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词的古诗

关于黄州词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黄州词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黄州词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黄州词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91) 语录(2) 说说(8) 名言(554) 诗词(700) 祝福(3k+) 心语(69)

  •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 苏轼
  •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

      虽然诗文创作已经不多,可是苏轼黄州词的创作却达到了一个巅峰的境界。提供了苏轼在黄州写诗词,一起来看看吧!

      1.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2.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本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3.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这首词是苏轼发配黄州时的作品。

      4.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5.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阅读全文]...

2021-12-25 02:54:22
  • 苏轼在黄州的诗词

  • 苏轼
  • 苏轼在黄州的诗词

      导语:苏东坡一身可谓身世坎坷,难入官人之流,几度升迁,几度贬谪,恍惚如梦,可就是这样的艰难路途也是那个拄着杖,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分享的苏轼在黄州的诗词,欢迎阅读参考。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萧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相关内容:

      元丰二年(1079年)八月,苏轼因乌台诗案被加以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在狱中一百多天,受审十余次,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元丰三年二月,苏轼由开封到了黄冈,直到元丰七年四月才离开。

      前后《赤壁赋》写于元丰五年的七月和十月,这是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贫困,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随着政治权利和行动自由的丧失,戴上了思过而自新的罪人帽子,在沉重的精神压力下,东坡内心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他开始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感慨世事的纷扰和虚无,他哀叹人生如梦,愁绪难谴,他渴望从那唯一不变而又与世事无关的江上清风、山间明月中,求得慰藉和超脱。在黄州的四年,他过着清苦恬淡的生活,与和尚为友,同渔樵杂处置地耕田,种桑养牛。这时,他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从而在《前赤壁赋》里抒发了吾生之须臾的感慨,流露出超然出世的思想。

      然而,东坡毕竟是一个胸怀旷达,政治上有抱负的人,表现在他的诗、文、书、画中是豪放的风格和浪漫的色彩。苏轼处于当时的复杂政治斗争中,本来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但在入狱受审并贬谪黄州的沉重打击下,他不由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慰藉,寄情山水,幻想出世。可是,他终究未能超脱也不甘超脱。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他触景生情,倾吐了自己对曾经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历史人物崇敬、颂扬的感情,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

      总之,苏轼的内心是复杂的、矛盾的。消极退隐和积极进取,疾世愤懑与逍遥山水的两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的思想后面,流露出不甘妥协的积极精神和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阅读全文]...

2022-04-25 22:21:34
  • 苏轼在黄州作的诗词

  • 苏轼
  • 苏轼在黄州作的诗词

      苏轼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每个人都有背诵过他的诗歌,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整理苏轼在黄州作的诗词,欢迎大家查看!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任*生。料峭春风把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10)灰飞烟灭。故国(11)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南棠》

      扫地焚香闭阁眼,簟纹如水帐如烟。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1人初静。谁见幽人2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满江红·江汉西来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君是南山遗守,我为剑外思归客。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江表传》

      君休读;狂处士,真堪惜。空洲对鹦鹉,苇花萧瑟。独笑书生争底事,曹公黄祖俱飘忽。愿使君、还赋谪仙诗,追黄鹤。

      苏轼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的诗词均感情豪迈奔放,胸襟开朗洒脱。

      他的诗词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歌咏自然景物的篇章最多,他的《送鲁元翰少卿知卫州》、《有美堂暴雨》、《饮湖上初晴后雨》等篇或想象丰富,或气势雄浑,或清新隽美情致盎然,最能代表苏诗的艺术成就。他的表达对事物见解的诗,如《题西林壁》,被认为最能体现宋诗的理性特征,诗中通过艺术形象说理,蕴含丰富,新鲜有趣。表现苏轼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诗风的《王维吴道子画》、《读孟郊诗》、《书王主簿所画折枝》等诗亦被认为是北宋文化所达新高度的标志。

      苏轼的词相比他的诗有更大的艺术创造性。他突破了以前离愁别绪、男女恋情的老套,将悼古、怀旧、记游、说理等诗材皆纳入词的表达范围,给词以更深广的意境,一改晚唐五代词家的`婉约之风,开创了词的豪放一派。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向被认为是最能代表苏词风格的作品。前一首词从幻想天堂的不胜寂寞凄冷,转向寄情于人间的天长地久。后一首借赤壁旧址的壮观景象、古人的英雄气概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这两首词皆写于作者失意之时,“人生如梦”的低沉之调不免时而可闻,但它毕竟难掩苏词激情奔放、达观洒脱、恢宏阔大的主弦律的高亢之音。

    [阅读全文]...

2022-02-09 06:42:58
  •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

  • 苏轼,诗人
  •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

      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接下来就由小编带来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此词对于一度盛行缠绵悱恻之风的北宋词坛,具有振聋发聩的作用。

      2.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本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3.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这首词是苏轼发配黄州时的作品。

      4.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5.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阅读全文]...

2022-07-11 01:24:39
  • 苏轼在黄州做的诗词

  • 苏轼,文学
  • 苏轼在黄州做的诗词

      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下面是关于苏轼在黄州做的诗词的`内容,欢迎阅读!

      《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料峭春风把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南棠》

      扫地焚香闭阁眼,簟纹如水帐如烟。

      客来梦觉知何处,挂起西窗浪接天。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满江红·江汉西来

      江汉西来,高楼下、葡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君是南山遗爱守,我为剑外思归客。

      对此间、风物岂无情,殷勤说。

      春宵 苏轼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上元侍宴 苏轼

      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

      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

      花影 苏轼

      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守岁诗 苏轼

      儿童强不食,相守应欢哗。

      晨鸡旦勿鸣,更鼓畏添过。

      和子由渑池怀旧 苏轼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儋耳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

    [阅读全文]...

2022-02-12 07:24:47
  •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大全

  • 苏轼
  • 苏轼在黄州写的诗词大全

      引导语:对于苏轼,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那么苏轼被贬致黄州之后,写了哪些诗词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1、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简介:写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七月,是苏轼贬居黄州时游黄风城外的赤壁矶时所作。

      2、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

      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简介:本词作于东坡贬居黄州的第四年,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全词通过描绘快哉亭周围壮阔的山光水色,抒发了作者旷达豪迈的处世精神。

      3、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慥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简介:这首词是苏轼发配黄州时的'作品。

      4、满庭芳

      苏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

      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

      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

      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

      思量,能几许?

      忧愁风雨,一半相妨。

      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

      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张。

      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5、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

      江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

      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

    [阅读全文]...

2022-03-15 23:07:03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带拼音版古诗赏析

  • 宋词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带拼音版古诗赏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古诗带拼音版,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一起学*一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古诗带拼音版,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古诗赏析,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古诗阅读答案。

      古诗带拼音版

      bǔ suàn zǐ

      卜算子

      quē yuè guà shū tóng , lòu duàn rén chū jìng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shuí jiàn yōu rén dú wǎng lái ?piǎo miǎo gū hóng yǐng 。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jīng qǐ què huí tóu , yǒu hèn wú rén shěng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jiǎn jìn hán zhī bù kěn qī , jì mò shā zhōu lěng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古诗赏析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阅读答案

      1.这首词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词,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首影射、刺时之作,还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写作者的寂寞之情的。对此,你是怎么看的?请自选一个角度,结合全词具体分析。

      2.从全词的内容上来看,词中的核心形象是什么?词人是怎样来描写其形象的?

      参考答案:

      1.这首词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作者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抒发了作者的寂寞之情。上片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后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下片,作者以象征手法,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意对即可)

      2.从内容上看,核心形象是孤鸿。上片用缺月疏桐、漏断人静来烘托它的孤独形象,下片用它不肯随意栖息的行为来表现它孤傲又遭遇冷落的形象。(意对即可)

      作品赏析

      这首词是元丰五年(1082)十二月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词中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 ,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的两句,先是点出一位独来独往、心事浩茫的“幽人”形象,随即轻灵飞动地由“幽人”而孤鸿,使这两个意象产生对应和契合,让人联想到 :“幽人”那孤高的.心境,不正象缥缈若仙的孤鸿之影吗?这两句,既是实写,又通过人、鸟形象的对应、嫁接,极富象征意味和诗意之美地强化了“幽人”的超凡脱俗。

      下阕专写孤鸿遭遇不幸 ,心怀幽恨,惊恐不已,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这里 ,词人以象征手法 ,匠心独运地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怀抱幽恨和选求宿处,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

      这首词的境界,确如黄庭坚所说 :“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这种高旷洒脱、绝去尘俗的境界,得益于高妙的艺术技巧。作者“以性灵咏物语 ”,取神题外,意中设境,托物寓人;在对孤鸿和月夜环境背景的描写中,选景叙事均简约凝练,空灵飞动,含蓄蕴藉,生动传神,具有高度的典型性。

    [阅读全文]...

2022-07-12 14:47:53
  •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及翻译

  • 古诗文
  • 《黄州快哉亭记》原文及翻译

      《黄州快哉亭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记叙文,紧紧围绕“快哉”二字来作文章,也是就建亭者的用意,来加以发挥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黄州快哉亭记》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参考!

      江出西陵,始得*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 ,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翻译:

      长江出了西陵峡,开始进入*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声嚎叫。景物变化万端,惊心动魄,不能长久地欣赏。现在我能在亭中的小桌旁*上赏玩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可以一一指点。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至于沙洲的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所傲视之处,是周瑜、陆逊率兵驰骋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用来使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

      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拓展:赏析

      苏辙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因其高超的艺术技巧,历来被人推崇备至,公认是一篇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紧密结合并融为一体的好文章。最能体现苏辙为文纡徐(从容缓慢)条畅(通畅而有条理)、汪洋(气度宽宏)澹泊(不追求名利)的风格,就同他的为人一样。这篇文章由写景叙事入手,而后转入议论。条理清晰,结构严谨,过渡自然,不露痕迹。写景,能曲肖其景,但又不实不死,做到情景俱出,境界深远,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叙事,能于简要之中插入闲情,磊落跌宕,分外远致。这篇文章最杰出的地方,还在于它的议论。文章就同样的“风”,因帝王、庶人生活、思想之不同而感觉殊异的事实,得出“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结论。立论正确,论证有力,结论无可辩驳,令人信服。“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梁·刘勰《文心雕龙·论说》)要能破理,立论首先要正确,要“贵是而不务华”。(汉·王充《论衡·自纪》)《黄州快哉亭记》以人对外物的感受是千差万别、因人而异的事实立论,这无疑是正确的。立论“贵是”,就要贵在正确揭示事物的本质。要能破理,在论证过程中还应做到,所“考引事实”必须“不使差忒”。(宋·洪迈《容斋随笔》)苏辙在文章中征引楚襄王兰台披襟当风故事,作为论证的例子,故事的出处在宋玉的《风赋》(见·梁·萧统《昭明文选》),确凿无误,足可传信。最难能的是,这篇文章的议论始终带着情韵,故虽有一股愤懑不*之气贯注其间,却不显出伧父面目。“风无雄雌之异……而风何与焉?”“连山绝壑……乌睹其为快也哉!”等等议论就是。这些议论都*乎于言情,*乎于绘景,显得情韵十足,无丝毫议论常有的逼人气势。唯其如此,文章纡徐条畅,汪洋澹泊的总体风格,也就不致因这些议论而遭受贬斥。

      作者在本文中畅言“快哉”二字,不仅因为快哉亭所处地理位置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而且因为宦途失意之人如果“不以物伤性”,则无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自放山水之间”而独得其快。文章清新开阔,气势奔逸,将写景、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借用典故并加以发挥,把快意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作者借物抒怀,本意并不在提倡士人远离尘世、自寻其乐,而在以旷达之情来慰藉不得意的士人,希望他们能胸中坦然,生于世而无往不自得。此外也应注意到,作者的快意之情中含有不*之气。

    [阅读全文]...

2022-02-15 03:27:27
  • 凉州词古诗

  • 文学
  • 凉州词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凉州词古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凉州词》

      王翰(唐)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词》

      王之涣(唐)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薛逢(唐)

      昨夜蕃兵报国仇,沙州都护破凉州。

      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

      《凉州词·其一》

      张籍(唐)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凉州词·其二》

      张籍(唐)

      古镇城门白碛开,胡兵往往傍沙堆。

      巡边使客行应早,欲问*安无使来。

      《凉州词·其三》

      张籍(唐)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

      凉州词

      王之涣

      huáng hé yuǎn shàng bái yún jiān

      黄 河 远 上 白 云 间 ,

      yī piàn gū chéng wàn rèn shān

      一 片 孤 城 万 仞 山 。

      qiāng dí hé xū yuàn yáng liǔ

      羌 笛 何 须 怨 杨 柳 ,

      chūn fēng bù dù yù mén guān

      春 风 不 度 玉 门 关 。

      注释:

      1、凉州词:为当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词》)配的唱词。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八尺。

      5、羌笛:羌族的一种乐器。

      6、杨柳:指一种叫《折杨柳》的歌曲。唐朝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7、度:越过。后两句是说,羌笛何必吹起《折杨柳》这种哀伤的调子,埋怨杨柳不发、春光来迟呢,要知道,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

      赏析1

      据唐人薛用弱《集异记》记载:开元间,王之涣与高適、王昌龄到酒店饮酒,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结果三人的诗都被唱到了,而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所唱则为“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甚为得意,这就是著名的“旗亭画壁”故事。此事未必实有。但表明王之涣这首《凉州词》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

      诗的首句抓住自下(游)向上(游)、由*及远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描绘出“黄河远上白云间”的动人画面:汹涌澎湃波浪滔滔的黄河竟象一条丝带迤逦飞上云端。写得真是神思飞跃,气象开阔。诗人的另一名句“黄河入海流”,其观察角度与此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目送;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虽也写观望上游,但视线运动却又由远及*,与此句不同。“黄河入海流”和“黄河之水天上来”,同是着意渲染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方向与河的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的是一种静态美。同时展示了边地广漠壮阔的风光,不愧为千古奇句。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一片”是唐诗*用语词,往往与“孤”连文(如“孤帆一片”、“一片孤云”等等),这里相当于“一座”,而在词采上多一层“单薄”的意思。这样一座漠北孤城,当然不是居民点,而是戌边的堡垒,同时暗示读者诗中有征夫在。“孤城”作为古典诗歌语汇,具有特定涵义。它往往与离人愁绪联结在一起,如“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杜甫《秋兴》)、“遥知汉使萧关外,愁见孤城落日边”(王维《送韦评事》)等等。第二句“孤城”意象先行引入,为下两句进一步刻划征夫的心理作好了准备。

      诗起于写山川的雄阔苍凉,承以戌守者处境的孤危。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所以,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的笛曲也会触动离恨。而“羌笛”句不说“闻折柳”却说“怨杨柳”,造语尤妙。这就避免直接用曲调名,化板为活,且能引发更多的联想,深化诗意。玉门关外,春风不度,杨柳不青,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这就比折柳送别更为难堪。征人怀着这种心情听曲,似乎笛声也在“怨杨柳”,流露的怨情是强烈的,而以“何须怨”的宽解语委婉出之,深沉含蓄,耐人寻味。这第三句以问语转出了如此浓郁的诗意,末句“春风不度玉门关”也就水到渠成。用“玉门关”一语入诗也与征人离思有关。《后汉书。班超传》云:“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所以末句正写边地苦寒,含蓄着无限的乡思离情。如果把这首《凉州词》与中唐以后的某些边塞诗(如张乔《河湟旧卒》)加以比较,就会发现,此诗虽极写戌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但写得悲壮苍凉,没有衰飒颓唐的情调,表现出盛唐诗人广阔的心胸。即使写悲切的怨情,也是悲中有壮,悲凉而慷慨。“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戌边责任的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也许正因为《凉州词》情调悲而不失其壮,所以能成为“唐音”的典型代表。

      赏析2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玄宗交给教坊翻成*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阅读全文]...

2022-05-09 03:25:47
  •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赏析

  •   原文:

      江出西陵,始得*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骋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长江出了西陵峡,才进入*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如同大海一样。清河张梦得,被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于是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变化不定。在白天,船只在亭前来往出没;在夜间,鱼龙在亭下的江水中悲声长啸。景物变化很快,令人惊心骇目,不能长久地欣赏。能够在几案旁边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足够看了。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成行成列,烟消云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可以一一数清。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原因。到了长江岸边古城的废墟,是曹操、孙权傲视群雄的地方,是周瑜、陆逊驰骋战场的地方,那些流传下来的风范和事迹,也足够让世俗之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畅快啊!这是我和百姓所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罢了,百姓怎么能和您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在这儿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生得逢时,生不逢时的不同。楚王感到快乐的原因,而百姓感到忧愁的原因,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物而伤害天性(本性),那么,在什么地方会不感到快乐呢?(读书人生活在世上,如果他的内心不能自得其乐,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忧愁呢?如果他心情开朗,不因为环境的影响而伤害自己的情绪,那么,他到什么地方去会不整天愉快呢?)

      张梦得不把被贬官而作为忧愁,利用征收钱谷的公事之余,在大自然中释放自己的身心,这是他心中应该有超过常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瓦罐做窗,都没有觉得不快乐,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涤,面对着西山的白云,尽享耳目的美景来自求安适呢?如果不是这样,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是伤感失意的文人士大夫感到悲伤憔悴而不能忍受的景色,哪里看得出这是畅快的呢!

      元丰六年十一月初一,赵郡苏辙记。

      注释

      【江出西陵】江,长江。出,流出。西陵,西陵峡,又名夷陵峡,长江三峡之一,在湖北宜昌西北。

      【始】才

      【奔放肆大】奔放,水势疾迅。肆大,水流阔大。肆,极,甚。

      【南合沅、湘,北合汉沔(miǎn)】沅,沅水(也称沅江)。湘,湘江。两水都在长江南岸,流入洞庭湖,注入长江。汉沔,就是汉水。汉水源出陕西宁羌,初名漾水,东流经沔县南,称沔水,又东经褒城,纳褒水,始称汉水。汉水在长江北岸。

      【益张】更加盛大。张,大。

      【赤壁】赤鼻矶,现湖北黄冈城外,苏辙误以为周瑜破曹操处。

      【浸(jin)灌】浸,灌,意思都是“注”。此处指水势浩大。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清河,县名,现河北清河。张君梦得,张梦得,字怀民,苏轼友人。齐安,宋代黄冈为黄州齐按郡,因称。谪,贬官。居,居住。

      【即】就着,依着。

      【胜】胜景,美景。

      【亭之所见】在亭上能够看到的(范围)。所见,所看到的景象。

      【一舍(she)】三十里。古代行军每天走三十里宿营,叫做“一舍”。

      【风云开阖(he)】风云变化。意思是风云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开,开启。阖,闭合。

      【倏忽】顷刻之间,一瞬间,指时间短。

      【动心骇目】犹言“惊心动魄”。这是指景色变化万端,能使见者心惊,并不是说景色可怕。这里动和骇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惊动,使……惊骇

      【不可久视】这是说,以前没有亭子,无休息之地,不能长久地欣赏。

      【今乃得玩之几*之上】可以在亭中的几旁*上赏玩这些景色。几,小桌,茶几。

      【举目而足】抬起眼来就可以看个够。

      【草木行列】草木成行成列非常茂盛,形容草木繁荣。

      【指数】名词作状语,用手指清点。

      【长洲】江中长条形的沙洲或江岸。

      【故城之墟】旧日城郭的遗址。故城,指隋朝以前的黄州城(唐朝把县城迁移了)。墟,旧有的建筑物已被毁*而尚留有遗迹的空地。

      【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曹操(字孟德)、孙权(字仲谋)所傲视的地方。睥睨,斜视的样子,引申为傲视。赤壁之战时,曹操、孙权都有气吞对方的气概。

      【周瑜、陆逊之所骋骛(chěngwu)】周瑜、陆逊均为三国时东吴的重要将领。周瑜、陆逊活跃的地方。周瑜曾破曹操于赤壁,陆逊曾袭关羽于荆州,败刘备于夷陵,破魏将曹休于皖城。骋骛,犹言“驰马”,形容他们驰骋疆场。

      【称快世俗】使世俗之人称快。称快为使动用法,使……称快。

      【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宋玉有《风赋》,讽楚襄王之骄奢。楚襄王,即楚顷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宋玉、景差都是楚襄王之侍臣。兰台宫,遗址在湖北钟祥东。从,使……从。

      【快哉此风】特殊句式,主谓倒装,应为“此风快哉”,解释为这风多么让人感到畅快啊!

      【披】敞开

      【当】迎接

      【盖有讽焉】大概有讽谏的意味在里头。讽,讽喻。宋玉作《风赋》,讽楚襄王之骄奢。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人有遇不遇之变】人有遇时和不遇时的不同时候。遇,指机遇好,被重用。

      【与(yu)】参与,引申为有何关系。

      【使其中不自得】使,假使。中,内心,心中。自得,自己感到舒适、自在。

      【病】忧愁,怨恨。

      【以物伤性】因外物(指环境)而影响天性(本性)。

      【适】往,去。

      【患】忧愁。

      【窃会(kuai)计之余功】窃,偷得,这里即“利用”之意。会计,指征收钱谷、管理财务行政等事务。余功,公事之余。

    [阅读全文]...

2022-04-12 22:05:03
黄州词的古诗 - 句子
黄州词的古诗 - 语录
黄州词的古诗 - 说说
黄州词的古诗 - 名言
黄州词的古诗 - 诗词
黄州词的古诗 - 祝福
黄州词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