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中的名句

关于蜀道难中的名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蜀道难中的名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蜀道难中的名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蜀道难中的名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80) 语录(11) 说说(59k+) 名言(10) 诗词(16) 祝福(16k+) 心语(261)

  • 《蜀道难》高考名句赏析

  • 高考,阅读
  • 《蜀道难》高考名句赏析

      引导语:李白《蜀道难》,里面浪漫而夸张的修辞手法让这首诗中的很多句子一度成为高考必考内容,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名句都掌握了吧!

      《蜀道难》高考名句赏析

      1、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直译为:蚕丛和鱼凫等远古蜀王开国的事迹是完全不知道了!

      解释为:“茫然”的意思是“模糊不清的样子”.由于年代久远,有关蚕丛和鱼凫等远古蜀王是如何开国的,已经没办法知晓了.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直译为:(长安)西面有太白山挡住了入蜀的道路,只有一条鸟儿飞行的路线可以通过峨眉山的顶峰.

      解释为:这两句诗是说由秦入蜀十分困难.秦蜀两地长期隔绝,无路可通.

      3、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直译为:(太白山)山崩地裂,五位壮士牺牲了生命,这以后才有了一条由高峻的山路与凿石架木而成的的栈道相连而成的蜀道.

      解释为:这里以“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烘托了蜀道开辟的艰险.

      4、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直译为:(蜀道的)上面有迫使太阳神的车子绕道而行的高峻的山峰,下面有波涛滚滚的.回旋的急流.

      解释为:两个“之”字,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结构助词“的”,放在定语和中心语之间,这两句诗分别通过对山高、水险的刻画,从侧面烘托出了蜀道的艰险.

      5、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直译为:最善于飞翔的黄鹤,尚且不能够飞过去;最善于攀援的猿猱,也为难以攀援过去而发愁.

      解释为:这两句诗是承上两句“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而来的.正因为山峰如此高峻,所以连善于高飞的黄鹤也飞不过去;正因为川流如此险急,所以连善于攀援的猿猱也为攀登而发愁.动物尚且如此,不言而喻,人行走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6、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直译为:(行人)伸出手来就可以触摸到天上的星辰,抬起头来望天紧张得不敢呼吸,只好坐下来用手抚胸长长地叹气.

      解释为:这两句诗描绘了人行蜀道之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

      7、畏途巉岩不可攀.

      直译为:可怕的道路、险峻的山岩实在难以登攀.

      解释为:这一句刻划了行人行至青泥岭地段时,看到蜀道如此艰险后望而却步的心理.

      8、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直译为:又听见子规鸟在夜月下哭泣,一声声使这空寂的山间显得更为愁惨.

      解释为:“愁空山”是一个使动句,意思是“使空山……愁”,“愁”是“使……愁惨”的意思.

      9、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直译为:蜀道的难行比登天还要难,使人一听说它的艰险之状便大惊失色.

      解释为:“凋朱颜”原指“衰老”,用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大惊失色”.

      10、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直译为:连绵的山峰离天不满一尺,千年枯松好像倒挂在悬崖绝壁上.

      解释为:诗的前一句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极言山峰之高.“枯松倒挂倚绝壁”是衬托绝壁之险.这里主要是从静态的山川之险来揭示蜀道之难,着力渲染一种惊险的气氛.这是以静来衬托下文中的动(飞湍、瀑流、悬崖、转石).

      11、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直译为:奔腾的急流、瀑布争相轰鸣,大水冲击山崖,碎裂的石块滚滚而下,千山万壑间响起雷鸣般的声音.

      解释为: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给人以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1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直译为:假若把关的将领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逆的人.

      解释为:这里用了一个比喻句,用狼和豺来比喻那些据险叛乱的人.诗人从剑阁的险要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劝人警惕战乱的发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3、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直译为:时时刻刻都要躲避猛虎、长蛇.

      解释为:这是一种互文的用法,要将两句联系起来确定意义.猛虎、长蛇,一方面是当时蜀山荒险,有蛇虎出没的真实写照;另一方面,比喻如同蛇虎一般残害人民的军阀割据者,即旧注所说的暗示蜀中将有军阀叛乱发生.

      14、侧身西望长咨嗟!

      直译为:(行人)转过身子,向西望去,叹息不止.

      解释为:这是描写行人在走到剑阁以后,回首来时的蜀道还会感慨不已.

      拓展

      《蜀道难》写作背景

      对《蜀道难》的写作背景,从唐代开始人们就多有猜测,主要有四种说法

      甲、此诗系为房琯、杜甫二人担忧,希望他们早日离开四川,免遭剑南节度使严武的毒手;

      乙、此诗是为躲避安史之乱逃亡至蜀的唐玄宗李隆基而作,劝喻他归返长安,以免受四川地方军阀挟制,

      丙、此诗旨在讽刺当时蜀地长官章仇兼琼想凭险割据,不听朝廷节制。

    [阅读全文]...

2022-04-13 19:54:22
  • 《蜀道难》的奇

  • 阅读
  • 《蜀道难》的奇

      《蜀道难》开篇即凭空起势,骤响彻天。诗人把三个叹词相叠,两个形容词各带一个语气词并列,另用一个比喻,来突出蜀道之难,诗句气势磅礴,使读者在心目中对蜀道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蜀道难》的奇,欢迎大家分享。

      殷蹯《河岳英灵集》称,李白《蜀道难》“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奇”者,别创新路,尽脱超凡,不拘陈套。《蜀道难》“奇”在何处?前人已有相关的评论,本文试在前人说法基础上略作分析。

      一、奇在构思:“劈空落想”“一唱三叹”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开篇即气势不凡。“噫”、“吁”、“哦”三字,本是三个独立的叹词,“危”、“高”亦为同义词语。作者起笔,将其连缀一处,用极其强烈的情感警示读者,突出蜀道的高峻险阻。周敬等辑《唐诗选脉会通评林》称其诗“劈空落想,窍凿幽发”,这两个感叹句,劈空而来,犹如一支歌曲的高音,一开始即定下了诗歌雄壮豪迈的基调。

      “蜀道之道,难于上青天。”诗人以这一散文化的句式反复咏叹,则如这支雄壮歌曲的主旋律,时时回荡于听众的心田,一曲终了,依旧余音袅袅,缭绕不散。三次反复,一次有一次的妙用:开头凭空起势,惊警醒目;中间应首挈尾,上下呼应:结尾重申诗旨,余韵无穷。诚如钱良择《唐音审体》所评:“三言蜀道之难,所谓一唱三叹也。”关切入蜀者,劝其早归还,这一思想内容贯串全篇,同样有“一篇之中三致志”之妙。先是“问君西游何时还”之陡然一“问”,中间穿插“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之喟然一叹,最后以“侧身西望长咨嗟”*稳收束,留下绵邈情思,令人回味无穷。

      二、奇在风格:“笔势纵横”“雄浑飘逸”

      沈德潜称《蜀道难》“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唐诗别裁》)。那延绵“四万八千岁”的蜀国历史,那“地崩山摧”的开路传说,从不通人烟的“鸟道”,到钩连秦蜀的“天梯石栈”,数千年历史,纵横奔涌于诗人笔下,为古老蜀道染上了神奇色彩。剑门关是蜀道上一座险关。诗人写剑阁,不仅言其“峥嵘”和“崔嵬”,而且言其“所守或匪亲”。诗中的“狼豺”、“虎豹”、“长蛇”地理形势的忧虑,这就从社会意义上进一步深化了作品内容。诗人用一支如椽巨笔点染山川融汇古今,产生了动人心魄的效果。

      桂天祥《批选唐诗正声》以“辞旨深远,雄浑飘逸”评《蜀道难》风格。风格即人,诗人豪放飘逸的个性汇入蜀道特征鲜明的景观,于蜀道山水中寄寓着自己的生命体验。那孤傲兀立的山峰、雄奇秀丽的河川、飘忽不定的云彩、冷落寂寞的月亮,都或多或少地再现着诗人奔放不羁的个性。李白善于从山水的声色动静中,把握瞬间的感觉,以意象的组合,将瞬间化作永恒,为后人提供了反复观赏的可能。“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砅崖转石万壑雷。”连绵的山峰离天不满一尺,古老的苍松倒挂悬崖绝壁,急流瀑布飞泻而下,轰击山崖,冲走石块,万壑千山,雷鸣轰响,使人魂悸魄动,目不暇接。这是何等雄浑的景象!常态的、飞见的景物,诗人使之变形异化,给人以新奇生动的艺术享受。“西飞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惟有鸟道可通,行人不可横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动物尚难飞越,行人又何以堪。这是何等飘渺的境界!诗人健笔凌云想像奇幻,表现出自己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三、奇在用语:“语次崛奇”“无理而妙”

      《蜀道难》的语言,刘须溪有“才思放肆,语次崛奇”(高棅《唐诗品汇》)之评。写“剑阁”一段,纯为散文句式,具有古朴质拙的美感和力度,读之突兀,却又与全诗奇险风格相合。李白抒发的情感特别强烈,带有这种情感描摹客观景物,就展现出一种十分深邃的意境。“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杜鹃的啼叫是十分悲切的,作者选用一个“啼”字,何时啼?夜啼;何处月?山月;何等山?空山。一无动物的空山中惟有哀鸣的杜鹃鸟,已是写尽了蜀道的凄凉。这还不够,作者又在“空山”前著一主视感受极强的词:“愁”。此景抒情,堪称文字崛奇,独具一格。

      《蜀道难》多用夸张手法。“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连峰去天不盈尺”、“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等,以夸张手法突出了山峰关塞的高峻险要。“连峰去天不盈尺”无理之极,俗本作“连峰入烟几千尺”,有理之极。无理之妙,妙不可信:有理之不妙,其不妙亦不可胜言。”(焦袁熹《此木轩论诗汇编》)作者在描写自然景观时,采用的不是照相式的复制手段,而是融进了自己的生命感受和美学体验。作者的想像如同是一面放大镜,把诗人要强调的事物特征,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加以放大,使艺术美得到凸现,读者为这种艺术美震撼,丝毫不会产生不真实的印象。山峰离天的距离用“尺”来衡量,雄关守卫者仅需“一夫”,如此等等,逻辑上的“无理”蕴含着艺术上的“精妙”,读来亲切自然。

      四、奇在描摹:“倏过倏落”“变幻恍惚”

      诗人善于从不同角度写蜀道之“奇险”。“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于山势高峻中见“奇险”。“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于山林冷寂中见“奇险”。“飞湍瀑流争渲屈,砾崖转石万壑雷”,复于水声渲闹中见“奇险”。其中,状空山夜月、古木荒凉、悲鸟哀啼,进一步从侧面烘托了蜀道的“奇险”。作者写入蜀途中的旅愁,特别扣住古蜀王望帝精魂所化杜鹃“不如归去”的凄楚叫声,强化了令羁旅之人“凋朱颜”这一主观感受。运思实有“倏起倏落,忽虚忽实”(清朱之荆《增订唐诗摘抄》)之妙。

      “变幻恍惚,尽脱蹊径,实与屈子互相照应。”(许学夷《诗源辨体》)诗中两处写山势高竣,却不给人以雷同之感。写太白山、青泥岭数句,着重刻画山峰的高危险阻,表现道路的崎岖难行。写悬崖苍松、急流瀑布数句,则是通过山险、巨响和惊心动魄的自然场景描绘,揭示蜀道的奇险可怖。而在两处描写之间,又独具匠心地穿插哀愁气氛的渲染,使诗的格调形成了由高昂到低沉,再由低沉到高昂的变化,读起来波澜起伏,变幻莫测,毫无板滞的感觉。

      五、奇在诗律:“才性独诣”“出鬼入神”。

    [阅读全文]...

2022-02-28 05:24:53
  • 《蜀道难》 教案

  • 《蜀道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用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3、品味其飘逸豪放、流转自然的语言,体会其诗作的艺术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

      1、理清思路,熟读成诵,了解诗歌的主旨、寓意。

      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本诗进行赏析,学*作品描写蜀道雄奇险峻的手法。(难点)

      三、教学方法:朗读法、串讲法、赏析法。

      四、2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在我国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李白初到长安,贺知章往访,看到了李白写的《蜀道难》,他看完了之后,大叹一声:李白不是人,你是仙人被贬谪到人世上了啊”,所以李白被我们尊称为“诗仙”,那么这首给李白带“诗仙”美誉的《蜀道难》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一下。

      1、作者及背景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时期的着名诗人。少年时代在四川度过,25岁,出三峡,泛洞庭,东游吴越,北上太原,有“大济苍生”之志。唐玄宗天宝九年(742年),李白奉召进京,他本想此行能够施展才华,有所作为,但理想很快破灭了,皇帝的不重用,权臣的排挤,加之个人的傲岸不羁,一年多便被赐金放还,因而思想上便由入世转为出世,于是放浪形骸,寄情山水,诗酒逍遥,最后客死安徽当涂。他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静夜思》《早发白帝城》等最能代表其艺术特色。他兼善各体诗歌,尤以古诗为精,是唐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家。

      ②课题简析。

      《蜀道难》是乐府《相和歌辞?瑟调曲》旧题。《乐府解题》云:“《蜀道难》备言铜梁、玉垒(均为蜀山名)之阻。”本篇根据这一诗题传统的内容,以雄健奔放的笔调,运用夸张形容的手法,描绘了由秦入蜀道路上惊险而奇丽的山川,既写了蜀道的艰难,又写了人生旅程的艰难。全诗气势磅礴,风格豪放,表现了诗人杰出的艺术才能和丰富的想象力,充分体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2、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把握诗中比较生僻的读音和本诗的句读

      噫吁嚱(yixūxi) 鱼凫(fú) 秦塞(sai) 萦绕(yíng)

      石栈(zhàn) 猿猱(náo) 参(shēn) 峥嵘(zhēngróng)

      抚膺(yīng) 巉岩(chán) 飞湍(tuan) 咨嗟(zījiē)

      喧豗(huī) 砯崖(png) 崔嵬(wéi) 吮血(shǔn)

      2、在教师范读学生听读的基础,有学生齐声朗读本诗,教师检查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读音和句读,在学生有失误的地方予以纠正。在学生朗读的基础,教师对本诗中比较重要的字词予以解释,疏通文意。

      噫吁 :感叹词,蜀地方言。

      开国何茫然:茫然,渺远貌。意谓远古事迹,茫昧难详。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那,指开国之初。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山川险要的地方。通人烟,相互往来。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横着飞过去。巅,顶峰。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迂回、绕道。高标,可以做一方标志的最高峰。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回旋、倒流。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鹤”通“鹄”。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摸。参、井,皆星宿名。胁息,屏住呼吸。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胸口。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憔悴。朱颜,红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距、离。盈,满、足。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声响。这里作动词,冲击。

      所守或匪亲:或,倘若。匪,同“非”。狼与豺,比喻叛逆的人。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叹息。

      3、①在教师串讲重要字词,学生已经能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结构。

      开篇: 主旨句一见

      一 叹 高 蜀道来历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 叹 险 景物凄清——以“何时还”起

      可 畏 山水险恶 主旨句二见

      三 叹战祸之烈 剑阁险要

      申 戒 *惨景——以“早还家”结

      结尾:主旨句三见

      ②在总体把握文章的过程中,以把握文章结构为线索,鉴赏本诗。

      (1)、诗人怎样来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

      明确:神话传说:五丁开山、六龙回日—写出历史上的不可逾越之险阻。

      虚写映衬:黄鹤不得飞渡、猿猱愁于攀缘—映衬人行走难上加难。

    [阅读全文]...

2022-05-02 17:02:28
  • 蜀道难原文

  • 阅读
  • 蜀道难原文

      《蜀道难》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蜀道难原文,欢迎大家阅读学*。

      蜀道难

      唐 李白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释

      (1)《蜀道难》:古乐府题,属《相和歌·瑟调曲》。

      (2)噫吁嚱: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宋庠《宋景文公笔记》卷上:“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嚱’。”

      (3)蚕丛、鱼凫: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何茫然:难以考证。何:多么。茫然:渺茫遥远的样子。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茫昧杳然。据西汉扬雄巜蜀本王纪>记载:"蜀王之先,名蚕丛、柏灌、鱼凫,蒲泽、开明。……从开明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4)尔来: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漫长,夸张而大约言之。秦塞:秦的关塞,指秦地。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通人烟:人员往来。

      (5)西当:西对。当:对着,向着。太白:太白山,又名太乙山,在长安西(今陕西眉县、太白县一带)。鸟道:指连绵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人迹所不能至。横绝:横越。峨眉巅:峨眉顶峰。

      (6)地崩山摧壮士死:《华阳国志·蜀志》: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都被压死。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这便是有名的“五丁开山”的故事。摧:倒塌。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石栈:栈道。

      (7)六龙回日:《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螭即龙。高标:指蜀山中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 冲波:水流冲击腾起的波浪,这里指激流。逆折:水流回旋。回川:有漩涡的河流。

      (8)黄鹤:黄鹄(Hú),善飞的大鸟。尚:尚且。得:能。猿猱(náo):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

      (9)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二:“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盘盘:曲折回旋的样子。百步九折:百步之内拐九道弯。萦:盘绕。岩峦:山峰。

      (10)扪参历井:参(shēn)、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扪(mén):用手摸。历:经过。胁息:屏气不敢呼吸。膺:胸。坐:徒,空。

      (11)君:入蜀的友人。畏途:可怕的路途。巉岩:险恶陡峭的山壁。

      (12)但见:只听见。号古木:在古树木中大声啼鸣。从:跟随。

      (13)子规:即杜鹃鸟,蜀地最多,鸣声悲哀,若云“不如归去”。《蜀记》曰:“昔有人姓杜名宇,王蜀,号曰望帝。宇死,俗说杜宇化为子规。子规,鸟名也。蜀人闻子规鸣,皆曰望帝也。”这两句也有断为“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的,但不如此文这种断法顺。

      (14)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15)去:距离。盈:满。

      (16)飞湍(tuān):飞奔而下的急流。喧豗(huī):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砯(pīng)崖:水撞石之声。砯,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这里作动词用,冲击的意思。转,使滚动。 壑:山谷。

      (17)嗟:感叹声。尔:你。胡为:为什么。来:指入蜀。

      (18)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北,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长约三十余里。峥嵘、崔嵬,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一夫:一人。当关:守关。莫开:不能打开。

      (19)所守:指把守关口的人。或匪亲:倘若不是可信赖的人。匪,同“非”。

      (20)朝:早上。吮:吸。

      (21)锦城:成都古代以产棉闻名,朝廷曾经设官于此,专收棉织品,故称锦城或锦官城。《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剑南道成都府成都县:“锦城在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今四川成都市。

      (22)咨嗟:叹息。

      翻译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阅读全文]...

2022-07-05 04:33:00
  • 李白 《蜀道难》

  • 李白
  • 蜀道难

      李白

      噫吁嚱!,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解

      1、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2、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

      3、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4、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5、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此指高标阻住了六龙,只得回车。

      6、高标:立木为表记,其最高处叫标,也即这一带高山的标志。

      7、扪参句:意谓山高入天,竟至可以伸手摸到一路所见星辰。古以星宿分野,凡地上某一区域,都划在星空某一分野之内,并以天象所示来占卜地上属邑之吉凶。秦属井宿分野,蜀属参宿分里。胁息:屏气不敢呼吸。

      8、子规:杜鹃鸟,蜀地最多。相传蜀帝杜宇,号望帝,死后其魂化为子规,啼声悲凄。

      9、锦城:即锦官城,今四川成都市。

      10、咨嗟:叹息。

      译文

      唉呀呀,多么危险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

      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

      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嵋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

      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

      下有激浪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飞过,

      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阅读全文]...

2022-04-18 02:35:53
  • 蜀道难中夸张的诗句

  • 夸张,经典
  • 《蜀道难》中用夸张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哪一句

    中引用神话传说进行夸张的诗句是: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原文】:蜀道难朝代:唐代作者: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也若此 一作:也如此)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唉呀呀

    多么高峻伟岸

    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

    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善于高飞的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

    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

    漩涡飞转瀑布飞泻争相喧闹着;水石相击转动像万壑鸣雷一般。

    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唉呀呀你这个远方而来的客人,为了什么而来到这险要的地方

    剑阁那地方崇峻巍峨高入云端,只要一人把守千军万马难攻占。

    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

    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的灾难。

    豺狼虎豹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如麻即令你胆寒。

    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

    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

    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的少有往来的句子是“尔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阅读全文]...

2022-06-23 11:44:12
  • 《蜀道难》高中预*笔记

  • 高中,阅读
  • 《蜀道难》高中预*笔记

      《蜀道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借以歌咏蜀地山川的壮秀,显示出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自然的感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蜀道难》高中预*笔记,一起来看看吧。

      【预*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个性及创作风格;熟读成诵,体味这首诗的韵律美。

      2.疏通文本字词并整理积累。

      【文学常识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及生*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文学史上称之为“诗仙”,陇西成纪人。主要作品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五律《送友人》,七古《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著有《李太白全集》。

      李白的家世和出生地至今还是个谜,但有人考证说李白出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今吉尔吉斯坦境内),又有人传说他与唐皇室属于同一世系,但这些都未得到确凿证实。李白五岁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济天下”“安社稷”的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唐代士人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在李白身上被理想化了。李白是个功名心很强的人,有着强烈的“济苍生”“安社稷”的儒家入世思想。但他不愿走科举入仕的道路,又不愿从军边塞,而是幻想着能“*交王侯”,“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建立盖世功业后功成身退,归隐江湖。他过于理想化的人生设计,在现实人生中当然要不断遭致失败。这使他常常陷于悲愤、不*、失望之中。但由于他始终向往着这样的理想,他又始终保持着自负、自信和豁达、昂扬的精神风貌。 天宝初年,由人推荐,唐玄宗召他进京,命他供奉翰林。这是李白一生最得意的时期。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四年间(公元 744或745年),被赐金放还,排挤出京。此后,他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

      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禄山叛乱,他这时正隐居庐山,适逢永王李遴的大军东下,邀李白下山入幕府。后来李遴反叛肃宗,被消灭,李白受牵连,被判处流放夜郎(今贵州省境内),中途遇赦放还,往来于浔阳、宣城(今安徽宣城)等地。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病死于安徽当涂县。

      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诗风豪放飘逸。有杜甫诗评“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赵翼诗评“飘然而来,忽然而去,不屑于雕章啄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有天马行空,不可羁勒之势”。

      2.关于乐府《蜀道难》 《蜀道难》原本是乐府古题,属《相和歌辞·瑟调曲》。李白之前的古辞,也多咏蜀地山川之险。如南朝陈著名诗人阴铿的《蜀道难》云:“轮摧九折路,骑阻七星桥,蜀道难如此,功名讵可要。”不同时代的人反复来写的同样题材,在文学批评中叫“母题”,诗文、小说、戏曲创作中往往有之。因为有了原型,就不难找到可歌可咏的话题;因为加人了新的创造,也还可以驰骋才华,藉古出新。乐府诗题就像现在的命题作文一样,每一代人都希望翻出新意来。

      3.关于《蜀道难》的写作目的

      关于李白这首诗的主旨,前人争论颇多,争论的焦点在于有无寓意。唐代孟柒的《本事诗》和五代王定保的《唐摭言》都记载李白初到长安会见贺知章,出示《蜀道难》,博得“谪仙”雅号的事。可见这是李白的一篇*作,大抵以驰骋文采为高,未必有什么寓意。李白年轻时多模仿魏晋南北朝时代的诗文,以超越古人为能事。杜甫曾论李白诗说:“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从诗意来看,这是一篇送友人人蜀的诗歌,写于长安。同类题材的作品在李白集中还有五言律诗《送友人人蜀》和《剑阁赋》,可以相互印证。因为贺知章的赏识,李白名声大

      振,从此奠定了“诗仙”的地位,《蜀道难》可以说是他的成名作。杜甫称李白“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也是指《蜀道难》这首诗而言的。毫无疑问,李白以他丰富的想像,卓越的艺术构思,纵横飞扬的辞采,创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艺术世界,可以说是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

      【预*自测】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噫吁嚱 鱼凫 秦塞 萦绕

      石栈 猿猱 参宿 峥嵘

      抚膺 巉岩 飞湍 咨嗟

      喧豗 砯崖 崔嵬 吮血

      2.对本诗中比较重要的字词予以解释。

      开国何茫然: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尔

      不与秦塞通人烟:塞 通人烟,

      可以横绝峨眉巅:横绝 巅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回 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逆折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扪参历井仰胁息:扪 参、井 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膺 .

      使人闻此凋朱颜:凋 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去 盈

      砅崖转石万壑雷:砅 .

      所守或匪亲: 或, 匪

      侧身西望长咨嗟:咨嗟

      3.句解

      1、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诗篇开头即起势突兀,用强烈的感叹、夸张的语调、超人的想象,点出“蜀道难”这一主题。他说,哎呀呀,山多么高,多么险啊!蜀道的难行,比登上青天还难!蚕丛和鱼凫这两位古蜀王,他们建国的年代是多么久远不明。从那时到现在已有四万八千年,蜀国还不曾和秦地的人们沟通来往。

      “噫吁”,惊叹声,宋庠《笔记》说:蜀人见物惊异,辄曰“噫吁”。“蚕丛”和“鱼凫”,是传说中的古蜀国的两个国王。“四万八千岁”,是夸张的说法,极言时间的漫长。“秦塞”,指秦地,即今陕西省中部地区,为古代秦国的发源地,古称秦为“四塞之国”。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为什么说蜀道的难行比上天还难呢?你看,长安西面有太白山挡住了入蜀之路,山是那样的高,只有鸟儿飞行的路径,沿此可以横越峨眉山的顶峰。秦蜀之间群山连绵起伏,峭拔险峻,构成两地交通的一大屏障。由秦入蜀,太白峰首当其冲,它位于长安以西,是关中一带的最高峰。《名山志》云:“关中诸山莫高于此。其山巅高寒,不生草木,常有积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故以太白名。”诗人则夸张地说只有鸟儿才能飞得过。峨眉山也是有名的高山,“四川有个峨眉山,离天只有三尺三。”诗人选取这两座山为代表,意在表明自秦入蜀,都是高峰难行。

      诗人还借用《华阳国志·蜀志》中的一则神话故事,说:山崩了,地裂了,壮士们死去,然后才有天梯一样的山路与栈道,将秦蜀两地沟通连结。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迎接。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时,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蛇尾,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拉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全被压死,而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这便是“五丁开山”的故事。虽为神话,却是现实的反映。战国时秦惠王灭蜀,修栈道,置蜀郡,从此蜀地开始与秦交通。那些栈道是在悬崖绝壁上凿石架木、铺设路面而成,有的宽仅盈尺,下临深渊,行走其上,心惊胆颤。由此可见,古蜀道的开辟是十分艰难的,不异于地崩山摧,不知有多少人为此献出生命,正如神话故事所描绘的那样,具有神奇悲壮的色彩。

      《蜀道难》3、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蜀道的高危难行,究竟何以见得?你看,上面有太阳神的六龙车也要回车绕道的高峰,下面有波涛滚滚、为大山所阻而回旋转折的急流。黄鹤善于高飞吧,尚且不能越过;轻疾敏捷的猿猴想要通过,也发愁不能攀援。诗人不但把夸张和神话融为一体,写山势的高危,而且衬以水险,再借黄鹤与猿猱来反衬。由此可知,人要行走是何等之难。“六龙”,传说太阳神的车子是由羲和驾着六条龙,每天在空中行驶。“回”,迂回、绕道。“高标”,指山中最高而为一方标志者,极言蜀山之高,成为羲和回车的标志。

      以上用虚写手法层层映衬,接着诗人就具体描写山路的难行。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那青泥岭的山路是何等曲折盘旋,每走一百步就要绕着峰岩九次转弯。山高入云,走在上面,用手就可摸到星星。仰起头来,似乎呼吸都被压抑屏住。唉,山势是那样峻危,行走是那样艰险,直叫人心惊胆颤,只好手抚胸口,坐下来连声长叹。行人提心吊胆,神情惶悚,困危之状如在眼前,蜀道之难,真如登天。“青泥”,山岭名,位于今甘肃、陕西两省界上,为入蜀要道,其岭悬崖万仞,上多云雨,行人常常碰上泥淖,故得名。“参”和“井”,为星宿名,分别是蜀、秦的分野。所谓分野,是指古时根据天上星宿位置,划分地面相应的区域。

      4、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至此,蜀道的难行似乎写到了极处,但诗人笔锋一转,又是一番情状:我且问你,你到西边远游,什么时候回还?那可怕的路途、险峻的山岩,实在不可登攀。一路上,只见悲伤的鸟儿在古树间啼唤,雌的跟着雄的飞绕在丛林间。又听到杜鹃鸟在月夜哀啼,一声声“不如归去”,真是愁绕空山啊!

      诗人借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自然环境,渲染旅愁和蜀道孤寂苍凉的气氛,说明蜀道的难行,不仅是对人生理的挑战,更给人带来心理的不安。“子规”,即杜鹃鸟,蜀地常见,春暮即鸣,常常通宵达旦。传说为蜀王杜宇的魂魄所化,其声凄切,谐为“不如归去”。

    [阅读全文]...

2022-01-25 18:14:36
  • 蜀道难原文及鉴赏

  • 阅读
  • 蜀道难原文及鉴赏

      《蜀道难》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代表诗作。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蜀道难原文及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也若此 一作:也如此)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译文: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真太难攀登,简直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自从那时至今约有四万八千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返。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西边太白山有飞鸟能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横渡峨眉山顶端。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攀援 一作:攀缘)

      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即使猢狲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青泥岭多么曲折绕着山峦盘旋,百步之内萦绕岩峦转九个弯弯。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屏住呼吸仰头过参井皆可触摸,用手抚胸惊恐不已徒长吁短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好朋友呵请问你西游何时回还?可怕的岩山栈道实在难以登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只见那悲鸟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原始森林之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月夜听到的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绵绵呵这荒荡的空山!

    [阅读全文]...

2022-03-21 14:07:23
  • 蜀道难注音及翻译

  • 阅读
  • 蜀道难注音及翻译

      《蜀道难》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此诗袭用乐府旧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展开丰富的想象,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突兀、强悍、崎岖等奇丽惊险和不可凌越的磅礴气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蜀道难注音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shǔ dào nán

      蜀道难

      lǐ bái

      李白

      yī xū xī , wēi hū gāo zāi !

      噫吁嚱,危乎高哉!

      shǔ dào zhī nán ,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án cóng jí yú fú , kāi guó hé máng rán !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ěr lái sì wàn bā qiān suì , bù yǔ qín sāi tōng rén yān 。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xī dāng tài bái yǒu niǎo dào , kě yǐ héng jué é méi diān 。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dì bēng shān cuī zhuàng shì sǐ , rán hòu tiān tī shí zhàn fāng gōu lián 。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方钩连。

      shàng yǒu liù lóng huí rì zhī gāo biāo , xià yǒu chōng bō nì zhē zhī huí chuān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huáng hè zhī fēi shàng bù dé guò , yuán náo yù dù chóu pān yuán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qīng ní hé pán pán , bǎi bù jiǔ zhē yíng yán luán 。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mén cān lì jǐng yǎng xié xī , yǐ shǒu fǔ yīng zuò cháng tàn 。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wèn jūn xī yóu hé shí huán ?

      问君西游何时还?

      wèi tú chán yán bù kě pān 。

      畏途巉岩不可攀。

      dàn jiàn bēi niǎo hào gǔ mù , xióng fēi cóng cí rào lín jiān 。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从雌绕林间。

      yòu wén zǐ guī tí yè yuè , chóu kōng shān 。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shǔ dào zhī nán ,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 shǐ rén tīng cǐ diāo zhū yán 。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lián fēng qù tiān bù yíng chǐ , kū sōng dǎo guà yǐ jué bì 。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fēi tuān pù liú zhēng xuān huī , pīng yá zhuǎn shí wàn hè léi 。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qí xiǎn yě ruò cǐ , jiē ěr yuǎn dào zhī rén , hú wéi hū lái zāi 。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jiàn gé zhēng róng ér cuī wéi , yī fū dāng guān , wàn fū mò kāi 。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suǒ shǒu huò fěi qīn , huà wéi láng yǔ chái 。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zhāo bì měng hǔ , xī bì cháng shé , mó yá shǔn xuè , shā rén rú má 。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

      jǐn chéng suī yún lè , bù rú zǎo huán jiā 。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shǔ dào zhī nán , nán yú shàng qīng tiān , cè shēn xī wàng cháng zī jiē 。

    [阅读全文]...

2021-12-07 10:26:03
  • 蜀道难中描写太阳神的句子

  • 太阳,优美
  • 中国古代神话中太阳神的车叫什么名字,最好能写入古诗文里的

    蜀道难中,六龙回日之高标,中的六龙就是指太阳神坐的六龙车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应该是这句

    1西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地崩壮士死,然后石栈相钩连。

    3上有六龙回日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5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6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7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8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9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10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11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12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如麻。

    《蜀道难》教案7教学目的:1.领会诗歌中语句的含义;背诵诗歌。

    2.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想象夸张的艺术特色。

    4.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声韵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体读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由唐诗的文学地位谈到李白的诗歌的艺术风格,引入本课教学。

    二.回顾李白生*和作品特点。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先世隋时因罪徙西域。

    他生于安西都护府之碎叶城,约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之青莲乡。

    李白自青年时,即漫游全国各地。

    天宝初,因道士吴均及贺知章推荐,曾至长安,供奉翰林,但不久即遭谗去职。

    安史之乱发生,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被牵累,长流夜郎,途中遇赦。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最后病殁当涂。

    李白性格豪迈,向往于建立功业,对唐玄宗后期*当国,政治腐化,深为不满。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蔑视*;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消极思想。

    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语言清新自然,为继屈原之后,出现在我国诗坛的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他的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三.体读第一段:1.词义点拨:①危:高。

    ②于:比。

    ③何:多么。

    ④当:挡。

    ⑤钩连:沟通相连。

    ⑥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⑦度:越过。

    诗歌的语言受押韵及*仄限制,词序有所颠倒,让学生指出哪些地方是颠倒的,应如何顺句。

    2.段落解读:(1)“噫吁嚱……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摄全诗,奠定了诗的咏叹基调,感情是豪放的,要读得很有声势。

    全用散文化的句子,表明这是诗人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也显示了感叹的强烈。

    “噫吁嚱”是惊异之辞。

    “危”“高”,一义重出,极言蜀道高峻。

    “乎”“哉”,皆可有延长音。

    [阅读全文]...

2022-05-15 20:11:35
蜀道难中的名句 - 句子
蜀道难中的名句 - 语录
蜀道难中的名句 - 说说
蜀道难中的名句 - 名言
蜀道难中的名句 - 诗词
蜀道难中的名句 - 祝福
蜀道难中的名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