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五篇袁枚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十五篇袁枚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十五篇袁枚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十五篇袁枚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袁枚所见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袁枚所见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所见
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字词解释: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
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
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作者资料阅读:
袁枚(1716-1797年),清代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江宁、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并提。
创作背景
袁枚热爱生活,辞官后侨居江宁,“小住仓山畔,悠悠三十年”(《松下作》),其主张抒写性情,所写多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空灵流利,新奇眩目。
此诗也即是诗人在生活中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唱着歌,忽然听到蝉的叫声后停住歌声准备捕捉蝉的这一幕场景后,诗兴大发而创作。
《所见》
作者:袁枚
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
作者简介: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诗弟子,女弟子尤众。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
注释:
1、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2、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3、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4、欲:想要。
5、捕:捉。
6、鸣:叫。
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
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
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
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
赏析:
野外林*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十二月十五夜》清代袁枚书写晚间意境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十二月十五夜》清代袁枚书写晚间意境的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十二月十五夜
清代: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译文
远处传来断断续续的更鼓声,忙碌的人们陆续入睡,市井的吵闹声慢慢*息下来。
吹灯入睡发现房间更加明亮,原来是月光与白雪交相映照在窗上,使房间显得更加明亮。
注释
沉沉:指从远处传来的`断断续续的声音。
更(gēng)鼓:旧时一夜分成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晚上派专人巡夜,打鼓报道时刻,叫做“打更”,打更用的鼓叫“更鼓”。
绝:此谓消失。
一天:满天空。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袁枚61岁时所作。诗人因“右足忽病疮”,曾为“望山无时登”,但始终保持“静处光阴多,闲中著作妙”(《病足》)的自得其乐的心态,这首五绝就是其在这一年最后一个“十五夜”映雪赏月,怀着这种心态所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一幅了夜深人静,但更鼓声声,吹灯欲睡,月照雪映,窗更明的幽冷夜景。全诗简洁晓畅、清新可喜。这首诗形象地写出了夜之静,雪之明,表现出诗人孑然一人夜中赏雪景的独特感受。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制造了更深人转静的环境气氛。“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它以“更鼓”、“人声”的一急一绝,形成对照,更深人静的过程,借助“沉沉”“渐渐”四叠字便生动形象地传达出来,使人仿佛听到夜神走动的脚步声。它又以两散行句结束,特意突出后二句雪映月增明的绝妙景致。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写雪映月愈明的景色。“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灯本以照明,吹灯而窗更明,是因为夜空正高悬明月,大地又洒满白雪。末句不言雪而雪自见。诗人这时也许已和衣上床,却又欹枕待月。一年最后一个“十五”,既有明月当空,又有白雪洒地,很可能是诗人一生少遇的良宵。这时一盏寒灯,显已成为多余。不由起坐吹灯,临窗赏玩。由于白雪映衬,月光显得分外皎洁。真是天上地下,照耀如同白昼。
“月照一天雪”五字,准确地表现出诗人映雪赏月的独特感受,既写了实景,又传出真情,全诗就因有了此句而大增光彩。这两句的艺术灵感,也许是受张九龄“灭烛怜光满”的诗意的诱发,但它不是“望月怀远”,而是映雪赏月,则显属诗人的创造。它也不像韩愈、苏轼因有谪迁经历,而生发“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的情思,只是直写这年最后一个“十五夜”雪中看到的月色。
此诗由于使用了对偶、散行句式交替出现的艺术手法,而收到了语言清新简净的效果。此诗所写腊半雪夜赏月的景致,可能会给人“幽冷”的印象,但它与柳宗元“孤舟”独钓的“孤独”心态迥然不同,因为作者并无柳氏南迁后的幽禁遭遇。它乃是一个生活安定的诗翁,十二月十五夜飞映雪赏月的真实感受,可以用诗人“景是众人同,情乃一人领”(《老莫作诗》)的艺术自自来说明。
绝句古诗凝练而隽永,情深而意长,在写作中,掌握经典的绝句古诗能让您的文章增色不少。为此,好句摘抄网为您整理精华《袁枚的诗》,愿对您有所启发。
袁枚的诗
1、《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2、《鸡》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3、《咏筷子》
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
4、《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5、《夜奔》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6、《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7、《大龙湫之瀑》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8、《遣兴》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9、《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10、《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11、《论诗绝句》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12、《湖上杂诗》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13、《明皇与贵妃》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14、《山中绝句》
镇日山腰斸白云,载量烟草活纷纷。
15、《春风》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16、《随园诗话》
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17、《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18、《谒岳王墓作十五绝句(选一)》
灵旗风卷阵云凉,万里长城一夜霜。
19、《自嘲》
小眠斋里苦吟身,才过中年老亦新。
20、《咏钱》
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愁。
让古诗绝句涵养我们的心灵吧!为我们迎接人生的更多挑战提供更多的力量,在此,小编推出了专题消夏诗袁枚,请您欣赏。
前几天发过一篇文章,欣赏明代才子唐伯虎几首最著名的诗歌。
下面有一条诗友评论,说“唐伯虎的诗歌写来下去都是一个套路,有桃花仙这一首足够,但他的画确是一绝。”
诗友的观点引起我的思考。
其实,大部分诗人都有一个比较典型的创作套路,也就是自己的诗歌风格,擅长写什么。
只不过有些人的诗风会比较极端,而且一生不变;有些伟大的诗人,则可以同时擅长好几种诗风。
像盛唐这种诗歌极盛的时候,李杜高岑王孟都可以精通各种诗风的同时还有自己的风格。
待到明清,诗歌艺术衰落,大部分诗人就唯有一种风格、一种套路了。也是随着时代变化,会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
这篇文章,为大家介绍袁枚写得最好的6首短诗,一起来熟悉一下这位清朝才子的诗风吧。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很小就读到的一首诗歌,大概还是在小学或者初中。当时还不懂诗词,读唐宋诗只觉得晦涩,突然出现袁枚这一首小诗,顿觉清爽流利。
后来再读,便是为袁枚捕捉细节、刻画场景的能力感动了。能够捕捉到牧童停止吹笛子这一个细节,还能够据此推断出牧童的心理活动。
写作这首诗并不需要很大的才华,需要的是对生活的热爱。
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去山区支教时候学会的一首诗。有一位支教老师带着山区孩子在一个电视节目上唱过。
当时就觉得袁枚这个人真厉害,能够把小小的苔花写到如此具体而生动。
而且,这首诗就像是为山区小孩子以及其他自甘*凡的孩子们量身定做的一首诗。
学会为自己绽放,肯定自己的价值。无论自己是牡丹,还是不起眼的苔花。
鸡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与鸡知。
很生活化的一首诗。养肥了鸡就要杀掉吃肉,如果鸡能够知道主人这些计划,怕是就不会认真干饭了。
看似只是一时随想,细读几遍,却很有一些森森的寒意。
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这首诗是有感而发,可能是史书中读到马嵬坡的故事,也可能亲身来到了马嵬坡。在历史故事和亲身经历的双重刺激下,袁枚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希望人们不要老是聚焦在帝王将相的爱情故事里面,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里也有着这样那样的传奇、有着比王宫中更加真挚的情感。
春风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一首中规中矩的咏物诗,但将春风比喻成贵客还是挺新颖的。
寒夜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记录生活的一首诗。这首诗前几天已经单独出过赏析文章,写得很真实、很活泼。
总结下来这6首诗,有咏物抒怀,亦有生活场景的记录,读来都是一样的清新自然,生动流利。
文章的最后,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袁枚。
袁枚是一个很有性格的才子和诗人。
他主张“独抒性灵”,还曾经放言:“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
从《诗经》一直到现在,能够流传下来的诗歌,写的都是“性灵”,而不是无谓的堆垛。
那么,性灵是什么?
“性情遭际”
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
因此,他的诗风看似多样,也和唐伯虎一样存在着一条“主线”,那就是贴*生活,写真实性情。
各位怎么看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空青诗词日历
1、《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鸡》
养鸡纵鸡食,鸡肥乃烹之。
主人计固佳,不可使鸡知。
3、《咏筷子》
笑君攫取忙,送入他人口。
一世酸咸中,能知味也否?
4、《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5、《夜奔》
登高欲穷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
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空作悲愁赋。
回首西山月又斜,天涯孤客真难渡。
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6、《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亦学牡丹开。
7、《大龙湫之瀑》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8、《遣兴》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9、《马嵬》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10、《由桂林朔漓江至兴安》
江到兴安水最清,青山簇簇水中生。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
11、《论诗绝句》
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一代正宗才力薄,望溪文集阮亭诗。
12、《湖上杂诗》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13、《明皇与贵妃》
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
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14、《山中绝句》
镇日山腰斸白云,载量烟草活纷纷。
春衫不用金炉热,自向百花香里熏。
15、《春风》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16、《随园诗话》
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影不流。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绝句古诗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时时温*,好句摘抄网为您收集《偶作二首》,整理经典的古诗绝句。
古诗绝句就是这样经典,凝练,内心顿生无限的情怀。希望看到更多的的绝句和古诗吗,请欣赏偶作五绝句古诗。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 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沉寂了300年的诗句因乡村教师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经典咏流传》舞台重新唤醒,一夜爆红,也让袁枚重新走回人们的视野。
苔梁俊 – 经典咏流传 第1期
那么袁枚除了《苔》这首经典小诗
还有哪些经典小诗呢?
诗词君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哟~
十二月十五夜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白。
偶作五绝句
偶寻半开梅,闲倚一竿竹。
儿童不知春,问草何故绿。
所 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消夏诗
不着衣冠*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寒 夜
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
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听诗叟
底事听诗听不清,此翁耳壳欠分明。
拟携谢朓惊人句,来向青天颂数声。
大龙湫之瀑
龙湫之势高绝天,一线瀑走兜罗绵。
五丈收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以烟。
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
遣兴 · 其三
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多为绝妙词。
桐江作 · 其二
桐江春水绿如油,*青山送客舟。
明秀渐多奇险少,分明山色*杭州。
久别天台路已迷,眼前尚觉白云低。
诗人用笔求逋峭,何不看山到浙西?
湖上杂诗 · 其二
凤岭高登演武台,排衙石上大风来。
钱王英武康王弱,一样江山两样才。
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
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独秀峰
来龙去脉绝无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独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级登其巅,一城烟水来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伤焉?
马 嵬
原文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鉴赏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悲欢离合的故事,不知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文思。白居易著名的《长恨歌》,在揭示唐玄宗宠幸杨贵妃而造成政治悲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二人爱情悲剧的同情。袁枚此诗却能不落俗套,另翻新意,将李、杨爱情悲剧放在民间百姓悲惨遭遇的背景下加以审视,强调广大民众的苦难远非帝妃可比。《长恨歌》和《石壕吏》是为人所熟知的著名诗篇,其创作背景均为安史之乱。它们一以帝王生活为题材,一以百姓遭遇为主旨,恰好构成鲜明的对照。
《马嵬》是乾隆十七年(1752)袁枚赴陕西候补官缺,路过马嵬驿所作,共4首。袁枚与爱妾分别,远赴陕西,实属身不由己,联想到白居易《长恨歌》所写李杨情事,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不胜枚举,李杨二人的生离死别并不值得同情。当年流传的而且又写入《长恨歌》中的关于唐玄宗和杨贵妃七喜相会的爱情故事,并不值得歌唱,因为人世间还有能拆散夫妻的“银河”不知有多少夫妻经受了生离死别的痛楚。像石壕村里那样儿子战死而媳妇守寡,老翁逾墙而老妪应征之类夫妻诀别的情景,比玄宗和贵妃的爱情悲剧更能催人泪下,涕零如雨了。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两句,表现了诗人对下层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泪比长生殿上多”一句,揭露了社会上的种种不幸迫使诸多夫妻不能团圆的现实。
全诗借吟咏马嵬抒情,提倡诗歌要多反映人民苦难生活的主张,表现了作者进步的文学创作观点。
此诗虽为抒情之作,实际是议论之诗。前两句借马嵬为题提出论点,后面两句借用典故论证上述观点。论点和论据的材料本来都是旧的,但作者化陈腐为新奇,使其为自己提出新的观点服务,旧的也变为新的,颇有点铁成金之妙。全诗正如作者自己所云:“借古人往事,抒自己之怀抱”。(《随园诗话》)
袁枚的这首《马嵬》很有意思,从题到文,处处有典故,然而又都是大家熟知的典故,所以读起来觉得很通俗,但诗中又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很值得回味。题目是“马嵬”,就是唐玄宗被逼处死杨贵妃的地方——马嵬驿(今陕西兴*县西)。当时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逃亡四川,途经马嵬驿,部队不肯西行,最后迫使唐玄宗处死了杨国忠和杨贵妃。袁枚的诗就是对这件事有感而发。第一句的“长恨歌”,指的是白居易著名的长诗《长恨歌》,其中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写得缠绵悱恻,令人同情。第二句的“银河”,则是指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被银河阻隔,也是很悲惨的。第三句的“石壕村”,是指杜甫所写的《石壕吏》,诗中有一对老夫妻,因官府抓人当兵而分离。第四句的“长生殿”,是唐皇宫中的一座宫殿,《长恨歌》中有诗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是说唐玄宗与杨贵妃在一起海誓山盟。第一句是因史事有感,第二句讲人间离散多,第三句举一个例子,第四句将它与第一句的史事相比。这真是往复回旋,如环无端,句句引人遐想,句句发人深思。
袁枚名言名句
1、不相菲薄不相师,公道持论我最知。
2、钓鱼须钓海土鳌,结交须结失风豪。
3、杨花不倚东风势,怎好漫天独自狂。
4、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
5、葛岭花开二月天,游人来往说神仙。老夫心与游人异,不羡神仙羡少年。
6、素琴将鼓光阴速,椒酒虚供涕泪多。只觉当初欢侍日,千金一刻总磋跎!
7、精神为主人,形骸为屋舍,主人渐贫穷,屋舍亦颓谢。
8、胜事如用兵,愈多愈难。
9、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10、人才那得如金铜,长在泥沙不速朽。愿公爱士如爱尊,毋使埋渣嗟不偶。
11、一面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12、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美人含怒夺灯去,问郎知是几更天?
13、丈夫贵独立,各以精神强。肯如辕下驹,低头傍门墙。
14、一诗千改始心安,头未梳成不许看。
15、成败论千古,人间最不公。
16、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已。
17、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8、百物最可爱,惟钱最寡趣。生时不招来,死时不带去。
19、繁枝高拂九霄霜,荫屋常生夏日凉。叶落每横千亩雪,花开曾作六朝香。不逢大匠材难用,肯住深山寿更长。奇树有人问名字,为言南国老甘裳。
20、何以称英雄?识以领其先。
21、文似看山不喜*。
22、蔗味老弥甘,交情久更挚。
23、莫嫌海角天涯远,但肯摇鞭有到时。
24、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25、学如弓弩,才如箭镞,识以领之,方能中鹄。
26、昨日之日背我走,明日之日肯来否?走者删除来者谁?惟有今日为我有。
27、春花不红不如草,少年不美不如老。
28、骑马莫轻*地上,收帆好在顺风时。
29、到底君王负旧盟,江山情重美人轻。玉环领略夫妻味,从此人间不再生。
30、君子慎所择,休与毒兽伍。
31、七十犹栽树,旁人莫笑痴。古来虽有死,好在不先知。
32、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
33、长绳难系日西沉,尽璧谁能买寸阴?
十五篇袁枚的古诗
二月十五夜清袁枚的古诗
五言古诗袁枚的所见
袁枚的古诗画
画的古诗袁枚
袁枚写的古诗苔
袁枚的古诗诗
苔的古诗袁枚
袁枚的古诗《苔》
袁枚读书的古诗
袁枚的古诗梅花
袁枚的诗句
袁枚的古诗100首
袁枚写的古诗台
古诗袁枚的推窗
袁枚古诗中的诗
背诵袁枚的古诗
袁枚的古诗题画
骑牛的古诗袁枚
见清袁枚的古诗
绝句清袁枚的古诗
所见清袁枚的古诗
袁枚写的古诗母亲
袁枚的常见古诗
小学袁枚的古诗
所见的古诗袁枚
古诗苔袁枚的诗意
袁枚的古诗哲理
袁枚的古诗两首
袁枚的苔古诗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