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答元珍的古诗

关于戏答元珍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戏答元珍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戏答元珍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戏答元珍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3) 语录(1) 说说(10) 名言(796) 诗词(468) 祝福(3) 心语(115)

  • 《戏答元珍》原文翻译赏析 欧阳修古诗

  •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

      (1)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

      (2)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距京城已远,故云。

      (3)山城:亦指夷陵。

      (4)“残雪”二句:诗人在《夷陵县四喜堂记》中说,夷陵“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 冻雷:春天的雷声。?

      (5)“夜闻”二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人意无聊感物华”。归雁:春季雁向北飞,故 云。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感物华:为物华所感染。物华 :美好的景物。

      (6)“曾是”句: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 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洛阳以花着称,作者《洛阳牡丹记 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7)冻雷:寒日之雷

      (8)乡思:相思之情

      (9)物华:自然景物

      译文

      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天涯,

      已是三月这山城怎么看不见春花?

      残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

      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想发嫩芽。

      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

      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春色有感而发。

      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

      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

      主旨

      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赏析

      以浅*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也说它“起得超妙”。这两句一果一因,语气连贯;次序上先以“疑”领起,引出对于“疑”的解释,因此显得有波折而不*板;另外,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所以,虽说是有如口语的句子,其实写得很讲究。全诗的关系,也是一联紧接一联,意脉含蓄而绵细。唐人律诗多用*列的意象、断续或跳跃的衔接,欧阳修则力图将八句诗构成流动而连贯的节奏,这无疑是唐诗之后的一条新路。

      这首《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律诗名作,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此年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字元珍)交好。丁曾有诗赠欧阳修,欧阳修乃于此年作诗以答。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达了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道出了作者哲理性的人生思考。正是在这一点上,欧阳修的这首诗体现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整理:zhl201608

    [阅读全文]...

2022-02-02 19:34:23
  • 欧阳修《戏答元珍》

  •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

      (1)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

      (2)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距京城已远,故云。

      (3)山城:亦指夷陵。

      (4)“残雪”二句:诗人在《夷陵县四喜堂记》中说,夷陵“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 冻雷:春天的雷声。?

      (5)“夜闻”二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人意无聊感物华”。归雁:春季雁向北飞,故 云。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感物华:为物华所感染。物华 :美好的景物。

      (6)“曾是”句: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 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洛阳以花着称,作者《洛阳牡丹记 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7)冻雷:寒日之雷

      (8)乡思:相思之情

      (9)物华:自然景物

      译文

      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天涯,

      已是三月这山城怎么看不见春花?

      残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

      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想发嫩芽。

      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

      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春色有感而发。

      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

      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

      主旨

      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赏析

      以浅*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也说它“起得超妙”。这两句一果一因,语气连贯;次序上先以“疑”领起,引出对于“疑”的解释,因此显得有波折而不*板;另外,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所以,虽说是有如口语的句子,其实写得很讲究。全诗的关系,也是一联紧接一联,意脉含蓄而绵细。唐人律诗多用*列的意象、断续或跳跃的衔接,欧阳修则力图将八句诗构成流动而连贯的节奏,这无疑是唐诗之后的一条新路。

      这首《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律诗名作,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此年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字元珍)交好。丁曾有诗赠欧阳修,欧阳修乃于此年作诗以答。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达了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道出了作者哲理性的人生思考。正是在这一点上,欧阳修的这首诗体现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阅读全文]...

2021-12-02 11:41:57
  • 欧阳修:戏答元珍

  •   《戏答元珍》

      作者: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

      1、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

      2、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距京城已远,故云。

      3、山城:亦指夷陵。

      4、“残雪”二句:诗人在《夷陵县四喜堂记》中说,夷陵“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冻雷:春天的雷声。

      5、“夜闻”二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人意无聊感物华”。归雁:春季雁向北飞,故云。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感物华:为物华所感染。物华:美好的景物。

      6、“曾是”句: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洛阳以花着称,作者《洛阳牡丹记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7、冻雷:寒日之雷。

      8、乡思:相思之情。

      9、物华:自然景物。

      翻译:

      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天涯,

      已是三月这山城怎么看不见春花?

      残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

      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想发嫩芽。

      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

      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春色有感而发。

      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

      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

      赏析:

      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以浅*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也说它“起得超妙”。这两句一果一因,语气连贯;次序上先以“疑”领起,引出对于“疑”的解释,因此显得有波折而不*板;另外,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所以,虽说是有如口语的句子,其实写得很讲究。全诗的关系,也是一联紧接一联,意脉含蓄而绵细。唐人律诗多用*列的意象、断续或跳跃的衔接,欧阳修则力图将八句诗构成流动而连贯的节奏,这无疑是唐诗之后的一条新路。

      这首《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律诗名作,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此年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字元珍)交好。丁曾有诗赠欧阳修,欧阳修乃于此年作诗以答。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达了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道出了作者哲理性的人生思考。正是在这一点上,欧阳修的这首诗体现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阅读全文]...

2022-07-04 06:29:02
  • 戏答元珍阅读及参考答案

  • 阅读,语文
  • 戏答元珍阅读及参考答案

      《戏答元珍》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表现出谪居山乡的寂寞心情和自解宽慰之意。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戏答元珍阅读及参考答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①,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②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③。曾是洛阳花下客④,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

      ①天涯:极边远的地方。当时诗人被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

      ②冻雷:春天的雷声。

      ③物华:自然美景。

      ④诗人曾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

      阅读题

      9、

      (1)一、二两联写了山城夷陵的自然环境,请简要概括其特点。(2分)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请简要赏析。(4分)

      (3)关于这首诗的情感,有人认为体现了诗人豁达超脱的精神,有人则认为充满了无奈和凄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

      9、

      (1)严酷(恶劣、酷寒荒僻)而不失生机。

      (2)触景生情。(1分)诗人夜里听到归雁的鸣叫,一种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他拖着病躯进入新年看到春景又至不由感慨一年时光又逝。作者因耳中所闻之声眼前所见之景的触发而不由生出一种思念家乡、时光易逝的感慨,从而表达出谪居僻地的沉痛之情。

      (3)示例一:我认为体现了豁达超脱的精神。虽然诗人被贬谪到荒僻之地,以抱病之躯而又无奈度过一年,但从颔联和尾联来看,作者仍不失积极的心态。颔联写景不失生机,尾联则直说自己曾经在洛阳欣赏过牡丹花,虽然夷陵的野花开放较晚,不如洛阳的牡丹花,但是也不必嗟叹。这就体现了诗人豁达的精神。

      示例二:我认为体现了诗人的无奈何凄凉之情。诗末两句诗人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表面上说他曾在洛阳做过留守推官,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叹了,但实际上却是故作豁达,充满着一种无奈和凄凉。而且这种无奈何凄凉是与前面思乡、时光易逝的感受一脉相承的。

    [阅读全文]...

2022-05-20 04:47:25
  • 欧阳修 《戏答元珍》译文及全诗赏析

  • 诗人
  • 欧阳修 《戏答元珍》译文及全诗赏析

      《戏答元珍》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律诗名作,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欧阳修 《戏答元珍》译文及全诗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欧阳修 《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 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释:

      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

      天涯:极边远的地方。诗人贬官夷陵(今湖北宜昌市),距京城已远,故云。

      山城:亦指夷陵。

      “残雪”二句:诗人在《夷陵县四喜堂记》中说,夷陵“又有橘柚茶笋四时之味”。 冻雷:春天的雷声。

      “夜闻”二句一作“鸟声渐变知芳节,人意无聊感物华”。归雁:春季雁向北飞,故 云。隋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感物华:为物华所感染。物华 :美好的景物。

      “曾是”句: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至景元年(1034),欧阳修曾任 西京(洛阳)留守推官。洛阳以花著称,作者《洛阳牡丹记 风俗记》:“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花开时,士庶竞为游遨。”

      冻雷:寒日之雷。

      乡思:相思之情。

      物华:自然景物。

      译文:

      我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荒远的天涯,已是二月这山城怎么看不见春花?残余的积雪压在枝头好象有碧桔在摇晃,春雷震破冰冻那竹笋也被惊醒想发嫩芽。夜晚听到归雁啼叫勾起我对故乡的思念,带着病进入新的一年面对春色有感而发。我曾在洛阳做官观赏过那里的奇花异草, 山城野花开得虽迟也不必为此嗟叹惊讶。

      赏析:

      宋仁宗景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 作。一本题为《戏答元珍花时久雨之什》。题目冠以“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实正是他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之辞。全诗先是描写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接着抒发自己迁谪山乡的寂寞情怀及眷眷乡思,最后则自作宽慰之言,看似超脱,实是悲凉,表现出作者*静的表面下更深沉的痛苦。写景清新自然,抒情一波三折而真切诚挚,感人至深。开头二句起得超妙,欧阳修自己也颇为自得,他曾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蔡眦《西清诗话》)起句不凡,下面又环环相扣,故方回《瀛奎律髓》说:“以后句句有味。”

      首句写夷陵山城的恶劣环境。二月时分在其他地方早就应该花开满眼香气逼人了,但在此地却遍地荒凉。诗人表面上是写自然环境的恶劣,但实际上是写政治环境的不善,言下之意是朝廷的关怀怎么就不再远度天涯光顾一下这小城的官员呢?残雪压枝,但夷陵还有鲜美的柑橘可以品味,意即尽管如此,但在山城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着,并且还要品出美味打破生活的寂寞;冻雷初响,惊醒熟睡的竹笋,它亦积蓄着力量,正要冒出新生的嫩芽,突破严厉的压制。“夜闻归雁”与“病入新年”两句反映出诗人心里的苦闷,流放山城兴起乡思之情在所难免,而这乡思之情又变成乡思之病,面对新年又至物华更新不免要感慨时光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

      诗末两句诗人虽然是自我安慰,但却透露出极为矛盾的`心情,表面上说他曾在洛阳做过留守推官,见过盛盖天下的洛阳名花名园,见不到此地晚开的野花也不须嗟叹了,但实际上却充满着一种无奈和凄凉,不须嗟实际上是大可嗟,故才有了这首借“未见花”的日常小事生发出人生乃至于政治上的感慨。

      此诗之妙,就妙在它既以小孕大,又怨而不怒。它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是历代以来以“香草美人”来比喻君臣关系的进一步拓展,在他的内心中,他是深信名君不会抛弃智臣的,故在另一首《戏增丁判官》七绝中说“须信春风无远*,维舟处处有花开”,而此诗却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他的怀疑,也不失为一种清醒。但在封建朝政中,君臣更多的是一种人身依附、政治依附的关系,臣民要做到真正的人生自主与自择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他也只能以“戏赠”“戏答”的方式表达一下他的怨刺而已,他所秉承的也是*古典诗歌的“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据说欧阳修很得意这首诗,原因恐怕也就在这里。

      赏析二:

      这首戏答元珍就是被贬到夷陵时作的,这首诗即可以算作欧阳修诗作的一篇代表,也可以算作宋诗自觉的一个典型,大抵唐人的律诗,都是用的*列的意向,断续或跳跃的衔接,这首诗却把八句诗构成了一个流动而又连贯的节奏,这是一条新路,是宋人自己走出来的。

      元珍是当时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的字,他先前写了一首《花时久雨》送给欧阳修,欧公便作了这首诗以答,题首用了个“戏”字,表明自己写的只是开玩笑,千万不能当真,更不能送给皇帝去搞“*”,其实宋朝的政治环境相比是非常宽松的,尤其是欧阳修所处的仁宗时代,他这个担心是比较多余的。

      首联表明了时间,是二月的早春,所谓“春风疑不到天涯”,表面上是说自己在夷陵(今天的湖北宜昌)这个边远山城,虽然到了二月,但春风难到,山花不开,这个用法其实王之涣就用过,他说“春风不渡玉门关”,暗里是要说皇恩不到,欧阳修也正是用的这个意思,他自己非常欣赏这一联,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首句以问起,后句给答案,因此就不是*列的,而是有波折的,另外,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宋人的诗,有时候读起来就和口语一样*淡无奇,但其实中间大有讲究。所以方回先生读了之后就说“以后句句有味”(瀛奎律髓)。

      第二联就写景了,写的都是早春的景色,非常到位精细,尤其是“冻雷惊笋欲抽芽”这句,用“欲”字使整联有了一种知觉。接下来再有一个波折,由景转情,怀念起家乡,由思乡再一转,转到感叹自己目前的情况,既有病又遭贬,何其不爽!整诗读到这里,就光是有一种压抑郁闷的感觉了,第一联被贬后的落寞情怀,第二联写的是凄凉春景,第三联又是眷眷乡思。

      可到了最后一联,欧阳修再来了一个大的逆转,陈衍的《宋诗精华录》里说:“结韵用高一层意自*“。说得非常到位,因为以上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一联作铺垫,欧阳修表示自己并没有消沉,更不会屈服,我曾在西京洛阳就看过美丽的春光,我先前早就“阔过了”,所以我就要在这僻野之地等待着这迟开的山花。于这深深的寂寞愁闷中怀着积极向上的精神。最后结合整诗,再细细品位末联的宽慰,也能更深的体会到欧阳修这种*静下的悲凉。

      欧阳修能有这种精神,我觉得和他母亲邓氏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邓氏“画荻教子”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但邓氏给欧阳修的影响远远不止如此,邓氏是世为江南大族,受过良好的教育,欧阳观(欧阳修父亲)死后,她就一直守寡,欧阳修被贬夷陵,她说:“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泷冈阡表)。邓氏的这种豁达的精神和对儿子的慈爱,是非常让后人敬仰的。

      诗人介绍

      欧阳修在其父欧阳观任绵州推官时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四岁丧父,随叔父欧阳晔在湖北随州长大,幼年家贫无资,母亲郑氏用芦苇在沙地上写字、画画,还教他识字。

      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常从城南李家借书抄读,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往往书不待抄完,已能成诵;少年*作诗赋文章,文笔老练,有如**。其叔由此看到了家族振兴的希望,曾对欧阳修的母亲说:“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唯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__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主旨

      欧阳修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故在诗中流露出迷惘寂寞的情怀,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而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

    [阅读全文]...

2021-12-25 17:55:41
  • 《戏答元珍》原文及译文

  • 《戏答元珍》原文及译文

      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所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戏答元珍》原文及译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戏答元珍》原文:

      欧阳修〔宋代〕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戏答元珍》译文:

      我真怀疑春风吹不到这边远的山城,已是二月,居然还见不到一朵花。

      有的是未融尽的积雪压弯了树枝,枝上还挂着去年的橘子;寒冷的天气,春雷震动,似乎在催促着竹笋赶快抽芽。

      夜间难以入睡,阵阵北归的雁鸣惹起我无穷的乡思;病久了又逢新春,眼前所有景色,都触动我思绪如麻。

      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

      《戏答元珍》赏析:

      以浅*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也说它“起得超妙”。这两句一果一因,语气连贯;次序上先以“疑”领起,引出对于“疑”的解释,因此显得有波折而不*板;另外,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所以,虽说是有如口语的句子,其实写得很讲究。全诗的关系,也是一联紧接一联,意脉含蓄而绵细。唐人律诗多用*列的意象、断续或跳跃的衔接,欧阳修则力图将八句诗构成流动而连贯的节奏,这无疑是唐诗之后的一条新路。

      这首《戏答元珍》是欧阳修的'律诗名作,此诗作于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年)。此年欧阳修因事左迁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与峡州军事判官丁宝臣(字元珍)交好。丁曾有诗赠欧阳修,欧阳修乃于此年作诗以答。此诗首联写山城荒僻冷落;颔联承前细写山城荒凉之景,写出残雪累累、寒雷殷殷中蕴孕的生机一片。后两联抒情。颈联写作者多病之身在时光变迁、万物更迭中产生的客子之悲;尾联写自己早年作客洛阳,稔熟洛阳牡丹,今日山城野花虽晚,但自己全不在意。欧阳修在这样一首普通的诗中表达了决不屈服的昂扬之志,道出了作者哲理性的人生思考。正是在这一点上,欧阳修的这首诗体现了宋诗注重理趣的革新特征。

      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阅读全文]...

2022-04-15 08:25:36
  • 珍惜时间的诗句古诗

  • 珍惜,时间
  • 珍惜时间的诗句古诗

      惜时,是指要爱惜时间。时光流逝是无情的,所以应当爱惜。自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站在河边发出感叹: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水一样,不舍昼夜的奔流。惜时就成为中华民族一个永久流行的信念,表现为只争朝夕。下面是珍惜时间的'诗句古诗,请参考!

      1、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 杜秋娘《金缕衣》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3、韶华不为少年留。 —— 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

      4、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 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5、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是、少年游。 ——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6、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 祖咏《望蓟门》

      7、年少抛人容易去。 —— 晏殊《玉楼春·春恨》

      8、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 崔颢《长干行·家临九江水》

      9、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10、人不负春春自负。 —— 辛弃疾《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11、泥落画梁空,梦想青春语。 —— 吴文英《生查子·秋社》

      12、季子正年少,匹马黑貂裘。 —— 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13、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 李白《长歌行》

      14、花柳青春人别离。 —— 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15、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 —— 吴文英《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16、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 刘彻《秋风辞》

      17、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 —— 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

      18、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 李白《短歌行》

      19、五陵北原上,万古青濛濛。 ——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

      20、十五入汉宫,花颜笑春红。 —— 李白《怨歌行》

      21、独有庚郎年最少。 —— 梅尧臣《苏幕遮·草》

      22、晴天闇闇雪,来送青春暮。 —— 刘禹锡《柳花词三首》

      23、青春花姊不同时。 —— 吴文英《醉桃源·芙蓉》

      2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 宋祁《玉楼春·春景》

      25、免使年少,光阴虚过。 —— 柳永《定风波·自春来》

      26、遍绿野,嬉游醉眠,莫负青春。 —— 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27、丈夫志,当景盛,耻疏闲。 —— 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1、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高启《吊岳王墓》

      2、客路那知岁序移。赵鼎《鹧鸪天建康上元作》

      3、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谢枋得《武夷山中》

      4、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5、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温庭筠《苏武庙》

      6、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7、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高適《别董大二首》

      8、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9、年年跃马长安市。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10、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11、金谷年年,乱生春色谁为主。林逋《点绛唇金谷年年》

      12、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处有龙盘。李商隐《咏史二首其一》

      13、细数十年事,十处过中秋。范成大《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14、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李白《短歌行》

      15、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

      16、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17、游人记得承*事,暗喜风光似昔年。韦庄《长安清明》

      18、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山醉亦休。陆游《秋思》

      19、三千年后知谁在?何必劳君报太*!罗隐《黄河》

      20、毕竟不成眠,一夜长如岁。柳永《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

      21、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2、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阅读全文]...

2022-06-10 09:38:49
  • 含有戏字的古诗词 带戏字的诗词名句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其六》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佚名《戏赠张先》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阳被犬欺,得志猫儿雄过虎,落毛凤凰不如鸡。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陶庵梦忆·卷一·金山夜戏》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却将万字*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男儿西北有神州,莫滴水西桥畔泪。——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欧阳修《戏答元珍》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刘禹锡《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 玄都观桃花》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欧阳修《戏答元珍》

    矮人看戏何曾见,皆是随人说短长。

    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赵翼《论诗五首》

    昔日戏言身后意,今朝都到眼前来。——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佚名《江南》

    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黄庭坚《戏呈孔毅父》

    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杜甫《戏为六绝句》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佚名《江南》

    自笑好山如好色,只今怀树更怀人。闲愁闲恨一番新。——辛弃疾《浣溪沙·偕叔高子似宿山寺戏作》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句》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欧阳修《戏答元珍》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杜甫《戏为六绝句》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杜甫《戏为六绝句》

    易挑锦妇机中字。难得玉人心下事。——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秦观《还自广陵》

    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王维《戏题盘石》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司马光《破瓮救友》

    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黄庭坚《定风波·次高左藏使君韵》

    年年跃马长安市。客舍似家家似寄。——刘克庄《玉楼春·戏林推》

    将失权,不操其势,亦如鱼龙脱于江湖,欲求游洋之势,奔涛戏浪,何可得也。——《将苑·卷一·兵权》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皇甫松《采莲子·菡萏香莲十顷陂》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岑参《戏问花门酒家翁》

    军中无戏言——《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李白《戏赠杜甫》

    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杜甫《官定后戏赠》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柳宗元《种柳戏题》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来惟有酒偏香。——辛弃疾《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白居易《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

    晚节渐于诗律细,谁家数去酒杯宽。——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

    [阅读全文]...

2022-05-20 20:11:03
  • 关于珍惜时间的古诗

  • 珍惜,时间
  • 关于珍惜时间的古诗

      金钱买不到时间,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时间才是,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10首关于珍惜时间的古诗,欢迎大家阅读!

      1、《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明日歌》

      明·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3、《满江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金缕衣》

      唐·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5、《杂诗》

      东晋·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6、《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7、《题旅店》

      清·王九龄

      晓觉芳檐片月低,依稀乡国梦中迷。

      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

      8、《一剪梅》

      宋·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阅读全文]...

2022-07-14 16:47:21
  • 珍惜时间的古诗

  • 时间,珍惜,抒情
  • 1、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春宵》

    2、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偶成》

    3、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白鹿洞二首·其一》

    5、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题弟侄书堂》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7、宝髻偏宜宫样,莲脸嫩,体红香。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莫倚倾国貌,嫁取个,有情郎。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好时光·宝髻偏宜宫样》

    8、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浣溪沙·小阁重帘有燕过》

    9、奉君金卮之美酒,玳瑁玉匣之雕琴。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抵节行路吟。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拟行路难·其一》

    10、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11、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愚者爱惜费,但为后世嗤。仙人王子乔,难可与等期。——《生年不满百》

    12、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今日歌》

    13、买得杏花,十载归来方始坼。假山西畔药阑东,满枝红。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黄昏把酒祝东风,且从容。——《酒泉子·买得杏花》

    14、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王孙游》

    15、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短歌行,无乐声。——《短歌行》

    16、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杂诗十二首·其一》

    17、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乐游原/登乐游原》

    18、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金缕衣》

    [阅读全文]...

2022-05-12 19:56:51
戏答元珍的古诗 - 句子
戏答元珍的古诗 - 语录
戏答元珍的古诗 - 说说
戏答元珍的古诗 - 名言
戏答元珍的古诗 - 诗词
戏答元珍的古诗 - 祝福
戏答元珍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