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跟古诗词有关的书推荐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跟古诗词有关的书推荐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跟古诗词有关的书推荐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跟古诗词有关的书推荐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最美励志古诗词,欢迎阅读。
1.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次为君开。
2.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3.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尚有村。
4.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身好入名山游。
6.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
7.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8.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9.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10.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11.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1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1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14. 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
15. 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传》
1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17.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
18.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19. 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
20.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1. 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22.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23.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4.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5.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6.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27.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8. 直如朱丝绳,清如玉壶冰。
29. 贵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30.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31. 十年磨一剑,霜寒未曾试。
32.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3.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35.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36.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37.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38.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39. 忧劳能够兴国,逸豫能够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0.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1.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
42.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43.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
44.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45.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46.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
47.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 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48.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49. 山幽观天运,悠悠念群生,终古代兴没,豪圣定能争。
50. 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推荐
农历五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节。虽然端午节是*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过端午节的*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希望大家喜欢。
五月五日(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竞渡歌
[唐] 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使君出时皆有准,马前已被红旗引;
*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七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律·端午
[唐]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俗,但祈蒲酒话升*。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关于端午节的古诗词: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兼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小重山·端午
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渔家傲
欧阳修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
生绡画扇盘双凤。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叶里黄鹂时一弄。犹瞢忪。
等闲惊破纱窗梦。
竞渡曲
刘禹锡
描写山的古诗词推荐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描写山的古诗词,希望大家喜欢。
望岳
作者: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 曾 通: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题西林壁
作者: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鸟鸣涧
作者: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作者: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夏日山中
作者: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关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长相思·一重山
作者:李煜
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
终南山
作者:王维
太乙*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1、我把我整个的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王小波《爱你就像爱生命》
2、孤独一个人也没关系,只要能发自内心地爱着一个人,人生就会有救。哪怕不能和他生活在一起。 ——村上春树《1Q84》
3、有人认为爱是性,是婚姻,是清晨六点的吻,是一堆孩子,也许真是这样的,莱斯特小姐。但你知道我怎么想的吗? 我觉得爱是想触碰又收回手。——塞林格《破碎故事之心》
4、不管你对多少异性失望,你都没有理由对爱情失望。因为爱情本身就是希望,永远是生命的一种希望。爱情是你自己的品质,是你自己的心魂,是你自己的处境,与别人无关。——史铁生《务虚笔记》
立春三首:春如有意,春事还新,无限春风来海上
立春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首,是以天文气象划分的春天的开始。此时太阳行经黄经315度,天气清新淑和,是万物开始生长的好时期。以此日作为春天回归的重要节点,立春这个节气和节日影响着古中国三千年的文化。
这是冬春交接的重要节点,也是新一年的开始。河流解冻,杨柳展青,浅草铺绿,梅花开放,雁子北归,燕儿飞回,一切酝酿着浓浓春意和生机。
自周朝天子率百官东郊祭祀,迎接春天的回归,民间则更是热闹,扎春牛,戴春胜,舞龙灯,吃春菜,张灯结彩,春衣焕然,当然历代诗词作品数不胜数,那都是对春天的祈愿祝福和欢歌。
那么我选择的几首,有特别的地方,因为几乎每句都带一个春字,来看看古代诗人对立春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情。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减字木兰花·立春》宋朝·苏轼
这首诗是62岁的苏东坡,贬到海南岛之后的作品。离他的生命还有最后三年。苏东坡此时想得开,因为不是他本身有错,是为一朝天子一朝臣。随着朝堂势力的变化,新旧两党交替把持*,排除异己,这是司空见惯的事。他骄傲的是,他凡是到一个地方做官,都尽力做出政绩来。这是他无愧天地人民和大宋的地方。
几经风雨沉浮,他早已经看淡了发生在身上的一切,不过是嫌他碍眼,此次的流放更加荒蛮,是海南岛,苏东坡想,这大概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站吧。虽然朝廷苛待他,但是几十年他有众多的朋友和弟子,纷纷跨海而来,所以苏东坡在海南岛虽然清贫,但是他将自己融入这片富饶但荒蛮的土地,在这里兴办教育,为海南岛培养人才。
正是这种厚爱土地以及人民的热情,他的立春诗丝毫没有个人的悲观情怀,反而这里是一片等待开垦的处女之地,只等待他像春天之手来点染它。
杏花粉红春花
那春天的牛儿拖着耕犁耕杖,那春风从海上来滋润着这一片沃土啊!
而海南岛的春天比其他地方更加的深厚,你看,这最靠*海上春风的地方,那桃花已经开放,那深浓的春色,将桃花滋养得肥美如肉。
这里依然有立春迎春的气息,那男女头上戴着的迎接春天的幡旗和花朵,在春风中摇曳,此地海风强烈,那也是春风呀。
此地哪里是别人说的最荒凉的海角天涯,这里春色深浓,被风卷起的杨花像雪花飞舞,好个春天!
苏轼当然有福,海南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最冷的腊月正月,温度也在17度到24度间。它的春天来得比中国其他的地方,更早更绚烂。
苏轼,决定将这里定为养老所,在死亡来临之前,他要做一头文化的耕牛,给这里带来文化的春天。
“春如有意,未接年华春已至。
春事还新,多得年时五日春。
春郊便绿,只向腊前春已足。
屈指元宵,正是新春二十朝。”张孝祥《减字木兰花·二十六日立春》
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古代状元不多,每届考试只取一名,张孝祥23岁就高中状元,*步青云,但是他只活了38岁。从这首诗可以看到他过人的才情。因为这里的立春是在正月前,要写得好看和明丽,且要涵盖重要的年节。
他拟人的写法,说春天是主动归来的,还没有到年关,她就提前到来了。看这春天兴奋得,立春在腊月二十六,那么这个春天岂不是比往年多了五天?
那春天的郊外已经是春草遍生,还在腊月里,春天就已经如此丰足。算一下花好月圆的元宵节,还有二十天,这天天都是春之盛景呀!
虽然无数个春,但明朗快意,写出立春的美好和浩大春意,朗朗上口,让人欢喜期盼。
“春信一番新,春水生鳞。
春花春鸟尚逡巡。剪就钗头春胜也,
添个春人。”厉鹗《卖花声·壬寅立春日作》
这是清朝著名诗人学者的作品。和宋朝两位名家的立春词比,可以看到不同的地方在于,有着江南立春的清新清雅,满满江南气息。
立春是春天到来的信息,春信是指春风,也是指春天各种草木的花芽。又是一年春风起,吹动春水粼粼。
正是小风轻寒,半冷半暖,所以春水的波纹细细,春花此时含苞酝酿当中,春鸟试啼,一声两声,仿佛它们对春天的到来犹疑不定。
但人间却笃定盼望春天的到来,那闺中女子,剪出迎春花草的模样,末了,却剪出了一个小像,他是谁?
那么这句还可以说,是女孩子将剪好的头饰戴在头上,活脱脱自己就是个春天的人儿。
无限细腻美好的江南立春,无限美丽的春天的少女啊!
逆光之下
那么这三首词,句句有春,多才的你,良辰美景,也用你的才情来迎接春天吧!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曹操《短歌行》
2、年春又尽,倚杖对斜晖。——左纬《春晚》
3、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4、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
5、冉冉年时暮,迢迢天路征。——陆机《梁甫吟》
6、白日何短短,百年苦易满。——李白《短歌行》
7、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谢灵运《岁暮》
8、前年伐月支,城上没全师。——张籍《没蕃故人》
9、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刘长卿《新年作》
10、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杜甫《赠卫八处士》
11、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黄景仁《绮怀》
12、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13、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14、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偶成》
15、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王维《叹白发》
16、繁华事散逐香尘,流水无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园》
17、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新雷》
18、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蒋捷《女冠子·元夕》
19、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见水东流。——高适《古大梁行》
20、年年春日异乡悲,杜曲黄莺可得知。——韦庄《江外思乡》
21、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杜甫《百忧集行》
22、春已暮花从风,空留可怜与谁同。——萧衍《东飞伯劳歌》
23、武帝宫中人去尽,年年春色为谁来。——岑参《登古邺城》
24、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金缕衣》
25、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26、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王勃《滕王阁序》
27、去年离别雁初归,今夜裁缝萤已飞。——张纮《闺怨/怨诗》
28、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29、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王维《少年行四首》
30、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殷尧藩《同州端午》
31、张机,织梭光景去如飞。——宋无名氏《九张机·一张机》
32、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33、来是春初,去是春将老。——曾允元《点绛唇·一夜东风》
34、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3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36、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岳飞《过张溪赠张完》
37、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钱起《赠阙下裴舍人》
38、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叶清臣《贺圣朝·留别》
39、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人生无根蒂》
40、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王建《宫中调笑·团扇》
41、长恨去年今夜雨,洒离亭。——晏几道《愁倚阑令·花阴月》
42、几回为客逢佳节,曾见何人再少年。——鲍溶《九日与友人登高》
43、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著金鞭。——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
44、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45、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46、愁与西风应有约,年年同赴清秋。——史达祖《临江仙·闺思》
47、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
48、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贺铸《钓船归·绿净春深好染衣》
49、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书愤五首·其二》
50、岁月匆匆留不住,鬓已星星堪镊。——吴渊《念奴娇·我来牛渚》
51、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
荐士(荐孟郊于郑馀庆也)
韩愈〔唐代〕
周诗三百篇,雅丽理训诰。
曾经圣人手,议论安敢到。
五言出汉时,苏李首更号。
东都渐瀰漫,派别百川导。
建安能者七,卓荦变风操。
逶迤抵晋宋,气象日凋耗。
中间数鲍谢,比*最清奥。
齐梁及陈隋,众作等蝉噪。
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勃兴得李杜,万类困陵暴。
后来相继生,亦各臻阃奥。
有穷者孟郊,受材实雄骜。
冥观洞古今,象外逐幽好。
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敷柔肆纡馀,奋猛卷海潦。
荣华肖天秀,捷疾逾响报。
行身践规矩,甘辱耻媚灶。
孟轲分邪正,眸子看了眊。
杳然粹而清,可以镇浮躁。
酸寒溧阳尉,五十几何耄。
孜孜营甘旨,辛苦久所冒。
俗流知者谁,指注竞嘲傲。
圣皇索遗逸,髦士日登造。
庙堂有贤相,爱遇均覆焘。
况承归与张,二公迭嗟悼。
青冥送吹嘘,强箭射鲁缟。
胡为久无成,使以归期告。
霜风破佳菊,嘉节迫吹帽。
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
彼微水中荇,尚烦左右芼。
鲁侯国至小,庙鼎犹纳郜。
幸当择珉玉,宁有弃珪瑁。
悠悠我之思,扰扰风中纛。
上言愧无路,日夜惟心祷。
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
通波非难图,尺地易可漕。
善善不汲汲,后时徒悔懊。
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
微诗公勿诮,恺悌神所劳。
子客昆山得荐严荐严长老时道人散朗开远不
敖陶孙〔宋代〕
*生庾公尘,可涴通州泥。朅来海门上,日瘦气惨凄。春风有相导,佚我以闼闺。前身定闻法,梦作三生猊。悟公痴钝禅,迎客忽虎溪。招要得半*,纸帐春缯绨。东轩养苍云,大似开昔迷。计程南山北,托宿东院西。绝怜维摩休,而置法喜妻。是身於虚空,了不碍角圭。四大师本无,客亦何所携。颇闻弁山隅,髯松人儿啼。山神喝连声,已受三十篦。岂知沩山牛,未脱靶与犁。去来同一云,未觉道理睽。幸忽使竹归,留与老凤棲。鉴齿恐无对,后期当噬脐。
八声甘州·摘青梅荐酒
汤恢〔宋代〕
摘青梅荐酒,甚残寒,犹怯苎萝衣。正柳腴花瘦,绿云冉冉,红雪霏霏。隔屋秦筝依约,谁品春词?回首繁华梦,流水斜晖。
寄隐孤山山下,但一瓢饮水,深掩苔扉。羡青山有思,白鹤忘机。怅年华、不禁搔首,又天涯、弹泪送春归。销魂远,千山啼鴂,十里荼麋。
祁奚荐贤
左丘明〔先秦〕
端午节是传统佳节,吃粽子是端午的美好*俗。
当然,有人喜欢吃甜粽子,有人喜欢吃咸粽子。但不管什么味道的粽子,都代表着美好。
在历史上,有不少端午节相关的诗词,都提到了粽子。靠着粽子,千年前的古人和千年后的我们连接起来了。
我是真游泳的猫,一个喜欢诗词的读书人。关注我,一起来欣赏3首端午节诗词,带来粽香悠悠,令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1首,《五月六日,发石头城,步望前船,示舍弟兼寄侯郎》:客子去淮阳,逶迤别梦长。水关开夜锁,雾棹起晨凉。烟月期同赏,风波勿异行。隐山曾撼橹,转濑指遥樯。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因书报惠远,为我忆檀郎。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沈亚之。沈亚之最出名的就是他的“唐传奇”作品,代表作有《冯燕传》、《秦梦记》等。
沈亚之是吴兴人,被大诗人李贺赞誉为“吴兴才人”。从诗歌的题目看,我们可以看到诗人的端午节是在石头城,也就是南京度过的。
五月六号这一天,诗人从南京出发,准备前往淮阳。他在船上看到了其他的船只,想起了在吴兴老家的弟弟,也想起了朋友“侯郎”。
为什么说诗人的弟弟在吴兴老家呢?从“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这两句就可以看出。兴所在的湖州,在春秋时期属于吴楚之地。
我们都背过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知道“每逢佳节倍思亲”的道理。重阳节是九月九,而端午节是五月五,同样让人想起了亲朋好友。
何况,我们的诗人还在旅途之中,还在船只之上,更多了一份羁旅之思。所以“雾棹起晨凉”,这一个“凉”字,不只是气候在诗人身体上的感触,其实也是诗人心理上的一种怅然。
诗人身在外地,虽然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却没有翅膀,无法飞到亲朋好友面前。所以“逶迤别梦长”,这个“长”字用得很妙。
而“烟月期同赏”,既有先前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之意,也暗合后世苏东坡“千里共婵娟”之心。
只不过,这个“期”字表明了诗人有心却无力的状态。这其实也是一种诚恳的道歉,告诉亲朋好友自己的无奈,让亲朋好友理解自己。
而“蒲叶吴刀绿,筠筒楚粽香”这两句相当美丽,既体现了端午节特有的氛围。
人们在端午节有挂菖蒲和吃粽子的*俗,而诗人想象老家的端午节,用了一个“绿”字,一个“香”字。
诗人的眼睛看不到故乡的蒲叶,可是他眼前的蒲叶是如此生动。诗人的鼻子闻不到故乡的粽子,可是他鼻前的粽子是如此美味。
这两句诗用词精确,意境美好,让人感受到了粽子的香味,感受到了端午节的文化韵味。
其实,粽子之所以好吃,不在于粽子的味道本身,而是在于粽子寄托了文化的韵味,寄托了人们的情感。
中秋节的月饼是同样的道理。什么时候不能吃月饼呢?什么时候不能吃粽子呢?可只有中秋的月饼才动人,只有端午的粽子才诱惑。
诗的最后,“为我忆檀郎”,照应的是诗歌题目“兼寄侯郎”,留白无限,带出无限思念,留下一片真情。
第2首,《七律》:香罗细葛端阳节,绛帐青衿少小诗。曩以弹丸俘晋孽,今于筒黍吊湘累。千年感旧慵开卷,一酌销忧强把卮。蒲酒少年供母后,村南村北恣游嬉。
诗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马廷鸾。马廷鸾可能大家都比较陌生,其实他是宋代宰相,才华颇高。
而马廷鸾的儿子马端临,名气会更加大一点,因为他乃是编著了《文献通考》的著名历史家。上面这首诗写了马廷鸾过端午节的情节。前两句用语相当“经济”,十四个字就把端午节的范围写得非常生动。
“曩以弹丸俘晋孽,今于筒黍吊湘累。”这两句是专门写粽子的典故,也是写诗人时代吃粽子的*俗。
粽子在晋代正式成为端午节的食物。西晋新*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
后世则流行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筒黍,也就是粽子。湘累,指的就是屈原。吃粽子纪念屈原这一*俗从宋代一直到现在,成为了端午节的一个重要文化意义。
诗的第五和第六句是说,诗人想起了端午节的历史,想起了屈原的忠贞与冤屈,想起了自身的遭遇,也懒得读书了,还是借酒消愁吧。
最后两句,情绪从怅惘转变为欢乐,整首诗的意趣也随之明亮许多。少年们给父母们敬酒后就跑到村里嬉笑玩乐,十分快活。
本诗将愁绪与欢乐融于一体,展示了粽子在端午节的重要性,令人看到了宋代人过端午节的一些画面,真是颇有水*。
第3首,《水调歌头•端午》:漱齿汲寒井,理发趁凉风。先生畏暑晨起,笑语听儿童。说道今年重午,节物随宜稍具,还与去年同。已喜酒尊冽,更觉粽盘丰。
愿人生,常醉饱,百年中。独醒竟复何事,憔悴佩兰翁。我有青青好艾,收蓄已经三载,疗病不无功。从此更多采,莫遣药囊空。
这首词的作者是元代人王旭。这首词写得很有生活乐趣,开篇写洗牙齿和理发都是生活感十足的场景,令人不由泛起共鸣。
“先生畏暑晨起,笑语听儿童”,这两句尤其有趣。一般人认为,小孩子睡懒觉,大人早起干活。
而这里恰恰反过来,说大人比孩子晚起床,等大人起床的时候,孩子们已经笑闹非常了。
然后,这首词提到了今年端午节与往年,有酒有粽子,节日氛围浓厚,真是十分欢乐。
“更觉粽盘丰”,一个“丰”字可以看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也可以看出粽子的迷人。
词的下片写作者的感慨。他认为屈原“举世皆醉我独醒”虽然高洁,却有点情商不高,还是“难得糊涂”、“吃醉喝饱”,得过且过吧。
词的最后,则是照应到端午节挂艾草的*俗,作者通过采艾草的行为,表达了希望人生美满,青春常在的愿望。
这首词的基调就是开心与满足,快乐感通过文字传承了千年,让现代人读起来也能感受到作者当时的真情实感。
端午节的诗词推荐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端午节的诗词集锦,希望大家喜欢。
端午节的诗词: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诗词:五月五日 北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节的'诗词:和端午 北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节的诗词:已酉端午 明贝琼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端午节的诗词:午日观竞渡 明边贡
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
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
端午节的诗词:竞渡诗 唐代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劝学诗》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李清照《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颜真卿《劝学诗》
娶妻无媒毋须恨,书中有女颜如玉。——赵恒《劝学诗》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柏学士茅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章碣《焚书坑》
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偁《清明》
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读书》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孟郊《劝学》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二首》
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左思《咏史八首·其一》
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谢逸《送董元达》
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陈继儒《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推荐的古诗词书
推荐读书的古诗词
有关古诗词的书推荐
好的诗词书推荐
学写古诗词的书推荐
古诗词大会推荐的书
跟古诗词有关的书推荐
推荐最全的古诗词书
古诗词鉴赏的书推荐
推荐古诗词鉴赏的书
推荐写古诗词的书籍
推荐几本古诗词的书
推荐本经典古诗词的书
推荐的古诗词和推荐内容
诗词推荐的古诗书
推荐几本古诗词的好书
推荐的唯美常用古诗词书
古诗词的书籍推荐初中
推荐书的古诗
关于古诗词大会推荐的书
推荐看的古诗书
好的古诗词推荐
经典古诗词的书推荐初中
周记推荐的古诗词
刘媛媛推荐的古诗词书
推荐有关古诗的书
好的古诗书推荐
适合孩子的古诗词书推荐
古诗词的推荐200字
推荐量高的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