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求学的成语

关于古诗求学的成语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古诗求学的成语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古诗求学的成语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古诗求学的成语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41) 语录(8) 说说(20) 名言(3) 诗词(357) 祝福(6) 心语(19k+)

  • 成都初中求学指南

  • 初中,成都
  • 成都初中求学指南

      初中求学指南是针对进行初中的学生学*而提供指导性的资料。那么,初中求学指南您都了解清楚了吗?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成都初中求学指南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

      石室双楠实验学校前身为“成都市双楠路小学”和“成都市双楠中学”。小学建于1999年,中学建于2003年,2004年两校合并为一所学校,2009年9月加盟石室教育集团,更名为“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

      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位于双楠路3号,是一所公办学校,设有小学、初中部,创办于2003年,建筑面积为21480㎡;属于走读制度学校,饮食方面学校有饭堂,目前在校学生人数有3000人,配套教师人数有203名,学校师生比为1:14;招生条件需要符合本市户籍、本市学籍、应届小学毕业生;对口学校有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成都市红牌楼小学、成都市太*小学校、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清水河分校、成都市龙祥路小学、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

      二、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

      成都市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是武侯区委区府按照建设“商务高地。宜居武侯”的战略构想和武侯教育“高位均衡”的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棕北教育集团办学*台和区域优势,打造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的城市现代化九年一贯制学校。学校占地*50亩(中学部30余亩,小学部10余亩),现有教学班51个,学生2300余人,教职工171人。

      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位于成都市逸霞街21号,是一所公办学校,设有小学、初中部,创办于2013年;属于走读制度学校,饮食方面学校有饭堂,目前在校学生人数有2200人,配套教师人数有153名,学校师生比为1:14;招生条件需要符合本市户籍、本市学籍、应届小学毕业生;对口学校有成都市武侯实验小学、成都市红牌楼小学、成都市太*小学校、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清水河分校、成都市龙祥路小学、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

      盘点完两所学校的数据,我们来看看它们有何区别。

      从数据层面上我们可以得出两校的一个共同点,两所学校在办学性质上同属于公办性质,归属*管理。公办初中教师队伍稳定,师资流动性小,初中这个学段是小初衔接时期,初中科目比起小学科目更多、难度更高、知识量更大,老师的引导尤其重要,加上公办初中的'学生可以享受多样化招生,如直升生、指标生。

      成都石室双楠实验学校和棕北中学西区实验学校同为公校在教学、教材上面是一样的,但是校风学风和办学理念却有大大的差异。初中时期许多家长加入“择校一族”,在择校上面花大心思,不如问问孩子的意见,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下期我将会为大家带来其他学校的对比盘点,敬请期待!

    [阅读全文]...

2021-12-14 09:58:36
  • 求学励志古诗词

  • 励志,名言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1、劝学诗

      【唐】韩愈

      读书不破费,读书利万倍。

      窗前读古书,灯下寻书义。

      贫者因书富,富者因书贵。

      【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读书不用花钱,却可以使自己学识渊博;读书还要刻苦钻研;贫穷的人读书后就以知识而富足,富有的人读书后就以书而高贵。   2、少年行赠袁养直

      【元】戴表元

      我昔如君初冠时,见君垂角儿童嬉。

      君今长大一如我,但少头上斑斑丝。

      诵书如流日千纸,更出清言洗纨绮。

      明珠在侧真自失,挟册茫洋吾老矣!

      人言四十当著书,春风半负黄公垆。

      童奴哂笑妻子骂,一字不给饥寒躯。

      儒学无成农已惰,履穷始悔知无奈。

      人生少年还易过,请君努力无如我。

      【简析】黄公垆:亦作“黄公罏”。“黄公酒垆”的略称。魏晋时王戎与阮籍、嵇康等竹林七贤会饮之处。后诗文常下“黄公酒垆”指朋友聚饮之所,抒发物是人非的感叹。黄公:泛指卖酒者。   3、劝 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劝人要从小努力、刻苦学*,如果年轻时不知道趁早勤奋学*,年纪大了学业无成,就会后悔读书太晚。   4、书 院

      【宋】刘过

      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勤奋读书如农夫种地,勤劳懒惰自己知道;如果多读书有了知识,就等于在农业上有了大丰收。也体现了几分耕耘,几分收获。   5、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简析】这首诗的意思是,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躬行实践。   内容扩展:励志学*的诗词集锦: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阅读全文]...

2022-06-16 17:37:30
  • 形容求学的诗句(关于读书求学的诗句)

  • 读书
  • 诗歌的流传和发展虽然局限于文字的差别,但艺术是没有国界的。诗歌中抒发的感情、反映的经验,无论在世界哪一个角落,只要有人类存在,都是相通的。

    古诗词自汉唐、五代以来,广为流传,波及海外。不少域外文人学士克服了文字隔阂的困难,按律写诗、依声填词,都斐然成章,与中国古典诗词不相上下。

    灿烂的唐诗和宋词,对深受汉文化熏陶的域外文人学者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就有一位叫崔致远的佼佼者。下面介绍的是才子到大唐求学,这两首绝句清新朴实,更令人过目难忘。

    《秋夜雨中》

    秋风唯苦吟,世路少知音。

    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崔致远,字孤云,是古代朝鲜历史上第一位留下个人文集的学者和诗人。他擅长以汉文诗叙事、咏物,也对朝鲜文学影响很大,更被评为朝鲜汉学的开山鼻祖。

    他12岁就到大唐的长安求学,先在长安和洛阳求学8年,后来又在金陵的溧水为官,还曾参与讨伐黄巢,28岁那年回到祖国,继续担任要职。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异国他乡、怀念故土的心情,开篇就令人惆怅,“秋风唯苦吟,世路少知音。” 诗人虽有不少朋友,但在凄风苦雨之夜、闭门苦读之时,他深感周围没有同胞的孤独与寂寞,更感慨没有人能深刻体会他思念远方的苦闷之情。

    秋风,一向都是凄凉和愁苦的代名词,诗经就曾这样描述:秋风凄凄,百花凋敝。李煜也因为面对秋风的肃杀,惆怅地抒写了名句,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诗人也熟知典故,描写细腻,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两句更是真情流露,“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 时值三更,窗外的雨还未停,青灯孤影之下,诗人想到了万里之外的祖国,虽然愁绪满怀,但也更激发了他为国而努力苦读的志向。

    温庭筠的《更漏子》中写道,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才子的这首诗与其如出一辙,也表达了一种相思之苦,但应该胸怀更加开阔,不是闺妇的离愁别绪,而是思念祖国,担忧故园。

    后来诗人回国之后,在海岸边绝壁上垒石成台,并命名为临镜台,并赋诗一首:

    《临境台》

    烟峦簇簇水溶溶,镜里人家对碧峰。

    何处孤帆饱风去,瞥然飞鸟去无踪。

    这首诗描写当地的自然风光,开篇两句展现了一幅山清水秀的画面,“烟峦簇簇水溶溶,镜里人家对碧峰。” 雾罩山峦,江水溶溶,诗人坐在临镜台上,面对碧峰秀水,心情惬意,怡然自得。

    首句用了两个叠词“簇簇、溶溶”,不仅朗朗上口,而且很形象地展现出山势巍峨、流水淙淙的景象。次句更是将碧水比作明镜,非常自然贴切,丝毫不输唐人风采。

    前两句诗写静态之景,后两句写动态之景,“何处孤帆饱风去,瞥然飞鸟去无踪。” 他远眺孤舟,只见风鼓船帆,驶向远方,天空中的飞鸟更是眨眼即逝,来去无踪。

    行驶的孤帆非常缓慢,而急飞的鸟儿却极快,这种快与慢的动态反差,更加衬托了景色的绮丽,也委婉地彰显出诗人心境恬淡静谧。

    才子的这两首绝句水*高超,情感真挚,清新淡雅,仿佛一幅幅秀美的水墨画,读完令人过目难忘。第一首诗既展现了生动的场景,也抒写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第二首诗清新淡然,毫无藻饰,恰似一幅远*相间、动静和谐的山水画。

    生活中充满悲欢离合,无论古今,也不管中外,只要没有脱离红尘和苦海,就必然会感受真切。诗人秋夜听雨、灯前思乡,悲戚之情不言自喻。回到故乡后,心情也变得舒畅,笔下的景物更显灵动和丰满,让人赞赏不已!

    [阅读全文]...

2022-02-12 06:09:52
  • 形容辛苦求学的诗句(描写艰难求学经历的诗句)

  • 辛苦,艰难,经历
  • 前言:

    朱熹诗曰,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深以为然,虽然说活到老学到老,可要论学*效果,还属少时最好,青春年少,活力四射,没有负担,心无旁骛。

    有人说,少年时的记忆就像一张白纸,最初印上的东西怎么也忘不掉。

    所以,努力要趁早,年少抛人容易去,岁月匆匆,时光最是无情,从青葱到皓首也就转瞬间的事情。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从古至今,无论何时,学*都是一辈子的事,今天就和您分享两首劝学古诗,一起来领会古人的谆谆教诲之情。

    碧山学士焚银鱼,白马却走深岩居。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晴云满户团倾盖,秋水浮阶溜决渠。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唐 杜甫《柏学士茅屋》

    赏析:安史之乱爆发后,朝中大多数官员都失去了职位,官居五品的柏学士也没能幸免,为避战乱,他将茅屋搭建在险峻的深山之中。

    远远望去,只见柏学士的茅屋外祥云团团,如车盖一般密集,门前秋水湍急,像决了堤的水渠一般奔流不息。

    虽身居茅屋,生逢乱世,可是学识渊博的柏学士仍旧不忘读书学*的重要,时刻教导子侄辈修身养性,读书上进。

    勤能补拙是良训,这世上从来都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荣华富贵亦是如此,莫不是从勤苦中得来的。

    据史料记载,杜甫的这首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时年56岁的杜甫,拖家带口一路辗转流落到了夔州,并暂时寄居于此。

    柏学士是何许人也,史料上并无确切记载,但是从杜甫的另一首《寄柏学士林居》诗来看,他应该是官居要职的朝中官员,并且其人品学识都深得人心,这一点,从明末著名学者仇兆鳌所著的《杜诗详注》里也能得到证实。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乱世何谈富贵,更去何处求取功名,前途渺茫,一切都是未知,但是,我们的有识之士杜甫、柏学士等却不这样看,在他们的心中,知识总能点亮光明,所以从不放弃学*的机会,更不荒废时光。

    腹有诗书气自华。这是一首劝学诗,鼓励天下的有识之士,都应该向柏学士学*,博览群书,修养学识,提高见识,韬光养晦,不要被眼前的暂时的局势所困,来日可期,总有云开雾散的那一天。

    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唐 杜荀鹤《题弟侄书堂》

    诗文赏析:窗外竹影婆娑,清风弄影,门前溪水潺潺,日夜不停地向前奔流,尽管外面世道纷乱,可这里却是一片安静恬适,孩子们犹在读书堂里伏案苦读。

    光阴匆匆而逝,千万不要懒惰,更不要松懈,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放松自己的努力,因为,年轻时候的努力是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它将会让你受用终生。

    故乡虽然饱受战乱之苦,可是子侄辈们还是坚持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谨守礼道,修身立德,不断地完善自己的德行和学识。

    虽然身处乱世之中,作者还是像和*年代一样要求自己和孩子们,在艰难的处境中,仍然要自强自律,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业和修养。

    杜荀鹤这首劝勉子侄读书的诗,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谆谆教导,情深意长,全诗虽无半点雕琢之意,却是字字珠玑,每一句都说到人的心坎上,让人即有口齿噙香之感。又给予人以时不我待光阴易逝的警醒。

    杜荀鹤生逢唐朝末年,时值军阀混战,社会动荡,其虽才华横溢,却仕途坎坷,壮志难酬。

    适逢战乱,久试不第,所以其归家过着“文章甘世薄,耕种喜山肥。”的田园生活,终其一生,终是以诗为业,在诗坛负有盛名,且诗韵自成一家。

    他是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同时也是一个勤奋的诗人,“乍可百年无称意,难教一日不吟诗。”,现存世《唐风集》3卷,有诗300多首。

    写在后面: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时光倏忽,岁月无情,浮生岂得长年少,为了不让将来的自己有机会说“悔不当初”,那就要趁花开未老人年少的时候奋发图强,努力向上。

    免使年少,光阴虚过,因为待到华发不胜簪的时候,就是有载花买酒的情致,也没有少年时的心情了。

    以上分享的两首劝学古诗,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是质朴自然,字字都是真情流露,句句都是谆谆教诲,情谊真挚,触动人心,令人惊觉,但愿您能喜欢。

    [阅读全文]...

2022-02-04 01:36:38
  • 古代诗人孟郊的文学成就

  • 诗人,古代,成就
  • 古代诗人孟郊的文学成就

      导语:孟诗现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关于他的文学成就还有哪些呢?一起来学*下吧:

      诗歌内容

      在内容上,孟郊的诗超出了大历、贞元时代那些狭窄的题材范围。固然,他的诗的主旋律是中下层文士对穷愁困苦的怨怼情绪,这是他屡试不第、仕途艰辛、中年丧子等生活遭遇决定的;但他还是能透过个人的命运看到一些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以诗来反映这些生活。其中有的揭露、针砭了社会上人际关系中的丑恶现象,有的则尖锐地揭示了贫富之间的不*等。如《寒地百姓吟》以“高堂捶钟饮,到晓闻烹炮”与“霜吹破四壁,苦痛不可逃”两相对照,《织妇辞》描写了织妇“如何织绔素,自着蓝缕衣”的反常现象。他写这种诗常有很深刻的心理体验,如《寒地百姓吟》中“寒者愿为蛾,烧死彼华膏”之句,实非泛泛纪述民间疾苦者可比。应该说,在杜甫之后,孟郊又一次用诗歌深入地揭露了社会中贫富不均、苦乐悬殊的矛盾。孟郊还有一些诗描写了*凡的人伦之爱,如《结爱》写夫妻之爱,《杏殇》写父子之爱,《游子吟》写母子之爱,这些题材已经在很长时间内被诗人们忽视了。

      诗歌思想

      孟郊接过元结一派手中的复古旗帜,在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上继续宣扬其复古思想。他宣扬仁义道德,歌颂尧舜古风,批判浇薄时风和叛乱犯上,处处显示出一个伟岸君子的姿态,对时俗采取一种不合作态度:“耻与新学游,愿将古农齐。”他所结交的官僚和朋友,如郑余庆等也大多是些重道德,守古遣的人物。他标榜的“自是君子才,终是君子识”,其主要内含就在于不与时俗为伍,只求复古守道的知音的意愿。他卫道、行道的思想和行动,与韩愈所倡导的“道”相*,而其生活准则正好是韩愈的“道”在社会生活中的实践。孟郊不仅在生活中惜守古道,而且在创作中亦以宣扬这种“道”为目的。他的“补风教”、“证兴亡”的创作宗旨,直陈元结的“极帝王理乱之道,系古人规讽之流”的原则,与元和时白居易的“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惟歌民生病,愿得天子知”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理论是一致的。因此孟郊虽然没有直接参预韩愈的.古文运动,也没有象白居易那样在鲜明的文学原则下以直言讽谏式的诗去千预政治,但他却是自始至终地沿着恢复古道、整顿朝纲、淳化民俗、振兴诗坛的道路走下去的,而复古,就是他在这条道路上的战斗宗黔和精神武器。他是一位复古思潮的杰出代表。因此他在中唐这个复古之风很浓的时代里得到了在后来不可能有的赞誉。

      诗歌特点

      其一,古朴凝重,避熟避俗。孟郊诗歌与当时盛行的浅俗流易不同,具有古朴凝重的特点,在古朴自然中又营造出新鲜的艺术效果。孟郊惯用白描,《洛桥晚望》“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笔力高简,历来为人称道。《游终南山》“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日,深谷昼未明”境界开阔。在句式上孟郊忌*缓流易,打破常规,力求古劲 折,以古文句法为诗。与五言诗歌上二下三的*惯不同,孟诗有上一下四的句子,如“藏千寻布水,出十八高僧”(《怀南岳隐士二首》其一)、“磨一片嵌岩,书千古光辉”(《吊卢殷十首》其四),改变诗歌的传统表达方式,给人新鲜的艺术感受。

      其二,险奇艰涩。精思苦吟。孟郊诗歌硬语盘空,他惯用死、剪、烧、骨、录、折、断、攒等狠字、硬语,营造奇崛的艺术感受。这一方面与他心情郁闷、情绪低沉有关。在《夜感自遣》中,他说自己“夜学晓不休,苦吟鬼神愁。如何不自闲,心与身为仇”。苦苦地写诗,就必然要道人所未道,刻意寻求新词句,用过去诗中少见的僻字险韵与生冷意象;而心理的压抑、不*,使得他所追求的新的语言表现多带有冷涩、荒寞、枯槁的色彩和意味,从而尽可能把内心的愁哀刻划得入骨和惊耸人心,在这些诗中,他精心选用了“剸”、“梳”、“印”、“刷”等令人感到透骨钻心的动词与“峭风”、“老虫”、“病骨”、“铁发”、“怒水”、“劲飙”、“黑草”、“冰钱”等感觉上属于暗、冷、枯、硬的意象相配,构成了一组组险怪、生硬、艰涩的句子,传达了他心中难言的愤懑愁苦。

      其三,情深致婉,气势磅礴。孟郊并非终身苦吟,其诗也并非全是硬语,韩愈看到他“敷柔肆纡余”的一面,苏拭喜爱他“鄙俚颇*古”的诗歌。孟郊不少诗歌具有古淡闲雅的特点,以*淡的诗语写出深婉的情致,诗歌清新纡余,跌君生姿。他既有具有悠远情致的诗歌,又有具有“奋猛卷海僚”气魄的作品。

      孟郊愁苦之诗所获褒不一,而他古淡闲雅的诗歌获得较为一致的好评。许学夷认为“郊五言古,以全集观,诚蹇淫费力,不快人意;然其入录者,语虽削,而体甚简当,故其最上者不能窜易其字,其次者亦不能增损其句也。本传谓其诗有理致,信哉。” 肯定“东野五言古,不事敷叙而兼用兴比,故觉委婉有致” 独特魅力。孟郊不少诗歌写得语浅情深,《游子吟》以*淡的语言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归信吟》“泪墨洒为书,将寄万里亲。书去魂亦去,兀然空一身”以心理细节打动人心。《列女操》、《薄命妾》、《塘下行》、《去妇篇》诸篇“情深致婉,妙有讽喻。……此公胸中眼底,大是不可方物,乌得举其饥寒失声之语而訾之。”

      与情深致婉相对应,孟诗还具有气势雄健的特点。他以“荡”、“振”、“锁”等硬语体现出山峰、建筑的阔大气象,将建筑物、山峰写得高插云霄,横亘天地之间,“地脊亚为崖, 出冥冥中。楼根插迥云,殿翼翔危空”(《登华岩寺楼望终南山赠林校书兄弟》)、“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游终南山》)描绘出雄健飞动的气势,反衬出一己的敝小。在表达风吹水啸的意境时,孟郊常用“振空山”、“荡天地”等写出波及范围之广,程度之深。

    [阅读全文]...

2022-03-30 17:03:39
  • 古诗中含有成语的诗句大全

  • 折戟沉沙铁未销,后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春风得意 走马观花

    宋•李清照《武陵春》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物是人非

    苏鳞《献范仲淹诗》*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水楼台

    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红杏出墙

    刘商《胡笳十八拍》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天翻地覆

    天旋地转日再中,天子却坐明光宫. (元稹《望云骓马歌》)

    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古丘. (李白《永王东巡歌》)

    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 (杜甫《哀江头》)

    奴颜婢膝真乞丐,反以正直不狂痴. (陆龟蒙《江湖散人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柳暗花明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青梅竹马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落花不语空辞树,流水无情自入地。——白居易《过元家履信宅》

    新愁旧恨真无奈,须就邻家瓮底眠。——韩偓《三月》

    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刘商《胡笳十八拍》

    千言万语无人会,又逐流莺过短墙。——郑谷《燕》

    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白居易《琵琶行》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拘一格

     

    [阅读全文]...

2022-06-02 21:04:09
  • 爱国的成语_爱国的古诗绝句

  • 爱国
  •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爱国的成语,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1、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相关阅读

    1、徇国忘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1、以身许国: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1、忠肝义胆:忠心耿耿,仗义行事。

    2、碧血丹心: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烈士。

    3、见危授命:在危急关头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

    4、赤心报国:旧指为帝王尽忠效劳。现亦形容赤胆忠心,为国效力。

    5、忠贞不二:贞:意志或操守坚定不移。忠诚坚定,永不改变。也指下属对上层十分忠心。

    6、赤胆忠心: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7、光复旧京:光复:恢复。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8、舍身为国:为国家牺牲自己的生命。

    9、乃心王室: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10、爱国如家:指帝王像爱抚自己的家室一样爱国爱民。

    11、披肝沥胆: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12、浩气长存:形容一种刚直正大的精神永远长存。

    13、为国捐躯:捐:献;躯:身体,指生命。为国家牺牲生命。

    14、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15、徇国忘身: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

    16、济世爱民:指具有治理国家,经世济民的才能。

    17、祖逖之誓:指晋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

    18、救亡图存:拯救国家的危亡,谋求国家的生存。

    19、忧国忧民: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20、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21、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

    22、故宫禾黍:比喻怀念祖国的情思。

    23、碧血丹心: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24、楚囊之情:指爱国之情。

    25、殉节报国:为了气节而死,用这种方式报答所忠于的国家。

    26、忠心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27、全心全意:投入全部精力,毫无保留。

    28、保国安民:保卫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

    29、披肝沥胆: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30、为国尽忠:永远忠诚于国家。

    31、乃心王室:乃:你的;王室:指朝廷。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

    32、国尔忘家:一心为国,不顾家庭。

    33、毁家纾难:捐献所有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34、爱国一家:凡是热爱祖国的人都不分彼此,看成是一家人。

    35、香草美人: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36、锦绣河山: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37、忠贞不贰:忠诚坚定,永不改变。也指下属对上层十分忠心。

    38、同仇敌忾:同仇:共同对敌;敌:对抗,抵拒;忾:愤怒。指全体一致痛恨敌人。

    39、美人香草:旧时诗文中用以象征忠君爱国的思想。

    40、杀身报国:不惜牺牲生命来报答国家。

    41、赴汤蹈火: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42、国而忘家: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43、肝胆相照: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44、以身许国: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顾。

    45、忧国忘家:因忧虑国事而不考虑自己的家事。

    46、忠君报国:忠于君主,报效国家。

    [阅读全文]...

2022-01-03 16:10:06
  • 强调谦虚求学的座右铭

  • 座右铭,励志,谦虚
  •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释 义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敏:聪明;好:喜好。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有很多啊,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满招损,谦受益。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乎?”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第17句)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第22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导人们求学要谦虚

    [阅读全文]...

2022-04-18 08:59:17
  • 爱国的成语_爱国的古诗绝句

  • 经典
  • 九库说说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爱国的成语,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1、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阅读全文]...

2022-07-13 16:15:20
古诗求学的成语 - 句子
古诗求学的成语 - 语录
古诗求学的成语 - 说说
古诗求学的成语 - 名言
古诗求学的成语 - 诗词
古诗求学的成语 - 祝福
古诗求学的成语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