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古诗中有鸿雁的诗

关于汉代古诗中有鸿雁的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汉代古诗中有鸿雁的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汉代古诗中有鸿雁的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汉代古诗中有鸿雁的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37) 语录(11) 说说(55) 名言(2) 诗词(3k+) 祝福(22) 心语(2)

  • 含有雁的诗句有哪些(精选10首写鸿雁的古诗词)

  • 中国好诗词,风雅颂古今!中国好诗词打造最纯粹的诗词分享*台!品读、鉴赏经典诗词歌赋,分享、交流精美原创文学。不一样的文学阅读体验,不一样的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欢迎各位关注,同时也欢迎各位投稿!

    在中国古代诗词中,鸿雁作为审美对象,具有丰富的美学意蕴。鸿雁是随阳之鸟,它虽然在季节和环境的渲染下带有“秋”的意象,但它与蟋蟀、鸣蝉等秋虫之美仍有所不同。秋虫潜鸣,是对寒冷的畏惧和哀叹;鸿雁南翔,则是对寒冷的抗争,对光明与温暖的追求和向往。听秋虫之浅吟低唱,不免产生物华将尽的寂寥之感;看鸿雁之布阵南征,则令人心境开阔,精神振奋。故秋虫的审美基调表现为凄清低婉,鸿雁的审美基调则主要表现为辽阔高远。

    一、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奋力飞往南方越冬。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二、以鸿雁来指代书信,或托鸿雁传书,抒思乡怀亲之情。

    “鸿雁传书”的“来龙”即传说有着两个版本,一个是“男人版”:出自《汉书·苏武传》中“苏武牧羊”的故事。据载,汉武帝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汉朝使臣中郎将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匈奴君主)扣留,他不肯就范,单于便将他流放到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区牧羊。19年后,汉昭帝继位,汉匈和好,结为姻亲。汉朝使节来匈,要求放苏武回去,但单于不肯,却又说不出口,便谎称苏武已经死去。后来,汉昭帝又派使节到匈奴,和苏武一起出使匈奴并被扣留的副使常惠,通过禁卒的帮助,在一天晚上秘密会见了汉使,把苏武的情况告诉了汉使,并想出一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天子在上林苑打猎时,射到一只大雁,足上系着一封写在帛上的信,上面写着苏武没死,而是在一个大泽中。”汉使听后非常高兴,就按照常惠的话来责备单于。单于听后大为惊奇,却又无法抵赖,只好把苏武放回。苏武因此被誉为中国历史上最有气节的外交官,而“鸿雁传书”一时亦被传为美谈,这只虚拟的大雁就从此成为了中国邮政翩翩展翅的象征的雏形。

    有关“鸿雁传书”,民间还流传着另一个凄美的“女人版”:唐朝薛*贵远征在外,妻子王宝钏苦守寒窑数十年矢志不移。有一天,王宝钏正在野外挖野菜,忽然听到空中有鸿雁的叫声,勾起她对丈夫的思念。动情之中,她请求鸿雁代为传书给远征在外的薛*贵,好心的大雁欣然同意,可是荒郊野地哪里去寻笔墨?情急之下,她便撕下罗裙,咬破指尖,用鲜血写下了一封盼望夫妻早日团圆的家书,让鸿雁捎去。

    三、以鸿雁喻人生际遇、人生精神境界。

    1、在古诗词中,文人常常以“孤鸿”、“哀鸿”的悲鸣来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惨。如《诗经·小雅·鸿雁》中有:“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该诗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呜之声不绝。*常常以“哀鸿”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呼号的饥民,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

    2、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春秋迁徙,一生漂泊无定,没有依靠,喻人生遭遇的凄凉悲苦。如苏轼《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时期写的,苏轼用比兴的手法,以缥缈的“孤鸿”喻“幽人”,孤鸿惊恐不安,心怀幽恨,拣尽寒枝,都不肯栖息,只得归宿于荒冷的沙洲,这正是苏轼贬居黄州时心情与处境的写照。

    3、鸿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乘着长风,飞往南方越冬。在古诗词中,诗人常常取鸿雁翱翔于天际,自由自在,喻一种超然于物外,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赠秀才入军》)是嵇康的名句,诗人的视线追随着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鸿雁,随归鸿远去的,不仅仅是目光,也是他那渴望精神自由的心灵。他已化身飞鸟,神游寥阔长空,达到一种超然玄远的境界—道家向往的逍遥游的境界。

    赠秀才入军·息徒兰圃

    魏晋–嵇康

    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流磻*皋,垂纶长川。

    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郢人逝矣,谁与尽言?

    诗人想象嵇喜行军之暇领略山水乐趣的情景。他将在长满兰草的野地上休息,在鲜花盛开的山坡上喂马,在草地上弋鸟,在长河里钓鱼。一边若有所思地目送南归的鸿雁,一边信手抚弹五弦琴。他的心神游于天地自然之中,随时随地都对自然之道有所领悟。显然这里所写的与其说是征人生活,不如说是抒写诗人自己纵心自然的情趣。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宋–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整首诗运用陪衬、烘托和夸张的手法,没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写楼高,句句从俯视纵观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渺远、开阔、高耸等情状落笔,却无处不显出楼高,不露斧凿痕迹,自然浑成,巧夺天工。

    闺怨

    唐-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

    诗写得情意动人。三四两句尤为精妙,十字之外含意很深。“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写她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仅从文本看,诗写深秋月夜景色,然不作静态描写,而借神话传说宛言月夜冷艳之美。首句以物候变化说明霜冷长天,深秋已至。次句言月华澄明,天穹高迥。三四句写超凡神女,争美竞妍。诗以想像为主,意境清幽空灵,冷艳绝俗。颇可说明义山诗之唯美倾向。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使至塞上

    唐–王维

    [阅读全文]...

2022-06-30 12:55:12
  • 诗经:鸿雁

  • 诗经
  •   《诗经: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注释:

      1、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2、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3、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征:远行。

      4、劬劳:勤劳辛苦。

      5、爰:语助词。矜人:穷苦的人。

      6、鳏:老而无妻者。寡:老而无夫者。

      7、于垣:筑墙。

      8、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作:筑起。

      9、究:终。宅:居住。

      10、嗷嗷:鸿雁的哀鸣声。

      11、哲人:通情达理的人。

      12、宣骄:骄奢。

      译文: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

      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

      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

      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

      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

      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

      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赏析:

      《鸿雁》一的主题,历来看法不一。《毛诗序》云:“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朱熹《诗集传》云:“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云:“使者承命安集流民”,“费尽辛苦,民不能知,颇有烦言,感而作此。”细究诗意,朱熹之说*于诗情。《毛诗序》以为是赞美宣王能安置流民,是因为同《车攻》、《吉日》、《庭燎》等诗排在一起。

      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作。具有国风民歌的特点。全诗三章,每章均以“鸿雁”起兴,并借以自喻。首章写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劳役,连鳏寡之人也不能幸免,反映了受害者的广泛,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无情。振翅高飞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感叹,感叹中包含着对繁重徭役的深深哀怨。次章承接上章,具体描写流民服劳役筑墙的情景。鸿雁聚集泽中,象征着流民在工地上集体劳作,协同筑起很多堵高墙,然而自己却无安身之地。“虽则劬劳,其究安宅”的发问,道出了流民心中的不*和愤慨。末章写流民悲哀作歌,诉说悲惨的命运,反而遭到那些贵族富人的嘲弄和讥笑。大雁一声声的哀叫引起了流民凄苦的共鸣,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歌,表达了心中的怨愤。

      这首诗感情深沉,语言质朴,韵调谐畅,虽是一首抒情诗,但又兼有叙事、议论的成份。然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每章开头都以鸿雁起兴,不仅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而且兼有比义。鸿雁是一种候鸟,秋来南去,春来北迁,这与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劳役,四方奔走,居无定处的境况十分相似。鸿雁长途旅行中的鸣叫,声音凄厉,听起来十分悲苦,使人触景生情,*添愁绪。所以以之起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全诗三章根据所述内容的不同,或是兴而比,或是比而兴。一章以鸿雁振羽高飞兴流民远行的劬劳,二章以鸿雁集于泽中,兴流民聚集一处筑墙。这两章都是兴中有比,具有象征意味。第三章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是比中含兴。比兴意蕴的交融渗透,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由于此诗贴切的喻意,以后“哀鸿”、“鸿雁”即成了苦难流民的代名词。

      另外,此诗每章所写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工地筑墙,末章表述哀怨,内容逐层展开,主题得到了升华。再加上“鸿雁”、“劬劳”等词在诗中反覆出现,形成了重章叠唱的特点,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阅读全文]...

2022-06-05 23:16:46
  • 鸿雁的诗句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关于鸿雁的诗句,希望大家会喜欢!

    1、《早雁》唐.杜牧

    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2、《归雁》唐.钱起

    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苔。

    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3、《鸿雁》先秦.诗经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

    之子于征,劬劳于野。

    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

    之子于垣,百堵皆作。

    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维此哲人,谓我劬劳。

    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4、《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5、《鸣雁行》唐.李白

    胡雁鸣,辞燕山,昨发委羽朝度关。

    一一衔芦枝,南飞散落天地间,连行接翼往复还。

    客居烟波寄湘吴,凌霜触雪毛体枯。

    畏逢矰缴惊相呼,闻弦虚坠良可吁。君更弹射何为乎。

    6、《扬州早雁》唐.李益

    江上三千雁,年年过故宫。

    可怜江上月,偏照断根蓬。

    7、《官池春雁二首》唐.杜甫

    自古稻粱多不足,至今鸂鶒乱为群。

    且休怅望看春水,更恐归飞隔暮云。

    青春欲尽急还乡,紫塞宁论尚有霜。

    翅在云天终不远,力微矰缴绝须防。

    8、《杂曲歌辞·鸣雁行》唐.韩愈

    嗷嗷鸣雁鸣且飞,穷秋南去春北归。去寒就暖识所处,

    天长地阔栖息稀。风霜酸苦稻粱微,羽毛摧落身不肥。

    徘徊反顾群侣违,哀鸣欲下洲渚非。江南水阔朝云多,

    草长沙软无网罗,闲飞静集鸣相和。违忧怀息性匪他,

    凌风一举君谓何。

    9、《二弟宰邑南海,见群雁南飞,因成咏以寄》唐.张九龄

    鸿雁自北来,嗷嗷度烟景。常怀稻粱惠,岂惮江山永。

    小大每相从,羽毛当自整。双凫侣晨泛,独鹤参宵警。

    为我更南飞,因书至梅岭。

    10、《归雁》唐.杜甫

    闻道今春雁,南归自广州。见花辞涨海,避雪到罗浮。

    是物关兵气,何时免客愁。年年霜露隔,不过五湖秋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阅读全文]...

2022-07-25 11:08:07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诗句

  • 江湖
  •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诗句

      【诗句】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出处】唐·杜甫《天末怀李白》。

      【意思】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你的消息,江湖上秋水茫茫,风凶浪险。鸿雁: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后用鸿雁代指书信、音信。江湖:当时李白遇赦,放还至湖南,

      【全诗】

      《天末怀李白》

      [唐]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赏析】

      李白和杜甫是唐代非常出色的诗人。他们的创作道路、创作方法、艺术风格虽然不同,但他们却是感情深厚的挚友。这首诗是杜甫客居秦州(甘肃天水)时所作。当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到大赦。此时杜甫在秦州,地处边塞,与李白天各一方,尚不知李白被赦的消息。

      远在天涯的秦州刮起了阵阵凉风,秋风掀起了诗人内心的波澜,他更加惦念李白:朋友啊,你此时的心境如何? 你才华过人,遭人忌恨,罹此灾难,定然满腹怨愤。我急切盼望你的消息,可那传书的鸿雁几时才能来到。望着茫茫江湖风波险阻,我的心也深感茫然惆怅:文才出众的你却总是命运多舛,奸佞小人则总在窥伺着时机将别人陷害。这次你流寓的地方不正是屈原遭谗放逐、自沉汨罗的.所在吗? 你肯定会对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你也一定会作诗相赠,将沾满血泪的诗篇投向屈原葬身的汨罗江。

    [阅读全文]...

2022-04-22 15:54:57
  • 赞美鸿雁的诗词

  • 赞美,文学
  • 赞美鸿雁的诗词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赞美鸿雁的诗词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首)

      仰望碧空一群鸿 阵行人一舞长风

      祝福带捎相思送 轻柔展翅韵无穷

      (第二首)

      心高志远翱苍穹,敢教陈胜吴广雄。

      捎来北海苏武信,阅透南国昭君容。

      人字撗空行有矩,壮举冲天毅无穷。

      情为何物生死许,殉葬雁丘有谁同。

      (第三首)

      又见长空雁阵行,可曾捎信在新程?

      鸿声万里冬归去,谁送春风助远征?

      (第四首)

      芦花向晚秋色浓,归鸿排阵过长空。

      夕阳映照皆丽影,人过留名雁留声。

      (第五首)

      何事牵君万里行,啾啾只怕误归程。

      生*但爱云天碧,何惧年年作远征。

      (第六首)

      大雁远飞南北徊,清明归去后秋来。

      双双若是缺一鸟,另个成孤鸣叫哀。

      (第七首)

      劈路开山任我行,江流万里为云程。

      御风一展扑天翅,不是南征就北征。

      (第八首)

      秋来偶遇一群鸿,雁字横斜驾惠风。

      见物思人怀故旧,诗香墨影咏芳丛。

      (第九首)

      十载春秋客里行,惯由寒暑定前程。

      朝云洗却风尘色,轻唳一声又北征。

      (第十首)

      鸿雁成行飞天空,春秋季节忙不停。

      北方产子南方养,不辞辛苦万里行。

      (第十一首)

      君叹关山阻客行,我欺风雨炼鹏程。

      百花荣谢寻常事,无奈红尘为利征。

      (第十二首)

      排开人字舞长空,北去南归迎暑冬。

      鸿雁传书佳话递,今来古往诵无穷。

      (第十三首)

      风送沙尘过女墙,春来南苑雁成行。

      旧情已在北归处,家在泽国芦苇塘。

      (第十四首)

      欲寄情书托雁鸿,高天人阵舞长风。

      相思捎给意中人,春去秋来无尽穷。

      (第十五首)

      千里迢迢结队行,逺航全仗领头兵。

      南来北往尋生路,绿水青山诉衷情。

      (第十六首)

      云淡天高秋正浓,井然排阵舞長空。

    [阅读全文]...

2022-06-06 02:20:21
  • 诗经《小雅·鸿雁》原文翻译赏析

  • 诗经,文学
  • 诗经《小雅·鸿雁》原文翻译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诗经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诗经《小雅·鸿雁》原文翻译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鸿雁》,《诗经·小雅·鸿雁之什》的一篇。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六句。《鸿雁》一诗的主题,历来看法不一。《毛诗序》云:“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朱熹《诗集传》云:“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云:“使者承命安集流民”,“费尽辛苦,民不能知,颇有烦言,感而作此。”细究诗意,朱熹之说*于诗情。《毛诗序》以为是赞美宣王能安置流民,是因为同《车攻》、《吉日》、《庭燎》等诗排在一起。

      鸿雁

      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劳于野。爰及矜人,哀此鳏寡。

      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

      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

      译文

      鸿雁翩翩空中飞,扇动双翅嗖嗖响。那人离家出远门,野外奔波苦尽尝。可怜都是穷苦人,鳏寡孤独心悲伤。

      鸿雁翩翩空中飞,聚在沼泽的中央。那人筑墙服苦役,先后筑起百堵墙。虽然辛苦又劳累,不知安身在何方。

      鸿雁翩翩空中飞,阵阵哀鸣声嗷嗷。惟有那些明白人,知我作歌唱辛劳。惟有那些糊涂虫,说我闲暇发牢骚。

      注释

      ⑴鸿雁:水鸟名,即大雁;或谓大者叫鸿,小者叫雁。

      ⑵肃肃:鸟飞时扇动翅膀的声音。

      ⑶之子:那人,指服劳役的人。征:远行。

      ⑷劬(qú)劳:勤劳辛苦。

      ⑸爰:语助词。矜人:穷苦的人。

      ⑹鳏(guān):老而无妻者。寡:老而无夫者。

      ⑺于垣:筑墙。

      ⑻堵:长、高各一丈的墙叫一堵。作:筑起。

      ⑼究:终。宅:居住。

      ⑽嗷嗷:鸿雁的哀鸣声。

      ⑾哲人:通情达理的人。

      ⑿宣骄:骄奢。

      鉴赏

      《鸿雁》一诗的主题,历来看法不一。《毛诗序》云:“美宣王也。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至于矜寡,无不得其所焉。”朱熹《诗集传》云:“流民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云:“使者承命安集流民”,“费尽辛苦,民不能知,颇有烦言,感而作此。”细究诗意,朱熹之说*于诗情。《毛诗序》以为是赞美宣王能安置流民,是因为同《车攻》、《吉日》、《庭燎》等诗排在一起。

      这是一首“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诗作。具有国风民歌的特点。全诗三章,每章均以“鸿雁”起兴,并借以自喻。首章写流民被迫到野外去服劳役,连鳏寡之人也不能幸免,反映了受害者的广泛,揭露了统治者的残酷无情。振翅高飞的`大雁勾起了流民颠沛流离无处安身的感叹,感叹中包含着对繁重徭役的深深哀怨。次章承接上章,具体描写流民服劳役筑墙的情景。鸿雁聚集泽中,象征着流民在工地上集体劳作,协同筑起很多堵高墙,然而自己却无安身之地。“虽则劬劳,其究安宅”的发问,道出了流民心中的不*和愤慨。末章写流民悲哀作歌,诉说悲惨的命运,反而遭到那些贵族富人的嘲弄和讥笑。大雁一声声的哀叫引起了流民凄苦的共鸣,他们就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这首歌,表达了心中的怨愤。

      这首诗感情深沉,语言质朴,韵调谐畅,虽是一首抒情诗,但又兼有叙事、议论的成份。然而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比兴手法的运用,每章开头都以鸿雁起兴,不仅可以引起丰富的联想,而且兼有比义。鸿雁是一种候鸟,秋来南去,春来北迁,这与流民被迫在野外服劳役,四方奔走,居无定处的境况十分相似。鸿雁长途旅行中的鸣叫,声音凄厉,听起来十分悲苦,使人触景生情,*添愁绪。所以以之起兴,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全诗三章根据所述内容的不同,或是兴而比,或是比而兴。一章以鸿雁振羽高飞兴流民远行的劬劳,二章以鸿雁集于泽中,兴流民聚集一处筑墙。这两章都是兴中有比,具有象征意味。第三章以鸿雁哀鸣自比而作此歌,是比中含兴。比兴意蕴的交融渗透,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艺术表现力。由于此诗贴切的喻意,以后“哀鸿”、“鸿雁”即成了苦难流民的代名词。

      另外,此诗每章所写的具体内容虽各不相同,但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首章写出行野外,次章写工地筑墙,末章表述哀怨,内容逐层展开,主题得到了升华。再加上“鸿雁”、“劬劳”等词在诗中反覆出现,形成了重章叠唱的特点,有一唱三叹的韵味。

    [阅读全文]...

2022-04-03 21:38:09
  • 古诗中有鸟的诗句

  • 古诗中有鸟的诗句

      1、数声啼鸟怨年华。——仲殊《南柯子·;十里青山远》

      2、临水不敢照,恐惊*昔颜。——马戴《落日怅望》

      3、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邓剡《唐多令·;雨过水明霞》

      4、三千年事残鸦外,无言倦凭秋树。——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5、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庾信《重别周尚书》

      6、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李德裕《谪岭南道中作》

      7、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8、随意落*沙,巧排作、参差筝柱。——朱彝尊《长亭怨慢·;雁》

      9、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韩翃《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

      10、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11、日暮东风怨啼鸟,落花犹似堕楼人。——杜牧《金谷园》

      12、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白朴《天净沙·;秋》

      13、燕子又将春色去。——司马槱《黄金缕·;家在钱塘江上住》

      14、想伴侣、犹宿芦花,也曾念春前,去程应转。——张炎《解连环·;孤雁》

      15、拟借寒潭垂钓,又恐鸥鸟相猜,不肯傍青纶。——苏舜钦《水调歌头·;潇洒太湖岸》

      16、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杜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17、雁起青天,数行书似旧藏处。——吴文英《齐天乐·;与冯深居登禹陵》

      18、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汤显祖《江宿》

      19、绿暗红稀春已暮,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葛长庚《凤栖梧·;绿暗红稀春已暮》

      20、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秦观《鹧鸪天·;枝上流莺和泪闻》

      21、记取江湖泊船处,卧闻新雁落寒汀。——陆游《夜泊水村》

      22、春阳如昨日,碧树鸣黄鹂。——李白《秋思》

      23、应难奈,故人天际,望彻淮山,相思无雁足。——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24、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王建《羽林行》

      25、麦饭纸钱,只鸡斗酒,几误林间噪喜鸦。——谢枋得《沁园春·;寒食郓州道中》

      26、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27、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黄庭坚《寄黄几复》

      28、莫道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王恭《春雁》

      29、午枕觉来闻语鸟。——王安石《渔家傲·;*岸小桥千嶂抱》

      30、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温庭筠《清明日》

      31、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文天祥《金陵驿二首·;其一》

      32、梦回芳草思依依,天远雁声稀。——李煜《喜迁莺·;晓月坠》

      33、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孟浩然《南归阻雪》

      34、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35、已见寒梅发,复闻啼鸟声。——王维《杂诗三首》

      36、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37、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38、娇艳轻盈香雪腻,细雨黄莺双起。——张泌《满宫花·;花正芳》

      3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0、白日惊飚冬已半,解鞍正值昏鸦乱。——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41、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42、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

      43、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44、觉来眄庭前,一鸟花间鸣。——李白《春日醉起言志》

      45、一春鱼雁无消息,则见双燕斗衔泥。——关汉卿《大德歌·;春》

      46、鸿羽难凭芳信短,长安犹*归期远。——卢祖皋《倦寻芳·;香泥垒燕》

      47、声声啼乳鸦,生叫破韶华。——王元鼎《醉太*·;寒食》

      48、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49、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薛逢《长安夜雨》

      50、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蒋春霖《卜算子·;燕子不曾来》

    [阅读全文]...

2022-07-18 10:47:01
  • 汉代乐府诗歌的作品

  • 诗歌,文学
  • 汉代乐府诗歌的作品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歌吧,诗歌具有语言高度凝练、篇幅短小精悍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诗歌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汉代乐府诗歌的作品,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江南》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木兰辞》

      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而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吾已失恩意,会不相从许。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我语。

      新妇谓府吏,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谢家来贵门,

      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具异,种种在其中。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遣施,于今无会因。

      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当,

      指如削葱根,口如含珠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上堂谢阿母,母听怒不止: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

      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

      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

      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

      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

      隐隐何甸甸,俱会大通口。下马入车中,低头共耳语,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

      誓天不相负。

      新妇谓府吏,感君区区怀,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

    [阅读全文]...

2022-05-16 09:26:27
  • 古诗中的春节

  • 春节
  •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唐)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北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北宋)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北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南宋)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袁宏道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阅读全文]...

2021-12-06 05:46:49
汉代古诗中有鸿雁的诗 - 句子
汉代古诗中有鸿雁的诗 - 语录
汉代古诗中有鸿雁的诗 - 说说
汉代古诗中有鸿雁的诗 - 名言
汉代古诗中有鸿雁的诗 - 诗词
汉代古诗中有鸿雁的诗 - 祝福
汉代古诗中有鸿雁的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