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桑字的古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桑字的古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桑字的古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桑字的古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采桑子古诗13篇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经典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采桑子古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译文:
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空。
且停杯,侧耳听——琵琶声声诉衷情。细细地捻,轻轻地拢,醉了琵琶女,一脸春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相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
注释:
①多景楼:北固山后峰、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美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②樽酒:举杯饮酒。“樽”同“尊”。
③琵琶语:指歌妓所弹琵琶能传达感情如言语。唐白居易《琵琶行》:“今朝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④细捻轻拢:演奏琵琶指法。捻指揉弦,拢指按弦。语本白居易《琵琶行》。
⑤醉脸春融:酒后醉意,泛上脸面,好像有融融春意。
⑥斜照:将要落山的太阳照着。
赏析:
多景楼在镇江多宝寺中,位于长江边上,撒密安环水,登楼远望,气象万千。由“多“字,出发了东坡”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感叹。多情多感,是诗人的气质,也是多病的缘由。多情多感多病的人恰好在多景楼上,那就更加多情多感了。开篇两句,一连叠用四个“多”字,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心境,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时正是作者因为反对新法、政治上遭到挫折的时刻,这里的“情”、“感”和“病”,都带着政治色彩,深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
“樽酒相逢”,点明与孙巨源、王正仲等*于多景楼之事实,语感*实,为的是给下面抒情的“乐事回头一笑空”作一铺垫。“乐事回头一笑空”,与起句“多情多感仍多病”的语意相连,意谓这次多景楼饮酒听歌,诚为“乐事”,可惜不能长久,“一笑”之后,“回头”看时,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只有“多情”、“多感”、“多病”永远留心头,哀怨尽言外。上片虚与实结合,言事与言情的结合,而以虚为主,以言情为主,既不浮泛,又颇空灵错落有致。上片由情至事,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停杯且听琵琶语”承上启下,认为“乐事回头一笑空”,故不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音乐,所以东坡特地挑选了虚字“且”放于“听”字之前,用以表现他当时不经意的心态。“细捻轻拢”句和上句中的“琵琶语”,都是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化出,赞美官妓胡琴弹奏琵琶的技艺。本无心欣赏,然而却被吸引,说明演奏得确实美妙。“捻”,指左手手指按弦柱上左右搓转:“拢”,指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赞美之情通过“细”和“轻”两字来表达出来,让人不由联想起白居易曾描述过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之美。赞罢弹奏者的技艺,顺势描写弹奏者,但苏东坡惜墨如金,不去写其容貌、形体和服饰等,只用“醉脸春融”四字来写其神,丽而不艳,媚中含庄,活脱脱描摹出一个怀抱琵琶的少女两颊泛红,嘴角含笑的动人姿态。
“斜照江天一抹红”,是一句景语,是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妙处于难以捉摸,耐人寻味。这句“斜照江天一抹红”,其意同于李商隐《乐游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只不过色彩明快,而其意又言外罢了。东坡的这首小令,倏忽来去,只用了只言片语,却达到了曲折含蓄,言尽而意隽的境界之美,实难得。
采桑子·九日
作者:纳兰性德
朝代:先秦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萧萧:树叶落下的声音。登高:原指爬山。
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怎么能不消散?
采桑子
唐代·冯延巳
小庭雨过春将尽,片片花飞。独折残枝,无语凭阑只自知¤
玉堂香暖珠帘卷,双燕来归。君约佳期,肯信韶华得几时。
马嘶人语春风岸,芳草绵绵。杨柳桥边,落日高楼酒旆悬¤
旧愁新恨知多少,目断遥天。独立花前,更听笙歌满画船。
西风半夜帘栊冷,远梦初归。梦过金扉,花谢窗前夜合枝¤
昭阳殿里新翻曲,未有人知。偷取笙吹,惊觉寒蛩到晓啼。
酒阑睡觉天香暖,绣户慵开。香印成灰,独背寒屏理旧眉¤
朦胧却向灯前卧,窗月徘徊。晓梦初回,一夜东风绽早梅。
小堂深静无人到,满院春风。惆怅墙东,一树樱桃带雨红¤
愁心似醉兼如病,欲语还慵。日暮疏钟,双燕归栖画阁中。
画堂灯暖帘栊卷,禁漏*。雨罢寒生,一夜西窗梦不成¤
玉娥重起添香印,回倚孤屏。不语含情,水调何人吹笛声。
笙歌放散人归去,独宿江楼。月上云收,一半珠帘挂玉钩¤
起来检点经游地,处处新愁。凭仗东流,将取离心过橘州。
昭阳记得神仙侣,独自承恩。水殿灯昏,罗幕轻寒夜正春¤
如今别馆添萧索,满面啼痕。旧约犹存,忍把金环别与人。
微风帘幕清明*,花落春残。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画堂昨夜愁无睡,风雨凄凄。林鹊争栖,落尽灯花鸡未啼¤
采桑子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采桑子古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原文:
何人解赏西湖好,佳景无时。飞盖相追。贪向花间醉玉卮。
谁知闲凭阑干处,芳草斜晖。水远烟微。一点沧洲白鹭飞。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译文
谁能看得懂西湖的美丽?任何时候都是美景。驱车去追寻。只愿在花丛绿树中饮酒贪欢。
谁知道随意站立在那水气交错的迷离之中,绿草斜阳正美。水波幽远,烟雾飘渺,白鹭飞来,仿佛水滨之间只有一点。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赏析
欧阳修特意游览西湖,于暮春败景,歌散人去之处发现了特殊的美感与韵味。本词表现出词人别具慧眼的审美特点,尤其最后两句营造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作者写西湖美景 ,动静交错,以动显静,意脉贯串,层次井然,显示出不凡的艺术功力。这首词通篇写景,景中寓情,反映的虽是个人生活感受和刹那间的意绪波动,但词境清隽疏澹,一扫宋初词坛上残余的“花间”*气。全词意境开阔,明丽晓畅,清新质朴,读来确有耳目一新之感。 这首词如同一幅清丽活泼、空灵淡远的风景画,美不胜收,清新可爱,令人留连忘返,从中足见欧公乃词坛写景高手。
原文: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译文:
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空。
且停杯,侧耳听——琵琶声声诉衷情。细细地捻,轻轻地拢,醉了琵琶女,一脸春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相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
注释:
①多景楼:北固山后峰、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美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②樽酒:举杯饮酒。“樽”同“尊”。
③琵琶语:指歌妓所弹琵琶能传达感情如言语。唐白居易《琵琶行》:“今朝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④细捻轻拢:演奏琵琶指法。捻指揉弦,拢指按弦。语本白居易《琵琶行》。
⑤醉脸春融:酒后醉意,泛上脸面,好像有融融春意。
⑥斜照:将要落山的太阳照着。
赏析:
多景楼在镇江多宝寺中,位于长江边上,撒密安环水,登楼远望,气象万千。由“多“字,出发了东坡”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感叹。多情多感,是诗人的气质,也是多病的缘由。多情多感多病的人恰好在多景楼上,那就更加多情多感了。开篇两句,一连叠用四个“多”字,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心境,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时正是作者因为反对新法、政治上遭到挫折的时刻,这里的“情”、“感”和“病”,都带着政治色彩,深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
“樽酒相逢”,点明与孙巨源、王正仲等*于多景楼之事实,语感*实,为的是给下面抒情的“乐事回头一笑空”作一铺垫。“乐事回头一笑空”,与起句“多情多感仍多病”的语意相连,意谓这次多景楼饮酒听歌,诚为“乐事”,可惜不能长久,“一笑”之后,“回头”看时,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只有“多情”、“多感”、“多病”永远留心头,哀怨尽言外。上片虚与实结合,言事与言情的结合,而以虚为主,以言情为主,既不浮泛,又颇空灵错落有致。上片由情至事,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停杯且听琵琶语”承上启下,认为“乐事回头一笑空”,故不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音乐,所以东坡特地挑选了虚字“且”放于“听”字之前,用以表现他当时不经意的心态。“细捻轻拢”句和上句中的“琵琶语”,都是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化出,赞美官妓胡琴弹奏琵琶的技艺。本无心欣赏,然而却被吸引,说明演奏得确实美妙。“捻”,指左手手指按弦柱上左右搓转:“拢”,指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赞美之情通过“细”和“轻”两字来表达出来,让人不由联想起白居易曾描述过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之美。赞罢弹奏者的技艺,顺势描写弹奏者,但苏东坡惜墨如金,不去写其容貌、形体和服饰等,只用“醉脸春融”四字来写其神,丽而不艳,媚中含庄,活脱脱描摹出一个怀抱琵琶的少女两颊泛红,嘴角含笑的动人姿态。
“斜照江天一抹红”,是一句景语,是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妙处于难以捉摸,耐人寻味。这句“斜照江天一抹红”,其意同于李商隐《乐游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只不过色彩明快,而其意又言外罢了。东坡的这首小令,倏忽来去,只用了只言片语,却达到了曲折含蓄,言尽而意隽的境界之美,实难得。
采桑子 晏几道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
歌罢还颦。
恨隔炉烟看未真。
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
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晏几道词作鉴赏
上片忆当年西楼月下初见,泪粉而偷匀,歌罢而还颦,细腻地描绘出歌女的处境、神态和心情。起首两句写一次夜间的宴集,词人月下与她相见她正偷偷地抹干珠泪,重整铅华。泪粉偷匀,初次见面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也许是终生不忘的,何况那是一位正流泪的姑娘!匀,谓匀粉,把脸上的粉搽匀。偷匀二字,中含几许辛酸。歌罢还颦,她匀脸后还要继续唱歌,唱完了歌却又皱着眉头,郁郁不乐,那神态可惜隔着袅袅的炉烟,未能看得真切。看未真三字,意味深长。其实,淡薄的香烟,不能阻隔人的视线,词人所恨的只是坐处与她隔开,未得亲*,尤其是无法知道她为什么流泪悲伤。
上片着力泪字与颦字。歌女的凄凉身世,痛苦心情,词人对她的同情和爱慕,都这里表达出来了。如俞陛云所说的:不过回忆从前,而能手写之,便觉当时凄怨之神,宛呈纸上。(《宋词选释》)
下片写别后相思,楼外柳、楼中人对举,全从倦客写去。过片两句,言自从分别过后,想那楼外垂杨,又该几度春天更换枝叶。垂杨,旧体诗词中,往往有着各种特殊的象征意义。古来有折杨柳赠别的*俗,因而见到杨柳便使人联想到别离;杨花柳絮,飘飏无定,又使人联想到身世的飘泊无依。几换青春,犹言过了几个春天。欧阳修《朝中措》词: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青春。青春,指春季,春季草木由枯而绿,故云青春。词中说青春几回更换,语意双关,亦暗示人的年华渐老。倦客红尘,犹言红尘中之倦客,词人自谓。上与别来几度青春相应,飘零岁久,故云倦客;下连长记楼中粉泪人。红尘对照楼中,倦客对照粉泪人。楼中粉泪人,篇首所写初见时歌女形象,至此特再大书一笔,不但词的作法上做到首尾相应,思想感情上也是以初见时她的泪粉偷匀的情景最撼动人心,因而别来长记不忘。至此,作者对这一歌女的形象作了生动、准确的概括,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呼之欲出。
《采桑子·重阳》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廖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古诗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采桑子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原文: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译文:
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空。
且停杯,侧耳听——琵琶声声诉衷情。细细地捻,轻轻地拢,醉了琵琶女,一脸春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相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
注释:
①多景楼:北固山后峰、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美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②樽酒:举杯饮酒。“樽”同“尊”。
③琵琶语:指歌妓所弹琵琶能传达感情如言语。唐白居易《琵琶行》:“今朝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④细捻轻拢:演奏琵琶指法。捻指揉弦,拢指按弦。语本白居易《琵琶行》。
⑤醉脸春融:酒后醉意,泛上脸面,好像有融融春意。
⑥斜照:将要落山的太阳照着。
赏析:
多景楼在镇江多宝寺中,位于长江边上,撒密安环水,登楼远望,气象万千。由“多“字,出发了东坡”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感叹。多情多感,是诗人的气质,也是多病的缘由。多情多感多病的人恰好在多景楼上,那就更加多情多感了。开篇两句,一连叠用四个“多”字,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心境,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时正是作者因为反对新法、政治上遭到挫折的时刻,这里的“情”、“感”和“病”,都带着政治色彩,深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
“樽酒相逢”,点明与孙巨源、王正仲等*于多景楼之事实,语感*实,为的是给下面抒情的“乐事回头一笑空”作一铺垫。“乐事回头一笑空”,与起句“多情多感仍多病”的语意相连,意谓这次多景楼饮酒听歌,诚为“乐事”,可惜不能长久,“一笑”之后,“回头”看时,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只有“多情”、“多感”、“多病”永远留心头,哀怨尽言外。上片虚与实结合,言事与言情的结合,而以虚为主,以言情为主,既不浮泛,又颇空灵错落有致。上片由情至事,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停杯且听琵琶语”承上启下,认为“乐事回头一笑空”,故不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音乐,所以东坡特地挑选了虚字“且”放于“听”字之前,用以表现他当时不经意的心态。“细捻轻拢”句和上句中的“琵琶语”,都是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化出,赞美官妓胡琴弹奏琵琶的技艺。本无心欣赏,然而却被吸引,说明演奏得确实美妙。“捻”,指左手手指按弦柱上左右搓转:“拢”,指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赞美之情通过“细”和“轻”两字来表达出来,让人不由联想起白居易曾描述过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之美。赞罢弹奏者的技艺,顺势描写弹奏者,但苏东坡惜墨如金,不去写其容貌、形体和服饰等,只用“醉脸春融”四字来写其神,丽而不艳,媚中含庄,活脱脱描摹出一个怀抱琵琶的少女两颊泛红,嘴角含笑的动人姿态。
“斜照江天一抹红”,是一句景语,是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妙处于难以捉摸,耐人寻味。这句“斜照江天一抹红”,其意同于李商隐《乐游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只不过色彩明快,而其意又言外罢了。东坡的这首小令,倏忽来去,只用了只言片语,却达到了曲折含蓄,言尽而意隽的境界之美,实难得。
《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译文翻译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注释解释
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为重阳节。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
绝塞:极遥远之边塞。
木叶: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
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迢迢(tiáo):形容遥远。
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这句是说,故乡那么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
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魂销:极度悲伤。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时纳兰性德二十八岁。八月,与郎谈出使梭龙。这一年十二月返京,《采桑子·九日》此行中约作。纳兰写此词时,正使至塞外,自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遂填此以寄乡情。
诗文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久久不消散。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一句,词中有诗的意境。也非是用词这种格式流水潺潺地表达,换另一种都不会如此完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是杜牧诗中意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诗中景象。而今,这一切尽归容若。容若此词,看似*淡,其实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
古诗原文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译文翻译
西湖风光好,乘画船载着酒肴在湖中游赏,急促繁喧的乐声中,不停地传着酒杯。风*浪静,缓缓前进的船儿中安睡着醉倒的客人。
醉眼俯视湖中,白云在船下浮动,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无物。仰视蓝天,俯视湖面,水天相映使人疑惑,湖中另有一个世界。
注释解释
急管繁弦:指变化丰富而节拍紧凑的音乐。
玉盏:玉制酒杯。
采桑石在容县相传采桑女所化
郑学醇〔明代〕
不缘南陌怨归人,何事云根托幻身。春色似怜鬟鬓改,年年花绕石傍新。
龚毅老南园社集赏佛桑花荷花各咏七言*体一首 其一 佛桑花
孙继皋〔明代〕
仙艳谁从岭外移,柔条六月缀花奇。蒸霞定压祇园树,浴日疑分碧海枝。
朱槿差堪窥色相,石榴那敢斗容姿。寄言陌上提筐女,莫误春风摘叶时。
采桑子·重阳
***〔*现代〕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陌上桑
乐府诗集〔两汉〕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喜蚕桑 一作:善蚕桑)
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是谁家姝?“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白皙 一作:白晰)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欧阳修〔宋代〕
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纳兰性德〔清代〕
而今才道当时错,心绪凄迷。红泪偷垂,满眼春风百事非。
情知此后来无计,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
采桑子·明月多情应笑我
纳兰性德〔清代〕
明月多情应笑我,笑我如今。辜负春心,独自闲行独自吟。
*来怕说当时事,结遍兰襟。月浅灯深,梦里云归何处寻。
采桑子·时光只解催人老
晏殊〔宋代〕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泪滴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纳兰性德〔清代〕
谁翻乐府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事萦怀抱,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
欧阳修〔宋代〕
群芳过后西湖好,狼籍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把经典的古诗词与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让广大青少年感受古诗词的力量与芬芳,在吟诵鉴赏中志存高远、陶冶情操。让我们传承经典,引领未来!
今天,朗诵艺术家张宏为大家诵读赏析唐代诗人李绅的作品《悯农》(其一)。
采桑子古诗(13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采桑子古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采桑子·九日》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只觉魂销。南雁归时更寂寥。
译文翻译
深秋时分,在这遥远的边塞,有谁能记得我?树叶发出萧萧的声响。返乡之路千里迢迢。家和梦一样遥不可及。重阳佳节,故园风光正好,离愁倍增。不愿登高远望。只觉心中悲伤不已。当鸿雁南归之际,将更加冷落凄凉。
注释解释
九日。即农历九月九日,是为重阳节。逢此日,古人要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与亲人团聚。
绝塞:极遥远之边塞。
木叶:木叶即为树叶,在古典诗歌中特指落叶。
萧:风声;草木摇落声。
迢迢(tiáo):形容遥远。
六曲句:六曲屏山,曲折之屏风。因屏风曲折若重山叠嶂,或谓屏风上绘有山水图画等,故称“屏山”。此处代指家园。这句是说,故乡那么遥远,只有在梦中才能见到她。
登高:重阳有登高之俗。
魂销:极度悲伤。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壬戌,时纳兰性德二十八岁。八月,与郎谈出使梭龙。这一年十二月返京,《采桑子·九日》此行中约作。纳兰写此词时,正使至塞外,自然佳节思亲,倍感形单影只、孤独寂寞,遂填此以寄乡情。
诗文赏析
纳兰容若一向柔情细腻,这阙《采桑子》却写得十分简练壮阔,将边塞秋景和旅人的秋思完美地结合起来。仅用聊聊数十字写透了天涯羁客的悲苦,十分利落。上阙写秋光秋色,落笔壮阔,“六曲屏山和梦遥”点出边塞山势回环,路途漫长难行,遥应了“绝塞”一词,亦将眼前山色和梦联系起来,相思变得流水一样生动婉转,意境深广。下阙更翻王维诗意,道出了不为登高。只觉魂销这样仿佛雨打残荷般清凉警心的句子,轻描淡写地将王维诗意化解为词意,似有若无,如此恰到好处。结句亦如南雁远飞般空旷,余意不尽。大雁有自由飞回家乡,人却在这深秋绝塞路上渐行渐远。愁情沁体,心思深处,魂不堪重负,久久不消散。
"不为登高。只觉魂销"一句,词中有诗的意境。也非是用词这种格式流水潺潺地表达,换另一种都不会如此完美。"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是杜牧诗中意境;"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王维诗中景象。而今,这一切尽归容若。容若此词,看似*淡,其实抬手间已化尽前人血骨。
原文:
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
多情多感仍多病,多景楼中。
尊酒相逢。
乐事回头一笑空。
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
醉脸春融。
斜照江天一抹红。
译文:
本来就多情,多感,多病,偏偏又置身于多景楼中。同在他乡同举杯,故友又重逢。回首当年相知,惺惺相惜成一笑,功业无成转头空。
且停杯,侧耳听——琵琶声声诉衷情。细细地捻,轻轻地拢,醉了琵琶女,一脸春融融;更有那一抹斜阳脉脉相辉映,江天一色晚霞红。
注释:
①多景楼:北固山后峰、下临长江,三面环水,登楼四望,美景尽收眼底,曾被赞为天下江山第一楼。
②樽酒:举杯饮酒。“樽”同“尊”。
③琵琶语:指歌妓所弹琵琶能传达感情如言语。唐白居易《琵琶行》:“今朝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④细捻轻拢:演奏琵琶指法。捻指揉弦,拢指按弦。语本白居易《琵琶行》。
⑤醉脸春融:酒后醉意,泛上脸面,好像有融融春意。
⑥斜照:将要落山的太阳照着。
赏析:
多景楼在镇江多宝寺中,位于长江边上,撒密安环水,登楼远望,气象万千。由“多“字,出发了东坡”多情多感仍多病“的感叹。多情多感,是诗人的气质,也是多病的缘由。多情多感多病的人恰好在多景楼上,那就更加多情多感了。开篇两句,一连叠用四个“多”字,写出了特定环境中特定人物的心境,产生出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时正是作者因为反对新法、政治上遭到挫折的时刻,这里的“情”、“感”和“病”,都带着政治色彩,深含着作者的身世感慨。
“樽酒相逢”,点明与孙巨源、王正仲等*于多景楼之事实,语感*实,为的是给下面抒情的“乐事回头一笑空”作一铺垫。“乐事回头一笑空”,与起句“多情多感仍多病”的语意相连,意谓这次多景楼饮酒听歌,诚为“乐事”,可惜不能长久,“一笑”之后,“回头”看时,眼前的“乐事”便会消失,只有“多情”、“多感”、“多病”永远留心头,哀怨尽言外。上片虚与实结合,言事与言情的结合,而以虚为主,以言情为主,既不浮泛,又颇空灵错落有致。上片由情至事,由事归情,借眼前之景,写心中之情,意蕴盎然,如神来之笔。“停杯且听琵琶语”承上启下,认为“乐事回头一笑空”,故不能以认真的态度来对待音乐,所以东坡特地挑选了虚字“且”放于“听”字之前,用以表现他当时不经意的心态。“细捻轻拢”句和上句中的“琵琶语”,都是自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化出,赞美官妓胡琴弹奏琵琶的技艺。本无心欣赏,然而却被吸引,说明演奏得确实美妙。“捻”,指左手手指按弦柱上左右搓转:“拢”,指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赞美之情通过“细”和“轻”两字来表达出来,让人不由联想起白居易曾描述过的“大珠小珠落玉盘”的音乐之美。赞罢弹奏者的技艺,顺势描写弹奏者,但苏东坡惜墨如金,不去写其容貌、形体和服饰等,只用“醉脸春融”四字来写其神,丽而不艳,媚中含庄,活脱脱描摹出一个怀抱琵琶的少女两颊泛红,嘴角含笑的动人姿态。
“斜照江天一抹红”,是一句景语,是当时“残霞晚照”的写实,也可借以形容胡琴姑娘之“醉脸”,妙处于难以捉摸,耐人寻味。这句“斜照江天一抹红”,其意同于李商隐《乐游原》的“夕阳无限好,只是*黄昏”,只不过色彩明快,而其意又言外罢了。东坡的这首小令,倏忽来去,只用了只言片语,却达到了曲折含蓄,言尽而意隽的境界之美,实难得。
古诗原文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译文翻译
西湖风光好,乘画船载着酒肴在湖中游赏,急促繁喧的乐声中,不停地传着酒杯。风*浪静,缓缓前进的船儿中安睡着醉倒的客人。
醉眼俯视湖中,白云在船下浮动,清澈的湖水好似空然无物。仰视蓝天,俯视湖面,水天相映使人疑惑,湖中另有一个世界。
注释解释
急管繁弦:指变化丰富而节拍紧凑的音乐。
玉盏:玉制酒杯。
夏的古诗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句很是熟悉吧,诗句以强烈的节奏、美妙的`韵律、精炼的语言、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感情展现其语言的艺术。你知道什么样的诗句才能称之为经典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夏的古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别院深深夏篥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2、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范成大《喜晴》
3、命友邀宾玩赏,对芳樽,浅酌低歌。——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4、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阎选《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5、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张耒《夏日三首·其一》
6、小扇引微凉,悠悠夏日长。——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7、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白朴《天净沙·夏》
8、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9、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李白《折荷有赠》
10、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项鸿祚《清*乐·池上纳凉》
11、楚水清若空,遥将碧海通。——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12、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欧阳修《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13、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张元干《浣溪沙·山绕*湖波撼城》
14、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白居易《采莲曲》
15、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6、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17、涧影见松竹,潭香闻芰荷。——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18、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19、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陆游《幽居初夏》
2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李商隐《赠荷花》
21、几人图在凌烟阁,曾不交锋向塞沙?——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22、山僧过岭看茶老,村女当垆煮酒香。——祝允明《首夏山中行吟》
23、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张炎《疏影·咏荷叶》
24、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李白《子夜吴歌·夏歌》
25、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26、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沙夏夜霜。——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
2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8、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王夫之《清*乐·咏雨》
29、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30、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杜甫《为农》
31、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戴石榴花。——关汉卿《大德歌·夏》
32、明朝又是孤舟别,愁见河桥酒幔青。——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33、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34、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李白《夏日山中》
35、一江烟水照晴岚,*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张养浩《水仙子·咏江南》
36、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37、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李白《江夏别宋之悌》
38、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39、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40、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蔡确《夏日登车盖亭》
41、拥红妆,翻翠盖,花影暗南浦。——高观国《祝英台*·荷花》
42、荷芰风轻帘幕香,绣衣鸂鶒泳回塘,小屏闲掩旧潇湘。——顾敻《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43、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44、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永遇乐·彭城夜宿燕子楼》
45、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杜甫《夏夜叹》
46、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47、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元好问《骤雨打新荷》
48、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杜甫《夏夜叹》
49、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李商隐《赠荷花》
鱼的古诗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古诗吧,古诗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鱼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1、《兰溪棹歌》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月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2、《赠崔侍郎》李白
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3、《渔歌子》唐朝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4、《鱼儿》宋代王安石
绕岸车鸣水欲开,鱼儿相逐尚相欢。无人挈入沧江去,汝死哪知世界宽?
5、《鲈鱼》宋朝范成大
细捣橙姜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松江到处无。
6、《汉口竹枝词》清徐鹄庭
不须考究食单方,冬月人家食品良。米酒汤圆宵夜好,鳊鱼肥美菜苔香。
7、《道情》[清]郑板桥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往来无牵绊。
8、《莲曲》郑愔-唐
锦楫沙棠舰,罗带石榴裙。绿潭采荷芰,清江日稍曛。
鱼鸟争唼喋,花叶相芬氲。不觉芳洲暮,菱歌处处闻。
9、《永州八记》[唐]柳宗元
潭中鱼可数百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 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乐。
10、《渔翁》[唐]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烛。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11、《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2、《酬张少府》[唐]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3、《渔歌子》[唐]张志和
钓台渔父褐为裘,两两三三舴艋舟。能纵棹,惯乘流,长江白浪不曾忧。
14、《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晚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15、《踏莎行》[宋]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16、《渔父》陆游
镜湖俯仰两青天。万顷玻璃一叶船。拈棹舞,拥蓑眠,不作天仙作水仙。
17、《渔父》陆游
晴山滴翠水挼蓝,聚散渔舟两复三。横埭北,断桥南,侧起船篷便作帆。
18、《浣溪沙》[北宋]苏东坡
"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19、《江村》[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划纸作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20、《江雪》柳宗元[唐]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1、《江村即事》[唐]司空曙
罢钓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黄花浅水边。
22、《鹊桥仙》[南宋]陆游
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水钓台四。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父。
1、送程六——王昌龄
冬夜伤离在五溪,青鱼雪落脍橙荠。
武冈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2、题李次云窗竹——白居易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古诗词
古诗原文
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
箜篌别后谁能鼓,肠断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
译文翻译
清冷的花香浸透红桥上,多情人的旧梦,风停雨歇,一地残落的桃花润染着如水的月色,城楼上笳声隐隐传来,帘栊问燕子静静地栖息。
一别之后,箜篌空悬,等不到再能弹奏起的.人,不禁黯然神伤。青春匆匆逝去。一缕苦涩的荼烟钻透碧纱。那是你散不去的思念么?
注释解释
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罗敷艳歌》等。格律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四句三*韵。
冷香:指清香之花气。红桥:桥名,在汀苏扬州,明崇帧时建。为扬州游览胜地之一。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种拨弦乐器名。又分竖箜篌与卧箜篌两种。
肠断:形容极度悲痛。
暗损韶华:谓美好的青春年华暗暗地消耗了。韶华:美好的光阴,比喻青年时期。
碧纱:绿纱灯罩。
创作背景
此词作期在康熙十六年(公元1669年)前,是纳兰陪同康熙皇帝出巡塞外时,面对萧萧雨夜无法入眠,感叹青春韶华易逝,相念已经离去的心爱女子,有感而发所作。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伤离念远之作。
上片主要写景,描写春夜。“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这两句写梦中与心爱的她在清香弥漫的红桥上相伴,而梦醒后却听到城头传来的胡茄呜口囡的悲呜。面对着萧萧雨夜,再也无法入眠,而雨声和着凄凉的乐曲声,更增添了几多愁结。词人用白描的手法,写春夜的景色,简练而贴切。词中虽未言愁,但愁却更深。
下片主要抒情,写别后的怀念。“箜篌别后谁能鼓”,自从分别之后,就再也没有人能为词人弹奏一曲。箜篌空悬,睹物思人,黯然神伤。而令人肠断者,不是无人会弹箜篌,而是怀念伊人远隔天涯。在相思的煎熬中,把美好的青春年华都逐渐消耗掉了,只留下那一缕茶烟透着碧纱。这种孤苦的情怀,词人又能向谁诉说,也只能把它诉诸笔端了。
通读全词,词人用白描的手法,写春夜的景色,简练不失贴切,又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写出夜色正浓时,无法逃避的怀念,烘托出春夜寂寥,人心寂寥的词意。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君子乐得做君子,小人枉自做小人。
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万事劝人休瞒昧,举头三尺有神明。
如若十分都使尽,远在儿孙*在身。
贤者不炫己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
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趁游丝惹在谁家?
明月冷亭亭玉莲,荡轻香散满湖船。
十分伶俐使七分,常留三分与儿孙。
送春问东君何处天涯?
好义固为人所钦,贪利乃为鬼所笑。
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随柳絮吹归那答?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并如土.
百炼化身成铁汉,三缄其口学金人。
岂无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
天含糊,地也含糊,说什么致知格物?不见乎君子擒小人,犹似赤手搏豺虎;小人陷君子,易如狂风卷浮土。害龙者蜈,杀象者鼠,其理难名,其情莫睹——此生已为造化误,岂可垂老作冯妇!(蒲松龄写的)
淡淡遥山,萋萋芳草,隐隐残霞。
赠曹绣莲薰吹吹醒横塘,一派波光,掩映红妆。
*生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鬼神可敬不可谄,怨家宜解不宜结。
*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人生何处不相逢,莫因小怨动声色。
山中自有千年树,世上难逢百岁人。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倦理琵琶,人倚秋千,月照窗纱。
人已如仙,花正堪怜,酒满金樽,诗满鸾笺。
狡兔死,走狗烹。
《宿骆氏亭寄怀崔》
唐·李商隐
雍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三五七言》【唐】李白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相和歌辞·公无渡河》【唐】李白
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波滔天,尧咨嗟,大禹理百川,
儿啼不窥家。杀湍湮洪水,九州始蚕麻。其害乃去。茫然风沙,
被发之叟狂而痴。清晨径流欲奚为,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虎可搏,河难凭,公果溺死流海湄,有长鲸白齿若雪山。公乎公乎,
挂骨于其间,箜篌所悲竟不还。
《静夜思》【唐】李白
桑字的古诗句
桑堪的古诗句
关于桑的古诗句
有扶桑的古诗句
古诗桑干的诗句
含耕桑的古诗句
桑诗句
桑的诗句
写沧桑的古诗句
带沧桑的古诗句
带桑的诗句
桑树的诗句古诗
含沧桑的古诗句
带桑梓情的古诗句
采桑的诗句
桑榆诗句
桑字开头的古诗句
桑梓的诗句
有关桑树的古诗句
沧桑诗句
扶桑诗句
海桑关于水的诗句古诗
关于桑的诗句
关于桑榆的诗句古诗
沧桑的诗句
沧桑孤寂的古诗句
沧桑变化的古诗句
桑开头的诗句
采桑夸人的诗句古诗
写桑树的诗句
晚上冷的睡不着的古诗
关于雨的古诗带场景
形容学*有思维的古诗
四个字有文采的古诗
题目有甘的古诗
古诗中最多的此诗是哪首诗
浇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古诗
古诗的一百米
描写荷花的整首的古诗
关于秦岭生态的古诗
我所关注的中秋节古诗词原创
不能上天的古诗
带白和舟的古诗
古诗词中的常见典故微课
适合大学生初次试讲的古诗
人们扫墓时的古诗
表示结果不会失望的古诗
我的小棉袄古诗朗诵
我的恋人古诗配乐
古代人喝酒的心理古诗
多是愁苦之态的古诗
关于国庆的书签写古诗
山中的古诗描写的景色
驾一叶扁舟有关的古诗
有关孩子读书的古诗
江南村是古乐府古诗写作的吗
夸奖人好看的古诗
三十岁自嘲生日的古诗
中考适用的古诗词
含有丽和琼的古诗
中秋节小兔子赏月的画带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