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种瓜的诗句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儿童种瓜的诗句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儿童种瓜的诗句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儿童种瓜的诗句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种瓜得豆》阅读答案
阅读理解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种瓜得豆》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种瓜得豆
但是,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却大有用武之地。
有一种叫棉铃虫的昆虫,它是棉花的头号“灾星”。而有一种细菌可以分泌(mì nì)一种杀死棉铃虫的物质,是棉铃虫的“克星”。我国科学家把这种细菌里管生产这种物质的基因“搬(bānɡ bān)”到棉花里,这样棉花也会产生可以杀死棉铃虫的物质。棉铃虫吃了棉花的叶子,自然也就没命了。这种不怕棉铃虫的转基因棉花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美国科学家把牵牛花的蓝色基因“搬”到玫瑰花中,结果培育出开蓝色花的玫瑰(méiɡui méiɡuī)。这种玫瑰使爱花的人们乐不可支(zī zhī)。
1.给短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短文是围绕____________这句话来写的,关联词是_____,它强调的内容是___________。
3.短文运用了_____的说明方法,举的两个例子分别是_____、_____。常用的说明方法还有_____、_____等。
4.通过调查采访、查阅资料,更多地了解“转基因技术”,再进行简单介绍。
1.略
2.但是,转基因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却大有用武之地 但是 大有用武之地
3.举例子 培育转基因棉花 培育蓝色玫瑰 打比方 作比较
4.杂交水稻等
拓展阅读:阅读理解的几种方法
一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理清脉络。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完整的`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
二弄清题意,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再去浏览所设试题,经过初步的思考,确定解决问题的阅读空间。
三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有些试题可以用文中的原话来作答,这时就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四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和深层含义。有些试题则需要结合全文内容,挖掘句子的隐含信息,经过缜密的思考,寻求完美的答案。
五组织语言规范答题,认真书写。答案基本考虑成熟之后,还需要注意一下表述的语言。语言简洁明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啰嗦重复,不得要领,往往会出力不讨好。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培养对语言的品评、赏析、感悟的能力,培养学*语文、陶冶性情的兴趣,在多读深思中进入学*语文的崭新境界。
《种瓜得豆》作文
徐特立曾经说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想收获得好,必须耕耘得好。”这句名言全面阐述了“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道理,告诫世人收获与付出的内在联系。按说,大多数人都应知晓这个道理,可是现实却往往令人心寒。
不看他人,先说祖国呕心沥血陪育出来的花朵吧。一发考卷,顿时花容失色,千悔万悔自己当初考试前的潇洒脱俗和面对同窗挑灯夜战而自己却悠闲地与周公约会的“洋洋得意”。一边赞美他人的智商之高,才华之出众,一边又为自己懊恼不已。这种人随处可见,尤以学校居多。
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对此也颇多感慨。小时候对孩子的一昧溺爱,一昧顺从助长了他们的任性,嚣张,目中无人。甚至发展到了违法犯罪,因为一昧的溺爱,使他们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为自己为人的准则,那么跌入犯罪的深渊也就不足为奇了。
还曾听闻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年轻的母亲送自己的儿子去上幼儿园,离别时再三叮嘱:“喂,儿子,在幼儿园吃梨时一定要挑大个儿的,咱们也付了钱 ,不能吃亏!”儿子支支吾吾地说:“妈妈,老师说过,要学孔融让梨,要挑小个儿的。”母亲顿时火冒三丈,拿出家长的威严,狠狠地训斥儿子说:“什么孔融啊,那是一个纯傻冒儿!”儿子唯唯诺诺地点了个头,径直向校园走去。再看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师组织学生去春游,因为上来晚了,只得倚着扶手站立,三个多小时过去了,笑声依旧,直至老师站得双脚浮肿依然无人让座。
单看第二则事例,只是觉得孩子太自私,太不懂得尊师。可是再看第一则事例,那可就发人深省了。“谦让”是我国流传已久的美德,“孔融”是我国从古到今青少年的楷模,却被母亲以“傻冒儿”冠之。殊不知,在孩子心中已种下了自私的恶果,那苦果由谁来品尝?当然是那些自认为“教子有方”的父母。
年幼的孩子不明事非,只认为父母说的便是真理。那些“谓为信然”的道理是毒害青少年的糟粕。究其原因呢,他们未能彻悟“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含义。耕耘是收获的先行官。殊不知没有辛勤耕耘,收获只是无稽之谈。既然如此,让我们喊出时代的呼声:“辛勤的耕耘是收获之本,良好的付出是成才之道!”
范成大诗句也傍桑阴学种瓜上一句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中,大家对诗句都不陌生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范成大诗句也傍桑阴学种瓜一句是什么?欢迎大家分享。
也傍桑阴学种瓜的上一句是:
童孙未解供耕织。
原句是: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意思是: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这句话出自宋代范成大的《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原文如下: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古诗注释】
耘田: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
各当家:每人担任一定的工作。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
【古诗诗意】
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小孩子虽然不会耕田织布,也在那桑树阴下学着种瓜。
【古诗赏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首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是说: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线。“耘田”即除草。初夏,水稻田里秧苗需要除草了。这是男人们干的活。“绩麻”是指妇女们在白天干完别的活后,晚上就搓麻线,再织成布。这句直接写劳动场面。次句“村庄儿女各当家”,“儿女”即男女,全诗用老农的口气,“儿女”也就是指年轻人。“当家”指男女都不得闲,各司其事,各管一行。第三句“童孙未解供耕织”,“童孙”指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也不会织,却也不闲着。他们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于是“也傍桑阴学种瓜”,也就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诗人用清新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张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字至能 ,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诗人。
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艰险,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仅两月,被劾罢。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绍熙四年(1193年)卒,年六十八,追赠五官,后加赠少师、崇国公,谥号文穆 ,后世遂称其为“范文穆”。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其作品在南宋末年即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到清初影响更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瓜,蔓生植物,属葫芦科,果实可食。种瓜得瓜不卖瓜歇后语,你们知道这个的答案是什么吗?下面小编带你去看看吧。
种瓜得瓜不卖瓜歇后语自食其果
[释义]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义] 自作自受 自投罗网 自取灭亡 咎由自取 玩火自焚 作茧自缚 作法自毙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结构] 主谓式。
[辨析] ~与“自作自受”有别:~是比喻性的;程度较重;“自作自受”是直陈性的;程度较轻。
宋朝时期,有位大官名叫丘浚的人去拜访一位和尚,但和尚看见丘浚的打扮不像是做官的人,于是对他不理不睬,态度非常不礼貌。这个时候,来了位高级军官的儿子,那位和尚看他穿著打扮非常气派,便立刻满脸笑容、必恭必敬地走上前招待。丘浚看到这一切很生气,等到那个军官的儿子离开后,愤怒地问和尚说:“你为甚么对我这样不客气,而对他又那么好呢?”
和尚口才很好,说:“你误解了!我表面上对他客气,但内心未必对他客气;而内心对他客气的,就没必要表面客气。”
这时丘浚手中刚好有支拐杖,一怒之下,向和尚的头上打去,说道:“按照你的逻辑,打你就是爱你,不打你就是恨你,那么我只好打你了。”
1, 他们因自己的行径,就自食其果;因自己的计谋,就饱受其害。
2, 施展暴力又无理由,只会自食其果。贺拉斯
3, 倘若逾越分寸,时尚就绝对没有放纵无度而不自食其果的事!一切要合乎中庸之道。
4, 存心不良的人必将自食其果。托·富勒
5, 神可以做的是让人类自食其果,从中汲取教训以致恢复*衡。
6, 生*第一次迟到!火车没赶上,哎,自食其果啊。
7, 我们得到的是一些债务,这些债务会在某一天让我们自食其果。
8, 要是大家不喜欢他,那他得自食其果。他老是那样瞎胡闹,还能指望人家怎样呢?
9, 我们称之为自食其果,因为这个经历确实非常痛苦。
10, 这是她犯错得到的惩罚,她要自食其果。
11, 他能自食其果,他的庇护对我们是诅咒,我很高兴看到他怀疑我们,这头黑驴,事实就是如此!
12, 让我也品尝一下失败的苦果。当我决策失误而自食其果时,望您仍能在一旁支持我。让我知道,尽管您不赞成我的做法,但您还是爱我的。
13, 原来曾经恩爱的双方都有婚外情,也算是自食其果。
14, 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只会导致自食其果。
15, 生与死都在舌头的权下;爱把弄这权柄的,必自食其果。
16, 战争没有吓倒人民,反而使战争的发动者自食其果,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17, 大祸临头是我们自食其果。纵然长官愿意帮忙,也动不得它们。
18, 她的恶劣行为必将使她自食其果。
19, 相反地,消极的想法、态度和期望会让他们自食其果;它们是能自我实现的预言。
20, "_"以害人开始,以其被人民*而告终,真是自食其果,罪有应得。
21, 你确实应该把自己所做的事告诉你母亲。你最终只好自食其果。
22, 托尼曾经损害了约翰的名誉。现在该是他自食其果的时候了。
23, 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对美国也是不屑一顾的,当前出现一股追诉美国扔原子弹的战争赔偿的思潮,不能不说是美国放纵日本必将自食其果的前兆。
24, 博尔顿一直以来都我认为最糟糕的球队之一,但是我们送了两球给他们,差点还自己自食其果。
25, 要迎接世贸规则挑战,就应对国际贸易争端的基本程序和法律知识有所了解,否则,盲目应对便会自食其果。
儿童的诗句
儿童诗是指以儿童为主体接受对象,适合于儿童听赏、吟诵、阅读的诗歌。
1、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白居易《池上》
2、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3、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时复往来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卢肇《牧童》
4、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
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6、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刘禹锡《踏歌词》
7、儿童也爱晴明好,纸剪风鸢各一群。——朱茂曙《秦淮河春游即事》
8、十岁载诗走马成,冷灰残烛动离情。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李商隐《绝句》
9、结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孔尚任《放风筝》
10、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李涉《牧童词》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李白《公无渡河》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陈师道《示三子》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孟浩然《田家元日》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杜甫《狂夫》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李郢《南池》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惠洪《题李愬画像》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李涉《牧童词》
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萧衍《东飞伯劳歌》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元好问《倪庄中秋》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李涉《牧童词》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萧衍《东飞伯劳歌》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李涉《牧童词》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刘商《赠头陀师》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吕本中《连州阳山归路》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与儿童的诗句
1)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 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2)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 苏轼《守岁》
3)竹马踉蹡冲淖去,纸鸢跋扈挟风鸣。 —— 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4)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 元稹《织妇词》
5)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 —— 李涉《牧童词》
6)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 —— 李白《公无渡河》
7)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頔《小重山•端午》
8)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 殷尧藩《同州端午》
9)欲吊沈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 —— 张孝祥《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10)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 崔道融《溪居即事》
1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 杨万里《稚子弄冰》
12)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 ——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
13)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 黄庭坚《牧童诗》
14)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15)家童鼻息已雷鸣。 —— 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16)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 王维《渭川田家》
17)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 杜甫《小至》
18)龙头舴艋吴儿竞。 ——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19)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 白居易《观游鱼》
20)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 陈师道《示三子》
21)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 —— 刘商《赠头陀师》
22)海棠影下,子规声里,立尽黄昏。 —— 洪咨夔《眼儿媚•*沙芳草渡头村》
23)此君已觉垂垂老,稚子今看稍稍长。 —— 沈周《周较书宗道主吾塾自吾弟以...》
24)先生醉也,童子扶者。 —— 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25)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 —— 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古诗词不仅可以用来描写景物还可以用来描写人物。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童的诗句,希望大家喜欢。
1、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2、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杜甫《赠卫八处士》
3、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4、龙头舴艋吴儿竞。——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5、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6、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7、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杨万里《舟过安仁》
8、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李涉《牧童词》
9、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竞奢华。——曹雪芹《咏红梅花得“花”字》
10、童颜若可驻,何惜醉流霞。——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11、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12、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13、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14、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韩愈《听颖师弹琴》
1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袁枚《所见》
儿童读书的诗句
古诗文是塑造民族归属感和自豪感的良好载体,让孩子们自小就扎根在自己的文化传统中,这是爱国主义最具体的表现。儿童读书的诗句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儿童读书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1、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宋朱熹《观书有感》)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3、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唐韩愈《劝学诗》)
4、读书能养气,乃为善读书。(清汪莹《示儿》)
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明于谦《观书》)
6、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9、诗非易作须勤读,琴亦难精莫废弹。(宋刘克庄《赠玉隆刘道士》)
10、少小多才学,*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神童诗》)
11、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清萧抡谓《读书有所见作》)
1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13、书多笔渐重,睡少枕长新。(唐姚合《别贾岛》)
14、书虫将自己裹在言辞之网中,只能看见别人思想反应出来的事物的朦胧影象。
15、嗜书如嗜酒,知味乃笃好。(宋范成大《寄题王仲显读书楼》)
1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宋朱熹《劝学诗》)
17、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8、人读等身书,如将兵十万。兵多行虑哗,书多语愁蔓。何以节宣之?一心制众乱。不见陆士衡,才富转为患。亦有淮阴侯,多多乃益办。要以我用书,勿为书所绊。(清彭兆荪《读书》)
19、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雨果
20、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唐韩愈《符读书城南》)
2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2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他日名宦恐不免,今日栖迟那可追。(宋苏轼《宋安淳秀才失解西归》)
23、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2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6、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27、杜诗韩集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唐杜牧《读韩杜集》)
28、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29、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烬炉无烟。(清袁枚《寒夜》)
30、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31、读书如树木,不可求骤长。植诸空山中,日来而月往。露叶既畅茂,烟打渐苍莽。(清法式善《读书》)
32、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爱默生
33、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34、卖却屋边三亩地,添成窗下一床书。(唐杜荀鹤《书斋即事》)
35、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东晋陶渊明《读山海经》)
3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37、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38、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宋陆九渊《读书》)
3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0、读书贫里乐,搜句静中忙。(唐裴说《句》)
4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42、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丘特
43、书味在胸中,甘于饮陈酒。(清袁枚《遣怀杂诗》)
44、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4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46、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宋王安石《寄吴冲卿》)
47、细雨无尘驾小车,厂桥东畔晚行徐。奚童悄向舆夫语,莫典春衣又买书?(清潘际云《厂桥》)
48、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4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儿童不惯见车马,走入芦花深处藏。——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刘辰翁《金缕曲·贺赵松庐》
遗民植杖唐巾起,闲伴儿童看立春。——刘辰翁《鹧鸪天·迎春》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曹雪芹《元宵灯谜·阶下儿童仰面时》
儿童娱膝下,母子话灯前。——刘克庄《乍归九首·儿童娱膝下》
家家妆点垂门艾,儿童报道端午来。——周申《寿友人》
儿童门采春盘料,蓼茁芹芽欲满篮。——陆游《岁晚·小坞梅开十二三》
终朝幸自无他事,忽听儿童报索租。——陈著《偶成·生计何曾问有无》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车马路,儿童泣。——辛弃疾《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郎中赴召》
种园得果廑赏劳,不奈儿童鸟雀搔。——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
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辛弃疾《清*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杜甫《南邻》
休怪儿童延俗客,不教鹅鸭恼比邻。——杜甫《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
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飞来庭树上,初但惊儿童。——白居易《和《大嘴乌》》
陌上儿童应笑我,黄昏犹自倚兰干。——张榘《楼中即事》
谁言向晦常自明,儿童走步娇女争。——刘禹锡《秋萤引》
宾客抽书读,儿童斫竹骑。——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
屏深毡暖衾裯重,鼻端雷起骜儿童。——陆游《冬夜·新醅引睡睡味浓》
山精日作儿童出,仙者时将玉器来。——贯休《山居诗二十四首》
伎乐当筵唱,儿童满巷传。——元稹《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
门户饶秋景,儿童解冷吟。——姚合《寄国子杨巨源祭酒》
听说儿童挑荠菜,青青只有故宫多。——朱厚章《秦淮绝句》
宾客不长到,儿童亦可娱。——徐玑《又寄》
儿童手摩初不恶,狐貍貌似安能辈。——毛滂《比得貍一枚所过辄馥然有香时时翳兰丛下而引》
邻里皆迁客,儿童*左言。——刘禹锡《武陵书怀五十韵》
不惟儿童辈,或有杖白头。——韩愈《南溪始泛三首》
追思儿童日,争先缠彩缕。——张镃《重午》
班荆分菜糜,儿童笑流歠。——陈著《次韵观弟避难》
儿童畏雷电,鱼鳖惊夜光。——韩愈《此日足可惜赠张籍》
未能朋俦矜,粗足儿童托。——李流谦《峡中赋百韵》
儿童齐歌父老泣,竹马鸠杖相扶携。——项安世《上安抚高大卿五十韵》
偶以形模好,儿童竞见知。——刘子翚《书斋十咏·压纸狮子》
采菱伎女今何在,骑竹儿童望不来。——贺铸《黄楼歌》
前年无使君,鱼鳖化儿童。——苏轼《罢徐州,往南京,马上走笔寄子由五首·父老何自来》
世人亦为尔,祈请走儿童。——杜甫《牵牛织女》
鸡犬并淋漓,儿童但咿噢。——皮日休《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
西野翁,生儿童,门前好树青zv茸。——温庭筠《会昌丙寅丰岁歌》
重诫儿童无损伤,缄藏复以待贤友。——邵雍《代书谢王胜之学寄莱石茶酒器》
尝闻儿童岁,嬉戏陈俎豆。——陆龟蒙《读襄阳耆旧传,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
书生往往谈性命,怵以祸福犹儿童。——刘克庄《题龙眠十八尊者》
三田白水禾芃芃,儿童满道歌年丰。——贝琼《天冠法师邓均谷祷雨歌》
有关儿童诗句
1、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蓬头稚子学垂轮,侧坐莓苔草映身。
3、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5、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6、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唐]吕岩 《牧童》
4、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 袁枚 《所见》
6、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唐·王维《田园乐》
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 胡令能 《小儿垂钓》
8、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元·刘因《山家》
9、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10、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11、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 《回乡偶书》
12、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1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14、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15、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16、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唐·贾岛《宿郑州》)(节选)
17、投荒万里无归路, 雪点鬓繁。度鬼门关, 已拚儿童作楚蛮。 --黄庭坚 《采桑子》
18、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明·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19、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20、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词》
21、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唐·刘禹锡《踏歌词》
22、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 杨万里 《舟过安仁》
23、*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词》
24、幼童轻岁月,谓言可久长,一朝见零悴,叹息向秋霜。迍邅已穷极,疢疴复不康,每恐先朝露,不见白日光。庶及盛年时,暂遂情所望。吉辰既乖越,来期眇未央。促促岁月尽,穷年空怨伤。--伍缉之《劳歌二首》之一
25、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宋·苏轼《花影》
26、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
27、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白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唐·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28、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唐·郑谷《淮上渔者》
29、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 《村居》
30、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 《村晚》
31、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王禹偁《寒食》
32、旧国迷江树,他乡*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3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4、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35、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36、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 《清*乐村居》
37、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38、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唐·崔道融《牧竖》
39、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白居易《池上二绝》
40、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清·轩治翁
有关六一儿童节的诗句
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
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所见袁枚
宋元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后,内容逐渐扩充和演绎,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诗句演变成没有了字数的限制的自由体。
1、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3、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荷蓑出林春雨细,芦管卧吹莎草绿。乱插蓬蒿箭满腰,不怕猛虎欺黄犊。——李涉《牧童词》
4、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宣宗李忱《吊白居易》
5、午后顺着小河走,河水清清,在我脚下流。水中石头大如斗,石边鱼儿轻轻游。小小牧童竟怕羞,赤身蹲在,田边和地头。口中唤着大花狗,手里牵着老黄牛。——《牧牛图》
6、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郑谷《淮上渔者》
7、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8、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田园乐》
9、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杨万里《舟过安仁》
10、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许虬《折扬柳歌》
11、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李涉《牧童词》
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公无渡河》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舒頔《小重山·端午》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陈师道《示三子》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元日》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张籍《野老歌》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狂夫》
小男供饵妇搓丝,溢榼香醪倒接罹。——李郢《南池》
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行香子·七夕》
雪中行师等儿戏,夜取蔡州藏袖底。——惠洪《题李愬画像》
半陂草多牛散行,白犊时向芦中鸣。——李涉《牧童词》
雨余溪水掠堤*,闲看村童谢晚晴。——《观村童戏溪上》
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空门寂寞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谁家女儿对门居,开颜发艳照里闾。——萧衍《东飞伯劳歌》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刘克庄《贺新郎·端午》
添瓶涧底休招月,烹茗瓯中罢弄花。——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元好问《倪庄中秋》
牛群食草莫相触,官家截尔头上角。——李涉《牧童词》
女儿年几十五六,窈窕无双颜如玉。——萧衍《东飞伯劳歌》
手携稚子夜归院,月冷空房不见人。——白居易《为薛台悼亡》
媪引浓妆女,儿扶烂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李涉《牧童词》
野童扶醉舞,山鸟助酣歌。——孟浩然《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
少壮从戎马上飞,雪山童子未缁衣。——刘商《赠头陀师》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殷尧藩《同州端午》
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识字粗堪供赋役,不须辛苦慕公卿。——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三冬暂就儒生学,千耦还从父老耕。——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皇甫松《采莲子二首》
儿女不知来避地,强言风物胜江南。——吕本中《连州阳山归路》
卧闻儿女夸翁健,诗句年光一样新。——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窦叔向《夏夜宿表兄话旧》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儿童种瓜的诗句
关与儿童种瓜的古诗
关于儿童种瓜的古诗
关于儿童学种瓜的古诗
描写儿童学种瓜的古诗
儿童学大人种瓜的古诗
描绘儿童学种瓜乐趣的古诗
关于儿童模仿大人种瓜的古诗
种瓜诗句
模仿大人种瓜的诗句
描写种瓜的句子
古诗里有种瓜养鸡的诗句吗
古代种瓜的古诗
古诗种瓜得瓜的下几句
关于种瓜种豆的古诗
播放种瓜得瓜的古诗
小儿模仿大人种瓜的古诗
种瓜得瓜的古诗朗读
小孩在树荫下种瓜的诗句
学种瓜的古诗意思
形容大人种瓜的古诗
播放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古诗
儿童和西瓜的古诗
种瓜的场面并一句古诗来表达
南山下与老圃期种瓜的古诗
范成大学种瓜的孩子的古诗
关于种子的儿童古诗
有儿童的诗句
儿童的诗句
写儿童的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