两句的映衬之笔,黄河愈是险恶难渡,愈能烘托出“狂客”之狂。为把“狂”字突出出来,又特意引出一个“野人”,用他的“惊问”再加渲染:
野人惊问,泛槎何处狂客!
“野人”,村野之人,指舟子、船夫。他常年行舟,自然深知黄河之险,如今见到文弱的诗人来此夜间横渡,不免感到出乎意外,不可理解。
“惊”字所揭示的正是他在询问时流露出的惊诧神色和疑惑心理。
“狂客”,乃指称诗人之辞。所谓“狂”,不是说狂颠,而是说狂放不羁。船夫与诗人素不相识,不知其由来,故问“何处”。
“槎”,即筏。“泛槎”夜渡黄河的飘忽莫测,点染出黄河水势浩淼,上接天汉的雄奇景色。
在宋代以前,即曾有“河者水之伯,上应天汉”的说法。到北宋,欧阳修《黄河》诗有云,“万里通槎汉,千帆下漕舟。”苏轼《黄河》则写道:“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
这些诗句所写的河中仙槎之事,当是由海中仙槎故事演变出来的。不过,张炎用了“野人惊问”一句来点引这个故事,比前人所写的诗句更富于戏剧性。
有人把“野人”理解为天河边的牛郎,那末这位“狂客”诗人该是到达银河了。从故事本身来看,当然可以说得过去。只是这种解释想象得太远了些。从下面过片三句来看,这种解释更显得别扭了。因此,还是以“野人”指船夫较为稳妥。
迎面落叶萧萧,水流沙共远,都无行迹。
第一句,“落叶”,绾合上片的“老柳”。“萧萧”,乃风吹落叶之声。第二句所写则谓黄河之水挟带大量泥沙,奔腾着流向远方,与欧阳修《黄河》诗所写的“伏浪卷沙流”,句意相似。
第三句承上写出,言泥沙与水流俱下,消逝得无影无踪。这三句,勾画出萧疏空阔,浑茫浩荡的黄河风光。句中的“迎面”、“共远”,一写目迎落叶随秋风飞来,一写目送泥沙随河水流去,一为由远而*,一为自*而远,颇有荡动跳跃之势。
读这几句,自然会使我们联想起杜甫《登高》的两句诗,“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目送落叶飘落下去,目迎江水天边流来,对落叶与水流的迎送目光恰好与此词所写成相反方向。
应该说,张炎对杜诗是有所借鉴的,然而他师其意而不师其辞,这正是刻意求新,不落窠臼之处。张炎在这里所写的景物都是在消逝之中的,而下面两句则翻其意而出之,写了另外两景:
衰草凄迷秋更绿,唯有闲鸥独立。
纵目遥望,岸边远处,一片衰草,*展无垠,凄凉迷离,它那暗黄深绿之色,把秋色点染得更深了。从前面三句写到这里,叶之落,水之流,是明显地在运动中的景物,而草之衰和秋更绿则是暗中变化的景物。
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都在运动变化之中,暗含着“匆忙”二字。然后反接一句“惟有闲鸥独立”,从而比衬出天地间的一切都不得空闲,不得独立。能闲而独立者,惟有沙鸥而已。
诗人他冒着风浪,夜渡黄河,当然无闲可言,更无独立的自由。可见,以“惟有”二字牵出独立的闲鸥,乃亦兴亦比,含有深意,感慨系之。接下去,移步换形,再用三句写渡河所见:
浪挟天浮,山邀云去,银浦横空碧。
头两句是一对四言偶句,造语精炼,景色壮美。第一句的“挟”字,既点出浪头的高大,也点出浪涛的威力,竟至于可以挟持苍天与之俱浮。这比一般的写巨浪排空、滔天都来得更为生动,更有气势。
本来,“天浮”是由小船的摇荡而产生的幻觉,但在水天相连的黄河里,便有一种浪摇天动、天浮水上的真实感。第二句写云的飘飞。但诗人却用静景活写的手法,在“山”字之后点出一个“邀”字,变静为动,不仅增加了层次,而且写出了山在邀,云则去,一呼一应,有情有意,极富妙趣。
第三句,“银浦”,即银汉、天河。李贺《天上谣》云:“银浦流云学水声”。前面写渡河之始,尚为“斜阳”黄昏时分,这里写“银浦横空”,星斗满天,说明渡河时间很长,点带出黄河水面极为宽阔。
句中的“碧”字,乃指夜空清澈之色。星汉灿然,天空澄碧,舟中仰望,又别有一番情味。当此之时,该是风*浪静,心旷神怡,陶醉于清丽爽洁的夜景之中。但是,黄河夜景更有美于此者,于是结尾处再点奇景:
扣舷歌断,海蟾飞上孤白。
第一句,由苏轼《前赤壁赋》的“扣舷而歌之”化出。诗人本来是一边赏玩,一边敲着船侧木板唱歌,可是忽然停止了歌唱,故日“歌断”。为什么呢?原来,月亮出来了。刹那间,清光丽天,银辉点波,奇美动人,因而忘记唱歌,只顾赏月了。
于是紧写出第二句“海蟾飞上孤白”。此句六字,潇洒颖脱,兴味极浓。“海蟾”,乃月之美称,犹言海月。古人以常于海中见月出,故称海月。又因月中有蟾蜍的传说,故称海蟾。这个传说,由来已久。《初学记》引《淮南子》说,羿从西王母那里请来不死之药,他的妻子嫦娥窃之奔月,结果变成了一只蟾蜍(虾蟆)。这大概是对她背弃爱情的惩罚吧。
后来,诗人们便常常以蟾代月,而且多指圆月。“飞上”二字,写一轮明月自地*线升上天空的轻盈之态。“孤白”,形容月色皎洁,独照空际。
这末尾两句,意境清幽,情思清绝,情景交融,仿佛诗人的身心都融化到明月的清辉中去了。也许,他会有一种物我同一的感受吧。
张炎写的诗词大多婉约伤感。然而,此时此地,他的遭遇和心情却发生了巨变。他在这里,写的是“渡(黄)河”,而不是“游(西)湖”,无论是写情写景,都带有古黄河那种苍劲寂寥的风味。所以,此词更似东坡、稼轩之词风,在张炎词中别具一格。
黄河古诗(精选20首)
在**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河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渡黄河
作者: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赠裴十四
作者: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望月有感
作者: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书河上亭壁
作者: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1、《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2、《渡黄河》
明·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3、《秋风辞》
西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4、《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黄河的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河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2、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于谦《岳忠武王祠》
3、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涣《宴词》
4、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5、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范云《渡黄河》
6、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齐己《送人游塞》
7、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宋琬《渡黄河》
8、鱼泽滩头嘶猎马,省嵬城畔看黄河。——石茂华《九月九日登长城关》
9、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崔颢《行经华阴》
10、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11、傍枯林古道,长河饮马,此意悠悠。——张炎《八声甘州·记玉关踏雪事清游》
12、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谢榛《渡黄河》
13、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罗元琦《黄河泛舟》
14、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15、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李流芳《黄河夜泊》
16、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17、军书发上郡,春色度河阳。——李颀《古塞下曲》
18、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19、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谭嗣同《望海潮·自题小影》
20、其害乃去,茫然风沙。——李白《公无渡河》
2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2、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李益《塞下曲·其一》
23、箜篌所悲竟不还。——李白《公无渡河》
24、四壁阴森排古画,依旧琼轮羽驾。——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25、河朔毡庐千里迥,泾原旌节隔年留。——王琼《九日登花马池城》
26、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27、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28、翠娥一去不言归,庙门空掩斜晖。——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29、波滔天,尧咨嗟。——李白《公无渡河》
30、千古河流成沃野,几年沙势自风湍。——王守仁《登大伾山诗》
31、旦别河桥杨柳风,夕卧伊川桃李月。——宋之问《寒食还陆浑别业》
32、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万楚《骢马》
33、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李流芳《黄河夜泊》
34、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范云《渡黄河》
35、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白居易《望月有感》
36、凝云鼓震星辰动,拂浪旗开日月浮。——许浑《汴河亭》
37、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38、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39、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40、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41、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岳珂《祝英台*·北固亭》
42、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4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44、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45、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46、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47、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罗元琦《黄河泛舟》
48、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张说《邺都引》
49、关门临白狄,城影入黄河。——庾信《拟咏怀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写黄河的古诗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写黄河的古诗,一起来看看吧。
《过黄河》
清口驿前初放船,长淮东下水如弦。
劲催双橹渡河急,一夜狂风到海边。
《黄河夜泊》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久为客,不辨是他乡。
《黄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黄河二首》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浪淘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渡黄河》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惠崇春江晓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咏史诗·黄河》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关于黄河的古诗
1、《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2、《渡黄河》
明·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3、《秋风辞》
西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4、《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5、《岳忠武王祠》
明·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6、《渡黄河》
南朝·范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7、《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8、《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9、《饮马长城窟行》
唐·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吾友东南美,昔闻登此楼。人随川上逝,书向壁中留。
严子好真隐,谢公耽远游。清风初作颂,暇日复销忧。
时与文字古,迹将山水幽。已孤苍生望,空见黄河流。
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天高不可问,掩泣赴行舟。
河流迅且浊。
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
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
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
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当澄。
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
峻似吕梁千仞,壮似钱塘八月,直下洗尘寰.
万象入横溃,依旧一峰闲.
仰危巢,双鹄过,杳难攀.人间此险何用,万古秘神奸.
不用燃犀下照,未必佽飞强射,有力障狂澜,
关于黄河的古诗有那些首
黄河的古诗句有哪一些
一些有关黄河的古诗词
黄河有关黄河的古诗
说黄河讲黄河的古诗
黄河的古诗有
关于黄河黄河的古诗大全
有哪一些古诗里面有黄河的
写黄河的古诗
黄河的古诗语
古诗中黄河是现在的黄河
还有黄河的古诗
古诗写黄河的
黄河的诗句关于黄河的古诗
黄河青的古诗
黄河有关黄河的诗句古诗
以黄河为题的古诗
黄河的古诗短
入黄河的古诗
描黄河的古诗
爱黄河的古诗
黄河景的古诗
描写黄河赞颂黄河的古诗
黄河诗句古诗写黄河的宋词
黄河的五言古诗
西固黄河的古诗
黄河的古诗胡曾
关于黄河的古诗
有关黄河的的古诗
写到黄河.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