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与黄河的王之涣的古诗

关于关与黄河的王之涣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关与黄河的王之涣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关与黄河的王之涣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关与黄河的王之涣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75) 语录(16) 说说(9) 名言(4) 诗词(1k+) 祝福(1) 心语(1)

  • 凉州词王之涣古诗的意思(关于黄河的古诗之一)

  • 黄河
  • 原文:

    《凉州词》其一 (唐、王之涣 )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释:

    1、凉州词:又名《出塞》。为当时流行的一首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2、原题二首,此其一,郭茂倩《乐府集》卷七十九《*代曲词》载有《凉州歌》,并引《乐苑》云:“《凉州》,宫调曲,开元中西凉府都督郭知运进”。凉州,唐陇右道凉州治所在姑臧县(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3、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一作“直”。4、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5、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31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6、羌笛:古羌族主要分布在甘、青、川一带。羌笛是羌族乐器,属横吹式管乐。属于一种乐器。7、杨柳:《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8、不度:吹不到。度:吹到过。9、玉门关:汉武帝置,因西域输入玉石取道于此而得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是古代通往西域的要道。六朝时关址东移至今安西双塔堡附*。10、何须怨:何必埋怨。何须:何必。12、杨柳:杨树的柳条,又指的是《杨柳曲》。

    译文:

    黄河好像从白云间奔流而来,玉门关孤独地耸峙在高山中。

    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不来呢,春风根本吹不到玉门关外。

    赏析:

    王之涣这首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豁达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 “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羌笛何须怨杨柳”,在这样苍凉 的环境背景下,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又是《折杨柳》,这不禁勾起戍边士兵们的思乡之愁。因为“柳”和“留”谐音,所以古人常常在别离的时候折柳相赠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中有《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就提到了行人临别时折柳。这种折柳送别风气在唐朝尤其盛行。士兵们听着哀怨的曲子,内心非常惆怅,诗人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戍边的士兵,只能说,羌笛何必总是吹奏那首哀伤的《折杨柳》曲呢?春风本来就吹不到玉门关里的。既然没有春风又哪里有杨柳来折呢?这句话含有一股怨气,但是又含无可奈何语气,虽然乡愁难耐,但是戍守边防的责任更为重大啊。一个“何须怨”看似宽慰,但是,也曲折表达了那种抱怨,使整首诗的意韵变得更为深远。这里的春风也暗指皇帝,因为皇帝的关怀到达不了这里,所以,玉门关外士兵处境如此的孤危和恶劣。诗人委婉地表达了对皇帝不顾及戍守玉门关边塞士兵的生死,不能体恤边塞士兵的抱怨之情。

      本首诗调苍凉悲壮,虽写满抱怨但却并不消极颓废,表现了盛唐时期人们宽广豁达的胸襟。诗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 诗意的表现更有张力。用语委婉精确,表达思想感情恰到好处。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阅读全文]...

2022-05-26 23:10:02
  • 2017王之涣写黄河的诗

  • 黄河
  •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护盾。黄河是战胜敌人的长矛。黄河,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像一条丝带,滋润着*人民!

      黄河愿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赏析

      这是一首雄浑苍凉的边塞。“凉州词”,凉州歌的唱词。《乐府诗集》卷七十九《*代曲辞》载有《凉州歌》,并说明是玄宗开元年间西凉府都督所进。凉州,治所在今甘肃武威县。这首诗豪迈奔放的歌声,把我们带到祖国大西北的壮丽山川面前。诗中描写的西北边疆之美,绝不同于江南水乡柔媚明丽之美,而是一种高远的美,粗犷的美,足以令人精神世界升华的美,使人感到自己力量存在的美。这种美使人立即感到历史和未来,立即感到永恒和无穷。最能表达这种美感的是诗的前二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源远流长,一泻千里。远远望去,只见它蜿蜒曲折,奔流于万山丛中。它仿佛由天上流来,又仿佛流向天外。

      “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诗人真实的感受。不是也有过“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吗?这绝非偶然的巧合。在那片广袤无垠的土地上,诗人眼前所见到的似乎只有两件事物:地上奔涌的黄河与天空浮动的白云。诗人全神贯注,空旷而绝无寂寞之感。黄河、白云,色彩对照明丽。水在流,云在飞,使人感到宇宙的脉搏与呼吸。

      稍稍将目光转移, 诗人看到了天地间别的景物。“一片孤城万仞山”。对此仍是那样地强烈。城是“孤”的,是“一片”,山则众多,高达万仞。山之高,更显出城之小,山之众,愈见其城之孤。通过这一对比描写,祖国西北边塞的雄奇广袤之美显现出来了。

      诗人在上两句用这么大的魄力写景是为了什么呢?原来是为了写景中之人,寄寓自己对这广袤的边塞之中的人事的深沉感慨。这就是诗的后两句的内容。羌笛,是西北边疆富有地方色彩的乐器。当羌笛的声音随风传来《杨柳枝》那熟悉的旋律时,诗人的情绪激越了。笛声充满了哀怨之情,在寂寥的山野间萦绕。那是戍边的军士在吹奏送别曲吧。他们曾经在这催人心碎的乐声中,告别了亲人,踏上漫漫的征途。现在,只要吹起这支曲子,他们的眼前仿佛会立即浮现妻儿的泪眼,慈母的愁容。但是诗人劝慰他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你们何必借《杨柳枝》来抒发满腔的幽怨呢?要知道,春风是吹不过玉门关的。这两句,写边地的荒寒和征人的怨情,情调转为忧伤。但这种忧伤不是一般悲抑低沉的哀叹,而是暗含讽刺之意的。杨慎《升庵诗话》卷二说:“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可见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于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

      这首诗是一幅西北边疆壮美风光的画卷,又是一首对出征将士满怀同情的怨歌,二者统一于短短的四句诗中,引人遐想,耐人寻味,使人对盛唐边塞有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全诗句句精采,情景交融,妙绝千古。

      《渡黄河诗》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檝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覩人行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乐,斗酒十千恣欢.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阅读全文]...

2022-06-29 05:28:07
  • 王之涣描写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是盛唐时期诗人。曾任冀州衡水主簿;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742年在任期内去世。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年代: 唐 作者: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单于北望拂云堆,杀马登坛祭几回。

      汉家天子今神武,不肯和亲归去来。

      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字季凌,又字季真,汉族人,祖籍晋阳并州(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他的感人肺腑,充满激情,深受后者喜爱。王之涣现存生*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唐才子传》说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他少年时豪侠义气,*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虚心求教,专心写诗,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后来,他曾一度作过冀州衡水县主簿,时间不久就被人诬陷。于是,王之涣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在任上死去。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可惜他的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中。

      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珪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15年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诸多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宝库的精华。也为众多学子提供了参考。

      人物经历

      王之涣与李氏的婚姻,可能还有一段罗曼史。开元十年(公元722年)两人结婚时,王之涣是已婚并且有孩子之人,年已35岁,而李氏年方二九,比王之涣小17岁,正是妙龄女子。县令的千金,嫁给父亲部属、35岁又已婚的小小县尉,颇耐人寻味。这一定是为王之涣的才华所倾倒。

      靳能在墓志铭中称王之涣“孝闻于家,义闻于友,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可谓对王之涣一生的完美概括。

      李氏嫁给王之涣后,两人恩爱。王之涣在家赋闲15年,李氏安贫乐素,跟他过着清苦的生活。王之涣再入宦场,生活刚有了转机,却染病身亡,使李氏不到40岁而守寡。王之涣死后六年,李氏也因病而死。因王之涣有前妻,两人竟不能合葬。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卷二(见《说郛一百卷》卷二十五)载:“开元中,诗人王昌龄、高适、王之涣齐名。时风尘未偶,而游处略同。一是,天寒微雪,三诗人共诣旗亭贳酒小饮。忽有梨园伶官十数人登楼会宴。三诗人因避*,隈映拥炉火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寻续而至,奢华艳曳,都冶颇极。旋则奏乐,皆当时之名部也。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俄而一伶拊节而唱,乃曰‘寒雨连江夜入吴……’。昌龄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开箧泪沾衣,见君前日书。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适则引手画壁曰一绝句。寻又一伶讴曰:‘奉帚*明金殿开……’。昌龄则又引手画壁曰二绝句。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谓诸人曰:‘此辈皆潦倒乐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词耳,岂阳春白雪之曲,俗物敢*哉?’因指诸妓之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吾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论矣。脱是吾诗,子等当须列拜床下,奉吾为师。’因欢笑而俟之。须臾次至双鬟发声,则曰‘黄河直上白云间……’。之涣即揶揄二子曰:‘田舍奴,我岂妄哉?’因大谐笑。诸伶不喻其故,皆起身曰:‘不知诸郎君何此欢噱?’昌龄等因话其事。诸伶竞拜曰:‘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三子从之,饮醉竟日。”

      因史料关系,后世对王之涣身世所知甚少,但他作为一个名诗人,却几乎尽人皆知。他那首脍炙人口的《凉州词》。正好有10多个梨园伶官和四位著名歌妓也来此会宴,他们三人便在旁边一面烤火一面观看。王昌龄提议说,我们各擅诗名,究竟谁胜于谁,今天我们可看她们所唱谁的诗多,谁便为优者。第一个歌妓唱的是王昌龄的“一片在玉壶”,王昌龄在壁上为自己画了一道。第二个唱的是高适的“开箧泪沾臆”,高适也为自己画了一道。随后王昌龄又添得一道。王之涣说,这几位为普通歌妓,唱的都是下里巴人。应看那位最佳的歌妓唱的是谁的诗。若唱的不是我诗,刚终身不敢与你们二位争衡了。待那名妓唱时,果然为王之涣之诗,三人不觉开心笑起来。诸伶因他们大笑而见问,知是王之涣等,非常高兴,即拜请他们人*。旗亭画壁,遂成典故。元人还编成杂剧上演。从此可见当时王之涣诗名之盛。

    [阅读全文]...

2021-11-30 17:15:23
  • 有关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1、《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黄河二首》

      唐·杜甫

      之一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之二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4、《赠裴十四》

      唐·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5、《咏史诗·黄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6、《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7、《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8、《黄河》

      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9、《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0、《江上》

      宋·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1、《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阅读全文]...

2022-04-26 14:16:38
  • 有关黄河的古诗

  • 黄河
  • 有关黄河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古诗吧,广义的古诗,泛指*战争以前中国所有的诗歌,与*代从西方传来的现代新诗相对应。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有关黄河的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罗隐《黄河》

      2、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3、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章碣《焚书坑》

      4、广陵花盛帝东游,先劈昆仑一派流。许浑《汴河亭》

      5、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柳中庸《征怨》

      6、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李贺《天上谣》

      7、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清江《送婆罗门》

      8、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9、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10、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11、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李颀《送陈章甫》

      12、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温庭筠《拂舞词》

      13、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14、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5、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周邦彦《西河大石金陵》

      16、蕃州部落能结束,朝暮驰猎黄河曲。李益《塞下曲其一》

      17、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18、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19、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0、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方岳《水调歌头*山堂用东坡韵》

      21、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22、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23、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24、醉眠小坞黄茅店,梦倚高城赤叶楼。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25、怅望关河空吊影,正人间、鼻息鸣鼍鼓。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州词》「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黄河二首》「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黄河》「宋」王安石

      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

      江上——王安石

      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

      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1、《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阅读全文]...

2022-03-18 12:47:15
  • 与黄河有关的古诗

  • 黄河
  •   1、《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2、《渡黄河》  明·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3、《秋风辞》  西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桌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4、《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5、《岳忠武王祠》  明·于谦  匹马南来渡浙河,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清山荒冢白云多。  如何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6、《渡黄河》  南朝·范云  河流迅且浊,汤汤不可陵。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

      7、《夏夜宿表兄话旧》  唐·窦叔向  夜合花开香满庭,夜深微雨醉初醒。  远书珍重何曾达,旧事凄凉不可听。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  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

      8、《重别周尚书》  南北朝·庾信  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9、《饮马长城窟行》  唐·李世民  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扬麾氛雾静,纪石功名立。  荒裔一戎衣,灵台凯歌入。

      10、《送陈章甫》  唐·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  陈侯立身何坦荡,虬须虎眉仍大颡。  腹中贮书一万卷,不肯低头在草莽。  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  醉卧不知白日暮,有时空望孤云高。  长河浪头连天黑,津口停舟渡不得。  郑国游人未及家,洛阳行子空叹息。  闻道故林相识多,罢官昨日今如何。

    [阅读全文]...

2022-02-07 18:19:26
  • 黄河古诗

  • 黄河,文学
  • 黄河古诗(精选20首)

      在**淡淡的日常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黄河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渡黄河

      作者:谢榛

      路出大梁城,关河开晓晴。

      日翻龙窟动,风扫雁沙*。

      倚剑嗟身事,张帆快旅情。

      茫茫不知处,空外棹歌声。

      赠裴十四

      作者:李白

      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身骑白鼋不敢度,金高南山买君顾。

      徘徊*无相知,飘若浮云且西去!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望月有感

      作者: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书河上亭壁

      作者: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1、《黄河夜泊》

      明·李流芳

      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

      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

      男儿少为客,不辨是他乡。

      2、《渡黄河》

      明·宋琬

      倒泻银河事有无,掀天浊浪只须臾。

      人间更有风涛险,翻说黄河是畏途。

      3、《秋风辞》

      西汉·刘彻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4、《秋望》

      明·李梦阳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阅读全文]...

2022-06-29 17:26:43
  • 关于黄河的古诗大全

  • 黄河
  •   1、《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2、《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4、《咏史诗·黄河》  唐·胡曾  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

      6、《惠崇春江晓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6、《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7、《黄河二首》  唐·杜甫  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10、《行路难》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阅读全文]...

2022-05-31 17:30:07
  • 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 黄河
  •   波滔天,尧咨嗟。——李白《公无渡河》

      其害乃去,茫然风沙。——李白《公无渡河》

      空庭偃旧木,荒畴余故塍。——范云《渡黄河》

      不睹行人迹,但见狐兔兴。——范云《渡黄河》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沁园春·雪》

      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范云《效古诗》

      帐北天应尽,河声出塞流。——李贺《塞下曲》

      雄壮势、隆今昔。——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桧楫难为榜,松舟才自胜。——范云《渡黄河》

      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奔流聒地响,*野到天荒。——李流芳《黄河夜泊》

      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李白《发白马》

      雁聚河流浊,羊群碛草膻。——齐己《送人游塞》

      高祖誓功衣带小,仙人占斗客槎轻。——罗隐《黄河》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李世民《咏雨》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张说《邺都引》

      吴会书难达,燕台路正长。——李流芳《黄河夜泊》

      寄言河上老,此水何当澄?。——范云《渡黄河》

      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清江《送婆罗门》

      影照河阳妓,色丽*津闱。——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温庭筠《拂舞词》

      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温庭筠《拂舞词》

      身投河朔饮君酒,家在茂陵*安否。——王维《不遇咏》

      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俞益谟《中洲株柳》

      洪波舣楫泛中流,凫淑鸥汀揽胜游。——罗元琦《黄河泛舟》

      淡烟衰草接郊丘。——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遥见胡地猎,鞴马宿严霜。——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河外孤城枕草莱,绝边风雨送愁来。——李梦阳《夏城坐雨》

      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温庭筠《拂舞词》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满江红·写怀》

      天杳杳,路悠悠。——苏庠《鹧鸪天·枫落河梁野水秋》

      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君看取,年年潘令河阳。——吴澄《渡江云·揭浩斋送春和韵》

      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数点渔舟歌欸乃,诗情恍在白苹洲。——罗元琦《黄河泛舟》

      根绕黄河曲,影落清渭隈。——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壮游汗漫,山川绵邈,飘飘吟迹。——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小殿沉沉清夜,银灯飘落香灺。——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浑河水、一线如虹。——顾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便欲凌空,飘然直上,拂拭山河影。——张绍文《酹江月·淮城感兴》

      深涧饮渴虹,邃河生秋雷。——惟凤《姑射山诗题曾山人壁》

      神浪狂飙,奔腾触裂,轰雷沃日。——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翩翩之燕,远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王昭君《怨词》

      鼓茫茫万里,桌歌声、响凝空碧。——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毛文锡《柳含烟·隋堤柳》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齐之鸾《九日登清水营城》

      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

      经天亘地,滔滔流出,昆仑东北。——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阅读全文]...

2022-05-05 13:38:13
  • 关于黄河的古诗句

  • 黄河
  •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2、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唐】王之涣

      

      3、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唐】王维

      

      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浪淘沙》【唐】刘禹锡

      

      5、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 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 黄河西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 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黄河二首》【唐】杜甫

      

      6、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咏史诗·黄河》【唐】胡曾

      

      7、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 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黄河》【宋】王安石

      

      8、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长风怒卷高浪,飞洒日光寒。——《水调歌头》【宋】元好问

      

      1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唐】李白

      

      11、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公无渡河》【唐】李白

      

      1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唐】李白

      

      13、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唐】李白

      

      1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行路难》【唐】李白

      

      15、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 《赠崔侍郎·其一》【唐】李白

      

      16、亘地黄河出,天开此一门。——【明末清初】顾炎武

      

      17、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征人怨》【唐】柳中庸

      

      18、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古风》【唐】李白

      

      19、阳台隔楚水,春草生黄河。——《寄远》【唐】李白

      

      20、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黄河》【唐】杜甫

    [阅读全文]...

2022-06-29 19:50:34
关与黄河的王之涣的古诗 - 句子
关与黄河的王之涣的古诗 - 语录
关与黄河的王之涣的古诗 - 说说
关与黄河的王之涣的古诗 - 名言
关与黄河的王之涣的古诗 - 诗词
关与黄河的王之涣的古诗 - 祝福
关与黄河的王之涣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