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幕江铃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幕江铃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幕江铃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幕江铃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王宗阳是生产发动机活塞簧的南*华闽公司副总裁,对于华闽蒸蒸日上的整车配套OE业务王宗阳非常满意,但对于供应商必须压货三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整车配套供应链规则却不能说太满意,
在目前的整车OE供应链中,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为了自己的零库存和低成本,都采用把库存全部转嫁到下级供应商的做法,于是在各个汽车厂或发动机厂附*建外库并备上三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库存成了华闽这样的汽配企业的负担。
库存也意味着企业资金的无效占压,即使“三个月甚至更长”成为汽配行业统一默认的“潜规则”,仍然意味着华闽这样的上游汽配厂不小的负担。
*日在对江铃发动机的采访中,记者却发现一个事实——将库存完全转嫁到上游供应商的时代正在悄悄改变,一种更加协同的供应链方式也正在慢慢渗入*的汽配OE产业链。先行者江铃发动机已经开始实施由第三方物流进行供应链管理的第三方物流直送工位模式,并将自己6个月内的生产计划通过供应链*台与上游供应商进行协同。
要如何解释江铃发动机在供应链模式探索上的改变呢?汽车行业专家指出,用更协同、科学的供应链方式取代旧有不透明、不*等模式其实是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因为目前的整车OEM配套有一个鲜明的趋势,就是越来越紧密的合作和战略性结合的上下游关系。天润曲轴副总裁张洋表示,现在整车厂和发动机厂在挑选供应商时,倾向于就某个车型与1~2个供应商进行长久、稳定的合作。
虽然是汽配行业的根本发展趋势,江铃发动机为什么会成为发动机行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在新的汽配供应链管理模式中会遇到什么挑战和困难呢?
从VMI到3PL-HUB
江铃发动机厂是江铃汽车(爱股,行情,资讯)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从意大利引进VM发动机项目后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能达到欧III、欧IV排放标准的先进发动机企业,2007年11月才正式投入量产,但已经和中兴、长城、长丰、陆风等9家整车厂签订了配套协议。
江铃发动机总裁冯幸*告诉记者,江铃发动机还在企业筹建阶段就把建立全新供应链管理模式放在了战略高度。
有十几年中上游汽配企业CEO经验的冯幸*作过齿轮厂和变速箱厂的负责人,对于中上游汽配企业的“苦难”感同身受。他感叹,过去汽配行业里下游企业的盈利其实部分是通过变相“压榨”上游供应商来实现的。虽然这是个并无任何供应商敢反抗的规则,冯幸*还是有了改变现状的想法,因为转嫁到供应商的成本最终还是会影响江铃发动机自身的竞争力,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盈利能力才是根本。
江铃发动机CIO史应明告诉记者,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直送工位(简称3PL-HUB)管理模式进入了江铃的视野。目前VMI(供应商管理库存)是汽配行业供应链管理的普遍模式,VMI本身对采购商来说已经是一种先进的库存控制技术,但用在汽配行业却有很多局限性。首先,库存成本不过是从供应链核心企业转移到上游企业,供应链整体库存成本根本没有降低;第二,管理库存和实施及时配送并非供应商的核心竞争能力,因此在VMI模式下往往不能很快响应需求的变化,不能及时提供制造商所需要的零配件。
还有一点,在VMI方式下,一些大型整车厂或发动机厂附*往往必须有数目庞大的供应商零件仓库,由于这些仓库分属于不同的零配件厂,当采购商需要处理与供应商繁杂的业务关系时,也增加了自己的运作管理成本。
于是,江铃发动机建厂时的供应链规划就用3PL-HUB取代VMI。在3PL-HUB模式中要在江铃发动机厂附*设立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的集配中心,用于储存来自上游供应商的所有或部分供应物料,第三方物流企业再根据江铃发动机的日装配计划将物料分拣出来后直接送往江铃发动机的生产工位,
第三方物流企业直送工位模式(3PL-HUB)是在欧美已经开始应用的先进供应链管理模式,尤其适合汽车制造这样的加工装配行业。不过江铃发动机CIO史应明告诉记者,3PL-HUB复杂的多方协同模式其实并不好实施,对管理基础有极高要求,江铃发动机也经过了自己的艰苦摸索。
用信息化做支点
史应明告诉记者,3PL-HUB模式最基础的支撑系统还是IT,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直送工位过程中,供应商、第三方物流集配中心和江铃发动机之间要求及时共享信息,就需要一个共同的信息*台,才能实施供应链同步运作。
汽车整车有2000多个配件,发动机也有300多个配件,而发动机生产又是一个少*台、多品种的模式,处于混线生产状态。因此必须用IT系统保障第三方物流严格地按节拍将配件送到。因为出错不单只延误江铃发动机的生产,更会带来下游长丰、陆风等整车装配的延误。
3PL-HUB仅仅在上海大众、武汉神龙等整车厂进行过部分尝试,在发动机行业更是没有先例,“勇敢吃螃蟹”的江铃发动机如果购买成型的应用软件也并不合适,于是选择了和用友软件(爱股,行情,资讯)一起共同开发这一套供应链系统,江铃发动机提出自己的详细需求,用友在U8软件框架下进行大规模二次开发。系统的第一版终于在江铃发动机量产前完成了,“没有这套系统,我们几乎没法开始和整车厂配套量产,因为汽车行业对供应链配合的稳定性要求实在太高了。”史应明告诉记者。
第一版供应链已经基本实现江铃、第三方物流和上百家供应商之间的三方协同,第三方物流根据江铃发动机ERP中每天算出的日生产计划安排送货。
江铃发动机和供应商采取下线结算的模式。虽然当每台发动机最后售出,江铃发动机才和供应商进行结算,但供应商能通过供应链*台清楚地看到自己每批配件的流向情况,从发运到第三方物流、质检、入库、在第三方物流的库存、再出库、上江铃的生产线、在生产线上的情况以及其工费、料费的情况,甚至配件损耗的情况、最后到下线出厂的情况,无一不清楚掌握。清楚掌握供应链整体库存真实情况,为供应商们科学计划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这只是供应链协同的第一步,江铃发动机还设计了一个6+1体系,即由江铃做6个月的生产计划加1个月的滚动计划,这个计划也通过供应链*台同步发布给供应商,供应商就可以按照江铃发动机的半年生产计划来组织生产,同步计划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供应商的库存风险,保障了供应链的共赢。
从生产协同到研发协同
史应明告诉记者,在物流库存上的协同只是江铃发动机新型供应链模式的第一步,随着深入发展,协同会延伸到生产、设计、研发等各个核心环节上。
江铃发动机供应链系统的下一版会希望把一些核心供应商的ERP也整合进来,这样江铃对供应链的稳定性控制才会更有把握,这就对二、三级供应商在管理和信息化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CIO, 史应明对信息化有非常全面的规划,除了供应链IT系统,还选定艾克斯特作为PDM供应商,规划建设一个产品研发与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利用系统建立一个电子化企业产品数据中心,为ERP、MES和SCM提*品数据,达到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
与此同时对供应商们的要求也提高到了设计协同上来。史应明告诉记者,在艾克斯特的PDM系统中已经为核心供应商的PDM系统预留了接口,将来江铃发动机产品研发的新动向也会通过供应链系统实时发布给供应商们,希望他们能够同步介入各种型号产品的研发,进入江铃发动机的虚拟研发中心。
新型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中上游供应商意味着更高的地位和更好的利润,不过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配行业供应链发展的趋势应该是一个以核心制造商为中心的企业联盟,而不是互相争夺资源的买卖关系,这种联盟是以供应链的共同利益为基础的。”这是江铃发动机总裁冯幸*对汽配供应链发展的展望,这个美好的愿景对成千上万家上游供应商也意味着更严格的考验——因为进入这个联盟的门槛将越来越高。
全新的汽配供应链管理模式对于中小汽配企业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纳兰性德《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红楼梦·第九十回》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纳兰性德《南乡子·为亡妇题照》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张籍《凉州词三首》
几回肠断处,风动护花铃。——纳兰性德《临江仙·昨夜个人曾有约》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张祜《雨霖铃》
塔上一铃独自语,明日颠风当断渡。——苏轼《大风留金山两日》
向无明里、强作窠窟。——王安石《雨霖铃·孜孜矻矻》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佚名《周颂·载见》
今宵酒醒何处?——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纳兰性德《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槐阴添绿。——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
人间空唱雨淋铃。——纳兰性德《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纳兰性德《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柳永《早梅芳·海霞红》
湘君宝马上神云,碎佩丛铃满烟雨。——温庭筠《郭处士击瓯歌》
蜀道如天夜雨淫,乱铃声里倍沾襟。——李觏《读长恨辞》
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王安石《雨霖铃·孜孜矻矻》
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王安石《雨霖铃·孜孜矻矻》
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
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
金铃锦领,*原千骑,星流电转。——元好问《水龙吟·从商帅国器猎于南阳同仲泽鼎玉赋此》
雨馀花落,酒病相续。——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吕不韦 撰《掩耳盗铃》
寂历帘栊深夜明,睡回清梦戍墙铃。——孔*仲《霁夜》
人立冰壶,诗留玉带,塔语金铃。——张可久《折桂令·游金山寺》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张问陶《晓行》
范氏之亡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之,钟况然有声。——吕不韦 撰《掩耳盗铃》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蒋捷《声声慢·秋声》
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
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
向花间、小饮杯盘促。——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
当时共赏移红烛。——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
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
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晁端礼《雨霖铃·槐阴添绿》
孜孜矻矻。——王安石《雨霖铃·孜孜矻矻》
看尽一帘红雨,为谁亲系花铃。——纳兰性德《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王安石《雨霖铃·孜孜矻矻》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作者】柳永,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赏析】
这首著名的《雨霖铃》既是柳永的代表作,也是宋朝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它用深情的笔墨,再现了情人之间别离时的恋恋不舍、缠绵哀怨的情景,令人读之心有悲凄之感,产生深刻的印象。
上片描述了两人相爱的人,诀别时的情景,表达了浓重的离情别绪。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这是两人离别的场景:萧萧秋雨中,夜幕渐渐降临,深秋的长亭边,蝉声哀鸣,令人倍感凄清。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面对即将到来的别离,心中没有任何食欲,任何的美味也失去了滋味。可是,无论两人多么难舍难分,却已经是没有时间。
“兰舟催发”四个字表达了作者不忍离去、恋恋不舍,却又不能不离去的无奈和现实的不解人意和残酷无情。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二句则进一步表达两个人当时的痛苦心情。两人手牵手,久久相望,千言万语,已经不知该从何说起。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作者想象着,离别后的路途是如此的遥远。这里“去去”二字用得极其巧妙,表达了被迫离别不愿走,却不能不走的无奈之痛。
当想到越走越远,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独自去面对“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的情景,就让人感到了无比凄楚的心酸。
表面上看,浩渺的烟波、沉沉的暮霭、辽阔的天空,似乎描绘的都是景色,然而实际上,这些景物无不带着着浓浓的愁绪,暗示远行的人,前途渺茫,与恋人相见遥遥无期。
同时这两句还有着承上启下的意思,很自然由上片的实写转到下片的虚写。
下片中,作者用更加沉重的笔墨,描写了想象中别后的凄楚情状。
“多情自古伤离别”,通过“自古”二字,把目前自己的个别情况提升为一个普遍的现象。而“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又从普遍现象回归到自己的个别情况,更加表明了自己与别人相比,承受了更多的痛苦。
古来有之,江淹的《别赋》中有“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的句子。作者正是把这种感受,浓缩在自己的作品中,使这种别情更“黯然销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接着前面的想象,进一步想象别后的孤独凄凉。
远行之人独自孤独地喝着酒,酒醒后却看到了“杨柳”“残月”,感受到的“晓风”。
杨柳、晓风、残月明写景,实则表达的是作者的情。杨柳依依,表示的是别时依依不舍之情;晓风清冷,暗示与恋人别后的孤独寒冷;残月孤单,则表示了永远与恋人难以相见了。
作者通过寓情于景,饱含深情,作品显得更加含蓄。将孤独、忧伤、惆怅的心绪,表现得更加形象、真实,从而产生了一种独特的深入人心的意境。
正因如此,此句也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作者继续对别后的情况进行想象,想着自己孤身一人,即使有良辰好景,那又有什么用呢!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最后两句顺着上面的想象,叹息就算有万种风情,又能向谁去诉说呢!再次把别离之情推向了*。
这首词在语言艺术上,描绘场景真实自然,情景交融,优雅温婉。把人世间最令人痛苦的离愁别恨,描绘得令人摧心裂肺,成为宋词中的千古名作之一。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是此篇作品中的千古名句。
江南古诗
在生活、工作和学*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一些使用较为普遍的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江南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暮春增岁自题》
乌飞兔走添新岁,镜染秋霜鬓成灰。
性如流水赋常形,心比丘山藏翠微。
偏爱新词搜枯肠,喜把旧文酌浅杯。
闲来也好少年事,不画丹青画蛾眉。
《游璧山三担湖湿地公园》
(前言:2018戊戌暮春,偕妻游重庆璧山三担湖湿地公园。其中山如黛,水如蓝;花田如海,彩带似练;枯荷如戟,睡莲似梦。茅草以结凉亭,竹木以建曲廊;鸳鸯戏水,白鹭翔空。间遇春雨潇潇,凉风**,池面如烟如雾,花瓣垂玉含珠,别有韵味。真的是“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以古诗二首记之。)
(一)
谁引虹霓染彩练,赤橙黄绿满人间。
璧山碧空映碧水,红叶红花羞红颜。
蝶逐暗香新蕊嫩,鱼戏浅影枯荷残。
风生绿萝满池塘,一枕春梦遗清涟。
(二)
雨满青山水满塘,一夜碧芜换彩裳。
清漪漾漾三担湖,春水滟滟两重光。
花开幽谷引蝶舞,柳织淡烟惹莺藏。
人间四月竞芳菲,满园春色满园香。
《江南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澡兰香淮安重午》
宋·吴文英
盘丝系腕,巧篆垂簪,玉隐绀纱睡觉。银瓶露井,彩箑云窗,往事少年依约。
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黍梦光阴渐老,汀洲烟箬。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沈魄。薰风燕乳,暗雨梅黄,午镜澡兰帘幕。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翦菖浦自酌。但怅望、一屡新蟾,随人天角。
《书室明暖终日婆娑其间倦则扶杖至小园戏作长》
宋·陆游
美睡宜人胜按摩,江南十月气犹和。
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
月上忽看梅影出,风高时送雁声过。
一杯太淡君休笑,牛背吾方扣角歌。
《江南》
汉·汉无名氏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赠范晔》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
雨霖铃·秋别
柳永〔宋代〕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好景 一作:美景)
雨霖铃·孜孜矻矻
王安石〔宋代〕
孜孜矻矻。向无明里、强作窠窟。浮名浮利何济,堪留恋处,轮回仓猝。幸有明空妙觉,可弹指超出。缘底事、抛了全潮,认一浮沤作瀛渤。本源自性天真佛。只些些、妄想中埋没。贪他眼花阳艳,谁信道、本来无物。一旦茫然,终被阎罗老子相屈。便纵有、千种机筹,怎免伊唐突。
太常引·晚来风起撼花铃
纳兰性德〔清代〕
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雨霖铃
张祜〔唐代〕
雨霖铃夜却归秦,犹见张徽一曲新。
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
雨霖铃·槐阴添绿
晁端礼〔宋代〕
槐阴添绿。雨馀花落,酒病相续。闲寻双杏凝伫,池塘暖、鸳鸯浴。却向窗昼卧,正春睡难足。叹好梦、一一无凭,帐掩金花坐凝目。
当时共赏移红烛。向花间、小饮杯盘促。蔷薇花下曾记,双凤带、索题诗曲。别后厌厌,应是香肌,瘦减罗幅。问燕子、不肯传情,甚入华堂宿。
雨霖铃 中秋值雨
高濂〔明代〕
雨混烟迷,听萧萧、声填空阔。湘帘不上银钩,恨寥落、一秋佳节。
云外天香,黯黯把、蟾光顿灭。夜深沉、灯火楼台,人寂寥,管弦风月。
天涯有恨成离别。正凄凉、人悲圆缺。是今宵、缺在人间,怕团圆、天边皎洁。
泪点雨声厮混,把愁肠万结。叹此夜、千种离情,尽发付蛱蝶。
雨霖铃(明皇幸西蜀)
李纲〔宋代〕
蛾眉修绿。正君王恩宠,曼舞丝竹。华清赐浴瑶甃,五家会处,花盈山谷。百里遗簪堕珥,尽宝钿珠玉。听突骑、鼙鼓声喧,寂寞霓裳羽衣曲。金舆远幸匆匆速。奈六军不发人争目。明眸皓齿难恋,肠断处、绣囊犹馥。剑阁峥嵘,何况铃声,带雨相续。谩留与、千古伤神,尽入生绡幅。
雨霖铃 和柳永《乐章集》
顾太清〔清代〕
情深语切。奈关河远,去去难歇。离愁正苦未尽,东方欲曙,雄鸡催发。
相送小桥流水,更霜气寒噎。渐天外、西北峰头,晓日明明照空阔。
登高望远空伤别。又匆匆、过了黄花节。思量著愁何处,难拘管、断肠风月。
满目秋光,只恨重山叠巘谁设。便织尽、锦字回文,空向盘中说。
雨霖铃(雪)
王庭〔宋代〕
琼楼玉宇。满人寰似、海边洲渚。蓬莱又还水浅,鲸涛静见,银宫如许。紫极鸣筲声断,望霓舟何处。待夜深、重倚层霄,认得瑶池广寒路。郢中旧曲谁能度。恨歌声、响入青云去。西湖*时绝唱,总不道、月梅盐絮。暗想当年宾从,毫端有惊人句。谩说枚叟邹生,共作《梁园赋》。
雨霖铃(送客还浙东)
黄裳〔宋代〕
天南游客。甚而今、却送君南国。薰风万里无限,吟蝉暗续,离情如织。秣马脂车,去即去、多少人惜。为惠爱、烟惨云山,送两城愁作行色。飞帆过、浙西封城。到秋深、且舣荷花泽。就船买得鲈鳜,新谷破、雪堆香粒。此兴谁同,须记东秦,有客相忆。愿听了、一阕歌声,醉倒拚今日。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
1、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称为乐府诗。
2、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3、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独特的风味。
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从文化学的角度,我们又会发现这是一首情歌,它隐含着青年男女相互嬉戏,追逐爱情的意思。你看那些鱼儿,在莲叶之间游来躲去,叫人怎能不想起北方的“大姑娘走进青纱帐”?
读完此诗,仿佛一股夏日的清新迎面扑来,想着就令人觉得清爽。还不止于此,我们感受着诗人那种安宁恬静的情怀的同时,自己的心情也随着变得轻松起来。
诗中没有一字是写人的,但是我们又仿佛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感受到了一股勃勃生机的青春与活力,领略到了采莲人内心的欢乐和青年男女之间的欢愉和甜蜜。这就是这首民歌不朽的魅力所在。
临江仙古诗(精选10首)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两类。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临江仙古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临江仙水上桥头人已睡》
水上桥头人已睡,垂杨细细江声。
小舟横向岸边*。鱼儿都不应,微火是流萤。
常恨*生无所有,归来休说春风。
今年还算与君逢。后来多少梦,都似在云中。
《临江仙常叹佳期难会客》
常叹佳期难会客,*生如草飘蓬。
借花不肯恨春风。如今长梦在,趁此会宾朋。
酒散离*君送去,何年再与相逢。
沙滩潮落好行踪。归船看不见,江上数青峰。
《临江仙亭外新风来又去》
亭外新风来又去,楼中双燕空回。
是君骑马总来迟。夜深如梦好,花应外头肥。
月照画船江上水,江边候鸟飞来。
相思病里有谁知。从今不会梦,且梦算他时。
《临江仙重照晚晴轻入水》
重照晚晴轻入水,柳条池上低垂。
去年玉露和谁归?又推春水去,春恨恨不回。
桥上有人君可睡,为他轻解罗衣。
鸳鸯点水两双飞。酒来人已醉,她醒似西施。
《临江仙柳绿桃红春已暮》
柳绿桃红春已暮,落花满地微收。
柴门轻掩又停留。行人只怕重,花朵本来柔。
好景人间留不住,双燕来往桥头。
月垂水上印西楼。青山不会说,流水使人愁。
《临江仙湖外天晴湖上雨》
湖外天晴湖上雨,乱花如蝶飞来。
丛蜂却去小桥西。微波吹不动,落日迎峰回。
常住危楼天外远,寻仙总是不归。
古亭别是柳条垂。暖风迟到了,总梦那人肥。
《临江仙月洒春庭非我有》
月洒春庭非我有,都言春雨如油。
落花三月不曾收。流云来楚地,飞蝶抵扬州。
自许王侯骑马去,可怜人满西楼。
君须好景再停留。人间天上晚,余恨入吴舟。
《临江仙夜雨连天不断》
夜雨连天不断,落花且送春寒。
闭门总是又难眠。江风时有破,常恨不归船。
记得去年初见,婷婷立立阶前。
半斤相思减余年。如今花下客,月似当时圆。
《临江仙佳人》
烟柳疏疏人悄悄,画楼风外吹笙。倚阑闻唤小红声,熏香临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来来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墙东畔小桥横。起来花影下,扇子扑飞萤。
《临江仙自咏》
我似万山千里外,悠然一片归云。
宫衔犹自带云云。
谁知前进士,已是故将军。
闲坐闲行闲饮酒,闲拈闲字闲文。
诸公留我笑纷纷。
古诗《江雪》的诗句
无论在学*、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江雪》的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前言】
《江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山水诗,描述了一幅江乡的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诗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注释】
绝:无,没有。
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人踪:人的脚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斗笠笠:用竹篾编成的帽子。(“蓑”,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独:独自。
【翻译】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赏析】
唐顺宗永贞元年,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与尚庙——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
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与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江雪》。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首《江雪》正是这样,诗人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幽静寒冷的画面:在下着大雪的江面上,一叶小舟,一个老渔翁,独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钓。诗人向读者展示的,是这样一些内容:天地之间是如此纯洁而寂静,一尘不染,万籁无声;渔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渔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其实,这正是柳宗元由于憎恨当时那个一天天在走下坡路的唐代社会而创造出来的一个幻想境界,比起陶渊明《桃花源记》里的人物,恐怕还要显得虚无缥缈,远离尘世。诗人所要具体描写的本极简单,不过是一条小船,一个穿蓑衣戴笠帽的老渔翁,在大雪的江面上钓鱼,如此而已。可是,为了突出主要的描写对象,诗人不惜用一半篇幅去描写它的背景,而且使这个背景尽量广大寥廓,几乎到了浩瀚无边的程度。背景越广大,主要的描写对象就越显得突出。首先,诗人用“千山”、“万径”这两个词,目的是为了给下面两句的“孤舟”与“独钓”的画面作陪衬。没有“千”、“万”两字,下面的“孤”、“独”两字也就*淡无奇,没有什么感染力了。其次,山上的鸟飞,路上的人踪,这本来是极*常的事,也是最一般化的形象。
可是,诗人却把它们放在“千山”、“万径”的下面,再加上一个“绝”与一个“灭”字,这就把最常见的、最一般化的动态,一下子给变成极端的寂静、绝对的沉默,形成一种不*常的景象。因此,下面两句原来是属于静态的描写,由于摆在这种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背景之下,倒反而显得玲珑剔透,有了生气,在画面上浮动起来、活跃起来了。也可以这样说,前两句本来是陪衬的远景,照一般理解,只要勾勒个轮廓也就可以了,不必费很大气力去精雕细刻。可是,诗人却恰好不这样处理。
这好象拍电影,用放大了多少倍的特写镜头,把属于背景范围的每一个角落都交代得、反映得一清二楚。写得越具体细致,就越显得概括夸张。而后面的两句,本来是诗人有心要突出描写的对象,结果却使用了远距离的镜头,反而把它缩小了多少倍,给读者一种空灵剔透、可见而不可即的感觉。只有这样写,才能表达作者所迫切希望展示给读者的那种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的思想感情。至于这种远距离感觉的形成,主要是作者把一个“雪”字放在全诗的最末尾,并且同“江”字连起来所产生的效果。
在此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与“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
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与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用具体而细致的手法来摹写背景,用远距离画面来描写主要形象;精雕细琢与极度的夸张概括,错综地统一在一首诗里,是此首山水小诗独有的艺术特色。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山郭:山城。
2、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幌子。
译文:
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着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着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关于长江的古诗
1.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____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
2.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____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3.星垂*野阔,月涌大江流。____杜甫《旅夜书怀》
4.涛澜汹涌,风云开阖。____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____李白《望天门山》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____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8.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____杜甫《梅雨》
9.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____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10.八月长江万里晴,千帆一道带风轻。____崔季卿《晴江秋望》
11.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____王勃《滕王阁序》
12.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____宋濂《阅江楼记》
1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____李白《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14.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____吴潜《水调歌头·焦山》
15.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____王勃《山中》
16.长江千里,烟淡水云阔。____李纲《六么令·次韵和贺方回金陵怀古鄱阳*上作》
17.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____董士锡《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18.长江巨浪征人泪,一夜西风共白头。____宋琬《江上阻风》
19.山随*野尽,江入大荒流。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20.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不暇顾诗愁。____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21.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____张籍《春别曲》
22.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____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2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杜甫《登高》
24.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5.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____李之仪《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幕江铃的古诗
穆江铃的古诗
木江铃这首古诗是谁写的
幕江呤古诗的画面
幕江吟古诗的诗意
幕江呤的古诗带拼音
铃的古诗
彩铃的古诗
彩铃词的古诗
铃铛的古诗
与铃有关的古诗
铃兰的古诗
铃开头的古诗
门铃的古诗
古诗的没有字幕屏幕
古诗的报幕
关于牛铃的古诗
与幕有关的古诗
关于檐铃的古诗
古诗钟的闹铃
嗯铃声的古诗
彩铃的古诗句
含枫铃的古诗句
幕后的古诗
古诗蕙的风铃
马铃薯的古诗
带风铃的古诗
有关铃字的古诗
送铃声的古诗
含铃铛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