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鸭脚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鸭脚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鸭脚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鸭脚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鸭脚木和七叶莲有什么区别
七叶莲严格说来就是七叶一枝花发财树是马拉巴栗很多卖花的人为了好听,也有人根本不认识很多植物,看见七片叶子的,都叫七叶莲。鸭脚木和七叶莲的区别是什么呢?本文是小编整理鸭脚木和七叶莲的区别的资料,仅供参考。
鸭脚木和七叶莲的区别
基本特征
鸭脚木基本特征
鸭脚木的叶子就像一个大的鸭掌一样分裂开来,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它的叶片特别有光泽,干枯的时候就会卷皱起来,叶子上一般会看到一些黄色或者是白色的斑,斑的`形状不规则。鸭脚木的花在刚盛开的时候是绿白色的,然后慢慢的就变成红色了,气味芳香。
七叶莲基本特征
它们的高度可以达到3米,那些细条纹就是它们的茎啦。它的叶子左右两边是相同的,柄也会长一点。它们的叶子大多绿色的,但是离根部*的部分叶子不同,因为阳光作用少一些,所以颜色偏淡绿色。它的花朵比较大,直径能达到1.5-2.5厘米,花色是白色的,花梗比较明显。七叶莲的果实呈现扁球形的形状,直径一般是在2-3.5厘米。
生长*性
鸭脚木生长*性
鸭脚木比较喜欢温暖而且湿度比较大的环境,绝对不能把它们直接放置在阳光下。它比较喜欢比稍凉的地方,只要有适当的阳光照射就足够了。环境内空气流动也要好一点,它对土的要求也比较高,土壤一定要肥沃,而且要稍微湿润一些。这时还要稍微控制一下温度,,当低于5℃的时候,就会导致鸭脚木的叶子冻坏脱落。
七叶莲基本特征
它们一般在树林内潮湿的位置,或者在山谷中。它们适宜在沙质土里成长,而且土的排水能力能要相对好一些。七叶莲生长的温度一般要控制在20-28摄氏度之间。冬季必须做好保温工作。夏天的时候切记不能让阳光直接照射到七叶莲上面,可以直接放在阴暗的地方。秋冬两个季节可以适量的让七叶莲晒一晒太阳。
七叶莲与鸭脚木的区别
鸭脚木是五加科鹅掌柴属植物鹅掌柴,以根皮、根和叶入药。全年可采,根、根皮洗净,切片晒干备用。叶鲜用。鸭脚木具有清热解毒,止痒,消肿散瘀。根皮: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叶:外用治过敏性皮炎,湿疹。
据报道用鸭脚木树皮半斤,捣烂煎汤服后,再服植物油1~2两,可解木薯及断肠草(钩吻)中毒。
七叶莲又可称为七加皮、冇骨消、小叶鸭脚木等等,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药用植物。其外形呈藤状,散发着香味。绿色的茎上有光滑细细的竖条纹,叶子为互生,不同部位的叶子有各自的形态,春夏之际青白色的花在顶部开放,花序呈伞状,浆果为球状,熟了之后为黄红色。这种植物适宜生长在阴湿的林中,也见于山谷之中,在我国分布在两广地区、台湾、贵州、浙江等地。
七叶莲内部含有七叶莲多肽,它对于在骨髓和血液的风湿复合原具有极强的消灭作用,可快速减轻肿、酸、痛、麻等不适感。此外,作为一种冇骨消,这种植物也具有止淋、解毒(热)等疗效。因此,它常用来治疗一些风湿病、关节炎、骨头损伤、风寒、腹泻、食欲不佳等病症。注意:孕妇和气血虚弱的人请慎用。
所以,七叶莲与鸭脚木的区别可以根据上述的介绍进行了解,建议病人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
七叶莲和鸭掌木的区别
这是两种植物,同属五加科,但不同属。两种植物外形相似。
一,鸭脚木,亦称.鹅掌柴、伞树。是.鹅掌柴属植物。
1,乔木或灌木。高2-15米,胸径可达30厘米以上;
2,小枝粗壮,干时有皱纹,幼时密生星状短柔毛,不久毛渐脱稀。叶有小叶6-9,最多至11;叶柄长15-30厘米,疏生星状短柔毛或无毛;
3,小叶片纸质至革质,椭圆形、长圆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椭圆状披针形,长9-17厘米,宽3-5厘米,幼时密生星状短柔毛,后毛渐脱落,除下面沿中脉和脉腋间外均无毛,或全部无毛,先端急尖或短渐尖,稀圆形,基部渐狭,楔形或钝形,边缘全缘,
4,但在幼树时常有锯齿或羽状分裂,侧脉7-10对,下面微隆起,网脉不明显;小叶柄长1.5-5厘米,中央的较长,两侧的较短,疏生星状短柔毛至无毛。
二,七叶莲,变称大七叶莲、多蕊木。是多蕊木属植物。
1,大藤本,初为直立灌木或小乔木。
2,树皮黄棕色。叶有小叶7-9;叶柄长15-60厘米,无毛;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短鞘状;
3,小叶片革质,倒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长12-26厘米,宽4-9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阔楔形至*圆形,两面均无毛,
4,边缘全缘,侧脉20-30对,在边缘连合,明显;小叶柄长3-5厘米,无毛。
鸭脚木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想必花友们对于鸭脚木都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它的身影,因为它不仅观赏价值非常高,同时又被称为发财树,带有非常好的寓意。除此之外,它还是一种药用价值非常高的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治疗感冒发热等小病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鸭脚木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一起来看看吧。
一、鸭脚木的功效与作用
1、根皮、茎皮:清热解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可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烫伤,无名肿毒,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
2、根:疏风清热,除湿通络。可用于感冒,发热,妇女热病夹经,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3、叶:祛风化湿,解毒,活血。用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斑疹发热,风疹瘙痒,风湿疼痛,湿疹,下肢溃疡,疮疡肿毒,烧伤,跌打肿痛,骨折,刀伤出血。
二、禁忌
孕妇忌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鸭脚木药用价值
一、功能主治
1、清热解毒,止痒,消肿散瘀。
2、根皮: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3、叶:外用治过敏性皮炎,湿疹。
二、药性
凉、药味苦。
三、用法用量
1、根皮、茎皮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2、根内服:煎汤,3-9g,鲜品加倍;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调敷;或捣敷。
3、叶内服:煎汤,6-15g;或研末为丸。外用:适量,捣汁涂;或酒炒敷。
鸭脚木叶泡水喝的功效
1、促进身体对于钙质的吸收
鸭脚木叶中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硼元素,这种物质进入身体之后可以促进雌激素的.分泌,特别是女性身体中效果更佳的显著。大量的雌激素分泌之后身体的钙质流失情况就会减弱,所以说鸭脚木叶非常的时候更年期的女性服用,可以有效的防治钙质流失的情况,有效的保健身体健康。
2、促进孩子的身体发育
鸭脚木叶中所含有的营养价值非常的高,并且还非常的适合身体的吸收。科学家通过现代科学研究发现,生活中经常服用鸭脚木叶能够很好的促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并且还可以降低由于的患病可能性,大大提高身体体质。所以说,孩子科学的使用一些鸭脚木叶可以有效的提高身体体质,并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孩子的身体发育速度。
3、治疗结肠炎
鸭脚木叶泡水喝的功效并不少,科学的服用这种中药材还可以有效的治疗结肠炎这种中药材。这是因为鸭脚木叶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酸,这种酸性进入肠道之后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肠道功能的作用。除此之外,鸭脚木叶泡水服用后还具有一定的消炎功效,这样对于肠道中多种有害细菌、病菌都可以杀死,非常适合结肠炎的患者服用。
鸭脚木蜜源的特点
1、鸭脚木(鹅掌柴)不仅泌蜜量大,而且花粉多,对采蜜和冬季繁殖都有利;
2、花蜜浓度高,带有浓旭的鸭脚木花香味,
3、新蜜浅琥珀色,带有苦昧,甜度大,贮存日久,苦味减轻,香味增浓,颜色变深,存放数年以上,药用效果比较好。蜂蜜容易结晶,结晶呈乳白色,颗粒细腻,存放时间长,将处于半结晶状态,即部分结晶,部分不结晶。
4、鸭脚木花期蜂群产蜜量:鸭脚木花期和泌蜜期长,泌蜜量大,常年每群中蜂可产蜜10-15kg,丰年高达30kg。因山区冬季气温低,意蜂利用较少。
原来鸭脚木还有着这么多的作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帮助。但是,是药就有药性,也有一定的毒素,所以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了解它的禁忌,合理使用。
【拓展】澳洲鸭脚木
繁殖方法
播种和扦插繁殖,但以扦插法为主。鹅掌柴于1月份后采收黑色球形浆果,用细沙拌和后搓揉去果皮果肉,再用清水漂洗去空瘪种粒,即可得到干净饱满的种籽,可行随采随播,也可先行沙藏催芽,等种粒裂口露白后,再行盆播或地播。
用腐叶土或沙土盆播,覆土深度约为种子直径的1~2倍。种子发芽适温为20℃至25℃,保持盆土或苗床湿润,随采随播者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约15天至20天即可出苗,经沙藏催芽后再行播种者,在适温下一周后即可出土。生长良好。出苗后应及时搭棚遮荫,秋季给予**照,冬季加盖地膜防寒,只要苗床局部空间的环境温度不低于5℃,一般可*安过冬。留床培育一年,再行扩距移栽,或直接用于上盆。
栽养要点
一、光照:喜阳。但不耐强烈阳光曝晒,烈日直射时叶片 会变黄,并出现焦尖和焦边等日灼现象。5~9月应进行遮荫, 或将植株置放于散射光充足的地方,能使叶色更为醒目。十分 耐阴,能在1/3的自然光照条件下正常生长。对于叶面上有斑纹 的种类,在光照过强或过弱时,都会丧失鲜丽的斑纹;过阴时还会导致严重的落叶。但10月至翌年4月,最好让植株充分接受 阳光。
二、温度:喜温暖气候。生长适宜温度为20~30°。不耐 低温,越冬温度应保持5℃:左右,接*01:时会引起叶片大量 脱落。
三、环境湿度:喜湿润的环境。生长季天晴而干燥时应经常 向植株及四周喷水,以提高空气相对湿度,可利于枝叶的生长。空气过于干燥时,叶片易褪绿变黄。
四、浇水:对土壤水分比较敏感,既怕干旱,也不耐水 湿和积水。盆土过干或过湿,都会使植株产生落叶,从而影响生长与观赏。生长期间的浇水应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 透”的原则,不让盆土过干或过湿。在室内置放时不能过多 浇水,否则叶尖会发黑:越冬期间需节制浇水,让盆土稍微 湿润即可。
病虫害防治:
主要有叶斑病和炭疽病危害,可用10%抗菌剂401醋酸溶液1000倍液喷洒。虫害主要有介壳虫危害,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另外,红蜘蛛、蓟马和潜叶蛾等危害鹅掌柴叶片,可用10%二氯苯醚菊酯乳油3000倍液喷杀。
观赏价值:
伞树叶片宽大,且柔软下垂,形似伞状。株形优雅,极富层次感,属优良中大型观叶植物。管理养护方便,*年来我国各省区均有广泛栽培。
诗情,常与画意并提。诗与画,总是相得益彰,互添光彩的。古人多爱写诗,绘画却也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写诗,还是作画,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表达心中的情感。
比起诗词,画作却似乎更为直接,而不少人赏过画以后,又将眼前的绘画作品吟成了诗,又有了自己的感受,这样的艺术鉴赏,也实在是赏心悦目,令人沉醉的。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唐·王维《画》
远远地望去,山色明朗映人,走*一听,水却没有声音。春天已过去,却依然见鲜花争奇斗妍,一片绚烂。当人靠*时,鸟儿却没有被惊起。原来,这是一幅画呀,有色,却无声,然而赏画的人,却在无声中听到了春天的声音,在花儿争艳里,看到了无限的生机。回过神来时,不由得感慨,时光是留不住的,而画布上的时光却好像静止了呀。
说到写画的诗,就不能不提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青青的竹林外,绽放了两三枝娇红的桃花,春天江水已泛暖,在水面嬉戏的鸭儿最先知道。江岸满是蒌蒿和芦苇的幼芽,早春的江南,正是河豚鱼回游的时候啊!苏轼观赏了惠崇的画,已经感受到春天到来的生机和温暖。画上有翠竹,有桃花,有鸭儿和水生植物的浅芽,画面清新而不乏鲜妍,让人看到了无尽的希望。而春水碧碧,诗人还联想到,河豚鱼快出现了。
美丽的风景,自然是宜诗宜画的。
水榭风微玉枕凉,牙床角簟藕花香。
野塘烟雨罩鸳鸯,红蓼渡头青嶂远。
绿苹波上白鸥双,淋浪淡墨水云乡。
——宋·苏庠《书虞元翁画》
水边的楼台,风轻轻地吹着,玉枕清凉。精美的床上,*子沁凉,时不时闻到荷花的清香。烟雨蒙蒙,池塘里鸳鸯嬉戏。渡头开着红色蓼花,远处是如屏障般的青山。绿萍零散的水面上,白色鸥鸟成双成对,淡淡的墨迹里,渲染着水云,这样的图画,让人看了,也觉得无比闲适,恨不得真能到画里去吧。
好风景,光是自己看还不够,对于朋友遍天下的白居易来说,与朋友唱和,互通有无是常事。
澹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山字一行。
好著丹青图画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唐·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大雨刚过,淡淡的云雾飘散,还有稀疏雨滴洒落,一轮明亮的斜阳照着江面。风吹江水,在灿烂的阳光下,一半是灿金色,背光的一面却是深碧色,对照鲜明,涌动不已。天上彩云千变万化,江面水雾翻涌,好像刚散的海市蜃楼,残云雨霁像是残破的楼阁。一道彩虹在水汽与夕阳的映照下,忽明忽暗,时断时续,像美丽的桥梁。风吹起浪花,好像许多洁白的花片飞舞,云散后晴空一碧,几只大雁在空中飞翔,就像是青天上的一行字迹。如此鲜奇的景致,光是自己欣赏怎行?白居易还专门请人画了下来,并且题上诗,再寄给远方的好友。好东西,一定要与好友分享嘛。
世人多喜富丽繁华的工笔,却不知水墨写意之妙,曲高却往往和寡,并非人人能懂得。
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唐·李唐《题画》
云里烟里若隐若现的村庄,雨里淡淡的水滩,看上去是那样容易啊,要达到那样自然,却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可惜现在的人并不欣赏淡墨山水画,都追崇浓墨重彩,寓意富贵的牡丹图。诗人忍不住叹气,早知不合时宜,不如多买些颜料,去画牡丹好了。诗人虽是委屈愤怒,可又怎会舍得放下心中所爱和追求呢?不入时人眼,就画给自己看吧。
时光总是易逝,历史总是充满了沧桑,而画,既画得了勃勃生机,悠悠闲情,同样也会落满苍凉。
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唐·韦庄《金陵图》
谁说画不成六朝古都的伤心过往?那只是因为画家为了迎合当权者不愿画而已。所画出的,也都是大好春光。你看看,这六幅金陵南朝往事的画中,枯老的树木和寒凉的云朵布满了整个城市。这才真正画出了历史的荒凉和沧桑啊。
王冕是元代有名的画家,诗人。他喜欢梅花,以墨笔画梅,不渲染明艳的色彩,并且为墨梅图题诗,表达心中志趣。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花树,每一朵绽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要别人夸赞自己有好的颜色,只希望将清香弥漫天地间。这便是诗人的心声啊,不追名逐利,随波逐流,唯求坚持初心。
而爱竹的清代诗人郑燮,同样既爱画竹,也爱写诗。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清·郑燮《竹石图》
诗人舍下乌纱,不再当官了,口袋空空衣裳单薄,只觉寒气袭人。就来画一枝清瘦的竹子吧,让它在秋风萧萧的江面上,当作钓鱼竿,从此就做一个隐逸江湖的钓者,兴许要自在得多呢。竹有气节,人又何尝不是?
春夏的翠竹令人喜,而瘦竹却更不易画。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惠崇春江晓景》
绣面芙蓉一笑开,斜飞宝鸭衬香腮。——李清照《浣溪沙·闺情》
晚云收,淡天一片琉璃。——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晁冲之《春日·阴阴溪曲绿交加》
念佳人、音尘别后,对此应解相思。——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戴复古《初夏游张园》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揭傒斯《画鸭》
汴水东流虎眼文,清淮晓色鸭头春。——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李白《襄阳歌》
柳梢淡淡鹅黄染,波面澄澄鸭绿添,及时膏雨细廉纤。——王和卿《阳春曲·春思》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杜甫《花鸭》
人强健,清尊素影,长愿相随。——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便是无情也断肠。——晏几道《南乡子·画鸭懒熏香》
君因风送入青云,我被人驱向鸭群。——白居易《鹅赠鹤》
几夜月波凉。——晏几道《南乡子·画鸭懒熏香》
玉鸭熏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纳兰性德《金菊对芙蓉·上元》
苍蝇不叮没缝的鸭子——《韩湘子全传·第二十五回》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杜甫《花鸭》
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揭傒斯《画鸭》
红袖时笼金鸭暖。——秦观《木兰花·秋容老尽芙蓉院》
鸡鸭成群晚不收,桑麻长过屋山头。——辛弃疾《鹧鸪天·戏题村舍》
最关情、漏声正永,暗断肠、花影偷移。——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玉露初零,金风未凛,一年无似此佳时。——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烂银盘、来从海底,皓色千里澄辉。——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水翻鸭绿,山叠螺青。
绕堤龙骨冷,拂岸鸭头香。——李贺《同沈驸马赋得御沟水》
莹无尘、素娥淡伫,静可数、丹桂参差。——晁端礼《绿头鸭·咏月》
冷落秋千伴侣,阑珊打马心情。——陆游《乌夜啼·金鸭余香尚暖》
金鸭余香尚暖,绿窗斜日偏明。——陆游《乌夜啼·金鸭余香尚暖》
家人暗识船行处,时有惊忙小鸭飞。——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
向睡鸭炉边,翔鸳屏里,羞把香罗偷解。——贺铸《薄幸·淡妆多态》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
鸭炉香细琐窗闲。——晏几道《浣溪沙·绿柳藏乌静掩关》
麝蜡烟浓,玉莲漏短,更衣不待酒初醺。——贺铸《绿头鸭·玉人家》
菰蒲睡鸭占陂塘。——周邦彦《虞美人·疏篱曲径田家小》
吠犬鸣鸡村远*,乳鹅新鸭岸东西。——查慎行《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睡鸭不知飘雪,寒雀四顾风枝。——黄庭坚《题郑防画夹五首》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杨万里《插秧歌》
遥忆东吴此时节,满江鸭绿弄残红。——宇文虚中《春日》
穿衣服提领,抓鸭子捉颈。
细剔银灯怨漏长。——晏几道《南乡子·画鸭懒熏香》
不似同衾愁易晓,空床。——晏几道《南乡子·画鸭懒熏香》
绣茵犹展旧鸳鸯。——晏几道《南乡子·画鸭懒熏香》
画鸭懒熏香。——晏几道《南乡子·画鸭懒熏香》
却回龙武军前过,当处教开卧鸭池。——王建《宫词一百首》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杜甫《花鸭》
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杜甫《花鸭》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温庭筠《酒泉子·日映纱窗》
宋代: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察觉到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北飞的大雁就像那向北归去的人一般,依依不舍,差一点掉队离群。远隔千里就已经知道北方的沙漠多风雪了,还是再在江南渡过半月的春光时节吧。
这首题图诗,着意刻画了一派初春的景象。
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接着,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那在岸边期待了整整一个冬季的鸭群,早已按捺不住,抢着下水嬉戏了。
然后,诗人由江中写到江岸,更细致地观察描写初春景象:由于得到了春江水的滋润,满地的蒌蒿长出新枝了,芦芽儿吐尖了;这一切无不显示了春天的活力,惹人怜爱。诗人进而联想到,这正是河豚肥美上市的时节,引人更广阔地遐想……全诗洋溢着一股浓厚而清新的生活气息。
鸭脚的古诗
古诗中的鸭脚
带有鸭脚二字的古诗
欧阳修的古诗鸭脚
欧阳修的古诗鸭脚子
带鸭鸭的古诗
鸭鸟的古诗
睡鸭的古诗
有树有鸭的古诗
有鸭有饭的古诗
有鸭字的古诗
鸭脖的古诗
画鸭的古诗
鸭爪的古诗
带鸭字的古诗
鸭叫的古诗
春鸭鹅的古诗
李觏的鸭的古诗
含草与鸭的古诗
古诗《画鸭》的画
古诗对鸭的称
与鸭有关的古诗
写春与鸭的古诗
寒鸭的古诗
鸭的古诗文
咏鸭子的古诗
赞美鸭的古诗
有春之暖先鸭的古诗
写野鸭的古诗
古诗里的野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