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诗里关于柏的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里关于柏的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里关于柏的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里关于柏的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编者叹:郎士元,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之说。或许古人是因为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娱乐项目,所以只能在诗词歌赋这些传统文学上谋求个业余爱好,除了为官还能做的一手好诗,清史留名,也算是难得的了。这首诗不甚新奇,却也小巧,起承转合自然潇洒,毫无凝滞,一气呵成,并且意境提升很快,仿佛在迪士尼体验“飞跃地*线”,一瞬之间,便看到云霄雨霁,一跃而飞上峰顶。如今的虚拟现实技术,让过去笔下的精美自然,一一呈现在眼前,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诗词歌赋,来铭记了。
柏古诗原文3篇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柏古诗原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柏梁体送欧崙山北上
明代苏方晋
九真日南天宇宽,牛女星分朱明端。仙灵窟宅连蜷蟠,五岭重溟矗淼漫。
扶舆蜿蟺满郁单,有美一人曰崙山。孕精毓粹矹巑岏,沙洲乃翁幼承颜。
刻志励学熊和丸,*生浩气发冲冠。左图右书穷研钻,九流百氏摘瑕瘢。
摛词千万翻涛澜,掐心擢肾剜肺肝。嵬眼倾耳惊崩湍,揽佩纫纕结茝兰。
铺兜罗列衣冰纨,牛鬼蛇神怪携刓。骇人毛磔与胆寒,抱璞握瑜陋砮丹。
雾縠参差珊瑚间,顿令屈宋如衙官。三都八斗飘棻檀,一朝举翮去长安。
流音飞响雍门弹,淬锋砥锷挥镆干。锟铻拂试琢琅玕,柱堂栋厦耸大观。
运斤游刃馀髀髋,岂徒芳誉插贤关。兔罝鹗荐将登坛,清庙朱弦玉朱干。
鳞羽游翔宗虬鸾,咳唾九天珠落盘。何数谪仙召金銮,待诏先生齿见攒。
矞云五色绕薇垣,天王得骏十二闲。真才方联玉笋班,扶摇九万风斯抟。
簸荡乾坤谁跻扳,一鼓元气洗区寰。此日送君云漫漫,山齾齾兮水潺潺。
秋霄淡荡香露漙,桂花馣蔼扶胥湾。兰桨清风盩屋间,南浦销魂心悲酸。
离歌频写空濡翰,持杯把袂惜团栾,此去何时衣锦还。
柏
宋代 苏轼
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
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
时来拾流胶?一作肪?未忍践落子。
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
仰视苍苍干,所阅固多矣。
应见李将军,胆落温御史。
问渊明?或曰:东坡此诗与渊明反,此非知言也。
盖亦相引以造意言者,未始相非也。
元祐五年十月十四日。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星斗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
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
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
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
委运忧伤生,忧?一作运?去生亦还。
纵浪大化中,正为化所缠。
应尽便须尽,宁复事此言。
紫柏山谒留侯庙
*现代严雁峰
磅礴登柴关,雪霁山睡起。瑶岛愕蚕丛,骑鹤妙香靡。
羽客挂岩泉,激翠生宫徵。林木风为梭,织成孤祠绮。
从来怜霸才,多由隐君子。漏网圯桥书,秽嬴遂不祀。
侯维老氏徒,龙乎变化诡。股掌弄韩彭,群雄儿戏视。
帷幄渊无垠,重瞳反文轨。封侯深杜门,泰山安吕雉。
归脱弃人间,忽瞻松石喜。将相釜底魂,狱吏尊无比。
回头笑功狗,刀笔其已矣。独降隆准师,辟谷老烟水。
及今畤褒斜,奇勋焚栈是。堂下冬青寒,云瀑捲帘嶬。
岚雨娇新妆,画眉五十里。每当春夏间,流出楼台紫。
柏古诗原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柏古诗原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紫柏山谒留侯庙
*现代严雁峰
磅礴登柴关,雪霁山睡起。瑶岛愕蚕丛,骑鹤妙香靡。
羽客挂岩泉,激翠生宫徵。林木风为梭,织成孤祠绮。
从来怜霸才,多由隐君子。漏网圯桥书,秽嬴遂不祀。
侯维老氏徒,龙乎变化诡。股掌弄韩彭,群雄儿戏视。
帷幄渊无垠,重瞳反文轨。封侯深杜门,泰山安吕雉。
归脱弃人间,忽瞻松石喜。将相釜底魂,狱吏尊无比。
回头笑功狗,刀笔其已矣。独降隆准师,辟谷老烟水。
及今畤褒斜,奇勋焚栈是。堂下冬青寒,云瀑捲帘嶬。
岚雨娇新妆,画眉五十里。每当春夏间,流出楼台紫。
后儒懵九邱,鸿冥复食耳。伊旦不求仙,王佐古如此。
留乃徐沛隶,岂闻汉初徙。我观世家篇,冢书谷城死。
壁诗斯蜕蜂,未读马迁史。拜乞臣布衣,千载鉴知止。
柏梁体送欧崙山北上
明代苏方晋
九真日南天宇宽,牛女星分朱明端。仙灵窟宅连蜷蟠,五岭重溟矗淼漫。
扶舆蜿蟺满郁单,有美一人曰崙山。孕精毓粹矹巑岏,沙洲乃翁幼承颜。
刻志励学熊和丸,*生浩气发冲冠。左图右书穷研钻,九流百氏摘瑕瘢。
摛词千万翻涛澜,掐心擢肾剜肺肝。嵬眼倾耳惊崩湍,揽佩纫纕结茝兰。
铺兜罗列衣冰纨,牛鬼蛇神怪携刓。骇人毛磔与胆寒,抱璞握瑜陋砮丹。
雾縠参差珊瑚间,顿令屈宋如衙官。三都八斗飘棻檀,一朝举翮去长安。
流音飞响雍门弹,淬锋砥锷挥镆干。锟铻拂试琢琅玕,柱堂栋厦耸大观。
运斤游刃馀髀髋,岂徒芳誉插贤关。兔罝鹗荐将登坛,清庙朱弦玉朱干。
鳞羽游翔宗虬鸾,咳唾九天珠落盘。何数谪仙召金銮,待诏先生齿见攒。
矞云五色绕薇垣,天王得骏十二闲。真才方联玉笋班,扶摇九万风斯抟。
簸荡乾坤谁跻扳,一鼓元气洗区寰。此日送君云漫漫,山齾齾兮水潺潺。
秋霄淡荡香露漙,桂花馣蔼扶胥湾。兰桨清风盩屋间,南浦销魂心悲酸。
离歌频写空濡翰,持杯把袂惜团栾,此去何时衣锦还。
柏
宋代 苏轼
故园多珍木,翠柏如蒲苇。
幽囚无与乐,百日看不已。
时来拾流胶?一作肪?未忍践落子。
当年谁所种,少长与我齿。
仰视苍苍干,所阅固多矣。
应见李将军,胆落温御史。
问渊明?或曰:东坡此诗与渊明反,此非知言也。
盖亦相引以造意言者,未始相非也。
元祐五年十月十四日。
?子知神非形,何复异人天。
岂惟三才中,所在靡不然。
我引而高之,则为星斗悬。
我散而卑之,宁非山与川。
三皇虽云没,至今在我前。
八百要有终,彭祖非永年。
皇皇谋一醉,发此露槿妍。
有酒不辞醉,无酒斯饮泉。
立善求我誉,饥人食馋涎。
《古诗十九首·青青陵上柏》
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
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
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
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
两宫遥相望,双阙百馀尺。
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
译文:
陵墓上长得青翠的柏树,
溪流里堆聚成堆的石头。
人生长存活在天地之间,
就好比远行匆匆的过客。
区区斗酒足以娱乐心意,
虽少却胜过豪华的宴*。
驾起破马车驱赶着劣马,
照样在宛洛之间游戏着。
洛阳城里是多麽的热闹,
达官贵人彼此相互探访。
大路边列夹杂着小巷子,
随处可见王侯贵族宅第。
南北两个宫殿遥遥相望,
两宫的望楼高达百余尺。
达官贵人们虽尽情享乐,
却忧愁满面不知何所迫。
赏析:
这首诗与《古诗·驱车上东门》在感慨生命短促这一点上有共同性,但艺术构思和形象蕴含却很不相同。《古诗·驱车上东门》的主人公望北邙而生哀,想到的只是死和未死之前的生活享受;这首诗的主人公游京城而兴叹,想到的不止是死和未死之时的吃好穿好。
开头四句,接连运用有形、有色、有声、有动作的事物作反衬、作比喻,把生命短促这样一个相当抽象的意思讲得很有实感,很带激情。主人公独立苍茫,俯仰兴怀:向上看,山上古柏青青,四季不凋;向下看,涧中众石磊磊,千秋不灭。头顶的天,脚底的地,当然更其永恒;而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呢,却像出远门的旅人那样,匆匆忙忙,跑回家去。《文选》李善注引《尸子》、《列子》释“远行客”:“人生于天地之间,寄也。寄者固归。”“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
《古诗》中如“人生寄一世”,“人生忽如寄”等,都是不久即“归”(死)的意思。
第五句以下,写主人公因感于生命短促而及时行乐。“斗酒”虽“薄”(兼指量少、味淡),也可娱乐,就不必嫌薄,姑且认为厚吧!驽马虽劣,也可驾车出游,就不必嫌它不如骏马。借酒销忧,由来已久;“驾言出游,以写我忧”(《诗经·邶风·泉水》),也是老办法。这位主人公,看来是两者兼用的。“宛”(今河南南阳)是东汉的“南都”,“洛”(今河南洛阳)是东汉的京城。这两地,都很繁华,何妨携“斗酒”,赶“驽马”,到那儿去玩玩。接下去,用“何郁郁”赞叹洛阳的繁华景象,然后将笔触移向人物与建筑。“冠带”,顶冠束带者,指京城里的达官显贵。“索”,求访。“冠带自相索”,达官显贵互相探访,无非是趋势利,逐酒食,后面的“极宴娱心意”,就明白地点穿了。“长衢”(大街),“夹巷”(排列大街两侧的胡同),“王侯第宅”,“两宫”,“双阙”,都不过是“冠带自相索”,“极言娱心意”的场所。主人公“游戏”京城,所见如此,必会有感想。结尾两句,就是抒发感想的,可是歧解纷纭,各有会心,颇难作出大家都感到满意的阐释。有代表性的歧解是这样的: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主人公。“极宴”句承“斗酒”四句而来,写主人公享乐。
一云结尾两句,都指“冠带”者。“是说那些住在第宅、宫阙的人本可以极宴娱心,为什么反倒戚戚忧惧,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呢?”“那些*豪门原来是戚戚如有所迫的,弦外之音是富贵而可忧,不如贫贱之可乐”(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
一云结尾两句,分指双方。“豪门*的只知‘极宴娱心’而不知忧国爱民,正与诗中主人公戚戚忧迫的情形形成鲜明对照”(《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
从全诗章法看,分指双方较合理,但又绝非忧乐对照。“极宴”句承写“洛中”各句而来,自然应指豪*。主人公本来是因生命短促而自寻“娱乐”、又因自寻“娱乐”而“游戏”洛中的,结句自然应与“娱乐”拍合。当然,主人公的内心深处未尝不“戚戚”,但口上说的毕竟是“娱乐”,是“游戏”。从“斗酒”、“驽马”诸句看,特别是从写“洛中‘所见诸句看,这首诗的主人公,其行乐有很大的勉强性,与其说是行乐,不如说是借行乐以销忧。而忧的原因,也不仅是生命短促。
生当乱世,他不能不厌乱忧时,然而到京城去看看,从“王侯第宅”直到“两宫”,都一味寻欢作乐,醉生梦死,全无忧国忧民之意。自己无权无势,又能有什么作为,还是“斗酒娱乐”,“游戏”人间吧!“戚戚何所迫”,即何所迫而戚戚。用现代汉语说,便是:有什么迫使我戚戚不乐呢?(改成肯定语气,即“没有什么使我戚戚不乐”)全诗内涵,本来相当深广;用这样一个反诘句作结,更其馀味无穷。
我国自古以来就对松柏怀有特殊的感情,常用松柏象征坚强不屈的品格。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描写松柏的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描写松柏的诗句1. 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杜甫《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
2. 终日吟天风,有时天籁止。问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顾况《千松岭》
3. 孤松停翠盖,托根临广路。不以险自防,遂为明所误。——柳宗元《孤松》
4.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七律·有所思》
5. 古人长抱济人心,道上栽松直到今。今日若能增种植,会看百世长青阴。——吴芾《咏松》
6. 大夫名价古今闻,盘屈孤贞更出群。将谓岭头闲得了,夕阳犹挂数枝云。——成彦雄《松》
7. 月好好独坐,双松在前轩。西南微风来,潜入枝叶间。——白居易《松声》
8. 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李白《南轩松》
9. 列植成均里,分行古庙前。阴森非一日,苍翠自何年。寒影烟霜暗,晨光枝叶妍。*檐阴更静,临砌色相鲜。——李胄《文宣王庙古松》
10.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杜荀鹤《小松》
11. 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李峤《松》
12. 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偶因群动息,试拨一声看。——白居易《松下琴赠客》
13. 几年苍翠在仙家,一旦枝枯类海槎。不如酸涩棠梨树,却占高城独放花。——李涉《题苏仙宅枯松》
14. 白金换得青松树,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风易凭仗,夜深偷送好声来。——白居易《松树》
15. 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白居易《题流沟寺古松》
1.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风声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2. 有松百尺大十围,生在涧底寒且卑。涧深山险人路绝,老死不逢工度之。——白居易《涧底松——念寒俊也》
3. 兰秋香不死,松晚翠方深。——李群玉《赠元绂》
4.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杜甫《古柏行》
5. 白首归来种万松,待看千尺舞霜风。——苏轼《寄题刁景纯藏春坞》
6. 百尺森疏倚梵台,昔人谁见此初栽。故园未有偏堪恋,浮世如闲即合来。天暝岂分苍翠色,岁寒应识栋梁材。——崔涂《题净众寺古松》
7. 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阳。森耸上参天,柯条百尺长。——白居易《和答诗十首·和松树》
8. 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萧寺偃松》
9. 写得长松意,千寻数尺中。翠阴疑背日,寒*生风。真树孤标在,高人立操同。一枝遥可折,吾欲问生公。——皎然《咏敡上人座右画松》
10.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11. 青苍初得地,华省植来新。尚带山中色,犹含洞里春。*楼依北户,隐砌净游尘。鹤寿应成盖,龙形未有鳞。——李正封《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12. 堂下何所有,十松当我阶。乱立无行次,高下亦不齐。高者三丈长,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白居易《庭松》
13. 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浓翠自知千古在,清声谁道四时无。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廖匡图《松》
14.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15. 四松初移时,大抵三尺强。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会看根不拔,莫计枝凋伤。幽色幸秀发,疏柯亦昂藏。——杜甫《四松》
1. 为草当作兰,为本当作松。兰秋香风远,松寒不改容。——李白
2.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3. 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耿湋《观邻老栽松》
4.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贾岛《松下偶成》
5. 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白居易《池上即事》
6. 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李白《古风》
7.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苏小小
8.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王安石《孤桐》
9. 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白居易《寄题盩厔厅前双松》
10. 松柏何须羡桃李。——冯梦龙《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
11. 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皎然《戏题松树》
12. 小松未盈尺,心爱手自移。苍然涧底色,云湿烟霏霏。——白居易《栽松二首》
13. 松树千年朽,槿花一日歇。毕竟共虚空,何须夸岁月。——白居易《赠王山人》
14. 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崔涂《涧松》
15. 高松出众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来不语时。——李商隐《高松》
16. 一阵雨声归岳峤,两条寒色下潇湘。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阴彻上方。——狄焕《咏南岳径松》
17. 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甫《松》
18. 流而不返者,水也;不以时迁者,松柏也。——苏轼《送杭州进士诗叙》
19. 耳烦闻晓角,眼醒见秋山。赖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闲。——白居易《松斋偶兴》
20. 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岑参《感遇》
古柏行的典型诗句
古柏行的典型诗句就在下面,还为大家带来了赏析,请看:
古柏行的.典型诗句
《古柏行》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古柏行的典型诗句赏析
【鹤注】此大历元年至夔州作。赵次公曰:成都先主庙,堂附焉。夔州先主庙、武侯庙各别。此诗云“孔明庙前有老柏”,盖指夔州柏也,中云“忆昔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追言成都庙中柏也。公《夔州十绝》云“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此可证也。蔡梦弼曰:成都先主庙西院,即,有武侯手植古柏,公《蜀相》诗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此又一证也。田况《古柏记》:自唐季调瘁,历王孟二国,蠹槁尤甚。然以祠中树,无敢伐者。宋乾德丁卯岁仲夏,枯柯复生,日益敷茂,观者叹耸,以为荣枯之变,应时治乱,目三分迄今,八百余年矣。明季,蜀经张献忠之乱,成都老柏,今不夏存。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①。云来气接巫峡长②,月出寒通雪山白③。君臣已与时际会④,树木犹为人爱惜⑤。
(首咏夔州柏,而以君臣际会结之。铜比干之青,石比根之坚。霜皮溜雨,色苍白而润泽也。四十围,二千尺,形容柏之高大也。气接巫峡,寒通雪山,正从高大处想见其耸峙阴森气象耳。君臣际会,即起下先主武侯。巫峡在东而*,雪山在西而远。)
①【朱注】四十围、二千尺,皆假象为词,非有故实。《梦溪笔谈》讥其太细长,《细素杂记》以古制围三径一驳之,次公注又引南乡故城社柏大四十围,皆为鄙说。考《水经注》,社柏本云三十围,亦与此不合。任昉《述异记》:卢氏县有卢君冢,冢傍柏二株根,劲如铜石。刘越石《扶风歌》:“上枝拂青云,中心十数围。”江淹《竹赋》:“黛色参天。”何光远《鉴戒录》曰:沈存中《笔谈》:杜《古柏行》“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乃是径七尺,无乃太细长乎?余谓四十围若以古制论之,当有百二十尺,即径四十尺矣,安得云七尺也。武侯庙柏,当从古制为定,则径四十尺,其长二千尺又宜矣,岂得以太细长疑之。今按:古柏虽极高大,亦不能至二百丈,只是极形容之辞,如《秦州》诗“高柳半天青”,柳岂能高至半天乎?②萧懿诗:“云来觉山*。”《宜都山川记》:“巴东三峡巫峡长。”③《诗》:“月出皎兮。”④张衡《同声歌》:“邂逅承际会。”⑤《左传》:“思其人犹爱其树,况用其道而不恤其人乎?”
忆昨路绕锦亭东①,先主武侯同閟宫②。崔嵬枝干郊原古③,窈窕丹青户牖空④。落落盘踞虽得地⑤,冥冥孤高多烈风⑥。扶持自是神明力⑦,正直元因造化功⑧。
(此咏成都柏,而以神力化功结之。郊原古,有古致也。户牖空,虚无人也。此柏下虽得地,而上受风侵,至今长存无恙者,盖以神明呵护,为造化钟灵耳。)
①庙在锦城之西,不当言城东,当以亭东为正。【朱注】严武有《寄题社二锦江野亭》诗,故曰锦亭。②【钱笺】《寰宇记》:先主庙在成都府西八里,惠陵东七十步。在先主庙西。《成都记》:先主庙西院即武侯庙,庙前有双大柏,古峭可爱,人云诸葛手植。陆游《跋古柏图》:余在成都,屡至昭烈惠陵,此柏在陵旁庙中,忠武侯室之南,所云“先主武侯同閟宫”者,与此略无小异。《诗》:“閟宫有恤。”③萧子范诗:“郊原共超。”④《诗正义》:所居之宫形状。窈窕,幽深而闲静也。《鲁灵光殿赋》:“旋室娟以窈窕。”《司马相如传》:“丹青赭垩。”鲍照诗:“开轩当户牖。”⑤杜笃《首阳山赋》:“长松落落。”《西京杂记》:中山王《文木赋》:“或如龙盘虎踞。”沈约《高松赋》:“郁彼高松,栖根得地。”⑥陆机《豪士赋序》:“欲陨之叶,无所借烈风。”⑦《天台山赋》:“实神明之所扶持。”⑧《庄子》:“受命于地,惟松柏独也正。”《左传》:内史过曰:“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王羲之诗:“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
大厦如倾要梁栋①,万牛回首丘山重②。不露文章世已惊③,未辞剪伐谁能送④。苦心岂免容蝼蚁⑤,香叶终经宿鸞凤⑥。志士幽人莫怨嗟⑦,古来材大难为用⑧。
(此从咏柏寄慨,而以材大难用结之。济世大任,必须大材。间世大材,须是大用。能用则为宗臣名世,不用则为志士幽人,此末段托喻大意。大厦四句,伏下材大难用。容蝼蚁,伤其赤心已尽。宿鸾凤,喜其余芳可挹。赋中皆有比义。此章,三韵分三段,每段自为起结。)
①《文中子》:“大厦之倾,非一木所支。”《晋书》:袁粲见王俭而叹曰:“宰相之材也。栝柏豫章虽小,已有栋梁之器。”②杜预《水灾疏》:“所留好种万头。”此万牛所本。鲍照诗:“丘山不可胜。”③《文木赋》:“既剥既刊,见其文章。”《楚辞》:“青黄杂糅,文章烂兮。”④《诗》:“蔽芾甘棠,勿剪勿伐。”⑤郭璞《蚍蚁赋》:“属莫贱于蝼蚁。”⑥谢承《后汉书》:“方储遭母忧,种松柏,鸾栖其上。”《焦氏易林》:“枝叶盛茂,鸾凤以庇。”⑦何逊诗:“临川何怨嗟。”⑧《杜臆》:才大难为用,出王充《论衡》,即孔子道大莫容意。邵注引《庄子》樗树大而无用,不切。黄常明曰:“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剪伐谁能送”,先器识后文艺,与浮华炫露者自异也。“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此贤者难进而易退,非其招不往也。
王嗣奭曰:公生*极赞孔明,盖窃比之意。孔明才大而不尽其用,公尝自比稷契,而人莫之用,故篇终结出材大难用,此作诗本旨发兴于古柏者。不然,庙树岂真梁栋之需哉。
范元实曰:诗有形似之语,若诗人赋“萧萧马鸣,悠悠旆旌。”是也。有激昂之语,若诗人兴“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是也。古人形似之语,如镜取形,灯取影。激昂之语,孟子所谓“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意”者。今游武侯庙,然后知《古柏》诗所谓“柯如青铜根如石”,信然,决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语。“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此乃激昂之语。不如此,则不见柏之高大也。文章固多端,然警策处往往在此两体。
《梦溪笔谈》曰:乐天《长恨歌》云:“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峨嵋在嘉州,与幸蜀路全无涉。子美武侯庙《柏》诗云:“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四十围,乃径七尺,无乃太细长耶!此皆文章之病也。
少陵题先主武侯诗,特具论世知人之识,从古诗家所仅见者。宋儒王十朋《梅溪集》有祭文二首,短句拈韵,堪与少陵相为羽翼。其《谒昭烈庙》云:“呜呼!东都之季,盗窥神器。分鼎者三,帝乃刘氏。有高皇度,有光武气。有王佐臣,无中原地。以区区蜀,抗大国二。天压汉德,壮图弗遂。功虽少贬,四海归义。永安故宫,遗迹可记。君臣有庙,英雄堕泪。岁月浸远,栋宇莫治。来守是邦,过而兴喟。一新庙貌,薄荐殽胾。傍观八阵,细读三志。我虽有酒,不祀曹魏。”又《谒武侯庙》云:“丞相忠武,蜀之伊吕。高卧南阳,悲吟《梁甫》。草庐之中,三顾先主。将汉是兴,非刘昌与。君臣鱼水,蛟龙云雨。才十曹丕,志小寰宇。假令无死,师一再举。吴魏可吞,礼乐可许。宁使英雄,堕泪今古。将略非长,庸史之语。受命天子,来帅兹土,梦观八阵,果至夔府。庙貌仅存,风流可睹。旁有关张,一龙一虎。安得斯人,以消外侮?”
咏松柏的诗句
*文学如一条清流在历史的峡谷中流淌,数千年来,成为传统民族文化的血脉和纽带,成为传统文化最美的组成部分。千百年之下读来仍余音袅袅,那此既深含哲理、又富有辞采声韵之美的佳作,给人以强烈的精神上的享受,弦犹在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咏松柏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归号故松柏,老去苦飘蓬。——杜甫《往在》
2、虽过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斜阳里,栽松欲待阴。——耿湋《观邻老栽松》
3、曾于西晋封中散,又向东吴作大夫。浓翠自知千古在,清声谁道四时无。枝柯偃后龙蛇老,根脚盘来爪距粗。——廖匡图《松》
4、榛蔓彼自迷,我此松柏劲。——方回《送胡子游学正》
5、烟叶葱茏苍麈尾,霜皮剥落紫龙鳞。欲知松老看尘壁,死却题诗几许人。——白居易《题流沟寺古松》
6、饭术煮松柏,坐山敷云霞。——孟郊《赠道月上人》
7、其中松柏与龟鹤,得年稍久终摧枯。——司马光《示道人》
8、手栽两树松,聊以当嘉宾。乘春日一溉,生意渐欣欣。——白居易《寄题盩厔厅前双松》
9、松柏仆,丛林摧。——班固《西都赋》
10、定陵松柏郁青青,应为兴亡一拊膺。——王国维《颐和园词》
1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亭亭山上松》
12、此木韵弥全,秋霄学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几多年。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坚。何当抛一干,作盖道场前。——曹松《僧院松》
13、凄凄百卉病,亭亭双松迥。直上古寺深,横拂秋殿冷。轻响入龟目,片阴栖鹤顶。山中多好树,可怜无比并。——《萧寺偃松》
14、震泽*芜岸,松江落叶波。在官常梦想,为客始经过。——白居易《松江亭携乐观渔宴宿》
15、湘宫水寺清秋夜,月落风悲松柏多。——皎然《送履霜上人还金陵西山》
16、周山看松柏,不要携杖走。——黄遵宪《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
17、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
18、缘岸蒙笼出见天,晴沙沥沥水溅溅。何处羽人长洗药,残花无数逐流泉。——皎然《赤松》
19、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杜甫《古柏行》
20、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张耒《夜坐》
21、岩寒松柏短,石古莓苔厚。——白居易《游坊口悬泉,偶题石上》
22、松柏郁森沉,鹂黄相与嬉。——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23、寸寸凌霜长劲条,路人犹笑未干霄。南园桃李虽堪羡,争奈春残又寂寥。——崔涂《涧松》
24、须看郭门外,垒垒松柏下。——寒山《诗三百三首》
25、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诗经》
26、殿前松柏晦苍苍,杏绕仙坛水绕廊。——薛逢《题春台观》
27、雪中松柏愈青青,扶植纲常在此行。——谢枋得《初到建宁赋诗一首》
28、摇落见松柏,岁寒比忠贞。——皎然《九日和于使君思上京亲故》
29、松寂风初定,琴清夜欲阑。偶因群动息,试拨一声看。——白居易《松下琴赠客》
30、君不见拂云百丈青松柯,纵使秋风无奈何。——岑参《感遇》
31、绿萝纷葳蕤,缭绕松柏枝。——李白《古风其四十四·绿萝纷葳蕤》
32、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苏轼《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
33、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
34、松柏虽寒苦,羞逐桃李春。——李白《颍阳别元丹丘之淮阳》
35、妾怜松柏色,松柏色难凋。——黄滔《寄友人》
36、不愁松柏凋,只畏桑榆徙。——白玉蟾《西湖大醉走笔百韵》
37、为爱松声听不足,每逢松树遂忘还。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闲云似我闲。——皎然《戏题松树》
38、虽小天然别,难将众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满襟风。枝拂行苔鹤,声分叫砌虫。如今未堪看,须是雪霜中。——杜荀鹤《题唐兴寺小松》
39、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孟郊《游终南山》
40、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尽日,寒尽不知年。——贾岛《松下偶成》
41、地耸苍龙势抱云,天教青共众材分。孤标百尺雪中见,长啸一声风里闻。——*甫《松》
42、郁郁高岩表,森森幽涧陲。鹤栖君子树,风拂大夫枝。百尺条阴合,千年盖影披。岁寒终不改,劲节幸君知。——李峤《松》
43、人生不得为松树,却遇秦封作大夫。——李涉《题五松驿》
44、幸无樵牧犯松柏,那有鲜卑护置墓。——晁公溯《得东南书报乱后东都故居犹存而州北松槚亦无》
45、四君德音闭黄壤,只今垄头松柏声。——黄庭坚《送焦浚明》
46、青苍初得地,华省植来新。尚带山中色,犹含洞里春。*楼依北户,隐砌净游尘。鹤寿应成盖,龙形未有鳞。——李正封《贡院楼北新栽小松》
47、荒凉古庙惟松柏,咫尺长陵又鹿麋。——殷尧藩《韩信庙》
48、闻有三山未知处,茂陵松柏满西风。——许浑《学仙二首》
49、井邑枌榆社,陵园松柏田。——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
《诗经:柏舟·泛彼柏舟》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
髧彼两髦,实维我特。
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注释:
1、髧:(音旦)头发下垂状
2、两髦:(音毛)男子未成年时剪发齐眉。
3、仪:配偶
4、之:到
5、矢:誓
6、靡它:无他心
7、只:语助词
8、特:配偶
9、慝:(音特)*,恶念,引申为变心。
译文: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中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另求!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轻轻摇荡柏木舟,在那河边慢慢游。
头发飘垂那少年,是我相中好侣伴。
发誓至死不变心!我的母亲我的天,为何对我不相信!
赏析:
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中同名之作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古人称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为“柏舟之节”,皆原于旧说。而这些旧说多胶柱鼓瑟,实不可取。
其实诗意一看就很明白:主人公原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只消看他披着两髦,尚未加冠就可以知道。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这首诗还接触到一个更为普遍的社会问题:无论古今中外,在择偶的问题上,母亲和女儿的意见往往不能一致。母亲相中的,女儿不屑一顾;女儿中意的,母亲坚决不准带回家来。这种事不但古代有,今天还有;不但中国有,外国也有。例如白俄罗斯民歌《妈妈要我出嫁》中,妈妈给女儿挑了好多人家,女儿的表态都是“妈妈我不嫁给他!”印度尼西亚民歌《哎哟妈妈》中,女儿为自己辩解说:“哎哟妈妈,你不要对我生气,年轻人就是这样相爱。”
妈妈也曾年轻过,为什么一旦成了妈妈,就不理解年轻人的心思了呢?这是因为女儿是跟着感觉走,而妈妈多了些岁数,就多了些世故。这是因为妈妈健忘,多了些功利,就少了些热情;多了些理智,就少了些感觉。老是看家底呀,看文凭呀,看几大件呀,女儿都烦透了。殊不知“甜蜜的爱情从哪里来?是从那眼睛里到心怀”——与家底无关、与文凭无关、与几大件也无关。
母女的意见不统一,爱情就发生了危机。女儿要么放弃己见,要么作坚决的抗争。看来诗中女主人公是持后一种态度的:至死誓靡它!坚决到这种程度,母亲也就难办了。但要为娘的改变主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维护爱情,一面从内心发出沉重的叹息:娘呀天啊,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这一声叹息,使得诗的内容变得沉甸甸的。
和《国风》、《小雅》中的多数篇章一样,这也是一首歌词。在形式上属于典型的两章叠咏:中心意思在第一章中已经说完,但只唱一遍不够味;所以第二章变易韵脚上的字,将同样的意思再唱一遍。实际上也就一支曲子,两段歌词,结尾处以咏叹作副歌。这种形式,在当代歌曲中,也还是很常见的。
《菩萨蛮·大柏地》
作者:*
原文: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
1、全篇守谱押用四部韵,句句皆叶两句一换,两庆两*相问。具体地说,“紫”、“舞”相叶;“阳”、“苍”相叶;“急”、“壁”相叶;“山”、“看”相叶。其中“紫”、“舞”本不同部,盖用方音取叶。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2、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3、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4、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5、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6、关山:泛指附*群山。
7、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8、苍:青黑色。
9、鏖战:苦战。
10、急:激烈。
11、弹洞:枪眼。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12、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13、装点:装饰点缀。宋华岳《登楼晚望》诗:“装点江山归画图。”
14、今朝:如今。
15、看:此处读*声。
诗意:
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
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
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
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
想当年在此激战,
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
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
如今看上去却更加鲜艳。
赏析:
此词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接着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而舞?仿佛诗人将自己溶入其间;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谁来掌握?令人读起来就是诗人自己,他就是这样美景的绘图人,这美景的变幻者,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
然后从空中到眼前的夕辉与青山,黄昏雨后的群山格外苍翠欲滴,在夕阳的映衬下闪烁着绮丽的暮色。这三、四句中,虽然第三句化用花间词人温庭筠的“雨后却斜阳”但并非落入花间派的婉约纤柔之中,其中一个“复”字就显得比“却”字有重量,更肯定,“却”字却更婉转、更轻一些。而且第四句的风物也呈浩然大气,尤其是“阵阵”二字,有浩荡铺展之势,“关山”二字也是从大象入手,最后一个“苍”字显得气韵悠荡,无边无涯之感回荡于心头。
下半阕起首二句才点出此诗追忆的主题,上半阕整个是写今日风景(即1933年夏天大柏地的风景)。(m.ju.51tietu.net)当年的激战如今已成为烟云,只有雨后墙壁上还残留着一些弹洞。这些追忆并非随意道来,它将立即为我们创造出一个新意境:“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这的确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对美的新发现,因为在一般人的眼中,弹洞点是不好看的东西,但在诗人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喜。就用这些弹洞来点缀祖国河山吧,它在夏日黄昏雨后的晴空里显得分外美丽。因为它展示了一种新风景,诗人在此也预感到一个新世界。
诗经《鄘风·柏舟》赏析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泛:浮行。这里形容船在河中不停漂浮的样子。中河:河中。髧(dàn):头发下垂状。两髦(máo):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维:乃,是。仪:配偶。之死:到死。之,到。矢靡它:没有其他。矢,通“誓”,发誓。靡它,无他心。只:语助词。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谅:相信。特:配偶。慝(tè):通“忒”,变更,差错,变动。也指*,恶念,引申为变心。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泛:浮行。这里形容船在河中不停漂浮的样子。中河:河中。髧(dàn):头发下垂状。两髦(máo):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维:乃,是。仪:配偶。之死:到死。之,到。矢靡它:没有其他。矢,通“誓”,发誓。靡它,无他心。只:语助词。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谅:相信。特:配偶。慝(tè):通“忒”,变更,差错,变动。也指*,恶念,引申为变心。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髧彼两髦,实维我仪。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泛:浮行。这里形容船在河中不停漂浮的样子。中河:河中。髧(dàn):头发下垂状。两髦(máo):男子未行冠礼前,头发齐眉,分向两边状。维:乃,是。仪:配偶。之死:到死。之,到。矢靡它:没有其他。矢,通“誓”,发誓。靡它,无他心。只:语助词。
泛彼柏舟,在彼河侧。髧彼两髦,实维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
谅:相信。特:配偶。慝(tè):通“忒”,变更,差错,变动。也指*,恶念,引申为变心。
译注参考:
1、 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87-89
2、 王秀梅 译注.诗经(上):国风.北京:中华书局,2015:89-90
译文及注释
译文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中央。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心中好对象。至死不会变心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柏木小船在漂荡,漂泊荡漾河岸旁。垂发齐眉少年郎,是我倾慕的对象。至死不会变主张。我的天啊我的娘,为何对我不体谅?注释1.鄘(yōng):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汲县北。2.泛:浮行... 显示全部
鉴赏
此诗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对象是一个不到二十的少年郎。姑娘的`选择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开篇以柏舟泛流起兴,写女主人公为自己的婚姻恋爱受阻而苦恼,就好比那在河中飘荡的柏木小舟一样。她早已自己相中了一个翩翩少年,他的发型很好看,透出活泼灵动的精神劲儿。... 显示全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一位少女自己选中了意中人,却受到家长的反对,因此发出呼天呼母的悲叹。旧说多将这首诗与《邶风柏舟》混为一谈,认为是共姜自誓之作。或以为卫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节,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作此诗(《毛诗序》);或认为是共伯被弑,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诗(《三家诗》)。... 显示全部
竹柏的古诗
有柏的古诗
有写柏的古诗吗
文柏的古诗
食柏的古诗
含柏的古诗
咏崖柏的古诗
西柏坡的古诗
柏浪涛的古诗
含有柏愁的古诗
柏的古诗名
柏树的古诗
五柏抱槐的古诗
柏泉瓜洲的古诗
寒柏的古诗词
关于侧柏的古诗
盖竹柏影也的古诗
关于食柏的古诗
带有湘柏的古诗
写黄柏的古诗
有墨柏二字的古诗
柏结尾的古诗
古诗中带柏仁的诗
古诗里关于柏的诗
以柏字开头的古诗
与卷柏有关的古诗
柏舟原配的古诗
写到柏树的古诗
含有柏铭字的古诗
带柏的古诗词
含怀的古诗
喝醉有关的古诗词
主客倒置的古诗
经验丰富的古诗
找自己的古诗词
古诗的诗眼及鉴赏
形容再努力也没用的古诗
关于虎豹的古诗
雪中的白桦树古诗
关于借花抒情的古诗词
形容行走在云端的古诗
击鼓这首古诗的视频
一生只写一首诗的古诗
仿写荷叶母亲的一首古诗
别在小事上斤斤计较的古诗词
带有南北的古诗
祝愿安享晚年的古诗词
想念秋风的古诗
欢快的情诗古诗
女儿的生日祝福语古诗词
关于梅花雨雪的古诗我还知道
唐诗中带有愁的古诗
适合发自拍的古诗词
短一点的的古诗词
岁寒四友的古诗词
微课想象古诗中的画面
有没有光的古诗
好教的古诗词
和成长相关的古诗
睡前给男朋友讲的古诗
表示童年往事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