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乐王维的古诗诵读

关于田园乐王维的古诗诵读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田园乐王维的古诗诵读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田园乐王维的古诗诵读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田园乐王维的古诗诵读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631) 语录(22) 说说(34) 名言(6) 诗词(1k+) 祝福(1) 心语(162)

  • 古诗田园乐王维解释

  • 解释
  • 古诗田园乐王维解释

      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古诗田园乐王维解释,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田园乐·其六

      作者: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

      1.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组成的组诗,表现了王维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的乐趣,所以一题做“辋川六言”。

      2.宿雨:昨夜下的雨。

      3.山客:隐居山中的人。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

      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了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

      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赏析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的人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的五绝《春晓》。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非常不相同。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的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

      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的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人们说他的诗有禅味,并没有错。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唐诗有意境浑成的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让人间接感到境,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让人从境中悟到王维诗人的意思,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这首诗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桃红、宿雨、柳绿、朝烟、花落、莺啼等景物,和谐而富有诗意。诗歌题目中的“犹眠”一字最能表现王维诗人当时的内心感受。

      、

    [阅读全文]...

2022-01-31 21:41:38
  • 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

  • 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的乐趣,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古诗田园乐王维注音,希望有所帮助!

      原文

      田园乐【tián yuán lè】

      作者:王维【wáng wéi】

      桃红复含宿雨,【táo hóng fù hán xiǔ yǔ】

      柳绿更带朝烟。【liǔ lǜ gèng dài cháo yān】

      花落家童未扫,【huā luò jiā tóng wèi sǎo】

      莺啼山客犹眠。【yīng tí shān kè yóu mián】

      古诗翻译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的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人们说他的诗有禅味,并没有错。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唐诗有意境浑成的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让人间接感到境,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孟诗《春晓》是古体五言绝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于孟诗散行,意脉一贯,有行云流水之妙。此诗则另有一工,因属*体六言绝句,格律极精严。从骈偶上看,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且对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桃红”、“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的。这里表现出的是人工剪裁经营的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古代诗歌以五、七言为主体,六言绝句在历代并不发达,佳作尤少,王维的几首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

    [阅读全文]...

2022-01-02 05:38:35
  • 关于古诗田园乐王维

  • 关于古诗田园乐王维

      在*凡的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体诗。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古诗田园乐王维,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年代】:唐

      【作者】:王维——《田园乐》(其六)

      【内容】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赏析】:

      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这里选是其中一首。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五绝《春晓》。两首诗写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花瓣上略带隔夜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写意画。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意趣么。这正是王维所偏爱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愉快和“花落知多少”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人们说他诗有禅味,并没有错。崇尚静寂思想固有消极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生趣,给人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美。唐诗有意境浑成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让人间接感到境,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孟诗《春晓》是古体五言绝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由于孟诗散行,意脉一贯,有行云流水之妙。此诗则另有一工,因属*体六言绝句,格律极精严。从骈偶上看,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对仗也很经心。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作用。“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且对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桃红”、“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这里表现出是人工剪裁经营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古代诗歌以五、七言为主体,六言绝句在历代并不发达,佳作尤少,王维几首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

      田园乐七首

      其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白话译文

      其一

      饱见高堂深院里的官府人家,经常出入北里南邻上层社会。

      追名逐禄者常到官府出入,而在山中散发隐居者是什么人?

      其二

      有人很快就能够封侯万户,在交谈的当时就能得到赏赐玉璧一双。

      这怎么能比得过归隐躬耕南亩,怎么比得上高卧东窗的闲适生活。

      其三

      采菱泛舟体验渡头疾风正吹,拄着拐杖到树林西面看夕阳西斜。

      我就是那杏树坛边的渔父,也就是住在桃花源里的人家。

      其四

      无论是春天秋季草木都很茂盛,夏季里高大的松树也带来阴凉。

      傍晚牛羊自在地回归村头巷中,村里的儿童不认识官家的服装。

      其五

      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

      生活在颜回那样简陋、艰苦的环境中,与陶潜那样与世无争的高士为邻。

      其六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阅读全文]...

2022-05-26 15:22:20
  • 王维《田园乐》古诗翻译赏析

  • 文学
  • 王维《田园乐》古诗翻译赏析

      导读:《田园乐》是王维的一组六言绝句。该组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故一题作“辋川六言”。诗歌表现了作者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作者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艺术化境与归隐自然之后的心迹轨道。

      作品名称: 田园乐

      创作年代: 唐代

      文学体裁: 六言绝句

      作者: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

      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

      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 ,家童还未打扫。

      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诗文解释】

      红红的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萦绕在早晨的烟雾之中。

      昨夜被雨水打落下来的满地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词语解释】

      1、宿雨:昨夜下的雨。

      2、朝:早晨。

      3、未:没有。

      4、山客:隐居山庄的人。

      5、犹眠:还在睡觉。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 诗中的描写绘形绘色,由景生情,诗中有画。“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画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全诗对仗工整,音韵铿锵。王维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诗中那些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王维山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田林山水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中主旨所归。作为艺术手段的动态性,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创造静的意境服务,以造成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

      其他几首赏析

      其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官府鸣珂有底,崆峒(kōngtóng)散发何人。

      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讵(jù)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阅读全文]...

2022-01-14 08:11:04
  • 王维《田园乐·其六》

  • 田园乐·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注释

      1.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组成的组诗,表现了王维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的乐趣,所以一题做“辋川六言”。

      2.宿雨:昨夜下的雨。

      3.山客:隐居山中的人。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

      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的花瓣洒满了庭院,家童还未起床打扫,

      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赏析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与大自然亲*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的五绝《春晓》。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的两个显着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

      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境。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但与孟诗又有微妙的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人们说他的诗有禅味,并没有错。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唐诗有意境浑成的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让人间接感到境,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诗就是。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是此诗最显着优点。

      这首诗勾画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桃红、宿雨、柳绿、朝烟、花落、莺啼等景物,和谐而富有诗意。诗歌题目中的“犹眠”一字最能表现诗人当时的内心感受。

    [阅读全文]...

2022-01-27 09:26:50
  • 王维:田园乐

  •   《田园乐》

      作者:王维

      原文:

      (其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散发何人。

      (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注释:

      1、鸣珂(kē):一种美玉。

      2、崆峒:指仙山。

      3、璧:美玉。

      4、讵(jù):岂,难道。表示反问。

      5、胜:比得过,胜得过。

      6、耦(ǒu):两个人在一起耕地。

      7、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三角形,叶柄有气囊,夏天开花,白色。果实有硬壳,有角,可供食用。

      8、策杖:拄着棍杖。

      9、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

      10、落落:松高大的样子。

      11、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12、颜回(前521年——前481年):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也称颜渊,孔子最得意弟子。简居陋巷,为学*和弘扬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殚精竭思,倾注全部心血,过着“箪食瓢饮”的困苦生活,四十岁时便英年早逝。

      13、五柳先生:指陶渊明。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入刘宋后改名潜。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其诗作以田园生活为主要题材。

      14、宿(xiǔ)雨:夜雨;经夜的雨水。宿,夜晚。

      15、酌:斟酒,倒酒。

      16、舂(chōng):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

      赏析:

      组诗共七首,各首独立成章,联缀起来又是一个整体。组诗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辋川田园生活与自然景致,深婉委曲地表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与精神境界。组诗写辋川山居的景致,重点不在外观景物的描写,而是着眼于体现内在精神生活的意蕴,这恰恰是王维山水诗最显着的特点。因为写山、写水,其意当不在山水,而在于借山水抒怀明志。当代着名学者陆侃如先生指出,从王维的“寂寥天地暮,心与广川闲”(《登河北城楼》)与“我心已闲,清川澹如此”(《青溪》)这几句作品中,“便好似找到了开发王维诗的钥匙了,这钥匙就是个‘静’字。……唯其他能静,故他能领略到一切的自然的美。”

      王维诗歌美学的核心就是一个“静”字,而这组诗表现的也正是这个“静”字。他的静境,并非是一味能写环境的静谧,而重点在于抒写心境的宁静。(m.ju.51tietu.net)这种心境的闲静,非思想修养达到极致而不可为的。在《田园乐》组诗中,尽管大多写得寂静清幽,描写的环境是一种冷色,表现的心境是一种空寂。但是,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却是美的,所体现出来的感情无一不是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因此,王维对“静”境的向往,是与他个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秉性分不开的。

      除了主观因素以外,王维对自然的热爱还有深刻的社会因素。王维一生仕途坎坷,十九岁步入仕途,初为太乐丞,后因受牵连而被贬。发妻又丧,从此未再娶,孤居三十年。王维曾受宰相张九龄的提拔,然而好景不长,张九龄罢相以后他便处处受到打击与排挤。“安史之乱”后他又受人诬陷,深受打击。这样复杂的社会因素,使王维深感人心险恶,仕途艰辛。于是,他只有将诸多不*与感慨藏于胸中,遁迹山林,以求得到心灵的解脱与慰藉。诗人可敬可畏啊!

    [阅读全文]...

2022-06-22 20:06:09
  • 王维山水田园诗代表作

  • 山水
  • 王维山水田园诗代表作

      王维多咏山水田园,有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王维山水田园诗代表作,希望大家有所收获。

      王维山水田园诗代表作

      1、《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3、《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5、《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6、《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风格:

      一、诗中有画

      用绘画的思想去凝视自然山水,发为咏叹,造境入诗,必然诗中有画的神韵。诗情画意相互渗透,标志着对自然美的艺术表现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一)构图美

      构图可通俗理解为景物的布局和取舍,试看王维的律诗《终南山》: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简练八句,就写出了终南山磅礴的气势。王维不采用通常山水泉石、丛林古木的描写手法,而是从全局着眼,从大处落墨,写它的全貌,突出它延绵不断的走向和无涯无际的广度。这就把整个终南山的气势通过总体性的布局展现在我们眼前,使人觉得是在观赏一幅画。

      王维在画面的空间感作了精心设计。我国古代绘画非常讲究画面布局的虚实、大小、远*、输密、浓淡等关系的处理。王维成功运用了这些技巧。试看王维的五言律诗《汉江临眺》: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这是一首融画法入诗的力作。首联以大泼墨手法渲染出江汉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王维将视线所不能及之景,予以概写,漠漠*野,浩浩江流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颌联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则亦实亦虚;前句描述滔滔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则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王维用墨甚淡,其效果却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彩绚丽的水彩画。

      在色彩的运用上,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很好地吸取绘画的长处。大自然的景色的丰富多彩的,王维便采用多样化,整体化的色彩,逼真生动地展现出自然界中的形形色色,又用统一的基调组成完整和谐的画面,使景物跃然纸上,情态飞动。这些色彩并非是单纯的消极的涂饰,而是活跃地晕染整个画面,清新鲜润,给人愉悦之感。

      王维注意了冷色与暖色的对比映衬,并注意到亮度转换巧妙处理。如《山中》这首诗: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这幅由白石粼粼的小溪、鲜艳如火的红叶和葱郁无边的浓翠组成的山中美景,色彩斑斓鲜明,而整幅画的底色倾向于苍翠。“这种写法纯用白描,靠精选的细节触发读者的联想,表面上似乎是朴素的叙述,实际上是异常生动的直觉。”王维敏锐的将自己的直觉印象通过色彩这一有意味的符号形式传达给读者,给读者以画意。

      (三)意境美

      凡是抒情诗总有自己的意境,没有意境的诗会令人索然寡味。所谓意境就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意境和情调,似乎有一点“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味道,王维能够从绘画艺术角度来反映意境美。请看他的山水小诗《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寂静无人的春夜山林里,四季桂无声无息地飘落。忽然明月东升,空山洒满光辉,山鸟被惊醒,在山涧里发出鸣叫,显得格外清脆,更衬托出月夜春山的幽静美好。王维以静写动,以动写静,动静结合,把读者带入更优美、更深邃的意境中去。王维是抓住“月出惊山鸟”这一最富表现力,最引人遐想的动人一刻写的。这是一幅富有音乐感的月夜小景,热烈活泼,富有人间气息。

    [阅读全文]...

2022-02-04 21:53:16
  • 王维和孟浩然的田园诗

  • 王维和孟浩然的田园诗(精选100首)

      山水田园诗在唐代进一步发展,初唐的王绩开创了田园诗中的山水诗,在南北朝分道的山水、田园诗开始显现合流的端倪,而在盛唐的山水田园诗更是达到了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孟浩然和王维的作品代表了山水田园诗的最高成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王维和孟浩然的田园诗,你知道有哪些吗?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5、《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6、《山中》

      溪清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7、《山居即事》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8、《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9、《终南山》

      太乙*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10、《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11、《书事》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12、《送祢郎中》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

      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阅读全文]...

2022-06-16 04:20:58
  • 王维的田园诗大全

  • 王维的田园诗大全

      在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古诗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古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王维的田园诗大全,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3、《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4、《李处士山居》

      君子盈天阶,小人甘自免。

      方随练金客,林上家绝。

      背岭花未开,入云树深浅。

      清昼犹自眠,山鸟时一啭。

      5、《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6、《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7、《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8、《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9、《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中山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阅读全文]...

2021-12-12 07:43:17
  • 有关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 山水
  • 有关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欢迎阅读与收藏。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有关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欢迎阅读与收藏。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1

      王维(701--761)保留下来的诗有400多首。他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王诗艺术成就很高。无论是雄奇壮阔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素描,或刻画,挥洒自如,意境独到。古人概括王诗艺术特色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的诗取景颇具画家的匠心,而且画面色彩常映衬得浓淡相宜,这在他的《辋川集》中有集中的体现。王诗语言清新凝炼,朴素中见华采。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2

      现在青岛人爬崂山成风,巍巍壮观,且不少人穿越回来后都要记录下来,不由我想起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最杰出的代表王维。王维的诗语言清新凝炼,朴素中见华采。他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创新与变化。

      唐朝的著名诗人都有自己的雅号,如李白尊为诗仙,杜甫冠以诗圣,王维的雅号叫诗佛。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汉族,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雅号为“诗佛”是因为,王维精通佛学,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维摩诘向弟子们讲学的书,王维很钦佩维摩诘,所以自己名为维,字摩诘。

      王维今存诗400余首。他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王诗艺术成就颇高,无论是描述雄奇壮阔的景象,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是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天性地抓住大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精心素描,或入骨刻画,大作挥洒自如,意境清新独到。古人概括王诗艺术特色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为,他的诗取景颇具画家的匠心,而且画面色彩常映衬得浓淡相宜,这在他的《辋川集》中有集中的体现。

      大隐隐于朝,融儒、道、佛于一体的王维,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说的是傍山而居,和山水融为一体,恰似不食人间烟火,尘心灭去,归隐于山,这只是一种境界很高的修行罢了。王维在《送别》一诗中写道: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这首诗写送友人归隐,看似语句*淡无奇,细细读来,却是词浅情深,含着悠然不尽的意味。“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第一句叙事。“饮”是使动用法,“使……饮”的意思。一开始就写饮酒饯别,是点题。第二句设句,问君到哪里去。由此引出下面的答话,过渡到写归隐。这一质朴无华的问语,表露了作者对友人关切爱护的深厚情意。送别者的感情起始就渗透在字里行间。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不得意”三字,显然是有深意的。不仅交待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的心情。这三字是理解这首诗题旨的的一把钥匙。诗人在得知友人“不得意”的心情后,劝慰道:“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你只管去吧,我不再苦苦寻问了。其实你何必以失意为念呢?那尘世的功名利禄总是有尽头的,只有山中的白云才没有穷尽之时,足以供你娱乐排遣了。这两句表现了作者很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对友人的安慰,又有自己对隐居的欣羡;既有对人世荣华富贵的否定,又似乎带有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联系前面“不得意”三字看来,在这两句诗中,更主要的则是对朋友的同情之心,并蕴含着诗人自己对现实的愤激之情,这正是此诗的着意之处和题旨所在。

      从写法上看,前面四句,写得比较*淡,似乎无甚意味,至此两句作结,诗意顿浓,韵味骤增,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当然,这两句也不是*空而起的,而是由前面看似乎*淡的四句发展而来的,如果没有前四句作铺垫,这两句结尾也就不会给人这样强的“清音有余”的感觉。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葱茏氤氲、天机流荡,多融文学、绘画、音乐及禅趣于一体。这些诗读来既素雅清淡,又有“味外之味”,令人品尝不尽,展现了诗人卓异的才情和宁静深邃的心灵世界。其山水诗可用“清逸”、“淡远”、“空寂”、“脱俗”这几个关键词来诠释,正反映了诗人“自性清净”的追求和所达到的“静虚”之境,故其心能与自然凝合。无论一山一石,一花一木,一虫一鸟,都与其心境契合,因而淡泊的山水文字便透出了一种恬然自适与清远空灵的风彩,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处处有禅机的境界。

      王维凭着自己的天才妙悟,将“诗”与“禅”弥合无间,联系到道教、佛教的崂山,他这种山水诗的诗境与禅心,又集中表现在营造寂静清幽的诗歌意境与寄寓恬然自适、“随缘任性”的禅思上。禅定之说可使诗人在欣赏大自然时排除烦扰,在虚静中聆听天籁之音,在清空里参悟到象外之形,觉察到大自然最细微的生命律动,感受到生命的“真意”和世界神妙。这种由虚静和清空所构成的“静美”便成了王维山水诗禅意氤氲的诗境外观。如《鸟鸣涧》云: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人闲心定,夜静山空,几声鸟叫更显春山沉寂宁静,诗人此时此境竟能感应到桂花悄然飘落的幽微之音。此诗意象动中见静、静中显动,动静相成,而终归于静。在这种寂然微妙的观照中,我们可窥见诗人精神的离世绝俗。又《鹿柴》云: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反景如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无人,空中传音,一抹斜晖,返照青苔。空旷沉寂的山中传来几声亲切人语,幽暗阴冷中一丝光亮与温暖,后二句表现瞬间见永恒,永恒见瞬间,终归于永恒。诗人在深幽的参禅过程中觉悟到“微妙”与“真意”后的豁然开朗不正像这寂然幽暗中那倏忽的声响与光亮吗?在这些对自然片刻的直观中,诗人似乎发现了自然的大美,它们看似与人世无干,鸟鸣春涧、夕照反景、花开花落,就在这时空景象的运动之中呈现的是自然的永恒与不朽,难怪前人评价这些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禅宗作为佛教哲学可帮助诗人体悟到心性的深处,使“心源”与“造化”达到合一之境。因而,王维凭一个诗人画家兼佛徒的特殊敏感,使笔下的山水呈现出一种无言的自然之美和情趣之美。境由心生,诗境的和谐宁静无不是诗人祥和安宁心境的自然流露,山水自然的逍遥自在乃在于诗人有一颗“随缘任性”的“禅心”。诗人在这山水之中,任性逍遥、闲适自在,摆脱诸多烦扰,他感到了快乐与自由。如《终南别业》曰:

      中岁颇好道,晚来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此诗以“好道”为警策,而“禅悟”之迹正在颈联:“白云”正是舒卷自如、无所窒碍的禅趣的象征,一切纯任自然,如云飞水流,无忧无虑,无牵无挂。他兴来则独往游赏,但求适意;“行到水穷处”,就坐下看云雾漫卷;偶遇林叟,便与笑谈;何况回家呢?连他自己也无从知晓。此诗几乎充满了偶然、神遇,空灵诗境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恬淡无为、自然和谐、永恒无限的.静谧之美。同样,《辛夷坞》中曰: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此诗意象即色中见空,空中见色,终归於空。辛夷花初发红萼,宛如芙蓉,却寂然生于人迹了无的山涧中,任其自开自落,既无生之愉悦,亦无死之悲哀,既不执著于生,也不失意于死,此生彼死,亦死亦生,生生不息。在王维的心灵世界,“生命”、“存在”不正像那辛夷花一样“随缘任性”,在刹那的生灭中因果相续,无始无终,自然而然的演化着吗?

      王维山水诗歌寓有某种禅意,但并不一片死寂、了无生趣,它们不仅“描绘了山水自然之美,而且还融进了诗人高于自然的理想美”。因而诗境中往往流露出盎然生趣,传达出愉悦闲适的情绪。如《木兰柴》云:

      秋山敛余照,飞鸟逐前侣。

      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秋山敛起夕阳的余晖,晚归的飞鸟连翩相逐而来,满山秋叶在霞光中闪现出斑斓色彩,渐与云气融成无边暮岚。在这绚烂明丽的秋山夕照中,山岚流动,彩翠明灭,美不胜收:大自然“随缘任性”,而又洋溢着无穷生命活力,一扫悲秋伤晚的感伤情绪。与《木兰柴》一样,《山居秋暝》也是一首意境幽美空灵而又极富生趣的名作: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新雨涤去山中尘埃而愈益清明,尘俗烦扰洗尽心境方显澄净广阔。如此空山,皓月当空,青松如盖,山泉流泻,浣女归来,莲影摇曳,渔舟轻盈。这里的秋山,明月自照,清泉自流,花自荣,草自枯,人也自来自去,这里的一切显得自然而然、生意蓬勃,无疑是诗人的理想栖所。因而,空山又何尝不是右丞心中的“桃源”?《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这是一首融诗情、画意、乐理、禅趣于一体的优秀山水诗。诗人用独特的艺术构思、巧妙的描摹方法,在诗歌领域中创造了神奇而迷人的境界。

      王维的山水诗宁静,自然,固然是吸收了禅家涤清烦扰、自悟清空的理念,但也是因他理想破灭、知音难逢,对俗世声色犬马的唾弃、冷落与摒弃,最终转向空境的自然流露。因而诗人的精神性格大多如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般静穆,不求赏识而恬然自适。在他的“辋川”世界,便常有这样的诗境。如《竹里馆》里云: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主人独坐,抚琴啸歌,只有明月相亲。这“明月”正象征一种“清”、“净”的精神。我们读到“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似乎看到诗人正与情意绵绵的落日、孤烟融为一体。有时,他索性变成一丛野花,一只幽鸟,一枚落果,一丝虫鸣,如“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过感化寺悬兴上人山院》)、“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秋夜独坐》)了。

      由上可知,王维的山水诗正是诗歌美感经验与禅宗诗歌美感经验的天然融合。其实那些诗歌中所展示的大自然最细微的生命律动,又何尝不映现着诗人那慧眼禅心呢?大自然以其每一缕阳光,每一片飞花,每一声鸟鸣,每一丝虫吟,感应着、涵容着诗人广阔而深邃的灵魂。当诗人将自己全身心融于山水本性之中时,物我之间便同跳着一个脉搏、共振着一个节奏,两种生命,在刹那间,互相点头、默契和微笑。这便是王维山水诗能以有限文字表现无限情趣,以空灵诗境表现奥妙禅心的生命哲学底蕴所在。

      王维是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他的一首古诗《五律?使至塞上》,令人感触颇深。我们*日里对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再现了宁夏壮美而又令人神往的景色。这幅由“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构成绝美独特的塞上江南的画卷,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心中。现将这首《五律?使至塞上》摘写如下: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吴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大意说,诗人王维驾着轻便的马车,以监察御史的官职奉唐玄宗之命出塞慰问戍边的将士。过了汉塞在萧关遇到侦察骑兵,才得知主将在前线指挥作战去了。途中,王维为眼前的景象所陶醉,欣然命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是唐代大诗人王维写下的千古流传的名句。只10个字就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塞外雄奇瑰丽的风光,国学大师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行到水穷出,坐看云起时。这是王维的禅境。在众多唐代诗人中,王维是很特殊的一位。也许,王维没有李太白的豪迈洒脱,没有杜甫的忧国患难,没有白居易的*易*人,没有李商隐的婉转凄清,但是他就是他,唐风诗人之林中一位卓尔不群我国古代山水田园诗领军人物。

      在风起云涌的青岛爬野山热潮中,我们学*和鉴赏王维这些几乎家喻户晓的山水田园诗句,无疑会对我们的游山玩水带来许多文情诗意,使方兴未艾的爬山运动派生出一种“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的清新、寂寥而空幽的悠悠意境。

    [阅读全文]...

2022-02-15 14:42:49
田园乐王维的古诗诵读 - 句子
田园乐王维的古诗诵读 - 语录
田园乐王维的古诗诵读 - 说说
田园乐王维的古诗诵读 - 名言
田园乐王维的古诗诵读 - 诗词
田园乐王维的古诗诵读 - 祝福
田园乐王维的古诗诵读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