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和诗歌的关系

关于古诗词和诗歌的关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词和诗歌的关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词和诗歌的关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词和诗歌的关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k+) 语录(129) 说说(359) 名言(27) 诗词(19k+) 祝福(126) 心语(4)

  • *古典诗歌的表现与再现关系

  • 诗歌,古典,文学
  • *古典诗歌的表现与再现关系

      *古典诗歌一般指*古代诗歌。 *的古代诗歌,一般称作旧诗,是指用文言文和传统格律创作的诗,是广义的*古代诗歌,可以包括各种*古代的韵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典诗歌的表现与再现关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从*古典诗歌的发展史来看,表现的诗美观念虽然特别突出,但再现的诗美观念对*古典诗歌的艺术发展同样起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通过考察,初步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既充分体认到诗歌艺术的表现本质,又不忽视再现功能对于诗歌艺术的重要性,并且在艺术实践上将表现与再现的完美融合作为最高的诗美理想,这正是*传统诗学的基本特征。另外,从诗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表现与再现这两种诗美观,并不总是处于*衡的状态,而是以消长互补、矛盾统一的关系为常态。这也可以说是*诗歌发展史上的一种规律。

      一、儒家诗学体系中的表现诗美观和再现诗美观及其调和方式

      从发生的先后来看,在我国传统诗学中,表现诗美观的发生早于再现诗美观。而且可以说,再现诗美观是从对表现诗美观的原始命题的辩证式的阐发的过程中产生的。

      我国诗学之所以能在发源之处就触及诗的表现本质,除了在艺术上我国诗歌一开始就形成抒情传统、抒情诗成熟得特别早这一原因外,跟我国古人最早是从诗乐舞综合艺术形态中体认诗的本质这一认识角度也有重要的关系。

      另一方面,诗歌艺术的抒情功能也被诗人屈原通过自身的创作实践深切地体会到了。屈原因其诗歌显著的抒情特征和他这种倾诉以求得心理*衡的创作心理,已经很自觉地体认到诗与主体精神的关系,对我国传统诗学中表现诗美观的形成同样有着奠基的作用。而汉儒在建立儒家诗学体系时,虽然主要以《诗经》为依据,但同时也吸取了楚辞的诗美观念,楚辞也应是他们建立儒家诗学体系的必要材料之一。

      而再现诗美观,从我国古代的发生情况来看,常常以诗歌与外在文化、外在思想观念发生的关系为契机。用传统的话来说,表现诗美观主要来自于对“诗之体”的体认,而再现诗美观则主要来自于对“诗之用”的思考。我国传统诗学中再现诗美观的发生,是以儒家的伦理观念、教化观念为思想基础的。

      再现诗美观的发生虽然晚于表现诗美观,但其萌生也在先秦时期。儒家再现诗美观强调的是再现社会,再现抽象性的上层建筑关系。因此与西方诗学中那种以再现具体事物为主的再现诗美观性质上很不一样。从这里,儒家再现诗美观的特点就看得很清楚了,它完全是从“诗用”的角度去阐发的。

      儒家诗学思想对诗史和诗学史的影响是很深远的。其对我国古典诗歌艺术特征之形成所起的巨大作用,所以我们研究*诗史上表现、再现诗美观的问题,必须从考察儒家诗学体系开始。

      二、在表现与再现两极间移动的诗史发展规律

      轫创于先秦、完成于汉的儒家诗学体系,是依据儒家社会政治思想来研究以诗经为主、旁及楚辞、汉乐府诗这些诗歌艺术系统的过程中产生。可以说,儒家诗学体系虽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但又有超越儒家思想之处。原因就是审美体验在这里起了作用。儒家诗学体系之所以能形成比较合理的诗美观,跟诗经、楚辞、乐府诗这几个诗歌艺术系统在诗美上的丰富性并显示诗美观方面的各种倾向有关。也就是说,它们以各自的方式实现了表现与再现的诗美观,并达到了完全的融合,为诗史提供了典范。《诗经》艺术既是表现的、又是再现。与《诗经》相比,《楚辞》艺术中表现的诗美观更占主导地位,但楚辞自屈原之后,“情”减“物”增、由主观表现渐转为客观的再现。这种趋势的继续发展,就导致了完全以再现为创作方式的“汉赋”体的形成。与汉赋同时的汉乐府,可以说是运用再现的方法而臻于表现之境界。这为我国诗史创造了《诗经》、《楚辞》之外的又一种典范性的诗美类型。

      《诗经》、楚辞和汉乐府,是三个基本上相对独立的艺术系统,它们虽然在发生时代上有先后,但看不出有明显的承接嬗变关系,是在各自的文化土壤中自生出来的。从表现诗美观与再现诗美的关系,这三个系统各自内部都有所调和,但三个系统之间却不存在消长互补的关系。但这以后的始于东汉中晚期的整个*古代的文人诗发展史,却是一个递嬗传移的大系统,其中各代各期、各家各派,在表现诗美观与再现诗美的关系处理上,常常呈现出消长互补的现象。

      从东汉中晚期至西晋,是文人诗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本来整个汉代盛期的文学,就是再现观念占上风,到了东汉晚期,由于士人群体自我精神的觉醒,而当时整个社会也流行重情、任哀乐的风气,在此条件下出现了有较强的自我抒发、自我表现意识的文人群。而此期产生的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汉末五言诗,也正是表现性很强的作品。它也奠定了整个文人诗艺术史以表现诗美观为主导思想的传统。

      建安诗歌比起汉末五言诗来,再现的诗美观有所增加。与汉末文人的消极对待现实,对现实抱有某种绝望感不同,建安诗人则是以比较积极的态度来适应现实并改造现实。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建安诗歌是儒家的表现与再现完美结合的诗美理想的第一次实践。

      西晋诗歌作为文人诗发展史上第一个相对完整的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在诗美特征方面又属于一种新的类型。经历前面几个阶段,文人诗已经创造出成熟的、具有典范价值的诗美类型,西晋诗人以它们为范式而创作,因而带有浓重的古典主义色彩。他们基本否弃了在诗史上曾经起过相当大的作用的再现诗美观,没有积极地用诗来再现现实。这当然与当时政治现实和文人的谦柔自牧的心态有关系。但因为缺乏再现观念,构不成再现观念与表现观念的矛盾运动,西晋诗歌在发展上就缺少了一种有力的生长机能。西晋从表面上看正是一个崇儒的时代,但儒家诗学的表现与再现完美结合的诗美理想却正是在这个时期坠失的。

      西晋之后的东晋,在文人诗发展史上是一个低谷,诗歌领域被“玄言诗”这种比较特殊的诗体所占据。也许可以说,支配着玄言诗创作的仍然是那种教条化的表现诗美观。而一种有着新的内涵的再现诗美观即再现自然美的诗美观也在这种特殊背景下潜生。而到晋宋之际,随着诗歌艺术的复兴,这种再现诗美观终于打破了西晋以来诗史运动的凝固状态,它与表现诗美观之间的显著的矛盾和不*衡,却成了推动诗史发展的动力。

      晋宋之际的诗歌复兴,从它的起点来看,也受到过古典化、模拟化的影响。当玄言诗存在的文化基础(即门阀政治的格局与它的主要意识形态玄学)发生变化后,玄言诗也开始退出诗歌发展的主流。诗人们开始重新回顾汉魏西晋的文人诗艺术传统,但最先却仍然摆脱不了西晋时期的那种模拟化、古典化的创作方式。南朝时期的山水诗、咏物诗和描写女性美的宫体诗,在诗美观上都是以再现为主导的。而追求形似的观念正是这种再现诗美观的基本内涵。儒家诗学只建立起面向社会的再现诗美观,而且那里面包含着明显的伦理目的。而南朝时期再现的诗美观则是指向客观美,将自然山水、客观事物引入诗歌艺术的范围之内。所以可以说,写作方法上的再现诗美观,是在南朝时期才真正确立起来。这也是南朝诗歌对诗史发展的最大的贡献。

      可是,南朝时期再现诗美观的片面发展,也导致了对诗歌艺术本质的较严重的偏离,以至成了西晋教条的表现诗美观之后的又一诗史之教训。这时期诗歌,虽然不是完全放弃表现诗美观,但大部分作品都绮靡、涂饰,刻画物色、影写艳丽,失去了诗歌艺术的表现性。当然他们也有一些作品由再现而臻于表现,由形似而入于神似。开示*古典诗歌写景状物之方向。

      但是进一步将诗歌从刻板再现的诗美观中解脱出来,增强其表现性的还是永明诗人。整个南朝诗史,一方面是再现观念的进一步推进,从再现山水到再现各种事物,直到再现女性美;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地寻求再现与表现的新的融合。这一诗歌史的逻辑发展过程,至盛唐时期达到了高峰。在盛唐诗人的代表性作品里,表现与再现达到了完美的统一。

      李杜诗是咏物、言志兼而有之,正是盛唐诗表现与再现完美统一的典范。汉魏文人诗和盛唐文人诗是诗史上的两个典范,但是每当达到新的完美的融合、出现典范的诗美之后,一个新的矛盾运动又隐潜地展开。盛唐之后的中晚唐至北宋时期,又是一个新的矛盾运动的过程。

      盛唐之后的诗史,一个突出的现象就是流派的形成,中晚唐时期,社会矛盾激化,士人群体也失去了统一的价值标准,彼此的生活方式和人生追求都很不一样。由此导致艺术观念、审美理想上的分歧。这应该是盛唐以后诗歌出现流派的现象的外部原因。从内因来看,也是由我们所说诗史发展的新的矛盾运动导致的。各种诗歌流派的歧异,从根本上说是因诗美观念之不同而造成。

      中唐至北宋初的诗坛,尽管流派众多,体格各异,但观其大势,实可区分为以保守为性格的表现诗派和以革新为性格的再现诗派。表现诗派的主要特征是拘守初盛唐成法、以成熟于盛唐时期的格律诗体为主要体裁。他们讲究体、格、境的细腻把握,追求某种似在非在、似隐似现的艺术上的法式,将*体诗艺术向婉切、精约、优美的方向发展;抒感伤幽微之情,造清新轻丽之象。其旨趣虽欲追盛唐而造作每邻于齐梁。这是因为保守的表现派与真正的表现派外表相*而内质不同。因为他们将表现美作为法式、技巧来把握。而非作为一种精神来体验。这一派在晚唐、五代作者甚众,然造诣都很有限。五代时的南唐诗,宋初的晚唐体、西昆体,都应属于这一派。

      另一方面,则是具有革新精神的再现派的崛起,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韩孟派的诗人追求强烈的形象效果,尚奇尚怪,一反传统的以中正*和、优游不迫为尚的诗美观。韩孟派中,如孟郊、贾岛乃至李贺,也都有追琢穷搜,穷其意、尽其象的特征。但比之韩愈,这几位诗人倒是常能由再现而臻于表现,创造了真正的诗美。

      元白诗派虽与韩孟诗派趣尚不同,但也是在很突出的再现诗美观支配下展开创作的`。

      中唐再现诗美观的强化,一方面是这些诗人希望打破日益凝固、停滞的格律诗艺术系统对诗人创作思维、诗歌题材开拓的束缚,是诗史自身发展规律所驱使。另一方面,也是由当时激烈变化的社会现实及适应这种变化而发生思想文化上的变革思潮之刺激而产生的。

      表现与再现两种诗美观的分歧,从中唐一直延至北宋前期。在这个过程,局部的融合虽时有成果,但从整体趋势来看,全面的、积极的融合并未出现。从这个意义说,这种新的融合就成了宋代诗人的一个课题。事实上典范性的宋诗风格的出现,也正是一种新的融合的结果。至此*古典诗史的主要逻辑进程已经完成。这以后元、明、清三代诗史,当然仍在这种矛盾运动中进行,但基本上是在模仿式的重复前面的那些周期。因此宋以后,新的典范性的诗美类型并没有出现。

      *古典诗歌发展历程

      历史演变

      人类许多民族在语言的发展中产生了适合本民族语言的诗歌形式。在*,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其中最早的诗作于西周初期,最晚的作品成于春秋时期中叶。

      到了战国时期,在南方的楚国华夏族和百越族语言逐渐融合,其诗歌集《楚辞》突破了《诗经》的一些形式限制,更能体现南方语言的特点。

      汉代的古体诗

      汉代时乐府诗形成。乐府诗是为了配音乐演唱的,相当于现代社会的歌词。这种乐府诗称为“曲”、“辞”、“歌”、“行”等。三国时期以建安文学为代表的诗歌作品吸收了乐府诗的营养,为后来的格律更严谨的*体诗奠定了基础。

      唐宋的*体诗

      到了唐代,*诗歌出现了四句的绝句和八句的律诗。律诗押*声韵,每句的*仄、对仗都有规定。绝句的规定稍微松一些。

      另外,在宋代达到顶峰的词也是诗歌的一种重要形式。词的格式要依从一些固定的词牌,以便于配以乐曲演唱。

      后期发展

      自元代开始,*诗歌的黄金时期逐渐过去,文学创作逐渐转移到戏曲、小说等其他形式。

      发展顺序:诗经——楚辞——乐府——赋——辞——唐诗——宋词——元曲

      *古典诗歌国际影响

      汉诗,字面上的意思是汉语的诗歌。但这个概念主要是在汉语世界之外使用。*的一些周边国家,如朝鲜、日本、越南,因为使用汉字作为书写文字,自然也深受汉语诗歌的影响。随着佛教禅宗在这些国家的流传,汉诗成了禅宗文学的最重要的形式。

      日本

      在日本,从奈良时代开始,文人因为受*文化的影响而开始仿照汉语的诗的形式来创作日本诗歌。日本汉诗和日本本土的和歌、俳句最明显的区别是汉诗一首有四句(绝句)或八句(律诗),每句通常五言或七言,而和歌、俳句则有五、七、五或五、七、五、七、七等多种长短句,更像汉语的词。

      751年,日本最早的汉诗《怀风藻》出版。之后在*安时代达到全盛期,凌云集 、文华秀丽集、经国集等敕传汉诗集持续出现,风行之盛被人称作“国风黑暗期”。其后鎌仓时代、室町时代日本的汉诗得到持续的发展,譬如一休宗纯的《狂云集》中收录了一休的很多汉诗。江户时代汉诗的发展达到高峰。明治维新时期的受过教育的日本人几乎人人都会作或好或坏的汉诗。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汉诗的影响开始衰落,迅速衰落则为昭和时期。不过今日初中程度以上的古文教育仍然包含汉诗、汉文的背诵、解释、以及创作等。为*之外汉诗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

      朝鲜

      高丽朝时期,汉诗在高丽逐渐普及。高丽诗人如崔冲(985年-1068年)、李奎报(1169年-1241年,号白云居士)、郑道传(?-1398年)等都有大量汉诗流传下来。除此之外,高丽文人还把古老的朝鲜语民歌用汉字纪录下来,形成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后人称之为“别曲体”,又称为“景几体歌”,大体上采用了334的格式。譬如著名的朝鲜民谣《阿里郎》,或电视连续剧《大长今》的古风片头曲《呼唤》。

      高丽朝中期开始,具有朝鲜语特点的时调得以发展,并在李氏朝鲜时期达到顶峰。时调是朝鲜的俚语民歌,但由于是汉诗诗人整理记录,而且汉诗诗人创作了很多时调,时调在发展中自然地融入了汉诗的因素。诗人申钦(1566年-1628年)在《放翁诗馀序》中说:*的歌极具风雅,可载籍流传,而我国所谓的歌却只能用于宾筵娱乐,不能丰我载籍。

      越南

      越南作为*的一个郡县(交趾)时汉字即作为官方文字。*五代十国时越南从南汉的治下独立,但官方文告和科举考试仍通用汉文,一般著作也以汉文撰写。是以作为汉文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汉诗在越南也得到发展。陈朝末年,著名的汉诗作家有陈艺宗、胡季牦等人。后黎朝时,尤其是黎圣宗(名灏、思诚)时,汉诗达巅峰状态。

    [阅读全文]...

2021-12-07 15:57:43
  • 有关歌颂青春的诗歌(青春的古诗词分享)

  • 青春,歌颂,分享
  • 古诗词中的青春通常与惜时相关,特别是豪放派的诗词,往往都脱离不开“不知老之将至”的感叹。而婉约派的青春则是惆怅错过美好的爱情。无论是豪放也好,婉约也罢,感叹青春、赞美青春都是对青春时光的赞美和眷恋。

    诗人的内心世界波澜壮阔,诗人的青春鲜衣怒马如芝兰玉树。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密州出猎》是一首经典的豪放词作,当时的苏轼算不得“老夫”,他在写这首词的那一年不到40岁。只是苏轼觉得他错过了可以建功立业的青春岁月罢了。

    苏轼留下的诗词有几千首,这种雄心壮志报效朝廷的家国情仇类诗词并不多,起码不像陆游、辛弃疾他们那样时时刻刻为国恨家仇忧心。但是这首词的青春与热血渗透着无穷的力量。

    ——青春能几何·赵孟坚

    青春能几何,青春能几何。

    苍髯绀发看成皤。

    亦有红颜嫩於花,东风驰道属谁家。

    可道光阴流电转,草上霜飞峭如翦。

    心如不知恍重见,心语不通惟见面。

    重见面,愁转多。

    归来银烛炯长夜,叹息青春能几何。

    这首诗中的“青春”跟大多数古诗词里的青春意思相同,是指草木茂盛的春天。诗人感叹春天的短暂易逝,看过几次春天之后,青黑色的头发胡须就变白了。一次分别之后,再相见时已不知多少年了,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讲起。默默无语坐至深夜,也只剩下感叹青春易逝了。

    ——叠萝花·骑马踏红尘·赵企

    骑马踏红尘,长安重到,人面依前似花好。旧欢才展,又被新愁分了。未成云雨梦,巫山晓。

    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杳。满怀离恨,付与落花啼鸟。故人何处也?青春老。

    再回长安,恋人的容貌还像以前一样漂亮。与恋人的相处时间很短暂,马上又要离别。满怀的离愁别恨,付与落花啼鸟。青春在离愁中,已经迅速地逝去了!

    异地恋、久别短聚,都适合这首词。

    ——惜花吟·鲍君徽

    枝上花,花下人,可怜颜色俱青春。

    昨日看花花灼灼,今朝看花花欲落。

    不如尽此花下欢,莫待春风总吹却。

    莺歌蝶舞韶光长,红炉煮茗松花香。

    妆成罢吟恣游后,独把芳枝归洞房。

    青春时节,花也艳丽人也美丽,不要等到明天花谢人憔悴了才感叹青春易逝。趁着大好年华,今天就该浪起来。

    ——感皇恩·春事到清明·辛弃疾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酒如春好,春色年年如旧。青春元不老,君知否。

    *上看君,竹清松瘦。待与青春斗长久。三山路归,明日天香襟袖。更持银盏起,为君寿。

    这首词可以用来给人祝寿。(您的)青春是不会过时的,您一定要相信这一点。看您好似松竹一样挺拔青翠,未来为国为家建功立业的时候还多着呢。到那时候您功成名就,再给您祝贺。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深闭房门听窗外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纵然有美好愉快的心情能跟谁共享?花下也黯然神伤,月下也黯然神伤。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行走时思念,坐着时也是思念。

    全词记录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

    ——虞美人·听雨·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这首词是作者自己一生的真实写照。词人曾为进士,过了几年官宦生涯。但宋朝很快就灭亡。他的一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三个时期,三种心境,读来也使人凄然。

    作者以三幅象征性的画面,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时光匆匆,小雨滴答,人生的悲欢离合太残酷了。

    ——鹤冲天·黄金榜上·柳永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阅读全文]...

2022-05-16 16:16:39
  • 赞美读书的诗歌(有关读书的古诗词大全)

  • 读书,赞美,诗歌
  •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拥有书,拥有一个世界:

    在浩瀚的《四库全书》海洋里激浪扬帆;

    在亘古的《史记》幽林中闲逸漫步;

    在优雅的《诗经》岁月里静美安好;

    在诗词歌赋中,与古人交流,跨越千年。

    世界读书日,与大家一起欣赏,诗词里的5首关于读书的话题。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正是读书时,宋词君邀您一同读书。读您想读的书,有意义的书。

    另外,读书不是一件功利的事情,不要因为世界读书日就读一本,过了,就放下了。不然,这样的读书日也是没有意义,希望读书能成为你我生活的一部分。

    [阅读全文]...

2022-02-21 15:36:21
2022-03-28 10:36:37
  • 石鼓歌古诗词

  • 石鼓歌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石鼓歌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石鼓歌》 作者: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扌为]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古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不颇。

      大厦深檐与覆盖,经历久远期无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阅读全文]...

2021-12-06 08:02:35
  • 荆轲歌古诗词

  • 荆轲歌古诗词

      古诗原文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还一作:复反)

      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此句疑为*补作)

      译文翻译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荆轲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唱得太悲壮了,以至于听者嗔目,发尽上指。

      一段唱毕,只听见荆轲仰头长叹一声,天空中居然出现一道七彩虹。高渐离趁势变了一个调,乐音显得更为激昂,荆轲继而唱道: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太子丹最后被彻底地感动了,跪在地上向荆轲敬了一杯酒。

      注释解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兮:语气助词。

      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诗文赏析

      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阅读全文]...

2022-01-11 12:14:08
  • 古诗词改编的歌曲有?

  • 改编
  •   歌词是诗歌的一种,入乐的叫歌,不入乐的叫诗(或词)。入乐的.歌在感情抒发、形象塑造上和诗没有任何区别,但在结构上、节奏上要受音乐的制约,在韵律上要照顾演唱的方便,在遣词炼字上要考虑听觉艺术的特点,因为它要入乐歌唱。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人约黄昏后

      人约黄昏后邓丽君 - 淡淡幽情

      歌曲《人约黄昏后》,歌词为朱淑真《生查子·元夕》(一说为欧阳修所作),邓丽君演唱。

      《生查子·元夕》

      【宋】朱淑真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2、清*调

      歌曲《清*调》,歌词为李白《清*调》三首,邓丽君、王菲演唱。

      《清*调》

      【唐】李白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3、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王菲 - 菲靡靡之音

      歌曲《但愿人长久》,歌词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王菲演唱。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月满西楼

      月满西楼龚玥 - 金装小月

      歌曲《月满西楼》,歌词为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龚玥演唱。

      《一剪梅》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阅读全文]...

2022-03-20 23:02:19
  • 关于海的诗句古诗词 关于赞美海洋的诗句现代诗歌

  • 海洋,赞美,经典
  •   关于海的诗句古诗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九龄《春江花月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海岳宴咸通。七载秉钧调四序,一方狱市获来苏。——李忱《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李世民《春日望海》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韩愈《精卫填海》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洋舟中望月作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洋遇雨》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关于海的诗句现代

      海,不是风*浪静的池塘,不是流水叮咚的河溪。海就是海!有一条永不停息的脉搏,有一腔奔流不滞的热血。你惟有颠簸于其中,浸没于其中,才能感觉到海有一种强大的活力。

      海,能容纳百川,它胸怀的博大;海,有潮起潮落,它沸腾的理想;海,有波峰涛谷,它引傲的作品;海,有惊涛骇浪,它对生命极限的考验。

      海,清凉的温情里有着幸福的悠荡,汹涌的波浪里也有爱的光华;梦,在深海的激流里开花,唱出的歌谣带着真情的童话。

      海,神秘,美丽,神乎其神,海,爱你的纯洁的清流,海,爱你的神秘的魅力;海,爱你的善良,高尚,海,也爱你的深藏若虚.

      海,是*凡的,是普通的,但海又是那么富有气魄,有着一种神韵而又有着与世无争的感觉。

      海,真的海,同北方高原那片苍茫的土地一样,凝聚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的生命力,给人一种超越自然的深刻。

      1、普希金 《致大海》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关于大海的现代诗

      一

      百叶窗,

      把一切割成一条条的。

      一条一条的蓝,

    [阅读全文]...

2022-03-16 13:44:06
  • 歌颂黄河的古诗词

  • 歌颂,黄河
  •   1、《戏为六绝句·其二》  唐·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2、《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书河上亭壁》  宋·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4、《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5、《陇西行四首·其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6、《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宋·陆游  迢迢天汉西南落,喔喔邻鸡一再鸣。  壮志病来消欲尽,出门搔首怆*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行路难·其一》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8、《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唐·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9、《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0、《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阅读全文]...

2022-01-31 09:39:07
  • 关于海的诗句古诗词 关于赞美海洋的诗句现代诗歌

  • 赞美,海洋
  • 关于海的诗句古诗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钱起《送僧归日本》

    俯首无齐鲁,东瞻海似杯。——李梦阳《泰山》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古》

    海水无风时,波涛安悠悠。——白居易《题海图屏风》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张九龄《春江花月夜》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海岳宴咸通。七载秉钧调四序,一方狱市获来苏。——李忱《句》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潘阆《酒泉子》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瀑布联句》

    披襟眺沧海,凭轼玩春芳。积流横地纪,疏派引天潢。——李世民《春日望海》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韩愈《精卫填海》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宋之问《灵隐寺 》

    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黄遵宪《八月十五日夜太*洋舟中望月作歌》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山水绕城春作涨,江涛入海夜通潮。——陈子澜《恩波桥诗》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苏轼《临江仙》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梁启超《太*洋遇雨》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关于海的诗句现代

    海,不是风*浪静的池塘,不是流水叮咚的河溪。海就是海!有一条永不停息的脉搏,有一腔奔流不滞的热血。你惟有颠簸于其中,浸没于其中,才能感觉到海有一种强大的活力。

    海,能容纳百川,它胸怀的博大;海,有潮起潮落,它沸腾的理想;海,有波峰涛谷,它引傲的作品;海,有惊涛骇浪,它对生命极限的考验。

    海,清凉的温情里有着幸福的悠荡,汹涌的波浪里也有爱的光华;梦,在深海的激流里开花,唱出的歌谣带着真情的童话。

    海,神秘,美丽,神乎其神,海,爱你的纯洁的清流,海,爱你的神秘的魅力;海,爱你的善良,高尚,海,也爱你的深藏若虚.

    海,是*凡的,是普通的,但海又是那么富有气魄,有着一种神韵而又有着与世无争的感觉。

    海,真的海,同北方高原那片苍茫的土地一样,凝聚着一种无法言说的神秘的生命力,给人一种超越自然的深刻。

    1、普希金 《致大海》

    再见吧,自由奔放的大海!

    这是你最后一次在我的眼前,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

    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

    好象是朋友忧郁的怨诉,

    好象是他在临别时的呼唤,

    我最后一次在倾听

    你悲哀的喧响,你召唤的喧响。

    关于大海的现代诗

    百叶窗,

    把一切割成一条条的。

    一条一条的蓝,

    [阅读全文]...

2022-01-27 23:36:38
古诗词和诗歌的关系 - 句子
古诗词和诗歌的关系 - 语录
古诗词和诗歌的关系 - 说说
古诗词和诗歌的关系 - 名言
古诗词和诗歌的关系 - 诗词
古诗词和诗歌的关系 - 祝福
古诗词和诗歌的关系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