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的古诗二首教案

关于大暑的古诗二首教案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大暑的古诗二首教案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大暑的古诗二首教案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大暑的古诗二首教案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72) 语录(11) 说说(69) 名言(4k+) 诗词(594) 祝福(773) 心语(6)

  •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二首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要求

      1、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的状况,认识封建制度下劳者不获,获者不劳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激发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

      2、学会本课8个生字,能结合句子理解字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并默写这两首诗。

      教学重点

      1、读懂诗句,体会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指导朗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内容及诗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幻灯片、录音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预*

      (一)老师提出要求:

      1、你知道古代劳动人民过着怎样的生活吗?请读读这两首古诗吧。读的时候,要放声朗读几遍。

      2、读句子,弄懂生字和“犹”“市”的意思。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

      (二)学生按要求预*:

      (三)检查预*:

      1、指名学生朗诵两首古诗。

      注意正音:

      粟(sù)闲(xián)饿(è)

      蚕(cán)归(guī)泪(lèi)

      罗(luó)绮(q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给你留下的初步印象。(农民种了许多粮食,还被饿死了;养蚕的人却穿不上好衣服。)

      (四)学生质疑,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1、古风:就是古体诗,是模仿汉魏以来古诗的,不像*体诗那样受格律的严格限制。

      2、四海:古人的地理概念,认为中国的东西南北四周都被海洋包围着,所以常常用“四海”“海内”代表整个中国的疆域。“四海”在这里指所有的土地。

      3、蚕妇:养蚕的妇女。

      4、罗绮:罗,素色丝织品。绮,有花纹或图案的丝织品。罗绮统称所有的丝织品,这里指用绸缎做的衣服。

      二、简介《古风》作者及诗的时代背景

      同学们学过一首古诗题目是《锄禾》吧。学生齐声背诵《锄禾》,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他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李绅,唐朝诗人。)这首《古风》也是唐朝诗人李绅作的。他做过唐武宗李昂的宰相,是大诗人白居易的朋友。他的这两首诗《锄禾》和《古风》就是在当时已广泛传诵,一直流传至今的《悯农二首》。悯,在这里是同情的意思。

      《古风》为中唐时代的作品。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地方势力割据,不受朝廷控制,中央*和地方割据变本加厉地压榨和掠夺农民,广大农民陷于极其困苦的境地。当时有一些政治上较有远见,生活上又比较接*人民的诗人,对这种情况不*和忧虑。从那时起,就不断有反映农民疾苦的诗歌出现。李绅就是非常接*人民的作者。他的《古风》不仅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而且语言浅显通俗,易懂,易记。

      三、朗读《古风》理解诗句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背诵下来

      (一)先解词,再讲句子的意思。

      1、“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提问)

      粟:就是小米。这里指稻、麦、高粱、玉米等粮种。子:子实,这里指收获的粮食。诗中“粟”与“子”意思相同。“一”和“万”都是虚数,指许多。

      句意:春天播种一粒种子,到了秋天收到许多粮食。

      2、“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四海:(略)

      闲田:闲,选择:(有空、没使用、与正事无关)闲田,是空闲的田地。

      农夫:农民。夫,旧时成年男子的通称。农夫、渔夫等。

      犹,选择:(犹豫、如同、还)

      句意:四海之内,已经没有空闲的田地了,可是辛勤耕种的农民还是饥饿而死。

      (二)背诵全诗。

    [阅读全文]...

2022-01-14 11:15:49
  • 《古诗二首》教案

  • 《古诗二首》教案

      在学*、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二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文题目。

      我们学*了《识字1》,通过朗读我们发现了春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大家对春天有什么新的发现。

      二、初读古诗

      1、自由读《草》这首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自读自语

      2、小组合作朗读,提出不懂的词互相讨论。

      三、细读理解诗意。

      通过学*我们对诗有了大概的了解,共同来学*。

      离离:指草长的非常茂盛。

      岁:年

      烧不尽:烧不完

      你喜欢小草吗?喜欢它什么?

      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

      同学们,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二年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觉得小草怎么样?

      (把“强”写在黑板上)“强”字前边的“坚”字换一个什么字更合适?确切地说,是什么“强”?

      生:是顽强!

      师:对!是顽强!小草的生命力多么顽强!火把叶子都烧光了,第二年照样发芽,多么了不起呀!

      面对小草的遭遇,你觉得大火是怎样的?带着你的感觉来读第三句话。

      而小草的顽强又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呢?请你也来读读第四句。

      正是因为小草的这种顽强的生命力才使白居易写下了这首诗来赞美它。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小结:是啊!小草虽然狠渺小,但它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即使是无情的大火也不能将它烧尽,只要春天温暖的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这首古诗使我们加深了对春天的认识,感受春光的美好和小草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热爱大自然吧!

      四、学*生字,指导书写。

      五:作业

      填空;

      离离—( ) 一岁—( )野火—( )春风—( )

      板书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目标】

      1.认识“宿、依”12个生字,会写“危、敢”8个生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点】朗读和背诵古诗,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方法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3个生字。

      2.背诵并默写《夜宿山寺》。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重点)

      4.启发学生处处想象,揣摩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受。(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介绍写作背景:诗人夜宿深山里面的一个寺庙,发现寺院后面有一座很高的藏经楼,于是便登了上去。凭栏远眺,星光闪烁,李白诗性大发,写下了这一首纪游写景的短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我们就来学*这首古诗。(板书:夜宿山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图片,简介写作背景,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学*兴趣。】

      二、简介作者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阅读全文]...

2021-12-06 07:28:44
  • 《古诗二首》教案15篇

  • 《古诗二首》教案1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二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是苏轼在1084年,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时题在西林寺墙壁上的一首诗。全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而且还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内涵深刻,耐人寻味。要想对某个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实际的认识,就必须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登飞来峰》为王安石30岁时所作。1050年夏,他在浙江鄞县知县任满回江西临川故里时,途经杭州,写下此诗。这首诗是他初涉宦海之作。前两句写飞来峰塔的形象,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此时王安石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抒发胸臆,寄托壮怀。

      两首古诗在从全篇的立意构思看,都寓情理于诗境之中,可谓异曲同工。王安石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脉相承,表现技法极为相似,王诗就肯定方面而言,比喻掌握了正确的观点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苏诗是就否定方面而言的,比喻人们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为没有全面、客观、正确地观察事物,认识事物。两者都极具哲理性。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九册刚学过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还学*了描写王安石的文章《千锤百炼为一绿》,学生对两位诗人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学生在学*、诵读古诗文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学*古诗的方法。但是哲理诗在遣词造句谋篇方面具有不确定性和跳跃性,似断实续,留下了万语千言道不尽的艺术空白,这就给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带来一定困难。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句的意境,明白古诗阐述的道理。

      3、学会观察的方法,乐于把观察所得表达出来。

      4、在两首古诗的对比学*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身在最高层和身在此山中对事物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

      学生:预*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入情入境。

      同学们,你们等过山吗?谁能谈一谈你当时的感受?(引导学生回忆、谈论)

      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诗都是诗人登山后所写的,你想了解他们登山后的感想吗?

      (点评:设计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为学*两首古诗作铺垫)

      二、整体通读,想象诗境。

      1、自由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学生读后借助工具书和所查的资料自学。

      2、交流、讨论、相互帮助,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遇到有困难的地方作上记号)

      (设计自学的环节,课堂上给学生充分学*、思考、合作交流的时间。)

      3、指名读古诗,听一听,是否读的正确、通顺。

      4、全班齐读两首诗,边读边想两首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读后交流:

      (1)作者都是宋朝的诗人。指名简介王安石和苏轼。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老人,北宋大政治家,当过宰相,在神宗皇帝支持下实行改革,历史上叫做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又是文学家,诗和散文都写得很好。他十分注重修辞,他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经过几十次修改才选定绿字,千百年来传为美谈。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2)都有景物描写。写的什么?(借机解题)

      《题西林壁》西林:庐山上的西林寺。这首诗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登飞来峰》飞来峰,山名,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湖西北灵隐寺前。

      (3)都借写景说明道理。(我们*时学得比较多的是唐诗,由于唐诗几乎把所有的艺术领域都挖掘完了,宋朝的诗人只能另辟蹊径,这样他们在让宋词的创作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的同时,在诗歌领域也开创了哲理诗这个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独特的智慧之花。)

      这两首诗蕴含了什么哲理?让我们一首一首的来品悟。

      (点评:在开课伊始,即将两首古诗全盘托出,以初知大意为整合基础,聚焦两首诗的共性,将两首诗巧妙的整合在一起,使学生知人、知时,整体论诗)

      三、分步解读,感悟哲理。

      (一)学*《登飞来峰》

      1、指名朗读《登飞来峰》,然后说说诗意。

      2、从哪里看出作者站在最高层站得很高?

      (1)品读前两句: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千寻,言高。寻,古代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山是高耸的,塔是高耸的,山顶上的塔更是高高耸立的。飞来峰和它上面的宝塔总共多高?不知道。诗人只告诉我们,单是塔身就是八千多尺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高高的飞来峰上有一座千丈高的塔,听人说早上公鸡鸣啼时,在塔上可以看到旭日初升的奇丽景观。

      自己放声朗读,进一步想像作者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指名有感情的朗读。

      过渡:前两句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塔高。第二句以见日升,从一个侧面衬写古塔高耸,直入云霄,能听见鸡鸣,这还是写塔高。两句都是写塔高,为下文直抒胸臆蓄势。

      (2)品读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后两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直抒胸臆,意思是我不用担心浮动的云遮住我的极目远眺的视线了,那是因为我已身处凌空的最高层呀。(仅仅十字,境界全出。)

    [阅读全文]...

2022-02-06 13:09:41
  •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5篇

  •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5篇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的格律限制较少。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二首语文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教学目标: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3)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采用灵活多样的学*方法了解诗意,体会古诗的意境;

      2、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掌握自学古诗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课时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古诗,揭示课题。

      1、同学们,喜欢古诗吗?想必大家*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谁背首古诗给大家听听?

      2、我这还有几首古诗的图画,咱来看图猜古诗、背古诗,怎么样?敢不敢试一试?——谁先猜出了是哪首古诗,就站起来大声背给大家听!其他同学会背也可以站起来一起背。

      (课件演示:游子吟,早发白帝城,清明,望庐山瀑布——没难倒你们,咱再来一首;看来这首古诗有一定难度;想继续试试吗?)

      (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碧云端。——我已经感受到同学们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望着一轮明月,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感受。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古诗二首》,再来学*两首与明月有关的古诗。先来学*唐代诗人白居易写得《暮江吟》——我来板书题目,请大家仔细看。(板书:暮江吟,请大家齐读课题)

      3、知道“暮”是什么时间吗?“吟”是本课生字,一个口字旁,一个今天的今,知道它的意思吗——表示歌咏、作诗的意思。“暮江吟”就表示歌咏傍晚江边的美景。

      二、学*古诗《暮江吟》。

      1、让我们快来读读这首古诗吧!多读几遍,请你试着读准字音。

      2、谁有信心站起来读读这首诗?

      评价:(指名3个学生)

      字音读准了,看得出你已经有所收获;

      读出了古诗的韵味;

      同学们的朗读水*很高,个个读得好,还有谁想读?

      3、看来大家已经对这首诗感兴趣了。那就请你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想怎样读就怎样读:可以像古人那样摇头晃脑地读;可以站起来大声读;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读,把这首诗美美得多读几遍。

      4、大家读得又投入又熟练。诗的意思读懂了吗?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咱们一起解决。

      ——(课件变红字“残阳、瑟瑟、可怜)能提出问题的孩子最爱动脑筋;产生问题能解决的孩子更了不起。

      (板书:残阳;为什么不说“照”而用“铺”呢;瑟瑟

      可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读懂了吗?这么多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不问?大胆提出你的问题,还有不明白的吗?)

      5、残阳——夕阳。指快要落山的太阳。

      铺——此时太阳已经接*地*线,贴着水面斜射,阳光非常*缓柔和。

      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看图可以更好的理解这个词。

      6、就用这个方法来猜猜“瑟瑟”什么意思?——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江面泛起细小的波纹,波峰受光多呈现红色,波谷受光少呈现碧色。你们看!(演示课件——夕阳照射下,江面波光粼粼,红绿相间,难怪诗人称赞道:“半江瑟瑟半江红”。

      当白居易陶醉在夕阳美景中,天色渐渐暗下来,九月初三夜晚的景色又是怎样的?(露似真珠月似弓—打比方打得非常恰当)——多么美的夜景啊!为什么不用“可爱”而用“可怜”呢?想想看,“可怜”不仅有可爱的意思,还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怜惜之情。(你是结合第四句话读懂了“可怜”的意思)

      7、想不想看看这般美景?请你闭上眼睛用心听,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结合诗句畅所欲言)

      (板书:江边残阳月夜美)

      8、的确!这般美景怎能不让人陶醉?带着你们的想象,谁能读出它的美?

      评价:(指名3—4个学生)

      最后一句读得回味悠长;

      他描绘的是第二句的景色;给你配上优美的音乐,想试试吗?

      我听出你对这幅美景的喜爱——边读边想象画面是个好方法;

      因为你能读懂,所以读出韵味来了。

      9、如今诗人白居易已作古,可谓物是人非。欣赏着江边美景,我们也来当一回白居易感受一下吧!——夕阳美景让人陶醉不已,不禁吟诗一首……

      第二课时

      一、学*古诗《鸟鸣涧》。

      过渡语:一轮江边的明月,让白居易流连忘返,唐代诗人王维对山中明月情有独钟并写下了《鸟鸣涧》这首诗。(板书:鸟鸣涧,请大家齐读课题)

      1、“鸟鸣涧”是一个地名,为云溪风景之一。唐代诗人王维是如何描写鸟鸣涧的呢?学*了这首诗,你会有更多的了解。学*这首诗之前,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刚才采用怎样的方法学*《暮江吟》的?(板书:读通——读懂——想象——背诵)

    [阅读全文]...

2022-01-23 21:07:38
  •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 《古诗二首》语文教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二首》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认会写8个生字,特别要注意学*“碧、村、童、剪”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柳树的勃勃生机和儿童生活的欢乐。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认会写8个生字,特别要注意学*“碧、村、童、剪”的写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柳树的勃勃生机和儿童生活的欢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在讲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这几句诗句:(出示课件)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这些诗句都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小朋友们的童年生活有趣而快乐,多姿多彩。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2.老师导入: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诗是清代的一名诗人所写,他的名字叫高鼎。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出示图片)进行简介:高鼎,清代后期诗人。咱们要学*的这首诗就是他写的《村居》。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3.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你们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去放风筝的呢?(播放音乐:放风筝)(出示课件图片)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是一首诗,字数不多,*仄对仗,句式工整,耐人寻味。

      2.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4.教师逐小组检查学生对古诗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

      5.努力把诗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古诗文的音韵美。

      三、生字认读。

      1.课文同学们已经读熟了,现在课文中的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2.出示生字指读。

      3.注音领读。

      4.重点认读:莺、拂、堤、柳、醉

      (1)认知“堤”,这个字是左右结构。由两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都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旧字,直接合成。容易识记。“堤”是什么呢?出示一个图片,帮助学生们识记生字。

      (2)“莺”字强调部首“艹”,上中下结构,书写时注意“秃宝盖”这一部分,不要写成宝盖。在田字格里书写时要注意上下占格要均匀,把字写好看。

      (3)“拂”也比较熟悉,左右结构,书写时候注意要占格均匀,把字写好看。读音是“fú”,不是“fó”。

      5.猜谜语。

      草帽下面一只鸟——莺

      就是土——堤

      6.开火车读准字音,并试着给每一个新字口头组词。

      四、古诗赏读,感受情感

      (一)导学:把诗读通顺。(出示课件)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老师范读古诗。

      2.请同学们把诗句读通顺,做到不丢字,不多字。

      3.开火车把诗句读通顺。

      (二)导学: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先试着读一读,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2.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

    [阅读全文]...

2021-12-31 02:06:43
  • 古诗二首的语文教案

  • 古诗二首的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词,理解诗句意思。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体会两首古诗的异同。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唤起记忆,营造氛围。

      谈话:春天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你瞧,微风轻拂,万树摇绿,百花绽放,到处生机盎然,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理想,新的希望!古今中外,许多文人墨客都对春天充满深情,歌颂赞美它!今天就让我们尽情地享受春天、赞美春天,享受生活、热爱生活吧!

      1、齐背《春日》。

      2、“万紫千红”主要指的是什么?(花)我们今天再来学和花有关的'两首古诗。首先学*《游园不值》这一首。板书题目。解释“值”的意思。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了解诗意,质疑解疑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指名读,纠正字音及不恰当的停顿。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运用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并且提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

      4、在小组内交流。

      (1)、在小组内说一说古诗的大体意思。

      (2)、交流不理解的字词。(注意“屐”“印”的意思)

      5、全班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三、入境品读,体味诗情。

      1、学生再次走进古诗,读古诗,谈自己的感受。

      2、抓住重点诗句领会诗情。

      (1)谈对“小扣柴扉久不开”的理解。如果没有联系到上句,教师再引导学生阅读前两句。

      (2)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

      (3)指导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4)指名读,教师指导读得慢一些。

      (5)就在作者失望扫兴的时候,事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出后两句。学生齐读后两句。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6)由作者高兴的心情引出“满园春色”。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把满园春色拍成电视片段,每一个同学都会有一个不同的版本。展示老师的版本:

      牡丹高贵地昂着头,/玉兰花谦虚地含着笑。/蝴蝶在花丛中飞舞,/黄鹂在枝头上歌唱。

      (7)学生准备版本,然后指名说。

      (8)指导朗读,把作者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3、赏读全诗,诵读全诗。

      (1)范读古诗。把作者由扫兴变为欣慰的感情读出来。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3)全班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四、学*第二首古诗。

      导语:刚才很多同学都写出了属于自己版本的“满园春色”,我国唐朝大诗人杜甫也早已写出了杜甫版的“满园春色”,想看吗?现在来看《江畔独步寻花》。

      1、总结学*第一首诗的方法。自读――借助工具书了解大体意思――小组交流――感悟诗的意境――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自主、合作学*这首古诗。

      3、师生互动。学生大体说说古诗的意思。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

      4、感情诵读全诗。

      五、比较两首诗的异同,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默读两首古诗,想想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3、在全班交流。教师着重指导学生领悟语言表达方面的直白与含蓄。

    [阅读全文]...

2022-04-27 05:11:19
  • 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

  • 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咱们学过几首古诗?你能背给大家听吗?这节课我们要学*一首新的诗,题目是“草”,(板书课题)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写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借助拼音学生自读课文,要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卡片,扫清字音障碍。

      3.再读课文,质疑。

      (三)学*古诗,理解意思。

       同学们在哪儿见到过草?(路旁、校园、公园、草原)小草不像花朵那样鲜艳多彩,它是极为*凡的,甚至于我们都不去注意它。诗人要写小草什么呢?

      1.理解第一行诗句。

       (1)出示挂图。

      这幅图画的是什么地方?(草原)

      (2)你从哪句诗中知道的?(离离原上草)这里的“原”是*原。

      (3)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茂盛”一词。“离离”就是草长得很茂盛。

      (4)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草原上的草长得非常茂盛)

      2.理解第二行诗句。

       (1)“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 (我今年七岁了。……) “七岁”,也就是从出生到现在已七年了。一岁就是一年。

      (2)一年当中,草有哪些变化呢?引导学生说出:春天小草发芽了。夏天,小草很茂盛。秋天小草变黄了。冬天小草干枯了。

      (3)谁能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请两三位同学说,通过比较确认谁说得好。(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3.理解第三行诗句。

      (1)“野火烧不尽”的尽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选择“完”的解释。

      (2)“尽”是完的意思。冬天的草都干枯了,大火一烧,用不了多长时间肯定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为什么说烧不尽呢?看书上插图,同桌讨论。得出:因为地下的草根没烧着。

      (3)请同学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因为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埋在泥土里;是烧不到的。

      4.理解第四行诗句。

       (1)生是什么意思?(生长)

      (2)试说这一句的意思。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5.朗读全诗说诗的意思。

      (四)小结

       1.从古诗中我们看到了,凶猛的野火把小草烧得干干净净,可到了春天,小草又铺满草原。你觉得小草怎么样?(引导说出小草生命力顽强) 2.用赞美小草的语气背这首诗。

      (五)巩固练*。

       1.填写诗句,写出加粗字的意思。 离离原上草,__________。( ) 野火烧不尽,__________。( )

      2.填空练*“离离”是形容( )茂盛的样子。“一岁一枯荣”中;前面的“一”指( )的意思,后面的“一”是( )的意思。

      3.照样子把诗句写在( )里。 例:原野上的草长得很茂盛。(离离原上草。)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茂盛地生长起来。( ) 春风一吹,野草又会重新生长。( )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 )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导入:学*《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本节课学*古诗《草》

      二、看图说话

      1、看图,说说你在图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板书课题:草

      3、结合课后“我知道”,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阅读全文]...

2022-02-08 16:37:08
  • 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6篇

  • 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6篇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计划

      20古诗两首

      锄禾悯农

      日当午汗滴春

      一粒盘中餐辛苦

      秋万颗

      饿死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

      课外: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

      2、今天我们再来学*两首古诗。板书:古诗两首。解释“古诗”的意思。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

      二、初读指导

      1、板书:锄禾,领读。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

      (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

      1、指导看书上的图。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

      4、讲解。

      5、对照板书练*背诵。

      四、作业

      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

      一、复*检查

      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

    [阅读全文]...

2021-12-05 19:13:42
  • 古诗两首教案

  • 古诗两首教案

      在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两首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一、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二、先学*《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

      (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

      (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

      (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3、结合理解,练*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古诗。

      文本细读:

      《登鹳雀楼》是一首自古而今广为传诵的名篇,描写了登高望远所见,歌颂了祖国河山的壮丽,表达了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之情,还蕴涵一定的积极人生哲理。第一句写一轮落日正金光夺目,在连绵起伏苍苍莽莽的群山西面缓缓落下,在世界的尽头渐渐隐没,这是天空景,也是西望景。第二句写俯瞰黄河远去天边的意中景象。诗人面对流经楼前的滚滚黄河的滔滔大浪,视线由上到下,由*及远、由西向东,跟随黄河水向远方伸展。虽不能目击黄河入海的情景,却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好像看见黄河一路汹涌,气势磅礴,流入大海,令人心旷神怡,这是陆地景,也是东望景。三四句写诗人欲登高望远。从前两句的眼前所见引出了深沉思索和再上一层楼的行动。若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就应该不断的向上攀登,迈上更高的一层楼。以“楼”收尾,很好的照应了题目。诗句看似*铺直叙,却既富含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高瞻远瞩的博大胸襟,又暗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全的哲理。含义深远,耐人寻味。

      《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是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我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正确书写“壁、横、岭、侧、峰、庐、缘”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

      3、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重点领悟“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4、理解苏轼富有哲理的话“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并联系生活从中获得启示。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诗歌的理解。

      3、掌握古诗的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4、想象诗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文学修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激发学生彼此尊重,*等相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热爱中国悠久文化,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从中体会要想取得进步,就要不断的攀登。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想象画面,理解诗句。想象读、合作读。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两位诗人的的资料,预*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教师准备:多媒体、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了很多的古诗,你能给大家背诵几首吗?(学生背诵古诗)教师对于背诵好的要给与表扬。

      2、师:今天我们就再来一起欣赏两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教师指名读古诗。 听者可以*惯性的进行评价。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古诗,边读边想,你弄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收获,并随机提出问题。

      3、引导学生重点理解两首古诗后两句的意思,并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含义。引导学生先理解诗句的表面意思。

      《登鹳雀楼》的后两句写要看到更广阔更远的自然风景,就要再往高处攀登。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欲、穷” 的意思。“欲”,“想要”的意思。“穷”,“穷尽”的意思。《题西林壁》的后两句写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重点理解“缘、此山”的意思。“缘”,“因为”的意思。“此山”,指庐山。

      4、朗读古诗,说一说你有什么体会。

    [阅读全文]...

2022-06-22 20:21:41
  • 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 二年级
  • 二年级古诗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有条件的,背诵课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2、收集作者资料以及其它相关的诗句。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古诗两首》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古诗两首》(板题)

      (借助美妙的图画吸引住学生,在感受画面后,启发思考,激发学生学*的兴趣。)

      对话*台

      初读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2、同桌互读,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3、小组合作学*,轮读交流自己的理解。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首、刘、枝、记,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形,交流怎样书写。

      3、教师示范,学生评价。

      4、学生练*。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第二课时

      复*

      1、多种方式认读古诗(一)中的生字。

      2、挑战背诵古诗(一)。

      自学

      1、出示《山行》,引导学生说说用什么方法来学*。

      2、按自己的喜欢的方法来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说说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明白。

      4、师生合作解决问题。

      细读

      1、学生自由练读,想像画面。

    [阅读全文]...

2022-03-27 21:34:16
大暑的古诗二首教案 - 句子
大暑的古诗二首教案 - 语录
大暑的古诗二首教案 - 说说
大暑的古诗二首教案 - 名言
大暑的古诗二首教案 - 诗词
大暑的古诗二首教案 - 祝福
大暑的古诗二首教案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