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形容微山湖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形容微山湖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形容微山湖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形容微山湖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描写和赞美微山湖的诗句欣赏
(第一首)
闻歌识得微山湖,才知琵琶亦可土。
飞车好似驯烈马,创站一如熊罴箍。
铁道线上威风显,钢刀直向敌酋出。
琴弦拨动小曲唱,任由木筏芦苇梳。
(第二首)
琵琶一曲动心房,游击队员战斗忙。
劫火车还扒铁路,夺西药更炸桥梁。
英雄业绩垂青史,勇敢精神著锦章。
昨日硝烟云已散,微山湖上唱辉煌。
(第三首)
微山湖畔彩云低,薄雾蒙蒙草木齐。
水漫河堤阡陌满,风吹岸石鸟鸦啼。
荷开柳舞双重影,雨霁虹销几道霓。
千种风情千种色,缤纷沁透夕阳西。
(第四首)
微山湖面闪银光,碧叶婆娑绣画廊。
翠羽翻飞芦苇茂,红霞浮动粉花香。
鸳鸯戏水天鹅笑,锦鲤掀波白鹭翔。
生态和谐环境美,如痴如醉喜徜徉。
齐鲁明珠嵌鲁南,渡轮陆岛两头联。
弓藏鸟尽张良避,纣虐莲清微子潜。
破轨袭车敌胆丧,琵琶奏曲荡微山。
桑田沧海人间变,凭吊观光谒圣贤。
(第五首)
望湖塔上赏风光,浩渺烟波万里长。
灰鹤声声迎远客,白帆点点进渔乡。
采莲靓女花枝展,唱晚渔舟灯火张。
景象非凡如画卷,流连忘返乐无央。
(第六首)
千种风情千丈色,一帆烟雨半壶晴;
渔歌销得三春醉,挪月移星到帝京。
(第七首)
荷田万亩起婆娑,娇艳千姿媲舞鹅。
叶茂曾藏飞虎队,根深暗系巨龙窝。
洁躯换锦书长卷,残瓣凝云化彩蝶。
祖辈繁生安水寨,狂风骇浪不随波。
(第八首)
微山湖荡美名扬,*荷都载两乡。
人杰地灵多彦士,物华天宝好风光。
名臣宋启碑亭立,始祖伏羲古墓藏。
汉代石雕精巧刻,千年遗迹见沧桑。
(第九首)
微山湖人心向阳,芦蒲荷花稻谷香。
*春风遮不住,一曲琵琶世流芳。
(第十首)
仙葩何意落凡埃,万顷微山尽日开。
道说瑶池临玉帝,佛言法座有如来。
田田叶顶太阳盖,朵朵花羞靓女腮。
欲醉还痴迷路径,弦歌起处见琼台。
济宁微山湖旅游攻略
济宁微山湖风景名胜区被称为“鲁南明珠”,是著名的*荷都、北方水乡和铁道游击队的故乡。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济宁微山湖旅游攻略,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景点介绍:
微山湖是我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物产富饶,可以说是一处“天人合一家园”,令人陶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景区内沟汊纵横,芦蒲含翠,荷花飘香,历史古迹遍布、渔家风情典型,是北方优良的内陆水域生态旅游度假地、红色旅游胜地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景点分布:
微山湖风景名胜区地处济宁微山县境内,面积1091*方公里。风景区分为微山岛风景区和南阳古镇风景区,包含微山岛、独山岛、渔家水街、湿地生态园、荷园、芦苇荡等自然景观,微山湖文化园、微子文化苑、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南阳古镇等人文景观,游览内容极其丰富,令人感到颇为充实。特别是乘坐船只在荷花、芦苇中穿行,感受湖区风景和铁道游击队的.历史,聆听土琵琶的美妙音色,可谓是一大快事。
景区资质:
国家4A级景区、省级名胜景区。
景区特色:
避暑、划船、访古、瞻仰、古镇、运河、古迹、纪念园、岛屿、湖泊、花卉。
旅游攻略:
1、因景区面积非常之大,自然和人文景观都比较丰富,因此至少需要一整天时间游玩;建议游客安排两日游,以微山岛和南阳古镇为主。
2、建议游客去水上(船上)饭店就餐,几人围坐船头,把酒临风,既可远眺湖面,又可*观荷花,别有一种情趣。
3、到微山湖看荷花,建议在微山湖荷园观看。荷园位于微山岛北部,到微山岛建议首先到微湖(塘湖)码头。
4、每年6—9月间,花开不断,会推出赏花节等活动;8、9月份,会举行赛艇、皮划艇等水上竞技。
5、2人以上的自驾游、家庭游、孝心游、情侣游、驴友结伴游等,可在曲阜市、泗水县、梁山县、汶上县、邹城市购买济宁自助游特惠线路智能卡,有多地多条线路可选择;其中微山湖乡村休闲之旅(自助游)包括邹城峄山、邹城孟府孟庙、万紫千红度假区、泗水泉林泉群、微山南阳古镇或微山湖湿地景区(暂免大门票),票价70元。
游览路线:
景区游览线路:微山岛渡口 → 目夷墓 → 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 微子林 → 微山湖文化园(张良祠)
一日游路线:微山岛(微子墓陵园、铁道游击队纪念园、微山湖文化园等) → 塘湖码头 → 微山湖 → 京杭大运河 → 生态湿地 → 荷花池等
二日游路线:D1铁道游击队纪念园,D2微山湖(观芦苇荡、渔鹰表演) → 渔民村 → 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 殷微子墓 → 殷商文化 → 微山湖文化园(张良墓、普渡寺及国际书法碑林)。
三日游路线:D1铁道游击队纪念园,D2微山湖(观芦苇荡、渔鹰表演) → 渔民村 → 铁道游击队纪念碑 → 殷微子墓 → 殷商文化 → 微山湖文化园(张良墓、普渡寺及国际书法碑林),D3南阳古镇(皇宫所、皇粮殿、二爷庙、火神庙、文公祠等)
最佳游览时间:
3月下旬—11月中旬
购物推荐:
(特产)四鼻鲤鱼,荷叶,藕粉,咸鸭蛋,麻鸭,大闸蟹,莲子等。
(美食)微山湖荷花宴、麻鸭宴、全鱼宴、乌鳢宴,传统宴*十大碗(扣碗鸡、扣碗鱼条、扣碗山药、扣碗千子、扣碗肉、汪鱼丝、小酥肉、莲子汤、团团圆圆、风味炒菜),鱼锅饼,湖鲜,挎包火烧等。
景区位置: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
到达方式:
济宁、徐州:各地游客可乘坐飞机、火车抵达这两座城市,然后再转乘长途车前往景区。
乘车路线:
1、济宁方向:在济宁汽车总站乘坐长途车直达微山汽车站;快客票价38元,每天6点40—17点50间每20—30分钟一班;普通车30元,每天6点—17点40间每40分钟一班,约两小时路程。下车后可打车前往景区渡口,或换乘微湖(塘湖)码头的汽车
2、徐州方向:在徐州汽车站乘坐至微山的班车,在里张阿站(微山岛)下车,票价80元,每天6点30—15点45共4班。车站距景区渡口1公里。
自驾路线:
1、济南方向:走京福高速公路,从枣庄市区/薛城/枣庄高新区/枣矿集团出口离开,朝薛城/微山/枣矿集团方向右转;沿光明西路 → 永福北、中、南路 → 凤城路,往微山岛方向行驶即可。
2、徐州方向:走淮徐高速 → 京台高速,从韩庄/台儿庄/峄城出口离开,朝韩庄方向右转进入S245,经G104后即可。
门票价格:
通票:50元/人,包含微子林10元,张良墓20元,铁道游击队纪念园30元。
微山湖文化园:50元/人
渡轮上岛:2元/人,小型汽车经轮渡进岛每车次收费50元。
鱼鹰表演:10元/人
划小木船:15元/人
景区门票优惠措施:
1、学生半价。
2、军人持士兵证、70岁以上老人持老年证,均免费。
景区开放时间:
春、夏、秋季:08:00—18:00
冬季:09:00—17:00
微山岛轮渡:06:00—18:00,双向对开,20分钟一班。
景区服务:
微湖码头停车场:100辆
描写和赞美微山湖的诗句欣赏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不同的诗句,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些被广泛运用的'诗句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和赞美微山湖的诗句欣赏,欢迎大家分享。
(第一首)
闻歌识得微山湖,才知琵琶亦可土。
飞车好似驯烈马,创站一如熊罴箍。
铁道线上威风显,钢刀直向敌酋出。
琴弦拨动小曲唱,任由木筏芦苇梳。
(第二首)
琵琶一曲动心房,游击队员战斗忙。
劫火车还扒铁路,夺西药更炸桥梁。
英雄业绩垂青史,勇敢精神著锦章。
昨日硝烟云已散,微山湖上唱辉煌。
(第三首)
微山湖畔彩云低,薄雾蒙蒙草木齐。
水漫河堤阡陌满,风吹岸石鸟鸦啼。
荷开柳舞双重影,雨霁虹销几道霓。
千种风情千种色,缤纷沁透夕阳西。
(第四首)
微山湖面闪银光,碧叶婆娑绣画廊。
翠羽翻飞芦苇茂,红霞浮动粉花香。
鸳鸯戏水天鹅笑,锦鲤掀波白鹭翔。
生态和谐环境美,如痴如醉喜徜徉。
齐鲁明珠嵌鲁南,渡轮陆岛两头联。
弓藏鸟尽张良避,纣虐莲清微子潜。
破轨袭车敌胆丧,琵琶奏曲荡微山。
桑田沧海人间变,凭吊观光谒圣贤。
(第五首)
望湖塔上赏风光,浩渺烟波万里长。
灰鹤声声迎远客,白帆点点进渔乡。
采莲靓女花枝展,唱晚渔舟灯火张。
景象非凡如画卷,流连忘返乐无央。
(第六首)
千种风情千丈色,一帆烟雨半壶晴;
渔歌销得三春醉,挪月移星到帝京。
(第七首)
荷田万亩起婆娑,娇艳千姿媲舞鹅。
叶茂曾藏飞虎队,根深暗系巨龙窝。
洁躯换锦书长卷,残瓣凝云化彩蝶。
祖辈繁生安水寨,狂风骇浪不随波。
(第八首)
微山湖荡美名扬,*荷都载两乡。
人杰地灵多彦士,物华天宝好风光。
名臣宋启碑亭立,始祖伏羲古墓藏。
汉代石雕精巧刻,千年遗迹见沧桑。
(第九首)
微山湖人心向阳,芦蒲荷花稻谷香。
*春风遮不住,一曲琵琶世流芳。
(第十首)
仙葩何意落凡埃,万顷微山尽日开。
道说瑶池临玉帝,佛言法座有如来。
田田叶顶太阳盖,朵朵花羞靓女腮。
描写山水湖泊的古诗词大全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山水湖泊的古诗词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中关于山的诗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健《题破山寺后禅院》)
4、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5、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武判官归京》)
古诗中描写水的诗句: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苏轼《浣溪沙》)
6、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古诗中描写湖的诗句:
1、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古诗中描写海的诗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逋之任蜀州》)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颧雀楼》)
5、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古诗中关于舟的诗句:
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3、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
5、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关于西湖的古诗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西湖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西湖留别
【唐】白居易
征途行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
翠黛不须留五马,皇恩只许住三年。
绿藤阴下铺歌*,红藕花中泊妓船。
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
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晓出净慈寺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关于西湖的古诗
1、《与颜钱塘登樟亭望潮作》
唐·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空通,浮天渤解党。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2、《忆西湖》
明·张煌言
梦里相逢西子湖,谁知梦醒却模糊。
高坟武穆连忠肃,添得新祠一座无。
3、《西湖杂诗》
清·黄任
珍重游人入画图,楼台绣错与茵铺。
宋家万里中原土,博得钱塘十顷湖。
4、《闻意索三门湾以兵轮三艘迫浙江有》
清·康有为
凄凉白马市中箫,梦入西湖数六桥。
绝好江山谁看取?涛声怒断浙江潮。
5、《南游吟草》
现当代·郁达夫
武夷三十六雄峰,九曲清溪境不同。
山水若从奇处看,西湖终是小家容。
6、《苏堤春晓》
明·杨周
柳暗花明春正好,重湖雾散分林沙。
何处黄鹤破瞑烟,一声啼过苏堤晓。
7、《曲院风荷》
明·王瀛
古来曲院枕莲塘,风过犹疑酝酿香。
尊得凌波仙子醉,锦裳零落怯新凉。
8、《双峰插云》
清·陈糜
南北高峰高插天,两峰相对不相连。
晚来新雨湖中过,一片痴云锁二尖。
9、《*湖秋月》
宋·孙锐
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归舟。
白苹红蓼西风里,一色湖光万顷秋。
10、《岳鄂王墓》
元·赵子昂
鄂王墓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白马湖南部、东南部是宝应湖。这片大湖地处运河以西,因宝应县名而得名。金湖与宝应分治时,界址就是这片大湖中的深泓——大汕。由于大湖的缘份,金湖地区又称宝应湖西地区。若加上东南高邮湖以西部分,则并称为高宝湖西地区。如此说来,金湖确与宝应湖血肉相连。一个金湖人,对大湖的那份感情,实在是难以名状的。
宝应湖的形成,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又与淮河变迁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来追寻大湖演变的足迹吧。
宝应湖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由于地质运动,形成了泻湖地貌。但泻湖里的水,除了老天落雨,或是周边涝水,其他水源不多。这使得湖面很小,水位也低。就在宝应湖地区,那时只有津湖一个小湖,它的位置大约就在今天宝应湖退水闸一带,其他地方还只是沼泽洼地。
由于江淮不通,对南北的军队调动、经济交流、人民交往带来极大不便,先人们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吴王夫差为北上中原,称霸诸侯而开凿邗沟,津湖也辗转与淮水相沟通。邗沟开通后,成了北方齐、鲁等大国与南方吴国联系的热线,使臣、兵马往来不断,也产生了有关津湖湖神的神话①。有一年,齐王派大臣椒丘诉出使吴国,途经津湖时,特地下了坐骑,让侍从牵马到津湖边饮水。这时,津湖旁的官吏对他说:“津湖水中有湖神,见马就出来,将它夺走。还是到别处饮水吧。”椒丘诉以为自己是大国使臣,根本不予理会,还说:“壮士在此饮马,与湖神有何相干?”坚持让侍从将马牵往湖边。马刚低头饮水,湖神果然悄无声息地将马夺走。突然丢了马,椒丘诉怒火冲天。他袒胸露臂,拔出长剑,骂骂咧咧来到湖边,要与湖神决一死战。一连挑战几天,湖神终于出现。交战中,椒丘诉被湖神刺瞎一只眼睛。他不敢恋战,慌忙乘船前往吴国。
东汉末年,湖水位普遍升高,津湖与樊良湖连为一片。广陵太守陈登从津湖北口起,开凿马濑,将津湖与白马湖相连。这条新航道缩短了不少路程,也发生了很大作用。
到了三国时期,湖水位开始下降,原有航道经常搁浅。‘魏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十月,魏文帝曹丕第三次发动讨吴战役,大批战船沿邗沟西道南下。当时正值秋汛,战船顺利抵达瓜洲,而返回时已是冬季枯水期,数千战船来到津湖时,再也无法前行,而一起滞留湖中。文帝只得轻舟简从先行回都,留下蒋济处理滞舟。
西晋末年,北方五个少数民族兴起,各自建立*,与晋王室分庭抗礼。东晋偏安江南后,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征战并未停息。祖逖、桓温、刘裕这些当年北伐名将,数度往来津湖一线,取得赫赫战果。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年~356年),津湖的水位又有下降,有些本来就较浅的航道变成了浅滩。当时,正值桓温北伐取得节节胜利之时。为保证北伐将士的兵员补充与给养供应,东晋朝廷又派陈敏沿浅滩开凿深沟,以便于船只通过。今日宝应湖中的深泓——大汕,可能就是这条深沟的一部分。所以,*又称大汕为永和沟。这条水道,也称永和故道。
250年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仍是由樊良湖沿永和沟入津湖,再由永和沟人白马湖,最后进入淮河,走的也是晋永和故道。直到北宋初,津湖湖面都比较稳定,位置也仍在宝应湖退水闸一带。应该说,津湖是以邗沟与运河的一部分而著称于世的。
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南下夺泗夺淮,分流冲进白马湖,并滞人周边的沼泽洼地。随着淮河河床不断被黄河泥沙淤垫,人海通道越来越窄,大股洪水就冲进白马湖、津湖。不仅白马湖湖面越来越大,而且白马湖东南部、南部的沼泽洼地积水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新的湖泊。到明代初年,自北而南形成有清水湖、汜光湖、洒火湖,再加上原有的津湖,共四个大湖。
清水湖,在白马湖东南,宝应县城以西,从山阳往南,直到刘堡一片,长约15公里。境内阮桥以东,都在清水湖范围。清水湖的水都来自于白马湖。浑浊的黄淮交汇之水,经过一路沉淀,再经白马湖过滤,水色自然澄清。再加上清水湖湖床处在低洼沼泽地,水草很少。所以,这片湖就称作清水湖。
汜光湖,从清水湖往南,直到今天宝应中港与汜光湖两乡交界处,为汜光湖水域,南北长约7.5公里。这时,从清水湖往南,到汜光湖已经是20多公里,再往南又是津湖,绵延*40公里。晴好天气,无论是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远望这片大湖,都好像泛着银光,由此得了汜光湖这个美名。在今日金湖境内,阮桥以南,大汕河(指石港往东北到宝农、淮胜、前锋、白马湖一线的河道,不是金湖与宝应的界河大汕)以东,公司河以北这一片,都属于当时的汜光湖湖面。
津湖,在汜光湖以南,涂沟河以东,并伸人高邮地域,都属于当时的津湖。
洒火湖,这完全是在金湖境内的一个湖。衡阳河以北,白马湖以南,石港、应集到吕良桥河口一线以东,大汕河以西,这片地区就是洒火湖。这是一片浅水湖,捕鱼小船很多。入夜,湖面渔火点点,像是洒了一片的火星在湖上,所以称作洒火湖。
明代中叶以后,黄淮交汇的洪水直接进入白马湖、清水湖,而且水势越来越大。这四个大湖完全连成了一片,水天相接,碧波万顷。人们就俗称这片大湖叫汜光湖道路。又因为这片大湖属宝应县地域,就正式称之为宝应湖。就这样,四湖并一湖的宝应湖形成了。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北岸决口,它夺淮661年的历史宣告结束。这时,进入宝应湖的水势逐渐减弱,湖中滩地开始显露,湖面也相对缩小。大湖变化了,湖的名称也有了改变。大汕以东,运河以西,刘堡以南,子婴河以北,被统称为汜光湖。在洒火湖的西北一隅,湖水位较深,被称作泗湾湖。除此以外,仍然称作宝应湖。这一演变,可以说是宝应湖一湖变三湖。至于清水湖、津湖、洒火湖,早已失去了原先的称代作用,慢慢从人们的口头上消失了。
宝应湖水位降低、湖面缩小后,为了生存的人们开始了与湖争地,在湖边筑起一道道小圩,小圩又不断被联并成大圩,以增强抗御洪水的能力。到清末民初,金湖境内就有大小圩堤300多座,成了宝应湖的一大景观。
张集大圩,在阮桥以西的宝应湖与白马湖之间,由早期所筑的罗家圩、伏李圩、王家圩、潘尖圩、华家圩联并而成,总长21.25公里(俗说42里半),当时称作同乐大圩。后来挑筑白马湖隔堤,将张集大圩圩区一分为二,北部白马湖边的是张集内圩,南部宝应湖边的叫张集外圩。
郑家圩,在阮桥东北,宝应湖与白马湖之间,是在被称做四套沟的地方,挑筑成的小圩。开始时圩很小,后来不断扩大。如今郑家圩圩长10公里,圩内有5个村,6000人,耕地*万亩。
同心圩、德兴圩、振兴圩、王尖圩,都在宝应湖东南部。同心圩,在涂沟河以西的涂沟、银集、淮建一带,圩长21.25公里,因筑得较为牢固,很少破堤沉圩。德兴圩,在唐港河以南,圩长也是21.25公里。振兴圩,在唐港河以北,圩长20公里。王尖圩,在振兴圩东南圩外,圩长5公里。该圩处在迎湖段,水大极易沉没。所以,当地有首民谣说:“铜打铁浇的同心圩,纸糊灯笼王尖圩,豆腐做的德兴、振兴圩。”
由于湖水位降低,湖中滩地面积不断扩大。建国初,在宝应湖南部刘圩往东到公司河一带,建立了宝应湖农场。宝应湖中滩地虽然大片露出,但行洪时仍是一片汪洋。
今日大汕子隔堤以南,高邮新民滩以北,是碧波万顷、浩淼无际的高邮湖。高邮湖地跨江苏、安徽两省的金湖、高邮、宝应、天长四县,是江苏的第三大湖。每座大湖都有它不*凡的历史,高邮湖呢,更显得雄奇阔大、瑰丽斑斓。翻开史册,高邮湖正向我们走来。
春秋时期,如今的高邮湖地域,有两座著名的大湖。一座叫樊良湖,又称樊梁湖,意思是攀附在天长石梁溪溪尾的湖。另一座叫津湖,也写作精湖,这是地跨高邮、宝应两地的湖。
吴王夫差为北伐齐晋,下令开凿邗沟。这条沟从邗城(城址在今扬州北)东边通过,经江都山阳河往北,从陆阳湖和武广湖之间穿过入樊良湖,继而在界首附*往东北人博支湖,再入射阳湖,最后又折向西北,经白马湖到淮安末口人淮。这是著名的邗沟东道。东汉时期,樊良湖水位抬高,与津湖连成一片。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广陵太守陈登在津湖与白马湖之间,开凿马濑,舟船由樊良湖入津湖,再经马濑人白马湖后抵达淮河。这是邗沟西道。不过,无论是东道,还是西道,樊良湖都是必经之道。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释:
1、山行:在山中行走。
2、寒山:指深秋时候的山。
3、径:小路。
4、白云生处: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
5、坐:因为;由于。
6、斜:此字读xiá
译文: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缭绕而生的地方,居然还有人家。停下车来,是因为喜爱这深秋的枫林晚景。经霜的枫叶比二月的鲜花还要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小诗。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生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生”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第三句“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坐”字解释为“因为”。因为夕照枫林的晚景实在太迷人了,所以诗人特地停车观赏。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全诗的中心句。前三句的描写都是在为这句铺垫和烘托。诗人为什么用“红于”而不用“红如”?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而且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志趣的寄托,因而能给读者启迪和鼓舞。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蜓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这一条山间小路,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吧?这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有白云缭绕,说明山很高。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定会有另一种景色吧?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前两句所写的景物已经很美,但诗人爱的却是枫林。通过前后映衬,已经为描写枫林铺*垫稳,蓄势已足,于是水到渠成,引出了第四句,点明喜爱枫林的原因。
“霜叶红于二月花”,把第三句补足,一片深秋枫林美景具体展现在我们面前了。诗人惊喜地发现在夕晖晚照下,枫叶流丹,层林如染,真是满山云锦,如烁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呢!难能可贵的是,诗人通过这一片红色,看到了秋天像春天一样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现一种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没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拂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1、《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2、《杭州回舫》
唐·白居易
自别钱塘山水后,不多饮酒懒吟诗。
欲将此意凭回棹,报与西湖风月知。
3、《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
唐·白居易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
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
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
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
4、《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
唐·刘禹锡
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目极想前事,神交如共游。
瑶琴久已绝,松韵自悲秋。
5、《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
唐·许浑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
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
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
6、《题磻溪垂钓图》
唐·罗隐
吕望当年展庙谟,直钩钓国更谁如。
若教生在西湖上,也是须供使宅鱼。
7、《重别西湖》
唐·李绅
浦边梅叶看凋落,波上双禽去寂寥。
吹管曲传花易失,织文机学羽难飘。
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繁艳彩毛无处所,尽成愁叹别溪桥。
8、《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9、《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0、《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微山湖的古诗
形容微山湖的古诗
赞美微山湖的句子
描写微山湖的诗句
形容微山湖的句子
赞美微山湖的古诗文
微山沐雨古诗的作者
湖山的古诗
松山湖的古诗
有山有湖有船有树的古诗
湖光山的古诗
描写西湖微雨的古诗
青山半城湖的古诗
描写湖川山的古诗
描写湖和山的古诗
山川湖泊的古诗
湖光山水的古诗
西湖和庐山的古诗
赞美黄山湖的古诗
赞美湖美山秀的古诗
鼎湖山下的古诗
描写铜山湖的古诗
赞美淀山湖的古诗
淀山湖的古诗词
写山写湖的著名古诗
湖南望天山的古诗
描写湖山的古诗词
关于西湖的庐山古诗
有关山湖秋色的古诗
描写山河湖楼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