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潮和客的古诗

关于带潮和客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带潮和客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带潮和客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带潮和客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 语录(2k+) 说说(2) 名言(481) 诗词(41) 祝福(2k+) 心语(149)

  • 《约客》古诗鉴赏

  • 文学
  • 《约客》古诗鉴赏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约客》古诗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成为“梅雨季节”,所以称江南雨季为“黄梅时节”。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④处处蛙:到处是青蛙。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约客选自《清苑斋集》(《南宋群贤小集》本)。

      译文

      黄梅时节一个梅雨绵绵的夜晚,乡村的青草池塘中传来阵阵蛙鸣。这时已经是半夜了,朋友却没有如约到来,无聊地敲着棋子,灯灰震落在棋盘上。

      赏析

      首句“黄梅时节家家雨”,交待了当时的环境。黄梅时节乃是立夏后数日梅子由青转黄之时,江南多雨,俗称黄梅天。其时细雨绵绵,正所谓“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泄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仿佛“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心情异常恬静安祥。

      “青草池塘处处蛙”这句,人的注意力从霏霏淫雨,自然而然地转到了远远**,此起彼伏的片片蛙声,正是这处处蛙声,烘托出了当时周遭的清静,试想,如非心如止水,神游物外,而是焦灼烦躁,何以知微渺“虫声”今夜“新透绿窗纱”?

      再看第三句“有约不来过夜半”。我猜想,书中之所以得出“焦灼”结论,多半便依了这句。朋友过了夜半还不来,倘是你我,当然不免焦灼。但这是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之一,人称“鬼才”的赵师秀。赵师秀,字紫芝,又字灵秀,光宗绍熙元年进士,曾任上元县主薄,筠州推官。他虽寄身仕宦,但失意消沉,常与僧道同游山水之间,向往恬静淡泊的生活,甚至还想与陶渊明一样“归寻故园”(《九客一羽衣泛舟,分韵得尊字,就送朱几仲》)。他死后,江湖派巨子戴复古作《哭赵紫芝》,说他是“东晋时人物”。当不致于“有约不来过夜半”便焦灼不安吧?

      最后一句“闲敲棋子落灯花”。我不知道前人是怎么理解“闲”字的。我是这样想,“闲敲”之“闲”,应当仿佛我们偶凭小几,百无聊赖,适见案头笔墨,于是顺手拿过,随随便便,漫不经心,信笔涂去,一如陆游“矮纸斜行闲作草”之意趣。赵师秀也便这样坐于灯前,遥等客人不至,百无聊赖,适见局中棋子,于是顺手拈起,随随便便,漫不经心,信手敲去,何来焦灼之感?

    [阅读全文]...

2022-07-12 13:23:34
  • 钱塘江大潮的古诗

  • 写作
  • 钱塘江大潮的古诗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泛指*古代诗歌。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钱塘江大潮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浪淘沙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忆江南·江南忆

      〔唐〕白居易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樟亭观潮

      〔唐〕宋昱

      涛来势转雄,猎猎驾长风。雷震云霓里,山飞霜雪中。

      激流高失岸,吹唠上侵空。翕辟乾刊异,盈虚日月同。

      艅艎从陆起,洲浦隔阡通。跳沫喷岩翠,翻波带景红。

      怒湍初抵北,却浪复归东。寂听堪增勇,晴看自发蒙。

      伍生传或谬,枚叟说难工。来信应无己,申威亦匪穷。

      冲腾如决胜,回合似相攻。委质任*视,谁能测始终。

      候潮门晀望

      〔清〕屈大均

      澥门东倚浙江开,千里寒潮天上来。

      春树遥连严子濑,白云长在越王台。

      翠华南幸扶桑远,羌笛横吹折柳哀。

      何处青山堪托迹?欲随徐市入蓬莱。

      浙江亭沙涨十里

      〔元〕张以宁

      重到钱塘异昔时,潮头东击远洲移。

      人间莫往三千岁,沧海桑田几许悲。

      八月望日登江楼观潮

      〔元〕钱惟善

      白马涛头驾素车,至今犹是诧灵胥。

      千年元气淋漓后,八月长风震荡初。

      顾兔盈虚端不爽,神龙变化竟何如。

      须臾落日明江练,东逝滔滔泄尾闾。

      钱塘观潮

      〔元〕仇远

      一痕初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声。

      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

      远朝魏阙心犹在,直上严滩势始*。

      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罔象正纵横。

      送刘监至江上作

      〔宋〕陆游

      江*无风面如镜,日午楼船帆影正。

      忽看千尺涌涛头,颇动老子乘桴兴。

      涛头汹汹雪山倾,江流却作镜面*。

      向来壮观虽一快,不如帆影青山行。

      嗟余往来不知数,惯见买符官发渡。

      云根小筑幸可归,勿为浮名老行路。

      催试官考较戏作

      〔宋〕苏轼

    [阅读全文]...

2021-12-13 06:36:32
  • 客至古诗词

  • 客至古诗词

      古诗原文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馀通:余)

      译文翻译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注释解释

      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县令的美称。

      舍:指家。但见:只见。此句意为*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市远:离市集远。兼味:多种美味佳肴。无兼味,谦言菜少。樽:酒器。旧醅:隔年的陈酒。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余杯:余下来的酒。

      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呼取:叫,招呼

      创作背景

      《客至》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此诗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

      诗文赏析

      《客至》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阅读全文]...

2022-05-24 14:53:52
  • 酒泉子·长忆观潮古诗词

  • 阅读,文学
  • 酒泉子·长忆观潮古诗词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原文

      长忆观潮,满郭人争江上望。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

      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

      译文翻译

      我常常想起钱塘江观潮的情景,满城的人争着向江上望去。潮水涌来时,仿佛大海都空了,潮声像一万面鼓齐发,声势震人。

      踏潮献技的人站在波涛上表演,他们手里拿着的红旗丝毫没被水打湿。此后几次梦到观潮的情景,梦醒时依然感觉心惊胆战。

      注释解释

      酒泉子:原为唐教坊曲,以酒泉郡地名作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金奁集》入“高*调”。有两体,一为温庭筠体,为词牌正格;二为潘阆体,又名《忆余杭》。

      长:通假字,通“常”,常常、经常。

      郭:外城,这里指外城以内的范围。

      万面鼓声中:将潮来时,潮声像万面金鼓,一时齐发,声势震人。

      弄潮儿:指朝夕与潮水周旋的水手或在潮中戏水的少年人。喻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人。

      向:朝着,面对

      红旗:红色的旗帜。

      觉:睡醒。

      尚:还(hái),仍然。

      心寒:心里感觉很惊心动魄。

      创作背景

      潘阆曾以卖药为生,一度流浪到杭州。亲眼看到了涨潮的壮观以及宏伟,以至于今后的日子里多次梦见涨潮的情形。这首《酒泉子》的小词,就是他为了回忆观潮盛况而作的。

      诗文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观潮盛况,表现大自然的壮观、奇伟;起首两句,写杭州人倾城而出,拥挤钱塘江边,万头攒动,争看江面潮水上涨。为下面潮水的'涌现制造了气氛,作好了铺垫。上片结尾两句,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把钱江潮涌的排山倒海、声容俱壮,渲染得有声有色、惊险生动。

      下片描写弄潮情景,表现弄潮健儿与大自然奋力搏斗的大无畏精神,抒发出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过片转而描写弄潮儿的英勇无畏、搏击风浪、身手不凡和履险如夷。这两句纯用白描手法,写得有声有色,富于动感,眩目惊心。结拍由回忆转为现实,写词人虽离杭已久,但那壮观的钱江涌潮仍频频入梦,以至梦醒后尚感惊心动魄。

      此词对于钱塘江涌潮的描绘,可谓匠心独远,别具神韵。词中“来疑沧海尽成空”一句采用夸张手法,浓墨重彩,大开大阖,感染力甚强。上片第二句的“争”、“望”二字,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盼潮到来的殷切心情,从空间广阔的角度进行烘托与大潮的壮观结合得甚为密切。结拍言梦醒后尚心有余悸,更深化了潮水的雄壮意象。前后的烘托与中间重点描写当中的夸张手法配合紧密,使全词的结构浑然一体。

    [阅读全文]...

2022-01-14 10:51:06
  • 诗名含有潮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潮字的诗词

  • 迎潮送潮辞。迎潮

    陆龟蒙〔唐代〕

    江霜严兮枫叶丹,潮声高兮墟落寒。鸥巢卑兮渔箔短,

    远岸没兮光烂烂。潮之德兮无际,既充其大兮又充其细。

    密幽人兮款柴门,寂寞流连兮依稀旧痕。

    濡腴泽槁兮潮之恩,不尸其功兮归于混元。

    迎潮送潮辞。送潮

    陆龟蒙〔唐代〕

    潮西来兮又东下,日染中流兮红洒洒。汀葭苍兮屿蓼枯,

    风骚牢兮愁烟孤。大几望兮微将晦翳,睨瀛溶兮敛然而退。

    爱长波兮数数,一幅巾兮无缨可濯。帆生尘兮楫有衣,

    怅潮之还兮吾犹未归。

    潮州府潮阳县灵山护国开善禅寺钟铭

    释大心〔元代〕

    道寓于器,因声以传。肖离之虚,体乾之圆。铣舞合仪,带隧有式。

    不侈不弇,不窕不□。灵山之巅,有阁崔巍。明月澄波,海鲸夜雷。

    发挥沉潜,开觉茫蠢。彼大千界,同归一□。

    馆杭城凤凰山麓,每夜潮声澈耳,因颜曰梦潮

    许传霈〔清代〕

    西湖之水清且*,西湖之山瘦且灵。凤凰山麓背其执,日绕滔滔滚滚之潮声。

    潮声起自海门东,龛赭憋亹齐争迎。龙吟鼍吼势浩荡,铁马强弩气奔腾。

    道我江塘筑茅舍,夜夜鸣潮倾耳听。风声雨声满堂室,鏦鏦铮铮集甲兵。

    恍若风樯曲盘快泛宅,不须宫阙楼台住水晶。又若波流直灌一方枕,不须洗耳傲其清。

    天籁自存天地间,呼吸万物走雷霆。何必筝琶扰俗调,纤细学作秋虫鸣。

    嗟哉祖逖闻鸡且起舞,成连到海自移情。我既不得乘风长破浪,三千里外击鲲鹏。

    何能年年悠忽常寂寞,使如深宵寒幄之短檠。祗恐冥顽时睡足,赖有潮声惊梦醒。

    呜呼,赖有潮声惊梦醒。

    赠何侃如潮州刻三利溪记用潮州见寄韵

    陈献章〔明代〕

    咫尺荆州地肯容,清光偏照荜门中。独怜孺子才堪赏,不道诗人巧更穷。

    已见千碑传好事,可辞束帛聘镌公。潮阳父老如相问,为说周陈共此风。

    潮州韩文公庙碑

    苏轼〔宋代〕

      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贵,晋、楚失其富,良、*失其智,贲、育失其勇,仪、秦失其辩。是孰使之然哉?其必有不依形而立,不恃力而行,不待生而存,不随死而亡者矣。故在天为星辰,在地为河岳,幽则为鬼神,而明则复为人。此理之常,无足怪者。

      自东汉以来,道丧文弊,异端并起,历唐贞观、开元之盛,辅以房、杜、姚、宋而不能救。独韩文公起布衣,谈笑而麾之,天下靡然从公,复归于正,盖三百年于此矣。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此岂非参天地,关盛衰,浩然而独存者乎?

      盖尝论天人之辨,以谓人无所不至,惟天不容伪。智可以欺王公,不可以欺豚鱼;力可以得天下,不可以得匹夫匹妇之心。故公之精诚,能开衡山之云,而不能回宪宗之惑;能驯鳄鱼之暴,而不能弭皇甫镈、李逢吉之谤;能信于南海之民,庙食百世,而不能使其身一日安于朝廷之上。盖公之所能者天也,其所不能者人也。

      始潮人未知学,公命进士赵德为之师。自是潮之士,皆笃于文行,延及齐民,至于今,号称易治。信乎孔子之言,“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潮人之事公也,饮食必祭,水旱疾疫,凡有求必祷焉。而庙在刺史公堂之后,民以出入为艰。前太守欲请诸朝作新庙,不果。元佑五年,朝散郎王君涤来守是邦。凡所以养士治民者,一以公为师。民既悦服,则出令曰:“愿新公庙者,听!”民欢趋之,卜地于州城之南七里,期年而庙成。

      或曰:“公去国万里,而谪于潮,不能一岁而归。没而有知,其不眷恋于潮也,审矣。”轼曰:“不然!公之神在天下者,如水之在地中,无所往而不在也。而潮人独信之深,思之至,焄蒿凄怆,若或见之。譬如凿井得泉,而曰水专在是,岂理也哉?”元丰七年,诏拜公昌黎伯,故榜曰:“昌黎伯韩文公之庙。”潮人请书其事于石,因作诗以遗之,使歌以祀公。其辞曰:“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作书抵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犦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

    沁园春·题潮阳张许二公庙

    文天祥〔宋代〕

    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自光岳气分,士无全节;君臣义缺,谁负刚肠。骂贼张巡,爱君许远,留取声名万古香。后来者,无二公之操,百炼之钢。

    人生翕歘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使当时卖国,甘心降虏,受人唾骂,安得流芳。古庙幽沉,仪容俨雅,枯木寒鸦几夕阳。邮亭下,有奸雄过此,仔细思量。

    寄韩潮州愈

    贾岛〔唐代〕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南乡子·渌水带青潮

    晏几道〔宋代〕

    渌水带青潮。水上朱阑小渡桥。桥上女儿双笑靥,妖娆。倚著阑干弄柳条。

    [阅读全文]...

2022-07-29 07:37:24
  • 约客古诗翻译及赏析(约客古诗翻译及原文)

  •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

    内容主旨

    全诗通过对诗人所处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动作细节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一种怅惘心情,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待客的悠然和因友人未到而产生的淡淡的孤寂。

    译文

    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已过午夜,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闲着无事轻敲棋子,震落了灯花。

    [阅读全文]...

2022-07-08 04:08:31
  • 杜甫《客至》古诗原文及赏析

  • 杜甫
  • 杜甫《客至》古诗原文及赏析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客至》古诗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客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1、舍: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2、皆:都是。

      3、这句说言外之意是说交游冷落,很少有客人来访,即门可罗雀之意。

      4、缘:因为。蓬门,即柴门。

      5、飧:熟食、菜肴。兼味,各种味道的菜食。

      6、旧醅:醅是未经过滤的酒。旧醅,隔年的酒。

      7、尽:喝完。

      8、这二句说,如果客人愿意的话,就把邻居老翁喊过来一起痛痛快快地喝一场。

      译文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家底大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上元二年(761)春天。诗题下原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相过,就是来访。崔明府的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这首诗就是写杜甫接待客人的欢乐场景。但前两句先写日常生活的孤独,从而与接待客人的欢乐情景形成对比。不过这两句又有"兴"的意味:用"春水"、"群鸥"意象,渲染出一种充满情趣的生活氛围,流露出主人公因客至而欢欣的心情。诗用第一人称,表达质朴流畅,自然亲切,与内容非常协调,形成一种欢快淡雅的情调,与杜甫其它律诗字斟句酌的风格不同。

      这首诗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全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诗好在自大然浑成,一线相接,如话家常。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这就是临江*水的成都草堂。“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通的融洽气氛。

      “客至”之情到此似已写足,如果再从正面描写欢悦的场面,显然露而无味,然而诗人却巧妙地以“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作结,把*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杜甫《宾至》、《有客》、《过客相寻》等诗中,都写到待客吃饭,但表情达意各不相同。在《宾至》中,作者对来客敬而远之,写到吃饭,只用“百年粗粝腐儒餐”一笔带过;在《有客》和《过客相寻》中说,“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挂壁移筐果,呼儿问煮鱼”,表现出待客亲切、礼貌,但又不够隆重、热烈,都只用一两句诗交代,而且没有提到饮酒。反转来再看《客至》中的待客描写,却不惜以半首诗的篇幅,具体展现了酒菜款待的场面,还出人料想地突出了邀邻助兴的细节,写得那样情彩细腻,语态传神,表现了诚挚、真率的友情。这首诗,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以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显出特点,吸引着后代的读者。

      作者自注:

      《客至》这首诗题下还有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是老朋友之间偶尔过访,从诗中那些话的亲切、随意的程度来看,也确实非老朋友不能。至于崔明府其人,有的注家认为是杜甫的'舅氏,大约是因为杜母姓崔的缘故;但“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称呼,杜甫草堂属犀浦县(治所在成都西北),说不定就是犀浦县令。

      另外根据杜甫的诗作《北邻》可知,杜甫的北邻是一位退职的县令,杜甫和他相处得十分融洽。说不定这位才是个真正的犀浦县令也未可知。

      附杜甫的「北邻」:

      明府岂辞满,藏身方告劳。青钱买野竹,白帻岸江皋。

      爱酒晋山简,能诗何水曹。时来访老疾,步屟到蓬蒿。

      常见考题

      1.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环境?赏析皆字。

      答: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2.颔联描写景物,在空间上有何变化?体味作者的情感。

      答: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3作者待客选取了哪些细节?待客两句传达出了哪些信息?

      答:作者选取了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

      A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歉疚。

      B我们仿佛听到那实在而又亲切的家常话,字里行间充满了融洽气氛。

      4.尾联细节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怎样的快乐?

      答:尾联以邀邻助兴的精彩细节,出人料想地笔意一转。这令人想到陶渊明的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无须事先约请,随意过从招饮,是在真率纯朴的人际关系中所领略的绝弃虚伪矫饰的自然之乐。

      5。前二名胜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对表达诗人情感有何作用?

      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二句,写诗人住所周围绿水环绕,日日鸥鸟聚集,透露出春景的惬意和无人相依的寂寞心情,为下文表达客至的喜悦营造氛围,景中含情。

    [阅读全文]...

2021-12-30 20:28:32
  • 诗名含有客字的古诗词 名字含客字的诗词

  • 客有说(客即李浙东也,所说不能具录其事)

    白居易〔唐代〕

    *有人从海上回,海山深处见楼台。

    中有仙龛虚一室,多传此待乐天来。

    将归赠孟东野房蜀客(蜀客名次卿)

    韩愈〔唐代〕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

    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倏忽十六年,终朝苦寒饥。

    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

    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反贾客乐(乐府有贾客乐,今反之)

    刘驾〔唐代〕

    无言贾客乐,贾客多无墓。行舟触风浪,尽入鱼腹去。

    农夫更苦辛,所以羡尔身。

    有客问予每日何事客退赋此

    郑刚中〔宋代〕

    杜门管得酒瓶乾,馀事谁能著眼看。仿佛残香幽梦断,冥濛细雨落花寒。林梢寺隐孤钟晚,水外人喧社饮欢。万里一身聊尔尔,此生惟觉上恩宽。

    偶与客饮客去戏作

    陆游〔宋代〕

    多泥穷巷破茆屋,人不堪忧心自足。有时负日向门前,手把南华日中读。若教开门与客游,扰扰依前怀百忧。*生自计亦已熟,惟有钓鱼湖水头。旧闻仲长子光可与友,瘖不能言但耽酒。安得此友常过门,一语不交倾数斗。

    与客夜饮蜡烛有花客请赋之

    陈鉴之〔宋代〕

    圆蒲促坐话情真,蜡炬能花似有神。毕竟蜂须膏馥在,酒边依旧十分春。

    领客泛西湖客赋诗次韵

    魏了翁〔宋代〕

    鸣鞘踏月大堤长,鼓枻穿云落日黄。十里青漪菱草荡,四山红雨杏花冈。客从民气觇春事,人在枝头看艳阳。长使舟*风色好,世间何世有羊肠。

    经月门无客客至必谓予此居萧然如僧舍

    郑刚中〔宋代〕

    东望麟山耸若幢,碧罗盘曲注西江。邻家蜜满蜂臣分,屋角窠成燕子双。门设雀罗遮坐客,灯排金粟照书窗。须还住处如僧舍,拄杖挑云到此邦。

    春日客怡山柬高云客陈子盘

    释古邈〔明代〕

    久客谁当问此心,日长搔首独成吟。林边雨过烟光淡,殿角霜馀柏影深。

    孤鹤不妨怜浅草,野云何必恋高岑。西郊*已无戎马,宗许乘春或可寻。

    戏别唐客客丰城人 其一

    袁宏道〔明代〕

    年年为客向潇湘,楚泽烟云拾满囊,绵花如雪归故乡。

    归故乡,应知青雀临流日,内人蟢子坠衣裳。

    [阅读全文]...

2022-03-21 00:05:19
  • 寄韩潮州愈翻译和鉴赏(寄韩潮州愈古诗朗诵)

  • 创作背景:

    元和十四年(819年),唐宪宗迎佛骨,韩愈上表切谏,触怒皇帝,贬谪潮州刺史。他在赴任途中遇侄孙韩湘,写了一首《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抒发自己的激愤之情。《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传到京师,贾岛读后有感而作《寄韩潮州愈》诗。贾岛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寄韩潮州愈注释: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我的心与你相随共同乘上木兰舟,一直到达遥远的天南潮水的尽头。木兰舟:用木兰树造的船。后常用为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木所制。潮水:河流名,今名韩江,流经潮州。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lóng)流。隔着五岭你的诗章传到华山西麓,出了蓝关我的书信越过泷水急流。岭:指五岭。华岳:即西岳华山。篇章:指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关:指蓝关。泷流:即泷水,自湖南流入广东,唐时称虎溪。

    峰悬驿(yì)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险峰上驿路高悬被片片流云遮断,海涛汹涌浸蚀城根棵棵老树含秋。驿路:驿道;大道。残云:零散稀疏的云。城根:犹城脚。一作“城闉(yīn)”。

    一夕瘴(zhàng)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总有一天狂风将把瘴气扫除干净,到那时月色明朗开始高照浪西楼。瘴烟:湿势蒸发而致人疾病的烟气。浪西楼:潮州的一处楼阁,具体情况不详。

    贾岛的主要作品有:

    寻隐者不遇 / 孙革访羊尊师诗、题李凝幽居、三月晦日赠刘评事 / 三月晦日送春、剑客 / 述剑、题诗后、寄朱锡珪、新年、送邹明府游灵武、送无可上人、冬夜送人、清明日园林寄友人、戏赠友人、宿山寺、暮过山村、雪晴晚望、忆江上吴处士、寄韩潮州愈、望山、送沈秀才下第东归、处州李使君改任遂州因寄赠、寄沧州李尚书、赠温观主、夏夜、即事、宿赟上人房、山中道士、寄武功姚主簿、寄刘栖楚、题童真上人、别*府等。

    [阅读全文]...

2022-06-18 01:07:48
带潮和客的古诗 - 句子
带潮和客的古诗 - 语录
带潮和客的古诗 - 说说
带潮和客的古诗 - 名言
带潮和客的古诗 - 诗词
带潮和客的古诗 - 祝福
带潮和客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