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渊明写梅花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陶渊明写梅花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陶渊明写梅花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陶渊明写梅花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大全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好句摘抄网向您推荐陶渊明名句,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1、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3、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6、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9、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10、不为五斗米折腰。
1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2、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3、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1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5、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1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7、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18、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9、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20、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21、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22、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23、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
24、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5、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26、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27、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30、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3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32、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33、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35、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3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7、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38、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9、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0、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41、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2、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43、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44、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45、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46、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47、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48、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49、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50、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
陶渊明的古诗有哪些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的.古诗有哪些,欢迎大家分享。
1、《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3、《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4、《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5、《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其一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
九库说说包括名人名言、唯美句子、标语口号、经典台词、祝福语等等,经过众口相传和时间淘洗,留下的都非常意蕴深长,发人深省,或开心一乐,或顿生感悟。励志的句子网向您推荐陶渊明名句,希望于您有所收获。
1、土地*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3、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6、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8、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9、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10、不为五斗米折腰。
1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12、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3、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1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15、奇文共欣赞,疑义相与析。
1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7、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18、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19、福不虚至,祸不易来。
20、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21、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22、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23、露凝无游氛,天高风景澈。
24、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5、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26、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27、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2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29、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30、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31、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32、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33、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34、春秋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
35、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36、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7、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38、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39、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0、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41、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42、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
43、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44、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45、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46、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47、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48、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49、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50、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长在。
陶渊明《挽歌》古诗赏析
引导语:在陶渊明晚年六十三岁时,写下了拟挽歌辞三首,下面是关于《挽歌》的原文欣赏,欢迎大家阅读与学*。
【原文】
《挽歌》
其一
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
昨暮同为人,今旦在鬼录。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娇儿索父啼,良友抚我哭。
得失不复知,是非安能觉?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其二
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其三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注释】
(1)嶕峣:很高的样子。
(2)幽室:指坟穴。
(3)向来:刚才。
(4)或余悲:也许有些人还有悲伤。亦已歌:也开始唱歌了。
(5)何所道:有什么可说的呢?山阿:山陵。
【作品介绍】
拟挽歌辞三首是陶渊明晚年六十三岁的作品,写后两月后逝世了。诗人假设自己死后亲友的情况,既表达自己对生死的看法,也安慰亲友不必过于悲伤。
【创作背景】
魏晋南北朝文学是典型的乱世文学。作家们既要适应战乱,又要适应改朝换代,一人前后属于两个朝代甚至三个朝代的情况很多见。敏感的作家们在战乱中最容易感受人生的短促,生命的脆弱,命运的难卜,祸福的无常,以及个人的无能为力,从而形成文学的悲剧性基调,以及作为悲剧性基调之补偿的放达,后者往往表现为及时行乐或沉迷声色。
这种悲剧性的基调又因文人的政治处境而带上了政治的色彩。许多文人莫名其妙地卷入政治的斗争而遭到杀戮,如孔融、杨修、祢衡、丁仪、丁廙、嵇康、陆机、陆云、张华、潘岳、石崇、欧阳建、孙拯、嵇绍、牵秀、郭璞、谢混、谢灵运、范晔、袁淑、鲍照、吴迈远、袁粲、王融、谢朓等。还有一些死于西晋末年的战乱之中,如杜育、挚虞、枣嵩、王浚、刘琨、卢谌等。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很自然地形成一些共同的主题,这就是生死主题、游仙主题、隐逸主题。这些主题往往以药和酒为酵母引发开来,药和酒遂与这个时期的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生死主题主要是感慨人生的短促,死亡的不可避免,关于如何对待生、如何迎接死的思考。在汉乐府和《古诗十九首》中已有不少感叹生死的诗歌,《薤露》、《蒿里》之作,以及“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等诗句,可以说是这类主题的直接源头。魏晋以后生死主题越发普遍了,曹丕的《又与吴质书》很真切地表现了当时带有普遍性的想法:“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何可言!……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他因疾疫造成众多亲故死亡而深感悲痛,由此想到少壮当努力成就一番事业,又想秉烛夜游及时行乐。生与死是一个带有哲理意味的主题,如果结合人生的真实体验可以写得有血有肉,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陶渊明《拟挽歌辞》)“春草暮兮秋风惊,秋风罢兮春草生。绮罗毕兮池馆尽,琴瑟灭兮丘垄*。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江淹《恨赋》)如果陷入纯哲学的议论又会很枯燥,如东晋的玄言诗。对待人生的态度无非四种: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及时勉励建功立业;二是增加生命的长度,服食求仙,这要借助药;三是增加生命的密度,及时行乐,这须借助酒。第四种态度,就是陶渊明所采取的不以生死为念的顺应自然的态度。从陶诗看来,他不再是一个自叹生命短促的渺小的生灵,他具有与“大化”合一的身份和超越生死的眼光,因此他的这类诗歌便有了新的面貌。
【赏析】
陶诗一大特点,便是他怎么想就怎么说,基本上是直陈其事的“赋”笔,运用比兴手法的地方是不多的。故造语虽浅而涵义实深,虽出之*淡而实有至理,看似不讲求写作技巧而更得自然之趣。这就是苏轼所说的“似枯而实腴”。魏晋人侈尚清谈,多言生死。但贤如王羲之,尚不免有“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之叹;而真正能勘破生死关者,在当时恐怕只有陶渊明一人而已。如他在《形影神·神释》诗的结尾处说:“纵浪大化中,不忧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意思说人生居天地之间如纵身大浪,沉浮无主,而自己却应以“不忧亦不惧”处之。这已是非常难得了。而对于生与死,他竟持一种极坦率的态度,认为“到了该死的时候就任其死去好了,何必再多所顾虑!”这同陶在早些时候所写的《归去来辞》结尾处所说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实际是一个意思。
这种勘破生死关的达观思想,虽说难得,但在一个人身体健康、并能用理智来思辨问题时这样说,还是比较容易的。等到大病临身,自知必不久于人世,仍能明智地认识到这一点,并以半开玩笑的方式(如说“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写成自挽诗,这就远非一般人所能企及了。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之这一组自挽诗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人逯钦立先生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就持非临终绝笔说,认为陶活了六十三岁,而在五十一岁时大病几乎死去,《拟挽歌辞》就是这时写的。对于这三首自挽诗,吴小如先生断定他是在大病之中,至少认为自己即将死去时写的。而诗中所体现的面对生死关头的达观思想与镇静态度,毕竟是太难得了。至于写作时间,由于《自祭文》明言“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即公元427年(宋文帝元嘉四年)九月,而自挽诗的第三首开头四句说:“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竟与《自祭文》时令全同,倘自挽诗写作在前,就太巧合了。因此把这三首诗隶属于作者临终前绝笔更为适宜。
第一首开宗明义,说明人有生必有死,即使死得早也不算短命。这是贯穿此三诗的主旨,也是作者对生死观的中心思想。然后接下去具体写从生到死,只要一停止呼吸,便已名登鬼录。从诗的具体描写看,作者是懂得人死气绝就再无知觉的道理的,是知道没有什么所谓灵魂之类的,所以他说:“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只剩下一具尸体纳入空棺而已。以下“娇儿”、“良友”二句,乃是根据生前的生活经验,设想自己死后孩子和好友仍有割不断的感情。“得失”四句乃是作者大彻大悟之言,只要人一断气,一切了无所知,身后荣辱,当然也大可不必计较了。最后二句虽*诙谐,却见出渊明本性。他*生俯仰无愧怍,毕生遗憾只在于家里太穷,嗜酒不能常得。此是纪实,未必用典。不过陶既以酒与身后得失荣辱相提并论,似仍有所本。盖西晋时张翰有云:“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见《晋书·文苑》本传)与此诗命意正复相*似。
此三诗前后衔接,用的是不明显的顶针续麻手法。第一首以“饮酒不得足”为结语,第二首即从“在昔无酒饮”写起。而诗意却由入殓写到受奠,过渡得极自然,毫无针线痕迹。“湛”训没,训深,训厚,训多(有的注本训澄,训清,似未确),这里的“湛空觞”指觞中盛满了酒。“今但湛空觞”者,意思说生前酒觞常空,现在灵前虽然觞中盛满了酒,却只能任其摆在那里了。“春醪”,指春天新酿熟的酒。一般新酒,大抵于秋收后开始酝酿,第二年春天便可饮用。“浮蚁”,酒的表面泛起一层泡沫,如蚁浮于上,语出张衡《南都赋》。这里说春酒虽好,已是来年的事,自己再也尝不到了。“肴案”四句,正面写死者受奠。“昔在”四句,预言葬后情状,但这时还未到殡葬之期。因“一朝出门去”是指不久的将来,言一旦棺柩出门就再也回不来了,可见这第二首还没有写到出殡送葬。末句是说这次出门之后,再想回家,只怕要等到无穷无尽之日了。一本作“归来夜未央”,意指自己想再回家,而地下长夜无穷,永无见天日的机会了。亦通。
从三诗的艺术成就看,第三首写得最好,故萧统《文选》只选了这一首。此首通篇写送殡下葬过程,而突出写了送葬者。“荒草”二句既承前篇,又写出基地背景,为下文烘托出凄惨气氛。“严霜”句点明季节,“送我”句直写送葬情状。“四面”二句写墓地实况,说明自己也只能与鬼为邻了。然后一句写“马”,一句写“风”,把送葬沿途景物都描绘出来,虽仅点到而止,却历历如画。然后以“幽室”二句作一小结,说明圹坑一闭,人鬼殊途,正与第二首末句相呼应。但以上只是写殡葬时种种现象,作者还没有把真正的生死观表现得透彻充分,于是把“千年”句重复了一次,接着正面点出“贤达无奈何”这一层意思。盖不论贤士达人,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这并非消极,而实是因勘得破看得透而总结出来的。而一篇最精彩处,全在最后六句。“向来”犹言“刚才”。刚才来送殡的人,一俟棺入穴中,幽室永闭,便自然而然地纷纷散去,各自回家。这与上文写死者从此永不能回家又遥相对照。“亲戚”二句,是识透人生真谛之后提炼出来的话。家人亲眷,因为跟自己有血缘关系,可能想到死者还有点儿难过;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忘掉,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论语·述而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是说孔子如果某一天参加了别人的丧礼,为悼念死者而哭泣过,那么他在这一天里面就一定不唱歌。这不但由于思想感情一时转不过来,而且刚哭完死者便又高兴地唱起歌来,也未免太不*人情。其实孔子这样做,还是一个有教养的人诉诸理性的表现;如果是一般人,为人送葬不过是礼节性的周旋应酬,从感情上说,他本没有什么悲伤,只要葬礼一毕,自然可以歌唱了。陶渊明是看透了世俗人情的,所以他反用《论语》之意,爽性直截了当地把一般人的表现从思想到行动都如实地写了出来,这才是作者思想上的真正达观而毫无矫饰的地方。陶之可贵处亦正在此。而且在作者的人生观中还是有着唯物的思想因素的,所以他在此诗的最后两句写道:“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大意是,人死之后还有什么可说的呢,他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使它即将化为尘埃,同山脚下的泥土一样。这在佛教轮回观念大为流行的晋宋之交,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唯物观点呢。
至于前面说的此三首陶诗极有新意,是指其艺术构思而言的。在陶渊明之前,贤如孔孟,达如老庄,还没有一个人从死者本身的角度来设想离开人世之后有哪些主客观方面的情状发生;而陶渊明不但这样设想了,并且把它们一一用形象化的语言写成了诗,其创新的程度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当然,艺术上的创新还要以思想上的明彻达观为基础。没有陶渊明这样高水*修养的人,是无法构想出如此新奇而真实、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作品来的。
陶渊明《挽歌》原文及赏析
原文:
陶渊明的田园诗 古诗
引导语:陶渊明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下文是小编整理他的田园古诗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
1、《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2、《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移居二首》
(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陶渊明珍惜时间的古诗
引导语:陶渊明珍惜时间的诗句有“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珍惜时间的古诗,欢迎阅读参考!
陶渊明《杂诗·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译文
其实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人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如果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邻共饮。
如果青春一旦过去便不可能重来,一天之中永远看不到第二次日出。
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注释
①蒂(dì帝):瓜当、果鼻、花与枝茎相连处都叫蒂。陌:东西的路,这里泛指路。这两句是说人生在世没有根蒂,飘泊如路上的尘土。
②此:指此身。非常身:不是经久不变的身,即不再是盛年壮年之身。这句和上句是说生命随风飘转,此身历尽了艰难,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
③落地:刚生下来。这句和下句是说,世人都应当视同兄弟,何必亲生的同胞弟兄才能相亲呢?
④斗:酒器。比邻:*邻。这句和上句是说,遇到高兴的事就应当作乐,有酒就要邀请*邻共饮。
⑤盛年:壮年。
⑥及时:趁盛年之时。这句和下句是说应当趁年富力强之时勉励自己,光阴流逝,并不等待人。
鉴赏
陶渊明《杂诗》共有十二首,此为第一首。王瑶先生认为前八首“辞气一贯”,当作于同一年内。据其六“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句意,证知作于公元414年(晋安帝义熙十年),时陶渊明五十岁,距其辞官归田已有八年。
这组《杂诗》,实即“不拘流例,遇物即言”(《文选》李善注)的杂感诗。正如明黄文焕《陶诗析义》卷四所云:“十二首中愁叹万端,第八首专叹贫困,余则慨叹老大,屡复不休,悲愤等于《楚辞》。”可以说,慨叹人生之无常,感喟生命之短暂,是这组《杂诗》的基调。
这种关于“人生无常”“生命短暂”的叹喟,是在《诗经》《楚辞》中即已能听到的,但只是到了汉末魏晋时代,这种悲伤才在更深更广的程度上扩展开来,从《古诗十九首》到“三曹”,从“竹林七贤”到“二陆”,从刘琨到陶渊明,这种叹喟变得越发凄凉悲怆,越发深厚沉重,以至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这种音调,在今天看来不无消极悲观的意味,但在当时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却反映了人的`觉醒,是时代的进步。
诗句“人生无根蒂”四句意本《古诗十九首》之“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飘尘”,感叹人生之无常。蒂,即花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人生在世即如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没有着落,没有根柢,又好比是大路上随风飘转的尘土。由于命运变幻莫测,人生飘泊不定,种种遭遇和变故不断地改变着人,每一个人都已不再是最初的自我了。这四句诗,语虽寻常,却寓奇崛,将人生比作无根之木、无蒂之花,是为一喻,再比作陌上尘,又是一喻,比中之比,象外之象,直把诗人深刻的人生体验写了出来,透露出至为沉痛的悲怆。陶渊明虽然“少无适俗韵”,怀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宏大抱负,但他生值晋宋易代前后,政治黑暗,战乱频仍,国无宁日,民不聊生。迫于生计,他几度出仕,几度退隐,生活在矛盾痛苦之中,终于在四十一岁时辞职归田,不再出仕。如此世态,如此经历,使他对人生感到渺茫,不可把握。虽然在他的隐逸诗文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他的旷达超然之志,*和冲淡之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蕴藏着的是一种理想破灭的失落,一种人生如幻的绝望。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承前而来,既然每个人都已不是最初的自我,那又何必在乎骨肉之亲、血缘之情呢。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都应该成为兄弟。这一层意思出自《论语》:“子夏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这也是陶渊明在战乱年代对和*、泛爱的一种理想渴求。“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阅历的丰富往往使人对人生的悲剧性有更深刻的认识,年龄的增长常常使人更难以寻得生活中的欢乐和激动,处于政治黑暗时期的陶渊明更是如此,这在他的诗中表露得非常明确:“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杂诗》其五)但他毕竟没有完全放弃美好的人生理想,他转向官场宦海之外的自然去寻求美,转向仕途荣利之外的村居生活去寻求精神上的欢乐,这种欢乐*淡冲和、明净淳朴。“斗酒聚比邻”正是这种陶渊明式的欢乐的写照,在陶渊明的诗中时有这种场景的描述,如:“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移居》)“日入相与归,壶浆劳*邻。”(《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这是陶渊明式的及时行乐,与“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古诗十九首》)有着明显的差异,体现了更高的精神境界。
诗句“盛年不重来”四句常被人们引用来勉励年轻人要抓紧时机,珍惜光阴,努力学*,奋发上进。在今天,一般读者若对此四句诗作此理解,也未尝不可。但陶渊明的本意却与此大相径庭,是鼓励人们要及时行乐。既然生命是这么短促,人生是这么不可把握,社会是这么黑暗,欢乐是这么不易寻得,那么,对生活中偶尔还能寻得的一点点欢乐,不要错过,要及时抓住它,尽情享受。这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必须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即在怀疑和否定旧有传统标准和信仰价值的条件下,人对自己生命、意义、命运的重新发现、思索、把握和追求。陶渊明在自然中发现了纯净的美,在村居生活中找到了质朴的人际关系,在田园劳动中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
该诗起笔即命运之不可把握发出慨叹,读来使人感到迷惘、沉痛。继而稍稍振起,诗人执著地在生活中寻找着友爱,寻找着欢乐,给人一线希望。终篇慷慨激越,使人为之感奋。全诗用语朴实无华,取譬*常,质如璞玉,然而内蕴却极丰富,波澜跌宕,发人深省。
陶渊明描写菊花的诗句
引导语: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下面是有关陶渊明描写菊花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字,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对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晋.陶渊明 菊诗
1)和郭主簿其二
和泽周三春 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 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 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 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 厌厌竟良月
3)饮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 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 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 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 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 聊复得此生
4)九日闲居
余闲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 而持醪靡由 空服九华 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 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 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 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 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 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 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垒 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 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 淹留岂无成
[延伸阅读]
菊花的象征意义
菊花经历风霜,有顽强的生命力,高风亮节,因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菊花由此得了“花中隐士”的.封号。在日本,菊花是皇室的象征。菊花的颜色多种多样,含意也不尽同。
1、不同颜色菊花的象征意义
黄色的菊花:淡淡的爱
白色的菊花:在我国哀挽之意,一般用于追悼死者的场合;在日本,则是贞洁、诚实的象征。
暗红色的菊花:娇媚
2、不同品种菊花的象征意义
翠菊:追想、可*的爱情、请相信我
春菊:为爱情占卜
六月菊:别离
冬菊:别离
法国小菊:忍耐
瓜叶菊:快乐
波斯菊:野性美
**斯菊:少女纯情
万寿菊:友情
矢车菊:纤细、优雅
麦杆菊:永恒的记忆、刻画在心
鳞托菊:永远的爱
非洲菊(扶郎花):神秘、兴奋
雏菊(延命菊):愉快、幸福、纯洁、天真、和*、希望、美人
描写菊花的诗句陶渊明
菊花因其在深秋不畏秋寒开放,深受*古代文人的喜欢,多有诗文加以赞美,如东晋大诗人陶渊明著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下面是有关陶渊明的'描写菊花的诗句,欢迎大家阅读!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字,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对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晋·陶渊明 菊诗
1)和郭主簿其二
和泽周三春 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 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 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 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 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 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 厌厌竟良月
3)饮酒其七
秋菊有佳色 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 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 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 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 聊复得此生
4)九日闲居
余闲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 而持醪靡由 空服九华 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 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 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 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 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 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 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垒 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 缅焉起深情
陶渊明形容菊花的诗句
在*日的学*、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诗句吧,诗句饱含丰富的感情和想象。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渊明形容菊花的诗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陶渊明形容菊花的诗句
1、《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饮酒》中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2 、《九月闲居》陶渊明
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持胶靡由,空服九华
3 、《和郭主簿》陶渊明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4 、《饮酒其七》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5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6 、《九日闲居》陶渊明
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赞美菊花的诗句
1、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2、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3、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4、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5、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6、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7、灵菊植幽崖,擢颖凌寒飙。
8、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9、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10、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11、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12、一夜新霜着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13、乌沙漉酒后,挂在菊花枝。
14、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15、秋无寻处,认碎阴满地,还共秋住。寄韵篱根,摇月笼云,也是萧疏风趣。
16、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17、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
18、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19、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20、一丛寒菊比琼华,掩映晴窗动绿纱
21、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22、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23、黄菊开时伤聚散。 —— 晏几道《蝶恋花·黄菊开时伤聚散》
24、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 唐寅《菊花》
25、菊暗荷枯一夜霜。 —— 苏轼《浣溪沙·咏橘》
26、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 —— 王之涣《九日送别》
27、头上尽教添白发,鬓边不可无黄菊。 ——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28、短篱残菊一枝黄。 —— 吕本中《南歌子·驿路侵斜月》
29、坐开桑落酒,来把菊花枝。 —— 杜甫《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
30、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 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
31、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 顾太清《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32、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 —— 李世民《度秋》
33、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 曹雪芹《螃蟹咏》
34、黄花本是无情物,也共先生晚节香。 —— 于谦《过菊江亭》
梅花的古诗陶渊明
陶渊明写梅花的古诗
陶渊明写关于梅花的古诗
陶渊明菊花的古诗
陶渊明的桃花古诗
菊花的古诗陶渊明
陶渊明桃花的古诗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古诗陶渊
陶渊明的菊花诗句
陶渊明的古诗有
陶渊明的古古诗
陶渊明菊花的诗句
陶渊明的桃花源古诗
陶渊明关于菊花的古诗
晋陶渊明的古诗
陶渊明的古诗画
关于桃花的古诗陶渊明
陶渊明的茶古诗
陶渊明的写的古诗
陶渊明的古诗短的
陶渊明的古诗150
陶渊明诗句
访陶渊明的古诗
写桃花的古诗句陶渊明
陶渊明写菊花的诗句
归鸟陶渊明的古诗
关于陶渊明的古诗有
陶渊明的古诗有图片
陶渊明的诗句
关于陶渊明写桃花的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