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欧阳修的古诗鸭脚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欧阳修的古诗鸭脚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欧阳修的古诗鸭脚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欧阳修的古诗鸭脚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欧阳修古诗《生查子·元夕》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全诗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欧阳修古诗《生查子·元夕》,欢迎大家阅读!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前言】
《生查子·元夕》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词作。词的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头两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在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湿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
【注释】
1、元夜:元宵之夜。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说爱的好机会。
2、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3、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日元宵,……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由此可见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4、月上:一作“月到”。
5、见:看见。
6、泪湿:一作“泪满”。
7、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翻译】
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的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鉴赏】
这首元夜恋旧的《生查子·元夕》是欧阳修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词的上片回忆从前幽会,充满希望与幸福,可见两情是何等欢洽。而周围的环境,无论是花、灯,还是月、柳,都成了爱的见证,美的表白,未来幸福的图景。情与景联系在一起,展现了美的意境。
此词亦见朱淑真集,南宋曾慥《乐府雅词》以为欧阳修作。曾氏曾将欧词中诸多可疑者尽予删芟,而不疑此词,其著作权当归于欧阳修。词以灵光独运的艺术构思,使今与昔、悲与欢互相交织、前后映照,从而巧妙地抒写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感。上片追忆去年元夜的欢会。“花市灯如昼”,极写元宵灯火辉煌。自唐代起,就有元夜张灯、观灯的*俗,至宋而其风益盛。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记灯市景象云“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可知, “花市灯如昼”乃状其实况,略无夸饰。
但描写灯市不过是为了展示欢会的时空背景,因而一笔带过,不多着力。“月上柳梢头”二句含“宾”就“主”,再现那令人沉醉的情景。“黄昏后”,交待主人公与其情侣相会的时间。“月上柳梢头”,既是对“黄昏后”这一时间概念的形象示现,也是对男女主人公欢会的环境的补充描绘——明月皎皎,垂柳依依,是那样富于诗情画意!“人约”,点出男女主人公并非邂逅灯市,而是早有密约。这表明他们即便尚未私订终身,至少也彼此倾心。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没有正面涉笔他们相会前的心驰神往,见面后的欢声笑语以及分手后时的意乱情迷,而仅用一句“人约黄昏后”提示, 深得艺术三昧。
下片抒写今年元夜重临故地,不见伊人的感伤。 “月与灯依旧”,说明景物与去年一般无二,照样月光普照,华灯齐放。但风景无殊,人事全异。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月与灯交织而就的花市夜景即由明亮化为暗淡。淡漠冷清的伤感弥漫于词的下片。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里只不过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泪满衣袖。
“不见去年人”二句情绪一落千丈:去年莺俦燕侣,对诉衷肠,今年孤身支影, 徒忆前盟, 主人公怎能不抚今思昔,泪下如注。因何“不见”,一字不及,或话有难言之隐,或许故意留下悬念。全词的艺术构思*似于唐人崔护的《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却较崔诗更见语言的回环错综之美,也更具民歌风味。古人如此,今人亦然。世间总有太多的伤感和遗憾。世事在变,沧海桑田。回眸寻望,昔人都已不见,此地空余断肠人。滚滚红尘,茫茫人海,佳人无处寻觅,便纵有柔情万种,更与何人说?
【拓展内容】
生查子·元夕作文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佳节。这个节日被喻为*情人节,多少与欧阳修的这首《生查子·元夕》有点关系。
这首词写了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还写了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却又余味绕梁。词的上阕写的是“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月上中天,柳下相约;灯火阑珊,两情相悦;花前月下,柔情蜜意。明月,柳梢,都是相爱的见证。下阕写了“今年元夜”的情景。“月与灯依旧”,依旧的只有月与灯吗,其实景物皆依旧。“不见去年人”,只不过是赏灯人的心境不同罢了。“泪湿春衫袖”,一个“湿”字,将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物是人非的怅惘,今昔对比的凄凉,由此美景也变为伤感之景,璀璨的元宵夜景也由明亮化为暗淡。灯、花、月、柳,在主人公眼是凄凉的化身、伤感的催化剂、相思的见证。而今佳人难觅,泪眼看花花亦悲。在对比中词人的伤感越发令人感慨。
这种“今非昨,人成各”的情感在古诗词里还有很多。比如“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写出如田园一般淡雅自然的《醉翁亭记》的欧阳修,婉约起来一样的柔情百转。
庆历五年(1045年),革新失败后,三十九岁的欧阳修被放逐到滁州,任滁州太守。
在此期间,他寄情山水,恣意江湖,以宽达洒脱的大手笔写下了《醉翁亭记》《丰乐亭游春》等传世之作,以及一些独具艺术性和思想性的诗词佳作。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一首颇具艺术性与哲理性的七言绝句一一《画眉鸟》。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这是一首自由的颂歌!它通过一只画眉鸟在金贵的笼子里和山林间的不同感受,来表现诗人对自然,对自由的无限向往之情。
全诗采取的主要手法是对比。
前两句写画眉鸟在自然环境中自由飞翔随意歌唱的情景,首句百啭千声,既是形容声音的婉转动听繁复多样,也是表现在它的自由自在,即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承接上句,仍是随意移的注脚。以景换景,就如电影镜头,这个画面无逢嵌入到另一个画面,通过自然景观,山花灿烂,鸟儿低可栖高可息,把随意移的描述推向更高的维度,充分展现自由的可贵。又如唱歌,先是低音,继而中音高音,高亢入云,把读者的胃口吊住,为后面的转合作足了铺垫。
其实人鸟的意识并不能共道,诗人不过把自己的主观感受,借助外物画眉鸟来抒发一下而已。
第三句在前两句柔和的画风下,急转直下,让读者以为本可以看个文艺片,却不料切换到了惊悚片,画眉鸟不知是自入还是误入,就到了金贵的笼子里了。
上一秒还见它在自行车后座上笑,眨眼间就又坐在宝马豪门里哭了。
就象一支股票,先是高开高走,你在洋洋得意之时,突然黑马杀至,崩盘在即,立刻呈断崖式下跌,到了第回句,大局已定,再也无法恢复至原有的盘面,令人扼吭拊背而叹。
三四两句,写画眉鸟的另一种生活,华贵而不能自由的环境,锁入金笼,再也不能随意移的鸣出百啭千声了。
末三字以自在啼作结,自然而不带痕迹的衬托出金笼听的无奈。
全诗通过强烈的对比手法,把跌荡起伏玩得天衣无缝,若非诗人有着唐宋八大家的妙手生花,谁又能有此笔力?
就好比你在桂林玩个漂流,前一段行程*群山如画,鸟语花香,伊人在侧,风和日丽。正心情大好之时,冷不防一个急流险滩河水呈瀑布式的下行,竹筏前端已沁入水中,就在你心惊胆战以为要去河神那比武招亲之时,竹筏后半部已是跌停在河面,溅起一片水花,竹筏又复*衡*稳,向前而行。把你一个脆弱的小心脏玩得扑楞扑楞的。你侧目身旁,伊人如玉,回望身后,群山如画。于惊魂甫定之后,左右顾盼之间,内心无比洒脱,半无半丝哀怨。
在短短二十八个字之中,诗人用大手笔,超凡脱俗的表明了自由可贵的哲理。虽有郁闷,却并不忧伤,一种宁可寄情山水也不违背自己的政治理念而同流的洒脱之风,透字而岀。
任何文字,写景状物的目的,不外乎抒情言志,这首《画眉鸟》也不例外。
庆历四年,以范仲淹为首的革新派失败,范仲淹,韩琦,富弼等相继罢官。
诗人“不畏群邪切齿之祸,敢冒一人难犯之颜”,上书为革新派辦诬。终不为庙堂所容,次年即被外放滁州。
对于革新的失败,诗人并不象柳宗元那样表现出过多的哀怨与愤懑。他似乎并不以放逐为意,反而在滁州的山水间享受着极大的愉悦。这从他在这期间所作的《丰乐亭游春》及《醉翁亭记》中,可窥一迹。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林间也”,若把这句名言,映照这首绝句的意境,最是合适。二者差不多都是作于放逐滁州的同一时期,都是作者当时心绪的真实写照。
通过画眉鸟对山花红紫的赞美,对金笼生活的厌恶,以及对林间自在啼的向往,真实地流露出当时的思想和情感,复杂中透着矛盾,矛盾中有着一丝洒脱,洒脱中又有着若有若无的不甘,同时也展现了一种酸葡萄的心理,你不要格老子在庙堂呆,格老子就暂时在山林间快活快活。你以为格老子吃了亏,却怎知格老子正得了便宜在卖乖呢。
这在深层次上倒和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好还”相类似,只不过一个表达的明确,一个表达的隐晦罢了。
若抛开这些时代背景,单就以诗论诗,这首《画眉鸟》,已不足是仅限于诗人所表露的那种不以放逐为意的宽达与洒脱胸怀,和陶醉于自然山水无拘束的快感,还有颇为广泛的哲理启示,ta告诉我们,自由是可贵的,在丧失之后体会更深。
ta还告诉我们,禁锢压抑是不可取的,是会堙没才能的。
画眉鸟在笼中,鸣不出百啭千声的原因,是它不能随意移。只有在自在啼的自由前提下,才能充分的发挥运用好才智。
当然了,这都是*的臆想,至于是不是诗人这首诗的初衷,就不得而知了。
欧阳修晚年好佛,自号六一居士,*对他诗文的评价,使其荣身唐宋八大家之一,身前身后,皆有誉名,为千百年来文人所仰视。我想并不单单是诗词文章的清丽脱俗所致,亦必与其长期身居庙堂高位是分不开的。
如古诗十九首,虽说千古流传,却至今都不知道作者是谁。
灯花又亮了,我在这桥头站着,还是相似的场景,可是你再也不会回来了。
《生查子·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去年元夜时,花市如灯昼”这相似的场景诗人想起,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也是这般灯火通明,亮如白昼,我还拉着你的手漫步在这花市的街头,气氛甜蜜。”元夜”是元宵之夜,是农历正月十五,这是从唐朝开始的民间*俗,在正月十五赏灯花,闹元宵,”花市”是每年春节元宵之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活动的集市,”灯如昼”,灯光像白天一样明亮,去年元夜时,女主人公和心爱的人赏花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大街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夜晚灯火通明,人与月光相呼应,显得格外柔美。
颈联两句颇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韵味,月牙刚刚露出枝头,似是在悄悄打量树下许下山盟海誓的男女。”月上”也是指月到的意思,与心爱的人相约在黄昏之后,月亮跑到树梢头上的时候,在一起互诉衷肠。女主人公在上一句回忆去年在一起的美好场景,画面逐渐转入柳梢头,灯光的颜色变得昏暗,两个人相约在黄昏之时互诉衷肠,黄昏暗示凄凉,预示着会有不好点事情发生,氛围逐渐转入悲伤,引出下面的诗句。诗人一笔带过去年元夜赏花的情景,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今年赏灯花的时间又到了,月光和灯光仍然同去年一样,转眼之间,一年过去了,眼前的场景和记忆里的场景一样,去年也是这样的圆月,也是这样的灯光,这里的”花市灯如昼”与”月与灯依旧”相互照应,不禁流露出一种伤感,之所以伤感,是因为”不见去年人”同样的场景,可是物是人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诗人没有心情赏月赏灯花,内心只有无限的悲伤愁绪,令人肝肠寸断。
尾联感情悲凉,这么美好的场景,再也见不到去年的故人了,不禁留下了相思的泪水,打湿了春衫衣袖,”春衫”是指年少时所穿的衣服,在这里作者也指自己年轻的时候,词人写了今年与去年的区别,人的有无,诗人的情感也产生天差地别的变化,由最开始的大喜,到结尾的大悲,两个极端体现感情的大起大跌,上片写去年,下片写今日,两种天差地别的场景,相互对应,”人约黄昏后”和”不见去年人”相互对照,重叠对应,表现主人公的无边的痛苦。”泪湿春衫袖”将主人公的情绪宣泄出来,流露出无边的痛苦,同时又饱含心酸。
这首词是主人公把去年今日做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感慨,诗人将什么不同时间的景象连?在一起,写了一位女子的爱情故事,既有在一起时的甜蜜,又含有伊人不见的惆怅痛苦,相传这首诗是词人怀念他第二任妻子所作,诗人无限惆怅都化作泪水打湿衣袖,旧情难续,往日场景历历在目,今昔对比,巧妙的写了物是人非,表达了诗人爱情之路坎坷,体现他的悲伤痛苦,语言*淡,真实朴素,广为流传。
又是一年灯火通明,却等不来伊人归……
别滁
朝代:宋代
作者:欧阳修
原文: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赏析
首句
欧阳修胸襟旷达,虽处逆境之中,仍能处处自得其乐。他的《醉翁亭记》,末二段就表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情景。此诗和《醉翁亭记》同样用了一个“醉”字,但并不过多地渲染那些离情别绪。《醉翁亭记》是写游宴之乐、山水之美,这诗所表现的父老亲故送别饯宴的情景,别是一番情味。首句写景,点明别滁的时间是在光景融和的春天。欧阳修由滁州徙知扬州,朝廷的公文是在那一年闰正月下达的,抵达扬州为二月。滁州地处南方,气候较暖,这里与作者在夷陵(今湖北宜昌)所写的另一首《戏答元珍》诗“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不同,而是花光浓烂,柳丝轻明。这样,此诗首句不仅写出了别滁的节候特征,也为全诗定下了舒坦开朗的基调。
次句
次句叙事,写当地吏民特意为欧阳修饯行。“酌酒花前”,是众宾客宴送知州,与《醉翁亭记》的知州宴众宾正好相反;这天还有丝竹助兴,气氛显得热烈隆重。它虽不同于以往投壶下棋、觥筹交错的游宴之乐,但同样写出了官民同乐和滁州民众对这位贤知州离任的一片深情。
后两句
后两句是抒情,诗人把自己矛盾、激动的心情以坦然自若的语言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欧阳修在滁州任职期间,颇有惠政。饯行时当地父老向他所表示的真挚友好的感情,使诗人的内心久久不能*静:两年多的贬谪生活即将过去,这里地僻事简,民俗淳厚,作者特别对以前在滁州琅琊山与众宾客的游宴情景怀念不已;而此时却是离别在即,滁州的山山水水,吏民的热情叙别,使他百感交集。这里“我亦且如常日醉”的“且”字,用得极好,写出了诗人与众宾客一起开怀畅饮时的神情意态和他的内心活动。结句用的是反衬手法,在这种饯别宴上作为助兴而奏的音乐,是欧阳修*时爱听的曲调。但因离忧婴心,所以越是悦耳的曲调,内心就越感到难受。唐朝张谓写过一首题为《送卢举使河源》的赠别诗:“故人行役向边州,匹马今朝不少留。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竹为君愁。”这里结句所表达的意思,为欧阳修所化用。“莫教弦管作离声”,发人思索,使诗意余韵不尽。后来黄庭坚《夜发分宁寄杜涧叟》诗“我自只如当日醉,满川风月替人愁”,也是从此脱出。
整首诗
欧阳修这首诗与一般叙写离愁别绪之作所渲染的凄恻之情,有明显的不同,它落笔轻快自然,*易流畅,非常感人。这与宋初盛行的刻意追求辞藻华丽,内容却显得空虚的“西昆体”诗风形成鲜明对照。由于欧阳修在诗歌创作中以明快朴实的诗风力矫时弊,因而就成了北宋诗坛的一大名家。
《南歌子》
欧阳修
凤髻金泥带,龙纹玉掌梳。
走来窗下笑相扶。
爱道“画眉深浅,入时无”。
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
等闲妨了绣工夫。
笑问“双鸳鸯字、怎生书”。
赏析:
此词咏爱情,脱去一般相思离别或花前月下寄情之窠臼,通过新婚女子的特殊妆梳和多情且深情的言语动作表情等,活现了少妇对丈夫的一片纯真深情,以及其对幸福的爱情生活之珍视和向往。“凤髻”、“龙纹”两句写新妇严妆,如电影之特写,未见人而已睹其热爱生活、重视对方的审美态度这样一种善良的内心世界,同时也显示其贵家少妇的身份。“走来”笑扶,形神兼妙,其人呼之欲出;“爱道”句令读者如闻其娇媚的柔声;“弄笔”、“描花”细节生动传神:“等闲”句最能见其人新婚之激动以及陶醉在爱情幸福中之神情心态:“笑问”句问得聪明,问得天真,问得实在,问得可爱,问得既明了又含蕴,妙趣横生。全词以生活流程,表现新妇在闺房向丈夫表示爱情的细节,层层演示,一脉贯穿,极富生活实感及喜庆色彩,达到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境。贺裳云:“词家须使读者如身履其地,亲见其人,方为蓬山顶上。如……欧阳公‘弄笔偎人久,描花试手初’……真觉俨然如在目前,疑于化工之笔。”(《皱水轩词筌》)
欧阳修蝶恋花
蝶恋花,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又名“黄金缕”“卷珠帘”“凤栖梧”“明月生南浦”“细雨吹池沼”“一箩金”“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欧阳修蝶恋花,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朗读停顿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注释
⑴几许:多少。许,估计数量之词。
⑵堆烟:比喻杨柳浓密。
⑶玉勒雕鞍:比喻车马的豪华。玉勒:玉制的马衔。雕鞍:精雕的马鞍。
⑷章台:汉长安街名。《汉书·张敞传》有“走马章台街”语。唐许尧佐《章台柳传》,记娼女柳氏事。后因以章台为歌妓聚居之地。
⑸雨横:指急雨、骤雨。
⑹乱红:这里比喻各种花片纷纷飘落的样子。
《蝶恋花》翻译
深深的庭院不知有多深?一排排的杨柳堆起绿色的云,一重重的帘幕多得难以计数。华车骏马如今在哪里游冶,我登上高楼也不见章台路。
风狂雨骤的暮春三月,时*黄昏掩起门户,却没有办法把春光留住。我泪眼汪汪问花朵,花默默不语,只见散乱的落花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赏析
《蝶恋花》亦见于冯延巳的《阳春集》。清人刘熙载说:“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艺概·词曲概》)在词的发展史上,宋初词风承南唐,没有太大的变化,而欧与冯俱仕至宰执,政治地位与文化素养基本相似。因此他们两人的词风大同小异,有些作品,往往混淆在一起。此词据李清照《临江仙》词序云:“欧阳公作《蝶恋花》,有‘深深深几许’之句,予酷爱之,用其语作‘庭院深深’数阕。”李清照去欧阳修未远,所云当不误。
此词写闺怨。词风深稳妙雅。所谓深者,就是含蓄蕴藉,婉曲幽深,耐人寻味。此词首句“深深深”三字,前人尝叹其用叠字之工;兹特拈出,用以说明全词特色之所在。不妨说这首词的景写得深,情写得深,意境也写得深。
先说景深。词人像一位舞台美术设计大师一样,首先对主人公的.居处作了精心的安排。读着“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这两句,似乎在眼前出现了一组电影摇镜头,由远而*,逐步推移,逐步深入。随着镜头所指,读者先是看到一丛丛杨柳从眼前移过。“杨柳堆烟”,说的是早晨杨柳笼上层层雾气的景象。着一“堆”字,则杨柳之密,雾气之浓,宛如一幅水墨画。随着这一丛丛杨柳过去,词人又把镜头摇向庭院,摇向帘幕。这帘幕不是一重,而是过了一重又是一重。究竟多少重,他不作琐屑的交代,一言以蔽之日“无重数”。“无重数”,即无数重。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与此同义。一句“无重数”,令人感到这座庭院简直是无比幽深。可是词人还没有让你立刻看到人物所在的地点。他先说一句“玉勒雕鞍游冶处”,宕开一笔,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她丈夫那里;然后折过笔来写道:“楼高不见章台路”。原来这词中女子正独处高楼,她的目光正透过重重帘幕,堆堆柳烟,向丈夫经常游冶的地方凝神远望。这种写法叫做欲扬先抑,做尽铺排,造足悬念,然后让人物出场,如此便能予人以深刻的印象。
再说情深。词中写情,通常是和景结合,即景中有情,情中有景,但也有所侧重。此词将主人公的感情层次挖得很深,并用工笔将抽象的感情作了细致入微的刻画。词的上片着重写景,但“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在深深庭院中,人们仿佛看到一颗被禁锢的与世隔绝的心灵。词的下片着重写情,雨横风狂,催送着残春,也催送主人公的芳年。她想挽留住春天,但风雨无情,留春不住。于是她感到无奈,只好把感情寄托到命运同她一样的花上:“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两句包含着无限的伤春之感。清人毛先舒评曰:“词家意欲层深,语欲浑成。欧阳修大抵意层深者,语便刻画;语浑成者,意便肤浅,两难兼也。或欲举其似,偶拈永叔词云:‘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此可谓层深而浑成。”(王又华《古今词论》引)他的意思是说语言浑成与情意层深往往是难以兼具的,但欧词这两句却把它统一起来。所谓“意欲层深”,就是人物的思想感情要层层深入,步步开掘。且看这两句是怎样进行层层开掘的。第一层写主人公因花而有泪。见花落泪,对月伤情,是古代女子常有的感触。此刻女子正在忆念走马章台(汉长安章台街,后世借以指游冶之处)的丈夫,可是望而不可见,眼中惟有在狂风暴雨中横遭摧残的花儿,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不禁伤心泪下。第二层是写因泪而问花。泪因愁苦而致,势必要找个发泄的对象。这个对象此刻已幻化为花,或者说花已幻化为人。于是主人公向着花儿痴情地发问。第三层是花儿竟一旁缄默,无言以对。是不理解她的意思呢,还是不肯给予同情,殊令人纳闷。紧接着词人写第四层,花儿不但不语,反而像故意抛舍她似的纷纷飞过秋千而去。人儿走马章台,花儿飞过秋千,有情之人,无情之物对她都报以冷漠,她不可能不伤心。这种借客观景物的反应来烘托、反衬人物主观感情的写法,正是为了深化感情。词人一层一层深挖感情,并非刻意雕琢,而是像竹笋有苞有节一样,自然生成,逐次展开。在自然浑成、浅显易晓的语言中,蕴藏着深挚真切的感情,这是此篇一大特色。
最后是意境深。《蝶恋花》中写了景,写了情,而景与情又是那样的融合无间,浑然天成,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读此词,总的印象便是意境幽深,不徒名言警句而已。词人刻画意境也是有层次的。从环境来说,它是由外景到内景,以深邃的居室烘托深邃的感情,以灰暗凄惨的色彩渲染孤独伤感的心情。从时间来说,上片是写浓雾弥漫的早晨,下片是写风狂雨暴的黄昏,由早及晚,逐次打开人物的心里。过片三句,*人俞*伯评日:“‘三月暮’点季节,‘风雨,点气候,‘黄昏’点时刻,三层渲染,才逼出‘无计’句来。”(《唐宋词选释》)暮春时节,风雨黄昏;闭门深坐,情尤怛恻。个中意境,仿佛是诗,但诗不能写其貌;是画,但画不能传其神;惟有通过这种婉曲的词笔才能恰到好处地勾画出来。尤其是结句,更臻于妙境:“一若关情,一若不关情,而情思举荡漾无边。”(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王国维认为这是一种“有我之境”。所谓“有我之境”,便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人间词话》)。也就是说,花儿含悲不语,反映了词中女子难言的苦痛;乱红飞过秋千,烘托了女子终鲜同情之侣、怅然若失的神态。而情思之绵邈,意境之深远,尤令人神往。
1.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2.太山在前而不见,疾雷破柱而不惊。
3.清明时节散天香,轻染鹅儿一抹黄。
4.劳其形者长年,安其乐者短命。
5.苟不自满而中止,庶几终身而有成。
6.敢道人之所难言。
7.喜怒哀乐之动乎中必见乎外。
8.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9.长江东。长江西。*鸳鸯两处飞。相逢知几时。
10.残霞夕照西湖好,花坞苹汀,十顷波*,野岸无人舟自横。
11.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
12.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
13.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14.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15.未语先垂泪,滴尽相思血。
16.叶有清风花有露,叶笼花罩鸳鸯侣,白锦顶丝红锦羽,莲女妒,惊飞不许长相聚。
17.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18.读书趋简要,害说去杂冗。
19.谀言顺意而易悦,直言逆耳而触怒。
2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忘身。
21.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如波涛夜惊,风南骤至。
22.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23.法者,所以禁民为非而使其迁善远罪也。
24.言多变这不信,令频改则难从。
25.法有明文,情无可恕。
26.号令不虚出,赏罚不滥行。
27.使为恶者不得幸免,疑似者有所辩明。
2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29.开其自新之路,诱于改过之善。
30.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
31.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
32.铭者,所以名其善功以昭后世也。
33.芳草斜晖,水远烟徽,一点沧洲白鹭飞。
34.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5.*山阑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
36.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37.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38.自许太高,诋时太过。
39.利口伪言,众所共恶。
40.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
41.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
42.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
43.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4.*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45.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46.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47.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48.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49.思所以危刚安矣,思所以乱则冶矣,思所以亡刚存矣。
50.善用人者必使有材者竭其力,有识者竭其谋。
51.非真无人也,但求之不勤不至耳。
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释
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唐代以来有元夜观灯的风俗。
花市:指元夜花灯照耀的灯市。
译文
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与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
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沾透了她那身春衫的袖子。
赏析
这是首相思词,写去年与情人相会的甜蜜与今日不见情人的痛苦,明白如话,饶有韵味。词的上阕写“去年元夜”的事情,花市的灯像白天一样亮,不但是观灯赏月的好时节,也给恋爱的青年男女以良好的时机,在灯火阑珊处秘密相会。“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二句言有尽而意无穷。柔情密意溢于言表。下阕写“今年元夜”的情景。“月与灯依旧”,虽然只举月与灯,实际应包括二三句的花和柳,是说闹市佳节良宵与去年一样,景物依旧。下一句“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表情极明显,一个“湿”字,将物是人非,旧情难续的感伤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与唐朝诗人崔护的名作《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只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有异曲同工之妙。词中描写了作者昔日一段缠绵悱恻、难以忘怀的爱情,抒发了旧日恋情破灭后的失落感与孤独感。
上片写去年元夜情事。头两句写元宵之夜的繁华热闹,为下文情人的出场渲染出一种柔情的氛围。后两句情景交融,写出了恋人月光柳影下两情依依、情话绵绵的景象,制造出朦胧清幽、婉约柔美的意境。
下片写今年元夜相思之苦。“月与灯依旧”与“不见去年人”相对照,引出“泪满春衫袖”这一旧情难续的沉重哀伤,表达出词人对昔日恋人的一往情深,却已物是人非的思绪。
此词既写出了情人的美丽和当日相恋时的温馨甜蜜,又写出了今日伊人不见的怅惘和忧伤。写法上,它采用了去年与今年的对比性手法,使得今昔情景之间形成哀乐迥异的鲜明对比,从而有效地表达了词人所欲吐露的爱情遭遇上的伤感、苦痛体验。这种文义并列的分片结构,形成回旋咏叹的重叠,读来一咏三叹,令人感慨。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欧阳修的千古名言希望大家喜欢。
1、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2、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3、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4、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6、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7、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8、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9、滞者导之使达,蒙者开之使明。
10、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
11、一官试易了,报国何时毕?
12、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13、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14、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
15、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低头双泪垂。
欧阳修的古诗鸭脚
欧阳修的古诗鸭脚子
唐欧阳修的古诗
宋欧阳修的古诗
欧阳修的行香子古诗
欧阳修的古诗霜
欧阳修名句
欧阳修名言
欧阳修的名言
欧阳修的诗句
欧阳修诗句
欧阳修的元夕古诗
欧阳修在焦坡的古诗
欧阳修写眉的古诗
欧阳修的古诗图片
欧阳修的诗词
欧阳修的古诗集
欧阳修的20字古诗
与欧阳修有关的古诗
欧阳修的名句
欧阳修的古诗配画
古诗欧阳修的野鹊
欧阳修被贬的古诗
欧阳修的古诗词
欧阳修写过的古诗
欧阳修七夕的古诗
欧阳修的古诗十首
欧阳修的古诗的特点
欧阳修的古诗四行的
欧阳修关于蝶的古诗
有关于有趣汉字的古诗
硬笔书法比赛的古诗
形容好坏的古诗
热爱祖**颂祖国的六言古诗
描写我国山川的古诗词
杨慎的临江仙古诗
含有议和笳的古诗词
卖钢材的古诗大全
古诗词75首的目录
赠刘景文古诗最简单的
以月为思想的古诗
含有昊和阳字的古诗
幽人应未眠的古诗
东西实用的古诗词
赏月的古诗仿写
纳兰性德最伤感的古诗
玫瑰象征爱情的古诗词
示儿的古诗书写
过去已成为过去的一首古诗
祝别人事业顺利的古诗
形容风雨声的古诗
博川瓜州的古诗词拼盘
秋夜的江上古诗仿写
老师感谢学生的古诗
和妻子异地的古诗
深秋时节的古诗
好听的古诗词名字四字
我国西北风光的古诗词
塞上曲的两首古诗
体现汉字趣味的古诗5个
古诗加江南春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