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体育教案

关于人教版四年级体育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人教版四年级体育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人教版四年级体育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人教版四年级体育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 四年级体育教案3篇

  • 教案
  •   教学内容:

      自然地形跑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然地形跑的方法和要求。

      (2)能说出自然地形跑的动作,作到跑时轻松,动作与呼吸配合协调。

      (3)对练*有浓厚兴趣,能坚持到底。

      教学重难点:能做到跑时轻松,动作与呼吸配合协调。

      教法提示:

      (1)课前要选择和布置好跑的路线,带领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组织原地摆臂与呼吸配合的练*,注意跑的动作轻松,动作与呼吸的协调配合。

      (3)由教师或组长带领跑,可全班或小组跑,可按体能分组,利用自然地形跑,在课前设计成假想或象征性跑的方式,是学生跑的生动活泼,认真完成任务。

      学法提示:

      (1)分散原地练*摆臂,体会呼吸的配合。

      (2)通过中速跑,体验跑的动作轻松及跑的动作与呼吸的协调配合。

      (3)按体能分组,由组长带领练*自然地形跑。

      (4)按教师设计的情景,进入角色,进行假想跑。

      教学后记:

      同学们通过对本节课的学*,绝大部分同学都能按老师的要求来完成。但是有的同学掌握的还不是很好。特别是有的女同学摆臂的动作做的还不是很好,还不是很规范。本节课四位组长做的都非常的好,都能很好的带领其他的同学进行练*。

      运动项目

      障碍跑

      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创设ABC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运动技能:掌握通过不同障碍的方法

      身体健康:发展灵敏、速度素质

      心理健康:培养战胜困难,勇于取胜的坚强品质

      社会适应:小组交流通过障碍时的方法与比赛时的心情

      教

      一、课堂常规

      1.四列横队集合,体育队长喊口令整理队伍(图略)

      2.宣布上课,师生问好,检查出勤情况,宣布本课内容

      3.激发参与情趣:今天锻炼大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能力比比看谁克服障碍、战胜困难表现的最棒!

      二、准备练*:

      1.慢跑400米

      2.徒手操: 肩肘绕环 扩胸 振臂 体侧 腹背 下蹲 膝绕环 正压腿侧压腿

      3.专项练*:原地摆臂 原地高抬腿

      三、障碍赛跑

      1.按男生两队、女生两队进行比赛;调整各队人数(人次)。

      2.带入赛场,介绍障碍及比赛方法(略)。要求既要快速完成比赛又要保证安全。

      3.各小队商议如何快速、安全进行比赛?

      4.比赛(一):《30米钻圈障碍往返跑》(返回时不过障碍)

      5.宣布第一次比赛结果;各小队总结首场比赛战况,以利再战。

      6.进行第二次比赛。

      7.宣布第二次比赛结果;各小队总结首场比赛战况,以利再战。

      8.比赛(二):增加难度进行《30米钻圈、跳跃(小垫子)障碍往返跑》

      9.各小队商议如何快速、安全进行新的内容比赛?及交流刚才比赛的感受。

      10.进行第三次比赛。

      11.宣布第三次比赛结果。并请部分同学谈出面对困难时应该怎么办?

      四、课堂小结:

      1.表扬、鼓励今天表现突出的同学及小队

      2.宣布下课,师生再见!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冀教版三起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3篇

  • 教案,英语
  •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单词blackboard chalk

      2:了解名词所有格形式:Steven’s ___

      3:听懂,会回答一般疑问句 Is this your____?

      二、教学重点:

      1:单词 blackboard chalk

      2: 名词所有格形式:Steven’s ___

      三、教学难点:

      1:一般疑问句 Is this your____?

      2:this is these are

      四、教具使用:图片、录音机

      五、教学过程:

      一、greeting

      1、Teacher: How are you ?

      Students: Fine , thank you. How are you?

      Teacher : Fine ,thanks.

      二、Review

      1、练*介绍自己的同学。

      3名学生在教师的指令下在教室内前进,教师说停时,学生介绍离自己最*的同学。如:This is ____. She is a girl . She is my friend.

      2、问答练*

      Teacher : What’s his/her name?

      Students: His / Her name is______.学生之间互相练*。

      3、What’s this?

      三、new concept

      1、What’s this?

      A、教师将图片贴到黑板上并将单词写在图片下面带领学生朗读。

      B、在四个单词前面加上This is a 或者This is ,让学生找出句型的不同,向学生简要介绍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的区别。

      C、练*句型This is a_____.并且将表示名词单数的句型发展到用These are 表示的复数形式。要求学生注意到名词单复数的变化。

      2、Danny’s pencil

      A、将黑板上的句子:This is a blackboard.变成一般疑问句Is this a blackboard? 让学生猜想句子的意思,然后讲解。

      B、学生自己试读第1、2幅图,并试着翻译。教师领读。

      C、学生自己试读第3幅图,找出与图1的不同之处,进行讲解和练*。

      This is _______’s pencil……

      Is this _______’s pencil……?

      3、作业:活动手册 1、2、3

      六、板书:Is this a blackboard? This is chalk.

      This is a school. This is a chair.

      These are pencils. This is Steven’s pencil.

      一、教学目标:

      能听、说、读、写四会单词:forty,fifty,sixty,seventy,eighty, ninety并能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下列句型:

      How many books are there on my desk ?/ There are eight books .

      二、重点难点:

      how many 是固定短语。意思是“多少”,用于对可数名词数量的提问。

      there be 句型 意思是“有”,表示在某地存在(有)某物/某人。单数的 物或人,be动词用is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或人,be 动词用are。

      put ...on... 介词短语,表示“把......放在......上。”

      From...to... 介词短语,表示“从......到......”。

      三、教学过程:

      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不会的单词或短语,教师讲解,解决学生不会的内容,领读,并让学生书写。

      2、先提问学生学过的数字1—30 ,再学*新的数字30—100。读写数字1—100。

      3、练*第三部分。Match and colour.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沪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3篇

  • 教案,数学
  •   教学目标:

      1.复*角的计算。

      2.通过对一些特殊角的计算和探索,为以后有关角的性质作铺垫。

      3.小组合作,通过验证得到相等的角,培养学生科学的学*态度。

      重点难点:

      通过计算找到相等的角。

      能从*面图形中找出相等的角。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昨天我们复*了角,并求了角的度数,下面我们先来做一道练*

      已知∠COB=90°∠COD=38°,求:∠AOD=?

      生1:∠AOD=∠AOB-∠COB-∠COD

      =180°-90°-38°

      =52°

      生2:∠AOD=∠AOC-∠COD

      =90°-38°

      =52°

      师:为什么∠AOC=90°?

      因为∠AOB是一个*角,∠COB是一个直角,所以∠AOC必定也是一个直角。

      ∠COB和∠AOC都是90°的角,它们是一组相等的角,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新知识。出示课题:相等的角。

      二、新课探究

      探究一

      师:两条直线相交会形成几个角?在这四个角中有什么小秘密吗?

      例:如图,两直线相交,得到的角分别为∠1,∠2,∠3,∠4,如果∠1=30°,∠2,∠3,∠4这三个角中哪一个角能马上知道度数了,为什么?

      ∠3是不是等于∠1的度数呢?能不能用我们已有的本领去想想办法能证明呢?四人小组讨论。

      生1:解:因为∠1+∠2=180°,

      所以∠2=180°—30°=150°,

      因为∠2+∠3=180°,

      所以∠3=180°—150°=30°。

      生2:解:因为∠1+∠4=180°,

      所以∠4=180°—30°=150°,

      因为∠4+∠3=180°,

      所以∠3=180°—150°=30°。

      小结:有的同学先利用*角求出了∠2的度数,再根据∠2与∠3的关系求出了∠3的度数;也有的同学是先利用*角求出了∠4的度数,再根据∠4与∠3的关系求出了∠3的度数,不管从什么角度去思考,最终的结论是一致的,∠3=30°。

      师:在你们刚才的探究过程中,还发现了什么?

      生3:(∠2和∠4也是一组相等的角。)

      跟进练*

      两条直线相交会形成两组相等的角,这个结论是否带有普遍性呢,还是仅仅是偶然?下面我们把这一题的条件做些变化,请你再一次通过计算,看看是否存在两组相等的角?

      例:如图,两直线相交,∠2=145°,请你通过计算验证一下∠1和∠3,∠2和∠4是否是两组相等的角。

      学生独立练*。

      生:(略)

      小结:两条直线相交,必能形成两组相等的角。

      探究二

      生:解:因为∠1+∠2=90°,

      所以∠1=90°—60°=30°,

      因为∠2+∠3=90°,

      所以∠3=90°—60°=30°,

      ∠1=∠3=30°。

      师:如果∠2=65°,∠1与∠3还相等吗?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菁选3篇)

  • 语文教案
  •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言行、心理的分析,感受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在危急时刻要沉着、机智、勇敢。

      2、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对人物有自己的评价,并能从中感受到课文中人物在危险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机智与勇气。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整体回顾,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感受人物特点——交流感受,感情升华。

      一、整体回顾,把握课文内容

      1、上节课,我们感受到了“诺曼底”号船遇难的危急时刻,领略到船长在危机时刻表现出的那种镇定自如和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这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生死攸关的烛光),一起去看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2、首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开始。 读好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读书情况,请这小组开火车读。

      3、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概括,很简洁。是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故事。

      4、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课文,看看故事情节发生了几次令人紧张的变化。你第一个举手,请你说。

      哦,三次:第一次是当德军把蜡烛点燃;(点)第二次呢。当德军把吹熄的蜡烛重新点燃;(点)第三次是当端走的蜡烛被德军夺回,(夺)。

      (评价:你是个爱思考问题的孩子,收获很大!)

      过度:当危险步步逼*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是怎样和敌人周旋的。想出了什么办法。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的3-7自然段,去寻找答案。

      师:找到了吗,请一位同学说,(录音)他们一共想了三个办法,第三自然段告诉我们,伯瑙德夫人是轻轻地把蜡烛吹灭(师板书:吹)从第五自然段中我发现雅克是想办法把烛台端走(师板书:端)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杰奎琳借睡觉把蜡烛端走。(师板书:端)

      小结:同学们真能干,我们通过读课文,抓住了那几次生死攸关的时刻,知道德军一次又一次点燃了蜡烛,危机一次又一次降临,如果我们可以用一些词语来形容,那就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二、感受伯瑙德夫人的机智、勇敢

      师:情况是危急的,但当危险步步逼*的时候,伯瑙德一家三口又是怎样和敌人斗智斗勇的。请带着审视的目光,研究的态度,再到3-7自然段中去尽情发现吧。(首先,请大家看学*提示)

      师:我发现孩子们很会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愿意把你们的感受在小组内和同伴分享吗。

      师:那好,现在就分小组合作学*。每个孩子在组内先读读自己找的句子,说说理由,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为你的补充做好准备。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

      全班汇报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激烈,准备好了吗。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在危急时刻,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伯瑙得夫人是怎么做的。谁来读读描写她的句子。请小红读。(出示课件、录音)

      生读: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儿女,急忙从厨房中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

      师: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你能体会到什么。我听到有同学说夫人临危不乱,很好,还有吗。嗯,急中生智,镇定自如。同学们积累的词语真多呀!你们是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急忙、轻轻变红)

      师:这些同学能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理解,真是越琢磨越有味道。谁来读读这句话。请你读。

      生读。听得出,你在夸赞伯瑙德夫人的聪明。

      师:还有不同的读法吗。谁来试试。

      生。哦!你读出了他的沉着、冷静。

      师:一个句子,大家的体验不同,就有不同的读法,这就是你们的读书收获。

      总结:伯诺德夫人此时此刻其实也是“心急如焚”!但是她却故作镇定地端上油灯,这个举动不仅是想用油灯换走蜡烛保护情报,而且她也在给孩子们作表率,告诉孩子们要镇定、要勇敢、要坚强、要机智。所以说伯诺德夫人是个机智勇敢、了不起的妈妈。带着你的理解,就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齐读)过渡: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但没有读久,蜡烛又被德军重新点燃,第二次危机又降临了。

      师: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四自然段,看看哪些具体的词句让你感受到气氛的紧张。(出示第四自然段)

      同学们读的都很认真,相信收获一定很大。谁来谈谈。(重点句子变红)师、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后果是——不堪设想。(“不堪设想”变红)

      师、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师、不能想象,后果很可怕。 后果会多可怕呢。请同学们联系上下文、想象一下再说。请你说。

      师:是的,如果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伯瑙德夫人一家的生命将告结束。 还有吗。对,如果情报暴露,这个反*计划就会遭到重创。

      好,请你接着补充,嗯,一旦这个情报中转站暴露,死亡的人数会越来越多。

      师:是啊,这份情报不仅关系到一家三口的生命、工作人员的生命,还关系到战争的胜利,甚至是国家的存亡。后果是多么严重啊!

      师:同学们,带着你们的体会,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几句表现生死攸关的句子。

      师:很好,你们出色的朗读,你们凝重的神情告诉我,你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此时的生死攸关了。

      师:下面是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些有关战争的资料,请看:(出示二战时期的幻灯片一边出示画面,一边用一句话解释)

      师:第二次世界大战是1939年—1945年期间,德军、盟军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2支对立的军队。德军是侵略者,他们在别人的领土上烧杀抢掠、肆意妄为。据统计,二战期间,光是奥斯威辛这一个集中营,死难人数就达到100万--150万人。如此危急的情况下,雅克却能沉着冷静的想出对策,真是了不起呀。谁能读出雅克的沉着与冷静。请你试试。(生读书)你也是个勇敢的孩子。

      师:尽管雅克想出了好主意,但他还是没有成功,失败后的雅克为什么还要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呢。此刻他在想些什么。

      生谈自己的想法。??

      师:是呀,他明明有机会逃走,却选择了留下来。他不愧是家里的顶梁柱、妈妈的好儿子。还有吗。杰克能在母亲拯救情报行动之后,而且自己的行动也遭到阻止之后,依然表现的镇定自如,依然去搬柴,完全不动声色,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这更是一个男子汉悲壮的从容!来,男子汉,读出他的从容来。(指一男生读书)。

    [阅读全文]...

2022-10-11 00:00:00
  • 闽教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案 (菁选5篇)

  • 教案,小学英语
  •   教学目标:

      1.能听懂、会说、会读交际用语:Welcome to … What are these/those?They’re …Are these/those …? Yes, they are./No, they aren’t

      2.能听懂、会说、会读词汇:they’re=they are, pig, cow, chicken, duck

      3.能听懂、会说、会读、会写词汇:farm, they, pig, apple, those

      4.能熟练朗读对话或表演对话。

      教学难点:

      1.句型:What are these/those? Are these/those …?的语调和用法。

      2.词汇:farm, they, those, chicken, apple, pear的读音;a和an用法的区别;名词复数形式。

      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水果、动物卡片,PPT、学生学案

      教学过程:

      Step1 Before class

      Listen and Sing a song:Old Mac Donald had a farm

      Step 2. Warming up

      1. Free talk.

      T:Hello,boys and girls.I’m your new English teacher,Miss Wang.

      I’m very glad to be here.

      I want to be your friend.

      OK,firstly,I want to know your names.

      T:What’s your name? Who’s your friend?

      Nice to meet you.Welcome to my class.(PPT)

      S:Thank you.

      2. Learn to say:Welcome to …

      (请学生先听懂“欢迎来到我的课堂”并进行回答,然后学会自己说“欢迎来到我的班级”,向上课老师、听课教师说)

      3. Lead-in and learn

      T: Boys and girls,we sang a song before class.We were very happy.

      We saw a lot of animals there.Right?(PPT出现农场画面)

      They were on the farm.

      Learn ‘on the farm’。

      Step 3.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Learn : What are these/those? And ‘pigs/cows/ducks/chickens’

      (1)What are these?They’re pigs.

      (2) Are these pigs?No,

      What are these?They’re cows.

      (3) What are those?They’re …s.

      Are those …?Yes./No.

      (同步出现动物卡,结合句型学*生词。)

      2. Let’s say.A chant

      These,these. What are these?

      Pigs,pigs. They’re pigs.

      Those,those. What are those?

      Cows,cows. They’re cows.

      Step 4.Text-learning

      1.Task 1 : Let’s listen! Who is on the farm too? (谁也在农场?)

      2.Task 2 : Listen and tick:What’s on the farm?

      3,Task 3 : Let’s watch: (欣赏动画,将农场上的动植物摆在正确的位置。)

      A. pigs

      B. cows

      C. apples

      D. pears

      4.Task 4 : Let’s follow.(跟读) ☆注意语音语调☆要读出感情哦

    [阅读全文]...

2022-10-07 00:00:00
  • 冀教版音乐四年级教学设计3篇

  • 教学设计,音乐
  •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歌曲的学唱,体会奥林匹克精神,并能主动的维护世界和*。

      知识与技能:

      能够用清晰、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全曲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发声练*,能够使歌唱时的声音圆润、连贯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奥林匹克精神,共同维护世界和*

      教学难点:

      能够用清晰、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全曲

      教学用具:

      教学光盘、多媒体、钢琴教学课时: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奥运五环是由蓝、黑、红、黄、绿五种颜色构成,分别代表了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在*首都北京召开

      二、讲授新课:

      1、重温经典,让学生探讨听《我和你》之后的感受?歌曲非常的优美动听,深切体会到歌曲中所蕴含的奥林匹克精神和真挚的情感

      2、聆听歌曲,学生用“wu”小声哼唱以下旋律:1=C4/41—3—︱5—3—︱1———‖Wuwuwu

      (通过发声训练,学生能够把口腔打开,为歌曲的演唱能够一个积极兴奋的状态,气息要连贯、通顺)

      3、教师弹琴,学生加歌词演唱全曲学生易出现问题:①、气息飘,不稳,易扯喉咙②、6—5—︱6—1—︱演唱时易出现困难来吧朋友

      4、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难点①、高音部分,先用“wu”来演唱旋律,在气息稳的基础上加入歌词演唱②、读歌词、先读后唱,把歌词中的每个音都读清、咬清、唱清。

      5、教师弹琴,学生演唱全曲

      三、拓展延伸

      同学们还记得是谁与刘欢在北京奥运会上演唱的这首歌吗?——英国的莎拉布莱曼用英语演唱的《YouandMe》

      1、学生试读英文,教师朗诵英文歌词

      2、教师演唱英文,学生一句句跟唱

      3、播放莎拉布莱曼演唱片段,学生小声跟唱

      4、游戏:教师弹琴,全班一分为二,一部分唱中文,另一部分唱英文

      5、介绍莎拉布莱曼与刘欢

      四、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本首歌曲,对于学生来说很熟悉,在唱的时候,应放手让学生独立去完成,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课堂效率会更高(学唱英文,让学生自己尝试)。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歌曲的学*,感受音乐中表达出来对朋友的珍惜之情,能够产生并逐渐养成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品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小组合作的方式,提升团队的协作能力。

      【知识与技能】

      能够为歌曲划分乐句,并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难点】

      能够学会乐句并进行乐句的.划分。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大家还记得2008年8月8日是什么日子吗?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运动会吉祥物福娃;穿红色裙子的小女孩唱《歌唱*》)。

      教师总结:对,那就是第29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我们北京开幕的日子。那是一个举世瞩目的日子,更是我们*人为此骄傲和自豪的日子。在这个百年庆典的时刻,由我**唱家刘欢与英国的莎拉?布莱曼携手,极其深情地演唱了本届奥运会的主题曲《我和你》,震撼了整个世界!

      教师进行总结。从而导入新课。

      (二)初步感知

      1.通过多媒体初步播放歌曲,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后思考:歌曲的情绪与速度是什么样的。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冀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3篇

  • 教学计划,语文
  •   一、本学期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21名学生,其中有7名同学学*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有6名同学聪明伶俐,学*比较努力,学*成绩优良。有4、5名同学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方法不够灵活,学*成绩良好。有两名同学学*不够努力,缺乏学*自觉性学*成绩差。

      二、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和落实市教育局及中心校在本学期工作计划,结合本校本班特点,把本学期的工作落到实处。

      三、本学期教学总目标和要求: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本学期四年级教学总目标和要求:

      (1).识字与写字。

      1.对学*孩子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xx个左右会写。

      3.会使用字典、辞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2)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谊方面的作用。

      (3)关于*作

      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的信心。

      (4)关于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

      2.能复述别人的说话。

      3.能阐述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方法和措施

      1.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借助字典、辞典或其他工具书独立识字。

      2.与课外阅读及*作结合起来。

      3.重视写字的指导。

      4.采取朗读与默读结合的方法联系阅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涛”“凝”“畔”等8个生字。

      2.能力目标

      能运用各种朗读方法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淳朴、真实的感情,陶冶学生情操,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及创作欲望。

      教学难点:

      1.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创作的兴趣。

      2.在朗读文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淳朴,真实的感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唤起学生美好的情感及创作欲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听过各种声音,有没有听过下雪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下雪的声音》这篇文章。

      二、初读感悟

      1.你们愿意听老师来读一遍吗?听完后,谈谈你有怎样的感觉。

      (出示画面配音乐范读,使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韵律美和语言美。)

      2.读同一篇文章,每个人的感受也会不一样,请大家再自由朗读一遍,说说你又什么感悟?

      (检验学生的读书效果。给以恰当的即时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读书的收获。)

      三、创设情境,引学生入境

      1.(指名读)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播放画面和音乐)谁愿意来读读?

      2.请学生交流:读完后,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学生发散思维,想象雪景。通过画面和音乐使学生身临其境,感悟景色的美好。)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寓言3篇

  • 教案,语文
  •   寓言两则 纪昌学射 扁鹊治病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纪昌学射、妻子、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百发百中、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体会到学*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和道理。

      3.练*提出问题和大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读书兴趣

      我们读过《惊弓之鸟》的故事,还记得故事中的更赢吗?他不仅是射箭能手,更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今天,我们再去认识两位古代著名的射箭能手。他是谁呢?箭法又如何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飞卫是一名射箭能手。有个叫纪昌的人,相学*射箭;就去向飞卫请教。

      读句子:说说从句子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还想了解什么?(学生可能说:知道飞卫和纪昌都是射箭能手,知道纪昌是飞卫的徒弟,并且他能百发百中。可能提出这样的疑问:飞卫是怎样教纪昌的,使他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要想解开心中疑问,我们就来读寓言故事《纪昌学射》,我想,同学们不仅会从故事中找到答案,还会得到有益的启示。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为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

      3.思考:你有什么问题想跟大家探讨?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三、交流讨论,朗读课文

      1.指名课文,注意随机指导读正确词句。

      2.汇报纪昌怎样学射的,指导学生说文章的主要内容。

      纪昌想学*射箭,向飞卫请教。飞卫让他练眼力,先练眼睛盯着一个目标,一眨不眨,后练把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都照做之后,飞卫才开始教他开弓、放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3.讨论疑问和交流启示。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疑问:飞卫为什么先让纪昌练眼力,而不先教他开弓放箭?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可相机引导,让学生从多角度体会故事的寓意。

      (1)假如纪昌不先练眼力,他会百发百中吗?

      小结:纪昌学射的故事,告诉我们学任何一项本领,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要想掌握射箭本领,就要先练眼力。要想掌握骑车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滑冰本领,就要……;要想掌握操作电脑本领,就要……;要想掌握……,就要……。你能举例说一说吗?

      (2)假如纪昌没跟飞卫学射,而跟一个普通箭手学射,会成为射箭能手吗?

      小结:看来,学*本领和好老师的指导与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指导读课文的2.3自然段。一是读好老师飞卫的话,要读得清楚明白。二是要读好纪昌的做法,通过“躺”“睁大”“注视”“每天”“聚精会神”“盯”等词语,读出他的认真和虚心。三是要读出纪昌练*眼力取得的非凡成绩——就是有人用针刺他的眼皮,他的眼睛也不会眨一下;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一天天大起来,练到后来,大得竟然像车轮一样。要读出夸张的描写。

      五、识字、写字、写词

      1.识字:事、虱。

      2.写字、写词。

      指导重点:“昌”不能写成“冒”。“妻”把上半部分与“女”连起来。“刺”左半部分是“”不是“束”。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认识了射箭能手纪昌,这节课再来认识一位古代名医,他是谁呢?

      多媒体慢慢播放故事或发下阅读资料,学生阅读,了解扁鹊其人:

      有一次,扁鹊和弟子子阳、子豹等人路过虢国,虢太子恰好患病,病得很厉害,人们都以为他死了。为此,全国正举行大规模的祈祷活动,把国家大事都撂在一边。扁鹊得知后,前去为虢太子医治。扁鹊告诉国君,太子患的是“尸劂”(类似今天的休克或假死)。于是,扁鹊叫弟子子阳磨制针石,在太子头顶中央凹陷处的百会穴扎了一针。过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接着,扁鹊叫弟子子豹在太子两胁下做药熨疗法。不久,太子就能做起来。再服二十天的汤药,虢太子就完全恢复了健康。从此以后,天下人都知道扁鹊有“起死回生”之术。

      生读短文回答:故事中主要讲的是谁,他是什么人?

      小结:看来,扁鹊真不愧是神医啊。就是这个神医扁鹊,与蔡桓公之间发生了一个小故事,并广为流传。我们今天就来学*这篇寓言故事《扁鹊治病》。

      二、自读自悟,完成以下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边读边思考:扁鹊几次见蔡桓公?都说了什么?结果怎么样?练*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3.把自己的疑问或写下自己受到的启示,准备与大家交流。

      三、交流讨论,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人教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篇

  • 教案,语文
  •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

      讲的是革命战争年代延安小学的学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坚持学*的事。

      课文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说明教科书的珍贵及当时学*环境的艰苦,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后代的殷切期望。

      全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的艰难,珍惜今天幸福的学*生活。

      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用“坚持”“必须”造句。

      教学重、难点

      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教学构想

      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理解课文内容,但对于课文的叙述顺序还不是很了解。

      教学中要以“教科书”为线索,按照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前进这个思路,结合有关词句理解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革命战争年代学*艰苦的故事。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了解时代背景,检查预*课文情况,通过范读、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学*过程

      一、介绍时代背景。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向**区发动进攻,**战争从此开始。

      战争给**区孩子的学*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我们今天学*的《珍贵的教科书》这个动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

      二、检查预*情况。

      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2、出示生字、词,个别字给予正音、分析字形。

      3、结合实际和上下文理解部分词语。

      三、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听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讨论。

      (主要讲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事。)

      四、默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1、默读,提出要求: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读后交流,并引导学生概括为小标题:盼书、取书、护书、激励我前进。

      教学内容

      这篇精读课文记叙了“我”精心驯养失去母亲的`小狮子爱尔莎,和它一起生活了三年,又把它送回大自然的事,表达了“我”和爱尔莎之间的深厚感情,体现了“我”对爱尔莎的真心爱护。

      教学目标

      认识本课21个生字,学会其中14个。

      能正确读写“抚摸、教训、选择、实验、资源”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

      理清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小狮子爱尔莎的成长过程和生活*性,了解“我”和小狮子的亲密关系,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

      教学构想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狮子的*性、分布等知识。

      教学时,县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谈感受,初步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阅读全文]...

2022-04-02 00:00:00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3篇

  • 教学计划
  •   一、学期教学目标

      总体目标:

      本学期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册书中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给学生养成良好的学**惯。本学期力争使70%的学生进入优秀之列,100%的学生及格,期末成绩位列全街道同课前五名。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2、学*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让学生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4、引导学生学*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

      5、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技术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实物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能力。

      2、学会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化冰实验,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册知识的学*,让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教育;分析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生活对天气变化的影响,受到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保护环境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操。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科学课,本年级共有学生17人。

      其中男生11人,女生6人,他们大多数年龄在10—11岁之间,他们身心健康,活泼可爱,接受知识的能力强,。由于科学接*生活,大多数同学对科学很感兴趣,他们的学*积极性高。因此,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抓住学生新奇、爱动的特点,创设多种观察实验的情景,多给学生实验的机会,使他们在学*中感受到生活的甜美,在实验中发展智力和提高观察思维能力。

      班内的优秀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能及时完成,能大胆积极的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付彩君、陈腾等。这些同学学*方法得当,模仿能力强,思维敏捷,反应迅速,表演能力强,成绩突出。

      中程生如:陈欣、陈凡、鹿文涛等,这些同学好动,欠细心,但能认真刻苦学*,成绩良好。

      后进生:有部分同学大脑比较灵活,但缺乏吃苦精神,他们有好玩的思想,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不刻苦,学*成绩较差。如:刘倩倩等。

      针对以上情况,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要注重学*兴趣的培养,注意因材施教,搞好优生优培和困难生的辅导和转化工作,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的学*氛围,大面提高教学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有25课,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天气”单元是本册书的起始单元。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天气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感受和描述天气变化,设计制作观测天气的仪器,实地观测天气,获得观测天气的有关数据,并模拟天气预报发布天气信息,收集资料、分析天气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以及人类生活对天气变化的影响等活动,引导学生懂得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亲历和模拟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提高人类观测天气准确性和科学性的影响。

      第二单元,在了解天气变化的基础上,继续学*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而使学生对天气变化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本单元从物质的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引入,引导学生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不同状态物体的基本性质。通过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帮助学生认识温度的改变可能促使物质的状态发生变化。

      第三单元,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生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帮助学生学会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学生通过亲历种植和饲养活动,发现生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变化,同时学会制定较为完整的观察计划,会用多种方式做观察记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第四单元,在学生认识了天气变化、物态变化和生物变化之后,引导学生学*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奠定基础。在探究物质的变化过程中,通过亲历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物质变化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另一类不仅仅是形态的变化,还会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不可逆变化既可以对人们生活带来有利的一面,又会给人们带来负面影响。

      第五单元,农业与技术是本册书的结束单元,也是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单元。在学*了天气、物质的状态、生物的生长和有趣的变化等单元以后,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技术的关系。本单元从学生熟悉的农业与生活入手,围绕技术的发展对农业的影响这一主题,帮助学生通过生活调查、资料分析,认识农业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第六单元展示会:是全册书的总结,围绕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设计了一个较完整的设计、布置、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整理本学期对“变化的世界”的学*内容和收获,引导学生掌握分析、总结、归纳的思维方式和学*方法,从小养成良好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学**惯。鼓励学生学会自己确定标准,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归纳,建立自己的概念系统。并通过展示与同学交流,达到分享学*成果的目的,从而充分体会成功学*的乐趣。展示会活动,也是对学生本学期学*效果的一次较综合性的评价。教师应分别从活动组织能力、科学探究能力、概念系统掌握三个方面,对各小组给予综合评价。

      四、教学研究内容

      (一)、重点:

      1、培养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养成良好的学**惯。

      2、学*物质的状态及变化,探究水的三态变化,包括蒸发及雨的形成,从中初步体验自然现象的变化规律。

      3、如何科学观测和描述天气变化

      4、学*物质的变化,包括一些可逆的和不可逆变化过程。

      5、区分生物与非生物,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主要区别,从而找出生命的主要特征。

      6、掌握水的蒸发、沸腾、凝结和水的三态变化。

      (二)、难点:

      1、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2、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雨是怎样形成的,物体的生长与变化,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三)、教研教改专题:

      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五、教学措施:

      1、培养学生的学*兴趣,激发学生的学*热情,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情感。

      2、加强观察、实验、思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3、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学*中起主体用。

      4、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加强直观教学,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

      5、实施实验操作。例如:说明自然界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声音的产生,蒸发、沸腾、凝结等的实验。

      6、注意通过实验发展儿童智力,培养儿童的能力。

    [阅读全文]...

2022-05-31 23:1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