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孟浩然的古诗

关于陶渊明孟浩然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陶渊明孟浩然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陶渊明孟浩然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陶渊明孟浩然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431) 语录(8) 说说(10) 名言(20) 诗词(932) 祝福(1k+) 心语(127)

  • 孟浩然的古诗

  • 孟浩然的古诗

      在学*、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孟浩然的古诗二十首,欢迎阅读与收藏。

      1、《初春汉中漾舟》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2、《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5、《庭橘》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6、《秋登兰山寄张五》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初春汉中漾舟》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8、《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阅读全文]...

2022-03-18 10:20:52
  • 比较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 山水
  • 比较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

      山水田园诗,古代汉族诗歌之一。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宋代杨万里为代表。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比较陶渊明、孟浩然、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异同,欢迎阅读与借鉴!

      内容摘要:诗如其人,欣赏山水田园诗,我们就要了解山水田园派诗人内心的精神追求。诗人人生境遇的不同,造就其思索问题的不同,面对同样的山水美景就必然引发不同的感慨。从诗人内心精神追求不同这个层面,去分析诗人所创作的诗歌风格的异同。

      关键词:山水田园诗;精神追求;异同

      山水田园诗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山水为作品主要内容的一个诗派。歌咏田园生活,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和生活的向往。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诗歌淳朴,自然,富有韵味。他把自己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融入到诗作中来,开创了田园诗一体。孟浩然以山水隐逸为主要题材,风格恬淡孤清,但是他善于发掘自然中的美景,把自己的情感与自然山水融合在一起,努力做到情与景的结合,从而创造出了一种以清旷冲淡为主的艺术风格。王维把画意融入诗歌文章,画意与禅趣相融合,使其诗文既构成了“禅”的状态,又在山水景物中形成了极为冲淡空灵优美深邃的意境。他们歌歌风格的不同与其内心精神追求的不同有着必然联系。现在就他们的诗歌去分析精神追求的异同。

      田园诗起源于东晋陶渊明,至盛唐朝时王维、孟浩然诸人,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色彩雅淡,意境幽深,多采用五言古体和五言律绝的形式。唐代田园诗派,一直影响到后代。王维、孟浩然继承了六朝山水诗传统,艺术技巧又有发展,给后世山水诗带来较大影响。山水田园诗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艺术技巧较高。王维是该派艺术成就最高的诗人,名篇有《山居秋暝》、《渭川田家》、《鸟鸣涧》等;

      孟浩然和王维齐名,名篇有《春晓》、《过故人庄》、《宿建德江》等。现在我们来谈谈陶渊明、王维、孟浩然这三个山水田园诗人之间的异同,看看他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是怎么样的。

      一、陶渊明入世的精神追求

      陶渊明大约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私益“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他是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后弃官归隐。后世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他的创作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我国古典诗歌开创了一个新的境界。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陶渊明少年时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陶渊明的诗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因此,陶渊明有“田园诗人”之称,也是田园诗派的鼻祖。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他的田园诗以纯朴自然的语言、高远拔俗的意境,为*诗坛开辟了新天地,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陶渊明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读者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大约作于南朝宋初年。它描绘了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它标志着陶渊明的思想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陶渊明的田园诗,多方面的描写农村自然景象和农村生活,表现农村恬美宁静和悠然自得的心情。早期的田园诗在反映现实的时候,是以诗人实际的田园生活为基本素材,如《归园田居》第一首:“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诗人的笔下,农村是那么恬美、宁静;榆柳桃李的环绕中座落着几间茅舍,远处的村庄依稀可见,袅袅轻烟;从幽深的小巷中偶尔传来几声鸡鸣狗吠?这里的一切与喧嚣终日、凶险四伏的官场是多么的不同。使诗人像“池中鱼”“笼中鸟”一样的庆幸着自己“复得返自然”。这种生活虽然寂寞、清贫,但是经历了“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俯仰由人的仕宦生涯之后,诗人却领略其中悠然自得的情趣。

      陶渊明的田园诗对农村事物和恬静的环境给予由衷的赞颂,朴实自然毫无喧饰的充分表现了诗人的真实感受;同时将农村那宁静*和的生活表现得如仙镜般优美,令人神往。诗人对田园生活的赞美未直接说出,而是通过草屋茅舍、榆柳桃李、远村炊烟、鸡鸣狗吠、山气飞鸟的白描,流露出对田园购物的由衷喜爱和深切依恋,表露出诗人那纯净的心地和*静的心境,与简朴恬静的田园风光交融为一体了。

      陶渊明的山水田园诗之所以能够在人们的精神领域里占有重要的一*地位,不仅因为其所营造的田园氛围,所描绘的田园生活能够吸引我们;也不仅因为其所展现的澄澈、明净的风格,所流露的真切、自然的情感能够感动我们;更重要的是因为他还具有一种建立在诗歌内容和诗歌艺术特点之上的诗歌精神,那就是自由、随性的精神境界。

      二、孟浩然纯然的精神追求

      孟浩然(689~740)年轻时内心怀着积极的抱负。40岁前,他一直读书*文,为应举入仕作准备。开元十六年(728),孟浩然离开家乡,到长安去应举。然而事与愿违,他竟然落第了。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仍然仕进无门,开元十七年冬他返回家乡。开元十八年(730)他北上洛阳,又从洛阳南下游历吴越一带,直到开元二十一年仲夏,孟浩然才回到家乡。开元二十五年(737)阴历四月,诗人张九龄被贬荆州长史。张九龄到荆州后,将孟浩然请到自己的幕府中。但第二年立春后不久,孟浩然辞幕归家了。

      孟浩然出身贫寒,以功名改变家境既是动力又是压力,同时家世也影响到人际的交往,在古代尤其如此,这些或多或少影响到了他。当他考取功名不第时候,当他因诗触怒皇帝时候,当他连幕僚也做得不顺心时候,他能从哪里寻找安慰呢?儒家思想和现实的碰撞带给他的是痛苦,只有道家思想给他以安慰,所以后期的孟浩然,理当是道家思想的忠实粉丝。满怀失意的他南下吴越,寄情山水。时间长达三年之久,他的足迹遍布江东沿海一带的山山水水。一个纵情山水自得其乐的文士形象。他内心曾经怀着积极的抱负,但却没有施展才能的舞台。《岁晚归南山》就是其中著名的一首:“北阙休上书,南山归弊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面对仕进无望的残酷现实,他的诗句流露出了痛苦与郁闷。因此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直到碰了钉子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

      孟浩然晚年的诗都表现在一个“真“字,到了晚年他认为功名利禄已经不重要了,因此对隐居有了更深的理解与向往,在隐居中保持着人格的纯洁。如他的著名的诗篇《早发渔浦潭》:“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拔。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作为一个盛唐诗人,孟浩然以高妙的笔力,将自然的生机复苏的意境诉诸于文字,以反映孕育于自己内心的时代精神。孟浩然的诗歌同时大多运用五言格律的形式写作去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在当时已极富盛名,在他的诗中有壮阔山川景色的描绘,有山林隐逸者幽居情景的描写,有旅途情景的叙述,也有田园农家的生活的反映,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诗人从大处落墨,格调雄浑,气势磅礴,洞庭湖壮丽雄伟的景色得到了含蓄而有力的表现。如《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此诗写田家留饮的情景和宾主之间的淳真友情。“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与陶渊明诗“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口吻相似,但是孟浩然借以陶渊明的口吻抒发自己的坦荡襟怀,显得清新、飘逸阔达。“绿树、青山、村舍、场圃、桑麻”和谐地打成一片,这是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风景画。孟浩然在这里仿佛寻找到了一种皈依的感觉。对仗工稳二不纤巧,写景混成二不刻画,作律诗而知取法古体,学陶诗而有变化,故有创意。“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一联句,画龙点睛地勾勒出一个环抱在青山绿树之中的村落的典型环境。还有那一首妇孺能诵的五绝《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这四句诗是孟浩然艺术境界和精神境界俱臻化境之作。孟浩然是幸福的,他把自己的人生境界由功利境界化到了天地境界,尽管这期间他甘苦备尝,但终于苦尽甘来。也是以天然不觉其巧的语言,写出微妙的惜春之情。

      总的来说,孟浩然诗的成功在于他善用奇绝而又自然的艺术,用独具特色的语言,把自己生活和内心的美,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他的诗上承陶谢,下启王维,在*山水诗史上的地位是无可否认的。因为孟浩然的山水诗大都在一片清幽之中即景会心,伫兴造思,将客观景物同主观情致相结合,开掘出被主观情志异化的自然美,以抒发自己的孤寂之情,韵味悠长。创造出了富有个性的悠远凄清的意境,形成了清幽淡雅的风格。孟浩然的山水诗创作奠定了盛唐山水诗派的基础,使盛唐山水诗沿他开辟出来的道路走向繁荣。

      三、王维超然的精神追求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省祁县)人。开元九年(721)进士。王维的人生历程,可以“安史之乱”而分为两个时期。早期的王维系官僚贵族子弟,年少才高、诗艺杰出,开元初到长安就受到上层社会的青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王维被叛军所拘,系于洛阳,迫受伪职。两京收复后,责授太子中允。历尽劫难,身心**,王维雅洁清高的自尊心受到致命一击。加之当时朝廷纲纪紊乱,君臣昏庸,因之更加消沉、苦闷。于是,王维回归自然、向往山林,自性内照、远离红尘,在随遇而安的自然和谐中,尽享恬适、雅致、*淡的人生。在王维的大多数山水田园诗作中,表现出空寂、幽静的'境界,气象萧索,幽寂冷清,将自己与外物融在一起,体现出禅学的思想情绪。

      首先,从山水诗中看诗作中体现出的空静禅意。诗人寄身于空山寂林,并精研佛法,由禅入定、再由定生慧。因此在观察宁静的大自然时别具独特的慧眼,将禅的静默观照与山水审美体验合而为一,在对优美的山水描绘中,展现出空静的禅意。如《鹿柴》中: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山”又“不见人”,在我们看来是何等的孤独寂寞啊!但诗人欣赏的却是寂寞时方能细察到的隐含自然生机的空静之美。气氛空静、冷寂,以空山传语、林中夕照衬出它的幽静,以简淡的笔墨,细致入微地展现出寂静幽清的意境,意境空灵,意味悠长,令人神往。又如《竹里馆》中: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独自坐在深林中,弹琴歌唱,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只有明月相照。诗人以自然*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空寂的美的艺术魅力。表面上写空中的明月、茂密的竹林,幽静的氛围,独坐的弹琴人,其实暗合了佛家教义——解脱,表现出一种解脱后的所得之境——涅磐。还如《鸟鸣涧》中:“人闲桂华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描绘自然景致的时候,带静而*似于空,幽而略带冷寂的感觉,表现为禅学上的空与寂的禅理。

      其次,让我们从田园诗中来看诗作中体现出的空静禅意。虽然王维的田园生活诗作中很少能找到这种体现禅意的诗作,因它多在山水诗作中体现,但试从下面的诗作中来看看田园诗中体现的空静禅意。如《破山寺后禅院》中: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声。

      清晨,初阳照在深林、古寺中,小路曲曲折折通向深处,寺院的花草茂盛。诗人走在幽静的后院,碧潭映影静化人的心灵,自然界的声音完全消失,在写美景的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享受孤独的心境。

      诗画大师王维就是这样,在准确的色彩里寄托悠悠情愫,在淡泊的诗意里吐露娓娓心音,如此的秀美空灵,如此的清香醉人,如果说美妙的诗句成就了“诗佛”王维的地位,倒不如说他对信佛参禅一种超然境界造就了美奂绝伦的诗句。

      由此看出,他们三人都是山水田园派的代表诗人,但人生境遇却有着极大的不同。所相同的是他们面对现实社会都选择了归隐田园的生活归宿,去追求自己内心的一种安静、淡泊。我们所看到的是归隐田园后他们的表现却是不同的:陶渊明是身归田园,心在现实,深受儒家思想积极入世的影响,更多的是表现出的是一种苦苦的挣扎;王维是身在现实,心系山水,深受佛学影响,更多表现的是一种超然;孟浩然是身处田园,心融田园,更多的是一种纯朴天性的表现。

      1、王维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同属“清派”,但孟浩然的风格更显清淡。孟浩然的山水诗创作,明显地受谢灵运和张九龄的影响,其清淡风格一脉相承。

      2、王维是南宗画派的宗师,其山水田园诗追求音律美和气韵美,孟浩然山水田园诗向人们展示的自然与人文之美,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

      3、王维晚年隐居嵩山和终南山,经营归隐的辋川别业,他诗中景物,多为山中之景。而孟浩然一生多次出游,而且偏爱水行,在乘舟漫游吴越水乡的时候遇景入咏。

      4、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蕴涵着意味深长的佛理禅趣,孟浩然诗中则禅趣全无。

      5、在抒情方式上,孟诗重主观抒情,王诗重客观描绘;在创作技艺上,孟诗重在诗法,*畅疏朗,王诗融汇诗画,精密雅致;在体裁上,孟诗重五言,王诗众体兼工;在风格上,孟诗更显疏淡、朴素,王诗则于冲淡之外别有精工秀丽。

      扩展资料: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是诗情与画意的高度统一。苏轼曾评论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志林》)他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景物的形象特征和状态,以画家的绘画技巧去构图和选择色彩,并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及精神境界/融入到景物之中,创造出优雅秀美的艺术境界。

      (2)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其中有些诗在幽邃、寂静、空灵的艺术境界中,直接透入了禅宗佛理的观照,是禅意、禅趣在诗境中的艺术体现。

      (3)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既有陶渊明诗歌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也有谢灵运诗歌的细致精工的刻写。语言清新明快,洁净洗凝练,是朴素*淡与典雅秀美的完美结合。而且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表现力。

      孟浩然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点:

      (1)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的风格大多是*和冲淡,清新自然,不尚雕饰,而又能超凡拔俗。沈德潜评论说:“孟诗胜人处,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唐诗别裁》)闻一多说:“淡得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唐诗杂论》)他的田园诗写得*淡自然、质朴真淳,富有生活气息,如《过故人庄》农家的淳朴生活和乡村的自然景色,在淡淡的笔墨中都表现得十分自然而亲切,深受陶渊明的诗风影响。但孟浩然的山水诗也有写得气象雄浑、境界阔大的,如《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2)孟浩然的诗歌语淡而味浓,正如沈德潜所论:“襄阳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他的诗歌善于运用*淡的语言,融入个人的主观感受和情感意蕴,创造出清远拔俗的艺术境界,蕴含了浓厚的诗歌情致韵味。

    [阅读全文]...

2022-07-27 15:35:36
  • 孟浩然的古诗

  •   1、《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3、《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4、《临洞庭》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6、《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7、《与诸子登岘山》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8、《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9、《岁暮归南山》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墟。

      10、《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1、《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阅读全文]...

2022-04-19 10:41:33
  • 有关孟浩然的古诗30首

  • 有关孟浩然的古诗30首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下面是小编收集的有关孟浩然的`古诗30首,欢迎大家参考。

      1、《清明即事》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2、《溯江至武昌》

      家本洞庭上,岁时归思催。

      客心徒欲速,江路苦邅回。

      残冻因风解,新正度腊开。

      行看武昌柳,仿佛映楼台。

      3、《游精思观回,王白云在後》

      出谷未停午,到家日已曛。

      回瞻下山路,但见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虫寒不闻。

      衡门犹未掩,伫立望夫君。

      4、《夜渡湘水》

      一作崔国辅诗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5、《寒夜》

      闺夕绮窗闭,佳人罢缝衣。

      理琴开宝匣,就枕卧重帏。

      夜久灯花落,薰笼香气微。

      锦衾重自暖,遮莫晓霜飞。

      6、《荆门上张丞相》

      共理分荆国,招贤愧不材。

      召南风更阐,丞相阁还开。

      觏止欣眉睫,沉沦拔草莱。

      坐登徐孺榻,频接李膺杯。

      始慰蝉鸣柳,俄看雪间梅。

      四时年籥尽,千里客程催。

      日下瞻归翼,沙边厌曝鳃。

      伫闻宣室召,星象列三台。

      7、《陪张丞相祠紫盖山途经玉泉寺》

      望秩宣王命,斋心待漏行。

      青衿列胄子,从事有参卿。

      五马寻归路,双林指化城。

      闻钟度门*,照胆玉泉清。

      皂盖依松憩,缁徒拥锡迎。

      天宫上兜率,沙界豁迷明。

      欲就终焉志,恭闻智者名。

      人随逝水没,波逐覆舟倾。

      想像若在眼,周流空复情。

      谢公还欲卧,谁与济苍生。

      8、《同张明府碧溪赠答》

      别业闻新制,同声和者多。

      还看碧溪答,不羡绿珠歌。

    [阅读全文]...

2022-02-20 23:52:22
  • 关于孟浩然的古诗

  •   1、《初春汉中漾舟》  漾舟逗何处,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2、《秋宵月下有怀》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3、《田家元日》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4、《早梅》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5、《庭橘》  明发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来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6、《秋登兰山寄张五》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7、《初春汉中漾舟》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8、《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9、《耶溪泛舟》  落景余清辉,轻桡弄溪渚。  泓澄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未相识,脉脉不得语。

      10、《舟中晓望》  挂*东南望,青山水国遥。  舳舻争利涉,来往接风潮。  问我今何去,天台访石桥。  坐看霞色晓,疑是赤城标。

      11、《自洛之越》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  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  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  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12、《送朱大入秦》  游人武陵去,宝剑直千金。  分手脱相赠,*生一片心。

      13、《洛中访袁拾遗不遇》  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  闻说梅花早,何如北地春。

      14、《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淼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

      15、《渡浙江问舟中人》  潮落江*未有风,扁舟共济与君同。  时时引领望天末,何处青山是越中?

      16、《凉州词》  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异方之乐令人悲,羌笛胡笳不用吹。  坐看今夜关山月,思杀边城游侠儿。

      17、《书怀贻京邑同好》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18、《山中逢道士云公》  春余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沂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19、《岁暮海上作》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

      20、《南归阻雪》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阅读全文]...

2021-12-07 12:52:10
  • 孟浩然古诗大全

  •   1、《赴京途中遇雪》  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穷阴连晦朔,积雪满山川。  落雁迷沙渚,饥乌集野田。  客愁空伫立,不见有人烟。

      2、《渡扬子江》  桂楫中流望,京江两畔明。  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  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  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

      3、《登安阳城楼》  县城南面汉江流,江涨开成南雍州。  才子乘春来骋望,群公暇日坐销忧。  楼台晚映青山郭,罗绮晴骄绿水洲。  向夕波摇明月动,更疑神女弄珠游。

      4、《送王昌龄之岭南》  洞庭去远*,枫叶早惊秋。  岘首羊公爱,长沙贾谊愁。  土毛无缟纻,乡味有查头。  已抱沉痼疾,更贻魑魅忧。  数年同笔砚,兹夕异衾裯。  意气今何在,相思望斗牛。

      5、《登龙兴寺阁》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  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  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  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  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  鸟归余兴远,周览更徘徊。

      6、《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  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  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  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  夕岚增气色,馀照发光辉。  讲*邀谈柄,泉堂施浴衣。  愿承功德水,从此濯尘机。

      7、《夜泊宣城界》  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炽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8、《下赣石》  赣石三百里,沿洄千嶂间。  沸声常活活,洊势亦潺潺。  跳沫鱼龙沸,垂藤猿狖攀。  榜人苦奔峭,而我忘险艰。  放溜情弥惬,登舻目自闲。  暝帆何处宿,遥指落星湾。

      9、《初秋》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重凄凉。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10、《寻裴处士》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贞。  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  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  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  远心寄白日,华发回青春。  对此钦胜事,胡为劳我身。

      11、《山中逢道士云公》  春馀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12、《自浔阳泛舟经明海》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舟子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13、《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义公*禅处,结构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群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14、《除夜有怀》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15、《西山寻辛谔》  漾舟寻水便,因访故人居。  落日清川里,谁言独羡鱼。  石潭窥洞彻,沙岸历纡徐。  竹屿见垂钓,茅斋闻读书。  款言忘景夕,清兴属凉初。  回也一瓢饮,贤哉常晏如。

      16、《与王昌龄宴王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17、《送陈七赴西军》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18、《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一作与王昌龄宴王(黄)十一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我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19、《和张明府登鹿门作》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气成。  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

      20、《江上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阅读全文]...

2021-11-27 10:27:42
  • 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古诗

  • 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古诗

      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指古代*人创作的诗歌作品。广义的古诗包括诗、词、散曲,狭义的古诗仅指诗,包括古体诗和*体诗。下面小编整理的孟浩然《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古诗,欢迎阅读收藏。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原文

      作者:唐·孟浩然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衣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注释

      ①卢明府:卢僎,开元中为襄阳令。说详《全唐诗人名考证》。参见卷八八卢僎小传。郑十三:或是郑倩之。王士源《孟浩然集序》云:“丞相范阳张九龄……尚书郎……范阳卢僎·,……华阴太守郑倩,(太)守河南独孤策,率与浩然为忘形之交。”然无确据,供参考。盖卢先有送郑十三还京诗,此为酬和之作。

      ②登临地:指岘山。

      ③衣冠:指士绅。

      ④醉坐:全诗校:“一作闲卧。”彭泽酒:陶渊明尝为彭泽令,性嗜酒,故称。

      ⑤白云天:《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又,杨素《赠薛播州》 ;“还望白云天,日暮秋风起;岘山君傥游,泪落应无已。”

      ⑥《楚辞·九歌·湘夫人》:“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⑦濩落:犹瓠落、廓落,言其无可为用,以指失志。《庄子·逍遥游》:“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空:徒然。滞:久留。江岛:似指襄阳。其地东临汉水,水中有鱼梁洲等岛屿。

      ⑧朝廷当世人:犹言朝端、执政。

      拓展阅读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创作年代】盛唐

      【作者姓名】孟浩然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称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隐士终身。曾隐居鹿门山。年四十,游长安,应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后为荆州从事,患疽卒。曾游历东南各地。诗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编诗二卷。

      译文

      从前登高临下赏风景的地方,现在我正整理衣冠摆下送别的筵*。

      喝醉坐下,自己倾倒陶潜的`酒,想要归乡而深深的仰望满是白云的天空。

      在洞庭湖畔看到树叶落下惊叹秋天的早,而我只能滞留在江上小岛上失落的空叹。

      能否给此时在朝廷工作的人带话,试问我什么时候才能重新见到长安的大路呢?

    [阅读全文]...

2021-11-27 08:31:12
  • 孟浩然《宿建德江》古诗

  • 孟浩然《宿建德江》古诗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孟浩然《宿建德江》古诗,欢迎大家分享。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注解】

      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4、泊:停船靠岸。

      5、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6、旷:空阔远大。

      7、*:亲*。

      【韵译】

      我把船停泊在暮烟笼罩的小洲,茫茫暮色给游子新添几分乡愁。

      旷野无垠远处天空比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更觉月与人意合情投……

      【评析】

      孟浩然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家乡鹿门山隐居,四十多岁时曾往长安、洛阳谋取功名,并在吴、越、湘、闽等地漫游。晚年张九龄为荆州长史,聘他为幕僚。该诗作于730年(开元十八年)漫游吴越之时。

      这首诗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它虽然露出一个“愁”字,但立即又将笔触转到景物描写上去了。可见它在选材和表现上都是颇有特色的。诗的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就是移舟*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第二句“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客”是诗人自指。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所以沈德潜说:“下半写景,而客愁自见。”第三句写日暮时刻,苍苍茫茫,旷野无垠,放眼望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比*处的树木还要低,“低”和“旷”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第四句写夜已降临,高挂在天上的明月,映在澄清的江水中,和舟中的人是那么*,“*”和“清”也是相互依存、相互映衬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这种极富特色的景物,只有人在舟中才能领略得到的。诗的第二句就点出“客愁新”,这三四句好似诗人怀着愁心,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寂寞的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诗也就戛然而止了。

      然而,言虽止,意未尽。试想,此刻那亲*的明月会在诗人的心中引起什么呢?似有一丝喜悦,一点慰藉,但终究驱散不了团团新愁。新愁知多少?“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诗人曾带着多年的准备、多年的希望奔入长安,而今却只能怀着一腔被弃置的忧愤南寻吴越。此刻,他孑然一身,面对着这四野茫茫、江水悠悠、明月孤舟的景色,那羁旅的惆怅,故乡的思念,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千愁万绪,不禁纷来沓至,涌上心头。“江清月*人”,这画面上让人们见到的是清澈*静的江水,以及水中的明月伴着船上的诗人;可那画面上见不到而应该体味到的,则是诗人的愁心已经随着江水流入思潮翻腾的海洋。这一隐一现,一虚一实,相互映衬,长地表现出“日暮客愁新”吗?“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刘勰《文心雕龙·明诗》)。孟浩然的这首小诗正是在这种情景相生、思与境谐的“自然流出”之中,显示出一种风韵天成、淡中有味、含而不露的艺术美。

      【讲解】

      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带来些许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起句“移舟泊烟渚”,“移舟”即移动小船;“泊”指停泊夜宿;“烟渚”,烟雾朦胧的小洲。这一句点了题,介绍了诗人观赏景物的立足点。次句“日暮客愁新”,“日暮”即黄昏时分,“客愁新”是指诗人客居他乡,增添了忧愁。这句写了诗人欣赏景物的心情。

      第三句写江边的远景。“野旷天低树”,诗人站在船头,极目远眺,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处的树林还要低。第四句写江中的*景。“江清月*人”,江水清澈,倒映在江中的月影,似乎更加靠*船上的诗人。这特殊的景象,只有立足于船上才能领略到。在这十分成功的对比描写中,表现了诗人含而不露的淡淡哀愁。

      此诗前两句是触景生情,后两句是托景抒情。全诗淡而有味,耐人咀嚼。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孟浩然是唐代山水诗派的代表。据说有一次,他到长安参加文人诗会。他即*赋诗,写出了“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微薄的云淡淡地抹在银河上,稀疏的雨点滴落在梧桐叶间)两句好诗。大家都十分叹服,搁笔不继续赋诗了。

      【鉴赏】

      这是一首抒写羁旅之愁的五绝,前两句交代了地点和时间,后两句描写所见之景。全诗意思很好理解:一天漫长的航程该暂时停歇一下了,把船轻轻地停泊在这水汽如烟的小岛边吧;夕阳西下,暮色渐起,游子不禁又增添了新的愁绪。开阔的原野一望无垠,远处的天空竟显得比*旁的树木还低;江水清澈,月影反倒离舟中的人更*了……

      “移舟”是天色已晚不得不靠岸的无奈;“烟渚”是水汽朦胧的实景,又是前途渺茫的象征;“客愁”既有远行在外的羁旅之愁,更有怀才不遇没有归属的悲凉;一个“新”字,道尽了漂泊无依的`感喟;日薄西山,这不正是诗人自感华年不再、人生无望的写照吗?“野旷”实际是诗人用天地的广阔和自己的孤独形成对照,更加突出了飘零孤寂的意味;“天低树”、“月*人”写出了夜宿江舟的独特感受,给人如临其境之感。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用了这种“如临其境”的白描手法,抓住了瞬间独特的感受,尽管全诗笼罩在迷蒙的水汽暮烟和清凄的月色之中,但全诗的意境却又似乎不是一味的消沉凄冷,一个“*”字让人隐约感到了大自然的亲切。无论仕途理想离自己有多远,无论亲朋故旧在不在身边,无论前途是否畅达,有今夜的“*人之月”相陪,不是上天对自己的恩赐么?

      “清淡”是孟诗的景,“悠远”是孟诗的意。“自然才是最好的归宿”,这也符合诗人一贯的隐居思想,值得我们仔细去体会、去感悟。

      【点评】

      孟浩然的這首短詩很清新,寫作也很有特點。詩的第一句格為**仄*仄,是變格,常格為***仄仄,說是變格,其實古今的詩人在寫作時更多的是使用這個變格,原因是*仄位置的互換使得整句更加舒緩,適合表達一種恬淡、從容的心境,這個變格到七言裏就變成了仄仄**仄*仄,使用頻率也高過仄仄***仄仄。

      五言詩有詩眼之說,是一句甚至是一首詩的緊要處,以這首詩來說,詩眼是泊、新、低、*。其中的新、低、*很見煉字之功,既清新,又不突兀,於*淡中見新奇,可與“紅杏枝頭春意鬧”的“鬧”字對觀,就知道孟夫子用字的工穩了。

      孟浩然的詩的特點是淡,有人說是沖淡。聞一多先生說:淡得看不見詩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詩。可謂解人之語。我認為,孟詩的淡處,正是其詩意濃處。別人寫詩恨不能把盡可能多的意象、寄託、含義寫到一句詩裏,孟夫子卻反其道而行之,恨不能把一句詩的意思用兩句、三句來寫,這一點很像時下的摻水的肥皂劇,但效果卻大不相同。就以這首詩為例,若論詩寫了什麼內容,不外乎這樣一幅圖景:月光下江面上的一條小船上,坐著一個遊子,天邊有幾棵樹。這樣的內容換做李白這樣的大手筆,肯定是大筆勾勒線條,一兩句寫出來的是一幅大寫意。在孟夫子筆下卻變成了工筆畫,筆筆細膩,纖毫畢見。

      喧囂的塵世中的人應該沉下心來多讀讀這樣的詩,它可以照出自己的心靈。

    [阅读全文]...

2022-01-17 01:38:45
  • 孟浩然的名诗10首(孟浩然最有名古诗大全)

  • 有人说,想读清淡自然的诗,应该读谁的作品呢?

    那必须是孟浩然呀。

    作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孟浩然和王维合称为“王孟”。细读孟浩然的诗作,只觉清新空灵。孟浩然最会捕捉生命中的诗意感受,简净的文字,疏淡的语言,在孟浩然的笔下,却独具雅致空灵的气韵。

    今天,隐娘分享10首孟浩然的诗作,相信我,当你细细品读之时,一定能感受到自然清新之美。

    《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孟浩然最知名的作品,此诗不作奇语妙句,如冲口而出,却字字天成,句句有味。

    此诗短短二十个字,却韵味无穷,古今诗评家都推崇备至。初读似觉*淡无奇,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令人回味无穷。

    当我们春天醒来时,看着窗外的落花,就会自然地背出这首诗。好的诗词就是有这样的魔力,总会在某一刻打动你的心。

    《唐诗笺注》:诗到自然,无迹可寻。“花落”句含几许惜春意。

    《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为了排遣仕途失意的悲伤,孟浩然漫游吴越,在暮宿江边时,写下此诗。

    把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日*黄昏,旅人心中又添愁绪。原野空旷无际,天比远处的树还低,明月倒映在清澈的江水中,显得与人更亲*。

    《批点唐诗正声》:语少意远,清思痛入骨髓。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应朋友之邀去做客,来到乡村,只见村后青山,村边绿树,恰似一幅绝妙的青山绿水画。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看似乎*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瀛奎律髓》:此诗句句自然,无刻划之迹。

    《早寒江上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海夕漫漫。

    孟浩然漫游吴地时,怀乡思归,写下此诗。

    落木萧萧,鸿雁南翔,北风呼啸,天气寒冷,好一幅深秋景象。而我家在曲曲弯弯襄水边,远隔楚天云海迷迷茫茫。

    思乡的眼泪在旅途流尽,看归来的帆在天边徜徉。风烟迷离渡口可在何处,茫茫江水在夕阳下荡漾。

    这首诗二、三两联都是自然成对,毫无斧凿痕迹。第二联两句都是指襄阳的地位,信手拈来,就地成对,极为自然。

    《王孟诗评》:读此四句,令人千万言自废(“我家”四句下)。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希望他能予以引荐。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浑若天成,将洞庭湖的景象写得气势逼人。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浑浑不落边际。三、四惬当,浑若天成。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后特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

    [阅读全文]...

2022-02-26 01:23:09
  • 孟浩然的诗

  •   1、《宿建德江》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人。

      2、《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3、《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5、《夏日南亭怀辛大》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夜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消响。  欲取鸣琴弹,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终霄劳梦想。

      6、《送辛大之鄂渚不及》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7、《江上别流人》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8、《宴包二融宅》  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  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  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  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  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

      9、《与王昌龄宴王道士房》  归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10、《襄阳公宅饮》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卷龙须,香杯浮玛瑙。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11、《寻香山湛上人》  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  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  杖策寻故人,解鞭暂停骑。  石门殊豁险,篁径转森邃。  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  *生慕真隐,累日探奇异。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  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  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  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

      12、《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谓予独迷方,逢子亦在野。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  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  云簇兴座隅,天空落阶下。  上人亦何闻,尘念都已舍。  四禅合真如,一切是虚假。  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托山门,谁能效丘也。

      13、《宿天台桐柏观》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桌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  高步凌四明,玄踪得三老。  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14、《岘潭作》  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  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  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  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15、《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16、《初春汉中漾舟》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17、《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18、《耶溪泛舟》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19、《彭蠡湖中望庐山》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候明发,眇漫*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容霁色,峥嵘当晓空。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20、《登鹿门山》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术,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21、《游明禅师西山兰若》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  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  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

      22、《登望楚山最高顶》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23、《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  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  石渠流雪水,金子耀霜橘。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24、《万山潭作》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挂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桌歌还。

      25、《与黄侍御北津泛舟》  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  本欲避骢马,何如同鹢舟。  岂伊今日幸,曾是昔年游。  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  堤缘九里郭,山面百城楼。  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  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

    [阅读全文]...

2021-12-11 00:26:24
陶渊明孟浩然的古诗 - 句子
陶渊明孟浩然的古诗 - 语录
陶渊明孟浩然的古诗 - 说说
陶渊明孟浩然的古诗 - 名言
陶渊明孟浩然的古诗 - 诗词
陶渊明孟浩然的古诗 - 祝福
陶渊明孟浩然的古诗 - 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