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两首古诗

关于郑板桥的两首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郑板桥的两首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郑板桥的两首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郑板桥的两首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3) 语录(4) 说说(2) 名言(513) 诗词(303) 祝福(1k+) 心语(57)

  • 竹石郑板桥古诗

  • 古诗文
  • 竹石郑板桥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竹石郑板桥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词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诗句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

      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权贵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阅读全文]...

2022-03-27 01:50:50
  • 郑板桥的古诗

  • 文学
  • 郑板桥的古诗

      “民于顺处皆成子,官到闲时更读书”。他是怡然自得的清代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他不仅是傲人居士,更是画竹栩栩如生的大师,堪称一绝。就让我们追溯时光的印记,一起走进——郑板桥的诗,赶紧来赏析一番吧!

      郑板桥的古诗

      1、《题半盆兰蕊图》

      盆画半藏,

      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

      不畏凋残。

      2、《江晴》

      雾裹山疑失,

      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

      吐出望江楼。

      3、《峭壁兰》

      峭壁一千尺,

      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

      伸手折不得。

      4、《题画兰》

      兰草已成行,

      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

      何事斗群芳。

      5、《竹》

      一节复一节,

      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

      免撩蜂与蝶。

      6、《咏芭蕉》

      芭蕉叶叶为多情,

      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

      却教风雨怨秋声。

      7、《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8、《盆兰》

      春兰未了夏兰开,

      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

      几回拔去几回栽。

      9、《吟蟹诗》

      八爪横行四野惊,

      双螯舞动威风凌。

      孰知腹内空无物,

      蘸取姜醋伴酒吟。

      10、《题诗》

      黄金避我竟如仇,

      湖海英雄不自由。

    [阅读全文]...

2022-01-09 03:38:38
  • 竹石郑板桥古诗

  • 竹石郑板桥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竹石郑板桥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词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诗句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

      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阅读全文]...

2021-12-08 14:03:04
  • 郑板桥的诗

  • 写作
  • 郑板桥的诗

      郑板桥,是清代的杰出名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以三绝“诗书画”闻名于世的书画家、文学家。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郑板桥的诗,欢迎阅读。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竹

      (清)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石

      清·郑板桥

      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安,高节清风曾见。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题画

      (清)郑板桥

      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

      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

      题画

      (清)郑板桥

      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

      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

      题画

      (清)郑板桥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竿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题画

      (清)郑板桥

      我有胸中十万竿,一时飞作淋漓墨。

      为凤为龙上九天,染遍云霞看新绿。

      题画

      (清)郑板桥

      画根竹枝扦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

      虽然一尺让他高,来年看我掀天力。

      笋竹二首

      (清)郑板桥

      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分付厨人休斫尽,清光留此照摊书。

      笋菜沿江二月新,家家厨房剥春筠,

      此身愿辟千丝篾,织就湘帘护美人。

    [阅读全文]...

2022-07-26 05:28:51
  • 关于郑板桥的诗

  • 古诗文
  • 关于郑板桥的诗

      在*时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郑板桥的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题半盆兰蕊图》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3、《江晴》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4、《峭壁兰》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5、《题画兰》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6、《竹》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7、《盆兰》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8、《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9、《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10、《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11、《游白狼山两首》

      悬岩小阁碧梧桐,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12、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绝句

      烟蓑雨笠水云居,鞋样船儿帽样庐。

      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

      13、《渔家》

      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14、《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15、《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阅读全文]...

2022-02-20 14:40:33
  • 郑板桥的诗

  •   1、《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题半盆兰蕊图》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3、《江晴》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4、《峭壁兰》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5、《题画兰》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6、《竹》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7、《盆兰》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8、《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9、《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10、《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11、《游白狼山两首》

      悬岩小阁碧梧桐,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12、《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绝句》

      烟蓑雨笠水云居,鞋样船儿帽样庐。

      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

      13、《渔家》

      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14、《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15、《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阅读全文]...

2021-12-25 07:28:15
  • 郑板桥的经典诗句

  • 经典
  • 郑板桥的经典诗句

      1、《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题半盆兰蕊图 》——郑板桥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3、《江晴 》——郑板桥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4、《峭壁兰 》——郑板桥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5、《题画兰 》——郑板桥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6、《竹 》——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7、《盆兰 》——郑板桥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8、《山中雪后 》——郑板桥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9、《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10、《咏雪 》——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11、《游白狼山两首 》——郑板桥

      悬岩小阁碧梧桐,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12、《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绝句 》

      烟蓑雨笠水云居,鞋样船儿帽样庐。

      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

      13、《渔家 》——郑板桥

      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14、《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15、《周瑜宅 》——郑板桥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阅读全文]...

2022-05-24 02:08:53
  • 郑板桥七言诗解析

  • 古诗文
  • 郑板桥七言诗解析

      诗,汉语一级字,读作shī,最早见于战国文字,其本义是把心中的思想表达出来的语言,后延伸至比喻美妙而富于生活情趣或能引发人强烈感情的事物等。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郑板桥七言诗解析,欢迎阅读。

      郑板桥《七言诗》解析

      原文: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赏析:

      谷雨时节品新茶,天气晴朗无风,看院子里的.亭亭翠竹,兴致盎然,在新茶缭绕的香气中,画几笔山水竹枝。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1] 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阅读全文]...

2022-05-01 14:13:50
  • 新竹古诗郑燮(郑板桥诗邻家种新竹)

  • 《新竹》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

    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

    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

    新生的竹子高于老竹子,

    它的生长全凭老竹的枝干扶持。

    明年又有新竹长出来,

    池塘周围便会布满了青嫩的幼竹。

    该诗采用比喻的手法,说明一代新人青出于蓝胜于蓝,而新生的力量还需须老一代扶持与关爱。

    作者介绍: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今兴化市)人。曾官山东县令等职。为人耿直,不事*,能书擅画,工绘兰、竹、石等。其画取法于明徐渭、清石涛等的大写意,运笔遒劲潇洒,横涂竖抹而不失章法。书法创“六分半”体,又称“乱石铺街体”,以隶书体参入行、楷体而别有韵致。著有《板桥全集》。因其独具艺术创新的言行和长期流寓扬州卖画,被列为“扬州八怪”之一。

    [阅读全文]...

2022-01-04 21:44:38
  • 诗人郑板桥轶事

  • 诗人
  • 诗人郑板桥轶事

      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下面整理了一些郑板桥的轶事,一起来看看!

      以“怪”出名

      1. 扬州八怪(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鱓、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

      2. 怪在何处(画得怪、文章怪、性情怪、行为怪)

      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

      颇有骂名

      他无官一身轻,再回到扬州卖字画,身价已与前大不相同,求之者多,收入颇有可观。但他最厌恶那些附风的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不允还要骂人。他这种怪脾气,自难为世俗所理解。有一次为朋友作画时,他特地题字以作坦率的自供:

      “终日作字作画,不得休息,便要骂人。三日不动笔,又想一幅纸来,以舒其沉闷之气,此亦吾曹之贱相也。索我画,偏不画,不索我画,偏要画,极是不可解处。然解人于此,但笑而听之。”

      个人润例

      写字画画,斤斤计较于酬金,自是俗不可耐。但板桥毫不隐讳,而且明定出一则可笑的怪润例: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大幅六两,中幅四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盖公之所陕,未必弟之所好也。若送现银,则中心喜税,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恐赖赈。年老神疲,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

      “画竹多于买竹钱,纸高六尺价三千;任渠话旧论交接,只当春风过耳边。” 明明是俗不可耐的事,但出诸板桥,转觉其俗得分外可爱,正因他是出于率真。

      好吃狗肉

      等第狗肉(一黑、二黄、三花、四白),誉之“人间珍肴”。

      板桥定润格,规定凡求其书画者,应先付定金,并作润例,颇为风趣。当时,许多豪门巨绅,厅堂点缀,常以得到板桥书画为荣。但板桥不慕名利,不畏权势,生*最不喜为那些官宦劣绅们作书画,这在他老人家的润格里是不便声明的。有一次,一帮豪绅为得其书画,运用计谋,设下陷阱。他们了解到板桥爱吃狗肉,就在他偕友外出交游的必经之路上,借村民的茅舍,烹煮了一锅香喷喷的狗肉,待板桥经过时;主人“笑脸相迎,并以狗肉好酒相待。”板桥不疑,开怀畅饮,连赞酒美肴不止。饭罢,主人端出文房四宝,言请大人留联以作纪念。板桥深觉今有口福,便立刻应诺,随即起身提笔,并询问主人大名,署款以酬雅意。书毕,尽兴而归。后来,在一次宴*上,他偶然发现自己的书画作品挂在那里,方知自己受骗,十分后悔,自己嘴馋不已。

    [阅读全文]...

2022-04-16 19:50:29
郑板桥的两首古诗 - 句子
郑板桥的两首古诗 - 语录
郑板桥的两首古诗 - 说说
郑板桥的两首古诗 - 名言
郑板桥的两首古诗 - 诗词
郑板桥的两首古诗 - 祝福
郑板桥的两首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