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古诗二首教案

关于春分的古诗二首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春分的古诗二首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春分的古诗二首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春分的古诗二首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97) 语录(24) 说说(114) 名言(2) 诗词(1k+) 祝福(369) 心语(6)

  • 《古诗二首》教案

  • 《古诗二首》教案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二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了《识字1》,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

      2、小组合作朗读,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

      烧不尽:烧不完

      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

      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同学们,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小草怎么样?

      (把“强”写在黑板上)“强”字前边的“坚”字换一个什么字更合适?确切地说,是什么“强”?

      生:是顽强!

      师:对!是顽强!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么了不起呀!

      面对小草的遭遇,你觉得大火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感觉来读第三句话。

      而小草的顽强又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呢?请你也来读读第四句。

      正是因为小草的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才使白居易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它。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

      四、学*生字,指导书写。

      五:作业

      填空;

      离离—( ) 一岁—( )野火—( )春风—( )

      板书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宿、依”12个生字,会写“危、敢”8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3个生字。

      2.背诵并默写《夜宿山寺》。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

      4.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介绍写作背景: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板书:夜宿山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简介写作背景,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简介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阅读全文]...

2021-12-06 07:28:44
  • 《古诗二首》教案15篇

  • 《古诗二首》教案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二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两首古诗在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可谓异曲同工。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九册刚学过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还学*了描写王安石的文章《千锤百炼为一绿》,学生对两位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学生在学*、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学*古诗的方法。但是哲理诗在遣词造句谋篇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和跳跃性,似断实续,留下了万语千言道不尽的艺术空白,这就给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

      学生:预*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入情入境。

      同学们,你们等过山吗?谁能谈一谈你当时的感受?(引导学生回忆、谈论)

      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诗都是诗人登山后所写的,你想了解他们登山后的感想吗?

      (点评:设计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学*两首古诗作铺垫)

      二、整体通读,想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学生读后借助工具书和所查的资料自学。

      2、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有困难的地方作上记号)

      (设计自学的环节,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学*、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

      3、指名读古诗,听一听,是否读的正确、通顺。

      4、全班齐读两首诗,边读边想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1)作者都是宋朝的诗人。指名简介王安石和苏轼。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2)都有景物描写。写的什么?(借机解题)

      《题西林壁》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这首诗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登飞来峰》飞来峰,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寺前。

      (3)都借写景说明道理。(我们*时学得比较多的是唐诗,由于唐诗几乎把所有的艺术领域都挖掘完了,宋朝的诗人只能另辟蹊径,这样他们在让宋词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在诗歌领域也开创了哲理诗这个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智慧之花。)

      这两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让我们一首一首的来品悟。

      (点评: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全盘托出,以初知大意为整合基础,聚焦两首诗的共性,将两首诗巧妙的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知人、知时,整体论诗)

      三、分步解读,感悟哲理。

      (一)学*《登飞来峰》

      1、指名朗读《登飞来峰》,然后说说诗意。

      2、从哪里看出作者站在最高层站得很高?

      (1)品读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千寻,言高。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高高的飞来峰上有一座千丈高的塔,听人说早上公鸡鸣啼时,在塔上可以看到旭日初升的奇丽景观。

      自己放声朗读,进一步想像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过渡: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第二句以见日升,从一个侧面衬写古塔高耸,直入云霄,能听见鸡鸣,这还是写塔高。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抒胸臆蓄势。

      (2)品读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直抒胸臆,意思是我不用担心浮动的云遮住我的极目远眺的视线了,那是因为我已身处凌空的最高层呀。(仅仅十字,境界全出。)

    [阅读全文]...

2022-02-06 13:09:41
  • 古诗《春晓》教案

  • 古诗《春晓》教案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古诗《春晓》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们觉得春天怎么样?能用四个字的成语说说吗?(如: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2、师:是啊,古人也很喜欢春天,写了好多好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天我们将学*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播放孟浩然的图片,是啊,这首诗就是由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

      3、板书课题:春晓,指名幼儿读,并让幼儿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从而进行解题,“晓”是早晨的意思,因此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早晨。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这首古诗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预*得怎么样了?

      ①指名幼儿读。

      ②全班齐读。

      2、师:现在老师把课文当中的生字宝宝请到黑板上了,我们一起去跟它们打招呼吧。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

      ①指名幼儿读生字。

      ②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③进行词语认读游戏:出示“睡眠、到处、新闻、闻见”等词语让全班同学进行认读。

      ④全班再次齐读古诗。

      (三)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1、师:同学们春天百花齐放,鸟儿飞来飞去,诗人睡得可香啦,连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他叫醒的呢?原来是小鸟,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他突然记起昨天晚上听到的刮风下雨的声音。花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风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师边读边指导幼儿看图。

      2、师:那么诗人是怎样来写这么一幅画的呢,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1)学*一、二两句诗。

      ①幼儿自由读这两句诗。

      ②师:春天的早晨,睡得多么舒服,一醒来就听到美丽

      的鸟叫声,心情真舒畅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两句诗。

      ③幼儿试着高兴地读这两句,接着再指名读,齐读。

      (2)学*三、四句。

      ①师范读,幼儿再跟读。

      ②师:我们的作者想起花瓣掉了不少,心里就觉得很可

      可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④幼儿试读,再全班齐读。

      (3)幼儿试背全诗。

      3、导背

      ①看图试背,指名背。

      ②全班齐背。

      4、配乐朗读古诗。

      (四)指导书写“古、声、多”

      1、出示三个生字,幼儿认读,并对生字进行组词。

      2、幼儿观察生字,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分别要注意什么?

      3、老师范写,幼儿描红并书写两个生字。

      4、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春晓》。

      2、古、声、多各写两行。

    [阅读全文]...

2022-01-16 23:06:33
  •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二首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要求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的状况,认识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句子理解字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重点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内容及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

      (一)老师提出要求:

      1、你知道古代劳动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吗?请读读这两首古诗吧。读的时候,要放声朗读几遍。

      2、读句子,弄懂生字和“犹”“市”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

      (二)学生按要求预*:

      (三)检查预*:

      1、指名学生朗诵两首古诗。

      注意正音:

      粟(sù)闲(xián)饿(è)

      蚕(cán)归(guī)泪(lèi)

      罗(luó)绮(q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农民种了许多粮食,还被饿死了;养蚕的人却穿不上好衣服。)

      (四)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古风:就是古体诗,是模仿汉魏以来古诗的,不像*体诗那样受格律的严格限制。

      2、四海:古人的地理概念,认为中国的东西南北四周都被海洋包围着,所以常常用“四海”“海内”代表整个中国的疆域。“四海”在这里指所有的土地。

      3、蚕妇:养蚕的妇女。

      4、罗绮:罗,素色丝织品。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罗绮统称所有的丝织品,这里指用绸缎做的衣服。

      二、简介《古风》作者及诗的时代背景

      同学们学过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吧。学生齐声背诵《锄禾》,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李绅,唐朝诗人。)这首《古风》也是唐朝诗人李绅作的。他做过唐武宗李昂的宰相,是大诗人白居易的朋友。他的这两首诗《锄禾》和《古风》就是在当时已广泛传诵,一直流传至今的《悯农二首》。悯,在这里是同情的意思。

      《古风》为中唐时代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势力割据,不受朝廷控制,中央*和地方割据变本加厉地压榨和掠夺农民,广大农民陷于极其困苦的境地。当时有一些政治上较有远见,生活上又比较接*人民的诗人,对这种情况不*和忧虑。从那时起,就不断有反映农民疾苦的诗歌出现。李绅就是非常接*人民的作者。他的《古风》不仅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语言浅显通俗,易懂,易记。

      三、朗读《古风》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

      (一)先解词,再讲句子的意思。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提问)

      粟:就是小米。这里指稻、麦、高粱、玉米等粮种。子:子实,这里指收获的粮食。诗中“粟”与“子”意思相同。“一”和“万”都是虚数,指许多。

      句意:春天播种一粒种子,到了秋天收到许多粮食。

      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略)

      闲田:闲,选择:(有空、没使用、与正事无关)闲田,是空闲的田地。

      农夫:农民。夫,旧时成年男子的通称。农夫、渔夫等。

      犹,选择:(犹豫、如同、还)

      句意: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田地了,可是辛勤耕种的农民还是饥饿而死。

      (二)背诵全诗。

    [阅读全文]...

2022-01-14 11:15:49
  • 古诗二首二年级教案

  • 二年级
  • 古诗二首二年级教案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二首二年级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第一课时

      重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夜宿山寺》。

      难点

      了解诗的大意,感受诗人夜宿山寺时的所见、所闻、所感。

      一、新课导入

      1.同学们,老师带大家走进一段视频。(出示课件1:悬空寺的视频)你都看到了什么?你能看出这是建在什么地方的楼吗?

      2.这座楼就是山西悬空寺的藏经楼,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儿游玩,写下了一首诗:《夜宿山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导读“宿、寺”两个字。

      4.(再读课题)你从课题中明白了什么?(作者晚上住在山上的寺庙里)

      想象一下,白天,人们到庙里参拜、进香,很热闹,那么,晚上的寺庙呢?(安静)我们应该怎么读?(轻柔、缓慢)(再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

      1.师:听老师读一遍古诗,注意古诗的节奏、停顿。(师范读)

      2.自己读一遍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读古诗,学生圈出生字,同桌互相读一读。

      4.(出示生字:宿、寺、危、辰、恐、惊)这些生字宝宝相信你们已经认识了,谁能说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和同学们一起交流)

      5.师: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读这首诗,好吗?老师读前两个字,同学们读后三个字。(师生共读)

      6.我们交换角色,你们读前两个字,老师读后三个字。

      7.自己练读,然后齐读,最后请个别学生读。

      三、品读古诗

      1.自己读,看看能读懂多少。不懂的地方可以结合书上的插图认真思考,还可以求助其他同学,实在不懂的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

      2.(出示:危楼)齐读,认识生字“危”,并用“危”组词。问:(看图)这是一座什么样的楼?(很高)从哪儿能看出它很高?

      (楼周围云雾缭绕;楼上的人很渺小。)

      (*地而起的大楼看起来已经很高了,何况这是一座建在山上的楼,就更高了。)

      3.齐读“危楼高百尺”,体会这一句诗还有哪儿表现了楼很高。(高百尺)真的有一百尺吗?这是夸张的写法。李白是一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人。比如他在赞美庐山瀑布时,曾留下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佳句。在他的眼中,庐山瀑布有三千尺高,可以想见他性格中的大气和豪爽。

      4.学生练读、指读这一句诗。

      师:我听出来了,你重读了“危”字,为什么这么读?

      这首诗第一个字就是“危”字,和后面的“高”字巧妙结合,看来这座楼真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

      5.还有哪句诗让你感觉到这座楼很高?(手可摘星辰)

      6.“摘”这个字我们认识吗?谁能给它组个词?(摘抄、采摘、摘葡萄……)

      读一读,说说你是用什么样的感情读的。(轻松、高兴)为什么感觉轻松?

      (因为一伸手好像就可以把星星摘下来,说明楼太高了,离天很*。)

      7.(播放视频)现在我们和李白一起登上了这座山上的一座高楼上,抬头看,你看到了什么?(繁星点点,一轮明月……)星星离我们那么*,似乎我们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星星。多美的夜空呀!多么高耸入云的高楼呀!读出李白此时的心情吧!

      8.再读“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这句诗。(齐读、指读)

      9.在一个繁星点点的夜晚,站在高耸入云的楼上,李白说:“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自己读一读,你体会到了什么?(李白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站在楼上大声说话,真的会惊动天上的仙人吗?

      (前面我们说过了寺庙的夜很宁静,万籁俱寂,楼很高,距离天空很*,所以怕大声说话会打破这夜的宁静,惊动天上的仙人。)

      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声音小一点)

      10.山中宁静的夜色,让人的心也如此沉静,让我们齐读“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1.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时一边想象画面,一边加上动作。

      四、背诵古诗

      1.(看课文插图)背诵这首古诗。

      2.回家我们可以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谁想背给爸爸听,老师来当爸爸。(师生表演)

      3.如果我是妈妈,让你说说这幅图,你会说吗?(指名说,以鼓励为主)

      五、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危、敢、惊)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字的间架结构。

      2.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笔画。如:“危”的第四笔是竖撇;“敢”的第七笔是提。

      3.学生在书中的田字格里描红、临写,教师指导,及时评价。

      六、拓展

    [阅读全文]...

2022-03-14 12:29:10
  • 古诗二首的语文教案

  • 古诗二首的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词,理解诗句意思。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两首古诗的异同。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唤起记忆,营造氛围。

      谈话: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你瞧,微风轻拂,万树摇绿,百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歌颂赞美它!今天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春天、赞美春天,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吧!

      1、齐背《春日》。

      2、“万紫千红”主要指的是什么?(花)我们今天再来学和花有关的'两首古诗。首先学*《游园不值》这一首。板书题目。解释“值”的意思。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了解诗意,质疑解疑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顿。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并且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4、在小组内交流。

      (1)、在小组内说一说古诗的大体意思。

      (2)、交流不理解的字词。(注意“屐”“印”的意思)

      5、全班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三、入境品读,体味诗情。

      1、学生再次走进古诗,读古诗,谈自己的感受。

      2、抓住重点诗句领会诗情。

      (1)谈对“小扣柴扉久不开”的理解。如果没有联系到上句,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前两句。

      (2)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

      (3)指导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4)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得慢一些。

      (5)就在作者失望扫兴的时候,事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出后两句。学生齐读后两句。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6)由作者高兴的心情引出“满园春色”。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把满园春色拍成电视片段,每一个同学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展示老师的版本:

      牡丹高贵地昂着头,/玉兰花谦虚地含着笑。/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黄鹂在枝头上歌唱。

      (7)学生准备版本,然后指名说。

      (8)指导朗读,把作者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3、赏读全诗,诵读全诗。

      (1)范读古诗。把作者由扫兴变为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四、学*第二首古诗。

      导语:刚才很多同学都写出了属于自己版本的“满园春色”,我国唐朝大诗人杜甫也早已写出了杜甫版的“满园春色”,想看吗?现在来看《江畔独步寻花》。

      1、总结学*第一首诗的方法。自读――借助工具书了解大体意思――小组交流――感悟诗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自主、合作学*这首古诗。

      3、师生互动。学生大体说说古诗的意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

      4、感情诵读全诗。

      五、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默读两首古诗,想想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3、在全班交流。教师着重指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方面的直白与含蓄。

    [阅读全文]...

2022-04-27 05:11:19
  • 春分的古诗

  • 春分
  • 春分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春分的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1、《春分日》

      【唐】徐铉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

      燕飞犹个个,花落已纷纷。

      思妇高楼晚,歌声不可闻。

      2、《画堂春 》

      【宋】仲并

      溪边风物已春分。画堂烟雨黄昏。

      水沈一缕袅炉薰。尽醉芳尊。

      舞袖飘摇回雪,歌喉宛转留云。

      人间能得几回闻。丞相休嗔。

      3、 《春风》

      【唐】李咸用

      青帝使和气,吹嘘万国中。

      发生宁有异,先后自难同。

      辇草不消力,岩花应费功。

      年年三十骑,飘入玉蟾宫。

      4、 《春风》

      【唐】罗邺

      每岁东来助发生,舞空悠飏遍寰瀛。

      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

      帘透骊宫偏带恨,花催上苑剩多情。

      如何一瑞车书日,吹取青云道路*。

      5、《春风》

      【唐】罗隐

      也知有意吹嘘切,争奈人间善恶分。

      但是秕糠微细物,等闲抬举到青云。

      6、《春风曲》

      【唐】齐己

      春风有何情,旦暮来林园。不问桃李主,吹落红无言。

      7、《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8、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9、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10、《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1、《咏春风》

      【唐】崔涯

      动地经天物不伤,高情逸韵住何方。

      扶持燕雀连天去,断送杨花尽日狂。

      绕桂月明过万户,弄帆晴晚渡三湘。

      孤云虽是无心物,借便吹教到帝乡。

    [阅读全文]...

2022-04-24 13:06:29
  • 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

  • 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咱们学过几首古诗?你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一首新的诗,题目是“草”,(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学*古诗,理解意思。

       同学们在哪儿见到过草?(路旁、校园、公园、草原)小草不像花朵那样鲜艳多彩,它是极为*凡的,甚至于我们都不去注意它。诗人要写小草什么呢?

      1.理解第一行诗句。

       (1)出示挂图。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

      (2)你从哪句诗中知道的?(离离原上草)这里的“原”是*原。

      (3)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茂盛”一词。“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

      (4)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2.理解第二行诗句。

       (1)“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我今年七岁了。……) “七岁”,也就是从出生到现在已七年了。一岁就是一年。

      (2)一年当中,草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说出: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小草很茂盛。秋天小草变黄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3)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请两三位同学说,通过比较确认谁说得好。(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3.理解第三行诗句。

      (1)“野火烧不尽”的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选择“完”的解释。

      (2)“尽”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烧,用不了多长时间肯定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说烧不尽呢?看书上插图,同桌讨论。得出:因为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3)请同学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因为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到的。

      4.理解第四行诗句。

       (1)生是什么意思?(生长)

      (2)试说这一句的意思。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5.朗读全诗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凶猛的野火把小草烧得干干净净,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铺满草原。你觉得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2.用赞美小草的语气背这首诗。

      (五)巩固练*。

       1.填写诗句,写出加粗字的意思。 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 )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

      2.填空练*“离离”是形容( )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中;前面的“一”指( )的意思,后面的“一”是( )的意思。

      3.照样子把诗句写在( )里。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离离原上草。)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地生长起来。( )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 )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导入:学*《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本节课学*古诗《草》

      二、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草

      3、结合课后“我知道”,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阅读全文]...

2022-02-08 16:37:08
  • 《英英学古诗》教案

  • 《英英学古诗》教案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英英学古诗》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偏旁“青”,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静夜思》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板书课题:《英英学古诗》(给生字“英”和“诗”注音)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一年级学过哪些古诗?(生:我们学过的古诗有《鹅》、《锄禾》、《华山》)

      谁能把这几首诗背给大家听听?(学生背)

      背得好!你们在家里学过的古诗背给长辈们听吗?

      二、解释课题,教学有关生字词。

      1.这一题目告诉我们谁学古诗?(英英)对,英英是一位小朋友的名字。

      2.我们用什么办法来记住题目中的“英”和“诗”?

      3.要求学生进行书空练*,记住“英”和“诗”。

      4.再读课题。

      三、初读指导

      1.看图。

      (1)课题右面的这一幅插图,画了哪两个人?(英英和奶奶)她们在做什么?(说话——谈古诗)

      (2)小结:英英和奶奶正在说话,从课题上我们可以知道她们谈的话题是有关学*古诗方面的。

      (3)第二幅插图上画的是什么?(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天上,大诗人李白在窗前望着明月,正在思考着什么)

      2.自学课文。

      (1)教者问:这篇课文和以往学的文章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吗?

      (2)分步揭示自学要求

      (3)教学生字词。

      四、朗读全文

      五、课堂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静夜思》的意思。

      2.课后练*3。

      第二课时

      一、复*提问

      1.听写词语:英英一首意思古诗静夜思

      “静”的偏旁是什么?(青)出示词卡订正。

      2.《英英学古诗》这篇文章里,英英说了几次后?各讲的什么内容?

      3.指名两人读课文,一人读英英说的话,一人读奶奶的话。(评议)

      二、精读训练

      1.学生轻轻地读《静夜思》教者板书或用投影仪出示《静夜思》全文。

      2.理解“静夜思”的意思:“静夜”就是静静的夜晚,“思”想念地意思。

      3.诗中哪些诗句的意思你已经懂了?你是怎么弄懂的?

      4.这首诗的意思,实际上大家已经基本理解了,有不少小朋友是通过联系下文弄懂的。这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英英是怎么讲的吧。

      5.提问:《静夜思》的作者是谁?(唐代大诗人李白)

      6.朗读指导。

      (1)《静夜思》的朗读节奏:(“/”为句中停顿)

      (2)“疑是”、“低头”读时语速要慢,表示诗人在沉思。

      (3)“光”、“霜”、“乡”要读得清晰,停顿要长一些,表示感情一步步发展。

      三、课堂作业

      练*背诵《静夜思》。

      第三课时

      一、导语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学*了《静夜思》,并且弄撞了它的意思。现在,我们来看看书上的插图图画了些什么。

    [阅读全文]...

2021-12-19 22:01:14
  • 春分的古诗

  • 春分
  • 今天春分,古时,是踏青赏春的好天气,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春分的古诗,欢迎阅读!

    1、幽怀常怕负芳辰,又见花飞一半春。醉病支离慵把酒,交情疏落不如人。黄莺绕树声犹涩,翠柳含山色渐匀。风日晴和天气好,马蹄踏遍陇头尘。——方仁渊《春分日有感》

    2、春半烟深汴水东,黄金丝软不胜风。轻笼行殿迷天子,抛掷长安似梦中。——翁承赞《隋堤柳》

    3、海棠花入燕泥乾,梅子枝头已带酸。老去嬾寻年少梦,春分不减社前寒。著书敢望垂千载,嗜酒犹须隐一官。正是闲时无客过,小庭斜日倚阑干。——陆游《春寒连日不出》

    4、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长卿《春分》

    5、乍展芭蕉。欲眠杨柳,微谢樱桃。谁把春光,*分一半,最惜今朝。花前倍觉无聊。任冷落、珠钿翠翘。趁取春光,还留一半,莫负今朝。——顾贞观《柳梢青·花朝春分》

    6、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归。——欧阳修《阮郎归》

    7、青梅如豆,断送春归去。小绿间长红,看几处、云歌柳舞。偎花识面,对月共论心。携素手,采香游,踏遍西池路。水边朱户,曾记销魂处。小立背秋千,空怅望、娉婷韵度。杨花扑面,香糁一帘风。情脉脉,酒厌厌,回首斜阳暮。——张震《蓦山溪·春半》

    8、偶向妙峰亭上望,一襟寒色*春分。晴风吹放天全露,吹尽江南江北云。——刘子翚《登鹅湖妙峰亭次韵》

    9、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従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苏轼《癸丑春分后雪》

    10、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袅袅垂柳风,点点回塘雨。蓑唱牧牛儿,篱窥蒨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杜牧《村行》

    11、二气莫交争,春分雨处行。雨来看电影,云过听雷声。山色连天碧,林花向日明。梁间玄鸟语,欲似解人情。——元稹《咏廿四气诗·春分二月中》

    12、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归。——欧阳修《阮郎归》

    13、海棠花入燕泥干,梅子枝头已带酸。老去懒寻年少梦,春分不减社前寒。着书敢望垂千载,嗜酒犹须隐一官。正是闲时无客过,小庭斜日倚阑干。——陆游《春寒连日不出》

    14、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薛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蓦然旧事心上来,无言敛皱眉山翠。——欧阳修《踏莎行》

    15、野田黄雀自为群,山叟相过话旧闻。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宋琬《春日田家》

    16、村村社鼓隔溪闻,赛祀归来客半醺。水缓山舒逢日暖,花明柳暗貌春分。*田白洫流新雨,绝壁青枫挂断云。策杖提壶随所适,野夫何不可同群。——方太古《社日出游》

    17、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时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绿腰肥。——徐铉《春分》

    18、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恰如飞鸟倦知还,淡荡梨花深院。——朱淑真《西江月·春半》

    19、青青叶中兰,庭幽有馀芳。新葩明轻茎,知我春昼长。安得滋九畹,命骚与争光。风泛不须纫,深林宜永藏。——韩淲《春分前一日·其二》

    20、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不分东君专节物,故将新巧发阴机。从今造物尤难料,更暖须留御腊衣。——苏轼《癸丑春分后雪》

    21、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22、清昼开帘坐,风光处处生。看花诗思发,对酒客愁轻。社日双飞燕,春分百啭莺。所思终不见,还是一含情。——权德舆《社日兼春分端居有怀》

    23、尚觉梅花发,元知柳絮飞。舞回风荡激,洒急雨霏微。解冻群芳盛,馀寒百卉稀。小窗还附火,买酒典春衣。——韩淲《春分后一日雪》

    24、月筛窗幌好风生,病眼伤风泪欲倾。写字弹琴无意绪,踏青跳菜没心情。——朱淑真《春日杂书十首·其七》

    25、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徐铉《春分日》

    26、春分自淮北,寒食渡江南。忽见浔阳水,疑是宋家潭。明主阍难叫,孤臣逐未堪。遥思故园陌,桃李正酣酣。——崔融《和宋之问寒食题黄梅临江驿》

    27、是*分春色,梦草池塘,暖风帘幕。昨夜三台,灿天边芝角。自是君家,庆流泽远,降生申崧岳。厚德温良,高才粹雅,渊源学博。何事丹墀,尚淹阔步,未许中原,少勤方略。且对笙歌,醉黄金错落。蕊洞珠宫,媚人桃李,趁青春绰约。绿意红情,成阴结子,五云楼阁。——赵长卿《醉蓬莱·春半》

    28、能栖杏梁际,不与黄雀群。夜影寄红烛,朝飞高碧云。含情别故侣,花月惜春分。——钱起《赋得巢燕送客》

    [阅读全文]...

2022-01-18 22:40:06
当前热门
春分的古诗二首教案 - 句子
春分的古诗二首教案 - 语录
春分的古诗二首教案 - 说说
春分的古诗二首教案 - 名言
春分的古诗二首教案 - 诗词
春分的古诗二首教案 - 祝福
春分的古诗二首教案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