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中有奇数的古诗

关于庭中有奇数的古诗的文字专题页,提供各类与庭中有奇数的古诗相关的句子数据。我们整理了与庭中有奇数的古诗相关的大量文字资料,以各种维度呈现供您参考。如果庭中有奇数的古诗未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善用搜索找到更适合的句子语录。

句子(28) 语录(5k+) 说说(8) 名言(1k+) 诗词(421) 祝福(4) 心语(135)

  •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原文及赏析

  • 文学
  •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原文及赏析

      在日常学*、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原文及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原文: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贡?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繁盛的花朵。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其中一朵,想把它赠送给心中日夜思念的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能送到心上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有感于离别多时,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注释

      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华,同“花”。滋,繁盛。

      荣:犹“花”。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遗(wèi):赠送,赠与。

      馨(xīn)香:香气。盈:充盈,充积。

      致:送到。

      贵:珍贵。一作“贡”。

      感:感受,感动。

      别经时:离别之后所经历的时光。

      赏析: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的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束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怎不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呢?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不是更令人难以忍受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静;也许,她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之,我们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不是可以体会到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内容吗?

      自第五句发生转折,进入第二个层次。“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这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至于人物的神情,诗人虽没有明写,但一个“盈”字,却暗示我们: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古时交通不便,通信都很困难,何况这是一枝容易凋零的鲜花呢?此时的她,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她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对着花深深地沉入冥想之中。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清晰生动的画面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象:这位妇女正在想些什么呢?她是否在回忆往日的幸福?因为这奇树生在他们的庭院之中,往日夫妻双双或许曾在花树下,消磨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时光。在那叶茂花盛的时候,她所爱的人儿,是不是曾经把那美丽的花朵插在她鬓发之间呢?而如今,她时时思念的丈夫正在哪儿?可曾遭遇到什么?她自己所感受的痛苦,远方的人儿也同样感受到了吗?……不管她想到了什么,有一点她总是不能摆脱的,那就是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古代妇女的生活,本来就那么狭窄单调,唯有真诚的爱情,能够给她们带来一点人生的乐趣。当这点乐趣也不能保有的时候,生活是多么暗淡无光啊!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又能经得住几番风雨呢?

      现在,我们再回顾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不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吗?在《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篇《冉冉孤竹生》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用蕙兰花一到秋天便凋谢了,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这是我国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比喻。但是在《庭中有奇树》这一篇中,这一层意思却并不明白说出,而留给读者去细细地体会了。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创作背景

      《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时代背景有多种说法。宇文所安认为*早期诗歌是一个复制系统,找不到“古诗”早于建安时期的确凿证据。木斋提出《古诗十九首》及建安诗歌的重要组成大部分诗作是曹植之作。李善注《昭明文选·杂诗上》题下注曾释之甚明:“并云古诗,盖不知作者。”并认为作于东汉时期,这也是二十世纪以来的主流观点。今人综合考察《古诗十九首》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社会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这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汉末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至于《庭中有奇树》的具体创作时间,则难以确考。

      名家点评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篇首‘受命于展禽’一语包括到底,盖展喜应对之词,虽取给于临时,而其援王命、称祖宗,大旨总是受命于展禽者。大义凛然之中,亦复委婉动听,齐侯无从措口,乘兴而来,败兴而返,所谓子猷山阴之棹何必见戴也。真奇妙之文。”

      清·余诚《古文释义》:“展喜重申王命以却之,词严义正。后复感颂先世属望孝公,语婉气和,令人无可置词,故齐师不战自退。此等妙用,虽出自展喜,而篇首有‘使受命于展禽’一语,则喜之言皆禽之命。觉虚中有实,实处皆虚,篇法奇变,迥异恒蹊。若夫措语之妙,针缝紧对中极其超脱警拔,更见异样精神。”

      清·冯李骅《左绣》:“辞令之选,巧变无穷,大约不外二种。一是就其辞而入之,一是反其辞而折之。此篇之妙,乃在兼此两法。‘恐矣’,是就其辞。‘则否’,是反其辞。随口转变,其敏妙不待言。‘恃先王之命’,乃以一笔擅二妙,为尤奇也。盖‘何恃不恐’,其意中分明笑我毫无所恃,我偏要对他说个有恃,便是反其辞而折之。他口中又象若问我毕竟有恃,我便实对他说个有恃,便是就其辞而入之。中间将盟辞做个话头,下‘其率桓之功’,又是就其辞而入之。‘岂其嗣世,云云,又是反其辞而折之,一往一复,粲花之舌,生花之笔,本强者奉为换骨金丹可也。”

      清·王源《文章练要·左传评》:“文如奕棋,一着得势,便任我纵横,破竹而进。此文开口提出先王之命,便有壁立千仞之势,下靡然如霏屑矣。将命作文,厥道唯一。”

    [阅读全文]...

2022-06-05 13:28:09
  •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里一株珍稀的树,

      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

      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

      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

      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

      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

      久久地站在树下,

      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

      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赏析: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最早见于《文选》,为南朝梁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编者把这些亡失主名的无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全诗八句,可分作两个层次。前四句诗描绘了这样一幅图景:

      在春天的庭院里,有一株嘉美的树,在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出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女主人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古诗中写女子的相思之情,常常从季节的转换来发端。因为古代女子受到封建礼教的严重束缚,生活的圈子很狭小,不像许多男子那样,环境的变迁,旅途的艰辛,都可能引起感情的波澜;这些妇女被锁在闺门之内,周围的一切永远是那样沉闷而缺少变化,使人感到麻木。唯有气候的变化,季节的转换,是她们最敏感的,因为这标志着她们宝贵的青春正在不断地逝去,而怀念远方亲人的绵绵思绪,却仍然没有头。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两句诗写得很朴素,其中展现的正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的一种场面。但是把这种场面和思妇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却形成了一种深沉含蕴的意境,引起读者许多联想:这位妇女在孤独中思念丈夫,已经有了很久的日子吧?也许,在整个寒冬,她每天都在等待春天的来临,因为那充满生机的春光,总会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希望。那时候,日夜思念的人儿或许就会回来,春日融融,他们将重新团聚在花树之下,执手相望,倾诉衷肠。可是,如今眼前已经枝叶扶疏,繁花满树了,而站在树下的她仍然只是孤零零的一个,怎不教人感到无限惆怅呢?再说,如果她只是偶尔地见了这棵树,或许会顿然引起一番惊讶和感慨:时光过得真快,转眼又是一年了!然而这树就生在她的庭院里,她是眼看着叶儿一片片地长,从鹅黄到翠绿,渐渐地铺满了树冠;她是眼见着花儿一朵朵地开,星星点点渐渐地就变成了绚烂的一片。她心里的烦恼也跟着一分一分地堆积起来,这种与日聚增的痛苦,不是更令人难以忍受吗?此时此刻,她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折下一枝花来,想把它赠送给远方的亲人。因为这花凝聚着她的哀怨和希望,寄托着她深深的爱情。也许,她指待这花儿能够带走一部分相思的苦楚,使那思潮起伏的心能够得到暂时的*静;也许,她希望这故园亲人手中的花枝,能够打动远方游子的心,催促他早日归来。总之,我们在这简短的四句诗中,不是可以体会到许多诗人没有写明的内容吗?

      自第五句发生转折,进入第二个层次。“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染满了妇人的衣襟和衣袖。这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同时描绘出花的珍贵和人物的神情。这花是“奇树”的花,它的香气特别浓郁芬芳,不同于般的杂花野卉,可见用它来表达纯洁的爱情,寄托深切的思念,是再合适不过了。至于人物的神情,诗人虽没有明写,但一个“盈”字,却暗示我们: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本来,她“攀条折其荣”,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自禁;可待到折下花来,才猛然想到:天遥地远,这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古时交通不便,通信都很困难,何况这是一枝容易凋零的鲜花呢?此时的她,只是痴痴地手执着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她似乎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对着花深深地沉入冥想之中。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这简简单单的十个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清晰生动的画面啊。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象:这位妇女正在想些什么呢?她是否在回忆往日的幸福?因为这奇树生在他们的庭院之中,往日夫妻双双或许曾在花树下,消磨过许许多多欢乐的时光。在那叶茂花盛的时候,她所爱的人儿,是不是曾经把那美丽的花朵插在她鬓发之间呢?而如今,她时时思念的丈夫正在哪儿?可曾遭遇到什么?她自己所感受的痛苦,远方的人儿也同样感受到了吗?……不管她想到了什么,有一点她总是不能摆脱的,那就是对青春年华在寂寞孤苦之中流逝的无比惋惜。古代妇女的生活,本来就那么狭窄单调,唯有真诚的爱情,能够给她们带来一点人生的乐趣。当这点乐趣也不能保有的时候,生活是多么暗淡无光啊!花开花落,宝贵的青春又能经得住几番风雨呢?

      现在,我们再回顾这首诗对于庭中奇树的描写,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到,诗人始终暗用比兴的手法,以花来衬托人物,写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一方面,花事的兴盛,显示了人物的孤独和痛苦;另一方面,还隐藏着更深的一层意思,那就是:花事虽盛,可是风吹雨打,很快就会落,那不正是主人公一生遭遇的象征吗?在《古诗十九首》的另一篇《冉冉孤竹生》里面,有这样一段话:“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过时而不采,将随秋草萎。”用蕙兰花一到秋天便凋谢了,比喻女主人公的青春不长,红颜易老。这是我国古诗中常用的一种比喻。但是在《庭中有奇树》这一篇中,这一层意思却并不明白说出,而留给读者去细细地体会了。

      诗的最后两句:“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大意是说:“这花有什么稀罕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这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自我宽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从前面六句来看,诗人对于花的珍奇美丽,本来是极力赞扬的。可是写到这里,突然又说“此物何足贵”,未免使人有点惊疑。其实,对花落下先抑的一笔,正是为了后扬“但感别经时”这一相思怀念的主题。无论说花的可贵还是不足稀奇,都是为了表达同样的思想感情。但这一抑一扬,诗的感情增强了,最后结句也显得格外突出。诗写到这里,算结束了。然而题外之意,仍然耐人寻味:主人公折花,原是为了解脱相思的痛苦,从中得到一点慰藉;而偏偏所思在天涯,花儿无法寄达,*白又添了一层苦恼;相思怀念更加无法解脱。

    [阅读全文]...

2022-06-18 02:30:15
  • 这应该是今天最好的个性签名22句,特别是奇数的

  • 个性
  •   1、时间让我明白,你不再是未来。

      2、路不*可以铺,人不行不能哭。

      3、我的那些情绪,只有你不懂。

      4、人生最需要的,是心灵的救赎。

      5、别人笑我太开放,我笑他人放不开。

      6、自导自演,那肆意的心动。

      7、没有情感的悲,只有幸福的醉。

      8、求人不如求己,何必看人眼色。

      9、该出手时就出手,不然只能打酱油。

      10、戏言不能伤敌,但能伤友。

      11、落叶小道已无声,只剩伤痛拼命跟。

      12、蝴蝶为花醉,花却随风飞。

      13、命运和忐忑一样都是曲折不堪。

      14、懂得感恩,感谢帮助你的每一个人。

      15、不是去追逐,而是让自己变优秀。

      16、我脚下的影子从不试着像谁。

      17、透明的玻璃,冰冷的心。

      18、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9、朝前看,因为生命不会走回头路。

      20、夜是糖,甜的让人发慌。

      21、装什么城里人,现在地球都叫村。

      22、不做你得第一,只做你的唯一。

    [阅读全文]...

2022-04-18 11:19:44
  • 《满庭芳》古诗赏析

  • 《满庭芳》古诗赏析

      在我们*凡的日常里,说到古诗,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满庭芳》古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满庭芳》

      作者:陈瓘

      朝代:宋

      体裁:词

      槁木形骸,浮云身世,一年两到京华。又还乘兴,闲看洛阳花。闻道鞓红最好,春归後、终委泥沙。忘言处,花开花谢,不似我生涯。年华。留不住,饥飡困寝,触处为家。这一轮明月,本自无瑕。随分冬裘夏葛,都不会、赤水黄芽。谁知我,春风一拐,谈笑有丹砂。

      译文注释

      会稽山上,云朵淡淡的'像是水墨画中轻抹上去的一半;越州城外,衰草连天,无穷无际。城门楼上的号角声,时断时续。在北归的客船上,与歌妓举杯共饮,聊以话别。回首多少男女间情事,此刻已化作缕缕烟云散失而去。眼前夕阳西下,万点寒鸦点缀着天空,一弯流水围绕着孤村。

      悲伤之际又有柔情蜜意,心神恍惚下,解开腰间的系带,取下香囊。徒然赢得青楼中薄情的名声罢了。此一去,不知何时重逢?离别的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袖口。正是伤心悲情的时候,城已不见,万家灯火已起,天色已入黄昏。

      赏析

      这首《满庭芳》秦观最杰出的词作之一。起拍开端“山抹微云,天连衰草”,雅俗共赏,只此一个对句,便足以流芳词史了。一个“抹”字出语新奇,别有意趣。“抹”字本意,就是用别一个颜色,掩去了原来的底色之谓。传说,唐德宗贞元时阅考卷,遇有词理不通的,他便“浓笔抹之至尾”。至于古代女流,则时时要“涂脂抹粉”亦即用脂红别色以掩素面本容之义。

      按此说法,“山抹微云”,原即山掩微云。若直书“山掩微云”四个大字,那就风流顿减,而意致全无了。词人另有“林梢一抹青如画,知是淮流转处山。”的名句。这两个“抹”字,一写林外之山痕,一写山间之云迹,手法...

      这首词写诗人与他所眷恋的一个女子的离别情景,充满了低沉婉转的感伤情调。上片描写别时的景色及对往事的回忆。下片抒写离别时的留恋、惆怅之情。全词把凄凉秋色、伤别之情,融为一体。通过对凄凉景色的描写,用宛转语调表达伤感的情绪,是这首词的主要艺术特色。

    [阅读全文]...

2022-06-27 15:09:32
  • 细数古诗中最有趣的43句话

  • 有趣
  •   古诗词你一定都很熟悉了,但是这样总结起来,是不是又多了几分趣味。

      1、最开心的事——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最快的船——*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最难找的人——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最害羞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最多的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6、最瘦的人——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最憔悴的人——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8、最忧愁的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9、最深的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0、最寂寞的时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11、最大的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2、最深的雪——夜来城外三尺雪,晓驾碳车辗冰辙。

      13、最长的头发——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14、最大的额头——未出庭院三五步,额头已到画堂前。

      15、最长的脸——去年一滴相思泪,今年刚流到腮边。

      16、最穷的女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17、最大的门窗——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8、最恐惧的地方——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9、最无才的人——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20、最多的爱——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21、最浓的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22、最长的情——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23、最苦的酒——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24、最孤独的人——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5、最悠闲的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6、最勇敢的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7、最不安分的女人——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只红杏出墙来。

      28、最忙碌的人——城头铁鼓声又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29、最有计谋的士兵——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30、最有志气的人——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1、最孤独的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32、最美的女人——回媚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33、最高的危楼——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34、最远的朋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5、最难寻找的东西——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36、醉得最死的人——昨夜风急雨骤,浓睡难消残酒。

      37、酒量最大的人——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38、爬得最高的人——举手可*月,前行若无山。

      39、脸皮最厚的人——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40、离家最久的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41、架子最大的人——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42、被风吹得最远的房子——茅飞渡江撒江郊,高者挂之长林梢。

      43、眼力最差的人——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阅读全文]...

2022-01-23 18:44:39
  • 望洞庭的古诗中描写景色的句子

  • 景色,写景,优美
  •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秋夜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是澄彻空明的。

    与素月的清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

    这就是“湖光秋月两相和”一句所包蕴的诗意。

    “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

    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荡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接下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

    “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潭面无风镜未磨”以生动形象的比喻补足了“湖光秋月两相和”的诗意。

    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

    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三四两句诗想象丰富,比喻恰当,色调淡雅,银盘与青螺互相映衬,相得益彰。

    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

    “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

    然而,它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尤其可贵的是它所表现的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它所寄托的高卓清奇的情致。

    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

    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作者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

    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是难以措笔的。

    一首山水小诗,见出诗人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这是很难得的。

    只有真心观察,才能读出这首诗的情意。

    《望洞庭》作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文诗句如下: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  洞庭湖上月光和水色交相融湖面风*浪静如同未磨拭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青青的螺。

      《咸阳值雨》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全文诗下: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翻译】  咸阳桥上细雨绵绵,像巨大的窗帘悬挂在天空,透过迷茫的雨帘可以看到江上的钓鱼船。

    这就像江南洞庭湖的春光水色,连那雨后的云彩也会飘到岳阳城的天。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张说。

    其全文诗句如下: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翻译】  在巴陵放眼远望洞庭的秋色,每日可见君山孤零零地飘浮在水上。

    我和你分别后就像难和神仙相遇一样,怀念的心绪如同这浩瀚的湖水一般悠远深长。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全文诗句如下:  刬却君山好,*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翻译】  铲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让湘水畅快地四处流淌。

    这浩瀚的湖水像是无尽的美酒,让我们开怀畅饮,醉倒在这洞庭秋色中。

      《赠少年》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温庭筠。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翻译】  江湖漂泊,与君相逢叹晚,却苦离恨太多,黄叶飘飘,洞庭风起,心海涌波。

    知音酒不醉,夜别淮阴,祝君成功如韩信,月照高楼,心绪慷慨,共唱一曲人生《大风歌》。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阅读全文]...

2022-04-09 08:48:07
  • 含有数字的古诗句

  • 数字
  • 含有数字的古诗句

      含有“一”的诗句:

      1、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李白《观放白鹰》)

      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

      3、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宋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4、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南宋 朱熹《观书有感》)

      5、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

      6、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唐 白居易《池上》)

      7、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宋 范仲淹《江上渔者》)

      8、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 王之涣《登观雀楼》)

      9、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早发白帝城》)

      10、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含有“二”的诗句:

      1、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清 高鼎《村居》)

      含有“三”的诗句:

      1、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杜甫《八阵图》)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4、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唐李峤《风》)

      含有“四”的诗句:

      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大林寺桃花》)

      2、黄四娘家花满蹊, 千朵万朵压枝低。(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宋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宋 翁 卷《乡村四月》)

      含有“五”的诗句:

      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 韩愈《寒食》)

      含有“六”的诗句: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唐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唐 韦庄《台城》)

      含有“七”的诗句:

      1、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刘长卿《听弹琴》)

      2、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宋 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含有“八”的诗句:

      1、八月边风高,胡鹰白锦毛。(唐 李白《观放白鹰》)

      含有“九”的诗句: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宋 陆游《示儿》)

      含有“十”的`诗句:

      1、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贾岛《剑客》)

      2、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宋 梅尧臣《陶者》)

      含有“百”的诗句:

      1、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 罗隐《蜂》)

      2、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汉乐府《长歌行》)

      含有“千”的诗句: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唐 李峤《风》)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4、*猿声蹄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唐 李白《朝发白帝城》)

      5、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唐 高适《别董大》)

      含有“万”的诗句: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阅读全文]...

2022-03-08 01:25:02
  • 关于描写洞庭湖的古诗

  • 关于描写洞庭湖的古诗

      古体诗是与*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描写洞庭湖的古诗名句,欢迎大家分享。

      1、星河尽涵水,俯仰迷上下。唐韩愈

      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3、海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宋黄庭坚

      4、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宋黄庭坚

      5、洞庭秋月生湖心,层波万倾如熔金。唐刘禹锡

      6、洞庭九州间,厥大谁与让?南汇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登岳阳楼》

      7、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阳,气象万千。范仲淹

      8、洞庭湖西秋月辉。潇湘江北早鸿飞。醉客满船歌白苎。不知霜露入秋衣。李白

      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10、欲为*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李商隐岳阳楼

      11、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12、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唐杜甫

      13、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14、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唐李白

      15、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1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刘禹锡《望洞庭》

      17、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宋黄庭坚

      1、游洞庭——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2、游洞庭——李白

      刬却君山好,*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5、望洞庭——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1、游洞庭——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2、游洞庭——李白

      刬却君山好,*铺湘水流。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阅读全文]...

2022-01-21 01:41:17
  • 描写庭院的古诗词

  • 文学
  • 描写庭院的古诗词

      古体诗是诗歌体裁。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和杂言诗等形式。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描写庭院的'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西江月

      作者:朱敦儒

      淡淡薰风庭院,青青过雨园林。铜驼陌上旧莺声。今日江边重听。

      落帽酒中有趣,题桥琴里无心。香残沈水缕烟轻。花影阑干人静。

      2 、破阵子

      作者:晏几道

      柳下笙歌庭院,花间姊妹秋千。记得春楼当日事,写向红窗夜月前。凭谁寄小莲。

      绛蜡等闲陪泪,吴蚕到了缠绵。绿鬓能供多少恨,未肯无情比断弦。今年老去年。

      3、蝶恋花

      作者:谭献

      庭

      院深深人悄悄,埋怨鹦哥,错报韦郎到。压鬓钗梁金凤小,低头只是闲烦恼。

      花发江南年正少,红袖高楼,争抵还乡好?遮断行人西去道,轻躯愿化车前草。

      4 、临江仙梅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浪淘沙 ——【唐】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相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虞美人 ——【宋】苏轼

      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

      柳丝搭在玉阑干,帘外潇潇微雨、做轻寒。

      晚晴台榭增明媚,已拼花前醉。

      更阑人静月侵廊,独自行来行去、好思量。

      念奴娇 ——【宋】李清照

      萧条庭院,又斜风细雨,重门须闭。

      宠柳娇花寒食*,种种恼人天气。

      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

      征鸿过尽,万千心事难寄。

      楼上几日春寒,帘垂四面,玉栏干慵倚。

      被冷香消新梦觉,不许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游春意!

      日高烟敛,更看今日晴未?

      临江仙 ——【宋】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浓香吹尽有谁知,

      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浣溪沙 ——【宋】李清照

      髻子伤春慵更梳,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

      玉鸭薰炉闲瑞脑,朱樱斗帐掩流苏,通犀还解辟寒无。

      水龙吟 ——【宋】陆游

      樽前花底寻春处,堪叹心情全减。

      一身萍寄,酒徒云散,佳人天远。

      那更今年,瘴烟蛮雨,夜郎江畔。

    [阅读全文]...

2022-02-19 23:32:03
庭中有奇数的古诗 - 句子
庭中有奇数的古诗 - 语录
庭中有奇数的古诗 - 说说
庭中有奇数的古诗 - 名言
庭中有奇数的古诗 - 诗词
庭中有奇数的古诗 - 祝福
庭中有奇数的古诗 - 心语