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带操字的古诗词

关于所有带操字的古诗词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所有带操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所有带操字的古诗词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所有带操字的古诗词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2) 说说(115) 名言(564) 诗词(8k+) 祝福(53) 心语(1)

  • 曹操著名古诗词

  • 著名,曹操,文学
  • 曹操著名古诗词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曹操著名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度关山》

      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天地间,人为贵。

      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

      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於铄贤圣,总统邦域。

      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

      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

      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

      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

      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

      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2、《短歌行》

      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3、《对酒》

      年代:魏晋

      作者:曹操

      对酒歌,太*时,吏不呼门。

      王者贤且明,宰相股肱皆忠良。

      咸礼让,民无所争讼。

      三年耕有九年储,仓谷满盈。

      斑白不负载。

      雨泽如此,百谷用成。

      却走马,以粪其土田。

      爵公侯伯子男,咸爱其民,以黜陟幽明。

    [阅读全文]...

2022-06-20 00:31:33
  • 诗名含有操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操字的诗词

  • 琴操·将归操

    曹勋〔宋代〕

    水之深兮,可以方舟。人之非兮,不可以同游。斯人斯游,吾心之忧。

    赵*甫幽居八操 其四 竹斋操

    杨万里〔宋代〕

    客来何闻,客去何嗔。左右前后惟此君。德不孤,必有邻。

    琴操·别鹤操

    曹勋〔宋代〕

    明月皎皎兮,霜风凄凄,摧云翼兮天之涯。望昆丘之路兮,不可以同归。子其弃予兮,予将畴依。月皎皎兮风凄凄。

    琴操十首。龟山操

    韩愈〔唐代〕

    (孔子以季桓子受齐女乐,谏不从,望龟山而作。

    龟山在太山博县。古琴操云:予欲望鲁兮,龟山蔽之。

    手无斧柯,奈龟山何)

    龟之氛兮,不能云雨。龟之枿兮,不中梁柱。龟之大兮,

    祗以奄鲁。知将隳兮,哀莫余伍。周公有鬼兮,嗟余归辅。

    琴操十首。拘幽操

    韩愈〔唐代〕

    (文王羑里作。古琴操云:殷道溷溷,浸浊烦兮。

    朱紫相合,不别分兮。迷乱声色,信谗言兮。炎炎之虐,

    使我愆兮。幽闭牢阱,由其言兮。遘我四人,忧勤勤兮)

    目窈窈兮,其凝其盲;耳肃肃兮,听不闻声。朝不日出兮,

    夜不见月与星。有知无知兮,为死为生。呜呼,

    臣罪当诛兮,天王圣明。

    琴操·猗兰操

    曹勋〔宋代〕

    猗嗟兰兮,其叶萋萋兮。猗嗟兰兮,其香年披披兮。胡为乎生兹幽谷兮,不同云雨之施。纷霜雪之委集兮,其茂茂而自持。猗嗟兰兮。

    赵*甫幽居八操 其七 棋台操

    杨万里〔宋代〕

    争名不亢则朝者嘻,争利不赢则市者吁。君子无所争,必也弈乎。

    赵*甫幽居八操 其八 龟潭操

    杨万里〔宋代〕

    风耆其武,波赫斯怒。油然者渊,未遽如许。

    琴操·*操

    曹勋〔宋代〕

    豳之土兮,民之所宜。豳之居兮,民之所依。予何为兮尸之。我将全汝兮,之岐之阳。汝其保宁兮,无越汝疆。斯归斯徂兮,其谁之将。嗟今之人兮,何思何伤。

    琴操·残形操

    曹勋〔宋代〕

    狸之文兮,蔚乎其成章。身之孔昭兮,而其智之不扬。维元首之昧昧兮,而股肱孰为其良。吁嗟乎,狸之祥兮。非吾之伤兮,其谁为伤。

    [阅读全文]...

2022-02-24 21:47:37
  • 含有操字的古诗词 带操字的诗词名句

  •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屈原《国殇》

    澹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小窗幽记·集醒篇》

    善操理者不能有全功,善处身者不能无过失。——《旧五代史·后周·世宗纪二》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范仲淹《剔银灯·与欧阳公*上分题》

    惊奇喜异者,终无远大之识;苦节独行者,要有恒久之操。——《菜根谭·概论》

    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孟郊《列女操 / 烈女操》

    治难於其易,去恶於其微,不伐善以长乱,不操柯而犹豫焉。——《抱朴子·外篇·用刑》

    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将苑·卷一·兵权》

    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孟郊《烈女操》

    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孟郊《列女操 / 烈女操》

    兵不完利,与无操者同实——《管子·参患》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陈寿《隆中对》

    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刘克庄《沁园春·梦孚若》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龚自珍《咏史》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白居易《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苏轼《醉翁操·琅然》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风骚。——杜甫《戏为六绝句》

    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谢灵运《登池上楼》

    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陈寿《隆中对》

    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诸葛亮《后出师表》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能者操舟疾若风,撑突波涛挺叉入。——杜甫《又观打鱼》

    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文天祥《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苏轼《醉翁操·琅然》

    树坚不怕风吹动,节操棱棱还自持,冰霜历尽心不移。——于谦《北风吹》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陈寿《隆中对》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御寇《愚公移山》

    良问曰:大王来何操?——司马迁《鸿门宴》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归有光《项脊轩志》

    弱操不能植,薄伎竞无依。——何逊《赠诸游旧诗》

    一见过所闻,操持难与群。——李白《赠瑕丘王少府》

    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苏轼《醉翁操·琅然》

    山有时而童颠,水有时而回川。——苏轼《醉翁操·琅然》

    惟翁醉中知其天。——苏轼《醉翁操·琅然》

    落笔生绮绣,操刀振风雷。——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

    制锦不择地,操刀良在兹。——李白《赠徐安宜》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陶渊明《拟古九首》

    狙虽巧过人,不善操锄耰。——王安石《秃山》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文天祥《正气歌》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苏轼《醉翁操·琅然》

    琅琊幽谷,山水奇丽,泉鸣空涧,若中音会,醉翁喜之,把酒临听,辄欣然忘归。——苏轼《醉翁操·琅然》

    有庐山玉涧道人崔闲,特妙于琴,恨此曲之无词,乃谱其声,而请于东坡居士以补之云。——苏轼《醉翁操·琅然》

    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荀子《劝学》

    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贾谊《治安策》

    而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晁错《论贵粟疏》

    内自省而不惭兮,操愈坚而不衰。——东方朔《七谏》

    不论世而高举兮,恐操行之不调。——东方朔《七谏》

    [阅读全文]...

2022-05-07 05:58:23
  • 大班所学的古诗词

  • 文学
  • 大班所学的古诗词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所学的古诗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一去二三里 :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3、画

      远看山有色,*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5、村居 (高鼎)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7、小池 (杨万里)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9、赠刘景文 (苏轼)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11、回乡偶书 (贺知章)

      离别家乡岁月多,*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13、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内容需要下载文档才能查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5、望庐山瀑布 (李 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17、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9、望天门山 唐 (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1、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静夜思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望庐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秋浦歌

      唐代: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5、夜宿山寺

      唐代: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6、赠汪伦

      唐代: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阅读全文]...

2022-03-07 21:55:04
  • 夜书所见古诗词翻译及原文

  • 文学
  • 夜书所见古诗词翻译及原文

      在日常学*、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夜书所见古诗词翻译及原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夜书所见》原文

      《夜书所见》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词句注释

      ①萧萧:风声。

      ②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③挑:用细长的东西拨动。

      ④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⑤篱落:篱笆。

      翻译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赏析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这首诗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不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着重于夜间小景。他深夜难眠,透过窗户,看到不远处篱笆间有盏灯火。于是他明白了原来是有孩子在捉蟋蟀。挑,读一声,指以细枝从缝穴中轻轻挖出蟋蟀。这幅图景令他倍感亲切,也许他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吧。“挑”字用得极为准确。这首诗在最后两句用了一个修辞手法,“之所以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是因为:夜深了,但篱笆下面还有一盏灯在发亮。”

      钱钟书《宋诗选注》说:“这种景象就是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所谓:‘笑篱落呼烟,世间儿女。’”若补上陈廷焯评姜词所云:“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最为入妙”(《白雨斋词话》卷二),便可想见诗人此时内心深处的悲哀了。

      创作背景

      这是叶绍翁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静夜感秋所作,抒发了羁旅之愁和深挚的思乡之情。草木凋零,百卉衰残,江上秋风瑟瑟寒,梧叶萧萧吹心冷。诗中一个“送”字令人仿佛听到寒气砭骨之声。

      此诗以叠字象声词置于句首,一开始就唤起读者听觉形象的联想,造成秋气萧森的意象,并且用声音反衬出秋夜的寂静。接着用一“送”字,静中显动,引出“寒声”。在梧叶摇落的萧萧声中,仿佛含有砭骨的寒气;以听觉引起触觉的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

      第二句方点出“秋风”。“月寒江风起”,来自江上的'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晋人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因思故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回家了。此诗作者耳闻秋风之声,牵动了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这两句用“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实际上是用以衬托客居心境的凄凉。再以“动”字揭出“客情”,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三四两句,从庭内移到户外,来了个大跨度的跳跃。这两句是倒装句,按意思顺序,应该前后互移。诗人意绪纷繁,难以入睡,转身步出户外,以排遣萦绕心头的羁思离愁,但眼前的夜景又给他以新的感受。那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不正是“儿童挑促织”吗?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暗夜中的一盏灯光,在诗人心灵的屏幕上映现出童年生活的片断,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遇合,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中。他以“篱落一灯”隐喻自己的“孤栖天涯”,借景物传达一片乡心,与“江上”句相关联,收束全篇,尤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

      诗歌流露出留恋童年生活之情。儿童夜捉促织,勾起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这首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耐人咀嚼。

      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见录》、《靖逸小集》。

    [阅读全文]...

2022-07-09 05:27:20
  • 中考古诗词:曹操《观沧海》

  • 中考,曹操
  • 中考古诗词:曹操《观沧海》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古诗词:曹操《观沧海》,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作】

      观沧海

      曹 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作者介绍】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一名吉利,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三国时代魏国的奠基人和主要缔造者,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一生征战,为全国尽快统一,在北方广泛屯田,兴修水利,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其次,他用人唯才,打破世族门第观念,抑制豪强,所统治的地区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此外,他还精于兵法,著《孙子略解》、《兵书接要》《孟德新书》等书。作为一代枭雄,他精通音律,善作诗歌,抒发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苦难生活,慷慨悲凉。

      中考古诗词鉴赏 ·曹操的《观沧海》

      【注释】

      ①碣(jié)石:山名。碣石山有二,这时指的大碣石山。一说即指今河北省昌黎县的碣石山。

      ②澹澹(dàn):水波摇荡貌。

      ③竦( sǒng )峙(zhì):耸立。

      ④星汉:银河。

      【译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的很茂盛。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鉴赏】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曹操《步出夏门行》的首章,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歌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观沧海》通过对于沧海的描绘和歌咏,表现出壮阔的胸怀。

      赏析中华古典诗歌理当知人论世。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年)八月,曹操借许攸之计,挥鞭北指,以少胜多,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当时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少数民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是年九月,曹操在归途中登上碣石山(位于今河北省东亭县西南的大碣石山。此山现已不存,相传已沉入大海),观看沧海壮丽景色。此时,曹操踌躇满志,意气昂扬,挥笔即书,便有了《观沧海》一诗。   ?

      这首诗写景由*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消灭所有残敌,誓统一*的壮志豪情。

      诗的开头二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稳起头,交代诗人观海的地点、观察的方位,从这个方位正让我们明白诗人是登山俯视大海,这为后文的理解作了铺垫,因为站在不同的方位观海,得到的感受是全然不同的。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虽纯为叙事,但言语之间也流露了第一次览观大海时的兴奋而庄严的心情,使人感到沧海不是寻常的景物:“观沧海”也不同于随意登临。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这6句的描写是写实,是对大海的直接描写,除了刻画海的博大动荡之外,也写出了有关景物的萧瑟气氛。虽然着墨不多,却使人想见整个海景,并似乎感觉到诗人此时的心情。这几句诗看起来并不是精心刻画,而只是现现成成地说出了目中所见,心中所感,但却更显得质朴自然,错落有致,了无雕琢的痕迹。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墨,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 诗人以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个宏伟的境界,是对大海的间接描写。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宇宙间的奇观,创造了一个博大宏伟的境界。这几句是写—个想象的境界。这寥寥16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实在是壮观极了。太阳和月亮每天从东方升起来,绕天一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一样,星光灿烂的银河,斜贯在天空,它那远远的一端垂向大海,就好像发源于沧海一样。太阳、月亮和银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辉煌、最伟大的形象了,可是诗人觉得它们的运行仍然离不开大海的怀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亲一样。这样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诗里是并不多见的。这几句描写使整个海景更有立体性,它不仅是在*面上向远处伸展,而是海与天空浑成一体。同时海中既有“洪波涌起”,天上的日月群星又运行不息,所以那浑然一体的海天之景又始终是处于激荡运转之中,这就是通过眼前景物与活泼想象的结合构成了一种极其雄伟的奇观。

      曹操这首《观沧海》生动地描绘了沧海的形象,单纯而又饱满,丰富而不琐细,好像一幅粗线条的炭笔画一样。尤其可贵的是,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沧海的形象,同时也写出了它的性格。既表现了大海,也表现了诗人自己,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诗人不满足于对海洋作形似的摹拟,而是力求表现沧海那种孕大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海,本来是没有生命的,然而在诗人笔下却具有了性格。这样更真实,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由于景物不是客观的描写,而着重刻画了诗人对海景的独特感受,所以诗中对于气势雄浑的沧海的歌咏,也正表现了诗人自己的壮阔胸怀和宏伟气魄。

      《观沧海》这首诗,从字面看,海水、山岛、草木、秋风,乃至日月星汉,全是眼前景物,这样纯写自然景物的诗歌,在我国文学史上,曹操以前似还不曾有过。它不但通篇写景,而且独具一格,堪称*山水诗的最早佳作,特别受到文学史家的厚爱。这首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

      在这首诗中,景和情是紧密结合着的。作者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建功立业的抱负。但这种感情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寓情于景中,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虽然是在描绘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感情。目睹祖国山河壮丽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诗人要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于是借助丰富的想象,来充分表达这种愿望。作者以沧海自比,通过写大海吞吐宇宙的气势,来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感情奔放,却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写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发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孙说曹诗“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观沧海》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一致的,真是使人读其诗如见其人。

      【试题】

      1、这首诗以“ ”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

      【参考答案】

      1、观;“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或“博大胸怀”。

      2、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

    [阅读全文]...

2021-12-21 05:28:15
  • 小学古诗词《夜书所见》的诗意鉴赏

  • 小学,诗意
  • 小学古诗词《夜书所见》的诗意鉴赏

      在**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古诗词《夜书所见》的诗意鉴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夜书所见》诗原文

      朝代:宋代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诗意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

      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

      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注释

      ①见:古同“现”,出现,显露。

      ②萧萧:风声。

      ③客情:旅客思乡之情。

      ④挑:挑弄、引动。

      ⑤促织:俗称蟋蟀,有的地区又叫蛐蛐。

      ⑥篱落:篱笆。

      夜书所见的诗意

      这首诗,写秋夜所见之景,抒发羁旅思乡之情。一句写梧叶,“送寒声”,微妙地写出了夏去秋来之时,旅人的敏锐感觉。

      江上的秋风吹过来,梧桐树沙沙作响,使人感受到了寒意。秋风的'声音,最能触动在外的人的思乡之情。夜已深了,还有儿童点着灯,在篱笆边找并捉蟋蟀。

      节候迁移,景物变换,最容易引起旅人的乡愁。作者客居异乡,静夜感秋,写下了这首情思婉转的小诗。

      这首诗先写秋风之声,次写听此声之感慨,末两句点题,写户外所见。全诗语言流畅,层次分明,中间转折,句似断而意脉贯穿。诗人善于通过艺术形象,把不易说出的秋夜旅人况味委婉托出而不落入衰飒的境界。最后以景结情,词淡意远,颇耐人咀嚼。

      夜书所见的诗意鉴赏

      《夜书所见》中的“见”是一个古今字,在这里应读“xiàn”而不读“jiàn”。全诗的理解应为:(题目)在孤寂夜里写写所思念的景象。(诗句)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最记挂是自己疼爱的孩子,此时可能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夜深人静了还不肯睡眠。

      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

      1、借景抒情,以景入情。一二两句写自然环境,落木萧萧,寒声阵阵,秋风秋江,传达漂泊不定、凄怆落寞之感;引发后两句书写的思忆之情,思念家中小儿此时可能还在挑灯夜戏,挑逗斗蟀。孤独之时幻想天伦之情,萧索之景催发想念嬉耍之乐。以景入情,情景交融,相互映衬,构思神妙。

      2、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秋叶、秋风、秋声、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均是写动景,动得有声有色、有光有影;篱落小屋,幽深夜晚,漆黑无边,这是写静景,静得凄神寒骨,令人惆怅满怀。那落叶片片,萧萧风声,却又引动诗人在幽静的深秋半夜挂念家中亲人思绪。

      3、悲欢交织,以欢掩悲。一二句写悲景,秋风扫落叶,长天送寒意;三四句叙欢情,深夜挑促织,异地思欢情。一悲一喜,悲喜交潜,以欢掩悲,更显游子流浪天涯的孤寂无奈、强烈思亲之情。

      4、虚实相益,以实映虚。全诗四句中一、二句写所见实景:叶落声寒,水动风凉;三、四句写引发想象:黑夜明灯,童观蟋斗。所见所闻,或明或暗,虚实相映。满耳秋声,满目秋夜,满怀乡情。实中有虚,寓虚于实,言寥寥而意无尽!

      5、心驰神往,远*互动。诗人因身受寂夜孤单之苦,而产生眷恋远方亲人之心。虽身在千里之距,嬉戏场景犹在眼前。*处寒叶声声扰,天伦乐事曼曼来。那物那景,直教人无限唏嘘。

      6、冷暖两分,“寒”“挑”传神。“寒”字一语双关,既有秋风袭来寒凉逼人之感,更有落泊天涯心神凄清之意。“挑”字于细节逼真见妙趣。写出儿童的专注嬉戏、轻挑细拨、忽屏息观斗、忽乍喜兴呼的斗蟋蟀场面,全在一“挑”。“挑”出了性格,“挑”出了神韵,“挑”出了思忆亲人温暖之情!

      7、“动”“知”连气,一气呵成。诗歌以落叶“送”寒,寒声“动”情,情牵亲人,思亲慰寂,一气连成。“动”为诗“骨”,“知(思)”为诗“心”,做好了前后承接,使全诗起落得体、张驰有度。

      8、暗用典故,明了心意。“江上秋风动客情”暗用张翰辞官典故。据传晋人张翰官居洛阳,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于是辞官回乡,了却心愿。“秋上心头使人愁”,更能传达诗人当时客居在外,乡愁满怀的心境。

      9、巧用修辞,情意绵长。“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一“送”一“动”,寓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思绪。这些物态声情的诗文,怎不把读者带进这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意境之中,令人痴迷难返,惆怅满怀。“萧萧梧叶送寒声”妙用通感,以萧萧之声催动凄凉心境,用听觉形象沟通触觉感受,意味绵长。

      《夜书所见》诗作者简介

      叶绍翁,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

    [阅读全文]...

2022-06-01 04:19:51
  • 签名古诗词_古诗词

  •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签名古诗词,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8、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9、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2、漠思回首,明月当头,只是晚风不识愁,无语寄风流。

      13、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4、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5、且恁红妆千裳,也不敌汝独饮觞。

      16、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那道伤疤谁的旧伤疤,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19、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2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2、此一时,彼一时,欲说喜欢,却又茫然。

      23、月中相思人,杯里断肠魂,离恨昨日梦,无言难回绵!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2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7、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8、梦不瞒忧,酒难湔泪,愁来无计相回避。蕙炉香袅断肠纹,倩魂摇曳风灯里。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32、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33、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3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3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6、燃尽梧桐诉殇离,我随花逝忆初景。爱上红豆绵相思,你若似水载花否?

      37、独立小桥人未识,一星如斗看多时。红楼隔雨相望冷,竹帛飘灯独自归。

      38、豆蔻年华,藐视心跳,乱了思绪画离骚。

      39、终是谁使弦断,花浇肩头,恍惚迷离。

      40、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41、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42、花蝶围花蜂,花蜂不知情。但愿天长久,陪你到永久。

      43、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44、嫣然一笑,不饮三杯,怎知伊那桃李兮!

      45、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6、鸳鸯枕上梦相异,龙凤被中心相离。了却前世今生事,娶得天涯陌路人。

      47、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4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0、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应声!

    [阅读全文]...

2022-03-02 15:45:37
  • 签名古诗词_古诗词

  • 个性,签名
  • 精美的句子,常常以励志的句子、正能量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人生感悟的句子、伤感的句子、搞笑的句子等等面目出现,经过时间的淘洗,流传下来的往往简短而有深意。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签名古诗词,希望您能保持好心情。

    1、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2、听弦断,断那三千痴缠。坠花湮,湮没一朝风涟。花若怜,落在谁的指尖。

    3、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5、深知身在情长在,怅望江头江水声。

    6、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7、雪欺春早摧芳萼,隼励秋深拂翠翘。

    8、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

    9、相忘谁先忘,倾国是故国。泠泠不肯弹,蹁跹影惊鸿。

    10、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11、瘦影自怜秋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12、漠思回首,明月当头,只是晚风不识愁,无语寄风流。

    13、若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14、兽炉沈水烟,翠沼残花片,一行行写入相思传。

    15、且恁红妆千裳,也不敌汝独饮觞。

    16、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回得了过去,回不了当初。

    17、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那道伤疤谁的旧伤疤,还能不动声色饮茶,踏碎这一场盛世烟花。

    19、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20、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21、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22、此一时,彼一时,欲说喜欢,却又茫然。

    23、月中相思人,杯里断肠魂,离恨昨日梦,无言难回绵!

    24、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5、人如风*江云,情似雨馀黏地絮。

    26、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7、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28、梦不瞒忧,酒难湔泪,愁来无计相回避。蕙炉香袅断肠纹,倩魂摇曳风灯里。

    29、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30、君子之修身,内正其心,外正其容。

    31、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32、君若扬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沈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33、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盛宴之后,泪流满面。

    34、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35、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36、燃尽梧桐诉殇离,我随花逝忆初景。爱上红豆绵相思,你若似水载花否?

    37、独立小桥人未识,一星如斗看多时。红楼隔雨相望冷,竹帛飘灯独自归。

    38、豆蔻年华,藐视心跳,乱了思绪画离骚。

    39、终是谁使弦断,花浇肩头,恍惚迷离。

    40、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41、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

    42、花蝶围花蜂,花蜂不知情。但愿天长久,陪你到永久。

    43、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决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44、嫣然一笑,不饮三杯,怎知伊那桃李兮!

    45、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6、鸳鸯枕上梦相异,龙凤被中心相离。了却前世今生事,娶得天涯陌路人。

    47、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48、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4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50、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应声!

    [阅读全文]...

2022-04-02 12:10:33
  • 效古诗古诗词

  • 效古诗古诗词

      古诗原文

      寒沙四面*,飞雪千里惊。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

      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

      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

      失道刑既重,迟留法未轻。

      所赖今天子,汉道日休明。

      诗文赏析

      也许是长久偏安于江左的青山绿水,不闻飞骑击虏、角声马鸣之故吧,南朝稍有壮心的文人士子,往往热衷于*出塞千里、勒铭燕然的军戎生涯和辉煌业绩。因此,仿“古诗”、叙汉事,借以抒写自己的怀抱和感慨,也成了他们作诗的一大爱好。范云这首诗,正以“效古”为题,倒转时空,把自身带入了六百年前边塞征战的戎马倥偬之中。

      诗之开篇以粗放的笔触,勾勒了塞外严冬的苍茫和凛冽:“寒沙四面*”写浩瀚的飞沙,在翻腾如浪中猛然静歇,填*了四野起伏的丘谷。运笔静中寓动,极富气势。“千里飞雪惊”则又动中见静,让荒寂无垠的瀚漠,刹时被纷扬的飞雪所笼盖,境界尤为开阔。一个“惊”字,表现诗人的主观感觉。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塞外景象,正如《楚辞·招魂》所述:“增冰峨峨,飞雪千里些”,令人心骇而骨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上,诗人恍已置身于顶盔贯甲的汉卒之中,正冒着风雪,向茫茫阴山、皑皑交河进发。“阴山”横亘于今内蒙古境内,往东遥接内兴安岭。山上本来草木葱茏,而今在狂烈的寒风袭击下,时时可见高大树枝的摧折;“交河城”则远在今新疆吐鲁番西北,正是车师前王的治所。此刻在雾气缥缈之中,它竟像海市蜃楼般,消失得无影无踪。从阴山到交河城,空间相距远不止千里。诗中却以“风断”、“雾失”两句,使之*若比邻。如此巨大的空间转换,不仅表现了塞外瀚漠的辽阔,更为活跃在这一背景上的士卒征战生涯,增添了几多壮色和扑朔迷离之感。

      以上四句重在写景,豪情万丈的出塞健儿,似还只在背景中若现若隐。自“朝驱左贤阵”以下,他们终于大显身手了。“朝驱左贤阵”一句,写的是飞将军李广亲自指挥的一场激战。据《史记》记载,当时李广率四千骑出右北*,迎战匈奴左贤王十倍于己的骑兵。李广布圆阵拒敌,“胡急击之,矢下如雨”,“吏士皆失色”。而李广“意气自如”,执大黄弩射杀匈奴偏将数人,终于坚持到援军到来,突围而出。“夜薄(迫*)休屠营”抒写的,则是骠骑将军霍去病的一次胜利远征。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过焉支山千有余里”,杀折兰王、斩卢胡王、执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首虏八千余级,收休屠祭天金人”,一时名震遐迩。这两次战役,在时间上相隔五、六年。诗中却以“朝驱”、“夜薄”使之紧相承按,大大增添了塞外征战的紧张态势,将出征健儿勇挫强敌的豪迈之气,表现得痛快淋漓!接着“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二句,又回射上文,抒写主人公先后追随前将军李广、嫖姚校尉霍去病屡建奇功的经历。语气沉着,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身为名将部属的深切自豪感。

      以上一节描述出塞千里、接战强虏的.英勇业绩,读来令人神旺。不过,军戎生涯除了长驱直进的胜利外,也难免有意外的失误和挫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即使功业显赫的名将,也仍要受到军法的惩处。“失道刑既重”,说的正是李广晚年的不幸遭遇:李广率师出征,因为无人向导而迷失道路;大将军卫青追究罪责,李广终于含愤自杀。“迟留法未轻”,则指博望侯张骞,随李广出塞,迟留后期,按法“当斩”,只是由于出钱,方才“赎为庶人”。这样的失误,虽然难免,但军法如山,不可宽贷。这又使充满英勇气概的军戎生活,蒙上了一重悲壮的色彩。唯其如此,它才更加可歌可泣;在诗人眼中,也更富于浪漫气息和奇异的吸引力。汉代的边塞征战,正是这样,以它辉煌的业绩和悲壮的色彩,写在了汗青史上。何况,这些业绩,又是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分不开的。倘若不是他的果断决策,汉代则不能有此美善旺盛(休明)的壮举。所以,诗之结尾,诗人不禁发出了“所赖今天子(汉武帝),汉道日休明”的热烈赞叹。倘若联系诗人生活的齐梁时代,朝廷积弱,只能坐看北方异族铁骑纵横,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的结句又包含了无限感慨和不尽之意。

      “效古诗”名为“效古”,诗中其实总有诗人自己的身影在。范云身为齐梁诗人,写的虽为汉代古事,但因为用了第一人称,在时序上又故意倒“古”为“今”(“今逐”、“今天子”),便在诗中造成了一种古今错综、彼我交融的奇特效果。出现在诗中的主人公,看似汉代士卒,却又融入了诗人的感情。恍惚之中,似乎不是诗人回到了汉代,倒似当年的李广、霍去病,穿过六百年的时空,奇迹般地出现在南朝,正率领着诗人,仰对瀚漠的朔雪、狂风,转战于阴山、交河。而读者呢,也恍惚与诗人一起,参加了“朝驱左贤阵,夜薄休屠营”的战役,为胜利的突围而欢呼,为“失道”名将的陨身而堕泪。这是一种错觉,但它的奇特效果,正是由范云这首《效古诗》的独特表现方式所造成的。

    [阅读全文]...

2022-04-19 09:59:19
所有带操字的古诗词 - 句子
所有带操字的古诗词 - 语录
所有带操字的古诗词 - 说说
所有带操字的古诗词 - 名言
所有带操字的古诗词 - 诗词
所有带操字的古诗词 - 祝福
所有带操字的古诗词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