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的古诗郑板桥

关于谷雨的古诗郑板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谷雨的古诗郑板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谷雨的古诗郑板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谷雨的古诗郑板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10) 语录(16) 说说(95) 名言(567) 诗词(1k+) 祝福(287) 心语(9)

  • 郑板桥谷雨诗句

  • 谷雨,古诗文
  • 郑板桥谷雨诗句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郑板桥关于谷雨的诗句,欢迎阅读。

      《七言诗》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的诗句

      1、谷雨如丝复似尘(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谷雨才耕遍(宋·范成大·《蝶恋花》)

      3、谷雨郊园喜弄晴(宋·曾觌·《浣溪沙》)

      4、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

      5、正当谷雨弄晴时(宋·仇远·《浣溪沙》)

      6、谷雨贡黄封(宋·曹勋·《诉衷情》)

      7、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8、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9、谷雨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诗》)

      10、未容谷雨泪胭脂(宋·李石·《扇子诗》)

      郑板桥生*事迹简介

      郑板桥,人称板桥先生,他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时期的画家,除此之外,他还是诗、书也不差,被人称为是“诗书画三绝”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扬州八怪”中的重要代表人物,而相比其他画家,郑板桥先生只画兰、竹、石,想知道如此有个性的郑板桥是哪朝朝代的人吗?还有,郑板桥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以下见分晓。

      郑板桥是哪个朝代的人

      郑板桥出身于书香门第,康熙末年中秀才,雍正十年中举人,乾隆元年中进

      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郑板桥的故事

      清代书画家郑板桥年轻时家里很穷。因为无名无势,尽管字画很好,也卖不出好价钱。家里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一天,郑板桥躺在床上,忽见窗纸上映出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郑板桥想:一定是小偷光临了,我家有什么值得你拿呢?便高声吟起诗来:大风起兮月正昏,有劳君子到寒门!诗书腹内藏千卷,钱串床头没半根。

      小偷听了,转身就溜。郑板桥又念了两句诗送行:出户休惊黄尾犬,越墙莫碍绿花盆。 小偷慌忙越墙逃走,不小心把几块墙砖碰落地上,郑板桥家的黄狗直叫着追住小偷就咬。郑板桥披衣出门,喝住黄狗,还把跌倒的小偷扶起来,一直送到大路上,作了个揖,又吟送了两句诗: 夜深费我披衣送,收拾雄心重作人。 郑板桥吟蟹诗 郑板桥任潍县知县时,有一天差役传报,说是知府大人路过潍县,郑板桥却没有出城迎接。原来那知府是捐班出身,光买官的钱,就足够抬一轿子,肚里却没有一点真才实学,所以郑板桥瞧不起他。知府大人来到县衙门后堂,对郑板桥不出城迎接,心中十分不快。在酒宴上,知府越想越气。恰巧这时差役端上一盘河蟹,知府想:“我何不让他以蟹为题,即*赋诗,如若作不出来,我再当众羞他一羞,也好出出我心中的闷气!于是用筷子一指河蟹说:“此物横行江河,目中无人,久闻郑大人才气过人,何不以此物为题,吟诗一首,以助酒兴?” 郑板桥已知其意,略一思忖,吟道:八爪横行四野惊,双螯舞动威风凌,孰知腹内空无物,蘸取姜醋伴酒吟。 知府十分尴尬。

      “奉旨革职” 郑板桥在当县官时,遇到了灾荒之年。因开仓放粮,周济穷人,被皇上撤了职。于是,雇一小船,顺着大运河回扬州老家去。一日,见前面码头停泊着一条官船,桅杆上挂着“奉旨上任”的旗子,要所有的民船回避。郑板桥自言自语道:“你奉皇上的旨意上任,我奉皇上的旨意革职。不都是‘奉旨’吗?你神气什么?”于是,拿了一块绸绢,书写“奉旨革职”四个大字,也挂到桅杆上去。官船上的,是朝廷一个大奸臣的儿子,叫姚有财。此人虽不学无术,但仗着老子的势力,捞了个乌纱帽,这回正要到扬州上任去。这时见一只小船的桅杆上挂着“奉旨革职”的旗子,觉得奇怪,一打听,原来是郑板桥,就派人向他索字画。郑板桥听说这个姚有财,除了吃喝嫖赌、欺压搜括百姓外,别的一窍不通,就很快书写了一首诗:“有钱难买竹一根,财多不得绿花盆,缺枝少叶没多笋,德少休要充斯文。”每句开头一字,连起来是“有财缺德”。姚有财接过一看,差点气昏过去。 狗肉计 郑板桥酷爱吃狗肉,凡乡邻朋友将狗肉送他,刻即挥毫作画奉谢。 然而富商大贾以千金求索,却从不见诺。当时,有个叫甄小泉的盐商日夜苦思冥想,终于使出一计。一次,板桥出门赏竹,听得从远处传来悠扬的琴声,于是循声寻找,原来一个十分幽雅的大庭院中,有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翁在弹琴,书童在一旁煮狗肉。板桥闻到狗肉的香味,顿时眉开眼笑地问:“先生也爱吃狗肉?”老翁答:“百味唯有此最佳,你若喜欢,就请吃吧。”于是板桥就大嚼起来。他发现粉墙上空空荡荡的,就问“为何不挂些字画?”老翁答:“没有好的,板桥先生字画,盛名已久,不知果真如何?”板桥笑着说:“鄙人郑板桥,给你画两张怎么样?”顷刻间就为老翁留下了许多书画。翌日,盐商设宴请客,并以此画炫耀,板桥得知,方知中了“狗肉计”。

    [阅读全文]...

2022-01-25 01:52:17
  • 郑板桥描写谷雨的古诗

  • 谷雨,文学
  • 郑板桥描写谷雨的古诗

      导语:一场春雨来,两眼望新麦,三种清新在,似是心花开,五谷丰登抬,留下生机在,齐把谷雨赞,八方养育人,酒也难抵贵,十全十美来!谷雨快乐!接下来小编整理了郑板桥描写谷雨的古诗,文章希望大家喜欢!

      《七言诗》

      清·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

      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

      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赏析:

      谷雨时节品新茶,天气晴朗无风,看院子里的亭亭翠竹,兴致盎然,在新茶缭绕的香气中,画几笔山水竹枝。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南方有谷雨摘茶*俗,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来喝,以祈求健康。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谷雨茶除了嫩芽外,还有一芽一嫩叶的或一芽两嫩叶的;一芽一嫩叶的茶叶泡在水里像展开旌旗的古代的枪,被称为旗枪;一芽两嫩叶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与清明茶同为一年之中的佳品。

    [阅读全文]...

2022-03-05 10:35:42
  • 郑板桥谷雨诗句

  • 谷雨,文学
  • 郑板桥谷雨诗句

      谷雨时节,诗人笔下的谷雨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郑板桥谷雨诗句,一起来看看吧!

      《七言诗》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译文

      无风也无雨,正是晴朗温和天气;翠竹高耸直立,竹节交叉摇曳煞是好看。

      最喜晚凉天气里,贵客来访;泡一壶松萝新茶来招待。

      铺纸泼墨,先画凄清冷落的几枝新竹叶;再是数点淡墨,以干笔横皴春山。

      正是清明已过,临*谷雨的时节;捧一杯香茶坐在竹石画间多么寂静。

      注释

      晴和:指天气晴朗,气候温和。

      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

      节柯:竹节交叉的枝茎。

      晚凉:在傍晚凉爽的天气中。

      佳客:嘉宾;贵客。

      新茗:新茶。

      松萝:即松萝茶。为黄山历史名茶,属绿茶,因产于黄山市休宁县松萝山,而得名。

      萧萧:冷落凄清的样子。

      横皴:山水画中常用技法。有的画家为了简单,把披麻皴、荷叶皴、乱麻皴等中锋用笔的皴法叫竖皴;把斧劈皴、折带皴、马牙皴等侧锋用笔的叫横皴。

      香茗:香茶。

      拓展:谷雨的诗句

      1、谷雨如丝复似尘(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谷雨才耕遍(宋·范成大·《蝶恋花》)

      3、谷雨郊园喜弄晴(宋·曾觌·《浣溪沙》)

      4、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

      5、正当谷雨弄晴时(宋·仇远·《浣溪沙》)

      6、谷雨贡黄封(宋·曹勋·《诉衷情》)

      7、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8、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9、谷雨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诗》)

      10、未容谷雨泪胭脂(宋·李石·《扇子诗》)

      11、晓天谷雨晴时(宋·曹组·《水龙吟》)

      12、谷雨清明空屈指(宋·无名氏·《天仙子》)

      13、寒食初过谷雨前(宋·陆游·《湖上》)

      14、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清·乾隆·《观采茶作歌》)

      15、谷雨共惊无几日(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16、谷雨深春*(宋·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

      17、何似西窗谷雨茶(宋·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18、谷雨初晴(宋·曹勋·《金盏倒垂莲》)

      19、谷雨赊犹半月期(宋·程公许·《题花十绝句》)

      20、乍过夜来谷雨(宋·曹勋·《庆清朝》)

      21、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 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22、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 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23、开时谷雨(元·刘敏中 ·《鹊桥仙 观接牡丹 文津阁本中庵集六》)

      24、茶户初收谷雨芽(宋·陆游·《暮春龟堂即事》)

      25、谷雨收寒(宋·陈允*·《过秦楼》)

      26、谷雨夜来收(唐·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27、鱼翻谷雨萍(唐·张又新·《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28、及得归时谷雨余(宋·黄庭坚·《奉和慎思寺丞太康传舍相逢并寄扶沟程太丞尉》)

    [阅读全文]...

2021-11-23 00:49:44
  • 郑板桥谷雨诗句

  • 谷雨
  • 郑板桥谷雨诗句

      谷雨时节,诗人笔下的谷雨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郑板桥谷雨诗句,一起来看看吧!

      《七言诗》

      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谷雨的诗句

      1、谷雨如丝复似尘(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谷雨才耕遍(宋·范成大·《蝶恋花》)

      3、谷雨郊园喜弄晴(宋·曾觌·《浣溪沙》)

      4、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

      5、正当谷雨弄晴时(宋·仇远·《浣溪沙》)

      6、谷雨贡黄封(宋·曹勋·《诉衷情》)

      7、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8、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9、谷雨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诗》)

      10、未容谷雨泪胭脂(宋·李石·《扇子诗》)

      11、晓天谷雨晴时(宋·曹组·《水龙吟》)

      12、谷雨清明空屈指(宋·无名氏·《天仙子》)

      13、寒食初过谷雨前(宋·陆游·《湖上》)

      14、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清·乾隆·《观采茶作歌》)

      15、谷雨共惊无几日(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16、谷雨深春*(宋·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

      17、何似西窗谷雨茶(宋·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18、谷雨初晴(宋·曹勋·《金盏倒垂莲》)

      19、谷雨赊犹半月期(宋·程公许·《题花十绝句》)

      20、乍过夜来谷雨(宋·曹勋·《庆清朝》)

      21、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 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22、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 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23、开时谷雨(元·刘敏中 ·《鹊桥仙 观接牡丹 文津阁本中庵集六》)

      24、茶户初收谷雨芽(宋·陆游·《暮春龟堂即事》)

      25、谷雨收寒(宋·陈允*·《过秦楼》)

      26、谷雨夜来收(唐·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27、鱼翻谷雨萍(唐·张又新·《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28、及得归时谷雨余(宋·黄庭坚·《奉和慎思寺丞太康传舍相逢并寄扶沟程太丞尉》)

      29、三朝前谷雨(宋·方回·《怪梦十首》)

      30、谷雨洗纤素(唐·王贞白·《白牡丹》)

      31、谷雨是今朝(宋·滕岑·《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

      32、春逢谷雨晴(唐·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33、装迟谷雨催(宋·杜安世·《巫山一段云》)

      34、云弄轻阴谷雨乾(宋·贺铸·《翦朝霞/鹧鸪天》)

      35、三月二十八日也谷雨*晴(元·邵亨贞《·法曲献仙音 寄寿云西老人,时吴与张石隐、》)

      36、谷雨初过换夹衣(宋·陆游·《入云门小憩五云桥》)

      37、谷雨收茶早(明·高启·《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38、谷雨只微寒(唐·王贞白·《芍药》)

      39、茶村谷雨前(宋·陆游·《出行湖山间杂赋》)

      40、人卖山茶先谷雨(宋·陆游·《春晴自云门归三山》)

      41、谷雨花枝号鼠姑(明·唐寅·《牡丹图》)

      42、谷雨将迎稚绿来(宋·艾性夫·《春晚》)

      43、岩谷雨余生晚烟(宋·文同·《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44、勃兴连谷雨(宋·高荷·《句》)

    [阅读全文]...

2022-06-02 19:36:11
  • 谷雨诗句郑板桥

  • 谷雨
  • 谷雨诗句郑板桥

      每年的'4月20号或21号开始,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它的到来也意味着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下面小编带来的是谷雨诗句郑板桥,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言诗》郑板桥

      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

      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诗句1

      1、谷雨如丝复似尘(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2、谷雨才耕遍(宋·范成大·《蝶恋花》)

      3、谷雨郊园喜弄晴(宋·曾觌·《浣溪沙》)

      4、山寺馈茶知谷雨(宋·陆游·《春日》)

      5、正当谷雨弄晴时(宋·仇远·《浣溪沙》)

      6、谷雨贡黄封(宋·曹勋·《诉衷情》)

      7、谷雨清明空屈指(宋·苏轼·《天仙子》)

      8、谷雨茶香院院夸(宋·陆游·《闲游》)

      9、谷雨初匀牡丹(宋·李石·《扇子诗》)

      10、未容谷雨泪胭脂(宋·李石·《扇子诗》)

      11、晓天谷雨晴时(宋·曹组·《水龙吟》)

      12、谷雨清明空屈指(宋·无名氏·《天仙子》)

      13、寒食初过谷雨前(宋·陆游·《湖上》)

      14、趁忙谷雨临明朝;雨前价贵雨后贱(清·乾隆·《观采茶作歌》)

      15、谷雨共惊无几日(宋·苏轼·《常润道中有怀钱塘寄述古五首》)

      16、谷雨深春*(宋·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

      17、何似西窗谷雨茶(宋·黄庭坚·《见二十弟倡和花字漫兴五首》)

      18、谷雨初晴(宋·曹勋·《金盏倒垂莲》)

      19、谷雨赊犹半月期(宋·程公许·《题花十绝句》)

      20、乍过夜来谷雨(宋·曹勋·《庆清朝》)

      21、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 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22、谷雨初晴(元·张翥·《水龙吟 傅渊道宅上赏紫牡丹》)

      23、开时谷雨(元·刘敏中 ·《鹊桥仙 观接牡丹 文津阁本中庵集六》)

      24、茶户初收谷雨芽(宋·陆游·《暮春龟堂即事》)

      25、谷雨收寒(宋·陈允*·《过秦楼》)

      26、谷雨夜来收(唐·崔国辅·《奉和圣制上巳祓禊应制》)

      27、鱼翻谷雨萍(唐·张又新·《三月五日陪大夫泛长沙东湖》)

      28、及得归时谷雨余(宋·黄庭坚·《奉和慎思寺丞太康传舍相逢并寄扶沟程太丞尉》)

      29、三朝前谷雨(宋·方回·《怪梦十首》)

      30、谷雨洗纤素(唐·王贞白·《白牡丹》)

      31、谷雨是今朝(宋·滕岑·《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湫明诗也以诗定韵为十》)

      32、春逢谷雨晴(唐·孟浩然·《与崔二十一游镜湖寄包贺二公》)

      33、装迟谷雨催(宋·杜安世·《巫山一段云》)

      34、云弄轻阴谷雨乾(宋·贺铸·《翦朝霞/鹧鸪天》)

      35、三月二十八日也谷雨*晴(元·邵亨贞《·法曲献仙音 寄寿云西老人,时吴与张石隐、》)

      36、谷雨初过换夹衣(宋·陆游·《入云门小憩五云桥》)

      37、谷雨收茶早(明·高启·《姑苏杂咏 临顿里(十首)》)

      38、谷雨只微寒(唐·王贞白·《芍药》)

      39、茶村谷雨前(宋·陆游·《出行湖山间杂赋》)

      40、人卖山茶先谷雨(宋·陆游·《春晴自云门归三山》)

      41、谷雨花枝号鼠姑(明·唐寅·《牡丹图》)

      42、谷雨将迎稚绿来(宋·艾性夫·《春晚》)

      43、岩谷雨余生晚烟(宋·文同·《山城秋日野望感事书怀诗五章呈吴龙图》)

      44、勃兴连谷雨(宋·高荷·《句》)

      45、谷雨笋茶俱俊美(宋·刘过·《春日即事》)

    [阅读全文]...

2022-03-27 17:50:13
  • 竹石郑板桥古诗

  • 竹石郑板桥古诗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竹石郑板桥古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竹石

      作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诗词注释

      咬定:咬紧

      立根:扎根。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千磨万击:指无数的磨难和打击。坚劲:坚强有力。

      任:任凭,无论,不管。尔:你

      诗句译文

      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

      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

      作品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题于作者郑板桥自己的《竹石图》上。这首诗在赞美岩竹的坚劲顽强中,隐寓了作者藐视俗见的刚劲风骨。

      诗的第一句:“咬定青山不放松”,首先把一个挺立峭拔的、牢牢把握着青

      山岩缝的翠竹形象展现在了读者面前。一个“咬”字使竹人格化。”咬”是一个主动的,需要付出力量的动作。它不仅写出了翠竹紧紧附着青山的情景,更表现出了竹子那种不畏艰辛,与大自然抗争,顽强生存的精神。紧承上句,第二句“立根原在破岩中”道出了翠竹能傲然挺拔于青山之上的基础是它深深扎根在破裂的岩石之中。在作者郑板桥诗、画中的竹又往往与“石”是分不开的。有时侯,石构成竹的对立面,如“画根竹枝插块石,石比竹枝高一尺,虽然一尺让它高,年来看我掀天力”;有时候石成为竹的背景,如”秋风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惟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在这首诗里,竹石则形成了一个浑然的整体,无石竹不挺,无竹山不青。这两句诗也说明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哲理:根基深力量才强。

      有了前两句的铺垫,很自然地引出了下面两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诗里竹有个特点,它不是孤立的竹,也不是静止的竹,而是岩竹,是风竹。在作者郑板桥的诗画中,竹往往是高尚品行和顽强意志的象征,而风则往往是恶势力的代表,如前面提到的“秋风昨夜渡潇湘”这几句,又如:“一阵狂风倒卷来,竹枝翻回向天开。扫云扫雾真吾事,岂屑区区扫地埃。”在这首诗中同样竹子经受着“东西南北风”一年四季的千磨万击。但是由于它深深扎根于岩石之中而仍岿然不动,坚韧刚劲。什么样的风都对它无可奈何。诗人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萧风竹之中。

      诗中的竹实际上也是作者郑板桥高尚人格的化身,在生活中,诗人正是这样一种与下层百姓有着较密切的联系,嫉恶如仇、不畏*的岩竹。作者郑板桥的题画诗如同其画一样有着很强的立体感,可作画来欣赏。这首诗正是这样,无论是竹还是石在诗人笔下都形象鲜明,若在眼前。那没有实体的风也被描绘得如同拂面而过一样。但诗人追求的并不仅在外在的形似,而是在每一根瘦硬的岩竹中灌注了自己的理想,融进了自己的人格,从而使这竹石透露出一种畜外的深意和内在的神韵。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阅读全文]...

2021-12-08 14:03:04
  • 郑板桥的咏雪的诗句

  • 郑板桥的咏雪的诗句

      《咏雪》是一首使用数字文学来表达的脍炙人口的诗歌,这首诗的描写极为的的清楚简单,通俗易懂,是我们儿时必学的诗歌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郑板桥的咏雪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郑板桥的《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诗文释义

      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创作背景

      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其后,三人结伴游观小玲珑山馆以雪花为题即兴作诗《咏雪》。

      赏析

      这首诗歌主要表达的意思是雪花的多、白和美。诗句之中的一三五等,这些数字都是一个虚数,并不是真的只有那么几片雪花,郑板桥使用数字,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诉人们,雪景的美妙以及美好,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飞的美好景象,在郑板桥使用数字作出《咏雪》这样朗朗上口的数字诗之后,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也渐渐的被人们所喜爱,在郑板桥之后也有着很多的人模仿着郑板桥的这首《咏雪》来作诗,如在后来比较出名的由乾隆皇帝所作的《咏雨》还有不知道是谁做作的《数星星》,以及后来的《咏书》《咏林》等,可以说是郑板桥开创了数字诗的鼻祖,不过虽然在后来有很多的人模仿郑板桥的咏雪诗,但是在数字诗上的成就,却没有一个人达到郑板桥的高度。因此那些所作的诗歌的流传程度,更是不及郑板桥的咏雪。

      拓展: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职位为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阅读全文]...

2021-11-24 11:47:21
  • 郑板桥的经典诗句

  • 经典,文学
  • 郑板桥的经典诗句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大家肯定对各类诗句都很熟悉吧,诗句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你所见过的诗句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郑板桥的'经典诗句,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来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题半盆兰蕊图 》——郑板桥

      盆画半藏,兰画半含。

      不求发泄,不畏凋残。

      3、《江晴 》——郑板桥

      雾裹山疑失,雷鸣雨未休。

      夕阳开一半,吐出望江楼。

      4、《峭壁兰 》——郑板桥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5、《题画兰 》——郑板桥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6、《竹 》——郑板桥

      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7、《盆兰 》——郑板桥

      春兰未了夏兰开,万事催人莫要呆;

      阅尽荣枯是盆盎,几回拔去几回栽。

      8、《山中雪后 》——郑板桥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9、《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

      10、《咏雪 》——郑板桥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都不见。

      11、《游白狼山两首 》——郑板桥

      悬岩小阁碧梧桐,似有人声在半空。

      百叩铜环浑不应,松花满地午荫浓。

      12、《由兴化迂曲至高邮七绝句 》

      烟蓑雨笠水云居,鞋样船儿帽样庐。

      卖取青钱沽酒得,乱摊荷叶摆鲜鱼。

      13、《渔家 》——郑板桥

      卖得鲜鱼二百钱,米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14、《予告归里,画竹别潍县绅士民 》

      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钓竿。

      15、《周瑜宅 》——郑板桥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阅读全文]...

2021-11-23 02:52:13
  • 郑板桥的咏雪的诗句

  • 文学
  • 郑板桥的咏雪的诗句

      《咏雪》是一首使用数字文学来表达的脍炙人口的诗歌,这首诗的描写极为的的清楚简单,通俗易懂,是我们儿时必学的诗歌之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郑板桥的咏雪的诗句的内容,欢迎阅读!

      郑板桥的《咏雪》: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全诗几乎都是用数字堆砌起来的,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诗文释义

      从一至十至千至万至无数,却丝毫没有累赘之嫌,读之使人宛如置身于广袤天地大雪纷飞之中,但见一剪寒梅傲立雪中,斗寒吐妍,雪花融入了梅花,人呢,也融入了这雪花和梅花中了。

      创作背景

      初到扬州的郑板桥,穷困潦倒,巧遇马曰琯马曰璐二人,之后结下深厚友谊,其后,三人结伴游观小玲珑山馆以雪花为题即兴作诗《咏雪》。

      赏析

      这首诗歌主要表达的意思是雪花的多、白和美。诗句之中的一三五等,这些数字都是一个虚数,并不是真的只有那么几片雪花,郑板桥使用数字,主要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告诉人们,雪景的美妙以及美好,在人们的眼前展现一幅大雪纷飞的美好景象,在郑板桥使用数字作出《咏雪》这样朗朗上口的数字诗之后,这种简洁的表达方式也渐渐的被人们所喜爱,在郑板桥之后也有着很多的人模仿着郑板桥的这首《咏雪》来作诗,如在后来比较出名的由乾隆皇帝所作的《咏雨》还有不知道是谁做作的《数星星》,以及后来的`《咏书》《咏林》等,可以说是郑板桥开创了数字诗的鼻祖,不过虽然在后来有很多的人模仿郑板桥的咏雪诗,但是在数字诗上的成就,却没有一个人达到郑板桥的高度。因此那些所作的诗歌的流传程度,更是不及郑板桥的咏雪。

      拓展: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职位为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咏雪诗

      【清】郑板桥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芦花都不见。

      纪晓岚随乾隆下江南在大运河途中,皇帝要纪晓岚以眼前渔船用“一字”吟诗,纪脱口而出: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仰一俯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顿,有作“声”。)

    [阅读全文]...

2022-05-31 05:27:55
  • 郑板桥竹诗词古诗(带竹高雅的诗词大全)

  • 高雅
  • 竹在荒山野岭中默默生长,无论是峰峰岭岭,还是沟沟壑壑,它都能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在逆境中顽强生存。尽管长年累月守着无边的寂寞与凄凉,一年四季经受着风霜雪雨的抽打与折磨,但她始终“咬定青山”、专心致志、无怨无悔。 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它不求闻达于莽林,不慕热闹于山岭,千百年过去了,却终成这瀚海般的大气候;竹轻盈细巧、四季常青,尽管有百般柔情,但从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虚心劲节,朴实无华才是她的品格;竹不开花,清淡高雅,一尘不染,她不图华丽,不求虚名的自然天性为世人所倾倒。 竹在清风中瑟瑟的声音,在夜月下疏朗的影子,都让文人墨客深深感动。而竹于风霜凌厉中苍翠依然的品格,更让诗人引为同道,因而中国文人的居室中大多植有竹子。王子酞说:“何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无可医。”显示出竹的悠久文化精神已经深入文人骨髓。 由于竹的自强不息、顶天立地的精神,清华其外、澹泊其中、清雅脱俗、不作媚世的姿态,成了文人喻物诗和画作中最常见的题材,千百年来留下来无数的杰作。本篇收集到100首,(加附郑板桥咏竹诗15首)。

    001.贾岛·【竹】

    篱外清阴接药栏,晓风交戛碧琅玕。

    子猷没后知音少,粉节霜筠漫岁寒。

    002.韩愈·【题百叶桃花】

    百叶双桃晚更红,窥窗映竹见玲珑。

    应知侍史归天上,故伴仙郎宿禁中。

    003.胡曾·【咏史诗·湘川】

    虞舜南捐万乘君,灵妃挥涕竹成纹。

    不知精魄游何处,落日潇湘空白云。

    004.曾巩·【南轩竹】

    密竹娟娟数十茎,旱天萧洒有高情。

    风吹已送烦心醒,雨洗还供远眼清。

    新笋巧穿苔石去,碎阴微破粉墙生。

    应须万物冰霜后,来看琅玕色转明。

    005.方干·【越州使院竹】

    莫见凌风飘粉箨,须知碍石作盘根。

    细看枝上蝉吟处,犹是笋时虫蚀痕。

    月送绿阴斜上砌,露凝寒色湿遮门。

    列仙终日逍遥地,鸟雀潜来不敢喧。

    006.方干·【题新竹】

    青苔劚破植贞坚,细碧竿排郁眼鲜。

    小凤凰声吹嫩叶,短蛟龙尾袅轻烟。

    节环腻色端匀粉,根拔秋光暗长鞭。

    怪得入门肌骨冷,缀风黏月满庭前。

    007.杜牧·【*筒簟】

    血染斑斑成锦纹,昔年遗恨至今存。

    分明知是湘妃泣,何忍将身卧泪痕。

    008.王昌龄·【梁苑】

    梁苑秋竹古时烟,城外风悲欲暮天。

    万乘旌旗何处在,*台宾客有谁怜。

    009.刘商·【早夏月夜问王开】

    清风首夏夜犹寒,嫩笋侵阶竹数竿。

    君向苏台长见月,不知何事此中看。

    010.刘长卿·【晚春归山居题窗前竹】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阴待我归。

    011.韩愈·【答张十一】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012.权德舆·【惠上人房宴别】

    方袍相引到龙华,支策开襟路不赊。

    法味已同香积会,礼容疑在少施家。

    逸民羽客期皆至,疏竹青苔景半斜。

    究竟相依何处好,匡山古社足烟霞。

    013.李贺·【三月】

    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

    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

    光风转蕙百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

    [阅读全文]...

2021-12-15 18:46:50
谷雨的古诗郑板桥 - 句子
谷雨的古诗郑板桥 - 语录
谷雨的古诗郑板桥 - 说说
谷雨的古诗郑板桥 - 名言
谷雨的古诗郑板桥 - 诗词
谷雨的古诗郑板桥 - 祝福
谷雨的古诗郑板桥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