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都的古诗

关于洛都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洛都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洛都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洛都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1) 语录(2k+) 说说(5k+) 名言(536) 诗词(18) 祝福(1k+) 心语(51)

  • 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赏析

  • 柳树
  • 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赏析

      在日复一日的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赏析,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译文及注释】

      阵阵悠扬的笛声,是从谁家中飘出的?

      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

      就在今夜,听到令人哀伤的《折杨柳》,有谁的思乡之情不会油然而生呢?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735年(开元二十三年)李白游洛阳时所作。描写在夜深人静之时,听到笛声而引起思乡之情。

      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然响起,夜深人静,笛声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称,或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如《旧唐书·乐志》载北朝流传的一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历代文人仿作的《折杨柳枝》曲辞,也都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在这里,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柳曲,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意绪。“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种*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尤重。(前部分简析文字载自“潼江小屋”,有删改)

      热爱故乡历来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主义情感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长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他的形象尤其令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虽然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仅仅限于描写音乐,更重要的是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这首诗感人的地方。

    [阅读全文]...

2022-02-05 05:21:09
  • 古诗《洛阳女儿行》赏析

  • 女儿
  •   原文

      《洛阳女儿行》

      唐

      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可容颜十五余。

      良人玉勒乘骢马,侍女金盘脍鲤鱼。

      画阁朱楼尽相望,红桃绿柳垂檐向。

      罗帏送上七香车,宝扇迎归九华帐。

      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

      自怜碧玉亲教舞,不惜珊瑚持与人。

      春窗曙灭九微火,九微片片飞花琐。

      戏罢曾无理曲时,妆成只是熏香坐。

      城中相识尽繁华,日夜经过赵李家。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沙。

      注释

      1、才可:恰好。

      2、九华帐:鲜艳的花罗帐。

      3、季伦:晋石崇字季伦,家甚富豪。

      4、九微:《汉武内传》记有“九光九微之灯”;

      5、花:指雕花的连环形窗格。

      6、曾无:从无;

      7、理:温*。

      8、赵李家: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婕妤李*两家。这里泛指贵戚之家。

      译文

      洛阳城里有个少女,和我对门而居;

      颜容十分俏丽,年纪正是十五有余。

      迎亲时,夫婿乘骑的是玉勒青骢马;

      侍女端来的金盘,盛着脍好的鲤鱼。

      画阁朱楼庭院台榭,座座相对相望;

      桃红柳绿垂向屋檐,随风摆动飘扬。

      她打扮好了,被送上丝绸香木车子;

      精美宝扇遮日,迎归鲜艳的九华帐。

      丈夫年纪青青有权有势,富贵轻狂;

      意气骄奢,大大超过了富豪石季伦。

      自己怜爱娇妻,亲自教她练*歌舞;

      把稀世罕有的珊瑚送人,毫不可惜。

      彻夜欢娱,春窗拂晓才灭九微灯火;

      灯花片片飘落,掉在雕花环形窗格。

      嬉戏之后,她从无温*曲子的功夫;

      梳妆好了,只坐在香炉边熏透衣裳。

      洛阳城中认识的人,尽是富贵豪华;

      日夜往来的,都是赵李般大户人家。

      西施洁净美丽,谁去怜爱这样姑娘;

      贫贱的时候,只好在若耶溪头浣纱。

      赏析

      写洛阳贵妇生活的富丽豪贵,夫婿行为的骄奢*,揭示了高层社会的骄奢淫逸。

      诗开头八句是叙洛阳女出身骄贵和衣食住行的豪富奢侈。“狂夫”八句是叙洛阳女丈夫行为之骄奢*和作为玩物的贵妇的娇媚无聊。“城中”四句是写她们的交住尽是贵戚。并以西施出身寒微作为反衬,发抒作者的感慨。

    [《洛阳女儿行》赏析]

    [阅读全文]...

2022-03-04 16:48:44
  • 春夜洛阳闻笛原文及赏析(春夜洛城闻笛古诗解析)

  • 《春夜洛城闻笛》赏析

    原作者 窦凤才

    春夜洛城闻笛——[唐]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洛城,洛陽(现在河南洛陽)。时值李白客居洛城的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折柳,指《折杨柳》歌曲。《折杨柳》歌辞从梁至唐作者甚多,内容多写离情别绪。

    玉笛,精美的笛。

    故园,指故乡,家乡。

    【古诗今译】

    在这灯火渐熄的夜晚,是从谁家传出的嘹亮的笛声?笛声随着春风,飘满了整个洛陽城。这样的夜晚听到这《折杨柳》的曲子,有谁会不萌发起思念故乡的深情啊!

    【简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陽。在唐代,洛陽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陽城已经*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然响起,夜深人静,笛声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称,或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陽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如《旧唐书•乐志》载北朝流传的一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历代文人仿作的《折杨柳枝》曲辞,也都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在这里,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柳曲,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意绪。“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种*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何人不起故园情”,听到这笛声的,谁不会动思乡之情呢?联系第一句看,这种游子怀念故园的感情,最初可能是隐藏的、莫可名状的,因偶然听到的笛声突然明朗、强烈起来了。笛声来自何处,何人在吹,是和自己一般的游子?是乐工?是歌妓?这些都让诗人和读者去猜测。而这些又都无须一一去分别,因为思乡之情对游子来说,都是共有的。它绵绵不绝,弥漫在夜空中,缠绕在游子心头,抹不去化不开。“何人”一词概括性*极强,实则是突出诗人思乡之情尤重。(前部分简析文字载自“潼江小屋”,有删改)

    热爱故乡历来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我们今天常说的爱国主义情感是相通的。自己从小生长的故乡,作为祖国的一部分,她的形象尤其令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虽然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仅仅限于描写音乐,更重要的是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这首诗感人的地方。

    [阅读全文]...

2022-02-02 04:53:27
  • 春夜洛城闻笛古诗(春夜洛城闻笛全诗翻译)

  •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1)洛城:洛阳(现在河南洛阳)。

    (2)玉笛:精美的笛。

    (3)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4)春风:另一版本作“东风”。

    (5)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乐府杂录》云:‘笛者,羌乐也。古典有《折杨柳》、《落梅花》。故谪仙《春夜洛城闻笛》……’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6)故园:指故乡,家乡。

    赏析:

    这首诗,是公元735年,李白游历洛阳时所写的。这一年,距离他当年走出故乡蜀中的丰饶山川,“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日子,已经过去了十年。十年里,他的足迹走过江陵、岳阳、金陵、荆门、江夏、会稽、安陆,那股推着他离家的江水,伴着他又走过了更多的地方。

    豪爽仗义、好客任侠的性格,光耀天地的才华,诗人无论走到哪里,都像一块巨大的磁铁,吸引了众多粉丝的仰慕,收获了一段段传诵千古的友情。诗人的世界里,没有寂寞。

    然而,不管多么的众星拱月,一个离乡的游子,乡愁,都已经化作了心灵的底色,当它在不经意间被勾起,都会让人黯然神伤,不能自已。

    “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春夜。洛阳城中,桃红柳绿,春风**。诗人难得有一个独处的日子,此刻,他或者已经上了卧榻,准备睡觉;或者还在烛光下,捧书夜读;又或者,正在给某个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书信。但忽然,那笛声,传进了他的耳鼓。声音是从哪里发出的?是谁,在这样的夜晚吹奏?不得而知。一个“暗”字,把琴声的倏然响起、不可捉摸的情状写得非常形象、真实。

    “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静心凝神,侧耳倾听这暗夜中倏忽响起的琴声。琴声袅袅,飘入浩渺的夜空,又随着春风传遍整个洛阳城。“入”“满”两字,是这句的“诗眼”,写出了夜的寂静,因为寂静,所以笛声能够传遍洛城,更渗透进诗人的心。

    “此夜曲中闻折柳”这吹奏的,是《折杨柳》的曲子。“柳”与“留”谐音,因此,这种在中国很*常的树,就成为“别离”的文化符号。白居易《青门柳》诗:“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杜牧《新柳》“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一曲折柳,让诗人想起离别的日子,想起家乡的亲人,勾起了殷殷的思乡之情。

    “何人不起故园情?”这一句,写出了作者浓得化不开的思乡之情。明明是自己思念家乡,为什么却成了“何人不起故园情”,难道今夜在洛城的人们,都会思乡吗?这里,叔本华的名句,应该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是我的表象,而意志是世界的核心与本质。与陆游“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样一个闻笛之夜,诗人将自己的思乡之情,推己及人,将一人的乡愁放大为千万人的乡愁,这乡愁,就有了穿越古今,感人肺腑的伟大力量。

    [阅读全文]...

2022-04-03 21:31:05
  • 描写洛阳诗句(描写洛阳的诗句古诗)

  • 一、洛阳牡丹甲天下

    洛阳牡丹甲天下,

    七大古都甲洛阳。

    名花倾国两相欢,

    常使游人带笑看。

    何人不爱牡丹花,

    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似洛川神女作,

    千姿百态破朝霞。

    此花可令转化钧,

    一风一雨万物春。

    富贵风流拔等伦,

    百花低首拜芳尘。

    落及残红始吐芳,

    佳名唤作百花王。

    阅尽大千春世界,

    众香国中最可爱。

    雍容华贵国色香,

    独领群芳迎朝阳。

    竟夸天下无双绝,

    独立人间第一香。

    万花丛中最鲜艳,

    国花独领众芬芳。

    洛阳地脉花最宜,

    牡丹尤为天下奇。

    二、赞洛阳牡丹

    千年帝都牡丹盛,

    倾城花海京城动。

    雍容华贵似美人,

    千姿百态惹人醉。

    赤橙黄绿青蓝紫,

    百花怒放红为主。

    唯有牡丹真国色,

    洛阳地脉花宜载。

    三、牡丹之歌

    四月季节,遍地芬芳,牡丹倾城,雍容华贵,美艳绝尘,真乃国色。

    艳压群芳,气质天成,洛神出水,一瞥惊鸣,一城之人,皆若狂喜。

    202141于洛阳

    [阅读全文]...

2022-04-20 09:55:07
  • 诺贝尔获奖者巴甫洛夫简介_社甫的古诗绝句

  • 励志的句子、唯美的句子、伤感的句子、优美的句子,这些短句语录都是意蕴深长,适宜于在朋友圈,QQ空间传播。希望这些经典语录能让您的人生更加美满。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诺贝尔获奖者巴甫洛夫简介!

    诺贝尔获奖者巴甫洛夫简介

    【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语录】

    【鸟翅膀反射科学的未来】

    【伊凡彼得诺维奇巴甫洛夫】

    ivanpetrovichpavlov(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一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甫洛夫学派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及病理生理学的奠基人。

    1849年出生于旧俄国,是当地乡村牧师的儿子,曾在神学院受教育,后就读于彼得堡大学,专修动物生理学,后成为于俄国圣彼得堡皇家医学院里生理学的高级研究生,1884-1886出国深造,在德国与当时最杰出的生理学家们一块儿从事研究。回国以后,巴甫洛夫任职于彼得堡军事医学院,他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关于消化的研究上,并以其在消化方面的杰出研究而获得了1904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苏联十月革命后,任苏联科学院院士。巴甫洛夫划时代的伟大功绩,就是根据他研究消化腺时观察到的心理分泌这一现象,深入探讨,创立了条件反射学说。曾获得俄国科学院院士及英国皇家医师学院荣誉院士等科学界的荣誉称号。

    《巴普洛夫看生命》制天用之

    我们的生命就是一种不断的斗争,是我们的基本倾向、愿望和嗜好与一般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之间的一种冲突。

    广义的生理学与其他实证科学一道,逐渐地使人成为强壮的实体。这一实体不仅日益征服大地上的自然力,使其有效服务于人类,而且也慢慢地掌握了他本身的自然力,使其愈加坚强,愈来愈能摆脱开那种盲目偶然性的命运。

    人是不断地从事思考的,这就是对于被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所包围着的人来说最有利的东西吗?人力求把整个世界囊括在他的视线以内,而不是只局限于世界的一个角落。这是理智生活的必要条件,是关于物的最正确的概念。生活的琐事是怎样地在打击着、折磨着一个鼠目寸光的人,但它们以及世界性的问题又是怎样无力烦扰那些具有广阔视野的人们!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给在这个领域里有最重要发现的人。

    生理学或医学奖由斯德哥尔摩卡洛林医学院确定。

    【1901年至2005年有184人】

    获此奖项;1901年至2000年获奖者年龄总*均为56.5岁;最年轻的为32岁,最年长的为87岁。

    【巴甫洛夫语录】

    什么都可以收藏:生活品这是讲求实际的人收集的;完备的法律治国之才所为;有教养的人收集知识;学者收集科学发明;心灵美的人收集美德。

    一个人终生为能够达到的部分,而又永远无法完全达到的目标奋斗不息时,他的生活才是无限美好,生气勃勃的。

    人的幸福在自由和法律之间。

    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不可能飞到高空。

    不要让骄傲支配了你们。由于骄傲,你们会在应该同意的时候固执起来;由于骄傲,你们会拒绝有益的劝告和友好的帮助;而且,由于骄傲,你们会失掉客观的标准。

    要想一下子全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会知道。

    要有热情。请记住,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就算是你们每个人能有两次生命,这对你们来说还是不够的。

    鸟儿的翅膀如果换成黄金,它一定不能再飞上高高的蓝天。

    乐观是养生的唯一秘诀。

    联想是记忆的基础。

    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所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

    从婴儿降生的第3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

    情绪和无条件反射相联系,而情感主要和条件反射联系着。

    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暗示是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

    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珍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

    观察,观察,再观察。

    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应先通晓科学的初步知识。

    我要知道人是怎样构造的,帮助人成为健康、聪明、幸福的人。

    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年轻一代。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扩展阅读

    【巴甫洛夫,巴甫洛夫很忙】

    【简介】巴甫洛夫,1849年9月14日生在俄国中部梁赞镇的一个牧师家庭,1870年考入圣彼得堡大学物理系生物科学部,后就读于军事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巴甫洛夫博学多才,终生研究自然科学,特别是对生理学的研究,结束了在他之前整个人类从未对生理过程进行系统实验研究的历史,开辟了实验研究生理过程的新纪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生理学家。1935年8月,86岁高龄的巴甫洛夫主持了第十五届国际大会,并荣获全世界生理学元老称号。

    巴甫洛夫在生理学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集中于三大领域,即血液循环生理学、消化生理学和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巴甫洛夫从事科学研究60余年,全部时间都是在生理实验室度过的,即使在十月革命成功初期,无电、无水,实验的狗全部饿死,他也没停止过研究。即使在逝世前最后一刻,他还在草拟一份日后的工作计划。这位可敬的老人,为科学、为人民真正战斗到了生命的最后的一分钟。

    【名言名句】

    当你工作和研究的时候,必须具有强烈的激情。

    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要想一下子知道,就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

    在人类机体活动中,没有任何东西比节奏更有力量。

    科学需要人的全部生命。

    【人物小传】

    巴甫洛夫对于科学研究的热情从来不曾减退过,他说过:当你工作和研究的时候,必须具有强烈的热情。他本人正是如此,他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的事业,而且是彻彻底底的奉献。

    科学史上有一句很经典的话:巴甫洛夫很忙!这句话不是别人说的,是巴甫洛夫对别人说的。

    [阅读全文]...

2022-04-25 06:35:42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翻译(洛中访袁拾遗不遇古诗朗读)

  • 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孟浩然【唐】

    洛阳访才子,

    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

    何如北地春。

    注释

    洛中:指洛阳。拾遗:古代官职的名称。

    才子:指袁拾遗。

    江岭:江南岭外之地。岭,这里指大庾岭。唐代时期的罪人常被流放到岭外。流人:被流放的人,这里指袁拾遗。

    梅花早:梅花早开。

    北:一作“此”。

    译文

    到洛阳是为了和才子袁拾遗相聚,没想到他已成为江岭的流放者。

    听说那里的梅花开得早,可是怎么能比得上洛阳的春天更美好呢?

    孟浩然(6*—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

    [阅读全文]...

2022-04-03 07:45:23
  • 洛阳系列仿古组诗

  • 洛阳系列仿古组诗

      (一)

      南有苏杭北有洛,人间天堂美景多。

      高楼入云并排坐,草肥水绿落仙鹤。

      千年帝都奏新歌,文明胜地结硕果。

      李白杜甫不惜墨,牡丹飘香真国色。

      (二)

      秋游西苑九月天,枫叶劲歌舞翩翩。

      一池柔水园中间,碧波荡漾银光闪。

      人流如织露笑颜,满城佳人皆牡丹。

      绿意盎然不觉寒,绝世美景在眼前!

      (三)

      洛阳城里风光好,牡丹飘香四处跑。

      高楼林立望天笑,青山绿水怀里抱。

      最是一年春来到,车水马龙真热闹。

      人流如织花似潮,天堂美景何处找?

      (四)

      洛浦春光无限好,风和日丽柳弯腰。

      莺歌燕舞枝头叫,游船如织水上漂。

      满地花香怀里抱,神清气爽真逍遥。

      放声高歌尽情笑,喜怒哀乐全抛掉。

      (五)

      好雨一场万象新,牡丹花前细细闻。

      红颜一笑露玉唇,千娇百媚消人魂。

      游罢龙门到关林,眉飞色舞入了神。

      车水马龙一大群,满城皆是赏花人。

      本文作者漫舞洛城的话:“往事随风越千年,你又何必总眼前!”“吸取精华·去其糟粕!”有关我写的这些诗歌你说她打油诗也可·顺口溜也罢!而我想对你说的是:凡是那些久唱不衰的经典歌曲正是凭着大致相同的韵脚才得以朗朗上口和流转百年的。人大可以恋旧,但是千万不可以一味墨守成规的迂腐陈旧!而且我还想说的是,只要通俗易读的.诗歌语言能被大多数人一目了然的牢记于心,也就足以,足以!如果我这样说的话,你还是忍不住想来和我探讨辩论一下诗歌韵律的话,那我也就只有请你穿越时空和不远万里的去和李白杜甫那样的诗词名家隔空喊话了!

    [阅读全文]...

2022-04-24 20:54:17
  • 关于洛阳桥的古诗词有哪些 古诗词大全最新整理

  • 1.《偈颂一百二十三首·踏断洛阳桥》宋朝

    释普度

    踏断洛阳桥,直上妙峰顶。拈得家传黑竹篦,搅动龙渊千尺井。四五处雷动风行,八九十春花月影。为人端的无情,独脱单提谁领。竹篦虽折典刑存,闻见犹能发深省。

    2.《洛阳桥观水》宋朝

    朱正中

    点点风帆底处还,似无似有海门山。白鸥却怕潮头恶,闲卧汀花野草间。

    3.《洛阳桥三首·嬴氏曾驱*人》宋朝

    刘克庄

    嬴氏曾驱*人,蔡侯只用一州民。立犀岂不贤川守,鞭石何须役海神。

    4.《洛阳桥》宋朝

    汪元量

    日西来到洛阳城,下马桥边信步行。红紫已无花烂漫,青黄只有草從横。风吹渭水秋砧急,月满秦川夜柝清。我醉欲眠眠不得,更听人唱楚歌声。

    5.《蔡忠惠祀歌·洛阳桥》宋朝

    宋无名氏

    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冲冲来往乘仙飚,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考之溱洧功何辽,

    6.《洛阳桥三首·面跨虚空趾没潮》宋朝

    刘克庄

    面跨虚空趾没潮,长鲸吹浪莫漂摇。向来徒病川难涉,今日方知海可桥。

    7.《洛阳桥》宋朝

    刘子翚

    跨海飞梁叠石成,晓风十里度瑶琼。雄知建业牙城峙,势若常山蛇陈横。脚底波涛时汹涌,望中烟屿晚分明。往来利涉歌遗爱,谁复题桥继长卿。

    8.《颂蔡君谟·洛阳桥》宋朝

    福建士人

    洛阳桥,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冲冲往来乘仙飚。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考之溱洧功何辽,千古万古无倾摇。…

    9.《洛阳桥》宋朝

    陈傅良

    跨海为桥布石牢,那知直下压灵鳌。基连岳屿规模壮,势截渊潭气象豪。铁马著行横绝漠,玉鲸张鬣露寒涛。缣图已幸天颜照,应得元丰史笔褒。

    10.《洛阳桥三首·周时宫室汉时城》宋朝

    刘克庄

    周时宫室汉时城,废址遗基划已*。乍见桥名惊老眼,南州安得有西京。

    [阅读全文]...

2022-05-16 22:20:31
当前热门
洛都的古诗 - 句子
洛都的古诗 - 语录
洛都的古诗 - 说说
洛都的古诗 - 名言
洛都的古诗 - 诗词
洛都的古诗 - 祝福
洛都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