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石和明字的古诗词大全

关于带石和明字的古诗词大全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石和明字的古诗词大全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石和明字的古诗词大全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石和明字的古诗词大全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k+) 语录(53) 说说(122) 名言(765) 诗词(9k+) 祝福(53) 心语(1)

  • 含有石字的古诗词 带石字的诗词名句

  •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菜根谭·概论》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扬子江》

    我心匪石,不可转也。——佚名《柏舟》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杜牧《山行》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于谦《石灰吟》

    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苏轼《行香子·述怀》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袁枚《马嵬》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白石似玉,奸佞似贤。——《抱朴子·内篇·袪惑》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王维《山中》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佚名《鹤鸣》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武则天《如意娘》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列传·光武十王列传》

    别院深深夏*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芭蕉不展丁香结。——贺铸《石州慢·薄雨收寒》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积石如玉,列松如翠。——郭茂倩《白石郎曲》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八阵图》

    *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苏轼《石苍舒醉墨堂》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佚名《驱车上东门》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人主为三者发喜怒之色,则金石之士离心焉。——《韩非子·观行》

    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顽石之中良玉隐焉,寒灰之中星火寓焉。——《格言联璧·接物类》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浪淘沙·北戴河》

    山骞不崩,唯石为镇——《冰鉴·神骨》

    却是*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杜荀鹤《泾溪》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李煜《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韩愈《山石》

    郎艳独绝,世无其二。——郭茂倩《白石郎曲》

    一竹一兰一石,有节有香有骨。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王维《青溪 / 过青溪水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阅读全文]...

2022-05-26 18:26:14
  • 石鼓歌古诗词

  • 石鼓歌古诗词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石鼓歌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石鼓歌》 作者:韩愈

      张生手持石鼓文,劝我试作石鼓歌。

      少陵无人谪仙死,才薄将奈石鼓何。

      周纲凌迟四海沸,宣王愤起挥天戈。

      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剑佩鸣相磨。

      搜于岐阳骋雄俊,万里禽兽皆遮罗。

      镌功勒成告万世,凿石作鼓隳嵯峨。

      从臣才艺咸第一,拣选撰刻留山阿。

      雨淋日炙野火燎,鬼物守护烦[扌为]呵。

      公从何处得纸本,毫发尽备无差讹。

      辞严义密读难晓,字体不类隶与蝌。

      年深岂免有缺画,快剑砍断生蛟鼍。

      鸾翔凤翥众仙下,珊瑚碧树交枝柯。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陋儒编诗不收入,二雅褊迫无委蛇。

      孔子西行不到秦,掎摭星宿遗羲娥。

      嗟余好古生苦晚,对此涕泪双滂沱。

      忆昔初蒙博士征,其年始改称元和。

      古人从军在右辅,为我度量掘臼科。

      濯冠沐浴告祭酒,如此至宝存岂多。

      毡包*裹可立致,十鼓只载数骆驼。

      荐诸太庙比郜鼎,光价岂止百倍过。

      圣恩若许留太学,诸生讲解得切磋。

      观经鸿都尚填咽,坐见举国来奔波。

      剜苔剔藓露节角,安置妥帖*不颇。

      大厦深檐与覆盖,经历久远期无陀。

      中朝大官老于事,讵肯感激徒媕婀。

      牧童敲火牛砺角,谁复著手为摩挲。

      日销月铄就埋没,六年西顾空吟哦。

      羲之俗书趁姿媚,数纸尚可博白鹅。

      继周八代争战罢,无人收拾理则那。

      方今太*日无事,柄任儒术崇丘轲。

      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石鼓之歌止于此,呜呼吾意其蹉跎。

    [阅读全文]...

2021-12-06 08:02:35
  • 清明的古诗词

  • 清明
  • 清明的古诗词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明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水龙吟

      【作者:秦观】

      小楼连远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怅佳期、参差难又。

      名缰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七律·清明祭》

      遥知老弟拜新坟,异地同心亦断魂。

      事在尊亲思不断,人皆念祖理难分。

      清明祭奠随情况,博爱弘扬利子孙。

      同悼同哀同告慰,满含热泪报深恩。

      《七律·清明》

      去年今日宿山村,细雨寒风欲断魂。

      父辈音容循幻梦,亲人背影掩尘痕。

      焚香揖拜思悠远,泣泪吞声念永存。

      不孝儿孙身在外,天涯遥祭忆先尊。

      《七律·清明怀古》

      往昔战地马狂飞,且看皑皑白骨堆。

      壮士捐躯酬热土,黎民失所化烟灰。

      改朝换代王旗换,称霸争权鼙鼓催。

      遍地冤魂千古恨,苍天暗恸滚沉雷。

      《绝句·清明》

      东风徐度柳梢青,细雨桃花谒祖陵。

      地坼山崩天难老,神州今日祭清明。

      《七绝·清明思亲》

      清明节日倍思亲,泪洒陵园慰逝人。

      祭母带花沉痛悼,忠魂永世定长存。

      《七律·清明祭母》

      春风难负艳阳天,湖畔孤碑雨夜寒。

      脉脉温情浮脑际,谆谆教导涌心间。

      二十四孝当铭记,朱子家规有警言。

      泣泪女儿歌一曲,在天慈母永*安!

      《极相思·念梅香》

      寒天山顶芬芳,铁蕊笑穹苍。

      霜中挺立,雪中不败,历尽沧桑。

      疏影盼来春光灿。轻轻去、谁解情长。

      桃花也好,梨花也好,怎比梅香·

      《七律·清明祭》

      严慈耕作背朝天,忙碌终生尚坦然。

      孝敬双亲知冷暖,养活子女度时艰。

      久经坎坷身心碎,历尽沧桑肝胆寒。

      作古只留荒冢影,清明祭扫泪长潸。

      《清明抒怀》

      年年清明今清明,先烈换得国新生。

      从来英雄不怕死,赢得神州永太*。

    [阅读全文]...

2022-03-16 23:37:33
  • 诗名含有石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石字的诗词

  • 题屈翁山诗札、石涛石溪八大山人山水

    郑燮〔清代〕

    国破家亡鬓总皤,一囊诗画作头陀。横涂竖抹千千幅,墨点无多泪点多!

    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

    谢灵运〔南北朝〕

    跻险筑幽居。披云卧石门。苔滑谁能步。葛弱岂可扪。袅袅秋风过。萋萋春草繁。美人游不还。佳期何由敦。芳尘凝瑶*。清醑满金罇。洞庭空波澜。桂枝徒攀翻。结念属霄汉。孤景莫与谖。俯濯石下潭。俯看条上猿。早闻夕飚急。晚见朝日暾。崖倾光难留。林深响易奔。感往虑有复。理来情无存。庶持乘日车。得以慰营魂。匪为众人说。冀与智者论。

    题奇石(石在浙西公署)

    李德裕〔唐代〕

    蕴玉抱清辉,闲庭日潇洒。块然天地间,自是孤生者。

    宿花石戍(长沙有渌口、花石二戍)

    杜甫〔唐代〕

    午辞空灵岑,夕得花石戍。岸疏开辟水,木杂今古树。

    地蒸南风盛,春热西日暮。四序本*分,气候何回互。

    茫茫天造间,理乱岂恒数。系舟盘藤轮,策杖古樵路。

    罢人不在村,野圃泉自注。柴扉虽芜没,农器尚牢固。

    山东残逆气,吴楚守王度。谁能扣君门,下令减征赋。

    石州慢 送牛农师赴石州学正

    许有壬〔元代〕

    少日襟期,不信儒冠,能把身误。长歌拂袖南来,眼底云霄*步。黄金散尽,三年流落京华,区区又上并州路。官冷坐无毡,任斋盐朝暮。今古。男儿万里封侯,休叹云萍羁旅。我亦苍黄,明日携书北去。居庸关下,萧萧风振驼铃,酒醒梦觉君何处。画出断肠时,满斜阳烟树。

    坐王官谷朋石馆得石字

    袁宏道〔明代〕

    林家梅,米家石。

    荀家香,谢家屐。

    鹤瘦带道容,松老入诗格。

    竹子一万梢,十里屯秋碧。

    杂花四五种,聊作琅玕役。

    贮雪点梅汤,和香烧筝炙。

    一分供调御,一分待幽客。

    姜白石诗词全集刻成即效白石体落之

    全祖望〔清代〕

    巨区水茫茫,天目山苍苍。

    中有白石仙,老笔生寒芒。

    寒芒久晦塞,问年过五百。

    铸金酹南村,红梨生玉色。

    石楼山见月(一作宿青山石楼)

    李益〔唐代〕

    紫塞连年戍,黄砂碛路穷。故人今夜宿,见月石楼中。

    湘中纪行十首。石围峰(一作石菌山)

    刘长卿〔唐代〕

    前山带秋色,独往秋江晚。叠嶂入云多,孤峰去人远。

    夤缘不可到,苍翠空在眼。渡口问渔家,桃源路深浅。

    寄题石湖先生范至能参政石湖精舍

    杨万里〔宋代〕

    万顷*湖石琢成。尚存越垒对吴城。如何豪杰于戈地,却入先生杖屦声。古往今来真一梦,湖光月色自双清。东风不解谈兴废,只有年年春草生。不閞白眼视青云,四海如今几苦人?渭水传岩看後代,东坡太白即前身。整齐宇宙徐挥手,默缀湖山别是春。解遣双鱼传七字,遥知掉脱小乌巾。

    [阅读全文]...

2022-02-03 02:20:41
  • 竹石古诗词的意思(古诗竹石意思翻译)

  • 郑板桥作为扬州八怪群体中的一员,其诗歌写作一如其书法,也是有怪异的艺术特征。这种艺术特征,在《竹石》题画诗的第一句中凸显了出来。为讨论方便计,笔者先把全诗转引如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一般认为第一句有“先声夺人”的效果是对的,而且因为形象感强,后来作为名句被人引用在各种场合。问题是,为何这一句可以有“先声夺人”的效果?难道仅仅因为是处在第一句的位置,是最早发出的声音,才有了“夺人”的效果吗?显然不能这样认为。其实,这里的关键还在于这第一句出现得没头没脑,在不交代行为主体时,就突然抛出一个执着坚定的行为动作,从而给人设置了巨大悬念。此外,要把“青山”“咬定”,而与之关联的行为主体居然是竹子,这与青山又是多么不匹配、不相称,所以让人在本来的有关动作的悬念中,添加了一份主体与对象不对称的奇崛感。我们当然可以把“咬定”视为拟人化的修辞手法,也因为是拟人而不是比喻,所以只描写一个动作的同时,无需交代行为主体的名称。这样,因为主体的缺*,就暗含了一种召唤结构,将写作者乃至读者召唤进去,进入一种与描写对象共情的体验中。

    相对来说,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是让描写的奇崛回落到*实中,通过更写实的笔法,把第一句的悬念加以消解、加以解释。第一句中,不但“咬定”的拟人修辞用写实的“立根”来代替,让想象中的人回到了写实中的物,而且,既穿越漫漫时间又占据巨大空间的“青山”,也被“破岩”代替了。换言之,开头那种飞扬的想象,那种“咬定”透出的强大意志力,是以第二句写实中“立根”的自然现象为依托的。“破岩”一词中的“破”,既可以理解为形容词,因为根总是生长在岩石开裂的缝隙中,但也可以作动词理解,是立根的巨大力量,从岩石中挤出裂缝,深深插入其中,最终让竹根和岩石,彼此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咬合在一起。

    如果说竹子生根的岩石是其依托的、咬合的、乃至融为一体的对象,那么竹子周边也有对立的与之较量的对象。第三句“千磨万击还坚劲”,就是在写一种恶劣环境中的自我保持和坚韧。一方面说,竹子自身的坚韧品性,可以应付“千磨万击”;另一方面,因为从岩石、从青山中获得的支撑力量,也使得打击并不能让竹子有所屈服或萎靡不振。这里,作者再次引发了读者的一个悬念,让读者陷入迷惑中,因为它与第一句极为相似,在描写“千磨万击”时,同样没有交代行为的主体。

    而在最后一句“任尔东西南北风”中,第三句的悬念得到基本消解,因为在这里,作者交代了,在山上,对竹子“千磨万击”的行为主体,主要就是东西南北风,可能还有风所携带的飞沙走石或者雨雪冰雹等。但这两句,又不仅仅是悬念和释念的简单关系,而且,这里还有对象呈现或者说视角的深刻转变。当竹子经历了风的千磨万击后,有了一个对竹子自身品质的回顾或者自我审视的“还坚劲”,犹如在验看中得到了确证,于是把眼光从竹子自身转向外部世界,转向对方,“任尔”不但极其鄙视对方,而且带有相当的挑战性质,犹如说,既然“我”经历了千磨万击还这么“坚劲”,那么“尔”有什么招数就尽量使出来吧。如果这样的理解大致不误的话,前一句貌似的自我验看,其实更应该是在向对方*。

    总起来看,虽然作者以竹子和岩石为主要描写对象,但恰恰在首句引入青山这一较为高远的名物,结句又带出开阔的东西南北方位,使得这首本可能是比较局促的咏物诗,有了较为开阔的意境。即便东西南北的方位是作为风的存在、作为竹子的对立面出现的,但不仅仅是其依托的青山,也是其对抗的风所在的开阔世界,才把竹子带向了一个广大高远的世界中。

    因为是题画诗,也有人从诗与画的关系来分析其结构特征:

    这首题画诗,前两句交代了画面内容,有整体有局部,展现了画之形。后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是画笔无法绘出的内容,而这两句揭示的恰是画之“神”。这个“神”也正是作者之画、之诗都要表达的主旨所在。

    这样的分析虽意在揭示诗画间的相同或者差异所产生的互补性,但仔细推敲,又觉得其结论是有待完善的。

    当初,大画家顾恺之提出“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的著名观点,似乎给绘画表达的“神”,留下了一个有待克服的难题,也启发诗人从文字角度来迂回弥补绘画的可能缺憾。但如果据此认为,绘画只是在表现“神”这方面无能为力,而在表现“形”这方面可以大显身手、没有障碍,其实也是想当然的。

    即以前两句言,说前后有一种整体到局部的关系,仅仅是就诗歌本身而言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与所谓的“画面内容”的整体和局部其实是不对应的。因为就作者所要表现的物象而言,竹子和青山的大小比例实在太不相称。尽管传统国画中的空间透视关系并不像现代写实画那样严格,但大意还是需要体现出来的。所以,如果画面要让人依稀感到青山的整体,就必须无限缩小竹子,而如果要画出竹子的主体物象,则青山的壮观和气势就难以进入画面中,最多也就是画出竹子依托的一片岩石或者青山一角的大概。事实上,郑板桥的画作,就是这么处理的。笔者看到两幅题写了“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石图,其中一幅,在画面右侧边缘,垂直抹几笔像悬崖的一角就示意了青山,然后从右下角伸展到画面中央的是竹枝和竹叶,占据了整幅画面的主要位置,左侧留下较多的空白,在左上角有题画诗。这样,无论是整体意义上的青山,还是局部意义的与岩石咬合的竹子根部,都没出现在画面中。另一幅,石头从下边往上延伸一部分,也很难看出山的样子。换句话说,单单就物象的形来说,前二句恰恰是通过诗句,补充了在画面很难呈现的内容,因为画面呈现的是物象的“中观”之景象,而诗中第一句力图展现的宏观与第二句深入下去的微观,其实都超越了画面可能呈现的格局。所以,以为诗歌表达了画面已然呈现的物象之“形”,又进一步表达了画面难以形容的物象之“神”,这样的分析判断,是失之简单粗糙的。

    更进一步说,即使画面中表现出了竹对山石的一种依托,但诸如“咬定”这样的拟人化手法,其实也已经把画面中“形”的取向转成了“神”。而“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这样的数量词使用和方位叠加,似乎又让人看到了具体的形。或者说,诗歌表达,是在形的描写中,让人感受了神,而在神的表现中,又让人联想到形。在充分呈现的语言魅力中,也让人清楚看到了对绘画固有艺术特征的超越。

    [阅读全文]...

2022-02-16 22:18:04
  • 明妃曲古诗词

  • 明妃曲古诗词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其实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明妃曲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宋]王洋

      汉宫沈沈凝紫烟,妾身一入知几年。

      楼高秋月照清夜,亭暖春花熏醉眠。

      忆初送我辞亲戚,便拟光华列旌戟。

      君门安得似人间,咫尺千山万山隔。

      花月朝朝空暮暮,长恋朱颜不如故。

      内家车子散金钱,安得此身沾雨露。

      忽闻花宫选罗绮,单于来朝汉天子。

      但言妾欲嫁单于,万一君王赏桃李。

      大明宫内宴呼韩,出水芙蓉鉴里看。

      徘徊顾影花颜靓,绰约丰容广殿寒。

      当日君王喜且惊,欲留人信去关情。

      若教不杀毛延寿,方信蛾眉画不成。

      茫茫汉塞连沙漠,柳色阳关断肠处。

      故乡阡陌想依然,马上琵琶向谁语。

      命薄身存有重轻,天山从此静埃尘。

      山西健将如君否,此日安危吒妇人。

      人生景物疾如驰,翻覆由来万事非。

      莫笑巫山女粗丑,朝寻楚宫暮柴扉。

      男儿莫厌款段马,女儿莫羡金缕衣。

      君不见巫山歌舞赛神罢,野老至今怀秭归。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明妃即王昭君,汉元帝宫女,容貌美丽,品行正直。晋人避司马昭讳,改昭为明,*沿用。

      王昭君

      王昭君(约前52年-约8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与貂蝉、西施、杨玉环(杨贵妃)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明妃曲二首》

      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其二

      明妃初嫁与胡儿,毡车百两皆胡姬。

      含情欲语独无处,传与琵琶心自知。

      黄金杆拨春风手,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沙上行人却回首。

      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

      可怜青冢已芜没,尚有哀弦留至今。

      《明妃曲二首》简介

      《明妃曲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被称为是咏王昭君最好的诗。

      第一首诗描绘王昭君的美貌,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同时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

      第二首诗描写王昭君入胡及其在胡中的情况与心情,并委曲深入地刻画昭君心事,突出其民族大义,塑造了一个可悲且可敬的明妃形象。全诗语言矜炼深雅,缠绵婉丽,艺术手法多样,风格鲜明独特。作品命题新颖,遭致纷纷议论,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阅读全文]...

2022-01-30 17:18:31
  • 描写清明的古诗词

  • 清明,文学
  • 描写清明的古诗词

      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下面是关于描写清明的古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清明夜

      [唐] 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木兰花慢·拆桐花烂漫

      [宋] 柳永

      拆桐花烂熳,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缃桃绣野,芳景如屏。

      倾城,尽寻胜去,骤雕鞍绀幰出郊坰。风暖繁弦脆管,万家竞奏新声。

      盈盈,斗草踏青。人艳冶,递逢迎。向路旁往往,遗簪堕珥,珠翠纵横。

      欢情,对佳丽地,信金罍罄竭玉山倾。拚却明朝永日,画堂一枕春酲。

      清明即事

      [唐] 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二首

      [唐] 杜甫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绣羽衔花他自得,

      红颜骑竹我无缘。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虚沾焦举为寒食,

      实藉严君卖卜钱。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寂寂系舟双下泪,

      悠悠伏枕左书空。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秦城楼阁烟花里,

      汉主山河锦绣中。风水春来洞庭阔,白蘋愁杀白头翁。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宋] 欧阳修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争道谁家。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路转堤斜。直到城头总是花。

      鹤冲天·清明天气

      [宋] 杜安世

      清明天气。永日愁如醉。台榭绿阴浓,薰风细。燕子巢方就,盆池小,新荷蔽。恰是逍遥际。单夹衣裳,半栊软玉肌体。石榴美艳,一撮红绡比。窗外数修篁,寒相倚。

      有个关心处,难相见、空凝睇。行坐深闺里。懒更妆梳,自知新来憔悴。

      三台·见梨花初带夜月

      [宋] 万俟咏

      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内苑春、不禁过青门,御沟涨、潜通南浦。

      东风静、细柳垂金缕。望凤阙、非烟非雾。好时代、朝野多欢,遍九陌、太*箫鼓。

      乍莺儿百啭断续,燕子飞来飞去。*绿水、台榭映秋千,斗草聚、双双游女。

      饧香更、酒冷踏青路。会暗识、夭桃朱户。向晚骤、宝马雕鞍,醉襟惹、乱花飞絮。

      正轻寒轻暖漏永,半阴半晴云暮。禁火天、已是试新妆,岁华到、三分佳处。

      清明看、汉宫传蜡炬。散翠烟、飞入槐府。敛兵卫、阊阖门开,住传宣、又还休务。

      瑞龙吟·大溪面

      [宋] 吴文英

      大溪面。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桃花三十六陂,鲛宫睡起,娇雷乍转。

      去如箭。催趁戏旗游鼓,素澜雪溅。东风冷湿蛟腥,澹阴送昼。轻霏弄晚。

      洲上青苹生处,斗春不管,怀沙人远。残日半开一川,花影零乱。山屏醉缬,连棹东西岸。

      阑干倒、千红妆靥,铅香不断。傍暝疏帘卷。翠涟皱净,笙歌未散。簪柳门归懒。

      犹自有、玉龙黄昏吹怨。重云暗阁,春霖一片。

    [阅读全文]...

2022-04-25 19:47:15
  • 清明的古诗词大全

  • 清明,文学
  • 清明的古诗词大全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清明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晴日暖,淡烟浮。——仲殊《诉衷情·寒食》

      2、斩新衣踏尽,还似去年时。——王建《寒食》

      3、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迟。——王建《寒食》

      4、普天皆灭焰,匝地尽藏烟。——沈期《寒食》

      5、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6、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7、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8、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孟浩然《清明即事》

      9、已放笙歌池院静。——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0、笋柱秋千游女并。——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12、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仲殊《诉衷情·寒食》

      13、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周邦彦《琐窗寒·寒食》

      14、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云表《寒食诗》

      1)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2)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黄孝迈《湘春夜月*清明》

      3)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孟云卿《寒食》

      4)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孟浩然《清明即事》

      5)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程颢《郊行即事》

      6)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

      7)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冯延巳《鹊踏枝清明》

      8)恻恻轻寒翦翦风,小梅飘雪杏花红。——韩偓《夜深》

      9)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欧阳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0)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李清照《念奴娇春情》

      2)清明时节雨声哗。——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3)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杨万里《寒食上冢》

      4)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5)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6)寒食不多时,牡丹初卖。——晁冲之《感皇恩寒食不多时》

      7)梦回山枕隐花钿。——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

      8)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杨万里《寒食上冢》

      9)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10)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满宫花》花正芳

      (唐)张泌

      花正芳,楼似绮,寂寞上阳宫里。

      钢笼金锁睡鸳鸯,帘冷露华珠翠。

      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

      东风惆怅欲清明,公子桥边沉醉。

      《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

      (五代)冯延巳

      风微帘幕清明*,花落春残。

      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

      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鹊踏枝》清明

      (五代)冯延巳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阅读全文]...

2022-06-03 13:13:03
  • 有关清明的古诗词

  • 清明
  • 有关清明的古诗词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清明的古诗词,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清明节介绍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

      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

      五天,1935年**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清明节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xx年5月20日,中国*申报的清明节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与清明节有关的古诗词

      【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唐】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

      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

      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荒冢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宋】王禹俏

      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描写清明的古诗词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宋代:吴潜

      海棠亭午沾疏雨。便一饷、胭脂尽吐。

      老去惜花心,相对花无语。

      羽书万里飞来处。报扫荡、狐嗥兔舞。

      濯锦古江头,飞景还如许。

      这首词写词人在衰暮之年观赏海棠,联想“海棠国”的战局,表现了烈士暮年心忧国事的忠忱。

      《清明日对酒》

      宋代: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诗人从清明扫墓联想到人生应在活着的时候,应当尽兴喝酒。

      《清明后登城眺望》

      唐代: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浣溪沙·雨湿清明香火残》

      宋代:朱敦儒

      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

      脱箨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

    [阅读全文]...

2021-12-12 21:27:05
  • 清明节的古诗词

  • 清明节
  • 清明节的古诗词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清明节的`古诗词,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长安清明言怀》

      唐·顾非熊

      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

      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雨初晴。

      客中下第逢今日,愁里看花厌此生。

      春色来年谁是主,不堪憔悴更无成。

      2、《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明·王磐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3、《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彻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歌,遥听弦管暗看花。

      4、《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5、《清明即事》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6、《清明日园林寄友人》

      唐·贾岛

      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7、《清明日忆诸弟》

      唐·韦应物

      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8、《清明日对酒》

      宋·高翥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9、《清明》

      宋·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是谁,满眼蓬蒿共一丘。

      10、《浣溪沙·春情》

    [阅读全文]...

2021-12-28 09:41:15
带石和明字的古诗词大全 - 句子
带石和明字的古诗词大全 - 语录
带石和明字的古诗词大全 - 说说
带石和明字的古诗词大全 - 名言
带石和明字的古诗词大全 - 诗词
带石和明字的古诗词大全 - 祝福
带石和明字的古诗词大全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