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乐其六古诗的繁体

关于田园乐其六古诗的繁体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田园乐其六古诗的繁体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田园乐其六古诗的繁体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田园乐其六古诗的繁体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27) 语录(42) 说说(610) 名言(6) 诗词(600) 祝福(1) 心语(1)

  • 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

  • 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的乐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田园乐【tián yuán lè】

      作者:王维【wáng wéi】

      桃红复含宿雨,【táo hóng fù hán xiǔ yǔ】

      柳绿更带朝烟。【liǔ lǜ gèng dài cháo yān】

      花落家童未扫,【huā luò jiā tóng wèi sǎo】

      莺啼山客犹眠。【yīng tí shān kè yóu mián】

      古诗翻译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的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人们说他的诗有禅味,并没有错。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唐诗有意境浑成的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让人间接感到境,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孟诗《春晓》是古体五言绝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于孟诗散行,意脉一贯,有行云流水之妙。此诗则另有一工,因属*体六言绝句,格律极精严。从骈偶上看,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且对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桃红”、“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的。这里表现出的是人工剪裁经营的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古代诗歌以五、七言为主体,六言绝句在历代并不发达,佳作尤少,王维的几首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

    [阅读全文]...

2022-01-02 05:38:35
  • 田园乐古诗赏析

  • 田园乐古诗赏析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田园乐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田园乐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试题】

      1.这首诗在写景上的主要特点有哪些?表达了诗中“山客”怎样的心境?

      2.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1.绘行绘色,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动静结合、情景交融、闲适恬静。

      2.营造了清晨一种清幽的意境,如诗歌最后一句用“莺啼”的声音衬托了“犹眠”的静。(或用“未扫”、“犹眠”等写出了幽静也可。

      3.这首诗意境的落脚点在什么字上?

      答:诗人一上来就写粉红的花瓣上略带昨夜的雨珠,色泽更加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清新,还弥散出一股股清淡的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枝笼在一片缥缈的水气中,那种朦胧的绿色更加迷人。地面上风吹雨打之后,花瓣落了一地,因为家童尚未起床,所以满地的落花无人过问,仿佛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粉红的春装,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树枝上黄莺正在欢快的叫着。在这境美莺啼的环境中,山客却如同身处无声之境,还沉醉在酣睡中。这里写莺啼是以动衬静,其意境主要落在一个“静”上。

      4.王维的诗“诗中有画”,此诗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分)

      答:.红红的桃花花瓣上还凝着昨夜的雨珠,碧绿的柳丝还萦绕在早晨若有若无的烟雾中。一、二句描绘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

      5.此时末句“莺啼”二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2分)

      答.以动衬静,以莺啼声衬托“山客”居住环境的清幽与内心的宁静闲适

      二

      (1)这首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请简要分析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在本诗中的表现。(4分)

      参考答案

      (1)(4分)反衬/衬托(术语1分)

      “花落”“莺啼”的动作、声响(1分),衬托出了“山客”居处的安静与“山客”心境的宁静与愉悦。(2分)(仅答对偶的给1分)

      (2)(4分)总说(1分):描绘了一幅柳暗花明春色宜人的图画。意象(2分):捕捉了最富有春天特征的景物:桃花、柳丝、宿雨、朝烟、莺啼。色彩(1分):抓住春天鲜明艳丽的色彩:红、绿

      参考示例:描绘了一幅柳暗花明春色宜人的图画。深红浅红的桃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缕缕花香,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袅娜迷人,。莺儿轻啼,落花满地,山客酣眠,别有一终清幽的意趣。使人心醉。

      三:

      【阅读训练及答案】

      (1) 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请简析。

      特点:A、诗中有画,突出色彩的描写,绘形绘色 B、以声 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C、渲染了悠闲恬淡的静谧气氛

      (2) 诗中的.“山客”是怎样的心情?

      充分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享受自然美景的闲适心情。

      (3)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乐趣?

      体现了诗人亲*自然的乐趣。

      【译文】

      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雨滴,绿绿的柳树笼着淡淡的春烟。家童还没有打扫地上的落花,莺鸟啼叫,山客还在酣眠。

      【赏析】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诗人在这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一个雨后的早晨田园生活的宁静闲适而又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你看,一个春天的早晨,桃花带雨,绿柳含烟,花落莺啼,山客犹眠,景象是多幺的宁静美好,生活是多幺地闲适惬意!特别是诗歌所写之“莺啼”而山客“犹眠”的情景,除了具有以动显静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之外,从人物的酣眠的表现我们不难体味到山中生活的无限情趣!

      黄升《玉林诗话》云:“六言绝句,如王摩诘‘桃红复含宿雨’及王荆公‘杨柳鸣蜩绿暗’二诗最为警绝,后难继者。”评说葚当。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诗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的乐趣。这是其中的第六首。诗中写到“莺啼”、“花落”、“宿雨”,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在勾勒景物的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二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拢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阅读全文]...

2022-05-06 14:41:20
  • 关于古诗田园乐王维

  • 关于古诗田园乐王维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田园乐王维,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代】:唐

      【作者】:王维——《田园乐》(其六)

      【内容】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赏析】:

      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这里选是其中一首。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五绝《春晓》。两首诗写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花瓣上略带隔夜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写意画。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意趣么。这正是王维所偏爱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愉快和“花落知多少”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人们说他诗有禅味,并没有错。崇尚静寂思想固有消极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生趣,给人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美。唐诗有意境浑成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让人间接感到境,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孟诗《春晓》是古体五言绝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于孟诗散行,意脉一贯,有行云流水之妙。此诗则另有一工,因属*体六言绝句,格律极精严。从骈偶上看,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作用。“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且对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桃红”、“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这里表现出是人工剪裁经营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古代诗歌以五、七言为主体,六言绝句在历代并不发达,佳作尤少,王维几首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

      田园乐七首

      其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白话译文

      其一

      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

      其二

      有人很快就能够封侯万户,在交谈的当时就能得到赏赐玉璧一双。

      这怎么能比得过归隐躬耕南亩,怎么比得上高卧东窗的闲适生活。

      其三

      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

      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其四

      无论是春天秋季草木都很茂盛,夏季里高大的松树也带来阴凉。

      傍晚牛羊自在地回归村头巷中,村里的儿童不认识官家的服装。

      其五

      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其六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阅读全文]...

2022-05-26 15:22:20
  • 《田园乐其六》全诗赏析

  • 学生
  • 《田园乐其六》全诗赏析

      《田园乐七首》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组六言诗。这组诗表现了作者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作者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艺术化境与归隐自然之后的心迹轨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田园乐其六》全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

      复:还,又,再加上。

      宿雨:昨夜下的雨。

      朝烟:早晨的烟雾。

      山客:隐居在山庄里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犹眠:还在睡觉。

      【古诗今译】

      红红的桃花一瓣上还泛着昨夜的雨珠,碧绿的垂柳又笼罩在早晨的烟雾之中。被雨打落的满院花一瓣家童还没来得及打扫,黄莺已经啼鸣,山客仍然还在酣睡。

      【赏析】

      王维(701-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永济),崇信佛教,晚年居于蓝田辋川别墅,汉族。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王维的诗主要有两种风格,前期的诗大都反映现实,而后期则多是描绘田园山水的田园诗。《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诗构成的组诗,主要内容是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之后与大自然亲*的乐趣。本篇就是其中的第六首。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了春天夜雨之后美丽清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然、闲适的'心情,流露了与大自然和谐、亲*的浓郁情怀。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桃红”和“柳绿”是诗人描写的两个基本物象,即桃花是鲜红的,垂柳是碧绿的,其实这原本就很令人赏心悦目了,可诗人又不惜笔墨重彩描绘,在“桃红”的基础上又辅以“复含宿雨”,在“柳绿”的基础上又“更带朝烟”,这样一来,原本就红艳可人的桃花花一瓣儿上又泛着点点晶莹闪亮的夜雨的水珠,那花儿就变得更加鲜艳欲滴了;而那被夜雨涤荡一新的碧绿的垂柳此时又笼罩于晨雾之中,那样子就更加朦胧妩媚、婀娜多姿了。这美景,是诗人对自然,对山野田园生活浓浓情怀的真实流露,否则,神来之笔也未必可为之。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从这两句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那虽隐居山林却依然充满乐观向上的情怀的一面。下了一一夜的春雨,桃花肯定要落得满院子都是啊,“花落”满地“家童”为何“未扫”哇?雨后的早晨阳光明媚,鸟儿早早的就欢叫起来了,可“山客”为何“犹眠”哪?是夜里听雨听得忘了及早睡觉了吗?或许也未可知。作品在这里以“花落”、“莺啼”“未扫”、“犹眠”这些动一态的词语来写动一态的人,形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浓郁,字里行间到处都流淌着、洋溢着诗人对山野田园生活的依恋、珍视和喜爱的情意。

      在这首诗作中,诗人通过富于春天特征的“桃红”、“柳绿”、“宿雨”、“朝烟”这些物象轻而易举地勾勒出了一幅清新明快、柳暗花明雨后清晨的明媚景象,又以“花落”、“莺啼”“未扫”、“犹眠”动一态词语写美丽的春景里的人的情态,写山野田园生活的闲适、和谐、养心和宜居。这就更有效地表现了作者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作者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艺术化境与归隐自然之后的心迹轨道,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附王维《田园乐》组诗】

      其一/“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其二/“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其三/“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其六/“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七/“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阅读全文]...

2021-12-05 00:33:16
  • 古诗文《田园乐》赏析

  • 古诗文
  • 古诗文《田园乐》赏析(精选5篇)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文《田园乐》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田园乐① 王 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①原诗共七首,与北宋王安石《题西太一宫》同为六言绝句中最优秀的篇章。

      赏析: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诗人在这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一个雨后的早晨田园生活的宁静闲适而又美好的生活图景,表现了诗人的隐逸情怀。你看,一个春天的早晨,桃花带雨,绿柳含烟,花落莺啼,山客犹眠,景象是多幺的宁静美好,生活是多幺地闲适惬意!特别是诗歌所写之“莺啼”而山客“犹眠”的情景,除了具有以动显静动静结合的艺术效果之外,从人物的酣眠的表现我们不难体味到山中生活的无限情趣!

      黄升《玉林诗话》云:“六言绝句,如王摩诘‘桃红复含宿’及王荆公‘杨柳鸣蜩绿暗’二诗最为警绝,后难继者。”评说甚当。

      阅读这首写景抒情诗,然后回答问题。

      1.这首诗在写景方面有哪些特点? (诗中有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对仗工致,阴韵铿锵。)

      2.诗中的“山客”有怎样的心境? (闲适恬静)

      译文: 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雨滴,绿绿的柳树笼着淡淡的春烟。

      家童还没有打扫地上的落花,莺鸟啼叫,山客还在酣眠。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译文

      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

      注释

      厌见:饱见。一作“出入”。

      官府:一作“蹀躞”。鸣珂(kē):装饰精美的马,这里暗指追名逐禄者。

      崆峒(kōngtóng):指仙山。

      赏析

      《田园乐七首》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田园乐七首·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古诗简介

      《田园乐》是一组由七首六言绝句组成的组诗,题目一作《辋川六言》,是诗人退居辋川别业时所作。在王维笔下,这首诗简直像一幅萧疏清淡的水墨画。

      翻译/译文

      译文

      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注释

      ①五柳先生: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固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赏析/鉴赏

      它描绘的是远景。“山下”,不是指*处山下,而是指远处山下,因为山下有“远村”作伴。可见,“远村”暗示出远山。且此山与“天边”作邻,就更可见其远了。从渲染的氛围来看,毫无城市喧嚣繁华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的村庄。诗人虽没有正面表现人物的活动,但从“孤烟”一词的点化中,却衬托出人。由此可见人烟非常稀少。尤其是“独树”与“孤烟”相对,“高原”与“远村”相连,就更感苍凉孤寂了。在这里,诗人所绘的乃是北方的远山,有明显的地方特色。在画面上,色彩淡薄。至多,可以领悟到那远处的孤烟尚带一缕淡灰,那天边高原似有一层淡黄。在此清静的天地中,有颜回、陶潜那样的雅兴,多么恬适安闲、自由自在。倘若没有淡到极至的修养,则不能臻此妙境。如果说前两句是重在描绘冲淡的景物的话,那么后两句是重在抒发冲淡的情感。而冲淡的景情,又是彼此交融、相互渗透的。

      冲淡含有闲、静、淡、远等特点。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就是如此。“山下孤烟远村”就出现了远字,全诗闲、静、淡、远,为冲淡之绝唱。其他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分别展现了闲、落、静、空、寂、无、落等冲淡的景象。这些,都显示出王维诗的冲淡的意境。

      “山下孤烟远村”,洗去人间的纷争,没有外界的干扰,只有大自然的宁静。诗人尽情地消受着、欣赏着、陶醉着,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诗人笔下的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无不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回旋着诗人的声音,震荡着诗人的灵魂。因此,大自然被人格化了。王维笔下的大自然,反映了王维冲淡的心情。诗人将自己消融在大自然中。这种消融,意味着冲淡。诗人不是超然物外,而是融于物中。诗人所追求的,正是这种忘我、无我、有我的空灵境界。这种赋予大自然以诗人的人格的现象,这种变粗朴的自然为人化的自然的做法,就是王维热爱人生的表现。可见,王维的冲淡,不是象某些人所说的没有人间烟火味。只是这种人间烟火味,而是时断时续,若有若无,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色彩上,它不用浓墨,不务华艳,而追求萧疏清淡。在运笔上,既非精雕细刻,又非粗线勾勒,而是点点染染,意到笔随。在情趣上,不作惊人语,不崇尚夸饰,不豪情满怀,也不执着于现实,不留意生活的纷争,不关心人事的纠葛,不激动,不悲痛,而是洁身自好,孤身静处,独善其身,寄情山水,吟咏风月,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和*与淡泊。“山下孤烟远村”这首诗,就是诗人冲淡心情的写照。

      田园乐七首·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

      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注释

      1、宿雨:昨夜下的雨。

      2、朝烟:指清晨的雾气。

      3、家童:童仆。

      4、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5、犹眠:还在睡眠。

      赏析/鉴赏

    [阅读全文]...

2022-02-09 08:30:16
  • 王维《田园乐·其六》诗讲析

  • 王维《田园乐·其六》诗讲析

      《田园乐·其六》,这诗表现了作者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作者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艺术化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维《田园乐·其六》诗讲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王维】 (701-761),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描写自然,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浑然融合。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称为“王孟”。

      一

      王维的《田园乐·其六》诗,上次好像已涉及过,现在再巩固一下。

      王维曾经在陕西的渭南蓝田辋川,就是在今天蓝田县内,买了一块别墅地(别墅也叫别业,有的又称为行窝),这成了他晚年退隐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他很多的诗作都创作于其间。王维的诗歌里有很多悠闲的成分,有很多禅意,所以我们在领略诗歌的美的时候,也别忘了要品味一下诗歌的背后所体现出的这样一种宁静的、闲适的情趣。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桃红复含宿雨”,红,动词,桃花变得更红艳了;复,是还、又的意思;复含宿雨,还含纳着昨晚所下的雨水,开放的桃花上还含有水珠。反过来说,从花上所含的水珠,也应该知道,昨夜这里下了一场雨。这雨下得好啊,春天,最稀罕的就是雨水了,“春雨贵如油”啊。所以这春天让大地焦渴的时候,而正好下了雨,可谓万物“得时”,其天顺人意的如愿与满足感就暗暗地显现了出来。虽然昨天晚雨下的情形诗人没有写,但是从“桃红”“桃含宿雨”可以想象得出。

      这首诗像一幅画,一开头就将一个特写镜头展现在读者目前。还有,“柳绿更带朝烟”也是。诗人捕捉到眼前所能看到的情景,除桃花更红艳外,还有柳树也变得更葱绿了,可能昨天柳枝开始抽芽还是鹅黄色,一转眼,它现在就变绿了。“柳绿”与“桃红”一样,都给人耳目一新、令人称奇的感觉。这是前一个晚上因为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春雨所致啊。变化就是这么奇特,而欣喜总是这么及时。

      再看“柳绿更带朝烟”,因为昨晚下了雨,所以空气里还弥漫着一层水雾气,又因为在山里,多的是雾霭,这水雾就显得更浓厚了,就在远处,还能看到水汽沿着山坡升腾而起。可能有时还有一阵风什么的,于是风过处,烟霭有层次地飘动着。这就是所谓“朝烟”。当然,你说是“炊烟”,可能还是不确,因为谁会那么一早就起来弄炊做饭呢?要知道,甚至连家童们都还没起来,或起来都还没有动静呢。不过,有人可能并不认同以上看法。在他看来,这“朝烟”有如宋人宋祁《木兰花》词“绿杨烟外晓寒轻”中的“绿杨烟”,是指绿杨枝叶纷披,连缀成片,笼聚着雾气如淡烟,远看如绿烟氤氲。如果联系本诗首句,则这第三层解释似更为贴切。

      我们看,柳树获得了雨水,也变得更加地滋润,所以长势旺盛,用了“绿”字来体现,直观,显眼。有桃红,有柳绿,颜色既鲜艳又养眼。而且,因了雨水,桃花更含着娇羞的情态,更楚楚动人;而柳树,也因了这春雨,可能也因为山里地理环境,而变得丰姿绰约,氤氲缥缈了。——在这里,花柳的美丽,都因为雨水的辅衬,正是有了雨水这一个介质,由它催生出了如此迷人的景象。可以说“宿雨”二字,正是诗歌解读的一个特别需要关注的点。有了帮衬、有了烘托,也有了或明或暗、或浓或淡、或远或*的景致,因而在这一层上,诗歌取得了绘画的效果。当然,诗要成画,画要入诗,还要着意于主客体的视界的相融,也就是情与意,象与心,要在最富饱蕴的那一个点上、那一刹那上相遇。诗人将时间浓缩为一瞬,而画家将空间变化里的那一瞬的时段进行定格,诗和画各让一步,各获得了突破,于是才有了这多情含羞而蒙胧的“桃柳春晨图”。

      在这样一幅桃柳春晨图里,诗人只是印象主义地展示了一两件风物,其余的都没有说,像花香,柳枝,莺燕,晨曦啊等等诉诸我们听觉,触觉,味觉,还有示现的很多内容,都隐括而去,这些读者都可充分调动想象力去想象的。你说春深似海,或者柳暗花明,都无妨。我们看,蓝图已描绘,你根据你的体验,就可以尽情地展开了。这就是好诗的妙处。当然,千万要注意的是,莫忘记了这取景背后的那个作诗作画的人。当然,你就不妨就是那个角色了。

      二

      我们再看,“花落家童未扫”,花落,什么花落?承接前面,应当是桃花落了一地。“花落”自然又是另一个景致,它并非动态性,而是静态,是偶尔能看到的而*时不会注意却一直在发生的微妙的自然现象,当然也是间隔一定的时间再起身一看就感到惊骇的已然存在的美妙的物象。我们看,有些花瓣落了下来,满地都是落英,可谓缤纷绚烂,画面着实很美。而且,假如眼前是一片桃林,花海应该还很壮观,那么地上就是一片桃红色的海洋了。而三百多年前,大诗人陶渊明所描绘的情形,“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想必还有印象吧?对于落花,两年前三月的一个见花的境遇,对我,也是非常奇特:

      看到了花,纯白色的,大朵大朵地开在树上。/我呆呆地看了半时,没有挪动一下。/而我的脚下,已经积了厚厚的一层瓣儿。/她们飘落于何时,我并不知道。/我的周围都是白色,很纯净的白色,并带着淡淡的清香。/我知道,我是享受着一种清福了。/然而我忽而颇感踌躇了,随后轻轻地走开。/我无意中闯入了一个世界,显得非常鲁莽。

      再回来看王维的诗。“家童未扫”,为什么?作为童仆,本来是要早起进行清扫的,但是这里不比山下,而且主人似乎也不计较,估计小童们都贪睡,这雨后的山里的春光,空气更清新,也更潮润,负离子多,含氧量大,睡觉迟起,正是山里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顿享用呢。何况“莺啼山客犹眠”,不打扰就好。当然,贪睡的小童是有的,但贪睡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没有充足的理由。所谓“家童未扫”,在我看来,这家童应该是一个不俗的孩子。我们想像诗人的身后一定站着一个同样早起的家童。他耳濡目染,也有很高的鉴赏力,他现在也是一个爱花人,他知道眼前那一片纯美的世界,最好先欣赏一番,错过了太过可惜,而动扫帚清扫掉却是严重的糟蹋。所以主人站在那里未动,他也未曾挪身。这时候,他们主仆都沉浸在大自然为他们铺就的一层绝艳的绯红之中。他也觉得,现在任何举动,都是鲁莽的,不*人情的,和残忍的。“不闯入那个世界”,是他也是他的主人的明智的选择。

      确实,美要靠人去领悟,去呵护,越是精细,越是情境化,那么所获得的感受就越是丰富。

      “莺啼山客犹眠”,这“莺啼”二字精妙,这是诗歌里唯一有声响的地方,它打破了晨间的所谓的宁静,它清脆、宛转而悠扬,呼朋引伴,雌雄互答,做足了山间夫妻的自由与快意,更是给这清丽的清晨增添了和悦的亮色。再看,家童的行为,或者暗示山庄主人的行为,恰恰与“山客”的酣睡形成一个鲜明的对照。眼前的这个世界,到处都是美,不过“犹眠”二字,表达了对山客的些微遗憾。是啊,如此大好春光,他竟然在睡梦中度过而浑然不知!不过,再细细思来,诗人好像并非错怪,而是取他入景,将他的酣睡作为黄莺欢啼的一个反衬,这一动一静,也恰似自然律动的一部分。当然,“犹眠”,还是睡眠当中也不坏啊,一个*惯于晨起的人,他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感受到了山里雨后的崭新的春景,他有耳鼻身受之福;而晨睡者亦有福,他沉浸在这一片山光朝霭里,他也呼吸着山间的桃柳散发的清新,他同样享受着夜雨所带来的万象滋润,他睡在那里,正养足精神,莺啼叫不醒,颇有些“万物皆备于我”的风度呢。

      如此说来,诗情,就是诗人的情绪,诗歌的情绪,在诗歌文字的背后委婉地、曲折地流动着,顺着你的指尖幽幽地流着,随着你的意识流或静观默察,或欢鸣奔跃,或隐伏潜行,或哗哗喧闹,凡所到之处,皆轻灵光滑,舒适自在,于是在这样的环境里,心灵经受了沐浴,心底里浮躁、郁闷,甚至是猥琐,都会被这股情绪流带走,于是你感到你一身干净清爽了。

      三

      《田园乐》是王维一组六言绝句,是诗人退隐辋川时所作,集中表现了诗人的自然山水田园的情趣。尽管他的身份还是官员,但在这山中,已经可以不需要那些繁文缛礼,还有那些人事上的种种交接应酬。在这里感受风日,感受朴野,感受宁静,同时更多的时间因为留给了自己,于是内在的精神生活的提修就不再是一句空话。在《田园乐·其六》诗以及其它的诗作里,诗人不慌不忙,一句一景,简淡勾勒,然后连缀成画,悠悠然表现辋川风光和自己生活其间的安闲自在。难怪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后集》里非常感叹地说:“每哦此句(指“田园乐·其六”),令人坐想辋川春日之胜,此老傲睨、闲适于其间也!”

      傲睨,词典里的解释是“傲慢斜视;骄傲”的意思。当然这里不是妄自尊大,目空一切,但有那么点洋洋得意的意思,有那么点凛然不可侵犯的意思,于是我们看到了王维非常自恃,不将他人与世间的荣华富贵放在眼里,确实很见个性。闲适,就是“清闲安逸;优游自在”的意思。就是淡看世界,该放的要放下,关键在心有不急,从容而舒缓。静下心来,让心清闲,然后就知道世界的宽旷了。

      胡仔将这两个词,“傲睨”与“闲适”,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齐用在王维身上,也是用意卓深。有了清闲,才能有时间无默察冷清、僻静的寂然之处,也因此才能真正地感受到简淡物欲基础之上不被物役的纯净的欢快,诗人取景、优游于辋川山庄,时随友朋一道唱和,原始的自然护育着他的不会受伤、**的心灵,于是尊贵的元素获得了生长,睥睨天下,颉颃王侯,乡野宁静自在的生活,除了赋予人以简淡的生活,还一并赋予人自由、尊贵与美德的`精神种子。

      或许,有的同学还纠缠于“山客”的字义,那也无妨,我们来看,字典里主要有这么两个意思,隐士,与居住在山中的人。不少诗评诗注家都将这里的山客理解为隐士,这没有问题。但山客还可以指到山里来拜访王维的客人。王维是不是山客?也可以是。黄莺啼叫,声段婉转,大家都没有感觉,只有一个人感觉到了,原来大家都还没有醒,就“我”醒着。这是诗人的先机独占,唯有知时会者,才不失天赐的机会。这点一定要注意。

      另外,王维这首诗,还要注意是一首六言诗。它也是旧诗的一种体裁,不像五、七言诗那样繁荣和普及,不太流行。当然,这首诗歌对仗很工整,四句两两对应,所以这样的诗歌很锤炼,很雅静,富有闲稳的劲头。

      四

      下面来看看一个涉及诗歌比较的问题。

      这四句诗,构成了一幅非常美丽的画面。当然,这里面写到春眠、莺啼、宿雨等,与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所描写的颇有相似之处,试比较两诗的特色。应当说,孟浩然的诗更富有时间感,而王维这首《田园乐》则更富有空间感,空间的画面感。从意境上看,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重在描绘春天的美丽的情境,这种情境里有鲜明的色调,还有人物静观与睡眠的情态。

      第二,这首诗歌对仗很工整,音韵很和谐,恰切地表明了诗人那种恬静的、闲散的、宁静的内心。不同点,孟浩然的《春晓》里,写诗人被欢快的鸟声所吵醒,然后是诗人对花的牵挂,含有惋惜、珍爱的情感,以及一丝惆怅,所表达的还有“惜春”的意思。总而言之,珍惜、留恋之感是很显著的。而王维的《田园乐》,所表达的是享受春天的怡情。所以,这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情绪颇不一样。

      田园乐七首·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红色的桃花还含着隔夜的新雨,碧绿的柳丝更带着淡淡的春烟。

      花瓣凋落家中的小童没有打扫,黄莺啼叫闲逸的山客犹自酣眠。

      注释

      1、宿雨:昨夜下的雨。

      2、朝烟:指清晨的雾气。

      3、家童:童仆。

      4、山客:隐居山庄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5、犹眠:还在睡眠。

      赏析/鉴赏

      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与孟浩然的五绝《春晓》相似。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的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有同样的艺术效果。在勾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的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唐诗有意境浑成的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孟诗《春晓》是古体五言绝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于孟诗散行,意脉一贯,有行云流水之妙。此诗则另有一工,因属*体六言绝句,格律极精严。从骈偶上看,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且对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桃红”、“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的。这里表现出的是人工剪裁经营的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古代诗歌以五、七言为主体,六言绝句在历代并不发达,佳作尤少,王维的几首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此诗是其中一首。此诗是王维后期的作品。王维后期的诗,主要写隐居终南山、辋川的闲情逸致的生活。《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他早年就信奉佛教,贬官济州时已经有了隐居思想的萌芽。再加上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的政局变化,他渐渐觉得仕途生活压抑、黑暗,理想也随之破灭。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既不同意同流合污,又感到自己无能为力,尽管在李林甫当政时,王维并没有受到迫害,实际上还升了官,但他内心的矛盾和苦闷却越来越深了。王维是个正直而又软弱、再加上长期接受佛教影响的封建知识分子,他的出路就只剩下跳出是非圈子、返回旧时的园林归隐这一途了。于是,后期的王维就开始了亦官亦隐的生活,甚至对于他个人生活有很大影响的安史之乱,在他的诗歌里面也几乎没有什么积极的反映。他后期对现实基本是抱着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漠不关心的态度。最初隐居终南山,后来在蓝田辋川得到宋之问的别墅,生活更为悠闲,“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并吃斋念佛,“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这首诗就是作于王维隐居辋川蓝田时期。

    [阅读全文]...

2022-05-27 20:40:19
  • 田园风光的古诗句

  • 田园风光
  • 田园风光的古诗句

      *古代的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等的`劳动为题材。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王建《雨过山村》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陆游《游山西村》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 白朴《天净沙·秋》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高鼎《村居》

      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2、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杜牧《江南春》

      3、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4、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过故人庄》

      5、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翁卷《乡村四月》

      6、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7、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8、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 唐寅《言志·不炼金丹不坐禅》

      9、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 司空曙《江村即事》

      10、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辛弃疾《清*乐·村居》

      11、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 白居易《村夜》

      1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1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1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5、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16、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7、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18、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9、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王建《雨过山村》

      20、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1、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陆游《游山西村》

      2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 白朴《天净沙·秋》

      23、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高鼎《村居》

      24、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孟浩然《过故人庄》

      25、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李绅《古风二首 》

      26、箫鼓追随春社*,衣冠简朴古风存。 —— 陆游《游山西村》

      27、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28、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29、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 雷震《村晚》

      30、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31、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 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32、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 王维《渭川田家》

      3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34、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 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35、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翁卷《乡村四月》

      36、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 陆游《游山西村》

      37、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38、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39、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40、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 杜甫《石壕吏》

      41、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 杜甫《江村》

    [阅读全文]...

2022-02-04 20:57:41
  • 田园风光的古诗句

  • 田园风光
  • 田园风光的古诗句

      春天的田园,潮湿的空气里荡漾着诱人的小草芳香;田野里,不时地飘来泥土的芳香。放眼望去,满眼都是嫩绿的.麦苗,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地*线。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潺。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夏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椋,桃李罗堂前。

      贾谊三年谪,班超万里侯。 何如牵白犊,饮水对清流。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漠漠重云暗,萧萧密雨垂。为霖淹古道,积日满荒陂。 五稼何时获,孤村几户炊。乱流发通圃,腐叶著秋枝。 暮爨新樵湿,晨渔旧浦移。空馀去年菊,花发在东篱。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自落。

      屏居淇水上,东野旷无山。日隐桑柘外,河明闾井间。 牧童望村去,猎犬随人还。静者亦何事,荆扉乘昼关。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秋色有佳兴,况君池上闲。悠悠西林下,自识门前山。千里横黛色,数峰出云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危径几万转,数里将三休。回环见徒侣,隐映隔林丘。飒飒松上雨,潺潺石中流。静言深溪里,长啸高山头。

      乌鸟投林过客稀,前山烟暝到柴扉。 小童一棹舟如叶,独自编阑鸭阵归。

      屋中春鸠鸣,树边杏花白。持斧伐远杨,荷锄觇泉脉。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临觞忽不御,惆怅远行客。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新筑场泥镜面*,家家打稻趁霜晴。 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拔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杜牧《江南春》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 王建《雨过山村》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陆游《游山西村》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 白朴《天净沙·秋》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孟浩然《过故人庄》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 翁卷《乡村四月》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 苏轼《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 辛弃疾《清*乐·村居》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孟浩然《过故人庄》

    [阅读全文]...

2022-06-20 15:03:13
  • 王维《田园乐》古诗翻译赏析

  • 文学
  • 王维《田园乐》古诗翻译赏析

      导读:《田园乐》是王维的一组六言绝句。该组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故一题作“辋川六言”。诗歌表现了作者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作者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艺术化境与归隐自然之后的心迹轨道。

      作品名称: 田园乐

      创作年代: 唐代

      文学体裁: 六言绝句

      作者: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

      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

      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 ,家童还未打扫。

      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诗文解释】

      红红的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萦绕在早晨的烟雾之中。

      昨夜被雨水打落下来的满地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词语解释】

      1、宿雨:昨夜下的雨。

      2、朝:早晨。

      3、未:没有。

      4、山客:隐居山庄的人。

      5、犹眠:还在睡觉。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 诗中的描写绘形绘色,由景生情,诗中有画。“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画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全诗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王维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诗中那些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王维山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田林山水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中主旨所归。作为艺术手段的动态性,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创造静的意境服务,以造成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

      其他几首赏析

      其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kōngtóng)散发何人。

      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jù)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阅读全文]...

2022-01-14 08:11:04
2021-12-12 08:12:46
田园乐其六古诗的繁体 - 句子
田园乐其六古诗的繁体 - 语录
田园乐其六古诗的繁体 - 说说
田园乐其六古诗的繁体 - 名言
田园乐其六古诗的繁体 - 诗词
田园乐其六古诗的繁体 - 祝福
田园乐其六古诗的繁体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