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古诗

关于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7) 语录(5) 说说(12) 名言(650) 诗词(141) 祝福(2k+) 心语(87)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简介

  • 修养,书籍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简介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简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作品简介

      民事法庭*官姚依依,因一场泥石流成为盛府庶出的六小姐盛明兰,娘亲卫姨娘刚因难产去世,明兰顿时成了爹不疼又没有娘亲为她谋划的.五岁女孩。姚依依觉得,她原来的美满人生被偷走了,古代庶女的命运太危险,不想成为《红楼梦》中的贾迎春,还是躺在床上睡死算了。直到明兰被祖母相中,带到身边亲自抚养,**灵魂模仿童言童语的结果,反而凸显出明兰的成熟早慧,因而深得祖母欢心,虽然跟兄姐们偶有不快,但在祖母荫庇下逐渐融入这个世界,并深刻体认到古代的“庶女法则”。盛明兰,这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辍学少女该如何在勾心斗角的大宅院中自学古代生存法则?

      主要角色

      盛家

      大房:大老太爷(已故) + 大老太太

      盛红(长女已故)

      盛维 + 李氏 = 淑兰,长松,长梧(妻:康允儿),品兰

      盛纭 + 胡二牛 = 胡桂姐,胡泰生(妻:盛品兰)

      二房:二老太爷(已故)+盛老太太(徐氏,勇毅候府大小姐)

      盛紘(庶出)+王氏 = 华兰(嫁入:忠勤伯府),长柏(妻:海氏),如兰(嫁入:文家)

      +林姨娘 = 长枫(妻:柳氏),墨兰(嫁入:永昌侯府)

      +卫姨娘 = 明兰(嫁入:宁远候府)

      +香姨娘 = 长栋(妻:沈氏)

      三房:三老太爷+三老太太(已故)

      盛绉 + 三太太 = 秀兰,月兰,慧兰,长梁

      盛明兰

      女主,穿越前从事法律记事文书工作,因泥石流丧生穿越成古代盛家六姑娘,卫姨娘的庶出女儿。曾对贺弘文动过心但未爱上,最后被顾廷烨迎娶,成为宁远侯夫人,正一品诰命。积极消极并存,但想通之后打起精神努力生存了下去,受人喜爱,开朗活泼但不失心思,并没有什么圣母情怀却很善良。如果丫鬟对自己一心无二,便如同姐妹般对待,若有异心,则毫不留情。不喜欢算计别人,性情疏懒,想要做个米虫,但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实现这个梦想。

      顾廷烨

      男主,宁远侯府二公子,喜欢明兰。用了点小手段迎娶到了明兰。风流倜傥,身材颀长。

      齐衡

      从年轻时就爱慕盛明兰,但却因为家庭身份的原因一直未能如尝所愿。

      贺弘文

      盛老太太手帕交嫡孙,盛老太太给盛明兰挑选夫婿的备选人之一。倾慕盛明兰,但因其对待其表妹之事优柔寡断导致盛老太太盛明兰不喜。

      盛华兰

      盛家嫡女,嫡母王氏大女儿,嫡妹盛如兰。嫁给了袁家二公子,最开始由于婆婆欺负,生活很艰难,但后来因为明兰的支招,给公公娶了一个小妾,婆婆没有空闲再管,生活美好幸福。

      盛墨兰

      盛家庶女,林姨娘女儿,用了手段嫁进高门,婚后生活很累。

      盛如兰

      盛家嫡女,嫡母王氏二女儿,嫡姐盛华兰。自由恋爱,嫁给了翰林院书生文炎敬,婚后生活美好。

      王氏

      盛家嫡母,性子比较泼辣,说话不过大脑。盛华兰和盛如兰母亲。

      林姨娘

      盛墨兰母亲,年幼时遭遇家变,喜欢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小白花”,什么都想争头里。

      作者简介

      关心则乱

      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

      本名郑怡,现居浙江舟山。

      1980年代出生的写手,循规蹈矩读书就业,完全按照国家规划的人生履历,生活宁静踏实。

      迤逦的书中世界是宅女的生活必需品,因屡屡陷入巨型坑洞,遂提笔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喜欢轻松浪漫的文风,也执著於严谨合理的结构,写文是快乐并纠结的事。

    [阅读全文]...

2022-03-25 00:51:55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介绍

  • 修养,书籍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介绍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当代作家“关心则乱”(笔名)所著小说,连载于晋江文学城,已完结。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小说介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说讲述了一名现代小*员,穿越到古代变成庶女后的传奇人生。一个消极怠工的古代庶女,生活如此艰难,何必卖力奋斗。古代贵族女子的人生基调是由家族决定的',还流行株连,一个飞来横祸就会彻底遭殃,要活好活顺活出尊严,盛明兰表示,压力很大。古代太危险了,咱们还是睡死算了。

      2020年9月,《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入选“2019年度*网络文学排行榜”之“*网络文学IP影响排行榜”。

      小说简介

      民事法庭*员姚依依,因一场泥石流成为盛府庶出的六小姐盛明兰,娘亲卫姨娘刚因难产去世,明兰顿时成了爹不疼又没有娘亲为她谋划的五岁女孩。姚依依觉得,她原来的美满人生被偷走了,古代庶女的命运太危险,不想成为《红楼梦》中的贾迎春,还是躺在床上睡死算了。直到明兰被祖母相中,带到身边亲自抚养,**灵魂模仿童言童语的结果,反而凸显出明兰的成熟早慧,因而深得祖母欢心,虽然跟兄姐们偶有不快,但在祖母荫庇下逐渐融入这个世界,并深刻体认到古代的“庶女法则”。盛明兰,这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辍学少女该如何在勾心斗角的大宅院中自学古代生存法则?

      作者简介

      关心则乱

      晋江文学城签约作者。

      本名郑怡,现居浙江舟山。

      1980年代出生的写手,循规蹈矩读书就业,完全按照国家规划的人生履历,生活宁静踏实。

      迤逦的书中世界,是宅女的生活必需品,因屡屡陷入巨型坑洞,遂提笔自力更生,丰衣足食。

      喜欢轻松浪漫的文风,也执著于严谨合理的结构,写文是快乐并纠结的事。

      人物关系

      宥阳盛府

      大房:

      大老太爷(卒)

      大老太太(嫡妻,生女盛红盛纭、生子盛维)

      盛红(嫡长女,卒)

      盛维(嫡长子),迎娶李氏(嫡妻),生下女儿盛淑兰(嫡长女,孙志高原配,后与之和离);儿子盛长松(嫡长子,嫡妻文氏);盛长梧(嫡次子,嫡妻康允儿);盛品兰(嫡次女,原配胡泰生)

      盛纭(嫡次女),嫁给胡二牛(原配),生下桂姐儿(长女);再嫁胡泰生(长子,嫡妻盛品兰)

      二房:

      二老太爷(探花,卒)

      盛老太太徐氏(嫡妻,勇毅侯府大小姐)

      春娘(侍妾,生子盛紘,卒)

      盛紘(庶子),迎娶王氏(嫡妻,生女盛华兰盛如兰、生第二子盛长柏);林氏(侍妾,生第三子盛长枫、生女盛墨兰),卫氏(侍妾,生女盛明兰,卒),香姨娘(王氏陪嫁丫鬟、侍妾,生庶长子盛长栋),萍姨娘(侍妾),菊芳(侍妾)

      盛华兰(嫡长女,嫁忠勤伯府袁文绍);

      盛长柏(嫡长子,嫡妻海氏)

      盛如兰(嫡次女,嫁翰林院庶吉士文炎敬)

      盛长枫(庶子,嫡妻柳氏)

      盛墨兰(庶女,嫁永昌伯府梁晗)

      盛明兰(庶女,嫁宁远侯府顾廷烨)

      盛长栋(庶子,嫡妻沈绣巧)

      三房:三老太爷,三老太太(嫡妻,生子盛绉)

      盛绉(嫡长子),绉大嫂子(嫡妻,生女盛秀兰盛慧兰),姨娘(侍妾,生女盛月兰)

      顾家

      大房:顾偃开(老侯爷,卒),大秦氏(嫡妻,生子顾廷煜,卒),白氏(续弦,生子顾廷烨,卒),小秦氏(填房,生子顾廷炜、生女顾廷灿,卒),邱氏(侍妾,生女顾廷烟)

      顾廷煜(大侯爷,卒),迎娶邵素芯(嫡妻,生女娴姐儿),任露娘(侍妾)

      顾廷烨(二侯爷),迎娶曼娘(外室,生女蓉姐儿、儿子顾士昌卒),余嫣红(嫡妻,卒),秋娘(通房丫鬟),巩红绡(侍妾,被休),盛明兰(续弦,生四子顾士团顾士圆等)。

      顾廷炜(卒),朱氏(嫡妻,生子顾士贤卒、生女卒),欣儿(通房丫鬟)

      顾廷灿,韩诚(原配)

      四房:四老太爷(瘫痪),嫡妻(生子顾廷煊,卒),四老太太(续弦,生女顾廷荧),刘氏(侍妾,生子顾廷炳、生女顾廷炆)

      五房:五老太爷,五老太太(嫡妻,生子顾廷炀卒、顾廷狄),姨娘(侍妾,生女顾廷灵)

    [阅读全文]...

2022-01-18 08:08:55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出自这首词

  • 优美,诗歌
  • 最*有一部很火的电视剧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剧名里面的绿肥红瘦,很多人人都不知道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成语,指的是花已逐渐开败,而草木枝叶正盛的暮春景色。

    其实这个剧名出自李清照的一首词《如梦令》,而中国有很多成语都是出自诗词。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些这样的诗词和成语。

    绿肥红瘦:出自李清照《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春意阑珊:出自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春风得意:出自孟郊《登科后》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2下一页尾页

    [阅读全文]...

2022-07-14 23:07:13
  • 李清照绿肥红瘦

  • 李清照,诗人
  • 李清照绿肥红瘦

      在*日的学*中,很多人都经常追着老师们要知识点吧,知识点是指某个模块知识的重点、核心内容、关键部分。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李清照《如梦令》中绿肥红瘦的相关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你哪里知道?哎,你可知道?绿叶儿准是挺大挺肥,红花儿可怜又瘦又少。

      [出自] 李清照 《如梦令》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天夜里雨虽然下得稀疏,但风却刮得很大很急,沉沉的酣睡却不能把残存的酒力全部消尽。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庭园里的海棠现在怎么样了?侍女答道:海棠和昨天一样。唉,你可知道,你可知道,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赏析】

      这首词写法别致,是李清照的成名作之一。全词曲折委婉,意境层层递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同为伤春之作,词人并没有像其他诗人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侧面通过听觉、视觉等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地引起读者的共鸣。一问一答之间,花在人前花含愁,人在花前人消瘦。一个不解愁思,一个叹时光易逝,两相对照,如花影摇曳,自有风致翩然。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写的是昨夜的情景,包含了两个内容——风雨和喝酒。“雨疏风骤”直言昨夜的风雨:雨点稀疏,风声急骤;而写喝酒的情景却很婉转,“浓睡”即酣睡之意,证明昨夜大醉,故可知酒喝得很多;从“不消”二字,可看出词人是借酒消愁,沉沉的酣睡都不能把残存的酒力以及内心的愁苦全部消尽,足见愁有多深。前两句一明写,一隐写,境界全出,尽显风采。“试问卷帘人”以下五句是今晨的情景。

      词人一早醒来,虽酒意未消,但仍想起昨夜的雨狂风猛,于是一起身就问正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庭园里的海棠现在怎么样了?”因词人不确定昨夜的风雨是否摧残到园中的海棠花,故言“试问”。“卷帘人”的回答:“海棠依旧”。一个“却”字用得极妙,将词人的情致与侍女的冷漠态度描绘得活灵活现。显然词人不满侍女的回答,于是反驳道:“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虽然词人的语气肯定,但毕竟自己没有亲见海棠花的状态,故用“应是”。“绿肥红瘦”指海棠花绿叶繁茂红花凋零,实为名句。以“绿”和“红”两种颜色指代叶子和花朵,以“肥”和“瘦”形容叶之繁茂与花朵凋零,可谓新鲜之极,动人之极,只是随手点染却又神气兀然。“绿肥红瘦”又照应起句的“雨疏风骤”,前后呼应,相映成趣。

      这首小令虽然篇幅短小,但却有人物、场景以及对白,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

      【评解】

      这首小词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怜花惜花的心情,也流露了内心的苦闷。词中着意人物

      心理情绪的刻画。以景衬情,委曲精工。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极尽传神之妙。

      【集评】

      黄蓼园《寥园词选》:“一问极有情,答以‘依旧’,答得极淡。跌出‘知否’二句来,而‘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胡云翼《宋词选》: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的词颇多饮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这首词在写作上以寥寥数语的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炼,又很形象化。

      《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用寥寥数语,委婉地表达了女主人惜花的心情,委婉、活泼、*易、精炼,极尽传神之妙。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 ,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主要作品:

      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四印斋本有《漱玉词》1卷,李文编的《漱玉集》5卷,辑录的作品最多。但其中所收词多有赝品。*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中的《漱玉词》收有60首。今人孔凡礼《全宋词补遗》中有新发现的李清照词。王仲闻有《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学出版社排印本。

      文学成就:

      李清照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易安集》《漱玉集》,宋人早有著录。其词据今人所辑约有45首,另存疑10余首。她的《漱玉词》既男性亦为之惊叹。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学修养,而且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从总的情况看,她的创作内容因她在北宋和南宋时期生活的变化而呈现出前后期不同的特点。

      前期: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

      后期: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

      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

      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

      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处境,运用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乐》中“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

      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玉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

    [阅读全文]...

2022-04-24 21:47:16
  • 含有瘦字的古诗词 带瘦字的诗词名句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增广贤文·上集》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史记·滑稽列传》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春景》

    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纳兰性德《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苏轼《於潜僧绿筠轩》

    雪纷纷,掩重门,不由人不断魂,瘦损江梅韵。——关汉卿《大德歌·冬》

    一夜相思,水边清浅横枝瘦。——陈亮《点绛唇·咏梅月》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一片冷香唯有梦,十分清瘦更无诗。——纳兰性德《梦江南·新来好》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吴文英《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李清照《点绛唇·蹴罢秋千》

    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冯小青《怨》

    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王庭筠《绝句·竹影和诗瘦》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张耒《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江涵雁影梅花瘦,四无尘、雪飞云起,夜窗如昼。——卢祖皋《贺新郎·挽住风前柳》

    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关汉卿《沉醉东风·重九》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晴浦晚风寒,青山玉骨瘦。——董以宁《卜算子·雪江晴月(回文,倒读《巫山一段云》)》

    胡马大宛名,锋棱瘦骨成。——杜甫《房兵曹胡马诗》

    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陈亮《梅花》

    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王国维《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

    瘦应因此瘦,羞亦为郎羞。——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蔡松年《鹧鸪天·赏荷》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郑燮《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汪藻《点绛唇·新月娟娟》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今春香肌瘦几分?缕带宽三寸。——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乔吉《凭栏人》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纳兰性德《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

    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关汉卿《大德歌·夏》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张耒《初见嵩山》

    瘦玉萧萧伊水头,风宜清夜露宜秋。——钱惟演《对竹思鹤》

    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秦湛《卜算子·春情》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元好问《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李贺《李凭箜篌引》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李白《戏赠杜甫》

    燕子不来花又老,一春瘦的腰儿小。——施耐庵《蝶恋花·一别家山音信杳》

    玉梅消瘦,恨东皇命薄。——汪元量《传言玉女·钱塘元夕》

    孤芳一世,供断有情愁,消瘦损,东阳也,试问花知否?——曹组《蓦山溪·梅》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阅读全文]...

2021-12-29 12:16:38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题曲_插曲_片尾曲_背景音乐所有歌曲歌词MV

  • 经典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由赵丽颖、冯绍峰等主演的女性励志古装电视剧。那么,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电视剧歌曲有哪些?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题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乐叫什么名字谁唱的?下面小编整理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题曲、插曲、片尾曲、背景音乐所有歌曲歌词MV 。欢迎试听下载。

      届时小编将持续跟踪报道,欢迎收藏本页面。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关心则乱所著小说,小说授权改编的电视剧由正午阳光潜心打造,主演赵丽颖、冯绍峰。

      民事法庭*官姚依依,因一场泥石流成为盛府庶出的六小姐盛明兰,娘亲卫姨娘刚因难产去世,明兰顿时成了爹不疼又没有娘亲为她谋划的五岁女孩。姚依依觉得,她原来的美满人生被偷走了,古代庶女的命运太危险,不想成为《红楼梦》中的贾迎春,还是躺在床上睡死算了。直到明兰被祖母相中,带到身边亲自抚养,*灵魂模仿童言童语的结果,反而凸显出明兰的成熟早慧,因而深得祖母欢心,虽然跟兄姐们偶有不快,但在祖母荫庇下逐渐融入这个世界,并深刻体认到古代的“庶女法则”。盛明兰,这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辍学少女该如何在勾心斗角的大宅院中自学古代生存法则?

      据了解,在此之前,赵丽颖冯绍峰共同出演过的影视作品还有《锁清秋》、《佳期如梦》、《夫妻一场》、《宫锁珠帘》、《西游记之女儿国》。

    [阅读全文]...

2022-01-09 08:22:00
  • 绿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

  • 春天
  • 绿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

      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我爱这美丽的春天。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描写春天的诗句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春词 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春雨 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邓独自归。

      春晓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春怨 刘方*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春宫曲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春宫怨 杜荀鹤

      早被婵娟误,欲归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春宿左省 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丽人行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

      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

      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阅读全文]...

2022-01-06 04:48:23
2022-06-03 04:07:24
  • 宝应湖古诗译文(关于宝应广洋湖的古诗)

  • 白马湖南部、东南部是宝应湖。这片大湖地处运河以西,因宝应县名而得名。金湖与宝应分治时,界址就是这片大湖中的深泓——大汕。由于大湖的缘份,金湖地区又称宝应湖西地区。若加上东南高邮湖以西部分,则并称为高宝湖西地区。如此说来,金湖确与宝应湖血肉相连。一个金湖人,对大湖的那份感情,实在是难以名状的。

    宝应湖的形成,经历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又与淮河变迁密切相关。让我们一起来追寻大湖演变的足迹吧。

    宝应湖地处长江与淮河之间,由于地质运动,形成了泻湖地貌。但泻湖里的水,除了老天落雨,或是周边涝水,其他水源不多。这使得湖面很小,水位也低。就在宝应湖地区,那时只有津湖一个小湖,它的位置大约就在今天宝应湖退水闸一带,其他地方还只是沼泽洼地。

    由于江淮不通,对南北的军队调动、经济交流、人民交往带来极大不便,先人们为解决这一难题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吴王夫差为北上中原,称霸诸侯而开凿邗沟,津湖也辗转与淮水相沟通。邗沟开通后,成了北方齐、鲁等大国与南方吴国联系的热线,使臣、兵马往来不断,也产生了有关津湖湖神的神话①。有一年,齐王派大臣椒丘诉出使吴国,途经津湖时,特地下了坐骑,让侍从牵马到津湖边饮水。这时,津湖旁的官吏对他说:“津湖水中有湖神,见马就出来,将它夺走。还是到别处饮水吧。”椒丘诉以为自己是大国使臣,根本不予理会,还说:“壮士在此饮马,与湖神有何相干?”坚持让侍从将马牵往湖边。马刚低头饮水,湖神果然悄无声息地将马夺走。突然丢了马,椒丘诉怒火冲天。他袒胸露臂,拔出长剑,骂骂咧咧来到湖边,要与湖神决一死战。一连挑战几天,湖神终于出现。交战中,椒丘诉被湖神刺瞎一只眼睛。他不敢恋战,慌忙乘船前往吴国。

    东汉末年,湖水位普遍升高,津湖与樊良湖连为一片。广陵太守陈登从津湖北口起,开凿马濑,将津湖与白马湖相连。这条新航道缩短了不少路程,也发生了很大作用。

    到了三国时期,湖水位开始下降,原有航道经常搁浅。‘魏黄初六年(公元225年)十月,魏文帝曹丕第三次发动讨吴战役,大批战船沿邗沟西道南下。当时正值秋汛,战船顺利抵达瓜洲,而返回时已是冬季枯水期,数千战船来到津湖时,再也无法前行,而一起滞留湖中。文帝只得轻舟简从先行回都,留下蒋济处理滞舟。

    西晋末年,北方五个少数民族兴起,各自建立*,与晋王室分庭抗礼。东晋偏安江南后,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征战并未停息。祖逖、桓温、刘裕这些当年北伐名将,数度往来津湖一线,取得赫赫战果。东晋永和年间(公元345年~356年),津湖的水位又有下降,有些本来就较浅的航道变成了浅滩。当时,正值桓温北伐取得节节胜利之时。为保证北伐将士的兵员补充与给养供应,东晋朝廷又派陈敏沿浅滩开凿深沟,以便于船只通过。今日宝应湖中的深泓——大汕,可能就是这条深沟的一部分。所以,*又称大汕为永和沟。这条水道,也称永和故道。

    250年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仍是由樊良湖沿永和沟入津湖,再由永和沟人白马湖,最后进入淮河,走的也是晋永和故道。直到北宋初,津湖湖面都比较稳定,位置也仍在宝应湖退水闸一带。应该说,津湖是以邗沟与运河的一部分而著称于世的。

    南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黄河南下夺泗夺淮,分流冲进白马湖,并滞人周边的沼泽洼地。随着淮河河床不断被黄河泥沙淤垫,人海通道越来越窄,大股洪水就冲进白马湖、津湖。不仅白马湖湖面越来越大,而且白马湖东南部、南部的沼泽洼地积水也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新的湖泊。到明代初年,自北而南形成有清水湖、汜光湖、洒火湖,再加上原有的津湖,共四个大湖。

    清水湖,在白马湖东南,宝应县城以西,从山阳往南,直到刘堡一片,长约15公里。境内阮桥以东,都在清水湖范围。清水湖的水都来自于白马湖。浑浊的黄淮交汇之水,经过一路沉淀,再经白马湖过滤,水色自然澄清。再加上清水湖湖床处在低洼沼泽地,水草很少。所以,这片湖就称作清水湖。

    汜光湖,从清水湖往南,直到今天宝应中港与汜光湖两乡交界处,为汜光湖水域,南北长约7.5公里。这时,从清水湖往南,到汜光湖已经是20多公里,再往南又是津湖,绵延*40公里。晴好天气,无论是旭日东升,还是夕阳西下,远望这片大湖,都好像泛着银光,由此得了汜光湖这个美名。在今日金湖境内,阮桥以南,大汕河(指石港往东北到宝农、淮胜、前锋、白马湖一线的河道,不是金湖与宝应的界河大汕)以东,公司河以北这一片,都属于当时的汜光湖湖面。

    津湖,在汜光湖以南,涂沟河以东,并伸人高邮地域,都属于当时的津湖。

    洒火湖,这完全是在金湖境内的一个湖。衡阳河以北,白马湖以南,石港、应集到吕良桥河口一线以东,大汕河以西,这片地区就是洒火湖。这是一片浅水湖,捕鱼小船很多。入夜,湖面渔火点点,像是洒了一片的火星在湖上,所以称作洒火湖。

    明代中叶以后,黄淮交汇的洪水直接进入白马湖、清水湖,而且水势越来越大。这四个大湖完全连成了一片,水天相接,碧波万顷。人们就俗称这片大湖叫汜光湖道路。又因为这片大湖属宝应县地域,就正式称之为宝应湖。就这样,四湖并一湖的宝应湖形成了。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北岸决口,它夺淮661年的历史宣告结束。这时,进入宝应湖的水势逐渐减弱,湖中滩地开始显露,湖面也相对缩小。大湖变化了,湖的名称也有了改变。大汕以东,运河以西,刘堡以南,子婴河以北,被统称为汜光湖。在洒火湖的西北一隅,湖水位较深,被称作泗湾湖。除此以外,仍然称作宝应湖。这一演变,可以说是宝应湖一湖变三湖。至于清水湖、津湖、洒火湖,早已失去了原先的称代作用,慢慢从人们的口头上消失了。

    宝应湖水位降低、湖面缩小后,为了生存的人们开始了与湖争地,在湖边筑起一道道小圩,小圩又不断被联并成大圩,以增强抗御洪水的能力。到清末民初,金湖境内就有大小圩堤300多座,成了宝应湖的一大景观。

    张集大圩,在阮桥以西的宝应湖与白马湖之间,由早期所筑的罗家圩、伏李圩、王家圩、潘尖圩、华家圩联并而成,总长21.25公里(俗说42里半),当时称作同乐大圩。后来挑筑白马湖隔堤,将张集大圩圩区一分为二,北部白马湖边的是张集内圩,南部宝应湖边的叫张集外圩。

    郑家圩,在阮桥东北,宝应湖与白马湖之间,是在被称做四套沟的地方,挑筑成的小圩。开始时圩很小,后来不断扩大。如今郑家圩圩长10公里,圩内有5个村,6000人,耕地*万亩。

    同心圩、德兴圩、振兴圩、王尖圩,都在宝应湖东南部。同心圩,在涂沟河以西的涂沟、银集、淮建一带,圩长21.25公里,因筑得较为牢固,很少破堤沉圩。德兴圩,在唐港河以南,圩长也是21.25公里。振兴圩,在唐港河以北,圩长20公里。王尖圩,在振兴圩东南圩外,圩长5公里。该圩处在迎湖段,水大极易沉没。所以,当地有首民谣说:“铜打铁浇的同心圩,纸糊灯笼王尖圩,豆腐做的德兴、振兴圩。”

    由于湖水位降低,湖中滩地面积不断扩大。建国初,在宝应湖南部刘圩往东到公司河一带,建立了宝应湖农场。宝应湖中滩地虽然大片露出,但行洪时仍是一片汪洋。

    今日大汕子隔堤以南,高邮新民滩以北,是碧波万顷、浩淼无际的高邮湖。高邮湖地跨江苏、安徽两省的金湖、高邮、宝应、天长四县,是江苏的第三大湖。每座大湖都有它不*凡的历史,高邮湖呢,更显得雄奇阔大、瑰丽斑斓。翻开史册,高邮湖正向我们走来。

    春秋时期,如今的高邮湖地域,有两座著名的大湖。一座叫樊良湖,又称樊梁湖,意思是攀附在天长石梁溪溪尾的湖。另一座叫津湖,也写作精湖,这是地跨高邮、宝应两地的湖。

    吴王夫差为北伐齐晋,下令开凿邗沟。这条沟从邗城(城址在今扬州北)东边通过,经江都山阳河往北,从陆阳湖和武广湖之间穿过入樊良湖,继而在界首附*往东北人博支湖,再入射阳湖,最后又折向西北,经白马湖到淮安末口人淮。这是著名的邗沟东道。东汉时期,樊良湖水位抬高,与津湖连成一片。

    建安二年(公元197年),广陵太守陈登在津湖与白马湖之间,开凿马濑,舟船由樊良湖入津湖,再经马濑人白马湖后抵达淮河。这是邗沟西道。不过,无论是东道,还是西道,樊良湖都是必经之道。

    [阅读全文]...

2022-01-26 14:28:25
  • 关于绿色的诗句古诗(带有绿色的诗句)

  • 绿色
  • 1.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 《 过故人庄 》

    2.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 白居易 《 问刘十九 》

    3.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 李白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

    4.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刘禹锡 《 陋室铭 》

    5.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 佚名 《 庭中有奇树 》

    6. 今日云景好,水绿秋山明。 —— 李白 《 九日 》

    7. 入水文光动,抽空绿影春。 —— 李贺 《 竹 》

    8.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王湾 《 次北固山下 》

    9. 纱窗倚天开,水树绿如发。 —— 李白 《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10.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 储光羲 《 钓鱼湾 》

    11.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 张九龄 《 感遇·江南有丹橘 》

    12.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 李白 《 春思 》

    13.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 李白 《 长干行·其一 》

    14.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 杜审言 《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

    15.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 晏殊 《 清*乐·红笺小字 》

    16.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翁卷 《 乡村四月 》

    17. 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 —— 杨万里 《 秋凉晚步 》

    18. 绿杨巷陌秋风起,边城一片离索。 —— 姜夔 《 凄凉犯·绿杨巷陌秋风起 》

    19.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 高骈 《 山亭夏日 》

    20.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曾几 《 三衢道中 》

    21.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 —— 温庭筠 《 莲花 》

    22.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 李商隐 《 赠荷花 》

    23.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 杜牧 《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

    24.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许浑 《 咸阳城东楼 》

    25. 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 元好问 《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

    26.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王安石 《 泊船瓜洲 》

    27.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杜牧 《 江南春 》

    28.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王安石 《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

    29.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 李商隐 《 无题二首 》

    30.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 李煜 《 虞美人·风回小院庭芜绿 》

    31.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 陆游 《 沈园二首·其二 》

    32.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 白居易 《 钱塘湖春行 》

    33.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 杨巨源 《 城东早春 》

    34.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 * 《 七绝·咏蛙 》

    35.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 杨万里 《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 》

    36.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 贺知章 《 咏柳 》

    37.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 刘方* 《 月夜 》

    38.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 《 忆江南·江南好 》

    39.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 欧阳修 《 丰乐亭游春·其三 》

    40.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苏轼 《 赠刘景文 》

    41.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 柳宗元 《 渔翁 》

    [阅读全文]...

2022-03-04 16:14:17
当前热门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古诗 - 句子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古诗 - 语录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古诗 - 说说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古诗 - 名言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古诗 - 诗词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古诗 - 祝福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