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樊有关的古诗

关于跟樊有关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跟樊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跟樊有关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跟樊有关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36k+)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470) 诗词(2) 祝福(1k+) 心语(51)

  • 仲夏樊旬拼音古诗

  • 文学,唐诗
  • 仲夏樊旬拼音古诗

      在**淡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还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仲夏樊旬拼音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喜欢,我喜欢狂风暴雨的夏天,因为夏雨是那么豪爽干脆。夏天的荷花给我们露出笑脸,夏天的荷叶向我们展示魅力。

      zhòng xià

      《仲夏》

      táng fán xún

      唐·樊旬

      jiāng nán zhòng xià tiān, shí yǔ xià rú chuān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lú jié chuí jīn dàn,gān jiāo tǔ bái lián.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拓展:夏天的古诗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阅读全文]...

2022-01-04 12:24:31
  • 樊阜的诗句名言名句

  • 名言
  • 节序届芒种,何人得幽闲。——樊阜《田间杂咏(六首)·新水涨荒陂》

    夏至熟黄瓜,秋来酿白酒。——樊阜《田间杂咏(六首)·新水涨荒陂》

    新水涨荒陂,芸芸稻盈亩。——樊阜《田间杂咏(六首)·新水涨荒陂》

    东家及西邻,世世结亲友。——樊阜《田间杂咏(六首)·新水涨荒陂》

    门口沙溪清,垂垂几株柳。——樊阜《田间杂咏(六首)·新水涨荒陂》

    醉卧梦羲皇,凉风入虚牖。——樊阜《田间杂咏(六首)·新水涨荒陂》

    枣花落靡靡,一犬护柴关。——樊阜《田间杂咏(六首)·新水涨荒陂》

    蛙鸣池水满,细草生阶间。——樊阜《田间杂咏(六首)·新水涨荒陂》

    刈麦欲终亩,风吹雨过山。——樊阜《田间杂咏(六首)·新水涨荒陂》

    大儿早未饭,叹息农事艰。——樊阜《田间杂咏(六首)·新水涨荒陂》

    豪贵本天命,悠悠不可攀。——樊阜《田间杂咏(六首)·新水涨荒陂》

    [阅读全文]...

2021-11-26 02:06:24
  • 国家记忆樊锦诗台词

  • 记忆,国家,语录
  • 樊锦诗为敦煌做出 哪些贡献

    大学毕业后奔赴敦煌1963年夏天,一个瘦弱的年轻女子在北京火车站背着大大的背包,头戴草帽、满怀理想、整装待发。

    她就是樊锦诗,那年她25岁。

    不久后,敦煌研究院以她为原型,制作了一个雕像,取名《青春》。

    樊锦诗1938年出生在北京,成长于上海,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考古系。

    当时的樊锦诗根本不会想到自己会来到沙漠工作,更不会想到自己一去就是41年。

    回忆起当时的抉择,樊锦诗把它归因于一次“偶然”。

    1962年,经学校安排,樊锦诗和3名同学到敦煌文物研究所实*。

    毕业时,研究所向学校要人,樊锦诗成为学校分给研究所的两名同学之一。

    “1963年,我从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时候,报效祖国、服从分配、到最艰苦的地方去等都是影响青年人人生走向的主流价值观。

    ”坚强女人的两次落泪“别人都觉得她是个坚强的女人,孤独守望着茫茫大漠中的莫高窟。

    可她毕竟还是个女人,我对她有两次为孩子落泪记忆犹深,一次是在敦煌,一次是在我河北老家。

    ” 樊锦诗的丈夫如是说道。

    还有一个原因促使樊锦诗来到了西部,那就是常书鸿的精神。

    还有敦煌精美的壁画,也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恶劣环境让她掉了泪实*结束后,她拖着虚弱的身体回到北京,父母非常心疼。

    在毕业分配的时候,她父亲还为此专门给学校写了一封信,但是这封信最后被樊锦诗扣了下来。

    虽说对大西北恶劣的自然环境早有心理准备,但当樊锦诗真正住进莫高窟旁边的破庙之后,才确切知道了什么叫“反差”。

    那时候敦煌保护研究所只有一部手摇电话,通讯困难。

    晚上只能用蜡烛或手电照明,上趟厕所都要跑好远的路。

    对此,樊锦诗坦诚地说:“说没有犹豫动摇,那是假话。

    和北京相比,那里简直就不是同一个世界,到处是苍凉的黄沙。

    ”半夜里,当房梁上的老鼠吱吱叫着掉在被子上时,当因为水土不服整天病恹恹时,樊锦诗望着透过窗纸的月光,还是掉了泪。

    但每走过一个石窟,都会使她惊叹:“哎呀,太好了,太美了

    ”前辈们锲而不舍的精神也令她非常钦佩。

    与新婚丈夫分居19年樊锦诗和丈夫彭金章是大学同学,彭金章家在河北农村,毕业后被分到武汉大学,于是两人只好千里鸿雁传书,遥寄相思。

    他们在1966年结婚,两地分居19年。

    她每隔一两年会回去看望爱人孩子一次,“表现表现,给他们做点好吃的”。

    1986年,最终樊锦诗的丈夫妥协了,放弃了他在武汉大学的事业。

    由甘肃省委省*出面,把彭金章调到敦煌研究院。

    樊锦诗对丈夫的理解与支持深为感动,认为“他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丈夫”。

    她说自己在家庭和事业的两难选择上,更倾向于家庭,“如果说爱人不支持我,那我肯定就要离开敦煌了,我还没伟大到为了敦煌不要家、不要孩子。

    我不是那种人。

    ”尽管樊锦诗的同事说她是少有柔情的人,但她说起孩子时依然充满慈祥与母爱:“我至今对这个家怀有深深的歉疚,尤其是对孩子。

    ”保护文物她顶住压力“莫高窟几乎所有洞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病害。

    ”樊锦诗从踏上敦煌土地的第一天起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1998年,已经60岁的樊锦诗从前任段文杰手中接过重担,成为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

    上任不久后,樊锦诗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1998年左右,全国掀起“打造跨地区旅游上市公司”热潮,有关部门要将莫高窟*上市。

    当时樊锦诗坚决不同意,“硬是把压力都顶了回去”。

    现在说起来,樊锦诗还是坚持当时的立场,“文物保护是很复杂的事情,不是谁想做就可以做的,不是我樊锦诗不想让位,你要是做不好,把这份文化遗产毁了怎么办

    全世界再没有第二个莫高窟了。

    ”她觉得自己有责任保护好祖先的遗产,“如果莫高窟被破坏了,那我就是历史的罪人。

    ”面对敦煌旅游开发的热潮,樊锦诗非常矛盾,敦煌作为世界独一无二的遗产,应该展示给公众。

    可是这些洞窟还经得起过多的参观吗

    大胆构想“数字敦煌”为了保护莫高窟文物和缓解游客过多给壁画、彩塑带来的影响,敦煌研究院在2003年初开始筹建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

    建成后的游客服务中心可以让游客在未进入洞窟之前,先通过影视画面、虚拟漫游、文物展示等,全面了解敦煌莫高窟的人文风貌、历史背景、洞窟构成等,然后再由专业导游带入洞窟做进一步的实地参观。

    [阅读全文]...

2022-07-06 17:31:49
  • 樊瑞是哪个朝代

  • 语文
  • 樊瑞是哪个朝代

      樊瑞其人不见于宋元史料,也不见于《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应属于《水浒传》小说的原创人物。接下来小编搜集了樊瑞是哪个朝代,仅供大家参考。

      樊瑞所处时代

      北宋

      樊瑞简介

      樊瑞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混世魔王,濮州人氏,原为芒砀山寨主。他扬言要吞并梁山,结果遭到宋江的征剿,被公孙胜降服,遂归顺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十一位,上应地然星(一作地默星),担任步军将校。征方腊后授武奕郎、都统领,后辞官出家,随公孙胜修道。

      人物经历

      1、人物出身

      樊瑞是濮州人氏,早年曾作全真先生,学得一身妖法,能呼风唤雨,善使流星锤,神出鬼没,人称混世魔王。他占据徐州沛县芒砀山,与八臂哪吒项充、飞天大圣李衮一同打家劫舍。

      2、归顺梁山

      樊瑞三人在芒砀山聚集三千兵马,扬言要吞并梁山泊,结果被朱贵探知,报于晁盖、宋江。史进主动请缨,率朱武、陈达、杨春下山征讨,却被项充、李衮的五百蛮牌滚刀手杀得大败,败退六七十里。

      宋江又亲自率公孙胜等人前来剿捕。公孙胜见山上挂满青色灯笼,知道其中必定有人会使妖法,便在山下摆下八阵图,并辅以五雷天心正法。 樊瑞虽会妖法,但却不识阵势。他让项充、李衮攻阵,自己在外作法协助,结果大败而回。项充、李衮都被梁山军生擒。

      项充、李衮被擒后,因宋江以礼相待,便投降梁山。二人表示愿意劝降樊瑞,并提出留下一人为质。宋江却并未留质,将二人全部放回。樊瑞见宋江义气深重,认为不可逆天行事,遂下山投降。公孙胜应宋江之请,收樊瑞为徒,传授他五雷天心正法。

      3、大聚义

      宋江继任梁山寨主后,安排将佐职司,命樊瑞与雷横一同把守山前第一关。

      智取大名府时,樊瑞是第八路头领,与项充、李衮在北京南门外围堵梁中书。

      夜打曾头市时,樊瑞随时迁、李逵假意到曾头市作人质,而后与大军里应外合。]后随卢俊义攻打东昌府。

      梁山排座次时,樊瑞排第六十一位,星号地然星(金圣叹本作地默星),职司为步军将校。

      两赢童贯时,樊瑞与李逵、项充、李衮一同率领五百步军,充当先头部队。

      4、南征北战

      梁山受招安后,樊瑞随宋江南征北战,颇有战功。

      征讨辽国时,樊瑞曾随宋江到霸州诈降。 后与李逵、鲍旭、项充、李衮一同率领五百牌手,将二十四部雷车推入辽军中军,协助宋军攻破太乙混天象阵。

      征讨田虎时,樊瑞随孙立、朱仝镇守壶关。 后被征调到昭德城,与北*师乔道清斗法,虽然武艺、法术都不敌乔道清,但却为公孙胜来援争取了时间,而后又随公孙胜兵围百谷岭,降服乔道清。 简本水浒中,樊瑞出征前曾被封为副法真人。

      征讨王庆时,樊瑞与鲁智深、武松、李逵等十四人率领五千勇捷步兵,从山后小路杀上纪山,夺取纪山山寨,而后与大军前后夹击,使得宋江大破纪山军。

      征讨方腊时,樊瑞与朱仝、索超等人率领一千军马,包围扬州城外的定浦村,协助燕青剿除勾结叛军的陈观父子。 后又斩杀苏州守将邬福。睦州之战中,樊瑞又与南*师包道乙斗法。他在关胜头顶变出一尊乌龙天将,包道乙则在郑彪头顶变出一尊金甲神人。最终乌龙天将战败金甲神人,郑彪也被关胜一刀斩于马下。

      5、人物结局

      江南*定后,樊瑞作为幸存偏将,被封为武奕郎、都统领,“管军管民,省院听调”。他不愿为官,便与朱武一同做了全真先生,云游江湖,去*孙胜出家,以终天年。

      后世评价

      樊瑞在原著中出场较少,形象较单薄。画家牛牧野有赞诗一首:“晨烟暮霭,春煦秋阴。敬业乐群,悠哉此君。”

      现代评点者多认为,樊瑞出场时有吞并梁山的.雄心与大败史进的战绩,野心实力可见一斑,而在上山后却默默无闻,潜心学道,可说是“一个虎头蛇尾的人物”。但也正因如此,他方才能在最后全身而退,成为少数几个结局极好的梁山好汉。

      但也有观点认为,樊瑞早就有意归附梁山,扬言吞并梁山是想借此引起梁山的注意,因此才在副将被擒、主将尚在的情况下便主动投降。而他首战大败史进,也只是想展示自己的实力而已。

    [阅读全文]...

2022-03-12 10:58:06
  • 雨的古诗

  • 雨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古诗的类型有很多,你都知道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雨的.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1、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唐.韦应物《滁州西涧》)

      2、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宋.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

      4、忽闻疏雨打新荷,有梦都惊破。———(元·盍西村《越调小桃红·临川八景·荷塘雨声》)

      5、宋李清照的《声声慢》下阙:……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6、宋贺铸《青玉案》下阙:……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7、月胧胧,一树梨花细雨中。———(宋·陈克《豆叶黄》)

      8、腾云似涌烟,密雨如散丝。———(晋.张协《杂诗十首》)

      9、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宋·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瞑》)

      11、土膏欲动雨频催,万草千花一饷开。———(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之一)

      12、涧底松摇千尺雨,庭中竹撼一窗秋。———(唐.杜荀鹤《夏日留题张山人林亭》)

      13、宋王灼《减字木兰花》:飞霞半缕,收尽天风和雨。

      14、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

      15、春雨足,染就一溪新绿。———五代前蜀·韦庄《谒金门》)

      16、宋吕渭老《一落索》:秋风有意染黄花,下几点凄凉雨。

      17、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唐.刘长卿《别严士元》)

      18、柳枝经雨重,松色带烟深。———(唐.张谓《郡南亭子宴》)

      19、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20、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唐.许浑《咸阳城东楼》)

      21、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唐.谭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22、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元.虞集《听雨》)

      23、残虹收度雨,缺岸上新流。———(《南朝陈.张正见《后湖泛舟》》

      2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5、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宋.陈与义《春寒》)

      26、雷声千嶂落,雨色万峰来。———(明.李攀龙《广阳山道中》)

      27、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

      28、宋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呤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生。

      29、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30、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伶仃洋》

      31、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唐.杜甫《水槛遣心二首》之一)

      32、微雨池塘见,好风襟袖知。———(唐.杜枚《秋思》)

      33、小楼忽洒夜窗声,卧听潇潇还淅淅,湿了清明。———(清·郑燮《浪淘沙·暮春》)

      34、元人贯云石的《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35、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宋·秦观《好事*·梦中作》)

      36、林外鸣鸠春雨歇,屋头初日杏花繁。———(宋.欧阳修《田家》)

      37、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江南春绝句》

      38、一雁下投天尽处,万山浮动雨来初。———(清.查慎行《登宝婺楼》)

      39、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花。———(宋.赵师秀《有约》)

      40、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宋.徐俯《春游湖》)

      41、五代南唐李璟的《浣溪沙》下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接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莫,接天流。

      42、风如拔山努,雨如决河倾。———(宋.陆游《大风雨中作》)

      43、沾衣欲湿桃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唐.僧志南《绝句》)

      44、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45、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46、宋李重元《忆王孙·春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47、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48、雨急山溪涨,云迷岭树低。———(唐.戴叔伦《宿灵岩寺》)

      49、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阅读全文]...

2022-06-21 17:16:26
  • 古诗夏天的古诗

  • 夏天
  •   夏小伙又请来了风婆婆,怕热着我们,风婆婆轻轻的摇动了一下身子,就出现了一道道的风,凉爽极了!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3、《孟夏》

      唐·贾龠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4、《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5、《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6、《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7、《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8、《夏日六言》

      宋·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9、《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0、《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11、《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2、《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阅读全文]...

2022-07-30 20:04:45
  • 秋的古诗

  •   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3、《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胡虏,良人罢远征。

      4、《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5、《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6、《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8、《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9、《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0、《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阅读全文]...

2021-12-31 01:01:03
  • 水的古诗

  •   1、《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竹枝词》

      唐·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3、《玩止水》

      唐·白居易

      动者乐流水,静者乐止水。

      利物不如流,鉴形不如止。

      凄清早霜降,淅沥微风起。

      中面红叶开,四隅绿萍委。

      广狭八九丈,湾环有涯涘。

      浅深三四尺,洞彻无表里。

      净分鹤翘足,澄见鱼掉尾。

      迎眸洗眼尘,隔胸荡心滓。

      定将禅不别,明与诚相似。

      清能律贪夫,淡可交君子。

      岂唯空狎玩,亦取相伦拟。

      欲识静者心,心源只如此。

      4、《望海潮》

      宋·秦观

      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

      花发路香,莺啼人起,珠帘十里东风。

      豪俊气如虹,曳照春金紫,飞盖相从。

      巷入垂杨,画桥南北翠烟中。追思故国繁雄。

      有迷楼挂斗,月观横空。

      纹锦制帆,明珠溅雨,宁论爵马鱼龙。

      往事逐孤鸿,但乱云流水,萦带离宫。

      最好挥毫万字,一饮拚千钟。

      5、《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6、《水调歌头》

      宋·苏轼

      落日绣帘卷,亭下水连空。

      知君为我新作,窗户湿青红。

      长记*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一千顷,都镜净,倒碧峰。

      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

      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7、《如鱼水》

      宋·柳永

      轻霭浮空,乱峰倒影,潋滟十里银塘。

      绕岸垂杨。红楼朱阁相望。

      芰荷香。双双戏鸳鸯。

    [阅读全文]...

2022-02-26 09:35:05
  • 马的古诗

  • 经典
  • 关于马的古诗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究竟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马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马的古诗 1

      1、《观猎》

      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

      2、《归马华山》

      唐·白行简

      牧野功成后,周王战马闲。

      驱驰休伏皂,饮龁任依山。

      逐日朝仍去,随风暮自还。

      冰生疑陇坂,叶落似榆关。

      躞蹀仙峰下,腾骧渭水湾。

      幸逢时偃武,不复鼓鼙间。

      3、《马》

      唐·陈凝

      未明龙骨骏,幸得到神州。

      自有千金价,宁忘伯乐酬。

      虽知殊款段,莫敢比骅骝。

      若遇追风便,当轩一举头。

      4、《白马》

      唐·杜甫

      白马东北来,空鞍贯双箭。

      可怜马上郎,意气今谁见。

      *时主将戮,中夜商於战。

      丧乱死多门,呜呼泪如霰。

      5、《咏马》

      唐·韩琮

      曾经伯乐识长鸣,不似龙行不敢行。

      金埒未登嘶若是,盐车犹驾瘦何惊。

      难逢王济知音癖,欲就燕昭买骏名。

      早晚飞黄引同皂,碧云天上作鸾鸣。

      6、《骢马》

      唐·霍总

      青骊八尺高,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护锦袍。

      路傍看骤影,鞍底卷旋毛。

      岂独连钱贵,酬恩更代劳。

      7、《白马》

      唐·贾至

      白马紫连钱,嘶鸣丹阙前。

      闻珂自蹀躞,不要下金鞭。

      8、《紫骝马》

      唐·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9、《咏马》

    [阅读全文]...

2022-07-06 05:29:06
  • 春 古诗

  •   春天是美好的,看那便把春天的时光写进了诗中。

      春日

      宋代: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春江花月夜

      唐代: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望相似 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落月 一作:落花)

      咏柳 / 柳枝词

      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代: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泊船瓜洲

      宋代: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月夜 / 夜月

      唐代:刘方*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雪

      唐代:韩愈

    [阅读全文]...

2022-03-13 13:47:11
当前热门
跟樊有关的古诗 - 句子
跟樊有关的古诗 - 语录
跟樊有关的古诗 - 说说
跟樊有关的古诗 - 名言
跟樊有关的古诗 - 诗词
跟樊有关的古诗 - 祝福
跟樊有关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