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课本里写菊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小学课本里写菊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小学课本里写菊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小学课本里写菊花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小学菊花的诗句 古诗
夏天,朵朵奇姿异彩的菊花里不时飘出缕缕袭人的`清香;那花犹如浪,那香犹如风,整个公园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一、 此生只是偿诗债,白菊开时最不眠。 —— 司空图《白菊杂书四首》
二、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 —— 徐灿《菩萨蛮秋闺》
三、 是节东篱菊,纷披为谁秀。 —— 杜甫《九日寄岑参》
四、 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五、 栽成五柳吟归去,漉酒巾边伴菊闲。 —— 汪遵《彭泽》
六、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 刘禹锡《始闻秋风》
七、 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 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
八、 槛菊愁烟兰泣露。 ——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九、 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 (刘克庄《菊》)
十、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 欧阳修《秋怀》
十一、 未追赤松子,且泛黄菊英。 —— 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十二、 台高不尽看枫叶,院净何须坐菊花。 —— 沈辂《九日登高台寺》
十三、 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 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十四、 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 于谦《过菊江亭》
十五、 绮*象床寒玉枕,美人何处醉黄花。 —— 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十六、 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 李世民《度秋》
十七、 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 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十八、 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唐杜甫《宿赞公房》
十九、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 曹雪芹《咏菊》
二十、 黄菊散芳丛,清泉凝白雪。 —— 德隐《新秋晚眺》
二十一、 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 文森《九日》
二十二、 夭红过眼随荣谢,菊秀兰香自占春。 —— 王汝舟《咏归堂隐鳞洞》
二十三、 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二十四、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二十五、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 唐寅《菊花》
【残菊】
王安石
故人具鸡黍,邀我之田家,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不畏风霜向晚欺
独开众卉已凋谢
咏菊_____林戴玉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沉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螃蟹吟_____薛宝钗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朝饮春兰之缀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过更无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黄巢)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尤有傲双枝。
咏菊(三首)
一
孤高不合压群芳,枉把香魂贮入霜。
一季寒姿难妩媚,半篱瘦骨太苍凉。
拈来漉酒调诗韵,插罢临风怨夕阳。
何必索居标别格,也和泥土同枯黄。
二
小学课本孟浩然的古诗
在日常学*、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课本孟浩然的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1、《初春汉中漾舟》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2、《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5、《庭橘》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6、《秋登兰山寄张五》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初春汉中漾舟》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8、《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小学课本写元宵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课本写元宵的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1、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崔液《上元夜六首》
2、霭芳阴未解,乍天气、过元宵。——周端臣《木兰花慢·送人之官九华》
3、群品欣欣增气色,太*依旧独闲身。——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4、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5、香翻桂影烛光薄,红沁榆阶宝靥匀。——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6、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7、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8、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周邦彦《解语花·上元》
9、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
10、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朱敦儒《好事*·春雨细如尘》
11、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2、九衢雪小,千门月淡,元宵灯*。——晁端礼《水龙吟·咏月》
13、已是难听,中宵无用怨离别。——厉鹗《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
14、看灯记得年时节。——赵佶《醉落魄·预赏景龙门追悼明。》
15、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失名《折桂令·元宵》
16、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17、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18、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李商隐《观灯乐行》
19、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20、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元好问《京都元夕》
21、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贺铸《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22、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23、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
24、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25、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26、想今宵、也对新月,过轻寒、何处小桥。——赵汝茪《恋绣衾·柳丝空有千万条》
27、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8、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2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0、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31、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2、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符曾《上元竹枝词》
33、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34、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赵时春《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
杨万里小学课本的诗
杨万里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一些经典的作品可以说是妇孺皆知,例如《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宿新市徐公店》、《舟过安仁》等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杨万里小学课本的诗,供各位参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鉴赏:
800多年前的一个傍晚,有一位老人路经新市(今湖南省攸县北),偶然瞥见了下面的画面:
时令正是清明,经过前两日的雨洗风吹,树上的花儿已经凋落;而新叶闪着嫩绿,还没有长成浓荫。一位赶了一天路的老人,在余热未去的夕阳下驻足。
稀疏的篱落庭院外面,有一条伸向远方的小径。一个小孩子从小径深处跑来,追逐着一只黄色的蝴蝶。蝴蝶忽上忽下,向着老人翩翩飞来。
一阵风起,吹动菜花如波浪起伏,蝴蝶就湮没在金黄色的波浪中。追逐正欢的小孩子在篱落前停下,手足无措。是怜惜菜花,是怕老人呵斥,还是仅仅被疏疏篱落挡住?而在菜花深处,蝴蝶又安在……
飞入菜花无处寻。结语有余情,锁住一篇之意,留下无尽的遐想与回味。有限的七个字,包含着孩子无限的怅惘、老人无限的诗意和油菜花无限的春天。
老人写作这篇小诗时已经66岁,眼中有景,心中有情。老人眼里的孩子,孩子眼里的菜花,菜花里的蝴蝶,隔了千载,在春风吹过的日子里,依然鲜活。
飞入菜花无处寻。翻开泛黄的古籍,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我们却可寻出踪迹。
按老人诗集编年,本诗前面两首为《寒食前一日行部过牛首山》和《寒食日晨炊姜家林初程之次日也》。从“捣蓝作雨两宵倾,生怕难干急放晴”可知,这首诗作于寒食之后,此前两日下了两夜的雨,现在刚刚放晴。
本诗后一首为《风花》:“海棠桃李雨中空,更着清明两日风。”可见清明前已下过雨,清明时节还刮了两日风。
老人这几天一直在赶路,偶有所见,即吟诗留住。就在清明这一天宿新市时还作了另一首: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宋《东京梦华录》载:“清明节,寻常京师以冬至后一百五日为大寒食,前一日谓之炊熟。”宋《梦粱录》亦载:“清明交三月节,前两日谓之寒食,京师人从冬至后数起,至一百五日便是。此日家家以柳条插于门上,名曰明眼。”
在前后皆风雨的日子里,老人此时独享春日暖阳。途中得片刻闲暇,自然看物入微,捕捉住稍纵即逝的情趣。
老人叫杨万里,字诚斋,南宋江西吉水人,同陆游、范成大是好朋友。50岁以后诗风由师法前人转为师法自然,形成独具特色的“诚斋体”。杨万里以张浚、胡铨两位爱国名臣为终生效法的榜样,一生力主抗战,曾官至秘书监、宝谟阁学士,担任过吏部右侍郎。
杨万里满怀报国之志,人老矣,*生抱负未展,虚负凌云万丈才。特别是在清明时节,这种暮春的伤感情绪,于惯看风云、忧国忧民的老人而言,尤为激烈。
可是,在春天即将逝去的时候,菜花、蝴蝶、孩子,这些灿烂的暮春景象闯入了老人眼中。或许此时,老人已忘记了长路的奔波,忘记了世事的浮沉。
诗心所在,诗意所在,富有童心的老人,不经意的一瞥,瞥出了一只蝴蝶,瞥出了一片菜花,瞥出了一个儿童,瞥出了一个春天。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鉴赏: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
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深情的眷恋。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淡的笔墨,给读者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古代出色的爱情诗恒河沙数,但以爱情诗而留名于世的诗人却寥寥无几,或许是士大夫们对爱情并没有那般重视吧,所以爱情诗数量质量并重的,不过李商隐、元稹、黄仲则等诗人。
只是,李商隐的代表作《无题》组诗过于隐晦,诗评家都认为这些诗歌多有爱情之外的含义,故而失之纯粹。黄仲则《绮怀》、《感旧》组诗美则美矣,但落李商隐之巢窠。而元稹的爱情诗,则是动人纯粹的。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生未展眉”
或许是因为元稹将爱和相思写得太过动人,很多人都只记住了他的《离思》和《遣悲怀》,而忽视了元稹其他主题和风格的诗作。毕竟是和白居易齐名的唐诗大家,在元稹现存的八百余首诗中,除了爱情诗亦有不少精品,比如他的《菊花》就是咏菊的千古名篇,还曾选入语文课本。
秋丛绕舍似陶家,边绕里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大诗人陶渊明采菊东篱,与菊花为伴,将其象征意义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元稹这首诗的第一句,便以陶渊明来体现菊花的雅,它在秋天生长成丛,围绕着房舍,就好似陶渊明的草屋一般,再简陋的建筑,在菊花丛中,也幽雅无比,是远离尘俗喧嚣的绝佳隐逸之地。
万木萧条之时,金黄一片的菊花,令诗人入了迷,他也绕着屋舍的篱笆,观赏着菊花。太阳渐渐西下,可诗人却没有离开的意思,仿佛也成为了五柳先生。花瓣娴静,花香清雅,置于玉堂不俗,生于茅屋有光。
为何诗人都偏爱菊花呢?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对人也一样,对物也如此。菊花能够从百花中脱颖而出,位列四君子,是因为当所有花儿都惧怕干燥和冷冽的时候,它在霜风中绽放金黄,用不媚不俗的姿态,为木叶摇落的萧瑟秋季,增添了一抹亮眼的色彩。
当菊花凋谢之后,再无花儿留在枝头。它就像一位孤独的守护者,用自己短暂的一生,去守护世界的魅力,菊花在奉献,却高洁,这教人如何不爱。
晋代时期,菊花就被赋予了隐逸孤高的精神。菊花不在东风中与百花争奇斗艳,只在秋风落叶中盛放。这种不趋时的*性,恰似幽人独往来。而风霜中傲然的身姿,又似积极同黑暗斗争的勇者。
这种精神,像极了道家的隐士,又有儒家的君子之风。穷则恪守自己的气节,独善其身;达则奉献自己的力量,兼善天下。菊花既像是国士,又像是高士,自然也成了文人寄托精神的绝好意象。
王安石读到这首诗后,觉得元稹以“菊花最晚凋零”的立意角度十分不错,因此也用这个立意挑战了一首《菊花》,其中相同立意的那句是“千花万卉凋零后,始见闲人把一枝”。王安石写完觉得自己这首诗不错,至少是胜过了郑谷的《十日菊》。
然而许多诗家认为此诗并不如何。清代冯班认为:
首先“凋零”就用得不合适,“闲人”更是牵强,而“一枝”像是说梅花,因为南北朝有“聊赠一枝春”来写梅花。完全不如元稹《菊花》诗语意俱足。
元稹用简短的语句,通过菊花的*性,体现了菊花承载的精神,最后一句像是以自问自答的形式说出了喜爱菊花的理由,但又没有说透彻,说明显,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品味,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绝句,正是唐诗“无迹可寻”的意境所在。
花香,风醉,屏息撩人,人自醉。菊,花之隐逸者也,而香传万里,惆怅涌心头。
1、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2、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重阳*上赋白菊》
3、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唐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4、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
5、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宋·苏轼《赵昌寒菊》
6、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唐·《云安九日》
7、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唐·白居易《咏菊》
8、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
9、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唐·赵嘏《长安晚秋》
10、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宋·吕渭老《一落索》
11、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2、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13、吾家颇有东篱菊,归去秋风耐岁寒。——郑板桥在《画菊与某官留别》
14、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宋·杨万里《咏菊》
1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16、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明·沈周《菊》
17、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味浓。——郑思肖《寒菊》
18、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菊花》
19、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
20、瘦菊依阶砌,檐深承露难。——陈佩《瘦菊为小婢作》
21、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明·唐寅《菊花》
22、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王如亭《菊城吟》
23、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
24、秋爽斋偶结海棠社,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25、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26、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27、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郑思肖《画菊》
28、涧松寒转直,山菊秋自香。——唐·王绩《赠李征君大寿》
29、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袁崧《菊》
30、羞与春花艳冶同,殷勤培溉待西风。不须牵引渊明此,随分篱边要几丛。——刘克庄《菊》
3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陶渊明。——《过故人庄》
访菊
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种菊
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对菊
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
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供菊
小学 菊花 诗句
菊花如志士,过时有余香。几阵秋风拂过,菊花一股股淡雅的清香随风钻入了鼻孔,真是沁人心脾。
1: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如今九日至,自觉酒须赊。
2:朝来行药到秋池,池上秋深病不知。一树木犀供夜雨,清香移在菊花枝。
3:兰既春敷,菊又秋荣。芳熏百草,色艳群英。孰是芳质,在幽愈馨。
4:稚子书传白菊开,西成湘滞未容回。月明阶下窗纱薄,多少清香透入来。
5: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6、玉律三秋暮,金精九日开。荣舒洛媛浦,香泛野人杯。靃靡寒潭侧,丰茸晓岸隈。黄花今日晚,无复白衣来。——《菊》作者: 李峤
7、檐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叹庭前甘菊花》作者: 杜甫
8、小院菊残烟雨细。天气_凉,恼得人憔悴。被暖橙香羞早起。玉钗一任慵云坠。 ——《蝶恋花》作者: 程垓
9、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庭前菊》作者: 韦庄
10、陶菊手自种,楚兰心有期。遥知渡江日,正是撷芳时。——《将赴湖州留题亭菊》作者: 杜牧
11、虽被风霜竞欲催,皎然颜色不低摧。已疑素手能妆出,又似金钱未染来。香散自宜飘渌酒,叶交仍得荫香苔。寻思闭户中宵见,应认寒窗雪一堆。——《咏白菊》作者: 罗隐
12、霜间开紫蒂,露下发金英。但令逢采摘,宁辞独晚荣。——《咏菊》作者: 陈叔达
13、时菊凝晓露,露华滴秋湾。仙人酿酒熟,醉里飞空山。——《黄菊湾》作者: 顾况
14、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伫立摘满手,行行把归家。此时无与语,弃置奈悲何。——《晚菊》作者: 韩愈
15、三径芳根自不群。每于霜后播清芬。枝头蛱蝶如羞见,篱外征鸿不可闻。——《鹧鸪天(咏菊)》作者: 陈德武
1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7、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18、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19、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20、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21、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22、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1、《仪鸾殿早秋》
李世民
寒惊蓟门叶,秋发小山枝。
松阴背日转,竹影避风移。
提壶菊花岸,高兴芙蓉池。
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2、《感遇四首之二》
唐·李白
可叹东篱菊,茎疏叶且微。
虽言异兰蕙,亦自有芳菲。
未泛盈樽酒,徒沾清露辉。
当荣君不采,飘落欲何依。
3、《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菊花》
唐·元稹
秋从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长相思》
李煜(一题邓肃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6、《晚香轩》
小学校园课本剧剧本
剧本主要是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的,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演出的依据。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剧作等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校园课本剧剧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简介:女孩于小芊是在一个普通家庭长大的孩子,从小喜欢画画的她被父母给予了厚望。绘画天赋极高的她也不负众望的考上了很好的重点大学。
开学以后的她遇到了家境很好,在学校人气很高的韩歆瑶。羡慕着他的于小芊为了和她们成为朋友,编造了一个有着很好家境的身份来和她接触,因为家境相*的原因,爱慕虚荣的韩歆瑶很快接受了于小芊。她们很快就变成了形影不离的朋友。
过了一段时间后,学校举办了一个绘画作品选拔大赛,比赛第一名的画将被送去一个全国性的画展上展出,而画作的作者也将成为新一代的画坛新秀。从小有着十分优秀美术功底和天赋的韩歆瑶是这次比赛夺冠的热门选手。而熟悉于小芊的韩歆瑶则明白,十分优秀而又低调的于小芊是她强力的竞争对手。这时,通过一封信知道了于小芊真正身份的韩歆瑶。决定通过陷害于小芊的方式除去竞争对手,让自己的作品能够如愿以偿的成为全校第一名作品。
韩歆瑶故意告诉于小芊的最终交作品时间是错的,比真正的时间晚了很多。以至于交作品的时候于小芊的画作还没有完成。当于小芊发现这件事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然而没有任何背景的她却无处喊冤。被朋友背叛以及包裹着自身的谎言被狠狠撕开的痛苦,狠狠的打击着于小芊的内心。这时班长李诗琪出现在了孤独的于小芊身边,安慰着于小芊,并答应帮助她。
第二天,学校传出了一个消息,比赛作品的交稿日期延后了。于小芊有了足够的时间。面对这个结果,于小芊喜极而泣。正式的评比日期到来了,于小芊如愿以偿的得到了第一名。从此展露自己的才华,在学校大放光彩。
主要人物介绍:
于小芊:本剧主角,比较单纯,有点小虚荣心。来自一个普通的家庭,有着极高的绘画水*和天赋,来到大学后因为想要和家境很好的韩歆瑶成为朋友,错误的选择了隐瞒自己的真实家境。之后被韩歆瑶陷害,通过李诗琪的安慰,才重新找回自我。在李诗琪的帮助下,得到了绘画比赛的第一名。
韩歆瑶:爱慕虚荣、的大小姐,有着比较强的妒忌心和虚荣心,不允许他人比自己强。在发现于小芊的真实身份的时候,想到的是利用她家境普通没有背景这一点陷害于小芊,最终还是未能如愿以偿。在剧的最后时候,承认自己的错误,和于小芊她们重归于好
李诗琪:于小芊和韩歆瑶的班长,正义感强,乐于助人。在于小芊最无助的时候帮助了她。【校园话剧剧本《真实的自己》】校园话剧剧本《真实的自己》。身份很神秘,貌似和学校高层有什么关系,不过班上同学并不知道这点。
第一幕:
人物:于小芊、韩歆瑶、学生甲、学生乙
场景:教室
道具:课桌椅诺干
【旁白:于小芊是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孩子,有着极高的绘画天赋。高考结束以后,她如愿以偿的考上了这所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的美术学院,这是开学后的第一堂课课间】
(两个学生在桌位上窃窃私语,于小芊坐在他们旁白,听见了他们的对话)
学生甲:"快看啊,前面那个就是传说中的韩歆瑶吧"(指着前排的韩歆瑶)
学生乙:"是啊是啊,我在新生入学的时候见过她,被一辆超漂亮的跑车送来报到的,下了车还有很多人来接她,排场大得很呢"
学生甲:"她好漂亮啊~"
学生乙:"不止是漂亮呢,听说啊,她的.爸爸是全国有名的画家。她的妈妈也是有名的模特呢。她本身的成绩和绘画能力也非常出色,拿过很多全国的奖项呢"
学生甲:"哇!这么厉害的女孩,本来还想看看能不能认识一下呢。诶,我们这身份,会被别人嫌弃的吧"
学生乙:"是啊,像他那种不可高攀的女孩,身边的朋友也一定是有着与众不同身份的人吧,我们就别丢人现眼了啊"
(于小芊听见了两个学生的对话,诺有所思的看着韩歆瑶的背影)
第二幕:
人物:于小芊、韩歆瑶、学生丙、学生丁
场景:校园内
道具:无
(韩歆瑶和两个女学生走在前面,于小芊从后面追上她们)
于小芊:"请等一下"
韩歆瑶(回头):"什么事?"
于小芊:"你好,你叫韩歆瑶吧。我是和你同班的,叫于小芊。"
韩歆瑶(面带骄傲的):"哦,你有什么事么?"
于小芊:"是这样的,我觉得你很厉害,能不能交个朋友呢?"
学生丙:"诶,又是一个想和歆瑶姐套关系的"
学生丁:"就是啊,真是烦人。之前已经打发走好几拨了,这些人就像苍蝇一样,怎么赶也赶不走啊。"
学生丙:"谁叫我们歆瑶姐这么优秀,那些凡夫俗子自然想攀附我们歆瑶姐啦。"
学生丁:"哪里是所有人都可以和歆瑶姐搭上关系的,也不好好照照镜子。"
于小芊:"其……其实是这样的,我的爸爸是《艺术潮流》杂志的总编,他对你的父亲也仰慕已久。爸爸经常和我谈起你的父亲,当我知道韩大画家的女儿是和我同班时,就兴奋的赶来想和你认识一下了"
学生丙:"哇,就是那个全国最畅销的《艺术潮流》杂志么?"
学生丁:"我每个月一定会买一份的。那杂志实在太酷了"
韩歆瑶:"呵呵,别听她们瞎说,你们先回去吧(指着学生丙丁,学生丙丁下场)。我很喜欢那本《艺术潮流》,你的父亲也很棒啊,你的母亲也一定是位与众不同的人吧"
于小芊:"实不相瞒,我妈妈在法国工作,是一个服装设计师。在法国的一些时装秀上也有她设计的服装展出。"
韩歆瑶:"你的母亲也很厉害呢,什么时候给我介绍认识认识啊。众所周知,我的妈妈是一个模特,她也需要一些更加时尚的服装来打扮自己。"
于小芊:"呵呵,下次有机会一定介绍。"
韩歆瑶:"于小芊是吧,很高兴和你成为朋友。"
于小芊:"我也很高兴啊"
(两人手牵着手走下台)
第三幕:
人物:于小芊、韩歆瑶、学生甲、学生乙
场景:教室
深秋,树木凋得慢,空气来得燥,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就在这个悲凉的季节,菊花却在秋风中,怒放。
菊花白择风霜国,谁贪寒瘦厌年华。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此花开尽更无花 黄巢 《题菊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一夜玄霜坠碧空,晚节今传好事家。
宁可枝头抱香死,独立疏篱趣味浓。
恰如退士垂车后,九日枝枝*鬃毛。不是西风若留客,不尽风流写晚霞。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轻香酒暂随,风劲浅残香,我花开后百花杀?勤劳智自专。
郑思肖《寒菊》
花开不并百花丛。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宁可抱香枝上老。 深丛隐孤芳,不随黄叶舞秋风,衰迟久已退梅花。
采菊东篱下,案头九月菊花肥。
唐·太宗《赋得残菊》。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 还持今岁色,蕊寒香冷蝶难来。
*《赏菊》
名种菊逾百。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花开丽且妍,再度辉煌任自威,风霜重重恶。多少天涯未归客。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依前金屋照泥沙。
唐·白居易《咏菊》,晚节由能爱此工。
范曾大 《重阳后菊花三首》
寂寞东篱湿露华。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菊花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 《赠刘景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描写的诗句:1、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故人庄2、欲知凉气早,巢空燕不窥。
《仪早秋》3、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云安九日》 描写梅花的诗句:1、池边新栽七株梅,欲到花时点检来。
《新栽梅》2、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梅》
桃花,杏花的古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山。
____明《饮酒·其五》不是花中偏爱此花开尽更无花。
____元稹《菊花》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____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____杜甫《秋兴八首·其一》山远翠眉长。
高处凄凉。
菊花清瘦杜秋娘。
____吴文英《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觅酒》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____白居易《重阳*上赋白菊》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黄菊开时伤聚散。
曾记花前,共说深深愿。
____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____李白《九月十日即事》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____王之涣《九日送别》短篱残菊一枝黄。
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
____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
____杨炎正《水调歌头·把酒对斜日》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
____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
____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
____丘浚《咏菊》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____李清照《多丽·咏白菊》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____张抡《踏莎行·秋入云山》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____杜甫《九日五首·其一》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____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
____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____陶渊明《饮酒·其四》
梅花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荷花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宁可枝头抱香死曾吹落中。
郑思肖(宋代)-《画菊》2.兰有秀兮菊有怀佳人兮不能忘。
刘彻(两-《秋风辞》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魏晋)-《饮酒·其五》4.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小学课本描写菊花的古诗
小学课本里写菊花的古诗
小学课本关于荷花的古诗
小学课本要考的古诗
小学课本写雨的古诗
在小学课本上的古诗
有月字的古诗小学课本
小学课本写秋的古诗
带星的古诗小学课本
小学课本涉及的古诗
旋入小学课本的古诗
小学课本之外的古诗
小学课本写雪的古诗
小学课本学的所有古诗
小学课本苏轼的古诗
小学课本中的古诗配画
带岳字的古诗小学课本
小学课本李白的古诗
小学生课本的古诗
小学课本带春字的古诗
小学课本关于秋的古诗
菊花的古诗小学
小学课本上学的古诗
小学课本里的古诗都
小学课本古诗的篇目
部编小学课本中的古诗
小学课本叶绍翁的古诗
小学课本中的所有古诗
苏轼的小学课本古诗
有没有小学课本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