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背诵技巧
一个问字记住本词(通过三问能很容易记住这首诗歌)
先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
再问别人:“往事知多少?”
最后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
可以说是,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层层叠加,曲折回旋。
最后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致。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译文
这美好的时光何时能了,我的往事你知道有多少!
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我不堪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问我心中有多少愁,就像这滔滔不尽春水滚滚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解题
虞美人,词牌名,花名,非常美的词牌名,非常美的花,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韵。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毒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注释
春花秋月:美好的时光
了:了结,完结,结束。
砌:台阶。
雕栏玉砌:借代金陵的南唐故宫。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我,作者自称。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写作特点:
1、李煜的哀愁
A、愁自己的亲朋好友:往事之叹;物是人非
B、愁自己的国家:亡国之恨;故国之思,离开君主宝座的失落,没有了妻妾的幸福,家已经支离破碎。对往事的怀念,命运越来越差。
C、愁自己:离家之痛,处境堪忧。
2、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对往事的回忆,引起现在的愁苦,前虚后实。春花秋月、往事、小楼、东风、故国、明月、雕栏玉砌、朱颜、一江春水 作者运用这么多意象,创设了生动形象的一幅幅画境:春花秋月画、小楼东风画、故国月明画等。回忆(如”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和想象(如”雕栏玉砌应犹在”)充分地流露出词人的无尽愁思,感人至深。
3、对比
春花秋月与往事的对比(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尊严、自由、生存的安全感等)/小楼东风与故国明月的对比,雕栏玉砌与已改朱颜,真是“物是人非”,重在思故国。
4、疑问(通过三问能很容易记住这首诗歌)
先问天:“春花秋月何时了?”
再问别人:“往事知多少?”
最后问自己:“问君能有几多愁?”
可以说是,问天天不应,问人人不知,问己泪满面。层层叠加,曲折回旋。
最后以“一江春水”作结,这哪是一江春水啊?简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使抒情达到了极致。
5、触景生情。
由”春花秋月”季节变化的景色,联想到自己亡国之君的凄凉身世,情景融为一体,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6、比喻贴切。
以水喻愁,”一江春水向东流”,使抽象的事情具体化,形象地表达了词人无限忧怨的浓重事情。
7、这首词到底是一首什么词,竟会招来杀身之祸?
本词表现了一个亡国国君的故国之恋。念念不忘过去的美好生活,念念不忘东风是故国吹来,春水又向故乡流云,这在宋太祖看来是不是会有“东归故国”之意吗?可以这样说,两个“东”字,断送了一代文章圣手的性命。
所谓悲剧,就是把最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
所谓悲剧,就是注定无法改变的东西,你只能按照命运规定的轨迹行走,除此之外,你无法选择。
所谓悲剧,就是你以为自己很努力,其实最终被证明毫无意义。
悲剧就是人与人生的撕扯。
一代词帝李煜的命运就是如此。
在人生的起点上,李煜是个幸运儿,但在人生的终点线上,李煜是个悲剧。李煜生于帝王之家深宫之中妇人之手,从来都是花月春风珠围玉绕,他不知道什么是危机,什么是隐患,即使是南唐处于宋朝的窥视和“黑云压城城欲摧”之下,国家大厦将倾的时刻,但在坐上南唐皇帝之后,李煜依然每天流连于歌儿*之中,徜徉于花前月下的快感之下,享受着一个艺术皇帝的高雅。
李煜年轻时候,写的一首词,充满了文艺帝王生活的优雅。
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李煜并非荒淫好色的人,相反,他的身上有中国知识分子追求高雅的美学追求。春殿嫔娥鱼贯列,美女们充满了红粉的味道,但李煜并没有行酒池肉林荒淫之事,而是一遍一遍地和宫女们舞蹈着霓裳大舞,清雅的笙箫,吹奏着水云间的乐调。李煜醉了,他仍然不想回去,他不允许宫内点上红烛,因为那样很俗,他要一人一马于清月下,寻找高雅的美学体验。
李煜年轻时候有多幸福,中年之后就会有多孤独;
李煜年轻时候有多文艺,政治上的撕裂就越严重。
作为一个末代帝王,他没有想法事实上也是没有能力,改变南唐的三千里河山落入敌手。李后主一家四百口人全部成为俘虏的命运。
李煜生活在无处可逃的境地之中。在当时的情况下,李煜纵然是一代明君,也无法改变南唐灭亡的命运,如同崇祯,如同光绪,也许这就是悲剧,永远无法抵抗的命运。
李煜是一个一身文艺细胞爆棚的诗人、艺术家和多情种子,他诗人敏感的特质,更能体会到“一旦为臣虏“的悲哀——没有自由、没有尊严,他只能苟且地活着。他偶尔会想起江南,想起那“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生活,但一切早已经烟消云散了,那一切也只能留在梦中了,那里是梦中的江南,再也回不去的江南。
在生日那天,李煜写下了自己的最后一首词,恰恰是这首词,成为他的千古绝唱,恰恰也是这首词,要了他的命。这首词是《虞美人》,当宋太宗看到李煜的这首词时,毫不留情地赐给他牵机毒药,李煜中毒之后,痛苦地死去,一代词帝追随着南唐的雕栏玉砌和花月春风,归于无形。
李煜这首词,充满了深沉的反思和悲剧意识,是用自己一生的血泪凝结而成,所以词学大师王国维,说这首词和宋徽宗的《燕山亭》一样,都是用血泪写成。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那美丽的春花秋月,为何老是出现在我的梦中,那么美丽的景色也只是往昔的回忆了。东风来了,江南的春天一定是繁花灿烂,昨夜小楼上的春风,吹来了春天的消息,但是我的生命里却永远是寒冬。那一轮明月简直不够意思,你为什么又勾起了我们的伤感,因为毕竟是越是故乡明啊。我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能忍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我的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都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那不尽的春江之水滚滚东流。
这首词沉痛之极,但所用的意象却是非常美丽的,非常常见的,都是生活中的*常的事物。但是就是这些美丽的意象,连接在一起,却营造了一种极有悲剧美学的意境,这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人类对美好的追求,几乎就是人类的本能,人总是喜欢看繁花似锦,而不喜欢看落红遍地;人们总是希望花好月圆,而不是看落日西沉;人们总是喜欢团聚,而不希望离别;人们总是渴望美好的东西,但是世界并非能随人所愿,悲剧将会降临到我们的头上,这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狗血的撕裂,构成了悲剧。
因此,有文学理论家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裂给人看。李煜在这首词中,就是把记忆中最为美好的东西,一片片撕裂,给自己看,给自己反思,同时也给与他心有戚戚焉的读者看。
春花秋月是美好的,但是在痛苦的人看来,这无异于一种残酷的撩拨,“烟月不知人事改,夜阑还照深宫”,自然的花朵与烟月,哪里知道人的痛苦,它只顾自己的美丽,而事实上,这种美丽却给敏感而痛苦的人,增加无数的痛苦。这就是诗人们所说的,“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也”。
这首词中所有的意象,均遵循着以乐景写哀情的原则。东风,代表着新的生命的开始,但李煜的生命却困坐愁城;月明,让人想起故乡,但李煜却成是一个再也回不到江南故国的阶下囚,一个没有家的游子。雕栏玉砌还在,但是早已经换了主人,这种愁思,已经大大超出了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超过了贺梅子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更超过了秦观的“飞鸿万点愁如海”。
李煜的愁,是个人的生命困境与家国困境,是个人美好的梦境与现实的残酷,交织在一起的愁,这种愁,就像是金陵城外的长江,千古奔流永不回头!
春花秋月何时了 《深霾》 浓浓的雾霾,虚化的人间 来来往往的脸谱 每一张都是那么 深不可测 谁在微笑,谁在忧郁 至今无人敢问津 《十一月》 一整个十一月 使人意兴阑珊的阴雨天 淅淅沥沥,没完没了 积蓄的正能量,逐日递减 心上的阴暗角落 快要布满了真菌,快要…… 只好暂借雨滴给春写信 那些不幸的往事 那些你不曾了解的 那些你没有看见的 那些你未曾听到的 我一一隐藏 在给你的透明信封里 我只是轻轻捎去了 我想说,却从未说出的 …… 《晚秋》 蓝天再次俯视我 草,石子,一棵树或者 飞翔的无名鸟 皆可是我 萎靡,沉默,孤独或者 风餐露宿 的心, 空洞如常 《沉没》 被放逐,被抛掷 成为了无牵挂的 自由落体 自此深入 世界的内核 前所未有的逼* 仿佛回到初生 仿佛不曾有过 只余空空如也的海洋 只余辽阔无边的寂静 《雷雨》 你眼神里的幽谷 河流奔赴的去向 无人问,更无人 应答 只有 如此汹涌,如此 沉重的叹息 划破长空 《残夏》 一年又半,故人般的季节里 如何做到对自己守口如瓶 窗外下着雨,谁在落笔如花坠 昨夜梦里,童颜忽白发 你的故乡明明没有雪,你的故乡 却为何,冰封千里外 《芒种》 天光未曾黯淡 缺月攀升,欲与流云比肩 人影攒动,歌舞起伏 安静徜徉在连绵暮色中 忧喜参半的茫茫路途 逢着几多甘甜与酸苦 《谷雨》 浮光掠影 四月的心事,黯然低眉 轻叩门扉的过路客 何以倾听 蔷薇招摇 而青苔占据,偏执的一方 旧伤口,竟无从下足 《愁绪》 乱纷纷,如新韭般 一寸一寸 无序生长的葱茏 逐渐蔓延 却是这 无端植根于心底的 哀愁 《二月》 怀旧,也许是 来日 最好的藉口 抹不去的二月 含着雪的 春天 所有要交予的 心事 冰封在料峭的枝头 《……》 一定有些什么 撕裂后,就此别过 迷离在黑夜的双眼 徐徐打开 世界在渗入,明晃晃的 刺痛,裂纹 齐齐涌入 而万物 照常生长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翻译及欣赏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所作的词。本内容由小编跟大家分享《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翻译及欣赏,欢迎大家学*与借鉴!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翻译
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注释
⑴虞美人: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韵。
⑵了:了结,完结。
⑶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⑷砌:台阶。雕栏玉砌:指远在金陵的南唐故宫。应犹:一作“依然”。
⑸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里指南唐旧日的宫女。
⑹君:作者自称。能:或作“都”“那”“还”“却”。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赏析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兴国三年(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李煜此词所以能引起广泛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赖于结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将愁思写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并没有明确写出其愁思的真实内涵——怀念昔日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仅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人们就很容易从中取得某种心灵上的呼应,并借用它来抒发自已类似的情感。因为人们的愁思虽然内涵各异,却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那样的外部形态。由于“形象往往大于思想”,李煜此词便能在广泛的范围内产生共鸣而得以千古传诵了。
李煜的故国之思也许并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离不开“雕栏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宫闱秘事。但这首脍炙人口的名作,在艺术上确有独到之处: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却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却;小楼“东风”带来春天的信息,却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叹,因为它们都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用以描写由珠围翠绕,烹金馔玉的江南国主一变而为长歌当哭的阶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往事知多少?”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历历在目。据史*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苟且偷生的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同它相比,刘禹锡的《竹枝调》“水流无限似侬愁”,稍嫌直率,而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则又说得过尽,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比拟、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及翻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全文翻译:
春花秋月什么时候才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小楼上昨夜又刮来了春天的东风,在月明中对已亡的本国不忍回首去想念。
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朱红的颜色已经改变。问您能有多少愁?正象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释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韵。
春花秋月:指季节的更替。
了:了结,完结。
故国:指南唐故都金陵(今南京)。
砌:台阶。
雕栏玉砌:即雕花的栏杆和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泛指南唐宫殿。阑,一作“栏”。砌,台阶。
应犹:一作“依然”。
朱颜改:指所怀念的人已衰老。
君:作者自称。
能:或作“都”、“那”、“还”、“却”。
几多:多少。
鉴赏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多少也有悔恨之意。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李氏的社稷——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一个“又”字,表明此情此景已多次出现,这精神上的痛苦真让人难以忍受。 “又”点明了“春花秋月”的时序变化,词人降宋又苟活了一年,加重了上两句流露的愁绪,也引出词人对故国往事的回忆。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尽管“故国不堪回首”,可又不能不“回首”。这两句就是具体写“回首”“故国”的——故都金陵华丽的宫殿大概还在,只是那些丧国的宫女朱颜已改。这里暗含着李后主对国土更姓,山河变色的感慨!“朱颜”一词在这里固然具体指往日宫中的'红粉佳人,但同时又是过去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象征。 以上六句,诗人竭力将美景与悲情,往昔与当今,景物与人事的对比融为一体,尤其是通过自然的永恒和人事的沧桑的强烈对比,把蕴蓄于胸中的悲愁悔恨曲折有致地倾泻出来,凝成最后的千古绝唱——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 全词以明净、凝练、优美、清新的语言,运用比喻、对比、设问等多种修辞手法,高度地概括和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真情实感。难怪前人赞誉李煜的词是“血泪之歌”,“一字一珠”。全词虚设回答,在问答中又紧扣回首往事,感慨今昔写得自然而一气流注,最后进入语尽意不尽的境界,使词显得阔大雄伟。
创作背景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为北宋太宗太*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是时李煜归宋已*三年。宋太祖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军攻破南唐都城金陵,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三年后,即太*兴国三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曰:“当初我错杀潘佑、李*,悔之不已!”大概是在这种心境下,李煜写下了这首《虞美人》词。
李煜词《虞美人》开篇“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两个问句,绝望之感呼之欲出。
“了”作动词,是“了结”“结束”之意。李煜开篇即发问:“春花秋月何时才会了结?”
春花秋月代表一年四季,也就是时间,春花与秋月交替出现,时间俨然就在这交替中永恒存在。
而春天的花开花落、秋天的月圆月缺、春去秋来都是非常短暂的、转瞬即逝的。时间又似乎是无常的。
而它是用问句写的,表明作者对时间的永恒与无常无法理解。这里也可以看作是对宇宙永恒存在的困惑,因为时间是宇宙的一种存在方式。
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来曰宙。无穷无尽的空间与无穷无尽的时间的总和被古人称之为宇宙。
李煜对宇宙永恒发出的疑问类似《天问》——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满腔恨血,喷薄而出,诚《天问》之遗也。”)
而值得注意的是,恰如司马迁认为人在极度痛苦时会呼天、呼父母。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很明显,《天问》是屈原在极度痛苦时的发问,而“春花秋月何时了”同样是李煜在无可奈何的心境下发出的困惑。
甚至可以说,这一句表达的内容是反常的。围绕“时间流逝”的话题,许多人想要表现的是对生命短暂发出的感慨与焦虑,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李煜同样对“春花秋月”的轮回非常苦恼,但他苦恼的是时间太漫长,不知何时了结,这样的反常心态只有在绝望的时候才会产生。
这就与下一句很自然地衔接:“往事知多少?”自然界的客观事物尚且如此,人事就更加变幻莫测了。
我们可以想一下,李煜在这里说的“往事”,是什么事。——包括写这首词之前的一切旧事。
昔日做皇子时长辈的宠爱、艺术天赋得到充分的培养与挖掘、无忧无虑地成长……做一国之君时的无上权威、佳人伴侧、曼妙的歌舞……也包括沉溺佛教不理国政,直至肉袒投降,以及他被软禁在北方,过着“此中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屈辱生活。
繁华与落寞,都是他的生命底色。
“往事知多少?”是一种“人生如梦,往事成空”的感叹。
对于普通人来说“人生如梦”会显得很苍白、很无力;而对李煜来说,“人生如梦”却是一种用实实在在的经历构成的人生体验。
由一国之君变为阶下囚,这种人生阅历不是谁都“有幸”能够体验的。
而“往事成空”也就意味着往事不可追。
春花秋月虽然短暂,但无休无止的更替似乎给人一种错觉:自然万物均可循环往复,似乎便没有理由伤春悲秋。
可是人事的变迁,却往往没有可逆性。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总之,这两句表现的是人生郁闷又苦于无解的呼问。
“小楼昨夜又东风”与“春花秋月何时了”相呼应,正是因为“春花秋月”无穷无尽惹人烦恼,而又是东风劲吹、春花开放的季节正让人愁绪满怀。
恰如唐圭璋先生分析:“一‘又’字惨甚。东风又入,可见春花秋月,一时尚不得遽了。罪孽未满,苦痛未尽,仍须偷息人间,历尽磨折。”(《唐宋词简释》)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禁锢李煜的小楼不禁让人想起过去巍峨的宫殿,月色下勾起乡关之思,于是李煜便很自然地回首故国了。然而回首的结果是更增痛苦的,让人忍受不住地痛苦。回首故国必然想到往事,因此,这一句是与“往事知多少”呼应的。
“不堪回首”的是——“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用借代手法写出江山易主、物是人非之感。离开故国已经两年零七个月了,虽然无法眼见为实,但那些雕绘得五彩缤纷的栏杆、用精美的玉石堆砌的台阶(借指昔日华美的故国宫殿),应该都还在,但是大约会褪去很多鲜亮的颜色吧。
关于“朱颜改”,也大可理解成李煜本人的容颜憔悴,或者是昔日宫中美人红颜不再……要之,“往事”中的物是人非像杯毒酒,让人肝肠寸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以水喻愁,江中春水是无穷无尽的,李煜的愁思也是无穷无尽的。而使用夸张和设问两种修辞手法,强化了这个比喻的效果。很多很多的愁,是无法诉诸笔端的,更是不知从何说起的,只好自问自答,而自问自答也是无法说得太具体的。
无尽的往事、无穷的痛苦,果然都能随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吗?真情何以堪!
这个逻辑可以说又绕回开头——“春花秋月何时了”,也许李煜想表达的,并非就是春花秋月这特定的时间段惹他烦恼,在被囚禁的日子里,他早已度日如年。
我们该记得,这首《虞美人》给李煜带来了杀身之祸。许多人说,这是因为词作中出现的那种对故国的追忆、对往事的悔恨不是一个俘虏应该表现出来的情感,因此被宋太宗赵光义赐了牵机药。
但是经过墨酱的分析,回望前文,“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已经透露出李煜的生无可恋,恰似一句谶语。相传,李煜命宫人演唱《虞美人》,便引来杀身之祸。
雪莱说:“倾诉最哀伤的思绪才是我们最甜美的歌。”《虞美人》就是最哀伤的歌,一句“春花秋月何时了”绝望到底、视死如归。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月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战国策•秦策》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姜夔《扬州慢》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关汉卿《窦娥冤•滚绣球》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又闻子规啼,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我歌月徘徊,我舞月凌乱。——李白《月下独酌》
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 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 李白《三五七言 》
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 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 白居易《望月有感》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 刘方*《夜月 》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 苏轼《阳关曲 》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 苏轼《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中秋月饼的古诗词名句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秋月饼的古诗词名句,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齐已·《中秋月》)
3、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4、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王昌龄·《同从弟南斋玩月忆山阴崔少府》)
5、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6、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李白·《月下独酌》)
7、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8、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刘方*·《月夜》)
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0、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11、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马诗·大漠沙如雪》)
13、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14、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5、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16、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陆龟蒙·《中秋待月》)
17、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元好问·《倪庄中秋》)
18、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李商隐·《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9、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晏殊·《中秋月》)
20、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1、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2、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23、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24、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
25、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2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清天。(苏轼·《水调歌头》)
2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李白·《古朗月行》)
28、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光辉增。
29、庆国庆,齐欢乐,家要和,国要兴,普天同庆。
30、以真诚为半径,以感激为圆心,画中秋圆圆的祝福,赠与家人。
31、月饼合家团圆,月兔送吉祥,月圆人团圆事事圆满。
32、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只愿今日千里共婵娟。
33、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燕山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轩辕台:相传为黄帝擒蚩尤之处。)——唐·李白《北风行》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唐·李白《行路难三首之一》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唐·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唐·杜甫《野望》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唐·杜甫《阁夜》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寒天催日短,风浪与云*。——唐·杜甫《*县怀古》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唐·杜甫《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唐·杜甫《兵车行》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唐·杜甫《小至》
其余七匹亦殊绝,迥若寒空杂霞雪。——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描写春花的诗句古诗词集合
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春花的诗句古诗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春春花开岂有极,日日我醉终无涯。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3、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4、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5、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6、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7、君心天意与年光,春花未遍已秋霜。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10、春花春好,秋花秋好,每日看花尤好。
11、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12、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
13、惊春花落树,闻梵涧摇风。
14、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15、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16、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7、秋稼连千顷,春花醉几场。
18、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1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0、春花复春花,红红间白白。
21、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
22、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
23、几时却似鸳鸯旧,九十日春花在手。
24、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5、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腹茶。
26、春花秋叶几飘零,只有庐山君眼、向人青。
27、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8、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30、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
31、来春空好花。——舒亶《菩萨蛮》
32、一花六叶殿春归。——杨*《浣溪沙》
33、林花谢了春红。——李煜《相见欢》
34、春在溪头野荠花。——辛弃疾《鹧鸪天》
35、泪眼花前只见春。——贺铸《减字木兰花》
36、花动两山春。——曹勋《好事*》
37、花上春禽冰上雹。——苏轼《减字木兰花》
38、过尽春花秋叶。——向子諲《好事*》
39、花前失却游春侣。——冯延巳《采桑子》
40、花柳逢春谁不惜。——宋太宗《缘识》
41、多少惜花春意绪。——曾觌《蝶恋花》
42、花间春鸟语喈喈。——宋太宗《缘识》
43、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4、花靥斗春娇。——无名氏《水调歌头》
45、莺蝶一春花里活。——辛弃疾《满江红》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珍珑。应知吏侍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唐韩愈《题百叶桃花》
春怨刘方*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村西杏花二首【唐】司空图薄腻力偏羸,看看怆别时。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肌细分红脉,香浓破紫苞。无因留得玩,争忍折来抛。
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清.袁枚:《题桃树》
河*新生的春花笑眯眯的,像是和低着头蒲公英说悄悄话,细说着春天的到来。
描写春花的诗句
1-看春花又看秋花,不管颠风狂雨。
2-凌晨不事铅华,化工却付春花。
3-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4-君不见芳树枝,春花落尽蜂不窥。
5-霁日幸同终日笑,春花有似此花无。
6-开尽春花芳草涧,遍通秋水月明泉。
7-寂寂春花烟色暮,檐燕双双落花度。
8-残春花尽黄莺语,远客愁多白发生。
9-秋花未落春花开,办得工夫万宠辱。
10-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1-今夜试青镫,依旧春花小。
12-春花秋草,只是催人老,总把千山眉黛扫。
13-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14-秋稼连千顷,春花醉几场。
15-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16-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17-春花复春花,红红间白白。
18-春到临春花正妩,迟日阑干,蜂蝶飞无数。
19-春花春月年年客,怜春又怕春离别。
20-几时却似鸳鸯旧,九十日春花在手。
21-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22-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腹茶。
23-春花秋叶几飘零,只有庐山君眼向人青。
24-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5-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6-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7-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
28-春春花开岂有极,日日我醉终无涯。
29-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30-春花那见照,暮色已频欺。
31-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32-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3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34-门柳叶已大,春花今复阑。
35-春花秋月暗消磨,一岁相看又过。
36-春花秋月冬宜雪,夏有芰风荷雨。
37-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唯听棹相将。
38-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39-金谷千年后,春花发满园。
40-春产不贪春,为厌春花泛。
41-莫道春花独照人,秋花未必怯青春。
42-长吟尽日西南望,犹及残春花落时。
43-春花秋月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
44-君心天意与年光,春花未遍已秋霜。
4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6-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
47-春花春好,秋花秋好,每日看花尤好。
48-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49-春花开残秋复花,簸弄东君权不已。
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古诗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里的古诗词
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古诗动画
春花秋月的诗词
含春花秋月的古诗词
含有春花秋月的古诗词
古诗词春花秋月的飞花令
含春花秋月的古诗
春花秋月的诗句
古诗春花秋月的诗句
春花秋月的古诗四句
形容春花秋月的古诗
古诗春花秋月的诗人
春花秋月是哪首古诗里的
有关于春花秋月的古诗
小学含春花秋月的古诗
描写春花秋月的古诗句
含有春花秋月的古诗句子
古诗秋月何时了的诗句
各写一句含有春花秋月的古诗
带有春花秋月山水雪的古诗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诗句
类似于春花秋月夜的古诗
春花和秋月的古诗词各一句
何时了的古诗词
何时的古诗词
明月何时的古诗
想念何时归的古诗词
含花秋月的古诗词
问游子何时归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