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收集两句托物喻人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收集两句托物喻人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收集两句托物喻人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收集两句托物喻人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责任重大的、最光荣的职业,这一职业的意义和作用必将日益提高和增加。
为学莫重于尊师。
我们对于国家的贡献,哪里还有比教导青年和教育青年更好、更伟大的呢。
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
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者的一切,只有健康的心灵才有健康的行为。
务学不如务求师。
教育不仅教人知道他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而且教他们做没有做过的事情。
你是我二十年前的先生,你现在仍然是我的先生,你将来必定还是我的先生。
国家的命运有赖于对青年的教育。
使学生对教师尊敬的惟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人冀子孙贤,而不敬其师,犹欲养身而反损其衣食也。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
没有激情,世上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都不能完成。
教育的目的在于品德的形成。
数量增加的唯一手段。
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也。
片言之赐,皆事师也。
一日之师,终身为父。
*的个性在童年成长。
事师之犹事父也。
教化之本,出于学校。
经师易遇,人师难遇。
应当把我们人民教师提高到从未有过的,在资产阶级社会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
没有教育,就没有人才;没有人才,就啥也没有。
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提高教师的威信,应该用教育全体居民的办法,使他们对教师表示极端尊重,在教师周围形成一种普遍尊敬的气氛。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
人只有靠教育才能*,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而且是艺术事业。
有的崇高地位,这是用不着证明的真理。
教育者的关注和爱护在学生的心灵上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
圣人无常师。
学校是造就人才的工厂。
教师是太阳底下再优越没有的职业了。
志向是天才的幼苗,经过热爱劳动的双手培育,在肥田沃土里将成长为粗壮的大树,不热爱劳动,不进行自我教育,志向这棵幼苗也会连根枯死,确定个人志向,选好专业,这是幸福的源泉。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
学校之设,固治国化民之本也。
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学贵得师,亦贵得友。
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这就是人的最大幸福。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
师者,因此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育对于人的灵魂,如同雕刻之于大理石,哲学家、圣人、英雄、智者、善人或其他伟大人物,往往以一个庶民身份埋没着,经过适宜的教育而被捕发掘出来。
传播知识就是播种幸福。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威严壮观,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下面是为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很美很冷门的古诗句两句希望大家喜欢。
1、香汗薄衫凉,凉衫薄汗香。——苏轼《菩萨蛮·回文夏闺怨》
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3、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
4、月满西楼凭阑久,依旧归期未定。——李玉《贺新郎·春情》
5、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赠卫八处士》
6、无端风雨,未肯收尽余寒。——辛弃疾《汉*·立春日》
7、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8、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程颢《秋日》
9、一年两度锦城游,前值东风后值秋。——罗隐《魏城逢故人》
10、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11、夜深微雨润堤沙,香风万家。——王元鼎《醉太*·寒食》
12、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13、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韩翃《宿石邑山中》
14、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杜甫《春日忆李白》
15、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李白《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有关雪的古诗句收集
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有关雪的古诗句收集,欢迎阅读。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元·华幼武《春雪》
3、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
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罗万朵云。——元稹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6、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东晋·谢安《咏雪联句》
7、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8、开门枝鸟散,一絮堕纷纷。——宋·司马光《雪霁登普贤阁》
9、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
10、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唐·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1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2、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宋·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13、云雪离披山万里,别来曾住最高峰。暂到人间归不得,长安陌上又相逢。——唐·卢纶《出山逢耿湋》
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15、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6、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
17、燕上雪花大如*,纷纷吹落轩辕台。
1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宋卢梅坡《雪梅》
19、玉花飞半夜,翠浪舞明年。——宋·苏轼《和田国博喜雪》
20、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唐·卢纶《塞下曲·其三》
2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22、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
23、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艳。——吕本中
24、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唐《南秦雪》
25、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冬云》
26、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27、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入手。——李白
28、不知庭霞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29、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0、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高骈《对雪》
3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3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
33、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4、对琼瑶满地,与君酬酢。——宋·辛弃疾《和廓之雪》
35、岘山一夜玉龙寒,凤林千树梨花老。——唐·吕岩《剑画此诗于襄阳雪中》
36、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宋·毛滂《上林春令》
37、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夜寒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沈佩
3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
39、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张元作
40、落尽琼花天不惜,封他梅蕊玉无香。——宋·杨万里《观雪》
4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42、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唐·张孜《雪诗》
43、天街飞辔踏琼英,四顾全疑在玉京。——唐·裴夷直《和周侍洛城雪》
44、宫城团回凛严光,白天碎碎堕琼芳。——唐·李贺《十二月乐辞·十一月》
45、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唐·李白《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46、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7、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
48、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无私玉万家。——元·黄庚《雪》
49、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岭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唐·元稹《南秦雪》
虞世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笔下的蝉是人格化了的蝉,具有浓郁的象征性。一、二句写的是蝉的形体、*性和声音;三、四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句句又暗示着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这里所突出强调的是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李商隐《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诗人自许清高,不肯屈就,结果只落得生活困顿,这不就是“高难饱”吗?他曾向令狐绹等当权者陈情,希望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可最终还是不被人理会,依旧无法摆脱仕途坎坷的困境,这难道不是一场“徒劳”吗?在这里,蝉已经完全人格化了,诗人分明是借其表达自己艰难的身世和处境。蝉的鸣声到五更天亮时,已经稀疏得几*断绝了,可是一树的叶子依然是那样的苍翠,并不为蝉的哀鸣而悲伤萧疏,显得是那样的冷酷,没有一点一滴地同情。蝉的操守高洁正与我的廉正清贫相应。烦劳你蝉君最能让我警醒,我这个与蝉境遇相似的小官,也当坚持操守,玉洁冰清,这让我不免有了归乡的念头。用拟人手法写蝉。尾联“君”与“我”对举,把咏物和抒情结合起来,呼应开头,首尾圆融,意脉连贯。
杜荀鹤《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作者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就像*元帅的《松》所说:“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掩没在“深草里”。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向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一字千钧,不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勇敢战斗的精神,活脱脱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转大。终于有一天,小松成了大松,人们才惊叹不已。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识”字,故诗人感叹道: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成是栋梁之材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作者以梅花自况,咏梅的凄苦以泄胸中抑郁,感叹人生的失意坎坷;赞梅的精神又表达了青春无悔的信念以及对自己爱国情操及高洁人格的自许。梅花生长在驿站外面的断桥边,人迹罕至,寂寞荒凉、无人照管,无人赏识,备受冷落,不得与人亲*交流而只能孤芳自赏,独自走完自己的生命历程而已。“已是黄昏独自愁”是拟人手法,写梅花的精神状态,身处荒僻之境的野梅,虽无人栽培,无人关心,但它凭借自己顽强的生命力也终于长成开花了。宝剑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野梅不*凡的遭遇使它具有不同凡响的气质。梅花生在世上,无意于炫耀自己的花容月貌,也不肯媚俗与招蜂引蝶,所以在时间上躲得远远的,既不与争奇斗艳的百花争夺春色,也不与菊花分享秋光,而是孤独地在冰天雪地里开放。可即使这样,还是找来了群芳的嫉妒。这两句借梅花表现出陆游标格孤高,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崚嶒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作者从民族国家的利益出发,做出生命的表白。悲忧中透出一种坚贞的自信。词人借梅言志,曲折地写出险恶仕途中坚持高沽志行。不媚俗.不屈邪.*绝俗,忠贞不渝的情怀与抱负。这首咏梅词.通篇来见“梅”字.却处处传出“梅”的神韵.且作者以梅自喻。比必寄托。物我融一。对梅的赞咏中,显示词人身处逆境而矢志不渝的崇高品格。
王冕《墨梅》: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不求功勋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王冕《白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冰雪林中著此身”,就色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白”也;就品性而言,以“冰雪”形“此身”之坚忍耐寒也,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将梅树比作自己。 已经表现白梅的冰清玉洁,接着就拿桃李作反衬。前两句写梅花冰清玉洁,傲霜斗雪,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后两句借梅喻人,写自己的志趣、理想与抱负,讴歌了为广大民众造福的英雄行为及牺牲精神。
郑思肖《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这首诗托深深隐含了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这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也决不被北风吹落的高洁之志,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这首诗句用于表达“民族气节、忠贞爱国”时显得分外贴切。
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烈火焚烧”,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浑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明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明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郑板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 。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和它顽强的生命力;后两句说竹子经过无数次的磨难,长久了一身英俊挺拔的身姿,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从不畏惧来自东南西北的狂风击打。作者在赞美竹子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这首诗表面写竹,其实是写人,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诗中的劲竹象征了诗人面对种种艰难困苦,宁折不弯,决不向任何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和不肯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的铮铮傲骨。
袁枚《苔》: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苔藓自是低级植物,多寄生于阴暗潮湿之处,可它也有自己的生命本能和生活意向,并不会因为环境恶劣而丧失生发的勇气。在一个没有阳光、不适宜生长的地方,可是苔藓却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而这青春从何而来?「恰自来」,嗯,并不从何处来,而是生命力旺盛的苔藓自己创造出来的!它就是凭着坚强的活力,突破环境的重重窒碍,焕发青春的光采。
苔也会开花的,当然,怪可怜的,花如米粒般细小,但难道小的就不是花吗?只要能够开放,结出种子,繁衍后代,便是生命的胜利。所以,「也学牡丹开」,既是谦虚,也是骄傲!对的,苔花如此细小低微,自不能跟国色天香的牡丹相比,可是牡丹是受人玩赏而受悉心栽培的,而苔花却是靠自己生命的力量自强,争得和花一样开放的权利——这世道并非仅为少数天才和英雄而存在的!
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
这是苏轼眼中的梅花,她就像一位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的美人,总是担心自己的不合时宜为世俗所不容,但又不肯随波逐流,始终不改其孤傲和高洁的品格。
托物言志,苏轼以红梅傲然挺立的品质,抒发了自己的达观超脱和坚守,这一身铮铮傲骨天地可鉴。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这是王冕的梅花,也是他的人生态度和高尚情操,以梅自况,誓要和梅花一样独自芬芳,绝不向世俗献媚。
梅花傲雪凌霜,不惧严寒,深得文人墨客的喜爱,也最多的被以托物言志抒*怀,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几首以梅言志的古诗词,看那一首能走进你的心。
万物冻欲折,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风送幽香去,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唐 齐己《早梅》
赏析:数九严冬,冰天雪地里,万木几*凋摧,只有不畏风雪的梅树独凝地下的暖气于根茎,恢复了勃勃的生机。
昨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诗人清晨出得房来,放眼望去,只见山村野外全都笼罩在皑皑白雪之中。
一缕淡淡的幽香被凛冽的寒风裹挟而至,原来,一枝早梅在昨夜的风雪中悄悄地绽放了。
淡极始知花更艳,白梅花的素雅芳洁令使人惊艳不已,就连鸟儿都流连着不肯离去。
如此素雅高洁的白梅花却开在这荒野孤村,它的芳姿能得几人赏识呢?
白梅花啊,如果明年还能按时绽放,希望你先开到人们喜欢的望春台。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首联用对比的手法写出梅花不畏严寒的秉性,颔联描摹出皑皑白雪中孤梅独放的清绝景象,颈联侧重梅花的姿色和风韵,尾联抒情,语义双关,寄托希望。
欺霜傲雪,孤根独暖,苔枝缀玉,内怀幽香,外呈素艳,高标傲韵,这既是早梅的境界,也是诗人的境界。
清高孤傲,坚贞不屈,执着自信,虽是怀才不遇,却从未放弃希望,不甘寂寞,满怀期望,只愿明年应时而发,在望春台上独占鳌头。
言已尽,意未了,借物喻己,含蕴深藉,真是一首托物言志的佳作。
诗人简介:齐己,俗名胡德生,自号衡岳沙门,晚唐著名诗僧。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宋 陆游《卜算子 咏梅》
赏析:黄昏时分,暮色降临,荒凉的驿外野地,梅花在凄风冷雨中独自默默地开放,没有人注意到它们。
梅花无声无息独自开放,并不想煞费苦心地去争芳斗艳,对百花的排斥也毫不在意,即便是凋零了,被碾成了泥,化作了尘土,也依旧如往昔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傲霜雪、欺凌寒、不畏*、不羡富贵,这就是梅花高贵品格的体现,也是陆游喜爱梅花的原因。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爱梅,他一生写了大量歌咏梅花的诗词,其实,也是诗人在寄托自己的胸襟和抱负。
梅花的寂寞就是诗人的孤独,梅花的初心就是诗人的坚持,虽屡遭打压和排挤,却坚决不同流合污,陆游的这首词,既是咏梅的佳作,也是自己的咏怀之作。
作者简介: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仕途不顺,屡遭排挤,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有《剑南诗稿》等著作传世。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吹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唐 柳宗元《早梅》
赏析:高大的梅花树上,早梅花昂首怒放,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繁荣景象。
遥望楚天,广阔无垠,莹润的梅花在碧蓝的天空下,显得分外的娴静高雅。
虽然北风呼啸,雪压霜欺,可早梅却从未有畏惧,一如既往地散发着清幽的芬芳,而它的色泽也愈发得晶莹剔透。
看着如此高洁美好的梅花,诗人真想折下一枝寄给远方的好友,聊以表达思念之情,奈何,关山万重,山水阻隔,这愿望怕是难以实现。
可是,眼看着寒梅即将凋零,诗人却又无可奈何,一丝喟叹之情油然而生,这同时是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早梅迎风斗寒,昂首怒放,这飒爽的英姿,不正是诗人豁达胸襟的写照吗?
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被贬居偏远的永州,饱受打击,这首早梅就写于其贬谪期间,没有颓废之意,只有对理想执着的坚定追求,梅的风骨和自己的人格浑然一体,昂扬向上,令人振奋。
作者简介: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唐朝杰出的诗人、哲学家和政治家,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有《柳河东集》传世。
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犹余雪霜态,未肯十分红。——宋 王十朋《红梅》
红梅花傲霜凌雪不畏严寒,既有其内在的高洁,也有其外在的娇艳,虽是红梅,它的色彩却不是十分的红艳。
所以,那些晚开的桃李花也不必嫉妒它,因为花开的姿态本就有所不同。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世间万物都有其自己的使命,努力做好自己就足够了,何必去和他人比较呢。
操守高洁,谦虚和逊,这既是红梅的品质,也是诗人的情怀,托物言志,不着痕迹,堪称经典。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高洁雅致,超凡脱俗,冰清玉洁,这就是梅的品质,也是那些托梅言志的是人们的美好品质,一样值得称赞。
春天,既给人以新的生命,也给人以新的希望,带有春的更表达了春的美好。
1、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戴叔伦《苏溪亭》
3、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4、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春晚》
5、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春雨》
6、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7、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9、无寻处,惟有少年心。——章良能《小重山·柳暗花明春事深》
10、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清*调·其一》
11、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3、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八六子·倚危亭》
1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15、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16、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17、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18、淡云来往月疏疏。——李清照《·髻子伤春慵更梳》
19、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春景》
20、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张九龄《感遇·兰叶春葳蕤》
21、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2、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杜甫《春日忆李白》
2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相思》
24、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朱熹《春日》
25、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2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27、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28、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纳兰性德《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
29、造物无言却有情,每於寒尽觉春生。——张维屏《新雷》
30、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31、满城春色宫墙柳。——《钗头凤·红酥手》
32、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33、*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徐再思《折桂令·春情》
34、落尽梨花春又了。——梅尧臣《苏幕遮·草》
3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秦观《好事*·梦中作》
3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7、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苏轼《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3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39、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40、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乐·别来春半》
41、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42、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卜算子·咏梅》
4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44、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
45、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4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古风二首》
47、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
48、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岑参《山房春事二首》
49、一枕新愁,残夜花香月满楼。——项鸿祚《减字木兰花·春夜闻隔墙歌吹声》
50、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春景》
都说世上只有妈妈好,我说爸爸更是我骄傲,为我霜染发梢,为我驼背弓腰,为我贪黑起早,为我昼夜辛劳。
好了歌
曹雪芹(清)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送子龙赴吉州掾》
〖宋〗
我老汝远行,知汝非得已。驾言当送汝,挥涕不能止。
人谁乐离别,坐贫至于此。汝行犯胥涛,次第过彭蠡。
波横吞舟鱼,林啸独脚鬼。野饭何店炊?孤棹何岸檥?
判司比唐时,犹幸免笞箠;庭参亦何辱,负职乃可耻。
汝为吉州吏,但饮吉州水;一钱亦分明,谁能肆谗毁?
聚俸嫁阿惜,择士教元礼。我食可自营,勿用念甘旨。
衣穿听露肘,履破从见指;山门虽被嘲,归舍却睡美。
益公名位重,凛若乔岳峙;汝以通家故,或许望燕几,
得见已足荣,切勿有所启。又若杨诚斋,清介世莫比,
一闻俗人言,三日归洗耳;汝但问起居,余事勿挂齿。
希周有世好,敬叔乃乡里,岂惟能文辞,实亦坚操履;
相从勉讲学,事业在积累。仁义本何常,蹈之则君子。
汝去三年归,我傥未即死,江中有鲤鱼,频寄书一纸。
《观村童戏溪上》
陆游〖宋〗
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
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
《五更读书示子》
陆游〖宋〗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
陆游〖宋〗
吾儿虽憨素业存,颇能伴翁饱菜根。
万钟一品不足论,时来出手苏元元。
《示儿》
陆游〖宋〗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北郭闲思》
曹邺〖唐〗
山前山后是青草,尽日出门还掩门。
每思骨肉在天畔,来看野翁怜子孙。
《朝耕》
袁中道〖明〗
半夜来原田,月落天将晚。
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棕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竞渡歌[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七律 端午 [唐] 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唐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竞 渡 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1.却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李邴《汉*·梅》
2.水抱孤城,云开远戍,垂柳点点栖鸦。——王国维《满庭芳·水抱孤城》
3.紫塞门孤,金河月冷,恨谁诉?回汀枉渚,也只恋江南住。——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4.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唐·王维《鸟鸣涧》
5.蒐括山林尽,诛求鸟雀悲——明·赵滂《丙申冬游黄山》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陶渊明·《饮酒》)
7.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唐·杜荀鹤《*怨》
8.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杜荀鹤《*怨》
9.云开孤鸟出,浪起白鸥沉。——唐·朱庆馀<留别卢玄休归荆门>
10.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元·马致远《秋思》
11.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唐·岑参《寄左省杜拾遗》
12.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3.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14.何况日长,燕子能言语。——刘铉《蝶恋花·送春》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6.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17.独怜幽草岸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18.好鸟迎春歌后院,飞花送酒舞前檐。——唐·李白《题东溪公幽居》
19.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唐·白居易《望月有感》
20.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21.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唐·刘长卿《送上人》
2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2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25.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唐·王维《观猎》
26.归鸟赴乔林,翩翩厉羽翼。——三国·魏。曹植《赠白马王彪》
27.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28.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杜甫《羌村三首(之一)》
29.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唐·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30.吊影分为千里雁,辞跟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3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唐·杜甫《春望》
32.芳草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李华《春行即兴》
33.掠野已空征鸟厉,叫云欲曙泽鸿哀——宋·陈杰《岁晏大风》
34.倡情冶思不可奈,好鸟问关花婉娩——宋·文同《水边春半》
35.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唐·孟浩然《春晓》
36.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唐·白居易
38.{鸡晨鸣,鸿雁南飞,鸷鸟潜藏,熊罴窟栖。——曹操《冬十月》
39.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沈约《咏湖中雁》
40.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枝啼。——宋·叶绍翁《西溪》
41.所适在鱼鸟,焉能徇锥刀。——岑参《巩北秋兴寄崔明允》
42.野戍孤烟起,春山百鸟啼。——北周·庾信《至老子庙》
收集两句托物喻人的古诗句
收集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
收集两首托物言志的古诗词
收集于谦托物言志的古诗
古诗词收集两粒比喻雪的诗句
收集托物言志的古诗至少五首
收集两句有关友情的古诗词
收集花的古诗句
收集带水的古诗句
托物言志的古诗写两句
收集关于酒的古诗句
托物言志古诗的后两句
收集有关植物的古诗
收集两首含时的古诗
收集两首带月的古诗
收集关于梅的古诗句
请帮我收集两首描写动物的古诗
收集描写山水等景物的古诗句
收集含有人物的古诗
收集两首的有谐音的古诗
收集两首爱国的古诗
收集思乡的古诗句5句
收集古诗中的咏物诗
写出两句托物言志的古诗
收集5句带雁字的古诗句
收集关于黄河的古诗句
托物言志的古诗写出两句
收集描写景物的句子和古诗
收集的古诗
收集写动物的古诗词
古诗的送别文化教学
形容家教严的古诗
古诗中的载酒车
交友的古诗三首整首
被批评了很无奈的古诗
实写人间有情的古诗是
庐山和竹子的古诗
诗词有月的古诗
关于回家迟的古诗词
辅导女儿的古诗
古诗里的陆瑶
读起来很逍遥的古诗词
带树和木的古诗
关于双江的古诗
领略古诗的美英文
相遇不能相伴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王俊凯名字
描写悲凉无奈的古诗
关于雨的古诗谚语词语段落
浪子收心的古诗
带夜和君字的古诗
古诗是关于爱的
描写戒欲的古诗
带有乡的古诗文言文
表示时过境迁的古诗
小池古诗是描写西湖几月的景色
轮字开头的五字古诗
可用作书名的古诗词
含有两个谐音的古诗
你最喜欢哪一首古诗改编的歌
描写急风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