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的诗意古诗

关于早春的诗意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早春的诗意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早春的诗意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早春的诗意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k+) 语录(43) 说说(525) 名言(1) 诗词(4k+) 祝福(72) 心语(5)

  • 早春的诗意

  • 早春,诗意
  •   《早春》

      作者:韩愈

      原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

      1、天街:京城街道。

      2、润如酥:滋润如酥。酥:乳汁,这里形容春雨的滋润。

      3、最是:正是。

      4、处:时。

      5、绝胜:远远胜过。

      6、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诗意:

      长安街上细小的春雨润滑如酥,

      远看草色碧绿,*看没有绿色。

      早春正是一年春光的大好时节,

      大大胜过满城杨柳堆烟的暮春。

      赏析:

      首句点出初春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准确地捕捉到了它的特点。造句清新优美。与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有,*看却无,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特点。可与王维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第三、四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唐诗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心裁。前两句体察景物之精细已经令人称赞,后两句如骑兵骤至更在人意料之外。

      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却无”了。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天连影儿也看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春天就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记,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人们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却无”,真可谓兼摄远*,空处传神。

      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自然是新的;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自然也美了。

      在最后,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m.ju.51tietu.net)因为,“遥看*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而烟柳已经是“杨柳堆烟”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物以稀为贵”,早春时节的春草之色也是很娇贵的。“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这是一种心理状态。严冬方尽、余寒犹厉,突然看到这美妙的草色,心头不由得又惊又喜。这一些轻淡的绿,是当时大地唯一的装饰;可是到了晚春则“草树知春不久归”(韩愈《晚春》),这时那怕柳条儿绿得再好,人们也无心看,因为已缺乏那一种新鲜感。

      所以,诗人就在第三句转折时提醒说:“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年之际在于春,而春天的最好处却又在早春。

      诗人运用简朴的文字,就常见的“小雨”和“草色”,描绘出了早春的独特景色。刻画细腻,造句优美,构思新颖,给人一种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既咏早春,又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表达作者充满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全文]...

2022-06-05 03:15:11
  • 城东早春的诗意

  • 早春,诗意
  •   《城东早春》

      作者:杨巨源

      原文: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注释:

      1、城:指唐代京城长安。

      2、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清:一作“新”。新春:即早春。

      3、才黄: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匀:均匀,匀称。

      4、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5、俱:全,都。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翻译:

      最美的景致是在初春,

      嫩绿的柳树才开始抽丝,

      颜色尚未均匀,这时就应以诗家的慧眼,

      赞美杨柳,歌唱春天,以唤起人们的热爱。

      如果等到春深花茂,

      就像皇家庭园上林苑那样锦绣满地,

      那时,人人都会懂得去看花爱花,

      就不需要你来多事了。

      赏析:

      此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前两句突出诗题中的“早春”之意。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这里有两层意思,既是表明,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同时也表明,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一个“清”字用得贴切。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绘。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俗称“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得*淡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宜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勾画得非常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极其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气候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前两句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言。后两句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艳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苑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如市。这后两句与前两句,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反衬出诗人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m.ju.51tietu.net)同时这也是比喻之笔,“俱是看花人”不仅仅是说锦绣满地,观赏花的人多,更是说人已功成名就,人们争趋共仰。因此,此诗的深层意旨是:求贤助国、选拔人才,应在他们地位卑微、功绩未显之际,犹如嫩柳初黄、色彩未浓之时。这时若能善于识别、大胆扶持,他们就会迅速成材,担当大用;如果等到他们功成志得、誉满名高,犹如花开锦绣、红映枝头,人们争趋共仰,就不用人去发现和帮助了。

      全诗将清幽、秾艳之景并列而出,对比鲜明,色调明快;同时含蕴深刻,耐人寻味,堪称佳篇。

    [阅读全文]...

2022-07-12 03:11:59
  • 《早春》 古诗

  • 早春
  •   早春似乎很受诗人的欢迎,创作的有不少是关于早春的。

      唐代: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称香山居士,河南郑州新郑人,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卖炭翁》、《》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陕西、出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葬于洛阳。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唐代: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

      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注释

      ⑴呈:恭敬地送给。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张籍(766—830年)唐代诗人。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⑵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3)最是:正是。处:时。

      ⑷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第一句写初春的小雨,以“润如酥”来形容它的细滑润泽,十分准确地写出了它的特点,遣词用句十分优美。与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句紧承首句,写草沾雨后的景色。以远看似青 ,*看却无 ,描画出了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可与的"青霭入看无"、"山色有无中"相媲美。

      三、四两句对初春景色大加赞美:"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这两句意思是说: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的东西,远远超过了烟柳满城的衰落的晚春景色。写春景的诗,在中,多取明媚的晚春,这首诗却取早春咏叹,认为早春比晚春景色优胜,别出新意。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对韩愈的评价

      韩愈是一个气场和存在感均极强的人物。作为文坛领袖,他“手持文柄,高视寰海”“三十余年,声名塞天”(刘禹锡《祭韩吏部文》);作为作家,他敢为风气之先,为文为诗气势磅礴;作为一个生命个体的“人”,他刚直敢任,人格伟岸,诚为伟丈夫。如此人中鸾凤,却也是性情中人,不但极重感情,而且敏感于生活中的许多细微乐趣或烦恼,而且有幽默的一面。——潘向黎

      韩愈确实是不可多得的历史人才,他的影响使无数帝王将相相形见绌。在中唐的政治舞台上,他扮演过监察御史、考功郎中知制诰、刑部侍郎、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角色,所至皆有政绩。但他的主要贡献是在上。他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继承先秦两汉传统,反对专讲声律对仗而忽视内容的骈体文。为文气势雄伟,说理透彻,逻辑性强,被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独到的建树,坚决反佛排道,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学道统自居,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故宋人苏轼对他推崇备至,称他立下“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弱”的丰功伟绩。

    [阅读全文]...

2022-02-14 21:41:01
  • 有关早春的古诗

  • 早春,文学
  • 有关早春的古诗

      在**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狭义的古诗,是指产生于唐代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歌体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关早春的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早春赠军事薛判官

      【唐】杜牧

      雪后新正半,春来四刻长。

      晴梅朱粉艳,嫩水碧罗光。

      弦管开双调,花钿坐两行。

      唯君莫惜醉,认取少年场。

      长安早春旅怀

      【唐】白居易

      轩车歌吹喧都邑,中有一人向隅立。

      夜深明月卷帘愁,日暮青山望乡泣。

      风吹新绿草牙坼,雨洒轻黄柳条湿。

      此生知负少年春,不展愁眉欲三十。

      池上早春即事招梦得

      【唐】白居易

      老更惊年改,闲先觉日长。

      晴薰榆荚黑,春染柳梢黄。

      雪破山呈色,冰融水放光。

      低*稳船舫,轻暖好衣裳。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散因和气,冰开得暖光。

      春销不得处,唯有鬓边霜。

      早春

      【唐】白居易

      雪消冰又释,景和风复暄。

      满庭田地湿,荠叶生墙根。

      官舍悄无事,日西斜掩门。

      不开庄老卷,欲与何人言。

      早春即事

      【唐】白居易

      眼重朝眠足,头轻宿酒醒。

      阳光满前户,雪水半中庭。

      物变随天气,春生逐地形。

      北檐梅晚白,东岸柳先青。

      葱垄抽羊角,松巢堕鹤翎。

      老来诗更拙,吟罢少人听。

      曲江早春

      【唐】白居易

      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

      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

      溪中早春

      【唐】白居易

      南山雪未尽,阴岭留残白。

      西涧冰已销,春溜含新碧。

      东风来几日,蛰动萌草坼。

      潜知阳和功,一日不虚掷。

      爱此天气暖,来拂溪边石。

      一坐欲忘归,暮禽声啧啧。

      蓬蒿隔桑枣,隐映烟火夕。

    [阅读全文]...

2022-05-07 07:16:55
  • 关于早春的古诗

  • 早春
  •   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以下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早春的,一起学*参考下吧!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线。

      不知细对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廓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阅读全文]...

2022-07-18 03:40:49
  • 写早春的古诗

  • 早春,写景
  • 1、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欧阳修《丰乐亭游春·其三》

    2、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3、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张炎《渡江云·山空天入海》

    4、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浣溪沙·髻子伤春慵更梳》

    5、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李商隐《春日》

    6、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

    7、东风有信无人见,露微意、柳际花边。——苏轼《一丛花·今年春浅侵年》

    8、柳映玉楼春日晚,雨细风轻烟草软。——顾敻《玉楼春·柳映玉楼春日晚》

    9、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李益《春夜闻笛》

    10、散步山前春草香,朱阑绿水绕吟廊,花枝惊堕绣衣裳。或定或摇江上柳,为鸾为凤月中篁,为谁掩抑锁芸窗。——张淑芳《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

    11、故人何不返,春华复应晚。——柳恽《江南曲》

    12、怀家寒食夜,中酒落花天。——赵长卿《临江仙·暮春》

    13、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春宵一刻值千金》

    14、已过清明谷雨天,燕忙莺懒蝶蜂翾。——游九言《暮春》

    15、花映垂杨汉水清,微风林里一枝轻。——常建《送宇文六》

    16、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17、柳外楼高空断魂。——李重元《忆王孙·春词》

    18、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李益《隋宫燕》

    19、年去年来常不老,春比人顽。——黄景仁《卖花声·立春》

    20、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

    21、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杜甫《曲江二首》

    22、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王安国《清*乐·春晚》

    23、侵阶草逾碧,明窗日渐迟。携针听语鸟,牵断绣床丝。——龙辅《春日》

    24、*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断句》

    25、年年陌上生秋草,日日楼中到夕阳。——晏几道《鹧鸪天·醉拍春衫惜旧香》

    26、远天归雁拂云飞,*水游鱼迸冰出。——罗隐《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27、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消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秦观《满庭芳》

    28、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29、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杜甫《咏春笋》

    30、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王维《春中田园作》

    31、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32、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李白《春怨》

    3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迟日江山丽》

    34、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甫冉《春思》

    35、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36、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37、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欧阳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

    38、小雨纤纤风细细,万家杨柳表烟里。恋树湿花飞不起,愁无比,和春付与东流水。九十光阴能有几?金龟解尽留无计。寄与东阳沽酒市,拼一醉,而今乐事他年泪。——朱服《渔家傲·小雨纤纤风细细语》

    39、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凭阑干,窥细浪,雨萧萧。*来音信两疏索,洞房空寂寞。掩银屏,垂翠箔,度春宵。——温庭筠《酒泉子·花映柳条》

    40、心心视春草,畏向阶前生。——王维《杂诗三首》

    [阅读全文]...

2022-03-05 23:34:25
  • 形容早春的古诗句

  • 早春
  • 形容早春的古诗句

      形容早春的'古诗句:

      1)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3)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刘方*《春怨》

      4)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5)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6)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7)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

      8)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9)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10)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11)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1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13)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二首》

      14)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15)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6)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17)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18)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19)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0)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21)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22)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23)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

      24)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晏殊《玉楼春•春恨》

      25)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

      26)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陆凯《赠范晔诗》

      27)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徐俯《春游湖》

      28)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29)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王维《画》

      30)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

      31)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杜甫《客至》

      32)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33)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

      34)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谢灵运《登池上楼》

      形容早春的古诗词:

      《春游湖》

      作者: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游曲》

      作者:王涯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阅读全文]...

2022-01-23 04:49:43
  • 春日古诗的诗意

  • 诗意
  •   不仅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诗,而且是一首含意深刻的诗,有引导学*之意。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日》诗意

      好日子里在泗水河边寻找春天的景色,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无聊的时候发现春天的景色很美丽,万紫千红总是春天。

      《春日》注释

      1、春日:春天。

      2、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也可看出人的好心情。

      3、寻芳:游春,踏青。

      4、泗水:河名,在山东省。

      5、滨: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风景。

      7、等闲:*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扩展阅读:《春日》教案

      一、教材简析

      《春日》是宋代理学家朱熹所作,是一首春游诗,赞美了万紫千红的春天景色,同时也点出了“东风”是万紫千红春天的源头这个道理。

      二、教学目标:

      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

      3、大致理解中暗含的“劝学”道理,初步感知《观书有感》,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四、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cai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作者资料。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积累

      1、天女散花:请大家用“春”字组词,组的词的越多,地上开出的小花也越多。

      2、课件出示相关词语,开火车读一读。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开春 新春 春风 春光 春色 春汛 春雨 春花 春草 春耕 春游 春雷 春潮 报春 春节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风得意 春色迷人 春暖花开 春色满园 春和日丽 春花怒放

      3、过渡:多美的词语!多美的春天!同学们,当春天到来时,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诗人对春天的赞叹。他们对春天是那样痴情,那样狂放,那样欣赏!古人赞美春天的很多,今天我们要学*一首人们最喜爱、最推崇的古诗《春日》,这是是南宋诗人朱熹的名作。

      二、学*古诗,享受春天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解题。(在春天里、春天的日子)

      3、作者简介:生自由交流作者资料。

      4、自由地、大声地读全诗。

      5、读了这首诗以后,你能猜测一下诗人朱熹在春日时的心情吗?(高兴、喜悦、兴奋、愉快、欢快、激动、舒畅、舒坦、得意……)(将学生的感受板书在黑板两侧)

      6、猜测终归是猜测,如果大家能够从诗句中找出“证据”,来证明诗人当时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不是猜测,我是有理由的。(将所找词句板书到相应的横线上)

      教师点拨如下:

      (1)胜日——原指节日或亲朋好友相会的日子,这里指天气晴朗的好日子,人的心情总是与天气有关系,天气好,人的心情也好。

      (2)寻芳——春游,踏春,赏玩美好的风景。春游时心情肯定很高兴。

      (3)泗水滨——泗水河边。泗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是孔子讲学的地方,在如此美丽的河边骑马、散步、游玩,心情能不舒畅吗?

      (4)无边——一望无际,没有边际,到处。视觉开阔,心情也会开阔。

      (5)光景——风光景物。优美的风景令诗人喜悦万分。

      (6)一时新——一下子焕然一新。一时:速度快,令人感到惊讶、兴奋、激动。万物更新使诗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闲——等闲:随随便便,轻松,容易,不用费心。诗人悠闲自得,忘记了烦恼。说明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说明春光无处不在。

      (8)东风面——春风的面容。有一个词语叫“春风得意”,春风来了,得意洋洋。诗人是在享受春风,享受春天。

      (9)万紫千红——这是一个成语,这个成语就出自这首诗,也就是说,这个成语是朱熹“发明”的。什么颜色都有,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现在还用来比喻丰富多彩的事物或无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争艳的景象,诗人能不高兴吗?

      (10)总是春——都是春天。诗人已完全被万紫千红的景色陶醉了,他从心底里发出“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风吹来的”。

    [阅读全文]...

2021-12-14 12:06:53
  • 《城东早春》古诗

  • 早春
  •   《城东早春》这首诗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

      【作者】杨巨源 【朝代】

      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 出门俱是看花人。

      译文

      早春的清新景色,正式人的最爱。绿柳枝头嫩叶初萌,鹅黄之色尚未均匀。

      若是到了京城花开之际,那将满城便是赏花之人。

      ⑴城:指唐代京城长安。

      ⑵诗家: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清景:清秀美丽的景色。清:一作“新”。新春:即早春。

      ⑶才黄:刚刚露出嫩黄的柳眼。匀:均匀,匀称。

      ⑷上林: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唐朝京城长安。锦:五色织成的绸绫。

      ⑸俱:全,都。看花人:此处双关进士及第者。唐时举进士及第者有在长安城中看花的风俗。

      这首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据诗的第三句,题中的“城”当指唐代京城长安。作者曾任太常博士、礼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职,此诗约为在京任职期间所作。

      上联可结合诗题来理解。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意思是说,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也就是说,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新春”就是早春。“诗家”是诗人的统称,并不仅指作者自己。一个“清”字很值得玩味。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可喜,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也很清幽。

      第二句紧接首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写。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称为“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淡而无味。诗人抓住了“半未匀”这种境界,使人仿佛见到绿枝上刚刚露出的几颗嫩黄的柳眼,那么清新悦人。这不仅突出了“早”字,而且把早春之柳的风姿写得十分逼真。生动的笔触蕴含着作者多少欢悦和赞美之情。早春时节,天气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正是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上面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疣。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上林”即上林苑,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建于秦代,汉武帝时加以扩充,为汉宫苑。诗中用来代指京城长安。繁花似锦,写景色的秾艳已极;游人如云,写环境之喧嚷若市。然而这种景色人人尽知,已无新鲜之感。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唐代诗人。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由秘书郎擢太常博士,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授国子司业。长庆四年(824),辞官退休,执政请以为河中少尹,食其禄终身。

      关于杨巨源生年,据方崧卿《韩集举正》考订。韩愈《送杨少尹序》作于长庆四年(824),序中述及杨有“年满七十”、“去归其乡”语。由此推断,杨当生于755年,卒年不详。另外同名的还有宋代抗金名将。

      城东早春、独不见、相和歌辞·乌夜啼、相和歌辞·大堤曲、琴曲歌辞·别鹤、杂曲歌辞·独不见、秋夜闲居即事寄庐山郑员外、蜀郡符处士、题赵孟庄、辞魏博田尚书出境后、夏日、送李虞仲秀才、和卢谏议、奉酬窦郎中早入、野园献果呈员外、杨花落、月宫词、赠从弟茂卿、端午日伏蒙内侍赐晨服、胡姬词、春日有赠、襄阳乐、关山月、长城闻笛、春晚东归留赠李功曹、送殷员外使北蕃、送许侍御充云南哀册使判官、秋日题陈、和郑少师相公题慈恩寺禅院、同赵校书题普救寺、春日与刘评事过故证上人院、春雪题兴善寺广宣上人竹院、清明日后土祠送田彻、酬令狐员外直夜书怀见寄、题表丈三大夫书斋、春日送沈赞府归浔阳觐叔父、与李文仲秀才同赋泛酒花诗、登宁州城楼、同薛侍御登黎阳县楼眺黄河、和权相公南园闲涉寄广宣上人、供奉定法师归安南、池上竹、长安春游、早朝、赠张将军、和侯大夫秋原山观征人回、送人过卫州、寄中书同年舍人、酬于驸马二首、将归东都寄令狐舍人、寄江州白司马、送章孝标校书归杭州因寄白舍人、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酬卢员外、古意赠王常侍、送裴中丞出使、送绛州卢使君、赠李傅、上裴中丞、和人与人分惠赐冰、观打球有作、早春即事呈刘员外、送司徒童子、寄昭应王丞、酬崔博士、酬裴舍人见寄、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酬崔驸马惠笺百张兼贻四韵、赠史开封、奉寄通州元九侍御、赠浑钜中允、重送胡大夫赴振武、送陈判官罢举赴江外、奉和裴相公、

      和大夫边春呈长安亲故、张郎中段员外初直翰林报寄长句、奉酬端公春雪见寄、卢郎中拜陵遇雪蒙见召因寄、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元日含元殿下立仗丹*门下宣赦相公称贺二、元日观朝、题贾巡官林亭、和元员外题升*里新斋、送澹公归嵩山龙潭寺葬本师、邵州陪王郎中宴、和令狐舍人酬峰上人题山栏孤竹、寄赠田仓曹湾、上刘侍中、赠侯侍御、怀德抒情寄上信州座主、送杜郎中使君赴虔州、夏日裴尹员外西斋看花、赠邻家老将、和吕舍人、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和郑相公寻宣上人不遇、题范阳金台驿、寄薛侍御、折杨柳、雪中听筝、卢龙塞行送韦掌记二首、题五老峰下费君书院、僧院听琴、和武相公春晓闻莺、唐昌观玉蕊花、山中主人、太原赠李属侍御、崔娘诗、秋日登亭赠薛侍御、石水词二首、答振武李逢吉判官、宫燕词、赠崔驸马、听李凭弹箜篌二首、临水看花、观妓人入道二首、方城驿逢孟侍御、题清凉寺、酬令狐舍人、和令狐郎中、送太和公主和蕃、秋日韦少府厅池上咏石、失题、春日题龙门香山寺、寄申州卢拱使君、郊居秋日酬奚赞府见寄、圣恩洗雪镇州寄献裴相公、贺田仆射子弟荣拜金吾、和裴舍人观田尚书出猎、送李舍人归兰陵里、同太常尉迟博士阙下待漏、见薛侍御戴不损裹帽子因赠、胡二十拜户部兼判度支、元日呈李逢吉舍人、和杜中丞西禅院看花、句、和汴州令狐相公白菊、赠陈判官求子花诗(魏府出此物)。

    [阅读全文]...

2022-03-04 01:45:26
  • 春日古诗的诗意

  • 诗意
  • 春日古诗的诗意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译文:

      风和日丽之时游览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让人耳目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的面貌,万紫千红,到处都是百花开放的春景。

      诗意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胜日”,点明天时;“泗水滨”点明地点;“寻芳”,点明主题。一句中分三层叙说,特别是以“泗水滨”结穴,是作者的有意安排。“寻”字不仅写出作者逸兴,也给诗歌添了不少情趣。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描写观赏春景中获得的初步印象。“无边光景”逆承首句“胜日寻芳”,说寻芳的结果。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作者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这里不做细碎描写,不在一草一木一石上做剪贴,而是从极广大的空间落笔。

      后两句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了光景之新,抒写了寻芳所得。“等闲识得东风面”,句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意谓胜日寻芳,本不期望有无边光景的所得,今既有如此新鲜感受,不禁欢欣雀跃。“东风面”,把春气、春景形象化了,拟人化了,把“识”字落到实处。末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而此句的“万紫千红”*承“东风面”,远承“无边光景”,对偶修辞,意象色彩强烈。诗以“总是春”收绾,逗落到“春日”上。

    [阅读全文]...

2022-05-24 17:37:11
早春的诗意古诗 - 句子
早春的诗意古诗 - 语录
早春的诗意古诗 - 说说
早春的诗意古诗 - 名言
早春的诗意古诗 - 诗词
早春的诗意古诗 - 祝福
早春的诗意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