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化学反应的古诗

关于含有化学反应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含有化学反应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含有化学反应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含有化学反应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81) 语录(4) 说说(15) 名言(1) 诗词(374) 祝福(2) 心语(101)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

  • 教育
  •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点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这个化学知识属于高中必修二的化学内容,这个知识点是很多学生觉得比较难掌握的,你对这个知识点了解多少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知识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以上所表示的是*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④重要规律:

      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变化量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衡

      (1)在一定条件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向反应速率与逆向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衡状态”,这就是这个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即化学*衡状态。

      化学*衡的移动受到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因素的影响。催化剂只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化学*衡无影响。

      在相同的条件下同时向正、逆两个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通常把由反应物向生成物进行的反应叫做正反应。而由生成物向反应物进行的反应叫做逆反应。

      在任何可逆反应中,正方应进行的同时,逆反应也在进行。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即是说可逆反应无论进行到何种程度,任何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不可能为0。

      (2)化学*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衡,达到*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衡。

      (3)判断化学*衡状态的标志:

      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一、金属矿物的开发利用

      1、金属的存在:除了金、铂等少数金属外,绝大多数金属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自然界。

      2、金属冶炼的涵义:简单地说,金属的冶炼就是把金属从矿石中提炼出来。金属冶炼的实质是把金属元素从化合态还原为游离态,即

      3、金属冶炼的一般步骤:

      (1)矿石的富集:除去杂质,提高矿石中有用成分的含量。

      (2)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从其矿石中还原出来,得到金属单质(粗)。

      (3)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4、金属冶炼的方法

      (1)电解法:适用于一些非常活泼的金属。

      (2)热还原法:适用于较活泼金属。

      常用的还原剂:焦炭、CO、H2等。一些活泼的金属也可作还原剂,如Al,

      (3)热分解法:适用于一些不活泼的金属。

      5、(1)回收金属的意义:节约矿物资源,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阅读全文]...

2021-12-08 09:04:35
  •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

  • 教育
  • 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化学反应速率知识点,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①单位:l/(Ls)或l/(L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及其定量表示方法。

      2、了解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与活化能有关。

      3、知道焓变和熵变是与反应方向有关的两种因素。

      4、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和化学*衡。

      5、了解浓度,压强、温度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和*衡的影响规律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衡理论的初步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基本理论。

      考查的知识点应主要是:

      ①有关反应速率的计算和比较;

      ②条件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判断;

      ③确定某种情况是否是化学*衡状态的特征;

      ④*衡移动原理的应用;

      ⑤*衡常数(浓度*衡常数)的含义及其表达式;

      ⑥利用化学*衡常数计算反应物转化率或比较。

      从题型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其主要形式有:

      ⑴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各物质的反应速率;

      ⑵根据给定条件,确定反应中各物质的*均速率;

      ⑶理解化学*衡特征的含义,确定某种情况下化学反应是否达到*衡状态;

      ⑷应用有关原理解决模拟的实际生产问题;

      (5)*衡移动原理在各类*衡中的应用;

      ⑹根据条件确定可逆反应中某一物质的转化率、*衡常数、消耗量、气体体积变化等。

      从考题难度分析,历年高考题中,本单元的考题中基础题、中档题、难题都有出现。因为高考中有几年出现了这方面的难题,所以各种复*资料中高难度的练*题较多。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这部分内容试题应较基础,复*时应多关注生产实际,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通常用单位时间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是一段时间内的*均速率。固体或纯液体(不是溶液)的浓度可视为不变的常数,故一般不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时,其数值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指明具体物质)。但各种物质表示的速率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2、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也有影响。

      (1)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只适用于气体反应或溶液中的反应;

      (2)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只适用于气体参加的反应;

      (3)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测得,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加原来的2—4倍,经验公式 ;

      (4)使用催化剂,使原来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分步进行(本身参与了反应,但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从而大幅度改变了化学反应速率。

      (5)此外,光、电磁波、超声波、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溶剂的性质等也会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3、浓度和压强的改变仅仅改变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温度的改变和催化剂的存在却能改变单位体积内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所占的百分数。

    [阅读全文]...

2022-02-19 20:20:19
  • 化学反应方程式

  • 教育
  • 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化学反应方程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阅读全文]...

2022-02-14 13:22:34
  •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卷参考

  • 教育
  • 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卷参考

      化学反应是指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排列组合生成新分子的过程。在反应中常伴有发光、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物等,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化学反应的依据是反应是否生成新的分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反应原理期末试卷参考,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O:16 Fe: 56 Ba: 137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乙炔在O2中的燃烧 B.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D.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

      2. 已知下列数据:

      4Al(s)+3O2(g)=2Al2O3(s) △H=-3350kJ·mol1 -2Fe(s)+O2(g)=2FeO(s) △H=-544kJ·mol-1则2Al(s) +3FeO(s)=Al2O3(s) + 3Fe(s)的△H是( )

      A.-859 kJ·mol1 B. +1403 kJ·mol--1 C.-1718 kJ·mol1 D.-2806kJ·mol1 --

      3.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上议事日程,其首要原因是(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4.对H2O的电离*衡不产生影响的粒子是( )

      5.化学用语是学*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用来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燃料电池在碱性介质中的正极反应式:O2+2H2O+4e=4OH

      B.用铁棒作阳极、碳棒作阴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2C1-+2H2O

      C.粗铜精炼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纯铜,电极反应式为: Cu2++2 e=Cu -一-H2↑+Cl2↑+2OH-

      D.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负极反应式:Fe一2e—=Fe2 +

      6.在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A. H+的物质的量 B. 醋酸的电离*衡常数

      C.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D. CH3COOH的物质的量

      7.锂水电池,可作为鱼雷和潜艇的储备电源。该电池以金属锂和钢板为电极材料,以LiOH为电解质,使用时加入水即可放电。关于该电池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板中的铁做负极,电极反应为Fe — 2e- =Fe2+

      B.放电时正极上有氧气生成

      C.放电时OH向正极移动

      D.电池总反应为:2Li+2H2O=== 2LiOH+H2↑

      8.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环境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为7的溶液中:Ag、K、SO24、Cl ++---

      B.在能使pH试纸变深蓝色的溶液中:Na、S2、NO3、CO23 +---

      C.在加入铝粉能产生H2的溶液中:NH4、Fe2、SO24、NO3 ++--

      D.在由水电离出的c(OH)=10--13 mol·L-1的溶液中:Na、Mg2、Cl、I ++--

      9.金属镍有广泛的用途.粗镍中含有少量Fe、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制备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Fe2

      A.阳极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Ni2+2e===Ni +-

      B.电解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相等

      C.电解后,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只有Fe2和Zn2 ++

      D.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只有Cu和Pt

      10.25℃时,向10 mL pH=12的某碱溶液中加入10 mL pH=2的盐酸,充分反应后滴入石蕊试液,溶液显蓝色,则此碱一定是( )

      A.弱碱 B.一元强碱 C.多元强碱 D.任何强碱

      11. 减小压强时,对已达化学*衡的反应2X(g)+Y(g)产生的影响是( )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2.在密闭容器中,一定量混合气体发生下列反应:aA(g) + bB(g) cC(g) + dD(g) 达到*衡后,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5mol/L。当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的体积缩小为1/2 ,再达*衡时,测得C气体的浓度为0.9mol/L。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速率降低 B.*衡向右移动 C.B的转化率提高 D.a+b < c+d

      13. 下列化学原理的应用,主要用沉淀溶解*衡原理来解释的是( )

      ① 热纯碱溶液的洗涤油污能力强;

      ② 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时,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

      ③ 溶洞、珊瑚的形成;

    [阅读全文]...

2022-06-14 15:58:32
  • 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初中化学反应方程式

  • 初中,教育
  • 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初中化学反应方程式

      化学是在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这也是化学变化的核心基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金属与氧气反应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

      请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上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注意方程式的反应条件,希望同学们能学*的很好。

      初中化学关于自然界中水的方程式汇总

      下面是对有关自然界中的水的方程式汇总学*,希望同学们很好的掌握下面的知识。

      自然界中的水: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研究水的组成实验):2H2O 通电 2H2↑+ O2 ↑

      18.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9.二氧化碳可溶于水: H2O + CO2==H2CO3

      相信上面对自然界中的水的相关化学方程式的讲解,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学们会从中学*的很好的哦。

      初中化学中氧气的性质方程式汇总讲解

      对于化学方程式中,关于氧气的性质知识的方程式学*,同学们认真看看下面的内容。

      氧气的性质: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化合反应)

      1. 镁在氧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氧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氧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研究空气组成的实验):4P + 5O2 点燃 2P2O5

      7.硫在氧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氧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氧气的

      13.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实验 2HgO 加热 2Hg+ O2 ↑

      14.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实验室制氧气原理1)

      15.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2KClO3 =加热 MnO2= 2KCl+3O2 ↑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2)

      16.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分解反应: 2H2O2 =MnO2= 2H2O+ O2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3)

      植物的光合作用:6CO2+6H2O 阳光/叶绿素 6O2+C6H12O6

      希望上面对化学中氧气的性质方程式的汇总知识学*,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的学*,相信同学们会在考试中取得很好的成绩的,加油哦。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方法汇总讲解

      下面是对化学方程式的配*方法知识讲解,希望可以很好的帮助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学*。

      配*方法

      1、最小公倍数法

      A、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是一单一双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B、推出各分子的系数。回家

      例如:

      第一步:CuSO4+NaOH----Cu(OH)2+Na2SO4

      第二步:CuSO4+2NaOH----Cu(OH)2+Na2SO4(配*氢氧根)

      第三步:CuSO4+2NaOH====Cu(OH)2↓+Na2SO4(注明生成物物态)

      2、观察法

      从化学式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算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该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直至配*。

    [阅读全文]...

2022-03-10 20:31:01
  •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整理

  • 高中,教育
  •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整理

      在学*中,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惯性的重视?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还在苦恼没有知识点总结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整理,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整理 1

      反应热的求算

      1.由盖斯定律:化学反应不管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其反应热总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具体反应的途径无关。

      2.反应热的数值等于E(形成新键释放的总能量)与E(断键所吸收的总能量)之差,放热反应△H的符号为“—”,吸热反应△H的符号为“+”。

      特别提醒:

      (1)运用盖斯定律的技巧:参照目标热化学方程式设计合理的反应途径,对原热化学方程式进行恰当“变形”(反写、乘除某一个数),然后方程式之间进行“加减”,从而得出求算新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H的关系式。

      (2)具体方法:①热化学方程式乘以某一个数时,反应热也必须乘上该数;②热化学方程式“加减”时,同种物质之间可相“加减”,反应热也随之“加减”;③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时,DH的“+”“—”号也随之改变,但数值不变。

      (4)注意1molH2、O2、、P4分别含有1molH-H、1mol O=O、6molP-P,1molH2O中含有2molO—H,1molNH3含有3molN-H ,1molCH4含有4molC-H。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整理 2

      一、化学反应速率及其简单计算

      1.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其数学表达式可表示为单位一般为mol/(L·min)或mol.·L-1·min-1

      2.结论:对于一般反应 aA + bB =cC + dD来说有:

      VA :VB :VC :VD =△CA :△CB :△CC :△CD =△nA :△nB :△nC :△nD = a :b :c :d

      特别提醒:

      1.化学反应速率指的是*均速率而不是瞬时速率

      2.无论浓度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化学反应速率均取正值。

      3.同一化学反应速率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可能不同,但是比较反应速率快慢时,要根据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的计量系数的关系换算成同一种物质来表示,看其数值的大小。注意比较时单位要统一。

      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因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分子结构或原子结构)所决定的。

      2.外因(次要因素)

      (1)浓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V正急剧增大,V逆也逐渐增大。若减小反应物浓度,V逆急剧减小,V正逐渐减小。(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故反应速率与其加入量多少无关)。

      (2)温度: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升温时, V正、V逆都加快;降温时,V正、V逆都减小

      (3)压强:其他条件不变时,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通过缩小反应容器,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通过扩大反应容器,压强减小,浓度变小,V正、V逆均减小。

      (4)催化剂:使用催化剂,成百上千的同等倍数地增加了正、逆反应速率。

      特别提醒:

      1.改变压强的实质是改变浓度,若反应体系中无气体参加,故对该类的反应速率无影响。

      2.恒容时,气体反应体系中充入稀有气体(或无关气体)时,气体总压增大,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3.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

      4.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率通常要增大为原来的2~4倍。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点整理 3

      1.放热反应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故用焓判据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不全面

      2.反应体系熵值的增大,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反应也能自发进行,故用熵判据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也不全面

      3.复合判据---自由能变化:△G=△H-T△S,是最全面的判断据:

      ①△G=△H—T△S>0,不能自发进行;

      ②△G=△H—T△S<0,能自发进行;

      ③△G=△H—T△S=0,反应处于*衡状态。

      高中知识化学反应公式大全

      一、非金属单质(F2,Cl2、O2、S、N2、P、C、Si)

      1.氧化性:

      F2+H2===2HF

      F2+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2M===2MFn(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2H2O===4HF+O2

      2F2+2NaOH===2NaF+OF2+H2O

      F2+2NaCl===2NaF+Cl2

      F2+2NaBr===2NaF+Br2

      F2+2NaI===2NaF+I2

      F2+Cl2(等体积)===2ClF

    [阅读全文]...

2022-02-18 22:20:46
  • 应用化学就业方向好不好

  • 职场,方向,知识
  • 应用化学就业方向好不好

      应用化学专业偏重于应用,是研究如何将当今化学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实用产品的应用型专业。那么应用化学就业方向好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应用化学就业方向好不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用化学就业方向好不好

      应用化学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丁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应用化学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学工程及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3.了解相*专业的-般原理和知识;

      4.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5.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就业方向与前景

      毕业生主要在精细化工相关企事业单位、商贸公司从事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生产管理、生产监督、环境监测、质量检验、技术服务等工作。还可到相关行业从事化学品的应用研发、安全管理、质量检测等工作。

      就业前景分析 (按应用化学专业相关职位统计) 据统计,应用化学专业就业前景最好的地区是:上海。在"物理学类"中排名第3 。

      应用化学就业方向

      应用化学专业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天然产物化学及其应用、精细化学品化学以及应用分析技术三个专业方向。能够在农业、环保、化工、食品等应用化学领域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和检测,能够在教育、企事业单位等进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

      就业前景专业分析

      师范类专业区域供求不尽均衡

      调查显示,工作的稳定性和自主性、待遇节节拔高等促使教师成为最受欢迎的职业之一。

      从大城市的就业状况来看,师范类学生的供求量趋**衡,其中民办教育机构(包括培训机构)对师范类人才的需求量占了很大比例。统计显示,在师范类各专业中,需求较大的专业有教育学、特殊教育、教育技术、数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物理、计算机等专业。

      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肖淑珍认为,我国从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面向社会吸纳师资。同时,鼓励综合性高等院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使得师资来源多元化。但由于受社会认同和学校品牌的长期影响,普教系统仍然是师范院校尤其是部属师范院校的优势就业领域。

      由于我国教育政策的调整,*几年民办学校、职业学校大量兴起,这使得师范生就业机会增多,又在教育系统内为毕业生拓宽了就业市场。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中西部面临优质师资匮乏、基层教育系统缺少编制的现实情况,而大城市教师职位日渐饱和,不可能再接收大量毕业生。因此,在普教系统就业面临较大的竞争和压力。*两三年来,中西部省会城市及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二线甚至三线城市成为师范类毕业生求职的热点地区。

      从国家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实施可以看出,中西部对师范人才的需求很大。因此,未来几年师范类毕业生也应当转变观念,更多地将注意力投放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在那里展现风采,实现人生价值。

      外语类专业就业去向日趋多元

      随着*与世界的交流逐渐深入,特别是北京奥运会之后,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旺盛,应该说其就业前景是乐观的。

      但由于前几年外语类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体就业趋势显得较为*稳。从*几年需求情况看,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此外,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的外语人才供不应求。

      北京外国语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办公室主任孙眉认为,*年来,外语类毕业生去向已完全呈现了多元化态势,除了传统的外交外事领域,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到金融、通信、传媒、咨询、体育、物流等领域就业。就业领域的扩大无疑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那些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具备金融、法律、经贸、外交、新闻、中文等知识背景的外语类毕业生,契合社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直接推动着外语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同时,外语类专业毕业生还能在传统就业优势领域获得机会,如*、*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属事业单位或新闻出版机构、图书情报机构、各省市的外事机构等。

      法学专业持证上岗已是必然从2008年的国家公务员录用可得知,*部门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依然旺盛。

      从绝对数量上来说,我国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较大,特别是涉外专业的人才。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仲裁机构每年都要从应届毕业生中招聘法学专业的学生,而企业对法学专业的人才也越来越重视,*的律师行业更急需补充大量高素质的律师人才。*目前正向法治化社会转型,随着全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整个社会对法学专业人才的需求旺盛。

      但*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方面有相当的压力:一是社会上对法学专业毕业生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该专业毕业生人数激增。因此,*年来法学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就业状况并不乐观,这一状况将持续一段时间。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也将开始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参加司法考试取得资格证书成为共识。

      *政法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解廷民认为,对于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进行职业定位时必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法学专业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专业对口”才能够有所作为?法学专业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在省会以上大城市(甚至是北京等主要中心城市)就业才可以有所作为?法学专业大学生是不是一定要研究生以上学历才能够顺利求职、成功就业?

      就业时要“专业对口”,在过去一定时期内成为法学类毕业生就业的首选条件。对于法学专业而言,传统的就业领域多为党政机关或司法系统。但当前形势下,法学专业毕业生一定要打破以往的思维定式,可以看到,在中西部一些地区以及建设新农村需要大量的普法教育人才,而这无疑是当代法学毕业生的“对口”去处。

      经济类专业复合型人才受青睐

      市场营销类职位是人才市场需求榜上不落的冠军,从有关统计数据推测,销售类人才未来几年需求量仍然热度不减。由于所有高校基本上都设置了营销类专业,导致连年供给不断增加,反映在人才市场上就是低层营销人员的薪资水*被拉低。但拥有良好沟通技巧和心态的营销类专业的毕业生的总体就业形势不错。

      另外,据2007年薪金收入调查显示,金融业整体薪金水*在众多行业中排名靠前,金融业高薪引才。这与金融业的人才需求和其不断调整及推出的增值服务有关系,一些新兴的金融服务机构也逐渐成为吸纳金融人才的.大户。

      中央财经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徐芳认为,经济类专业,尤其是金融、财会类毕业生,要与时俱进,熟悉国际会计、商务惯例,具有必要的国际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不断拓宽视野,立足现代市场经济新领域,掌握现代管理学新知识,逐步把自己锻炼成为既懂经营又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学生除了要具备熟练的常规业务能力之外,还要认真学*与专业相关的财政、金融、税务、审计、统计等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自身预测、决策、控制、抗风险的能力,提高投资、融资等财务决策的质量,完善经营管理。总之,这些专业的学生在未来有较多的选择,除了我们所熟知的会计、审计、税务等工作外,从业领域还有很多。

      医学类专业特殊领域潜力无限

      医学类专业属于市场化程度比较低的一个专业,因为现在我国的医疗体制改革仍在深化,而且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弹性也较差。但是,各医院里人满为患的情景仍然可以理解为什么医学类专业的学生很少到人才市场上投简历。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会有更多的私立医院,这使医学类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而且,由于人们工作、生活的压力不断增大,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不能完全满足社会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所以,医学类专业人才将会越来越吃香。据有关部门分析,将来从事老人医学的人才将走俏,保健医师、家庭护士也将成为热门人才。另外,专门为个人服务的护理人员的需求量也将增大。

      就业前景最被看好的专业盘点

      TOP 10 需求量大——IT类专业

      短期内社会需求仍很大,就业市场前景广阔,薪资水*也相对较高。预计*几年,经济发达地区或工资待遇高的地区,仍将成为学生职业的首选。

      TOP 09 国家产业升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专业对口,而且就业前景较好的行业,主要是模具行业和汽车行业。但该专业就业后,晋升比例较低。主要到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TOP 08 供求呈旺——电子工程技术

      *些年来,在国家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支持下,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迅速,虽然各层次人才无论在数量还是在研发经历上均超过以往,但是对人才的需求仍不断增加。

    [阅读全文]...

2022-07-24 14:45:51
  •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

  • 离子反应的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离子反应的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离子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二节内容,本节课着重介绍“酸、碱、盐在水中的电离”。这在中学阶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了物质的分类,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氧化还原反应》内容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了解电离,电解质的概念;能用电离方程式表达常见、典型的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并从电离理论的角度认识酸、碱、盐;通过酸、碱、盐的本质探究,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更深的层面研究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意义,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电解质的判断、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二、说学情

      对于高一年级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虽然对化学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积累,但程度参差不齐,差别较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虽然处于抽象思维阶段,但本节概念比较抽象,应适当增加实验和电脑动画以使微观离子的活动变得直观。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教法为指导发现法、微观演示法。

      四、说学法

      根据本节课实际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为分组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探究。探究活动为:让每组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物质(铜片、石墨、氯化钠固体、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蔗糖、蔗糖溶液、蒸馏水、自来水、硫酸溶液)进行思考并动手操作,怎样才能使灯泡亮起来?通过小组内统一分工、互相协作,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探究、学会组内交流评价,参与评价。

      探究结束之后,各组推荐一位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把本组的做法边用实物投影展示,边进行介绍。动员全班同学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对每小组展示的成果进行综合评价,找出本组的优缺点,确定最佳小组,并说出最佳的理由。通过此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成果。

      (二)新授

      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所学的分类方法,对导电材料进行分类。然后引导学生从纯净物和混和物、单质与化合物等分类标准对能导电的物质进行分类,从而引出电解质概念。在此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分类的标准,学会分类。

      之后,让每组学生通过自主学*的方式来理解电解质的定义,把自己的理解与其它组员交流,组内形成统一意见,举手发言。我引导学生总结,并对学生的说法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与学生交流。同时为了加深对电解质定义的理解,让学生说出开始呈现的物质哪些是电解质。结合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开展评价,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电解质概念。(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提出梯度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课本相关内容。问题1:氯化钠是电解质,为什么氯化钠固体不导电,而它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呢?利用flash课件展示氯化钠固体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者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本质。从而引出电离的概念,像nacl这样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称为电离。同时强调电离的条件有2个:溶于水或受热熔化,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能发生电离。)

      大家好!我是xx县xx中学的化学教师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二节“离子反应”第二课时。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离子反应》属于高一课本第一章第二节内容。《离子反应》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都可能涉及离子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化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要能通过实验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学好这一节内容,能揭示溶液中化学反应的本质。既巩固了前面已学过的电离初步知识,又为后面元素化合物知识、电解质溶液的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并且正确而又熟练地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内容。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了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能够初步运用实验的手段来探究学*化学,通过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的学*,了解了化学反应常用的分类方法,在大脑中对“离子反应”有了一个模糊的概念。

      但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不丰富,电离理论又没有学*,所以本节知识对学生来说具有相当的难度。这一节我把它分成二课时。第一课时讲电解质。第二课时讲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及其书写方法。把难点分散,重点突出。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

      ①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的含义;

      ②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③通过稀硫酸与Ba(OH)2溶液反应实质的探究,使学生学

      ④会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研究方法。

      ⑤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能以“联想·质疑”激发学生的学*兴趣。

      ②能以“迁移·应用”让学生体验学*的成功感。

      ③能通过“交流·研讨”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的意识。

      ④能借助“知识点击”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感受化学学*的无穷魅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离子反应、常见酸、碱、盐的简单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2)难点: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选择解决问题的思维路径

      三、说教法与学法:

    [阅读全文]...

2022-03-23 04:50:13
  • 盐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距离

  • 距离,教育
  • 盐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距离

      化学方程式(Chemical Equation),也称为化学反应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客观事实。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盐与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距离,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两个置换反应规律

      1、酸+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

      ③有铁参加的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铁元素显+2价)

      (1)镁与盐酸反应: Mg+ 2HCl==MgCl2+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2)铝与盐酸反应2Al+6 HCl== 2AlCl3+3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3)锌与盐酸反应: Zn+ 2HCl==ZnCl2+ 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4)铁与盐酸反应: Fe+ 2HCl==FeCl2+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5)镁与稀硫酸反应: Mg+ H2SO4==MgSO4+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6)铝与稀硫酸反应: 2Al+3 H2SO4== 2Al2(SO4)3+3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7)锌与稀硫酸反应 Zn+ 2H2SO4==ZnSO4+ 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8)铁与稀硫酸反应: Fe+H2SO4===FeSO4+H2↑

      (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现象] (1)至(8)现象:金属表面均有气泡生成,金属逐渐溶解。

      (4)和(8)另加现象: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2、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反应条件:

      ①盐(反应物)必须溶于水

      ②有铁参加的置换反应生成亚铁盐(铁元素显+2价)

      ③金属单质(反应物)比盐中金属活泼,不用钾、钙、钠

      (9)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CuSO4==FeSO4+Cu

      (现象:铁表面有紫红色固体覆盖,溶液有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10)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现象:铝表面有紫红色固体覆盖,溶液有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11)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2AgNO3==Cu(NO3)2+2Ag

      (现象:铜表面有银白色固体覆盖,溶液有无色逐渐变为蓝色)

      二 、五种复分解反应规律

      1、酸+碱==盐+水 (中和反应,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水分子)

      (12)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

      (13)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用氢氧化镁治疗胃酸过多):Mg(OH)2+2HCl ==MgCl2+2H2O

      (14)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NaOH +HCl== NaCl+ H2O

      2、酸+盐==新酸+新盐

      反应条件:符合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酸和碳酸盐反应时,碳酸盐溶不溶均可)

      (15)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CaCO3+2HCl==CaCl2+H2O+CO2↑

      (16)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可用于检验氢氧化钠变质)Na2CO3+2HCl==2NaCl+H2O+CO2↑ (现象:溶液中有气泡生成,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7)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 (现象:溶液中有气泡生成,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盐+碱==新盐+新碱

      反应条件:反应物都溶于水,生成物至少有一种不溶(前溶后沉)

      (18)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工业制火碱;区别Ca(OH)2和NaOH;除杂NaOH溶液中Ca(OH)2或 Na2CO3杂质 )

      [现象]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

      (19)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

      [现象]生成蓝色絮状(氢氧化铜)沉淀

      4、盐+盐==新盐+新盐

    [阅读全文]...

2022-03-18 23:55:04
  • 反应科学哲理的诗句

  • 科学,哲理
  • 反应科学哲理的诗句

      古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哦,那么,反应科学哲理的的诗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反应科学哲理的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说明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说明要有藐视和压倒一切困难的雄心和气概,才能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常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比喻绝处逢生的情景。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上见赠》

      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表达了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的思想。

      (5)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相。

      (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抒发历史兴亡之感,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

      (7)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

      (8)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站得高看得远

      1.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2.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的主观意识会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从实际出发。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

      5.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既要承认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6.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树欲静而风不止;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衰皆自然;兴亡由人事,山川空地形;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规律(客观事物)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7.*水知鱼性,*山识鸟音;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世间万事万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有机统一。

      10.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长江东流去,来者方不息;问渠哪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11.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12.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稻花香里说丰年,听起蛙声一片——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不依赖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

      14.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减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办事情只有从整体着眼,统筹全局,才能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最优目标。

      1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一时之强弱在于力,千古之胜负在于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1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一切新事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17.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道路是曲折的。

      18.奢靡之始,危亡之渐;十年磨一剑;二句三年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自古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枉教一室尘如积,天下何曾扫得来?——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必须首先从量变开始,量变引起质变。

      19.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完成质变。

      2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坚持适度原则。

      2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2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23.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阅读全文]...

2022-05-25 08:46:21
含有化学反应的古诗 - 句子
含有化学反应的古诗 - 语录
含有化学反应的古诗 - 说说
含有化学反应的古诗 - 名言
含有化学反应的古诗 - 诗词
含有化学反应的古诗 - 祝福
含有化学反应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